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施工工艺.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01310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123 大小:3.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智能化施工工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建筑智能化施工工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建筑智能化施工工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建筑智能化施工工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建筑智能化施工工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智能化施工工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智能化施工工艺.doc(1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线槽敷设工程施工工艺标准51 适用范围52 引用标准53 施工准备54 操作工艺55 质量控制76 质量标准77 成品保护8电线、电缆穿管和线槽敷线工程施工工艺标准91 适用范围92 引用标准93 施工准备94 操作工艺95 质量控制116 质量标准127 成品保护12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工艺标准131适用范围132施工准备133操作工艺144质量标准245成品保护27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277质量记录28监控系统安装工艺标准291适用范围292施工准备293 操作工艺304.质量标准325 成品保护32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32防盗报警系统安装工艺标准351 适用范围352 施工准备353 操

2、作工艺364 成品保护405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41门禁系统安装工艺标准431适用范围432施工准备433操作工艺434成品保护465应注意的质量问题46对讲系统安装工艺标准471 适用范围472 施工准备473操作工艺484 成品保护495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49巡更系统安装工艺标准511适用范围512施工准备513操作工艺514成品保护535应注意的质量问题53停车场系统安装工艺标准551适用范围552施工准备553施工工艺554成品保护57楼宇自控系统安装工艺标准591 适用范围592 施工准备593 操作工艺604 成品保护695 验收规范69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9广播系统安装工艺标准7

3、11 适用范围712 施工准备713 操作工艺724质量标准745 成品保护75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757质量记录76卫星接收与有线电视系统安装工艺标准771适用范围772施工准备773操作工艺784成品保护87数字视频会议系统安装工艺标准891 适用范围892 施工准备893 操作工艺904系统保护接地925成品保护93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937 质量标准93计算机网络系统安装工艺标准951适用范围952施工准备953操作工艺954质量标准975成品保护98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98防雷及接地安装工艺标准991 适用范围992 施工准备993 操作工艺100机房电源接地安装工艺标准115施工方法

4、115线槽敷设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SLST/QR GCJSH-2005-2011 适用范围可用于新建和改造工程中的强、弱电各系统所用线槽敷设。2 引用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01-26-96建筑电气通用图集92DQ3 施工准备3.1 材料要求3.1.1 主材:具备有效的产品合格证或检验报告,线槽内外无棱刺、无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保护层完整、无剥落及锈蚀现象。3.1.2 附材:连接板、内衬片、金属膨胀螺栓

5、、螺母、垫圈为镀锌件,镀锌层完整无缺。(支架、吊架由厂家与线槽一起统一加工)3.2 作业条件3.2.1 结构时期预留孔洞、预埋件全部完成,位置正确,孔洞口土建已做好收口。3.2.2 顶板、墙面粗装修全部完毕。3.3 材料准备所用主材、附材已运至施工现场,规格、型号符合图纸要求,数量满足现场需要。3.4 主要机具钢锯、钢锉、无齿锯、手锤、电锤、水平尺、钢尺、线坠、手电钻、台钻、开孔器、粉线袋套筒扳手及电工常用工具。4 操作工艺预留孔洞 弹线定位 支架、吊架安装 线槽安装 地线连接4.1 孔洞预留4.1.1 根据图纸,在结构时期进行孔洞、预埋件的预留。4.1.2 现浇混凝土凝固模板拆除后,电气人员

6、进行清理,土建收好洞口。4.2 弹线定位根据图纸先确定配电箱(柜)等电气器具的安装位置,从始端至终端、先干线后支线找水平或垂直线,用粉线袋沿墙壁、顶板、地面等弹出线路的中心线,并按图纸及施工规范的规定,分匀支架、吊架的档距,标出支架、吊架的具体位置。4.3 支架、吊架安装4.3.1 金属膨胀螺栓安装4.3.2 按照支架、吊架承受的荷重来选择相应膨胀螺栓,并按膨胀螺栓规格来选择电锤的钻头。4.3.2.1 按照所标支架、吊架的位置进行打孔,钻孔后将孔内的碎屑清除干净。孔的深度以膨胀螺栓套管全部没入墙内或顶板内为宜。4.3.2.2 用木块垫上后拿手锤将膨胀螺栓敲进洞内,用扳手拧紧螺母,将膨胀螺栓固定

7、牢固。敲击时,不得损伤螺栓的丝扣。4.3.3 支架、吊架安装4.3.3.1 根据支架、吊架所承荷载,确定支架、吊架的规格,在线槽订货时向厂家作技术交底,由厂家一并与线槽统一加工。4.3.3.2 膨胀螺栓埋好后,用螺母配上相应的垫圈将支架、吊架直接固定在金属膨胀螺栓上。4.3.3.3 支架、吊架安装后,拉线进行调平、调正。4.4 线槽安装4.4.1 根据所弹线按先干线后支线进行安装。4.4.2 线槽直线段连接采用连接板和内衬片,用垫圈(平垫、弹垫)、螺母紧固(螺母在线槽壁外侧),每端固定螺栓不少于4 个,接茬处缝隙严密、平整。4.4.3 线槽转弯部位采用相应的弯头,交叉、丁字、十字连接采用相应的

8、二通、三通、四通。4.4.4 线槽与盒、箱、柜等连接时,进线和出线口等处采用法兰式连接,并用螺丝紧固,线槽末端加封堵。4.4.5 线槽穿墙或楼板处的洞口尺寸一般每边要大于线槽截面20mm50mm,不得抹死。4.4.6 敷设在强、弱电竖井内的线槽在穿楼板处每2 层一个防火分区做防火处理。防火处理参见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有关规定。4.4.7 建筑物的表面如有坡度时,线槽应随其变化坡度。4.4.8 线槽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时,设补偿装置,线槽本身应断开,槽内用内连接片搭接,不进行固定。4.4.9 直线段钢制线槽长度超过30m、铝合金或玻璃钢制线槽长度超过15m 时应设伸缩节,伸

9、缩节做法见下图(侧视):4.4.10 线槽水平安装时,应适当设置防晃装置。4.4.11 线槽多层敷设时其层间距离一般为:控制电缆间距不小于0.20m,电力电缆间距不小于0.30m,弱电电缆与电力电缆间距不小于0.50m,线槽上部距顶棚或其他障碍物不小于0.30m。4.4.12 线槽内的同类型电缆可无间距敷设。4.4.13 下列不同电压、不同用途的电缆不宜敷设在同一线槽内,如受条件限制敷设在同一线槽内时,应用金属隔板隔离:4.4.13.1 1KV 以上和1KV及以下的电缆;4.4.13.2 向一级负荷供电的双路电源电缆;4.4.13.3 应急照明和其他照明的电缆;4.4.13.4 强电和弱电电缆

10、。4.4.14 电缆托盘、梯架不宜敷设在腐蚀性气体管道和热力管道的上方及腐蚀性液体管道的下方,否则应采取防腐隔热措施。4.5 地线连接4.5.1 金属线槽应做整体接地连接,接地螺栓不小于M6。4.5.2 弱电金属线槽等电位敷设方法可沿线槽外(内)侧敷设一道镀锌扁钢,扁钢与接地干线相连,每2530m 与线槽连接一次(也可用软铜编织带连接);线槽首末端需接地;弱电竖井应做等电位。4.5.3 过变形缝处的线槽,应把变形缝两侧的线槽进行地线跨接。4.5.4 线槽为金属非镀锌线槽时,每节线槽均要用截面不小于6mm2 的软铜编织带连接。5 质量控制5.1 线槽敷设固定牢固,橫平竖直,接口严密整齐,线槽内外

11、无污染。5.2 线槽的支架、吊架固定牢固、平整,布置合理。5.3 线槽水平或垂直敷设的直线部分的平直度偏差不大于2mm和垂直度偏差不大于3mm。5.4 线槽整体接地良好,接地螺栓齐全、紧固。5.5 线槽过变形缝处设补偿装置,伸缩节位置合理。5.6 线槽穿越楼板、防火分区做防火封堵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防火材料封堵严密。5.7 线槽与配电箱、柜连接牢固。6 质量标准6.1 主控项目6.1.1 金属线槽必须接地可靠,并符合下列规定:6.1.1.1 镀锌金属线槽不得熔焊跨接接地线,以专用接地卡跨接的两卡间连线为铜芯软导线,截面积不小于mm2;6.1.1.2 金属线槽不作设备的接地导体,当设计无要求

12、时,金属线槽全长不少于处与接地干线连接;6.1.1.3 非镀锌金属线槽间连接板的两端跨接铜芯接地线,镀锌线槽间连接的两端不跨接接地线,但连接板两端不少于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6.2 一般项目6.2.1 线槽应安装牢固,无扭曲变形,紧固件的螺母应在线槽外侧。6.2.2 线槽内的各种连接螺栓,均要由内向外穿,应尽量使螺栓的头部与线槽内壁平齐,以利敷设,不致敷设线时损坏导线的绝缘护层。6.2.3 线槽在建筑物变形缝处,应设补偿装置。7 成品保护7.1 线槽的运输和堆放要防潮、防污染。7.2 线槽施工时,不污染建筑物,不碰坏墙面、门窗。7.3 线槽易受污染及生锈部位,要注意检查,发现后

13、及时处理。电线、电缆穿管和线槽敷线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SLST/QR GCJSH-2005-2021 适用范围可用于新建和改造工程。2 引用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DBJ01-26-96 建筑电气通用图集 92DQ 3 施工准备3.1 材料要求3.1.1 主材:电线、电缆有合格证、“CCC”认证检验报告,线缆上标示清楚、齐全。3.1.2 附材:钢带线、护口、接线端子、焊锡、绝缘胶布、粘塑料绝缘带、滑

14、石粉、布条等。3.2 作业条件3.2.1 配管工程或线槽安装已配合土建完成。3.2.2 土建墙面、地面抹灰作业完成,初装修完毕。3.3 材料准备所用主材、附材已运至施工现场,规格、型号符合图纸要求,数量满足现场需要。3.4 主要机具3.4.1 克丝钳、尖嘴钳、剥线钳、压接钳、万用表、兆欧表、电烙铁、穿线器、电源线盘等电工工具。3.4.2 放线架、酒精喷灯、锡锅等。4 操作工艺4.1 工艺流程选择线缆 穿带线 扫管 放线及断线 导线与带线的绑扎 带护口 穿线(敷设) 导线接头 接头包扎 线路检查绝缘摇测4.2 选择导线4.2.1 按设计图纸选择导线的规格、型号。4.2.2 为便于检查和维修,导线

15、颜色见导线颜色选用表4-1:4.3 穿带线4.3.1 选择适用的钢带线。4.3.2 将钢丝的一端弯成不封口的圆圈,把带线穿入管内。4.3.3 穿带线受阻时,用两根钢丝在管的两端同时搅动,使两钢丝的端头钩绞在一起,把带线拉出。4.4 扫管4.4.1 将布条的两端牢固绑扎在带线上,两人来回拉动。4.4.2 将管路中的污物清理干净。4.5 放线及断线4.5.1 放线4.5.1.1 放线前根据图纸选择线缆的规格、型号。4.5.1.2 放线时将线缆置于放线架上。4.5.2 断线断线时为保证导线不浪费,同时满足接线长度的需要,可参考表4-2:表4-24.6 导线与带线的绑扎4.6.1 导线根数较少时,将导

16、线前端绝缘层削去,把线芯直接插入带线的盘圈内并折回压实,绑扎牢固,绑扎处形成一个平滑的锥形。4.6.2 导线根数较多或截面较大时,将导线前端绝缘层削去,把线芯斜错排列在带线上,用绑线缠绕绑扎牢固,绑扎处形成一个平滑的锥形。4.7 管内穿线4.7.1 检查管子护口是否齐全。4.7.2 穿线困难时,向管内放入适量滑石粉。4.7.3 两人配合,缓拉缓送。4.8 导线连接4.8.1 导线连接必须在盒或箱内进行。4.8.2 导线连接宜采用焊接的方法,焊剂应采用松香、酒精液(3:7)。4.8.3 导线与器具连接时,线径在6mm2(含)以下时,单股线可直接与器具压接,多股铜芯线拧紧搪锡或接续端子后与器具连接

17、,线径在6mm2 以上时要拧紧搪锡或接续端子后与器具连接,接线端子做涮锡处理。4.9 导线包扎4.9.1 导线连接后要及时进行包扎。4.9.2 导线包扎时先用粘塑料绝缘带进行包扎,而后用黑胶布包扎严密。4.10 线路检查和绝缘摇测4.10.1 线路接、焊、包全部完成后进行自、互检。4.10.2 线路绝缘摇测要选用量程适当的兆欧表。选兆欧表时可参考表4-3:表4-34.10.3 线路绝缘摇测要先干线后支线,逐个回路进行摇测。4.10.4 分两次进行摇测,缆线敷设完成后摇测一次,在设备安装前遥测一次。4.10.5 线路摇测要两人进行,一人摇测另一人读数及记录。摇表转速应保持在120r/min上下,

18、摇测值采用1min后的数值。5 质量控制5.1 线缆选择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规定。5.2 导管或线槽内不得有污物或积水。5.3 同一交流回路的导线应穿入同一导管内。5.4 不同回路、不同电压及交流与直流线缆不得穿入同一导管或同一线槽内。5.5 穿入导管内的线缆或线槽内的线缆不准有接头现象,接头要在器具或接线盒、箱内进行,线缆绝缘层不得破损。5.6 进户管在线缆敷设后,要在外侧做防水处理。5.7 线缆在过变形缝处,应留有适当长度。5.8 线缆不得受外力。5.9 线缆涮锡后用布把焊剂或其它污物清理干净。5.10 同一建筑物内使用的导线颜色选择一致。5.11 线路要全部摇测,照明线路的绝缘摇测值在

19、10M 以上,动力线路的绝缘摇测值在10M以上。5.12 管口护口齐全,不进入接线盒或箱的垂直管口穿入导线后管口做密封处理。5.13 线槽内导线理顺平直,并绑扎成束。5.14 导线连接时,导线缠绕圏数在57 圈,连接处焊锡饱满。5.15 潮湿场所内电线或电缆穿入导管后,导管的管口应密封。6 质量标准6.1 主控项目6.1.1 三相或单相的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于钢导管内。6.1.2 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和交流、直流的电线,不应穿于同一导管内。6.1.3 同一交流回路的电线应穿同一金属导管内,且管内导线不得有接头。6.1.4 爆炸危险环境照明线路的电线和电缆额定电压不得低于750V,且必须穿

20、于同一导管内。6.2 一般项目6.2.1 电线、电缆穿管前,应清除管内的杂物和积水。管口应有保护措施,不进入接线盒(箱)内的垂直管口穿入电线、电缆后,管口应密封。6.2.2 当采用多相供电时,同一建筑物、构筑物的电线绝缘层颜色选择应一致,即保护地线(PE 线)应是黄绿相间色,零线用淡蓝色,控制线用白色;相线用L1 相-黄色、L2 相-绿色、L3 相-红色。6.2.3 线槽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6.2.3.1 电线在线槽内有一定的余量,不得有接头。电线按回路编号分段绑扎,绑扎点间距不大于2m;电缆敷设排列整齐,电缆首尾两端、转弯两侧及每隔510m 处设固定点。6.2.3.2 同一回路的相线和零线,

21、敷设于同一金属线槽内。6.2.3.3 同一电源的不同回路无抗干扰要求的线路可敷设于同一线槽内;敷设于同一线槽内有抗干扰要求的线路用隔板隔离,或采用屏蔽电线且屏蔽护套一端接地。7 成品保护7.1 穿线时不得污染设备或其它成品。7.2 在导线连接包扎完毕后,要将导线盘入盒、箱内,并做封堵保护,以防导线污染。7.3 配线完成后,土建不得再进行喷浆和刷油漆。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工艺标准 SLST/QR GCJSH-2005-2031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工程。2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1.1 对绞电缆和光缆型号规格、程式、形式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和购销合同的规定。电缆所附标志、标

22、签内容应齐全、清晰。电缆外护套须完整无损,电缆应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并应附有本批量电缆的性能检验报告(注:电光缆标志内容:在电缆的护套上约以lm的间隔标明生产厂厂名或代号及电光缆型号规格,电缆长度,必要时还标明生产年份。标签内容:电光缆型号规格,生产厂厂名或专用标志,制造年份、电缆长度)。2.1.2 钢管(或电线管)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壁厚均匀,焊缝均匀,无劈裂,砂眼,棱刺和凹扁现象。除镀锌管外其它管材需预先除锈刷防腐漆(现浇混凝土内敷钢管,可不刷防腐漆,但应除锈)。镀锌管或刷过防腐漆的钢管外表完整无剥落现象,并有产品合格证。2.1.3 管道采用水泥管块时,应符合邮电部通信管道工程施

23、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J39一90)中相关规定。2.1.4 金属线槽及其附件:应采用经过镀锌处理的定型产品。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线槽内外应光滑平整,无棱刺,不应有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并应有产品合格证。2.1.5 各种镀锌铁件表面处理和镀层应均匀完整,表面光洁,无脱落、气泡等缺陷。2.1.6 接插件:各类跳线、接线排、信息插座、光纤插座等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发射、接收标志明显,并应有产品合格证。2.1.7 配线设备,电缆交接设备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光电缆交接设备的编排及标志名称应与设计相符。各类标志名称统一,标志位置正确、清晰。并应有产品合格证及相关技术文件资料。2.1

24、.8 电缆桥架、金属桥架的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金属桥架镀锌层不应有脱落损坏现象,桥架应平整、光滑、无棱刺,无扭曲、翘边、铁损变形现象,并应有产品合格证。2.1.9 各种模块设备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合格证。2.1.10 交接箱、暗线箱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合格证。2.1.11 塑料线槽及其附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选用相应的定型产品。其敷设场所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5,其阻燃性能氧指数不应低于27%。线槽内外应光滑无棱刺,不应有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并有产品合格证。2.2 主要机具与测试设备2.2.1 煨管器、液压煨管器、开孔器、压力案子、套丝

25、机。2.2.2 手锤、錾子、钢锯、扁锉、圆锉、活扳手、克丝钳、斜口钳、十字螺丝刀、一字螺丝刀、壁纸刀。2.2.3 铅笔、皮尺、钢丝、水平尺、线坠、灰铲、灰桶、油桶、油刷、粉线袋等。2.2.4 手电钻、电锤、水钻、钻头、拉铆枪、工具袋、工具箱、叉梯、压接工具、标签打印机等。2.2.5 安全帽、安全带、强光手电、涂胶线手套等。2.2.5 网络测试仪、万用表、测线器、摇表,光时域反射仪,光纤熔接机等。2.3 作业条件2.3.1 结构工程中预留地槽、过墙管、孔洞的位置尺寸、数量均应符合设计规定。2.3.2 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房屋内装饰工程完工,地面、墙面平整、光洁,门的高度和宽

26、度应不妨碍设备和器材的搬运,门锁和钥匙齐全。2.3.3 设备间铺设活动地板时,板块铺设严密坚固,每平方米水平允许偏差不应大于2mm,地板支柱牢固,活动地板防静电措施的接地应符合设计和产品说明要求。2.3.4 交接间、设备间提供可靠的施工电源和接地装置。2.3.5 交接间、设备间的面积、环境温度、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2.3.6 交接间、设备间应符合安全防火要求,预留孔洞采取防火措施,室内无危险物的堆放,消防器材齐全。3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管路敷设器材检验盒箱安装缆线敷设设备安装线缆终端安装系统测试竣工核验3.2 器材检验3.2.1 施工前应对所用器材进行外观检验,检查其型号规格、

27、数量、标志、标签、产品合格证、产品技术文件资料,有关器材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使用功能及有关特殊要求,应符合设计规定。3.2.2 电缆电气性能抽样测试,应符合产品出厂检验要求及相关规范规定。3.2.3 光纤特性测试应符合产品出厂检验要求及相关规范规定。注:有关器材检验具体要求,请参见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89:97相关部分。3.3 管路敷设3.3.1 金属管或阻燃型硬质(PVC)塑料管暗敷设要求3.3.1.1 暗配管宜采用金属管或阻燃型硬质( PVC)塑料管,预埋在墙体中间的暗管内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的暗管内径直径为1525mm,直线布管30m处应设置拉线盒或

28、接线箱。3.3.1.2 暗配管的转弯角度应大于90,在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角度不得多于二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在弯曲布管时每间隔15m处,应设置暗拉线盒或接线箱。3.3.1.3 暗配管转弯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如暗管外径大于50mm时,不应小于l0倍。3.3.1.4 金属管和阻燃硬质塑料管具体施工工艺,请按有关章节进行施工。3.3.2 金属线槽地面暗敷设要求3.3.2.1 在建筑物中预埋线槽,可根据其尺寸不同,按一层或二层设置,应至少预埋二根以上,线槽截面高度不宜超过25mm 。3.3.2.2 线槽直埋长度超过6m或在线槽路由交叉、转弯时,宜设置拉线盒,以便于布放缆线和维修。3.3

29、.2.3 拉线盒应能开启,并与地面齐平,盒盖处应采取防水措施。3.3.2.4 线槽宜采用金属管引入分线盒内。预埋金属线槽见图3-1所示。有关地面金属线槽安装施工工艺请按有关章节要求施工。3.3.3 格形楼板下暗敷设格形线槽和沟槽要求3.3.3.1 格形线槽与沟槽构成请见图3-2所示。 图3-1 预埋金属线槽示意图图3-2 格层线槽与沟槽构成示意图3.3.3.2 沟槽和格形线槽必须沟通。3.3.3.3 沟槽盖板可开启,并与地面平齐,盖板和信息插座出口处应采取防水措施。3.3.3.4 沟槽的宽度宜小于600mm。3.3.4 桥架敷设要求3.3.4.1 桥架水平敷设时,吊(支)架间距一般为1.5m3

30、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2m。3.3.4.2 桥架及槽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图规定,左右偏差不应超过50mm。3.3.4.3 桥架及槽道水平度每米偏差不应超过2mm。3.3.4.4 垂直桥架及槽道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3mm。3.3.4.5 两槽道拼接处水平度偏差不应超过2mm。3.3.4.6 吊(支)架安装应保持垂直平整,排列整齐,固定牢固,无歪斜现象。3.3.4.7 金属桥架及槽道节与节间应接触良好安装牢固。3.3.4.8 金属桥架安装施工工艺请按有关章节要求施工。3.3.4.9 金属线槽敷设或阻燃型塑料线槽敷设有关安装施工工艺,请按有关章节

31、要求施工。3.4 盒、箱稳固要求3.4.1 信息插座安装3.4.1.1 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应固定在接线盒内,插座面板有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线盒盖可开启,并应严密防水、防尘。接线盒盖面应与地面平齐。3.4.1.2 安装在墙体上,宜高出地面300mm,如地面采用活动地板时,应加上活动地板内净高尺寸。3.4.1.3 信息插座底座的固定方法以施工现场条件而定,宜采用扩张螺钉、射钉等方式。3.4.1.4 固定螺丝需拧紧,不应产生松动现象。3.4.1.5 信息插座应有标签,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类型。3.4.1.6 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3.4.2 交接箱或暗线箱宜暗设在墙体内,预留墙

32、洞安装,箱底高出地面宜为5001000mm。3.5 设备安装3.5.1 机架安装要求3.5.1.1 机架安装完毕后,水平、垂直度应符合厂家规定。如无厂家规定时,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3mm。3.5.1.2 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以补漆,各种标志完整清晰。3.5.1.3 机架的安装应牢固、应按设计图的防震要求进行加固。3.5.1.4 安装机架面板、架前应留有1.5m空间、机架背面离墙距离应大于0.8m,以便于安装和施工。3.5.1.5 壁挂式机柜底距地面宜为300800mm。3.5.2 配线设备机架安装要求3.5.2.1 采用下走线方式、架底位置应与电缆上线孔相对应。3.5

33、.2.2 各直列垂直倾斜误差不应大于3mm,底座水平误差不应大于2mm。3.5.2.3 接线端子各种标志应齐全。3.5.3 各类接线模块安装要求3.5.3.1 模块设备应完整无损,安装就位、标志齐全。3.5.3.2 安装螺丝应拧牢固,面板应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3.5.4 接地要求安装机架,配线设备及金属钢管、槽道、接地体,保护接地导线截面、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压接处牢固可靠。3.6 缆线敷设3.6.1 缆线敷设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3.6.1.1 缆线布放前应核对型号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3.6.1.2 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

34、的挤压和损伤。3.6.1.3 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3.6.1.4 电源线、信号电缆、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系统的缆线应分离布放。各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3.6.1.5 缆线布放时应有冗余。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0.51.0m;工作区为0.10.3m;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35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3.6.1.6 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8倍。 屏蔽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 主干对

35、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l5倍,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20倍。3.6.1.7 缆线布放,在牵引过程中,吊挂缆线的支点相隔间距不应大于1.5m。3.6.1.8 布放缆线的牵引力,应小于缆线允许张力的80%,对光缆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应超过光缆允许的张力。在以牵引方式敷设光缆时,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芯上。3.6.1.9 缆线布放过程中为避免受力和扭曲,应制作合格的牵引端头。如果用机械牵引时,应根据缆线牵引的长度,布放环境,牵引张力等因素选用集中牵引或分散牵引等方式。3.6.1.10 布放光缆时,光缆盘转动应与光缆布放同步,光缆牵引的速度一般为15

36、m/m。光缆出盘处要保持松弛的弧度,并留有缓冲的余量,又不宜过多,避免光缆出现背扣。3.6.1.11 缆线架空敷设施工工艺、管道敷设工艺、直埋敷设工艺参见简明智能建筑工程施工验收技术手册 第七章综合布线系统 第三节光缆敷设和端接中的有关内容(地震出版社 2005年1月第一版)。3.6.1.12 对绞电缆与电力电缆最小净距应符合表3-1规定,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应符合表3-2规定。表3-1 对绞电缆与电力线最小净距范围单位条件 最小净距(mm)2KVA (380V)25KVA (5KVA (380V)对绞电缆与电力线平行敷设130300600有一方在接地的槽道或钢管中70150300双方均在接地的

37、槽道或钢管中注80150注:双方均在接地的槽道或钢管中,且平行长度小于10m时,最小间距可为10mm,表中对绞电缆如采用屏蔽电缆时,最小间距可适当减小,并符合设计要求。表3-2 对绞电缆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管线种类平行净距(m)垂直交叉净距(m)避雷引下线1.000.30保护地线0.050.02热力管(不包封)0.500.50热力管(包封)0.300.30给水管0.150.02煤气管0.300.023.6.1.12 光缆敷设时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应符合表3-3的规定。表3-3 光缆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范围单位内容最小间隔距离(m)平行交叉市话管道边线(不包括入孔)-0.750.25非同沟的直埋通信电

38、缆0.500.50埋式电力电缆35KV2.000.50给水管管径50cm1.500.50高压石油、天然气管10.000.50热力、下水管1.000.5煤气管压力3kg/m31.000.5压力38kg/m32.000.50排水沟-0.800.503.6.2 预埋线槽和暗管敷设缆线应符合下列规定3.6.2.1 敷设管道的两端应有标志,表示出房号、序号和长度。3.6.2.2 管道内应无阻挡,管口应无毛刺,并安置牵引线或拉线。3.6.2.3 敷设暗管宜采用钢管或阻燃硬质(PVC)塑料管。布放双护套缆线和主干缆线时,直线管道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弯管道为40%50%,暗管布放4对对绞电缆时,管道

39、的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预埋线槽宜采用金属线槽,线槽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40%。3.6.2.4 光缆与电缆同管敷设时,应在暗管内预置塑料子管,将光缆设在子管内,使光缆和电缆分开布放,子管的内径应为光缆外径的1.5倍。3.6.3 设置电缆桥架和线槽敷设缆线应符合下列规定3.6.3.1 电缆桥架宜高出地面2.2 m 以上,桥架顶部距顶棚或其他障碍物不应小于300mm。桥架宽度不宜小于100mm,桥架内横断面的填充率不应超过50%。3.6.3.2 电缆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直线部分间隔距离在35m处设固定点。在缆线的距离首端、尾

40、端、转弯中心点处300500mm处设置固定点。3.6.3.3 电缆线槽宜高出地面2.2m。在吊顶内设置时、槽盖开启面应保持80mm的垂直净空,线槽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50%。3.6.3.4 布放线槽缆线可以不绑扎,槽内缆线应顺直,尽量不交叉、缆线不应溢出线槽、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垂直线槽布放缆线应每间隔1.5m处固定在缆线支架上。3.6.3.5 在水平、垂直桥架和垂直线槽中敷设缆线时,应对缆线进行绑扎。4对对绞电缆以24根为束,25对或以上主干对绞电缆、光缆及其他信号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型、缆径、缆线芯数分束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扣间距应均匀、松紧适度。3.6.4 顶棚

41、内敷设缆线时,应考虑防火要求缆线敷设应单独设置吊架,不得布放在顶棚吊架上,宜放置在金属线槽内布线。缆线护套应阻燃、缆线截面选用应符合设计要求。3.6.5 在竖井内采用明配管、桥架、金属线槽等方式敷设缆线,并应符合以上有关条款要求。竖井内楼板孔洞周边应设置50mm的防水台,洞口用防火材料封堵严实。3.6.6 建筑群子系统采用架空管道、直埋、墙壁明配管(槽)或暗配管(槽)敷设电缆、光缆施工技术要求应参照邮电部市内电话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J38-85、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YDJ44-89的相关规定执行。3.7 缆线终端安装3.7.1 缆线终端的一般要求3.7.1

42、.1 缆线在终端前,必须检查标签颜色和数字含义,并按顺序终端。3.7.1.2 缆线中间不得产生接头现象。3.7.1.3 缆线终端处必须卡接牢固、接触良好。3.7.1.4 缆线终端应符合设计和厂家安装手册要求。3.7.1.5 对绞电缆与插接件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3.7.2 对绞电缆芯线终端应符合下列要求3.7.2.1 终端时,每对对绞线应尽量保持扭绞状态,非扭绞长度对于5类线不应大于13mm; 4类线不大于25mm。3.7.2.2 剥除护套均不得刮伤绝缘层,应使用专用工具剥除。3.7.2.3 对绞线在信息插座(RJ45)相连时,必须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插座类型,色标和

43、编号应符合图3-3规定。 图3-33.7.2.4 对绞电缆与RJ45信息插座的卡接端子连接时,应按先近后远,先下后上的顺序进行卡接。3.7.2.5 对绞电缆与接线模块(IDC,RJ45)卡接时,应按设计和厂家规定进行操作。3.7.2.6 屏蔽对绞电缆的屏蔽层与接插件终端处屏蔽罩可靠接触,缆线屏蔽层应与接插件屏蔽罩368圆周接触,接触长度不宜小于100mm。3.7.3 光缆芯线终端应符合下列要求3.7.3.1 采用光纤连接盒对光缆芯线接续、保护、光纤连接盒可为固定和抽屉二种方式。在连接盒中光纤应能得到足够的弯曲半径。3.7.3.2 光纤融接或机械连接处应加以保护和固定,使用连接器以便于光纤的跳接

44、。3.7.3.3 连接盒面板应有标志。3.7.3.4 跳线软纤的活动连接器在插入适配器之前应进行清洁,所插位置符合设计要求。3.7.3.5 光纤接续损耗值,应符合表3-4的规定。表3-4 光缆接续损耗表光 纤 接 续 损 耗(dB)光纤类别多模单模平均值最大值平均值最大值融接0.150.300.150.30机械接续0.150.300.200.303.7.4 各类跳线的成端3.7.4.1 各类跳线缆线和插件间接触应良好,接线无误,标志齐全。跳线选用类型应符合系统设计要求。3.7.4.2 各类跳线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对绞电缆不应超过5m,光缆不应超过10m。3.8 综合布线系统调试3.8.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系统调试,包括缆线、信息插座及接线模块的测试。各项测试应有详细记录,以作为竣工资料的一部分。有关电气性能测试记录格式如表3-5所示。表3-5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电气性能测试记录表序号编号内容记录电缆系统光缆系统地址号缆线号设备号长度接线图衰减近端串扰屏蔽电缆屏蔽层接续情况衰减反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