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馆弱电系统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00886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2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馆弱电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体育馆弱电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体育馆弱电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体育馆弱电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体育馆弱电系统设计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馆弱电系统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馆弱电系统设计方案.doc(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体育馆弱电系统设计方案方案介绍2.1.项目概况*市*体育中心体育场体育场位于*世纪莲体育中心内,总建筑面积为78193m2,可容纳36000位观众,建筑总高度49m,分看台及屋盖两部分,看台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共四层,屋盖采用索膜结构,为二级防火建筑。2.1.1.项目范围本智能化系统包括:综合布线系统、智能监控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综合安防系统、机房工程等。本项目所有设计图中标注型号的元器件均为设备选型的基本参照标准,可作为推荐产品,投标人也可根据本项目招标书的技术要求与品牌或者选择更优的其它品牌产品。2.1.2.设计依据1)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2003年版,建质200384号;

2、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3)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4) 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 312003;5)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93;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8)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20094;9)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94;10)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11) 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程JGJ/T 1312000;12)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

3、4(2000年版);13)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 65-83;14)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 79-85;15)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16) 职能部门提供的技术要求;17) 建设方所提的技术要求及资料;18) 建筑、结构、给排水、空调等专业所提的技术要求及图纸。2.1.3.注意事项1) 本智能化系统必须在原设计的基础上提供深化设计方案,。除非图纸注明,投标人应按原设计确定的各系统点数、区域控制器投标,中标后深化设计如有调整需经用户认可。2) *投标人必须充分理解本工程空间结构、本设计意图,在设计投标图时合理选型配置,并修正、补充原设计欠缺具

4、体设备、线缆和管槽,满足设计功能要求。中标商不能以此为由要求追加造价。3) 本设计并非本工程最终要求。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业主、原设计部门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4) 平面图点数与系统图不一致时,以平面图为准。5) 设于信息系统机房和弱电间内的弱电设备尽可能设于标准机柜内,使弱电间设备布置整齐美观。6) 与消防系统有关的系统弱电槽架均需做防火处理。与消防系统有关的系统主要有消防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公共广播系统。7) *在信息系统机房和弱电间的设备平面布置由投标人负责,提供设计方确认并需经用户认可。所有场所均需配合装修。8) 由于建筑布局限值,网络信息中心、比赛综合信息管理中心和防灾指挥中心上方如

5、果设有厕所,为防止漏水,这些场所将在装修阶段专设防水构造板。9) 在确定承包单位后,必须由承包单位根据原设计图纸、国家规范及选用产品的特点进行深化,出具系统设备清单,并由设计院认可,方可施工。体育场和游泳馆相同智能化系统的两个承包单位,必须保证场和馆之间系统的兼容性,两者应能互相通信、联动控制。10) 室外平面未定,本设计有关内容仅为预留。11) 其他未尽事宜按有关国家规范执行。2.1.4. 特别说明本次招标的所有设备(包括投标文件中未提到的,而按招标要求设备正常运行又必需的软件、硬件等,除招标文件明确说明不在本工程范围的。)应配齐必要的附件以构成整套系统,其性能必须达到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如

6、果投标者在中标并签署合同后,在供货或系统集成时出现硬件、软件等的任何遗漏,均由中标人免费提供,采购人将不再支付任何费用。在技术文件的每一章中,投标人需提供每个子系统的设备清单(不带报价)。2.2.项目要求2.2.1.综合布线系统技术性能及设计要求综合布线系统是整个智能化工程的基础。综合布线系统的线缆采用预埋方式,综合布线系统性能如何关系到世纪莲体育中心体育场未来10到20年的网络等系统的应用能力。本系统拓朴结构使用星型拓朴结构。从CD(建筑群配线架)到BD(建筑物配线架),从BD到FD(楼层配线架),从FD到TO(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每个局部的物理拓朴结构都是采用星型拓朴结构。1.本次综合布线

7、系统设置如下五个子系统:A)工作区子系统;B)水平子系统;C)管理子系统;D)干线子系统;E)设备室子系统。按ISO及EIA/TIA等国际组织综合布线系统第6类(E类)产品性能标准配置,系统支持ATM及GigabitEthernet等新技术性能要求。至工作区的水平系统采用六类4对双绞线,重要场所采用6芯多模光纤。系统中所有配线架采用六类配线架,系统满足千兆以太网运行要求。本工程的通讯网络和计算机网络均纳入综合布线系统,根据用户的需要设置为语音或数据接口。1)工作区子系统根据十二届省运动会场馆信息化建设基本要求,利用综合布线系统将标准的信息接口遍布场馆,每个信息口能完成语音、数据等多种功能。信息

8、接口采用86式信息面板,RJ45信息模块。办公等业务用房按每510平方米一个工作区,休息、接待、展区、会议等按1020平方米一个工作区,记者席、评论员席、裁判席按每位为一个工作区,每个工作区1个数据点、1个语音点设置。大空间难以固定安装信息点考虑无线网络接入点,并在重要场所设置光纤信息插座,公共场所设置公共电话。至工作区的水平系统采用六类4对双绞线,重要场所采用6芯多模光纤。从BD至FD光纤主干采用24芯光纤,语音主干采用三类50对大对数铜缆。工作区UTP信息插座采用86型信息插座配置,每个信息点将均可应用于电话、数据、图像等。符合数据系统对ATM及千兆网的技术性能要求,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与应

9、用。 采用六类信息插座(CAT6),满足V94-0的国际阻燃标准,满足高速数据及语音信号的传输,传输参数可测试到250MHz。信息模块应具有任选90度(垂直)或45度(斜角)安装方式,而无需特别面板,信息模块应使用不同颜色以区分数据点或语音点,面板应采用英式方形。l 电缆连接须按TIA/EIA568-B标准执行。l 面板颜色为白色,并带有弹板插口。l 各信息插座输出口须为模块式结构,以便更换及维护。l 电气性能达到六类标准TIA/EIA CAT6的要求。本系统设立24个光纤到桌面信息点,光纤到桌面要求采用SFF(LC)小型连接头,墙面光纤信息口耦合器要求必须带有尾纤盘,并且可与铜缆信息点共用同

10、一信息面板,水平二芯光纤到桌面光缆要求采用OM3多模光纤系统,以达到平滑连接到信息点的目的。信息点的具体分布设计如下(按系统图为准):位置楼层数据语音磁卡电话无线网络光纤网络间1弱电井B2F1818151弱电井B1F3512668811弱电井1F10410462411弱电井2F121223小计:485400163672弱电井B2F101032弱电井B1F1351354652弱电井1F69696122弱电井2F101022小计:224224122083弱电井B2F1816143弱电井B1F237237633弱电井1F80806243弱电井2F101022小计:345343143044弱电井B2F

11、8834弱电井B1F89894624弱电井1F44446124弱电井2F121223小计:15315312215合计:1207112054107242)水平子系统本次所有六类水平线缆线缆符合六类国际标准,EIA/TIA-586-A标准;符合EIA/TIA568-B3等国际标准的六类双绞线。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既考虑到经济性又兼顾到将来的网络发展需求。光纤到桌面信息点采用SFF多模尾纤,光纤信息点耦合器带有尾纤盘,采用50um 2芯多模光缆并支持万兆以太网应用。*六类布线系统及OM3(或万兆)光缆均要求具有信息产业部及美国UL实验室提供的6类的4连接及6连接及多模OM3的认证测试报告。3)管理

12、子系统在负一层设置14个弱电间放置楼层配线架FD,保证FD每个工作区的距离不超过90米。建筑群配线架CD分别置于体育场内的负一层的网络中心和电话机房。体育场内设4个建筑物配线架BD于负一层弱电设备间,从体育场的CD引48芯室内单模光纤及室内大对数室外电缆至各个BD。铜缆和光缆连接配线架设备采用EIA/TIA标准的19 42U规格产品,并安装于19 42U机柜中。19机柜包括安装配线架及网络设备位置。端接水平电缆采用RJ45模块式配线架,配线架要求自带线缆过线槽及可翻转前面施工。水平光缆和主干光缆采用LC小型化光纤接插件,可组合单模或多模的光缆配线架,可滑动的抽屉式结构。电话主干电缆采用110型

13、卡接式配线架。*管理区配足所需的原厂六类跳线,长度尺寸7FT。管理区语音跳线按语音信息点1:1配备快接式语音跳线,长度适合。管理区光纤跳线按光纤芯数10:1比例配备原厂SFF-SC万兆多模光纤跳线,长度尺寸10FT。具体所需跳线数量由各投标人根据各自方案自行确定,以满足实际需要为前提。光纤适配器及相应的耦合器应采用较先进的高性能,低衰耗,高密度型,要求单模、多模光纤适配器衰耗量小于0.2dB。4)主干子系统的设计语音主干采用3类50对大对数CMR阻燃主干UTP电缆,具体容量对应各配线间的语音信息点数量配置,每个语音点按主干2对铜缆配置,并增加一定扩充余量。分配线间至主配线间数据主干采用1根24

14、芯室内超OM3(万兆)多模光缆,多模光缆要求采用ISO/IEC标准的最新一代OM3光缆。多模光缆要求采用满足并超过ISO标准组织制定的下一代OM3新型多模光纤系统,要求该多模在850nm窗口处有效带宽为2000MHz850nm以上,在850nm处可以支持10G万兆以太网速率达300米距离,支持1000Base-SX达1000米距离,同时又可向下兼容目前的1G,100Mbps,10Mbps以太网应用。光缆采用增强型50m纤芯系列,高速数据传输时不会导致数码重叠和误码,配以SFF光接插件系列完成端到端万兆光纤布线系统。多模光缆和室内型大对数铜缆要求全盘长支持整个连接,中间不允许有熔接连接点,多模光

15、缆性能要求具有全塑防雷功能,以满足未来计算机网络系统的100的安全。5)主设备间子系统的设计建筑群配线架CD分别置于体育场内的负一层的网络中心和电话机房。体育场内设4个建筑物配线架BD于负一层弱电设备间,从体育场的CD引48芯室内单模光纤及室内大对数室外电缆至各个BD。电话总配线架采用卡接式配线架,安装于19机柜内,六类卡接式配线架端接三类语音主干电缆。语音跳线按语音信息点1:1原厂快接式语音跳线,长度尺寸适合。在数据主配线间内采用高密度型光纤配线架端接各分配线间(IDF)的主干光缆。光纤配线架可端接144芯光纤;装配带有彩色编码的SFF耦合器配线面板,便于轻松快捷的安装;配备有支持144芯S

16、FF连接的耦合器。计算机网络设备安装于19机柜,机柜预留网络设备安装位置。2.主要产品技术性能要求:1)六类阻燃UTP线缆l 符合六类国际标准,EIA/TIA-586-A标准;l 使用六个连接件的信道情况下也超越六类标准6dB NEXT值和PSNEXT值余量;l 线缆保证系统带宽250MHz;l 高性能100欧姆阻抗电缆;l 芯线规格:23AWG或24AWG,外径5.66.4mm;l 芯线对数:4对,每芯带有彩色编码护套;l 直流电阻:70W/kml 特性阻抗:100W15Wl 支持千兆以太网应用l 符合阻燃等级,UL CMR标准。2)六类模块l 符合六类国际标准,EIA/TIA-586-A标

17、准;l 符合250MHz六类布线标准的要求。l 信息模块具有90度(垂直)或45度斜口安装方式而无需特别面板;l 不同颜色的模块和清楚的标签标识以方便用户区分不同的应用接口。l 塑体抗高压,符合UL额定热熔:94-0,运行温度范围:-40至60;l 支持T568A和T568B端接方式,T568A和T568B布线通用标签;l 最小绝缘阻抗500;最小直流稳定电压(在60Hz接点到接点):1000VAC,RMS.(在60Hz传导表面):1500VACRMS,最大连接点阻抗:20MW,直流电阻小于0.3W;拔插寿命 750次;接点阻抗20mW;20时运行:1.5A;l 支持6类电缆、5类及5E类电缆

18、完全向后兼容;l 电气性能保证完全满足或超过的TIA/EIA568-B.2-1 Category 6和ISO/IEC Category 6/Class E 性能参数要求;l 兼容Category 5e和5类和3类的跳线;3)信息面板l 标准英式86型双口面板,带闸门的防尘盖;l 具有明显的语音及数据的标识;l 塑体抗高压,符合UL额定热熔:94-0,运行温度范围:-40至60;4)光纤适配器l 符合UL阻燃标准。l 附带光纤尾纤盘;l SFF小型化双工耦合器;l 支持万兆(10G)光纤解决方案;5)光纤尾纤l SFF多模尾纤,适配器衰耗0.20dB,l 长度7FT,符合UL阻燃标准。l 符合I

19、SO/IEC OM3标准,支持万兆(10G)光纤解决方案。6)多媒体组合式面板l 可支持语音、数据、光纤、有线电视点安装;l 符合UL阻燃标准;7)光缆l 符合ISO/IEC OM3标准,支持万兆(10G)光纤解决方案;l 光缆符合美国UL CMP阻燃标准,采用低烟无卤阻燃环保外皮;l 符合IEC60793、EIA/TIA492、Bellcore及ISO11801标准;l 符合IEC对抗拉力、压力和拉力的承受标准;l 纤芯直径:50.0um2.0um;l 芯径不圆度:6%(最大);l 单模光缆采用全波段零水峰单模光缆,支持100G网络应用,并提供权威机构的测试报告。8)六类阻燃UTP线缆与水平

20、子系统线缆要求相同。9)三类语音主干电缆:l 铜芯线缆,颜色编码PVC绝缘;l 高性能线缆,16MHz适合语音及LAN网应用;l 符合EIA/TIA568A三类标准;l 符合美国UL CMP阻燃标准,采用低烟无卤阻燃环保外皮;l 线规:24AWG;l 最大不平衡电容(线对与地):3.28PF/m;l 最大直流电阻不平衡:5%;l 最大衰减:(16MHz)13.1dB/100m;l 最小近端串音衰减:(16MHz)25dB/100m;3.系统布线a. 工作区: 工作区采用镀锌电线管在天花及墙面内暗敷.12根穿管DG20,34根穿管DG25。b. 垂直、水平干线: 采用镀锌封闭金属线槽在走廊天花内

21、暗敷。敷设强弱电线路的地板线槽必须采取加设金属隔板等有效措施,防止强电线路对弱电线路的干挠。c. 网络数据处理间的要求:l 室温应保持在1827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60%80%。l 应采用防静电的活动地板,架空高度为0.3M,均荷载不低于500kg/M2。l 应避免电磁源的干扰,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d. 本设计预留记时记分系统、电视转播系统的管路,这些系统待比赛时安装线路。 e. 综合布线管道与其它管线及干扰源之间的距离:l 对绞电缆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管线种类平行净距(m)垂直交叉净距(m)避雷引下线1.000.30保护地线0.050.02热力管(不包封)0.500.50热力管(包封)0.30

22、0.30给水管0.150.02煤气管0.300.02l 布线管道与电磁干扰源之间的最小间距靠近于电压小于 500V的电力线和电力设备布线管道最小间距(mm)干扰源日光灯300变压器及电动机1100无线电发射设备(如天线,传输线,发射机等)雷达设备其他工业设备(开关电源,电磁感应炉,绝缘测试仪等)1500干扰源无屏蔽的电力线或电力设备非金属布线管道5 KVA610金属布线管道5 KVA300电力线穿在接地的金属管道内金属布线管道5 KVA150注:a.金属布线管道均接地。b.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管道中,且平行长度10m时,最小间距可以是10mm。4.其他:l 系统安装前应详细阅读厂家提供的有关技术

23、规范,完善系统配置,进行图纸深化设计,并应取得厂家的技术支持,不应在未取得厂家技术支持的情况下进行开通调试。l 未及事宜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执行。5.安装详见国家标准图集:l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图集02101-3l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97700(上、下)2.2.2.智能监控系统技术性能及设计要求本次智能监控系统内容为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照明智能控制系统。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内容包括通风、空调、给排水、电梯、能源(变配电、发电、EPS、UPS、直流屏)、照明系统监控。考虑到本工程的规模、重要程度以及体育工艺要求,照明智能控制自成独立

24、管理系统,并在以太网平台上以系统集成模式集成到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本图的建筑设备主要是指冷源系统、空调、通风和给排水设备。1)系统需求概述智能化系统中的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BAS)监控大楼内各机电设备、照明的运行、安全状况、能源使用状况,及实现节能等综合自动监测、通讯、控制与管理,并使之达到最佳状态,BAS系统控制中心位置在一楼监控室。就其功能来看,几乎包括相当多的方面 ,但其主要的目的在于: 确保建筑物(群)内环境舒适,; 通过最佳控制,保证环境舒适和空调设计要求及有关公共场所对环境的规定; 对公共场所根据其内人员的多少和环境状况及室外环境状况,自动对空调通风和冷热源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优化;

25、提供可靠的、经济的最佳能源供应方案,进行节能管理; 与消防和综合安防等系统的联动控制; 使设备高效运行,减轻人员劳动强度; 不断地、及时地提供有关设备运行情况的资料,集中收集、整理,作为设备管理决策的依据,实现设备维护工作的自动化。2)系统设计与选型原则a.设计原则 先进性:系统必须采用目前国际上领先的技术,保证在十年内技术不落后。 实用性:系统必须经济实用,能够达到节约能源,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方便物业管理的目的。 可靠性:系统必须成熟可靠,所采用系统应在国内外有良好应用实例,并且有应用于同类项目的业绩。 开放型/兼容性:系统必须采用国际标准通信协议,具备与各机电设备厂家的良好接口,例如冷水机

26、组、变配电、发电机、柴油机、消防报警系统等等。并应与游泳馆系统兼容及沟通。 便利性:系统必须操作方便,简单易学,操作界面应为中文图形化界面。b.设备选型原则本工程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为全开放式系统,在满足本工程高度智能化和系统资源共享技术要求的同时,又要满足系统升级换代、系统扩展的要求。*系统结构为两层网络结构,上层网络采用10M/100M以太网,所有的工作站、服务器和网络控制器在以太网上。下层网络采用开放的标准协议。 采用集散式控制系统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应遵循分散控制、集中管理、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原则。采用分布式计算机监控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来完成。监控管理功能集中于中央控制中心,实

27、时性强的控制和调节功能由分站及现场控制器完成。中央站停止工作不影响现场控制器的功能和设备运行,局域网络通信控制也不应因此而中断。 中央控制中心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对相关的设备实行信息共享的综合管理。中央控制中心对大楼内各机电设备的运行、安全、能源使用状况及节能等实现综合监测和管理。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管理员在中央控制中心屏幕上可直接看到所有关联设备的网络结构和物理布局,能保证操作权限管理和监测内容的直观性。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应能实现联动控制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 软件采用动态中文图形界面,软件平台为中文WINDOWS2000以上。能快速进行信息检索,并对监控点参数进行查询、修改、控制等。为了

28、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实现零时间故障切换,*系统软件必须支持服务器热冗余技术和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确保在中央工作站出现故障时,备用服务器能进行零时间无缝切换。 该系统应能及时反映故障的部位,记录和打印发生事件的时间、地点和故障现象,故障报警自动恢复,且能提供故障排除的方法和措施。与其他系统配合,根据故障级别,能够自动完成向不同级别管理人员发送故障报警信息,并根据管理要求将维修内容发送给相关人员。系统应该能够进行设备故障的智能预测,制定维护计划。 对上述所有设备工作状态、运行参数、运行记录、报警记录等作模拟趋势实时显示、打印报表、存档,并定期打印各种汇总报告 便携式编程器:利用便携式编程器,可在系

29、统任意控制单元上通过显示屏察看并修改整个系统状态及参数,整个操作过程不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当修改完成并得到确认后,系统按新输入的信息和指令进行工作。便携式编程器应能在线工作,不应中断现场控制器与中央操作站、网络控制器与其它控制器间的通讯。便携式编程器应具备全中文界面,带有中文字库。c.系统实施原则 控制原理图及系统结构图。 所选主要设备技术资料。 系统调试验收步骤。3)系统构成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对以下设备系统实行运行工况监测并根据设定的参数进行自动控制,以达到管理便捷,节约能源,提高效率的目的。 设备监控系统监控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系统所述设备,各投标人根据空调、给排水等专业的要求增加认为必要

30、的设备,并与相应的配电箱接口相协调:a.冷热源系统的监控 BAS系统通过通讯接口接冷源群控系统的通信数据口,实现对冷水机组、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等设备监控,达到自动监控冷冻站系统。 冷却水总流量、冷却水总供/回水温度风机等的监测,冷却水箱高低水位报警等故障报警。 根据冷却水的供.回水温度控制冷却塔的运行台数,以达到节能效果. 冷凝器进水温度与冷却水温度、供回水旁通阀的联动控制。 冷冻水总流量、总供/回水温度、室外温湿度、冷冻机组水流开关、故障报警、启停及运行状态显示。 冷水机组的连锁控制:根据冷源系统总负荷量进行冷水机组台数控制:l 运行台数应与冷负荷计算值相匹配,并应根据制冷压缩机电流大小

31、启停设备,记录制冷设备的运行时数,设备应交替运行,分配各设备最佳运行时间。对启动时间和负荷进行预测(根据室外温度和昨日的负荷进行计算)。l 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进水阀,冷却塔风机与冷冻机组实现联动。l 冷冻机房监控盘可进行冷冻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进水阀,冷却塔风机的个别指令启停。 冷冻水泵、冷却水泵的运行状态、故障报警、启停自动调节控制。 主机最佳启/停时间控制。 主机周期运行控制。 冷负荷计算与冷水机组台数控制。 监测膨胀水箱的高低液位。b.空调通风系统的监控要求根据各功能分区的需求分区实行对设备进行最佳启/停控制、空调及冷水机组的节能优化控制、设备运行周期控制、新风系统的

32、控制、温度和湿度的控制等。主要控制原则如下:l 系统应能与火灾报警与消防控制系统之间在火灾状态下实现联动。l 冷站设备在分站群控,且在中央控制中心系统主机上能查看到分站的相关情况。l 其余空调通风系统均由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行监控。l 所有设备(详见设备说明)、自控阀均应保证就地手动和中控室自动控制二种功能。l 过渡季大量使用新风。 组合空调机组l 风机的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自动状态、过滤器阻塞报警;l 送风温度、压力检测、回风湿度;l 新/回风风阀、水阀的监控调节,风机启停控制。l 与控制中心通讯:风机启停和水阀的调节控制,送风及回风温度湿度检测,运行参数再设定(系统最小风量,室内温度),

33、系统运行状态监视。 普通空调机组(吊顶空调)l 风机的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自动状态、过滤器阻塞报警;l 回风和送风温度。l 水阀的监控调节,启停控制。l 与控制中心通讯:风机启停,送风及回风温度湿度检测,运行参数再设定(系统最小风量,室内温度),系统运行状态监视。 新风机组l 风机的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自动状态、启停控制。l 送风温度及过滤器阻塞报警。l 根据送风温度调节水阀开度。l 水阀的监控调节。l 与控制中心通讯:风机启停,新风及送风温度湿度检测,运行参数再设定,系统运行状态监视。 送排风机l 风机的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自动状态、启停控制。l 与控制中心通讯:风机启停,运行参数再设

34、定,系统运行状态监视,日程表的控制,环境参数的联动控制。注意:对于具有消防与非消防功能轴流风机,BAS只控制其低速运行(非消防状态)c.电力系统的监视电力监视系统可通过高阶接口交接电力系统的通信数据口,对电力系统进行监察功能(具体要求参见“能源监控系统”)系统至少监视以下信号: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变配电系统的高压进线、母线联络柜进行主回路的电压、电流(三相)、频率、有功功率(三相)、无功功率(三相)和功率因数监测,与故障报警,并有记录。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应对变配电系统的低压进线、母线联络柜进行主回路的电压、电流(三相)、频率、有功功率(三相)、无功功率(三相)和功率因数等进行监测,故障报警

35、,并记录。对其重要输出回路的断路器进行工作状态监测和故障报警。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变压器进行状态监测,并能进行时限超温报警。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应对各类控制机房(如冷冻机房楼控分站,水泵房控制箱等)内的低压配电柜供电电源进行监测与故障报警。d.对电梯运行状态的监视和故障报警通过电梯系统提供的干接点给BAS的DDC,对每部电梯的开关状态、上、下运行状态,故障报警等运行状态进行监视,不控制。f.照明系统(具体要求参见智能照明系统)公共走廊 采用时间控制和自动开关相结合的方式控制。 可就地开关控制和控制中心进行控制。每区域不少于三个控制回路。 照明系统要充分考虑自然光的利用。泛光和室外照明 采用时

36、间控制和自动开关相结合的方式控制。 可就地开关控制和控制中心进行控制。地下车库照明控制照明控制系统要充分考虑自然光的利用。4)系统具体需求为了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方便控制系统正常保养和日后维护,现场控制器、传感器、阀门、执行器等系统主要设备及部件应采用国外知名厂家产品。本系统硬件的构成应至少包括以下部分:a. 中央控制中心 中央控制中心监视并检查建筑物所有设备的工作状况。 服务器和图形工作站采用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中央处理机。 中央处理机将保留整个系统的全部数据(设备状态、历史记录及报告数据)。 中央处理机的软件同时具有数据库管理,通讯管理、接口管理、资料存入、拷贝和报告生成等功能,可

37、全图形化操作。 中央处理机应配有警报处理程序。如监测、认可、复原打印和声音报警。 警报的发生和复原应被记录在警报历史记录内,包括日期、设备识别记号、设备名称、警报名称和事件。警报历史档案至少可容纳10000条记录。 采样数据、运行记录至少保留二年,并实行月报和年报。b. 现场控制器DDC是用于监视和控制系统中有关机电设备的现场控制器,它是一个完整的控制单元,配置有能完成独立运行的软硬件,不受网络或其它控制器故障的影响。根据不同类型的监控点数提供符合控制要求和数量的控制器。每处DDC 具有10-15%点数的扩充或余量。控制器构成符合以下要求: 双16位微处理器的可编程DDC。 具有可脱离中央控制

38、主机独立运行或联网运行能力。 当外电断电时,DDC的后备电池可保证RAM中数据在14天以上不掉失。当外电重新供应时,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DDC能自动恢复正常工作。 当DDC存储的数据非正常丢失时,用户可通过网络操作将数据重新写入DDC控制器。 DDC程序的编写,修改既可在中央站上进行,也可通过便携机进行。 DDC在外电断时,同时后备电池丢失时,能存储其应有程序。 DDC的采集精度与传感器的精度相匹配。 工作环境:温度0度到50度,相对湿度0-90%。 电源:AC220V, 10%,50HZc. 前端设备,包括24V电源变配电装置、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阀等。d. 其它相关硬件,包括不间断电源

39、等。e. 信号传输专用线路。f. 相关附件和材料。5)技术指标a. 中央控制中心的配置 中央控制中心是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监控和管理中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投标人应提供中央管理中心的整套设备,软件和相关附件。 中央控制中心的功能应包括:a) 应用程序的输入,设置、修改和存储;b) 各类参数的设定和修改;c) 资料和报警的显示和打印;d) 显示整个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运行和监控操作。e) 硬件:l 必须带软盘驱动器的工控机(P4 2.4GHz/512M DDR SDRAM/80GB/Gigabit Network/1.44软驱/48Xcdrom /17平面直角显示器)l 必须具备防静电功能。f) 软

40、件:l 必须有图标点击或者功能键,一般快速地调阅所需要的设备信息、图形。l 报警位置、数据位置和操作位置宜采取可点击图标方式。l *BAS系统需考虑与内部物业管理的集成,BAS的系统软件应可以为物业管理提供必要的机电设备运行数据,能为工作单的生成提供依据。g) 打印机:l 打印设备运行状态和能源消耗记录报告、操作历史记录报告。包括状态报告、指令报告和调节报告。l 打印信息包括设备号、设备名称、运行数据、报警事件、能耗等。h) 不间断电源(UPS):l 在满足中央控制中心设备的供电容量外,留有20%的冗余;l 供电时间不小于1小时,并保证掉电时服务器与服务器硬盘的保护。b.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网

41、络结构BAS系统由中央工作站及监控软件、网络控制器、DDC控制器和末端传感器、执行器及必要的设备组成。*系统需采用集散型控制系统,要求第一层为TCP/IP以太网,通过以太网可以连接多台工作站。管理层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不得低于10MBPS。*采用服务器浏览器(ServerBrowser),基于Web的系统架构。服务器必须支持在同一网络上通过通信接口与BACnet、Lonworks,MODBUS和SNMP等不同通信协议通讯,读取各开放式数据库。任何支持Web标准(包括 Internet Explore或 Netscape Navigator)的装置都可以成为一个全功能的操作接口。*第二层为标准的现

42、场网络,用于现场各DDC控制器的连接和通讯, 数据传输速率不得低于76.8KBPS,最大传输距离不少于1200M(不加中继),扩展模块与DDC在网络上为对等关系。管理层网络可以实现星型分布,所有系统集成的服务器、管理工作站、各系统设备的智能接口均通过星型连接到同一网络上。采用分级、分布式系统结构。主机与分站间,分站与分站间,建立点对点数字通信网络,每个分站的现场控制器必须含有独立的CPU单元,以确保控制的时效性以及避免因为网络通讯的故障的控制失效。c. 硬件配置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应至少配置如下的硬件系统:l 中央工作站l 网络服务器l DDC控制器l 现场传感器硬件参数要求如下:中央工作站:*要

43、求与BAS系统配置一致。DDC控制器*主要参数:l 不低于双16位CPU;l 支持76.8Kbps的通讯速率;l 带本地通讯接口;l 电池功能,保证掉电程序不丢失。d. BAS的管理层网络管理层网络应采用Ethernet on TCP/IP的LAN网络拓扑结构。以实现中央站、数据处理设备和专用控制、接口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和管理。*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综合安保系统(SAS)的管理层网络要求独立组网。应容易地实现与建筑物中其它相关系统和独立设置的智能化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系统集成以及其它厂商设备和系统的联接。管理层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不得低于10Mbps。e. DDC性能要求DDC

44、应为智能型设备,具有直接数字控制和程序逻辑控制功能,并具有联网协同工作的功能,在完成初始化、控制程序下载后,具有独立的工作能力,可脱离中央操作站独立执行控制任务。*DDC必须完全符合开放性技术标准。*DDC应为模块化结构,其输入/输出点应能灵活配置,满足不同的控制需要,DDC监控点数应预留有1015的冗余量,DDC应具有下述基本控制功能:比例、比例+积分、比例+积分+微分、开/关、时间加权、顺序、算术、逻辑比较、计数器等,对于复杂控制要求的应用场所,还应提供高级控制算法。DDC本身故障时,能自动旁路脱离网络,并在主控/分控计算机上及时报警并显示,不至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工作,故障排除后能自动投入

45、运行。DDC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 要求达到10万小时以上。DDC应具有操作面板或现场通信接口,以便现场编程或修改其控制参数,同时不影响DDC和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DDC除能与主控计算机进行通讯外,还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总线与其它DDC进行直接点对点的通信,交换数据,供享信息资源,不需通过上一级处理器。DDC可根据主控计算机发来的命令和数据或自带的控制程序(EPROM),再根据现场各种执行器和传感器反馈的数据和状态对受控设备进行监控。DDC程序可通过控制室操作站编写后下载,也可在现场便携式操作终端或笔记本电脑上编写。*DDC应具有数据通信接口,可接入便携式操作终端或笔记本电脑,同时具备电源故障保护功能,在系统长时间断电后应保证不会丢失数据,来电后能恢复正常工作,无须重新下载程控或编程。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