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课程设计厦门理工学院行政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01996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8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布线系统课程设计厦门理工学院行政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综合布线系统课程设计厦门理工学院行政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综合布线系统课程设计厦门理工学院行政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综合布线系统课程设计厦门理工学院行政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综合布线系统课程设计厦门理工学院行政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布线系统课程设计厦门理工学院行政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布线系统课程设计厦门理工学院行政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综合布线课程设计题目: 厦门理工学院行政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专 业_ 网络工程 学 号_ 班 级_ 07网络工程1班 指导教师 成 绩_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10年 6月目录1.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31.1建筑物结构基本情况31.2综合布线系统用户需求分析41.2.1综合布线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41.2.2信息点数量及分布52.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目标、标准与原则52.1设计预期目标52.2设计标准及规范63.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方案73.1总体方案说明73.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方案83.2.1工作区103.2.2水平子系统123.2.3干线子系统133.2.4设备间和电信间133.

2、2.5管理143.2.6其他相关系统154. 管线设计方案164.1配线子系统的布线方式164.1.1 墙上型信息出口164.1.2地面型信息出口164.2干线子系统的布线方式174.2.1 干线的垂直通道174.2.2 干线的水平通道174.3设备电源管线方案174.3.1动力配线要求174.3.2配线间电力配置175. 综合布线系统设备材料185.1主要布线产品选型及性能介绍185.2布线材料清单及报价196.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196.1工程施工方案说明196.2工程现场的组织管理206.3工程施工流程206.4施工技术和方法216.4.1对绞电缆的安装与施工216.4.2 光缆线路工

3、程的施工216.4.3 安装铜质电缆时的标记识别226.4.4 安装光纤时的标记和识别22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测试验收238. 培训计划与建议249.质量及服务保证24厦门理工学院行政楼综合布线系统林绍辉网络工程一班1.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本设计方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7)和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2007),并根据厦门理工学院行政楼综合布线系统的招标要求及楼层的分布情况,围绕厦门理工学院的应用需求,从综合布线的重要性、长远性、可扩展性以及所采用的综合布线系统产品特点而设计。本方案的布线范围为厦门理工学院行政楼综合布

4、线系统招标书要求的范围,功能主要以满足行政楼内的计算机网络通信、语音通信、各弱点系统的联网通信及有线电视系统、监控报警系统为主,不包括其他智能子系统(如会议系统、e卡通系统、网络视频系统)本身所需的布线;各其他智能子系统的布线用专用电缆敷设。设计方案的内容包括综合布线系统用户需求分析、布线系统方案设计、服务等部分。在方案设计部分比较详细地描述了该综合布线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各子系统的设计细节,包括综合布线系统的需求分析、布线路由、器件选型、材料清单和系统检测等部分。服务部分论述了工程的品质保证和乙方所要提供的培训及工程文档等。商务标书包括资质证明文件的复印件、工程预算、公司简介、工程案例及项目参与

5、人员情况等。1.1建筑物结构基本情况厦门理工学院行政楼楼层为5层;每层房间5间,层高为3.4-3.6m。每一层都有一个过道并且每个过道都配置一个摄像头。 每个房间网络信息点3个,语音点2个。行政楼外观图:图 1.1.1行政楼外观图1.2综合布线系统用户需求分析根据厦门理工学院提供的有关资料,对用户需求进行了初步的调研和分析。行政楼综合布线系统建设的目标,是将楼内各种不同应用的信息资源通过高性能的网络(交换)设备互连起来,接入到校园网,对外通过路由设备接入广域网。1.2.1综合布线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具体来说,该行政楼综合布线系统的目标是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为核心,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

6、进、扩展性强、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日常行政办公计算机网络系统。需要该网络将楼内的各种PC、工作站、终端设备、智能设备、监控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建立起能满足学校各个部门的日常办公、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网络通信服务。总体需求1)满足主干1000Mbit/s、水平100Mbit/s交换到桌面的数据传输要求;2)主干光纤的配置冗余备份,满足将来扩展的需要;3)满足与电信及自身专网的连接;4)信息点功能可随需要灵活调整;5)兼容不同厂家、不同品牌的网络接续部件、网络互联设备;基本功能要求1)电话;2)计算机网络;3)备实现 b

7、as、cas、oas、scs等系统网络集成的条件;4)具备视频传输条件;5)其他符合布线标准的信号、数据传输; 相关技术要求数据处理、通信能力强,响应速度快;网络运行安全性强、可靠性高;系统易扩充,易管理,便于增加用户;主干网支持多媒体、图像传输接口等应用,支持高性能数据库软件包的持续增长;系统开放性、互联性好;满足特殊用户高效连入广域网,使用灵活;具有较强的分布式数据处理能力。1.2.2信息点数量及分布厦门理工学院行政办公楼结构为5层,信息点分布从底层开始直至顶楼。为了让各部门能够合理、协调的达到办公自动化,楼内所有的视频、语音及数据通信信息点共约150个。2.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目标、标准与

8、原则2.1设计预期目标该行政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预期目标为:1)充分保证综合布线网络高速、可靠的信息传输要求,能在现在和将来适应技术的发展,实现数据通信、语音通信和图像传递。2)能够支持以太网、高速以太网、令牌网、ATM、FDDI、ISDN等网络及应用。3)采用模块化设计,除固定于建筑物内的缆线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应是模块化的标准件,以方便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时,很容易地将设备扩展进去4)能满足灵活应用的要求,即任一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终端或微机设备以及话音设备。5)借助于不同颜色的跳接线和配线架的端口标识,系统管理人员能方便地进行系统的线路管理。2.2设计标准及规范本设计方案所采用的标

9、准、计算依据、施工及验收遵循以下标准或规范:1)ISO/IEC 11801 用户建筑通用布线标准,ANSI/TIA/EIA-568-A,TIA/EIA-568-B。2)GB 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2-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2.3设计原则1)开放性。采用开放的技术标准,以利于系统互联或扩展;2)灵活性。采用标准的传输线缆和相关连接硬件,模块化设计,所有的通道都是通用性的。所有设备的开通及变动均不需要重新布线,只需增减相应的设备以及在配线架上进行必要的跳线管理即可实现。综合布线系统的组网也是灵活多样的,同一房间内可以安装多台不同的用户终端,如以太网

10、工作站和令牌环网工作站并存。3)经济性。充分考虑学校的经济实力,综合布线系统可以兼容各种应用系统,又考虑了建筑内设备的变更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可以确保行政楼建成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满足学校应用不断增长的需求,节省了重新布线的额外投资。4)可靠性。系统采用高品质的标准材料,并采用组合压接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信息通道,信息通道都要采用专用测试仪器测试线缆通道的阻抗、衰减率等指标,以保证其电气性能。布线系统采用星形拓扑,点到点端接,任何一条线路故障均不影响其他线路的正常工作;同时为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故障检修提供方便,故障系统可靠运行。5)先进性。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第一前提,统一规划,适当超前;采用

11、先进而成熟的技术,所用缆线产品系列,在高速网络环境或复杂的电磁环境下,具有较佳的传输可靠性、抗电磁干扰能力,并符合EMC电磁辐射控制的国家标准。6)安全性。采用“防尘装置”,以避免信息点意外损伤及因灰尘而产生数据传输障碍;具有保证信息不被窃、不丢失的基本故障机制。3.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方案3.1总体方案说明厦门理工学院行政楼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具有三层星型结构的设计方案,其系统拓扑结构图和综合布线系统结构如下所示:图3.1.1系统拓扑结构图第一层是网络中心,为中心节点。网络中心布置了网络的核心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并预留了对外的通信接口;第二层是汇聚层交换机,为二层节点,主要负责

12、对接入层交换机进行端口汇聚,集中进行网络管理、合理分配端口网络带宽和资源;第三层为各楼层分配线间设置的接入层交换机,为三层节点,直接为工作区终端设备提供网络连接。在楼内设置光纤主干作为数据传输干线,从网络中心星型辐射到各三层节点,并在分配线间端接。三层交换机采用快速以太网或三层交换机,它向上与网络中心的汇聚层交换机相连,向下直接与服务器或工作站连接。3.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方案行政楼综合布线系统分为工作区、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电信间和管理6个部分。采用开放式布线系统设计思想,对所有建筑物进行综合布线设计;产品以AMP公司的布线材料为主,包括各种规格高品质的5e类非屏蔽对绞电缆、单

13、模光纤、多模光纤、光纤配线架、5e类信息配线架、信息插座等。它分布于整个系统。它支持语言、数据、图像、监控和报警等系统。依据90米水平布线标准,从设备间引线到最远点的房间,刚好不超过90米,所以我们把设备间和电信间都规划在楼层的中部,以节省布线投资,并且方便网络管理。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结构如图3.2.1所示,其中,配线子系统中可以设置集合点,也可以不设置集合点(CP)。图3.2.1 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结构图综合布线系统各子系统结构符合图3.2.2要求,其中虚线表示BD与BD之间、FD与FD之间可以设置主干缆线;建筑物FD可以经过主干缆线直接连至CD,TO也可以经过水平缆线直接连至BD。图3.2

14、.2(a) 综合布线各子系统结构图3.2.2 (b) 综合布线各子系统结构综合布线系统入口设施及引入缆线结构符合图3.2.3要求。对设置了设备间的建筑物,设备间所在楼层的FD可以和设备中的BD/CD及入口设施安装在同一场地。图3.2.3 综合布线系统引入部分结构总的综合布线图如图3.2.3所示:图 3.2.3综合布线系统结构图3.2.1工作区用户工作区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和信息插座所组成。通过插座既可以引出电话线,也可以连接数据终端及其它弱电设备。根据各自不同的功能,由单孔和双孔信息插座构成,插座里采用的是拆装灵活的模块。 在本项目的设计中,根据行政楼的需求,以及考虑到目前和未来的应

15、用需求,共设数据点100个,语音点20个及视频信息点20个。 为满足高速数据传输要求,数据点、语音点全部采用5e类非屏蔽信息模块,使用国际双口防尘墙上型插座面板。视频信息点采用VF-45光纤插座。使用光纤来传输视频信号是考虑到今后发展及系统的先进性。图3.2.4 工作区子系统信息点采用明装方式,如果附近有强电插座,则两插座间距离应保持20cm。信息模块的卡接均执行EIA/TAT568标准。如图3.2.5所示:图 3.2.5工作区信息插座与电源的布局3.2.2水平子系统根据用户对水平子系统的数据传输要求和将来扩展的需要,考虑到部分水平缆线一旦埋入墙中就无法更换,在本项目设计中,设备间与各楼层、工

16、作区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采用100欧姆、5e类4线对的非屏蔽对绞电缆,支持100MHz的带宽;语音信息传输也采用100欧姆、5e类UTP。视频信息采用4芯62.5/125um多模光纤传输。 本方案采用直接埋管方式进行水平子系统布线;电信间内按线端子与信息模块之间采用点到点端接。一般情况下,在布线系统设计中,信息点模块到楼层配线架的实际长不能超过90米,余下10米作为模块至计算机和配线架至计算机交换设备的跳线长。信息点模块到楼层配线架的距离要求如下: 水平线缆的长度计算水平子系统结构如图3.2.6所示:图 3.2.6水平子系统组成3.2.3干线子系统本系统中的干线子系统是指行政楼中的主干光缆系统和

17、大对数电缆,它源自行政楼的数据和语音主配线架,采用星形拓扑结构铺设到各楼层配线架。为满足用户当前的需求,同时又能适应今后的发展,在本项目设计中,数据传输采用6芯多模室内光纤作为主干线;语音干线采用3类大对数电缆,同时建议每层增加1条5e类对绞电缆作为光纤主干的备用线路。干线沿弱电管井内竖直桥架敷设。所选用的连线管理器均为48.26cm标准系列产品,均可安装在48.26cm标准机柜内。干线子系统如图3.2.7所示:图 3.2.7干线子系统组成3.2.4设备间和电信间设备间是整个布线系统的中心单元,整个行政楼设置一个设备间,每层设置一个电信间,实现每层楼汇接电缆的最终管理。设备间由主配线机柜中的电

18、缆、连接模块和相关支撑硬件组成,它把学校的网络中心的公共设备与各管理子系统的设备互连,从而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本工程的主配线间设在设备间,语音和数据合用一个配线机柜,所有语音干线和数据干线全部连到给配线机柜的相应模块配线架上。主配线机柜规格为48.26cm42U,除安装配线设备外,还可放置网络互连设备;机柜材料选用金属喷塑,并配有网络设备专用配电电源端接位置。此种安装模式具有整齐美观、可靠性高、防尘、保密性好、安装规范的特点。(1)设备间的主要设备24口模块配线架,24口光纤配线架,ST光纤耦合器,ST光纤接头,100对110配线架,42U标准机柜。(2)对设备间的整体要求 1)按计算机机房

19、标准装修,并考虑接地、防雷措施及配套的UPS电源。 2)总配线室应避免电磁干扰。 3)室内天花板高度不应小于2.5m。 4)机房室内应铺设高约为0.250.3m的防静电架空地板,为地下配线提供方便;活动地板平均荷载不小于500kgf/。 5)机房内应备有合适的接地端子,建议独立接地,接地电阻阻值小于1欧姆。 6)机房内室温应保持在1827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30%50%;室内照明不低于150lx。 7)机房面积不小于14,室内应洁净、干燥、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等侵入,并有良好的防尘措施。 8)机房内的电源插座按计算机设备电源要求进行工程设计,以利于交换机、服务器等设备使用。3.2.5管理管理

20、主要由在各楼层分设的电信间构成,以避免跨楼层布线的复杂性。电信间主要放置各种规格的配线架,用于实现配线、主干缆线的端接及分配;由各种规格的跳线实现布线系统与各种网络、通信设备的连接,并提供灵活方便的线路管理。所选择的配线架均能够支持干线、配线子系统所选用缆线类型之间的交接。电信间与弱电井合用一个小房间。 主配线架位于设备间内,用来调配和管理每层楼的信息点和语音点。主设备机房设置一台72口AMP光纤跳线箱和两台12口AMP光纤跳线箱,通过多模光纤连接各层配线间的光纤跳线箱,组成一套完整的光纤管理系统。电话语音系统由数字程控电话交换机、中继线、用户分机和直接外线组成。通过综合布线系统提供的传输通路

21、构成电话系统的连接,并通过综合布线系统的管理子系统向所有用户进行分配。根据ANSI/TIA/EIA606标准编排和制作主干缆线的编号,并使用防水塑料薄膜进行保护;同时在各电信间的桥架中,用塑料标签牌标注,以便于查找。图 3.2.8管理子系统组成3.2.6其他相关系统(1)接地系统为保证信号传输不受干扰,对综合布线接地系统设计如下:在金属铁管或金属槽内布线是,各段铁管或金属架都应有牢靠的电气连接并接地;与布线系统有关的有源设备的外壳、干线电缆屏蔽层和接地线均采用等电位连接;保护地线的接地电阻值,单独设置接地体时不大于4欧姆;采用联合接地体时不大于1欧姆。(2)考虑到系统的先进性,将有线电视系统设

22、计成一个高性能的双向图像传输系统,带宽为750MHz。有线电视网系统全部采用光纤通信。 3.2.7系统升级的考虑根据本方案设计实施完成后的综合布线系统,对未来的升级特别时对数据传输具有很好的开放性。数据传输采用4对对绞电缆缆线,保证以太网在100m链路范围内能正常通信。如将来需要提高数据传输速率时,因主干光缆已备有较大的扩容余地,所以配线子系统的缆线不需作任何改变即可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对其他系统设备的升级同样也只是改变一下跳线方式,就可以完全支持。4. 管线设计方案4.1配线子系统的布线方式配线子系统由电信间到工作区信息出口线路连接组成,布线方式有两种。4.1.1 墙上型信息出口采用走吊

23、顶的轻型装配式槽形电缆桥架的方案,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型建筑物,为水平系统提供机械保护和支持。装配式槽型电缆桥架是一种闭合式的金属托架,安装在吊顶内,从弱电竖井引向设有信息点的各房间,再由预埋在墙内不同的金属管,将线路引至墙内的暗装铁盒内(86型)。对绞电缆(UTP)在信息点处预留30cm,光纤出线也预留30cm。4.1.2地面型信息出口在本系统的部分信息出口采用地面线槽走线方式,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开间的办公间、实验室,有大量地面型信息出口的情况。(埋地式线槽已经安装)主线槽从弱电井引出,沿走廊引至各向,到达设有信息点的房间后,再由支线槽引入房内的分线盒,再引向各信息点出线口,信息点出线盒预留30c

24、m作为信息点安装用。强电线路可同弱电线路平行铺设,但需分隔于不同的线槽中,两线槽间距应大于等于30mm。这样可向每一个用户提供一个包括数据、话音、UPS及照明电源出口的集成面板,真正做到一个舒适、便利的办公环境。特别强调的是:在铺设埋地式线槽的同时,应作好防水处理,安装具有防水性能的86底盒。安装模块式信息插座时,我们会采用经防水处理后的安装面板进行安装。4.2干线子系统的布线方式4.2.1 干线的垂直通道垂直部分的作用是提供弱电井内垂直干缆的通道。这部分采用预留电缆井方式,在每层楼的弱电井中留出专为IBDN大对数电 缆通过的长方形地面孔。电缆井的位置设在靠近支持电缆的墙壁附近,但又不妨碍端接

25、配线架的地方。在预留有电缆井一侧的墙面上,还应安装电缆爬架。爬架的横档上开一排小孔,大对数电缆用紧绳绑在上面,用于固定和承重。如果附近有电梯等大型电磁干扰源,则应使用封闭的金属线槽为垂直干缆提供屏蔽保护。预留的电缆井的大小,按标准的算法,应至少是要通过的电缆的外径之和的3倍。此外,还必须保留一定的空间余量,以确保在今后系统扩充时不致需 要安装新的管线。4.2.2 干线的水平通道水平通道部分的作用是,提供垂直干缆从主设备间到其所在楼层的弱电井的通路。这部分也应采用走吊顶的轻型装配式槽形电缆桥架的方案。所用的线槽由金属材料构成,用来安放和引导电缆,可以对电缆起到机械保护的作用,同时还提供了一个防火

26、、密封,坚固的空间使线缆可以安全地延伸到目的地。其选材算法与水平子系统设计部分的线槽算法一致。与垂直部分一样,水平通道部分也必须保留一定的空间余量,以确保在今后系统扩充时不致需要安装新的管线。4.3设备电源管线方案4.3.1动力配线要求电力铺设线同弱电布线在横向部份可平行走线,但需分隔于不同的金属管槽中,进行良好屏蔽和接地。电力铺设的AC插座应同信息插座的使用环境适配,以满足网络设备的供电需求。4.3.2配线间电力配置配线间的AC电源需求与其内部安装的设备数量有关。配线间内至少应有两个供本系统专用的,符合一般办公室照明要求的220V/10A的电源插座。根据接线间内入置设备的供电需求,还需配置另

27、外的带四个AC双排插座的20A 专用线路,此设备不应和其它大型设备并联,并且最好连接至UPS电源上,以确保对设备的供电及电源环境要求。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照明和UPS电源线应采用薄金属管进行屏蔽。由于可能会产生偶然断路事故,因此不要有邻近的轻便开关来控制这些插座。5. 综合布线系统设备材料5.1主要布线产品选型及性能介绍中心交换机,我们采用的是锐捷RG-S5750-24SFP/12GT交换机:图 5.1.1 S5750交换机图 5.1.2 S5750主要参数楼层交换机,我们采用的是锐捷的S3250交换机:图 5.1.3 S3250交换机图 5.1.4 S3250主要参数5.2布线材料清单及报价序号

28、设备名称型号数量参考单价合计2中心交换机锐捷-S5750-24SFP/12GT1¥99000¥990003机柜IBM NetBay S21¥7900¥79004楼层交换机锐捷RG-S3250-485¥39600¥19800055e类双绞线安普超五类屏蔽双绞线20¥1100¥2200065e类非屏蔽双绞线安普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6-219507-416¥720¥115207服务器IBM System x3650 M21¥37500¥37500114芯多模室内光缆SunnyGreen多模4芯室内光缆1¥9800¥98001324口光纤配线架CommScope24口光纤配线架6¥510¥306015

29、其他设备光纤模块、RJ-45模块、信息点面板等1¥10000¥10000总计¥3987806.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6.1工程施工方案说明为了保护建筑物投资者的利益,该方案按照“总体规划,分布实施,配线子系统布线尽量一步到位”的设计思想,主干线大多数设置在建筑物弱电井内,以便更换或扩充。配线子系统布放在建筑物的天花板内或管道内。考虑到今后如果更换配线电缆,可能要损坏建筑结构,影响整体美观,因此在设计配线子系统是,选用了档次较高的缆线及连接件。6.2工程现场的组织管理根据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方案、工程实施及项目管理经验,组建相应组织机构并配备相关人员。1)工程项目。工程项目组下设项目总指挥、项目经理

30、、项目副经理、技术总监、设计工程师、工程技术人员、质量管理工程师、项目管理人员、安全员等2)设计组。按系统的情况配备相关技术工程师,共配备3名设计工程师,负责本工程设计工作。3)工程技术组。配备3名技术工程师,负责本工程施工工作。4)质量管理组。配备1名质检工程师和1名材料设备管理员,从质量管理角度予以负责。5)项目管理组。配备1名项目管理人员,1名行政助理,1名安全员。6.3工程施工流程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工程施工流程进行施工。1)设计。包括工程方案设计和实施方案设计,工程方案设计由技术总监负责组织,设计组负责完成,实施方案设计由项目副经理负责组织,技术总监协助工程技术组,质量管理组,项目

31、管理组负责完成。2)实施。由项目副经理负责组织,由工程技术组,质量管理组,项目管理组完成。设计组作为支援。3)根据系统工程施工特点,根据厦门理工学院弱电系统工程施工特点,本工程施工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管槽施工、线缆敷设、设备安装、线路测试、网络调试等阶段。在整个实施过程中,以控制工程质量为主,以控制工程进度为辅,不断督导检查,以执行标准为设计依据,以工程验收标准为检验依据,保证工程顺利完成,直至工程验收。6.4施工技术和方法6.4.1对绞电缆的安装与施工在安装对绞电缆时,应该注意,不能再蓝线上施加足以造成缆线表面和导线上留下永久痕迹的力量,施工过程中不能对缆线使用热吹风式气焊枪等加热方法,缆线

32、拐弯时应该保证足够大的弯曲半径。施工参数:最先弯曲半径不小于8倍缆线半径:天花板内最大暴露对绞电缆长度为不大于2cm(机柜处除外);最大分绞长度不超过2cm;缆线上不得负载重物;如果缆线必须穿越电源线,应该垂直穿越;最大拉力,不管是对少对线,不得超过400N。在安装线槽时,首先应该及时线槽中将要布放的缆线数量与重量,以免线槽的支撑点负载超过建筑物结构所容许的载荷。如果线槽是管状的,不能开盖,安装时,在每一个拐弯处的地方要求有线盒;另外,在安装时应先安装引线,以方便穿线。6.4.2 光缆线路工程的施工光缆布线的铺设环境和条件是:光缆的外护层要达到阻水、防潮、耐腐蚀,在鼠咬或白蚁严重的地方,采用金

33、属带皱纹纵包或尼龙护套层加以保护。光缆铺设施工技术要求如下:1)光缆铺设过程中,光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为20cm。要防止光缆打结,特别是打死结。2)光缆铺设过程中,人力牵引或机械牵引径向力必须小于980N,并且受力在外包装胶层或钢丝上。距离较长时应分段多处同时牵引。3)光缆铺设过程中,避免破坏光缆胶层,防止汽车等重物横向碾压。4)光缆铺设到达所指定的配线柜后,应再留1015cm的余量,以方便光纤接续。5)光缆在淡蓝槽中铺设时,光缆要已已有缆线平行,不得与其他缆线扭绞在一起。6)在光缆进入配线间时,应注意管道的进口货出口处的边沿是否平滑,否则应加套管加以保护。光缆由建筑物的电缆竖井进入配线间,在竖井

34、中铺设光缆时,为了减少光缆上的负荷,应在一定的间隔上用缆夹或缆带将光缆扣在桥架或垂直线槽上。用缆带固定光缆的步骤如下:用所选的缆带,由光缆的顶部开始,将主干光缆扣在垂直线槽上;由上而下,在指定的间隔(约定2米)上安装缆带,知道主干光缆倍牢靠地扣住;在光缆通道中将光缆插入预留孔的套管中,光缆倍固定后,用水泥将孔填满,如孔大可将其中的光缆松弛地捆绑起来。光缆的端接在挂墙式的光纤接线盒中进行,主干光缆由光纤接线盒的入线孔进入,要用光缆夹将光缆完全固定,不能使其松动。剥出纤芯的长度以1米为限。待熔接完成后,将纤芯按顺序排列在光纤盒的绕线盘中,在盘绕光纤时一定要注意纤芯的弯曲半径。将纤芯排好后,按色标和

35、序号在尾纤标签上标明。6.4.3 安装铜质电缆时的标记识别配戏模块的识记。为完善这一工作,采用占用一个模块位置的模块式标签托架,以便标出模块并识别哪个区域或哪个办公室。为方便操作,至少为每个模块、主干电缆和电源各设一个标签托架。连接标记。Wile在安装中识别连接,建议在电缆和跳线的两端进行识别标记。例如,电缆都有一个标签或识别套;跳线电缆根据其长度在一端或两端做记号,或在每一端都带有一个不同颜色的识别标签托架,以便识别;插座有一个正反两面(电话、计算机)都可用的标签。6.4.4 安装光纤时的标记和识别配线模块的标记。为了便于识别,每一个光纤盘在正面ST连接器的右边设有标记;为识别模块,上面的光

36、纤盘标有器解释的光纤的编号,每个光纤盘根据其光缆套管的颜色很容易区别。连接标记。一个光纤连接如下构成:预布线的固定部;在预布线的两端连接有源设备的连接电缆;在配线架上直接跳线。在光缆的每一端都有一根光纤接在一个STII型插头,ST型插头安装在由光纤盘托着的STII连接器中,在光纤盘的正面有一个醒目的彩色标签。接受光缆的模块在第一个光纤盘的标签上注明以下内容:到底配线间的辨别编号:规定编号;轨道上的光纤盘编号;对应区域编号;连接两个配线间的每根电缆的序号。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测试验收有供应商、系统集成商、用户以及用户聘请的技术顾问共同组成验收小组,对工程的下列项目进行测试验收。(1)阶段验收

37、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按照工程施工表、督导指派任务表配合工程单位进行工程质量的阶段验收,包括PVC 线槽的假设、缆线非敷设、配线架的安装、信息模块的安装等。(2)竣工验收本工程竣工后,有承建方组织技术人员对整个工程进行全面验收。验收内容主要包括有:检查设备安装,包括机柜安装情况、跳线制作是否规范、配线架接线是否美观整齐;信息模块安装是否规范、平整、牢固,标志是否齐全明显等。(3)布线安装检查桥架和线槽安装位置是否正确,安装是否符合要求、接地是否争取;缆线规则、路由、标号是否正确,转角是否符合规范,竖井的缆线固定是否牢固,是否存在裸线,缆线终端安装是否符合规范,包括信息插座的安装

38、、线头压接是否正确等。(4)系统测试主要进行缆线连接正、误测试。对绞电缆性能测试项目为(按5 e类标准):接线图;链路长度;衰减;近端串扰NEXT损耗等。光纤性能测试项目为:光纤链路衰减;光纤链路反射测量。另外,还要测试系统接地是否符合要求(不大于4 欧姆)。测试结果应为:通过。(5)技术文档检查技术文档包括技术方案、竣工平面图(蓝图)、施工报告、测试报告、施工图、设备连接报告及物品清单。工程施工竣工后,对所有技术文档检查验收合格后归档。8. 培训计划与建议免费为用户培训综合布线系统的维护人员,目的是为了使客户在工程完工后,能简单、轻松的对本工程作必要的维护和管理。 培训人数34人 培训内容:

39、本工程综合布线的结构 本工程所使用的主要器件的功能及用途 综合布线逻辑图介绍 综合布线平面布局图介绍本布线工程文件档案介绍布线系统的测试方法介绍系统布线方法布线系统的配置系统测试方法维护和保修技术9.质量及服务保证本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提供15 年的系统应用保证和产品质量保证。公司对于所承诺的综合布线系统的系统保修服务,是指该系统在验收并投入运行后所出现的无源缆线传输部分及应用元件出现的质量、使用问题的保修服务。具体如下:(1)对于工程中安装的所有相关元件材料(如:电缆、光缆、插座、配线架、光纤接续箱、ST接头等),在保修期内如出现质量问题,公司均有责任予以随时免费更换。(2)在保修期内如果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系统组成元器件传故障或损坏,公司亦会予以及时更换,但要收取相关元件的成本费用。(3)当本系统与其他系统配合使用时,本公司的工程师将赴现场及时解决其他系统与本系统配合时所出现的问题。(4)对用户在保修期内提出的系统扩容,公司将本着用户至上的原则,进行扩容施工时只收取相关部分的材料成本费,有关设计费及施工督导费不计。(5)在保修期内用户所提出的于本系统相关的咨询,公司给予全面详细的书面解答。指导教师评语: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