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建筑设计与发展趋势.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01477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化建筑设计与发展趋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智能化建筑设计与发展趋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智能化建筑设计与发展趋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智能化建筑设计与发展趋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化建筑设计与发展趋势.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设计CONSTRUCTION智能化建筑设计与发展趋势杨斌广东深圳518000摘要:在电子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智能化成为了时代的潮流,建筑设计的智能化更是如此。本文主要对智能化建筑涵义进行探讨智能化建筑设计,文章最后对智能化建筑发展趋势进行前景概括。关键词:智能化建筑;设计1.智能化内涵在这里,通过身份确认进入小区后,还必须刷卡才能坐电梯。通进入21世纪,智能化技术从大厦走向小区,迈进千家万户,智过智能卡上的信息,电梯会把你带到自家所在的楼层,别人想去你的能小区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究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楼层是去不了的;在家门口,你可以通过有密码的智能卡或者指纹记和模式,才可

2、以称之为住宅小区智能化呢?它是指从人的生活需求出录开门,不在家的时候,没人进得了你的家。发,综合运用了计算机、信息、通信、控制等科学技术,以家庭智能控房子门口处,还有一个小小的方块形液晶显示屏,是家庭的智能制系统、社区信息平台、安防系统、物业管理系统和综合信息服务系终端,可以进行各种家居智能操作。从智能终端上,可以看到“外出、统,用高科技手段构造服务平台,为小区住户提供安全、环保、高效、就寝、在家”三种选择状态,灯光场景、窗帘、防盗安全系统等将根据舒适、方便的生活空间。可见,小区智能化是一项集计算机、通信、自不同的状态选择自行启动或关闭。动化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的人居环境系统工程,反映了人类社

3、会“如果在客厅等处安装摄像头,主人就可以在外通过电脑看到家进步、生产力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需求。中儿童、老人的生活状况等,还可以在网上查看有哪些客人到访,长智能化住宅小区应该具备安全防范、物业服务与管理、信息网络期在外地工作的业主,随时可以看到家中情况。”及布线、家庭智能化4个方面的基本功能要求。一句话,无论你身在何处,整个家都在你掌控之中。(1)安全防范功能。包括小区出入口管理和周边防范、电子巡更、继“红树西岸”之后,位于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内的东方润园也闭路电视监控、对讲(可视)与门禁控制、住户报警与紧急求救、安防成为了高科技智能化小区。报警(防盗、防火、防燃气泄漏、防溢水等)。2.建

4、筑智能设计(2)物业服务与管理。包括物业管理综合信息服务(包括收费结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技术过程的主要内容有:建筑单位对用户算)、远程抄收与管理(水、电、气、暖计量与收费)、车辆出入、停放管的智能化建筑需求进行可行性评估,对建筑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预理、公用设备监控与管理(供水、供电、供暖、电梯、园林管理、垃圾储测,进行系统的选择和设计,工程具体的施工要求的制定等;系统供运、排污等)、区域与公共照明、电子公告与广告栏、背景音乐与广播。应商对系统进行设计安装,并对系统提供后续维护工作以及建筑的(3)信息网络与布线。包括模拟计量数据传送、开关控制量传递、物业管理。智能化建筑的系统是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5、将智能建筑的程控数字交换(电话、传真通讯)、视频(公共电视、有线电视、VOD各个部分整合,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其能力。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技术是点播)、综合服务信息数据网(因特网、电子商务、远程医疗、远程教借助于楼宇设备自控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把现有育、证券交易、电子银行、网上娱乐等)。分离的设备、功能、信息等综合集成一个相互关联、统一、协调的系统(4)家庭智能化。包括家庭办公、室内人工环境调控(温度湿度调之中,用于综合建筑物的各个环境。节、室内外空气对流调节、室内空气净化等)、家电智能控制。2.1项目策划及建筑智能化设计国内首个真正意义上的高科技智能化小区当属曾被深港两地传首先,设计

6、师在设计时必须充分的考虑好建筑智能化的水平媒冠以“地王之王”美誉的深圳“红树西岸”项目。“红树西岸”引进的需求,根据建筑智能化的需求,我国的建筑智能化总体水平以及建筑这套智能家居系统,是由全球500强之一的霍尼韦尔安防集团提供规模去设计。通常认为,建筑面积在2万m2以上的建筑配备建筑智的。霍尼韦尔是目前世界自动化技术的引领者,全球有超过一亿个家能化系统会比较实用。庭和五百多万幢大型建筑在使用其楼宇产品和技术,而其中的智能创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建筑智能化的目标之一。智能家居系统,更是这家国际大公司居领导地位的核心优势产品。建筑内的温度、空气质量、光线、独立而又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计小区给人

7、印象最深刻的要属安防系统。从小区周边的智能探测算机网络、符合人体工学的办公家具、休息空间及建筑物外的景致和器到小区内智能警示系统,从大堂智能门禁到能识别业主身份的电适当的隔离等等方面,都应充分体现设计师独具匠心的构思。设计时梯,从智能门锁到室内层层防护模式设定,这一切,可以完全让业主要保证室内能充分的分享到室外的阳光。外墙可以布置成凹凸状,利拥有安全又私密的个人空间。用这样的平面做成所谓的corneroffice。在办公区要适当安排一些带参考文献:4闫现友.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8).1何辉,吴祖跃.浅谈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与分析J.科技创新导5范俊梅.高层建筑结

8、构设计中的几个问题分析J.山西建筑,报,2009,(13).2009,(15).2蒋新梅.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之常见问题的分析J.四川建材,6余小锐.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J.科技资讯,2009,(13).2009,(02).7阴杰,曹京华,陈克勤.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理念J山西建筑,3黄教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2007,(04).(13).8薛汉城.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10).城市建设171?建筑设计CONSTRUCTION有自然风味的工作人员休息的角落。设计时应避免做固定扇的外窗。建筑屋顶直接的敞开接触外界,职能建筑的屋顶

9、会有很多的设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柱网和层高。采用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备暗转,所以设计者要进行全面的美化外观,还可以充分的利用自然可以提供灵活多变的环境,一般9m的柱网对停车、空间分割及结构界的风能太阳能等,使得大自然能够为建筑服务,当然也应该设有相设计都比较适宜。由于智能建筑内部要求舒适的环境,所以所有管线应的预防措施,防止自然灾害对建筑的损坏。还要考虑到设备运转时均不能暴露,考虑到中央空调的管道、综合布线的要求、空调排水的产生的震动、噪音、电磁场等因素,电缆穿过屋面以后如何防止漏水,坡度及架空地面等方面,建筑物的层高应大于3.6m,只有这样才能电线基座的防水、防风及防震的问题。保证办公区域的净

10、空不小于2.6m,走廊里的净空不小于2.3m。3.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智能建筑物内部合理布线,建筑物内部产生大量热量和噪音,智能建筑结构趋向于开放式因为建筑智能化系统是一个动态因此要合理的划分职能区域,使生活区和工作区分开互不影响,设置的、发展的系统,在智能建筑的生命周期中,建筑结构具有最长的生专门的设备维护区域,为了达到智能化建筑的效果最佳,还应该根据命周期(约五十年)。一般的硬件和软件设备有五至七年的生命周期,外界因素的改变及时改变智能化建筑的运作指标,使得建筑自始至而办公自动化系统只有二至三年的生命周期,如果智能建筑系统做终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成开放式的系统,它就能不断吸收新的报术,更新旧

11、设备,从而使整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智能建筑内的变化、发展及新个建筑智能化系统运行得更好、更有效。将具有不同功能的智能建筑增项目的可能性。互联综合在一起,形成智能建筑群、智能街区、以至智能城市等。目前2.2智能建筑的天花板及墙面设计国际互联网(Intemet)的迅速发展为这种趋势奠定了基础。地面。智能建筑内的地面可采用架空地面、预制线槽的楼板面智能建筑形成了一个非常广泛的电讯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一个层及地毯地面等。架空地面设计易于布线,而且很便于线路的管理工主干网可能与大量的子网交织在一起,而且设备运行参数范围大,这作,其弊端是会造成地面的高差。楼板面层预制线槽也很方便布线工意味着网络协议必

12、须容纳所有这些内容。此外,随着综合业务数字网作的开展,施工方便没有高差,可布设在面层10cm内。在方块地毯和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快速渗入,就有许多外部的网络协议与智下布置布线系统,但是在布线时要求线路较少,最好没有交叉点,其能建筑的网络接口。如何定义和处理智能建筑内部的、外部的接口需弊端是易产生静电。要,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墙面。智能建筑内的墙体除了做隔断以外,墙面上还可以做出智能建筑是人、信息和工作环境的智慧结合,是建立在建筑设线口,墙内空间还能布置各种传感器和控制设施。计、行为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社会工程学、系统工程学、人类工天花板。智能建筑内的天花板需要负责照明、送风、出风、烟程学

13、等各类理论学科之上的交叉应用。智能建筑己成为未来时代建感、喷洒等的走线及出口任务。筑的标志,中国的智能建筑将面向新的世纪,面对信息时代,做好一2.3专用机能室的设计切准备迎接更大的发展。中央控制室。中央控制室的职能是全面监控整个智能化建筑的运行状态,并及时发现问题,是智能化建筑的心脏。电视会议室参考文献:中需要考虑音响、光源、照度及配电等的设计。咨询中心。咨询中心1李林.21世纪新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与发展J.工程设计中需要配备电脑、多功能工作站、电子档案、影像设备的输入和输出CAD与智能建筑,2000.装置、微缩阅读及闭路电视等。决策室需要考虑音像、声音、会议、2杨晓晴,孙万志,桂垣.关于我国智能建筑建设的几点看法J.电脑及通信系统的综合设计。另外,接待柜台、电脑机房等机能室都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需要给予充分的考虑。3夏静.论现代建筑的智能化设计J.江西冶金,2004.2.4屋顶的设计4智能建筑工程设计与实施.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172城市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