《高层课程设计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课程设计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设计资料1.1 工程概况某市某小型办公楼,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1层层高3.6m,2、3层层高为3.3m,室内外高差-0.350m。该办公楼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动参数,基本风压,地面粗糙度类别C类,计算简图中低层柱的计算高度为4.2m。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雪荷。水平地震作用:。1.2 材料梁、板、柱的混凝土均选用C30,梁、柱主筋选用HRB400,箍筋选HPB235,板受力钢筋选用HRB335。2 结构平面布置2.1 结构平面布置图 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及框架结构体系,通过分析荷载传递路线确定梁系布置方案。本工程的各层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图-12.2 框架梁柱截面尺寸确定2.2.1 框架
2、梁截面尺寸初估KL-1:取KL-2:取L-1:取KL-3,KL-4:取2.2.2 框架柱截面尺寸初估框架柱选用C30混凝土,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轴压比。由轴压比初步估算框架柱截面尺寸时,即:柱轴向压力设计值N按下式估算,即:Z-1:所以Z-1截面尺寸为500500Z-2:考虑到边柱承受偏心荷载,所以去Z-2截面尺寸为400400Z-3:考虑到边柱承受偏心荷载,所以Z-3截面尺寸为400400校核框架柱截面尺寸是否满足要求。1) 按构要求框架柱截面高度不宜小于400,宽度不宜小于3502) 为避免发生剪切破坏,柱净高与截面长边之比不宜大于4。取二层较短柱高,:Z-1:Z-2:3 楼板荷载3.1
3、不上人屋面恒荷载(板厚100) 当板厚100时,不上人屋面的恒荷载计算见表-1表-1 不上人屋面恒荷载(板厚100mm)。构造层面荷载()找平层:15厚水泥砂浆0.01520=0.3防水层(刚性):40厚C20细石混凝土防水1.0防水层(柔性):三毡四油铺小石子0.4找平层:15厚水泥砂浆0.01520=0.30找坡层:40厚水泥水泥石灰焦渣砂浆3%找平0.0414=0.56保温层:80厚矿渣水泥0.0814.5=1.16结构层:100厚现浇混凝土板0.1025=2.5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0.0117=0.17合计6.39取6.53.2 标准层楼面恒荷载(板厚100) 当板厚为100时,标准
4、层楼面的恒荷载计算见表-2表-2 标准层楼面恒荷载(板厚100)构造层面荷载()板面装修荷载1.10结构层:100厚现浇混凝土板0.1025=2.5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0.0117=0.17合计3.77取4.04 横向框架在恒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4.1 第一、二层框架计算简图4.1.1 计算1、板A传递荷载。板A的面荷载为(表-2),传递给AB段为梯形荷载,等效转化为均布荷载为:因为左右两边板A传递荷载,故板A传递荷载为:1、 梁自重及抹灰。梁(350800)自重: 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只考虑梁两侧抹灰): 小计: 3、墙体荷载。墙体选用200厚大空页岩砖(砌筑容重小于取砌筑容重)。填充
5、墙外墙面荷载计算见表-3,填充墙内墙面荷载计算见表-4表-3 填充墙外墙荷载构造层面荷载()墙体自重100.2=2水刷石外墙面0.50水泥内墙面0.36合计2.86取3.0表-4 填充墙内墙荷载构造层面荷载()墙体自重100.2=2水刷石外墙面0.36水泥内墙面0.36合计2.72取2.8 故AB段墙体荷载为: 4、荷载小计。 4.1.2 计算 1、部分只有梁自重及抹灰。梁(150300)自重: 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只考虑梁两侧抹灰): 2、荷载小计。4.1.3 计算 是由KL-3传递来的集中力。 1、计算。包括梁自重和抹灰、板A传来的荷载和梁上墙体荷载。 Kl-3(300700)自重:
6、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只考虑梁两侧抹灰): 板B传来的荷载: 由表-2可知板A面荷载为,传递给KL-3的线荷载为: KL-3梁上墙体荷载: 小计: 2、计算。 为L-1传递的集中荷载。 为梁自重和抹灰: L-1(250500)自重: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只考虑梁两侧抹灰):则 为板A传来的荷载,板A的面荷载为,传递给L-1为梯形荷载,等效转化为均布荷载为:4、计算 4.1.4 计算 是由KL-4传递来的集中力 1、和计算。包括梁自重和抹灰、板B传来的荷载和梁上墙体荷载。 KL-4(300700)自重: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只考虑梁两侧抹灰): 板B传来的荷载: 由表-2可知板B面荷载为,
7、传递给KL-4的线荷载为: KL-4梁上墙体的荷载:因此 为板A传来的荷载,传递给KL-4为三角形荷载,等效转化为均布荷载为:4、计算 4.1.5 第一、二层框架最终计算简图根据前面的计算结果,画出第一、二层框架的最终荷载计算简图如图-2图-2 第一、二层框架最终恒荷载计算简图4.2 第三层框架计算简图4.1.2 计算1、板A传递荷载。板A的面荷载为(表-2),传递给AB段为梯形荷载,等效转化为均布荷载为:因为左右两边板A传递荷载,故板A传递荷载为:2、 梁自重及抹灰。梁(350800)自重: 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只考虑梁两侧抹灰): 小计:3、荷载小计。 4.2.2 计算 1、部分只有梁
8、自重及抹灰。梁(150300)自重: 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只考虑梁两侧抹灰): 2、荷载小计。4.2.3 计算 是由KL-3传递来的集中力。 1、计算。包括梁自重和抹灰、板A传来的荷载和梁上女儿墙荷载。 Kl-3(300700)自重: 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只考虑梁两侧抹灰): 板B传来的荷载: 由表-2可知板A面荷载为,传递给KL-3的线荷载为:女儿墙墙体面荷载为,墙高1000,女儿墙墙体线荷载为 小计: 2、计算。 为L-1传递的集中荷载。 为梁自重和抹灰: L-1(250500)自重: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只考虑梁两侧抹灰):则 为板A传来的荷载,板A的面荷载为,传递给L-1为梯
9、形荷载,等效转化为均布荷载为:则 3、计算 4.2.4 计算 是由KL-4传递来的集中力 1、和计算。包括梁自重和抹灰、板B传来的荷载。 KL-4(300700)自重: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只考虑梁两侧抹灰): 板B传来的荷载: 由表-2可知板B面荷载为,传递给KL-4的线荷载为:因此 为板A传来的荷载,传递给KL-4为三角形荷载,等效转化为均布荷载为:2、计算4.2.4 第三层框架最终计算简图 根据前面的计算结果,画出第三层框架的最终恒荷载计算简图如图-3所示图-3 第三层框架最终恒荷载计算简图4.3 恒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的计算简图 汇总前面各层的计算简图,画出恒荷载作用下的横向框架计算简
10、图(图-3)。图-4恒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的计算简图5 横向框架在活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5.1 第一、二层框架计算简图5.1.1 计算板A传递荷载。板A的活荷载为,传递给AB段为梯形荷载,等效转化为均布荷载为:因为左右两边板A传递荷载,故板A传递荷载为:5.1.2 计算 是由KL-3传递来的集中力。 1、计算。板A传来的荷载: 板A活荷载为,传递给KL-3的线荷载为: 2、计算。 为L-1传递的集中荷载。 为板A传来的荷载,板A的面荷载为,传递给L-1为梯形荷载,等效转化为均布荷载为:3、计算 5.1.3 计算 是由KL-4传递来的集中力 1、和计算。为板B传来的荷载。 板B传来的荷载: 板B面
11、荷载为,传递给KL-4的线荷载为: 为板A传来的荷载,传递给KL-4为三角形荷载,等效转化为均布荷载为:2、计算 5.1.4 第一、二层框架最终计算简图 根据前面的计算结果,画出第一、二层框架的最总计算简图如图-5图-5 第一、二层框架最终活荷载计算简图5.2 第三层框架计算简图5.2.1 计算板A传递荷载。板A的活荷载为,传递给AB段为梯形荷载,等效转化为均布荷载为:因为左右两边板A传递荷载,故板A传递荷载为:5.2.2 计算 是由KL-3传递来的集中力。 1、计算。板A传来的荷载: 板A活荷载为,传递给KL-3的线荷载为: 2、计算。 为L-1传递的集中荷载。 为板A传来的荷载,板A的面荷
12、载为,传递给L-1为梯形荷载,等效转化为均布荷载为:3、计算 5.2.3 计算 是由KL-4传递来的集中力 1、和计算。为板B传来的荷载。 板B传来的荷载: 板B面荷载为,传递给KL-4的线荷载为: 为板A传来的荷载,传递给KL-4为三角形荷载,等效转化为均布荷载为:2、计算 5.2.4 第三层框架最终计算简图 根据前面的计算结果,画出第二层框架的最终计算简图如图-6图-6 第三层框架最终活荷载计算简图5.3 横向框架在活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 汇总前面各层的计算简图,画出活荷载作用下的横向框架计算简图(图-7)。图-8 活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的计算简图6 横向框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和位移计
13、算6.1 各层楼面处集中风荷载标准值计算6.1.1 框架风荷载负荷宽度 轴线框架的负荷宽度6.1.2 计算风振系数 由,查表,可知脉动增大系数;由,H30m,查表,可知脉动影响系数。风振系数计算过程详见表-5。6.1.3 各层楼面处集中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各层楼面处集中风荷载标准值计算列于表-6。表-5 风振系数计算过程层号离地面高度(m)相对高度z/H13.950.31.140.4060.170.741.10627.250.61.140.4060.450.741.281310.550.91.140.4060.860.741.538表-6 各层楼面处集中风荷载标准值层 号离地面高度(m)13.9
14、51.31.1060.740.553.953.312.727.251.31.2810.740.553.33.313.4310.551.31.5380.740.553.3112.96.1.4 风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根据表-6,画出轴线横向框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如图-9所有。图-9 轴线横向框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6.2 横向框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6.2.1 框架梁柱线刚度计算 考虑现浇楼板对梁刚度的将强作用,故对轴线框架梁(中框架梁)的惯性矩乘以2.0,框架梁的线刚度计算见表-7,框架柱的线刚度计算见表-8。表-7 框架梁线刚度计算梁名称截面bh()弹性模量混凝土强度等级跨度L
15、(m)矩形截面惯性矩KL-10.350.80C307.50.01490.0298KL-20.150.30C3030.00030.0006表-8 框架柱线刚度计算框架柱 位置截面bh()混凝土强度等级弹性模量高L(m)矩形截面惯性矩二、三层柱0.50.5C303.30.00520.40.4C303.30.0021一层柱0.50.5C304.20.00520.40.4C304.20.00216.2.2 侧移刚度D计算 考虑梁柱的线刚度比,用D值法计算柱的线刚度,计算数据见表-9。表-9 柱侧移刚度D值计算楼层.根数一般层:底层:一般层:底层:二、三层柱A轴边柱6.2740.578158702B轴中
16、柱2.6640.57129572290884一层柱A轴边柱7.9470.84986632B轴中柱3.3840.721181482536226.2.3 风荷载左右下框架侧移计算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层间侧移按下式计算,即 各层楼板标高处的侧移值是该层以下各层层间侧移之和。顶点侧移是所有各层层间侧移之和,即 第层侧移 顶点侧移 轴线框架在风荷载作用下侧移的计算过程详见表-10表-10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楼层层间侧移与层高之比计算楼层312.912.9908840.000143.31/23571213.426.3908840.000293.31/11379112.739.0536220.000723.9
17、51/5486侧移验算:对于框架结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的限制为1/550。本框架的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在底层,其值为1/54861/550,框架侧移满足要求。7 横向框架的水平地震作用和位移计算7.1 框架梁柱线刚度计算考虑现浇楼板对梁刚度的加强作用,故对中框架梁的惯性矩乘以2.0,对边框架梁的惯性矩乘以1.5.框架梁的线刚度计算详见表-11,框架柱的线刚度计算详见表-8。7.2 侧移刚度D计算 框架柱的侧移刚度,计算过程详见表-12。表-11 框架梁线刚度计算框架梁 位置截面bh()混凝土强度等级弹性模量跨度L(m)矩形截面惯性矩 中跨边跨边框 架梁0.350.80C307.50
18、.01490.0220.150.30C3030.00030.00045中框架梁0.350.80C307.50.01490.02980.150.30C3030.00030.0006 表-12 柱的侧移刚度D值计算楼层根数一般层:底层:一般层:底层:二、三层边框边柱4.6320.69846134中框中柱2.6640.5712957212边框中柱0.9840.831430384中框中柱6.2740.7581587012775908一层边框边柱5.8670.80982554中框中柱3.3840.7211814712边框中柱2.50.667167884中框中柱7.9470.849866312421892
19、7.3 结构基本自震周期的计算 采用能量法计算结构基本自振周期,采用能量法计算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计算公式为: 和的计算列于表-13。 表-13 能量法计算结构基本自振周期楼层369000.0831573.3947.65276000.0741563.1647.73189000.0554493.0627.32总计1629.6116.7 将 和代入自振周期计算公式,则7.4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 本设计实例的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高度不超过40m,并以剪切变形为主,故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横向水平地震作用。7.4.1 地震影响系数 。 因,则地震影响系数为:7.4.2 各层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楼层地
20、震剪力及楼层层间位移计算 对于多质点体系,结构底部总横向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因为,所以不考虑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的影响。水平地震作用公式为: 计算各层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进而求出各楼层地震剪力及楼层层间位移,计算过程详见表-14。根据计算结果,画出水平地震作用下的计算简图(图-10),在图中标出各层水平地震作用的标准值。楼层3690010.8131401615201219.51219.57759080.00157276007.557000161520950.42169.97759080.00280189004.237380161520623.32793.24218920.00660楼层最大位
21、移与楼层层高之比: 故满足要求。图-10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计算简图(单位:kN)7.4.3 刚重比验算 为了保证结构的稳定,需进行结构刚重比的验算。各层的刚重比计算详见表-15。表-15 各层刚重比计算楼层33.37759082560496.46900371.123.37759082560496.414500176.514.25143762161891.22340092.4 由表-15可知各层的刚重比均大于10,满足稳定要求。8 横向框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考虑梁的线刚度较大,大于柱线刚度的5倍,所以采用反弯点法计算框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剪力。8.1 柱端弯矩及剪力计算风荷载作用下的柱端剪
22、力按下式计算,即风荷载作用下的柱端弯矩按下式计算,即风荷载作用喜爱的柱端剪力和柱端弯矩计算列于表-16。表-16 风荷载作用下柱端弯矩及剪力计算柱楼层A轴312.915870908840.1752.261.653.72226.315870908840.1754.601.657.591398663536220.1626.321.48.8B轴312.929572908840.3254.191.656.91226.329572908840.3258.551.6514.1113918148536220.33813.181.418.58.2 梁端弯矩及剪力计算由节点平衡条件,梁端弯矩之和等于柱端弯矩之和
23、,将节点左右梁端弯矩之和按左右梁的线刚度比列分配,可求出各梁端弯矩,进而由梁的平衡条件求出梁端剪力。风荷载作用下的梁端弯矩按下式计算,即中柱: 边柱: 8.3 绘制内力图8.3.1 弯矩图 画出轴线框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如图-11所示。图-11 轴线框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8.3.2 剪力图 画出轴线框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剪力图,如图-12所示。图-12 轴线框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剪力图8.3.3 轴力图 根据表-13,画出轴线框架柱在风荷载作用下的轴力图,如图-13。图-13 轴线框架柱在风荷载作用下的轴力图9 横向框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横向框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采用反弯
24、点法。反弯点法的计算步骤与风荷载作用下的计算步骤相同。9.1 柱端弯矩及剪力计算框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柱端剪力和柱端弯矩计算方法与风荷载作用下的柱端剪力和柱端弯矩计算方法相同,具体计算过程列于表-17。表-17 水平地震作用下柱端弯矩及剪力计算柱楼层A轴31219.5158707759080.0205251.6541.2522169.9158707759080.020544.51.6573.412793.286634218920.020557.31.480.2B轴31219.5295727759080.03846.51.6576.722169.9295727759080.03882.71.65
25、136.512793.2181484218920.043120.11.4168.19.1 绘制内力图9.1.1 弯矩图画出轴框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弯矩图,如图-14。9.1.2 剪力图画出轴框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剪力图,如图-159.1.3 轴力图画出轴框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轴力图,如图-16。图-14 轴线框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弯矩图图-15 轴线框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剪力图图-16 轴线框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轴力图10 横向框架在恒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10.1 用弯矩二次分配法计算弯矩根据“图-4恒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的计算简图”,用弯矩二次分配法计算轴线框架梁在恒荷载作用下的弯矩。10.1
26、.1 计算各框架梁的线刚度及相对线刚度考虑现浇楼板对梁线刚度的加强作用,故对轴线框架梁(中框架梁)的惯性矩乘以2.0。框架梁柱线刚度及相对线刚度计算过程详见表-18。表-18 梁柱线刚度及相对线线刚度计算构件线刚度相对线刚度框架梁KL-12.5KL-20.25框架柱一层0.780.32二、三层10.410.1.2 计算弯矩分配系数例如:三根杆件汇交于8节点(如图-17),各杆件的分配系数计算如下:其他各节点采用相同的计算方法,弯矩分配系数结果如图-17所示。图-17 梁柱弯矩分配系数10.1.3 计算固端弯矩三层: 一、 二层: 10.1.4 弯矩二次分配过程采用弯矩二次分配法计算框架在恒荷载
27、作用下的弯矩,分配过程如图-18所示。图-18 弯矩二次分配法计算恒荷载作用下的框架梁柱弯矩10.2 绘制内力图10.2.1 弯矩图根据弯矩二次分配法的计算结果,画出恒荷载作用下的框架梁柱弯矩图,如图-19所示。10.2.2 剪力图根据弯矩图,取出梁柱脱离体,利用脱离体的平衡条件,求出剪力,并画出恒荷载作用下的框架梁柱剪力图,如图-20所示。10.2.3 轴力图依据剪力图,根据节点平衡条件,求出轴力,并画出恒荷载作用下的框架轴力图,如图-21所示。图-20 轴线横向框架在恒荷载作用下弯矩图图-20 轴线横向框架在恒荷载作用下剪力图图-21 轴线横向框架在恒荷载作用下的轴力图11 横向框架在活荷
28、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11.1 用弯矩二次分配法计算弯矩根据“图-8活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的计算简图”,用弯矩二次分配法计算轴线框架在活荷载作用下的弯矩。11.1.1 计算框架梁柱的线刚度及相对线刚度框架梁柱线刚度、相对线刚度和弯矩分配系数与恒荷载相同。11.1.2 计算固端弯矩三层:一、 二层:11.1.3 弯矩二次分配过程 采用弯矩二次分配法计算框架在活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分配过程如图-22所示。图22 弯矩二次分配法计算活荷载作用下的框架梁柱弯矩11.2 绘制内力图11.2.1 弯矩图根据弯矩二次分配法的计算结果,画出活荷载作用下的框架梁柱弯矩图,如图-23所示。图-23 轴线横向框架在活荷载作
29、用下的弯矩图11.2.2 剪力图 根据弯矩图,取出梁柱脱离体,利用脱离体的平衡条件,求出剪力,并画出活荷载作用下的框架梁柱剪力图,如图-24所示。图-24 轴线横向框架在活荷载作用下的剪力图11.2.3 轴力图 根据剪力图,根据节点平衡条件,求出轴力,并画出活荷载作用下的框架柱轴力图,如图-25所示。图-25 轴线横向框架在活荷载作用下的轴力图12 框架梁柱内力组合12.1 框架梁内力组合选择第二层AB框架梁为例进行内力组合,考虑恒荷载、活荷载、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四种荷载。12.1.1 内力换算和梁端负弯矩调幅 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取0.85,梁端负弯矩调幅后的数值列于表-19中。表-19 轴
30、线处的内力换算为梁支座边缘处的内力值楼层截面位置内力荷载类型左风右风左震右震2轴线处内力左端M-54.7-10.911.31-11.31114.65-114.65V105.322.1-8.558.55-43.343.3跨中M160.232.74.36-4.3644.16-44.16V-右端M-118.6-19.220.02-20.02202.97-202.97V-88.2-19.9-8.558.55-43.343.3梁支座边缘左端M-33.64-6.849.6-9.6105.99-105.99V104.621.9-8.558.55-43.343.3跨中M160.232.74.36-4.3644
31、.16-44.16V-右端M-98.55-14.2318.08-18.08192.15-192.15V-87.5-19.7-8.558.55-43.343.3梁调幅内力左端M-28.6-5.89.6-9.6105.91-105.99V104.621.9-8.558.55-43.343.3跨中M160.232.74.36-4.3644.16-49.16V-右端M-82.1-12.118.08-18.08192.15-192.15V-87.5-19.7-8.558.55-43.34.3注 表中弯矩的单位是,剪力的单位是。12.1.2 非抗震设计时的基本组合 非抗震设计时的基本组合是考虑恒荷载、活荷
32、载和风荷载三种荷载效应的组合。组合过程列于表-20。表-20 用于承载力计算的框架梁非抗震基本组合表(第二层AB框架梁)楼层截面 位置内力荷载类型恒荷载+活荷载+风荷载恒荷载+活荷载左风右风左风右风2左端M-28.6-5.89.6-9.6-29.52-53.8-42.4V104.621.9-8.558.55142.3163.9156.2跨中M160.232.74.36-4.36238.9227.9238V-右端M-82.1-12.118.08-18.08-74.6-136.5-115.4V-87.5-19.7-8.558.55-140.6-119-132.6注 表中弯矩的单位是,剪力的单位是。
33、12.1.3 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考虑恒荷载、活荷载和地震作用三种荷载效应的组合。组合过程列于表-21。表-21 用于承载力计算的框架梁抗震基本组合(第二层AB框架梁)楼层截面内力荷载类型抗震组合左震右震左震右震2左端M-28.6-5.8105.91-105.91-51.5-155.1V104.621.9-43.343.3169.6267.2跨中M160.232.744.16-44.16334.4248.3V-右端M-82.1-12.1192.15-192.1559.01-315.7V-87.5-19.7-43.343-288.6-170.
34、2注 1.表中弯矩的单位是,剪力的单位是。 2.对于受弯混凝土梁,受弯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受剪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12.2 框架柱内力组合 选择第二层B轴线框架柱为例进行内力组合,考虑恒荷载、活荷载、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四种荷载。12.2.1 控制截面的内力 对于框架柱,直接采用轴线处的内力,不换算成柱边缘截面的内力值,这样算得得钢筋用量比需要的钢筋用量略微多一些。框架柱控制截面的内力值详见表-22。表-22 第二层B轴线框架柱控制截面的内力值楼层截面 位置内力荷载类型左风右风左震右震2柱顶M53.79.9-14.1114.11-136.5136.5N689.458.8-4.614.6
35、1-49.949.9V30.85.4-8.558.55-82.782.7柱底M-48-10.414.11-14.11-136.5136.5N702.672-4.614.61-49.949.9V30.85.4-8.558.55-82.782.7注 表中弯矩的单位是,轴力的单位是。12.2.2 非抗震设计时的基本组合。 非抗震设计时的基本组合是考虑恒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三种荷载效应组合。弯矩和轴力组合过程列于表-23,剪力组合过程列于表-24。表-23 用于承载力计算的框架柱非抗震弯矩和轴力基本组合表(第二层B轴线框架柱)楼层截面 位置内力荷载类型恒荷载+活荷载+风荷载恒荷载+活荷载左风右风左风右风2柱顶M53.79.9-14.1114.1159.194.778.3V689.458.8-4.614.61895.6907.2939.6柱底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