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小区智能化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00741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86 大小:4.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小区智能化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XX小区智能化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XX小区智能化设计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XX小区智能化设计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XX小区智能化设计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小区智能化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小区智能化设计方案.doc(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苏州XX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方案编制时间:二O一O年八月目 录1.1工程概况41.2项目特点分析51.3应用环境分析61.4智能化系统建设分析81.5智能化系统设计目标91.6智能化系统设计原则101.7智能化系统设计依据11第2章智能化系统设计的技术要点122.1总体设计思想122.1.1安全防范体系122.1.2智能化子系统132.1.3物业管理与服务体系132.2技术重点142.2.1解决好安全防范问题142.2.2建立完善的物业管理系统152.2.3管网敷设一定要高度重视152.2.4防雷、接地、集中供电问题152.2.5系统具有可扩充性(Y+1期工程接口)15第3章智能化子系统的设

2、计思想183.1安全防范子系统设计思想183.1.1周界防越报警系统设计思想193.1.2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设计思想203.1.3电子巡更管理系统设计思想213.1.4可视访客对讲系统设计思想213.2管理与设备监控子系统设计思想213.2.1出入口车辆管理系统设计思想213.2.2背景音乐与紧急广播系统设计思想223.3相关配套工程设计思想233.3.1中心机房、防雷接地、UPS电源系统设计思想233.3.2集约化综合管网设计思想23第4章安全防范子系统244.1周界防越报警系统244.1.1项目分析244.1.2系统设计说明264.1.3系统结构示意图314.1.4系统功能特点314.1.5

3、推荐品牌324.2闭路电视监控系统324.2.1项目分析324.2.2系统设计说明334.2.3系统结构示意图394.2.4系统功能特点404.2.5推荐品牌404.3电子巡更管理系统404.3.1项目分析404.3.2系统设计说明414.3.3系统结构示意图434.3.4系统功能特点434.3.5推荐品牌444.4可视访客对讲系统444.4.1项目分析444.4.2系统设计说明454.4.3系统结构示意图494.4.4系统功能特点494.4.5推荐品牌50第5章管理与设备监控子系统515.1出入口车辆管理系统515.1.1项目分析515.1.2系统设计说明525.1.3系统结构示意图565.

4、1.4系统功能特点565.1.5推荐品牌575.2背景音乐与紧急广播系统575.2.1项目分析575.2.2系统设计说明585.2.3系统结构示意图615.2.4系统功能特点615.2.5推荐品牌61第6章相关配套工程626.1中心机房626.1.1设计原则636.1.2设计说明636.2UPS电源系统706.2.1设计原则706.2.2设计说明716.2.3推荐品牌716.3防雷接地系统726.3.1设计说明726.3.2推荐品牌756.4集约化综合管网系统(建设建议)756.4.1设计要求756.4.2设计标准766.4.3管线施工手段786.4.4线箱安装806.4.5管道、电缆敷设要求

5、806.4.6推荐品牌81第7章系统应用及管理模式82项目概述及设计分析1.1 工程概况项目名称:苏州XX小区建设地点:江苏苏州开发单位:苏州XXXX有限公司 地理位置“苏州XX小区”位于苏州市 。 建设范围及项目参数本项目占地约 万平方米,项目分 期开发,苏州XX小区占地约75236平方米,建筑面积 平方米。 项目共 幢,总户数为 户,另配有相关的门卫室及其他综合配套用房等;XX小区共有 个出入口, 个地下车库,其中地下车库有 个出入口。由于本项目由普通住宅及其他综合配套用房等多种性质的建筑组成,因此,在考虑智能化系统建设时,需要充分考虑各功能区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一则避免因为各功能

6、区域的不同而造成相互之间的影响,出现防范上的漏洞,同时也需要将各功能区域综合考虑,相互交融,达到统一协调管理,节省系统投资。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本次设计主要针对 期工程进行设计,并预留后续工程的部分扩容接口。1.2 项目特点分析“苏州XX小区”项目Y期工程由住宅楼及其他综合配套设施组成,本次设计充分考虑了住宅部分智能化系统的建设,针对小区的配套设施,进行必要的管理或协助,部分管理信息可以充分共享,实现整个区域的充分安全、方便。因此在进行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时,充分考虑周围配套设施的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以及项目分期开发的实际情况,以便在系统建设时预留充分接口及容量,方便将来的功能扩容。 小区区域面积较

7、大,但外部结构规整,适合也便于采用集中封闭的管理模式。而封闭式的管理模式便于安全防范系统的实施,尽量将不安定因素在早期得以发现和处理,大大提高防范效果。 小区采用分期开发,因此,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系统后期扩容的问题,选用产品需能够很好的满足系统的分步实施,如周界报警设计方式、可视访客对讲系统、电子巡更系统的容量等。 项目Y期共有出入口有 个,从入口的规划上,我们建议采用人车分流的管理模式,在结构上为人员安全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同时也便于智能化系统的实施与应用。在车行通道上设置出入口车辆管理系统实现对进出小区车辆的统一管理;在人行通道上设置对讲围墙机实现对人员的出入安全管理。 Y期工程全部为多层建筑

8、,建筑物分布相对较为集中,小区内部道路较多,且绿地区域范围大,对小区出入口、主要道路以及周边绿地的安全监控具有一定的应用意义。 小区停车位较多,且多为地下停车位,因此需要关注停车场内的人身安全、防止非法侵入。同时,车辆是易被触及的贵重物品,加强对车辆自身的防盗、防破坏,以及车库内行车意外的掌握也非常必要。 小区内有大量的公共活动区域,如河滨绿地、景观等,这些区域是居民室外休闲、活动的最主要区域,是小区居民驻留的主要区域,提供配套的环境内容是这些区域的一项重点内容,如对背景音乐系统的建设将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对小区绿化起到很好的点缀作用。 项目进行分期施工。设计上要保障整体性,同时在设计上对于工

9、程的分段实施采取必要的保障措施。1.3 应用环境分析 地理环境特点地理环境苏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地处温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6,无霜期230天左右,日照2000小时以上,年降水量1100毫米,3至8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雨量的65左右,降雨量大,且较为集中。“XX小区”位于 。针对苏州的气候特点和小区独特的地理环境,我们认为,智能化系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特点设计要点潮湿多雨高度重视室外管网的敷设工作,采取积极的防潮、防腐蚀措施;此外,对于安装在室外的电气设备,应该采取一定的防雨、防潮措施,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高温天气特别注意对系统设备抗高温保护,避免温度过高

10、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风注意室外设备及辅助设备安装的稳固、不易抖动,主要针对周界防越报警系统和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雷雨天气室外部分与公共部分的防雷与建筑防雷可统一考虑,中心控制室是精密设备集中的区域,防雷对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和减少损失非常必要。 人文环境人文环境苏州是古老的文化古城,文化气息重,因江南人的风雅性情,比较注重环境的营造;苏州又是我国经济、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沿阵地之一,求新、求活、求变的动态思维比较灵活,展现了江南人的灵动;“XX小区”未来的业主会是以各个业界的成功人士为主,生活节奏快、需求品味高、信息的需求量大。针对苏州的人文环境和“XX小区”小区的特性,我们认为,智能化系统应该从以下

11、几个方面进行考虑:特点设计要点文化气息将颇具灵性的声、光技术应用到建筑与景观设计中,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享受,对整个建筑艺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灵动思维对现代生活的追求,敢于和乐于接受新事物带来的物资与精神上的享受。系统的设计要从安全、便利、快捷、丰富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消费群体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需要有个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希望获取更多的信息服务,丰富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 市场环境市场环境苏州是全国重点旅游城市, 21世纪的苏州将是“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基本现代化地区。因此人们的需求也较其他区域要高,同计算机网络、电话、有线电视等一样,对安全、信息、服务

12、的需求正逐步成为住宅的必备配套内容,而苏州也必然走在这种潮流的浪尖上。针对苏州的市场环境特性,我们认为,智能化系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特点设计要点品 质中高档产品选择国内外具有良好品质、功能、服务、性价比的知名品牌,在保障系统的稳定性的同时,也保障设备的品质、外观等能够与“苏州XX小区”相匹配。内容丰富系统内容从安全、便利、快捷、舒适、丰富等多个方面为业主考虑。同时通过系统的配套,优化物业管理,最终为业主提供更好的服务。1.4 智能化系统建设分析“苏州XX小区”作为大型住宅小区,项目的开发不仅在硬件建设上注重品位,而且在软环境建设上提供科学的管理、先进的设施、丰富的服务内容。本次为针对

13、“苏州XX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工程设计,注重从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和阐述。 系统的需求定位分析为“XX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定位、设计提供多角度的分析,力求项目定位与设计贴近实际。 系统的结构定位分析分析“XX小区”智能化系统由哪些系统组成,提供哪些服务,实现哪些功能,确定了系统的结构形式。结构定位的分析以建设单位的规划要求为主要依据,结合项目特点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方案。 系统总体技术实现方式系统的总体设计是从全局的角度考虑技术的架构实现方式,是智能化系统实现的基础,决定了系统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子系统实现方式子系统的实现是在总体架构基础上如何建立的。 系统管理模式包括智能化系统的运作管理及系统的信息管理

14、。 辅助系统的设计辅助系统的设计包括智能化系统的运作管理及系统的信息管理,如:机房建设、防雷接地、电源及综合管网等设计说明。1.5 智能化系统设计目标 智能化系统总体设计达到 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选择性。因本次的设计主要是结合项目特点而进行的。而设计的目标是为了应用,准确定位还应该与物业的需求和管理模式相匹配,与其他工种间能够更好的协调与融合等等。所以本次设计应该起到为深化设计、工程实施提供全面、合理的参考依据。 智能化系统设计应满足住户的需求 提供严密的安全防范措施和舒适的家居环境。 提供丰富多彩和高品位的文化娱乐生活。 提供包括儿童教育、成人教育的多层次家庭和业余教育服务。房产开发的需求 从

15、多方面考虑,节省开发商的投资。 为项目销售的增加一些新的亮点。 从多种渠道提升企业和项目的品牌与知名度。1.6 智能化系统设计原则功能设备集成性价比合理性优越优化先进性结合需求和特点主流产品、主流技术、扩展性强充分考虑项目实际情况,按需选材从物业管理的角度出发有效集成遵循原则考虑方面保障方式社区智能化系统坚持应用先进,有发展、有后援,能满足并适应住户需求的技术;应用的产品成熟可靠,具有易集成、扩展、操作、维修的特性,同时尽可能降低系统整体造价的原则,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各子系统的设备、功能和信息的管理集成,使其成为一个互相关联、统一和协调的系统,系统资源达到充分共享,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硬件

16、设备的重复投入,实现真正意义统一、实用、高效、便利。在项目总体建设中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实用性:系统的设计应使小区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住户的生活需求。 先进性: 充分考虑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的趋势,应用国内外较先进技术,保证“XX小区”建成具有先进性的生活小区。 可靠性:系统所选用的技术及配套设备必须成熟可靠,以保证整个系统的长期正常运行。 经济性:在考虑整个系统先进、可靠的同时,着重考虑产品的性能价格比,保证产品的经济性。 集成性和可扩展性:保证智能化各子系统的有效集成和信息共享,总体结构具有可扩展性和兼容性,并实现对各子系统的分散式控制、集中统一式管理和监控的目的,使整个智能化系统可以随着技术的

17、发展和进步,不断得到充实和提高。1.7 智能化系统设计依据 建设部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GB11318-1989)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要求(GA/T75-94) 安全防范工程验收规则(GA 308-2001)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与验收规范(DB32/366-199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及验收规范(GBJ232-8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4-9

18、2)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50312-2000) 电子产品外壳防护标准(GB4208-9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不间断电源技术性能标定方法和试验要求(现行国标电工标准)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IEC1312) XX小区的招标文件、答疑文件及相关图纸 行业其他相关设计验收规范和标准第2章 智能化系统设计的技术要点2.1 总体设计思想在认真对“苏州XX小区”的

19、市场定位、功能定位、发展需求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司提出“苏州XX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总体设计思想是:“设计一步到位、管线敷设一步到位,系统要充分和有效地应用系统集成,并具有功能扩充和集成接口条件, 建成后的系统要体现先进、可靠、实用、便捷”。 针对“苏州XX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我司提出“五个一”设计理念: “一”套全方位、一体化、综合的安全防范体系 “一”套技术先进、功能完善、可扩展性强的智能化系统 “一”套性能优越、安全性高、可靠性高的信息通信网络 “一”套完善物业管理与服务体系 “一”套先进的设备管理与能源节约机制2.1.1 安全防范体系一体化: 安全防范系统由周界防越报警系统

20、、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电子巡更管理系统、可视访客对讲系统组成的一体化安全防范体系;全方位: 全方位的防范需求,分别从“点防护”、“线防护”、“面防护”、“空间防护”进行设计,为小区构筑一道全方位的安全防范体系;综合性: 安全防范系统是一个综合的整体,从性质管理上不仅结合了自身的防范需求,还综合了物业管理等多方面的因素;2.1.2 智能化子系统技术先进:以科学技术为基础,依靠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管理,利用计算机及相关最新技术,将自然生态环境和建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讯与信息处理技术等先进技术相结合,应用适度超前的先进、适用、优化集成的成套技术体系和设备体系,有效集成“苏州XX小区”小区

21、智能化综合管理系统,为小区住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方便、快捷、开放的家居环境,最终实现节约能源,降低运营成本,保护环境和提高服务质量等目标。功能完善:智能化系统应能给业主于完善的功能服务,从基本的生活需求到质量的提升等不同的角度于他满意的服务。可扩展性:作为时代的领跑者,对于新的应用、新的技术有着强烈的欲望、这就要求系统有较强的扩展性能,能不断满足业主对于系统功能的升级、扩充。2.1.3 物业管理与服务体系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不断涌现出新兴的住宅文化、随着“智能小区”的广泛推广,新兴技术的不断应用,使现代化的物业管理应运而生,近几年来大型社区的物业管理逐渐深入人心,

22、它保障居住小区房屋及其设备和公共设施的正常使用,创造清洁优美、舒适方便、文明安全的居住环境。 物业管理体系结构图2.2 技术重点针对本小区的实际情况,其智能化系统进行常规设计以外,我司认为系统的设计应用重点在于安全、信息服务和应用管理上,因此我司建议应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考虑。2.2.1 解决好安全防范问题安全是生存的第一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人身生命财产的安全的重视程度也相应的得到提高。“苏州XX小区”住户的社会层次高、经济情况好,因此也较容易引发恶性的案件,对小区的居住安全要求较高,因此应解决好该区的安全防范问题。安全防范系统就是要通过有效的措施对这些不安全因素进行

23、防范,为居民创造一个安心的居住环境。对此我们的设计思路是:对整个小区进行封闭式管理,在建立周界防范报警系统和闭路电视监控的基础上,主要着重于出入口系统的建设和应用管理模式的建立及住家户内的有效防护措施。通过周界防越报警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电子巡更管理系统、可视访客对讲系统建设,构筑小区安全防范4道防线。2.2.2 建立完善的物业管理系统智能化系统的建设,一个目的是为用户提供好的应用系统,另一个目标是为物业提供方便、可靠、实用的管理工具,物业公司可有效地利用智能化系统这一工具对小区和物业公司内部做到科学全面的管理,同时利用该系统为住户提供更好的服务。2.2.3 管网敷设一定要高度重视智能化系

24、统运行的效果好坏,管网也具有较大的决定因素,而且作为隐蔽工程,一旦出现问题,直接会对智能化系统的运行产生影响,并且维护也较麻烦,因此我司一向非常重视管网的施工。2.2.4 防雷、接地、集中供电问题为确保智能化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防雷、接地、电源供应问题必须全方面考虑,为智能化系统电子设备提供安全、可靠运行环境。2.2.5 系统具有可扩充性(Y+1期工程接口)根据本项目分期开发的实际情况,系统设计充分考虑项目的建设规模,为后期建设预留相应的扩展空间。同时,智能技术发展迅速,功能越来越多,且住户对智能化系统的需求也不会完全一致,这就要求系统要具有一定的可扩充性,可根据开发商和住户的要求对系统进行功

25、能扩充。 周界防越报警系统预留 系统设计采用总线制结构,报警接收主机配置双回路总线驱动器,每条总线最多可带 个报警防区,共可接收 个报警防区,报警探测器只需通过防区扩展模块即可接入报警总线,施工扩展方便。 在Y期工程中系统设计采用一条报警总线,占用报警主机 个报警防区,预留 个防区供Y+1期工程扩展使用,同时预留一条报警总线 个报警防区供后期工程使用。Y期临时围墙上的红外对射探测器及联动摄像机可拆至Y+1期围墙。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预留 系统Y期工程设计采用 台 路硬盘录像主机,满足前端 路视频信号的接收要求。 系统设计采用数字硬盘录像主机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Y期工程扩展。 电子巡更管理系

26、统预留 系统设计采用离线式巡更管理系统,管理人员可以随意更改巡更路线或增加巡更点。 Y+1期工程只增加相应的巡更采集器及一定数量的巡更点即可完善后期工程的巡更管理系统。 可视访客对讲系统预留 系统采用总线式结构,模块化设计,住户可根据自己需要增加室内分机或小门口机。 本系统具有5公里内联网功能,可增加管理机、围墙机、门口机等,系统具有自保护功能,单户、单楼系统故障不会影响其他楼栋住户的正常使用。 出入口车辆管理系统预留 地下车库出入口管理系统采用联网总线结构,在网络基础上可实现各个出入的联网控制,实现信息共享。 系统预留向临时车辆收费功能,通过小区出入口保安放行,地下车库部分采用中远距离刷卡(

27、100mm),根据车辆的停车位置不同,时间不同等,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对临时车辆进行收费。 背景音乐与紧急广播系统预留 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Y期工程设计采用矩阵分区器,对各个不同功能性质的区域进行分区广播。 Y期工程设计占用现有设备的 个分区,并留 个功能分区供Y+1期工程使用。第3章 智能化子系统的设计思想3.1 安全防范子系统设计思想安全是生存的第一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人身生命财产的安全的重视程度也相应的得到提高。目前给居民生命和财产带来最大的威胁是由人为引起的破坏,如盗窃、抢劫、凶杀等。安全防范系统就是要通过有效的措施对这些不安全因素进行防范,为小区创造一个安心的居

28、住环境。因此,在系统实施中第一目标就是提高小区整体的安全防范能力。管理模式上:采用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增强对小区周边的安全防范,在保证安防效果的同时可有效降低系统的建设投资。本系统针对小区住户的特点,主要着重于公共安全的防范,特别是对小区外围周界的防范,采用点、线、面、空间互相结合的立体交叉式的安全防范体系,主要有:安全防范体系 表4.1.1点的防护通过在小区内部设置巡更点,小区出入口和单元梯口设置对讲门口机形成点的防护。线的防护主要表现在小区周界的红外对射探测器对周界的防护,以及巡更点连接形成的巡更路线。面的防护指的是监控系统摄像机所覆盖的范围,以及巡更点所辐射的范围。空间的防护可视访客对讲系

29、统所覆盖的空间。实现方式上:尽量将犯罪行为阻止在外或尽量早期地发现犯罪行为并进行终止,“防范于未然”是最为理想的方式。“XX小区”区域较集中,外围结构包含配套用房等公共建筑以及小区南侧的河道,便于进行封闭式管理,因此加强外围防范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外围防范是针对“小区周边”线的防护。在“XX小区”的外围防范上我们设计由周界防越报警系统(并以监控系统进行辅助)、出入口管理系统组成围合的大防范区。外围防范并不能完全杜绝非法入侵,特别是对于小区内部的犯罪实施很难掌握,因此我们还需要对小区内部的主要区域进行防护,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电子巡更管理系统可以保障对“小区整体”面的防护;可视访客对讲系统则结合点

30、、面两种防护方式,实现对小区空间的防护。只有针对性地进行点、线、面结合考虑才能够保障安防系统设计成为一个功能合理、投资合理的整体。系统联动上:安全防范各系统之间可扩展联动控制功能,使得分散独立的系统构成统一的集成化的综合保安系统,实现安保工作质量的整体提高。3.1.1 周界防越报警系统设计思想为提高小区的安全性和方便管理人员对小区周边的管理,建立周界防越报警系统,应用先进的防范产品对社区周界进行实时防护。周界防范系统能探测到外界的随意入侵,感知入侵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息上传小区的控制中心。在周界根据区域特点进行防区的划分,中心除能获知社区周界的相应位置发生入侵行为,还可以确定确定入侵人员的相关位

31、置等信息。当发生翻越事件时,立刻向保安中心发送报警信号,保安人员在中心便能了解发生翻越事件的位置,从而可使保安人员迅速到达翻越现场,防止事情进一步发展。为此由我司设计的周界防越报警系统具有很强的防范能力,能够及时发现特殊情况,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本系统除了实现周界防越报警之外,系统还预留联动接口,可实现与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进行联动的功能。目前周界较常用的两种报警接入方式:星型接线及总线方式星型接线及总线方式比较 表4.1.2类型星型接线报警系统总线制报警系统优点 系统简单 设备价格较低 系统结构简单,扩充容易 附加功能强,可非常方便的实现现场报警联动、监控系统联动 可接电脑管理,实现电子地图功能

32、。 总线制结构,管网施工方便,造价低。 方便系统扩展/扩容缺点 管网投资高 系统附加功能扩充较困难 系统容量扩充较为困难 不适应大范围周界防范 设备价格稍高 调试较为繁琐适用范围 小范围,使用及管理要求较低时较为适用 大区域使用,扩展功能及管理要求高时较为使用,对于不适宜大规模配置管网的区域也可较好的解决。根据上述分析,对于“苏州XX小区”,设计采用总线制周界报警系统。3.1.2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设计思想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是一种直观的防范手段,是人员视觉防范的一种延伸,可以很好地对其他防范手段进行补充。它提供的信息更丰富、更便于对事件的判断和处理。作为人眼视觉监控的延伸,在人流量较大的场所,颜色

33、的区分非常有助于迅速而准确的定位,因此在“苏州XX小区”项目中,我们设计采用彩色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同时考虑到夜间照度的问题,我们为摄像机配置红外灯补光。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辅助周界防越报警子系统对周界进行防护,在小区周界设置监控点,并可与周界防越报警系统进行报警联动,当控制中心接收到报警信号后,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会自动将相应防区的摄像机监视画面弹出,使保安人员能及时了解到现场的情况。监控系统对于开放区域、重点区域、流动性质的防范有极好的防护效果,在小区的出入口、车库出入口、小区河滨绿地、小区主干道、小区周界以及地面停车场等重要区域设置监控点,可以使保安人员成为现实的“千里眼”。中

34、心采用数字式硬盘录像机,实现对图像信息的处理、控制,并可实现对前端云台、镜头的控制。3.1.3 电子巡更管理系统设计思想在技防的基础上辅以必要的人防,加强人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对于小区来说主要是对保安人员巡查工作的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技防系统的作用。因此通过配置电子巡更管理系统,实现“人防”与“技防”的有机结合。系统采用离线式巡更方式,便于系统的设置、扩展以及路线的调整。3.1.4 可视访客对讲系统设计思想可视访客对讲子系统在现有小区应用管理方面主要采用两种方式:普通型及联网型。1、普通型:通过在各单元梯口、住家配置系统实现对外来人员管理。各单元相对对立,小区管理人员无法了解进入小区、单元人

35、员及住家情况。2、联网型:通过在管理中心、小区出入口、梯口、住家内配置系统,提供访客、住家、管理人员三者之间的两两通话,住户和管理人员可以掌握来访人员情况。该方式加强了管理人员对外来人员的管理,方便住家与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普通型与联网型区别在于各单元是否组成整体,“苏州XX小区”的封闭式管理需要结合出入口的对讲围墙机来实现完整性,因此可视访客对讲系统设计为联网方式。同时为提高系统集成性,系统设计集成门禁管理进行统一说明。设计选用黑白可视门口机,可视室内机,其中门口机为直按式门口机,具有门禁感应、中心传输等功能。3.2 管理与设备监控子系统设计思想3.2.1 出入口车辆管理系统设计思想由于小区

36、规模较大、车辆数量多,车行出入口数量相对较少,因此,对于出入口的通行速度有较高要求。对此,我们设计了出入口车辆管理系统,利用感应读卡技术来实现权限车辆的自由出入,提高小区出入口及地下车库出入口车辆的通行速度及安全性能。系统设计小区出入口车辆管理系统由保安人员控制道闸的开启;地下车库出入口车辆管理系统设置自动感应道闸,并设置管理PC,住户车辆采用有效卡片感应后直接通行。系统可扩展向临时车辆收费功能,外来车辆可采用发放临时卡进行停车收费管理,车库出入口可根据临时停放车辆的停放时间、位置不同,设置不同的收费比率收取停车费用。3.2.2 背景音乐与紧急广播系统设计思想背景音乐简称BGM,是Back G

37、round Music的缩写,它的主要作用是掩盖噪声并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听的人若不专心听,就不能辨别其声源位置,音量较小,是一种能创造轻松愉快环境气氛的音乐。因此,背景音乐的效果有两个,一是心理上掩盖环境噪声,二是创造与室内外环境相适应的气氛。紧急广播是在有事故发生时启用,所以它跟人身的安全有密切关系,因而消防广播有以下特点: 消防报警信号应在系统中具有最高优先权,可对背景音乐和物业广播等状态具有切断功能。 应便于消防报警值班人员操作。 传输电缆和扬声器应具有防火或防水特性。 在交流电断电的情况下也要保证报警广播实施。根据苏州XX小区的实际情况,主要在小区绿化带、出入口、林荫道旁的公共区

38、域设置音箱,系统音源部分设立在管理中心,系统主要是用作向社区播放背景音乐及紧急通知等。3.3 相关配套工程设计思想3.3.1 中心机房、防雷接地、UPS电源系统设计思想作为智能化各系统和各类信息的中枢,中心机房必须保证各管理设备的正常有效工作,同时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所以具备一个相应的有机工程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中心机房也作为小区科技含量的展示的一个重要窗口,为提升小区的品味和影响具有一定的效果。机房的设计是一项专业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空调、电力、照明、消防、防静电、防雷击、室内装潢等方面的内容。设计上满足相关行业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应该充分体现良好的人性化。采用集中式的UPS电源

39、系统的设计主要保障系统供电的质量和市电停电状态下的重要系统运行(主要安防系统)。本次设计主要按照国家C级标准,针对中心机房内的监视墙、操作台、电源供应、防雷、接地进行设计,相关空调、照明、消费、装修建议后相关单位配合实施。3.3.2 集约化综合管网设计思想集约化综合管网的设计对于满足系统功能实现,合理的与相关工种协调一致,方便工程的实施,节约系统的投资,便于系统的维护管理等多方面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项目的集约化综合管网的设计主要在主导走向,结构形式,交叉作业等方面与土建、消防、人防、给排水等工种协调一致,同时满足规范要求的距离和空间预留。第4章 安全防范子系统4.1 周界防越报警系统4.1

40、.1 项目分析为了方便小区的安全建设和系统管理,现在小区多建成封闭型居民住宅小区是指有围墙、栅栏等作为屏障的住宅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但单纯依靠在周界处建造的屏障对小区进行封闭管理,并不能完全杜绝非法侵入者通过翻越屏障进入小区。因此小区围墙、栅栏等封闭屏障处设置报警探测器,可对非法入侵者起一个威慑作用。本系统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系统的容量,可满足本项目整体设计以及分期开发的要求。从本项目的实际应用情况看,本小区的周界较为规则,但各段周界物理封闭的手段不同,有通透式围墙,邻街综合配套用房,南侧河道周界等,针对不同的应用区域及应用需求,应该选择相应的适宜的防范手段: 围墙:以小区规划用地红线为周界,

41、修建通透式围墙,同时在Y期和Y+1期间,建立临时围墙。在围墙上端安装主动式红外对射探测器进行防范,但要考虑围墙是否存在高度差。 小区出入口:在出入口设置车辆出入管理设备,并且设置人行出入通道(防盗门),设置对讲围墙机,住户通过密码进入,而访客则通过对讲围墙机呼叫住户后进入。 沿街综合配套用房周界:在项目的西北侧区域,从总平面图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配套用房完全将小区外内物理隔离开,从小区的安全防范角度考虑,这区域本身就可有效抵御外界的随意入侵,所以我们设计这些区域可不必建设其它的周界防范手段。通过以上的小区周边区域的设计,包括对出入口的规划建议,有效对将小区围合成一个封闭式区域,方便安全防范系统

42、建议及安防系统的整理管理。系统设计 表5.1.1序号本项目配置前端部分1针对Y期周界进行设计,全面设防,无盲区和死角,防区合理划分,有利于报警时准确定位。2围墙周界,根据各段周界的长度设置红外对射探测器进行防范;沿街配套用房:采用自然的建筑物理隔离,无需另外增加防范设备;出入口:采用对讲及车辆管理设备对出入口进行防范,保证周界防范的有效性。3采用主动双光束主动红外探测器,安装隐蔽性强,不影响环境;探测器具有防拆开关报警功能,防止结露、凝霜,自动调节感应度,为保证系统防范效果,根据苏州当地环境,布防距离在标称距离的60%70%,预留3040的探测余量,报警入侵发生时能及时发出报警信号,误报率不高

43、于5。系统结构及技术特点4采用总线制结构,Y期工程使用 个防区,可扩展至 个报警防区,方便后期扩展使用,同时具有中心声光报警联动以及闭路电视监控联动功能。中心部分5中心控制室设置总线制报警主机、模拟显示屏以及管理PC,可记录前端向中心发送的各种事件或故障报告,可协助管理人员准确定位,进行报警处理,并能通过管理PC显示、查询、统计报警信息以及处理情况,同时具有向区域110联网的扩展接口。为减少系统管线敷设,避免中心线路多而杂,不利于系统后期维护,同时也为便于后期系统的顺利扩容接入,本次设计,系统采用总线传输报警方式,前端探测器均通过地址模块接入周界报警总线模块,在中心通过报警主机对报警信号进行接

44、收,外接声光报警器,在报警时实现声光提示。系统配置模拟显示屏,并且系统软件可设置电子地图,可在硬件上和软件上显示报警区域,同时系统可以联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在报警同时,进行现场实时监视与录像。4.1.2 系统设计说明在小区今后周界围墙上安装对射式主动红外探测器,构成小区周界防护系统,防范区域合理划分,尽可能做到报警时准确定位,每个防范区域范围在人眼可视视野内。设计采用先进成熟的总线传输报警方式系统,前端探测器通过总线模块接入周界报警总线,在控制中心通过报警主机和管理计算机对报警信号进行接收并将报警信息存储,外接声光警号及模拟显示屏,在报警时实现声光提示和报警区域提示,同时系统具有联动闭路电视监

45、控系统的功能,在报警的同时,中心的监视器弹出报警区域的监控画面,并进行现场实时录像。系统具有向上一级管理部门或公安局110报警的扩展接口。1、 前端部分前端包括红外对射探测器、地址模块等。根据小区周界较为平直的实际,设计选用对射式主动红外探测器对周边进行防护。根据设计要求,探测器采用双光束红外线,能在环境恶化时自动根据现场环境进行探测灵敏度的调节,以降低误报漏报。探测器具有防拆开关,防止人为损坏设备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 探测器设置及选择主要对小区周界设置探测器。前端探测器选用红外对射探测器,本次选用的探测器,体积小,便于隐蔽安装。采用双光束红外光,有效防止宠物、落叶等造成的误报;上部采用倾斜式设计,防止结霜,可以适应恶劣天气环境下的工作;内置微处理器具有抗杂光能力,有效地提高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探测器具有防拆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