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3102810地基的处理与加固(毕业论文,桩式托换,静压锚杆桩).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0227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663102810地基的处理与加固(毕业论文,桩式托换,静压锚杆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3663102810地基的处理与加固(毕业论文,桩式托换,静压锚杆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3663102810地基的处理与加固(毕业论文,桩式托换,静压锚杆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3663102810地基的处理与加固(毕业论文,桩式托换,静压锚杆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3663102810地基的处理与加固(毕业论文,桩式托换,静压锚杆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663102810地基的处理与加固(毕业论文,桩式托换,静压锚杆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663102810地基的处理与加固(毕业论文,桩式托换,静压锚杆桩).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编号: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设计)地基的处理与加固学 生 Q Q Q 指导教师 苏 W W 专 业 土木工程(工程管理方向)层 次 专升本 批 次 101 学 号 Q330311112114 学习中心 连云港广播电视大学工作单位 江苏省 2014年 9 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摘要本文对常用的几种地基基础的加固技术从基本机理、施工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主要技术有:(1)基础加宽加固技术:通过加大基底面积减少基底应力来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和变形的要求。(2)基础加深加固技术:通过在原基础下设置混凝土墩使上部荷载传递到较深的承载力较大的持力层中。(3)桩式托换加固技术:通过

2、在原基础下加桩(静压锚杆桩、灌注桩等)使上部荷载传递到深层持力层中。(4)地基加固技术:对地基土进行加固,用以改良地基土的工程特性,形成人工地基,常用的由石灰桩法、灌浆加固技术、高压喷射注浆法、灰土挤密法、硅化法等。地基基础的加固必须同时重视设计与施工,加固方案的选取必须遵照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经济合理、方便施工、技术先进的原则。本文对地基基础的加固作出了一定的描述,简要总结了地基基础的加固方法以及适用范围,并对相应方法的适用性作出了一定的分析与评价。关键词:地基基础 加宽基础法 加深基础法 桩式托换 静压锚杆桩目录1绪论11.1概述11.2 地基基础加固补强技术的国内外现状11.3 地基基础

3、加固与处理的目的和意义22基础与地基加固技术32.1 基础加宽加固技术32.1.1 加固机理32.1.2 基础加宽托换的施工技术32.1.3 小结32.2 加深基础法加固技术42.2.1 加固机理42.2.2 加深基础法加固技术的施工技术42.2.3 小结42.3 锚杆静压桩加固法技术42.3.1 概述42.3.2 锚杆静压桩加固法的施工步骤52.3.3 小结52.4 地基加固技术62.4.1 概述62.4.2 石灰桩法62.4.3 注浆加固法62.4.4 其他地基加固法72.4.5 小结73 结论8参考文献91绪论1.1概述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与对外开放的需求,不断地兴建各类工厂企业、商业

4、大厦、宾馆饭店与高层住宅、保健医院、办公大楼、剧院影院、文化艺术宫、体育场馆、立交桥等工程,良好的地基条件越来越少。据调查统计,世界各国发生的建筑工程事故中,以地基基础失事占多数。而且,地基基础是建筑物的地下隐蔽工程,事故的苗头不易察觉;一旦失事难以补救,甚至造成灾难性的后果。目前造成地基和基础工程缺陷和事故的主要原因一般有如下几种:(1)因地基土层分布软硬不均造成的缺陷和事故。(2)因建筑物基础底面土压力超过地基承载力造成的缺陷和事故。(3)因地基中暗沟、古墓等旧构筑物影响造成的缺陷和事故。(4)因基础土方工程施工质量低劣造成的缺陷和事故。(5)因新建相邻建筑物造成的缺陷和事故。(6)因地下

5、水大幅度下降造成的缺陷和施工。(7)因建筑地基发生溶蚀与管涌造成的缺陷和事故。(8)因土坡滑动造成的缺陷和事故。(9)桩基础的质量问题。(10)因地面大面积堆载造成的缺陷和事故。(11)特殊地基处理不当造成的缺陷和事故。(12)改变使用功能或加层、增加荷载等。上述的这些因素导致建筑物倾斜、地基严重下沉、墙体开裂、基础开裂、地基滑动、地基溶蚀、基槽失稳、土坡滑动、地基液化失效和其他事故,使整个结构性能已不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和现行的规范,如带病工作将是极其危险的,如拆掉重建势必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巨大浪费,特别是对于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就更不适宜了。由此可见,使用加固补强的方法,已经成为建筑业

6、解决这一问题的趋势,但加固补强要比新建工程复杂,其设计和施工有一定的特殊性:(1)加固补强是针对已建的结构,受到一定的客观条件约束。(2)加固补强工程往往在不停工或尽量少停工的条件下施工,要求其施工速度快,工期短。(3)施工现场受限制,大型施工机械难以有效发挥作用,还会因各种干扰而中断。(4)清理、拆除工作量往往较大,工程较繁琐复杂,并常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1.2 地基基础加固补强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国外的地基基础加固早从19、20世纪就开始。20世纪五、六十年代对地基基础加固的技术发展和工程应用逐渐增多,各种学术研究逐渐开始系统化、惯例化,理论逐渐成熟。近20年来,我国建筑地基基础技术发展迅猛,

7、特别在桩基技术、地基处理技术、基坑及边坡支护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和突破性进展,有些技术已接近国际水平,但也存在一些技术配套能力差、工艺落后、污染环境、检测盒监测滞后的问题。我国沿海地区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从解决一般工程地基处理向解决各类超软、深厚、高填方等大型地基处理和多种方法联合处理方向发展,现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在天然地基的合理利用方面,开发了复合地基和复合桩基技术。目前,对地基基础常用的加固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基础补强注浆加固法。适用于基础因受不均匀沉降、冻胀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基础裂损时的加固。基础补强注浆加固法是在基础的破损部位两侧钻孔,注入水泥浆或环氧等

8、浆液。(2)基础加宽技术。通过增加基础底面积,减少作用在地基上的接触压力,降低地基土中的附件应力水平,以减小沉降量或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适用于场地允许,基础埋置较浅的基础加固。优点是费用较低,施工方便。(3)基础加深技术。通过在原基础下设置墩式基础,使基础坐落在较好的土层上,以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也就是说,它是直接在被托换的建筑物的基础下挖坑后浇筑混凝土的托换加固方法。适用于土层易于开挖,开挖深度范围内无地下水,或虽然有地下水但采取降低地下水位措施较为方便的情形。因为它难以解决在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后会产生的土流失问题,所以坑深和托换深度一般都不大。优点是费用较低,施工方便,且大部分工作在建筑

9、物外部进行,所以在施工期间仍可使用。缺点是工期较长。(4)桩式托换技术。是用桩将原基础荷载传到较深处的好土上去,使原基础得到加固的方法。又分为树根桩托换技术、锚杆静压桩托换技术、梁式静压桩托换技术、以及其他的灌注桩托换技术。(5)地基加固技术。在建筑物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当天然地基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时,需对天然地基进行加固,加以改良,形成人工地基,以满足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保证其安全与正常使用。这种地基改良称为地基处理。地基处理的目的是利用换填、夯实、挤密、排水、胶结、加筋和热学等方法对地基土进行加固,用以改良地基土的工程特性。(6)综合加固技术。由于地基基础加固工程的复杂性,在工程中的

10、实际应用的情况不同,通常需要多种方法一起应用。1.3 地基基础加固与处理的目的和意义地基基础加固与处理的目的如下:(1)提高土的抗剪强度,防止过大的剪切变形和剪切破坏,提高地基承载力。地基的剪切破坏表现在: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不够;由于偏心荷载及侧向土压力的作用使结构物失稳;由于填土或建筑物荷载,使邻近地基产生隆起;土方开挖时边坡失稳;基坑开挖时坑底隆起。地基的剪切破坏反映在地基土的抗剪强度不足,因此,为了防止剪切破坏,就需要采取一定措施以增加地基土的抗剪强度。(2)降低土的压缩性,减小地基变形和不均匀沉降。地基土的压缩性表现在建筑物的沉降和差异沉降大;由于有填土或建筑物荷载,使地基产生固结沉降

11、;作用于建筑物基础的负摩擦力引起建筑物的沉降;大范围地基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基坑开挖引起邻近地面沉降;由于降水地基产生固结沉降。地基的压缩性反映在地基土的压缩模量指标的大小。因此,需要采取措施以提高地基土的压缩模量,借以减少地基的沉降或不均匀沉降。(3)改善土的透水性,减小渗流量,防止地基渗透破坏。地基土的透水性表现在堤坝等基础产生的地基渗漏;基坑开挖工程中,因土层内夹薄层粉砂或粉土而产生流砂和管涌。以上都是在地下水的运动中所出现的问题。为此,必须采取措施使地基土降低透水性或减少其水压力。(4)改善土的特性,减轻振动反应,防止土体液化。地基土的动力特性表现在地震时饱和松散粉细砂(包括部分粉土)

12、将产生液化;由于交通荷载或打桩等原因,使邻近地基产生振动下沉。为此,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地基液化,并改善其振动特性以提高地基的抗震性能。地基基础加固与处理的意义:建筑新建将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同时还会给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地基基础加固与处理在整个建筑工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一个建筑工程的基础,是建筑工程后期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地基基础加固与处理技术方法与措施有很多,而且目前还处在不断发展当中。随着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大量产生,地基基础加固与处理技术也必然在不断更新发展,主要表现在地基基础加固与处理设计的计算理论、机械、地基处理材料、现场监测技术、施工工艺以及多种地

13、基基础加固与处理方法进行综合应用等。做好地基加固处理工作能够使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得到有效保障,只有准确掌握地基构造的施工方法、基本原理与适应土层范围,才能够在具体的应用中灵活使用地基基础加固与处理技术。对既有地基基础加固与处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探讨了一些地基基础加固与处理技术,旨在为地基基础加固与处理技术积累一些经验。2基础与地基加固技术2.1 基础加宽加固技术2.1.1 加固机理当地基承载力或基础面积不足时,可以采用混凝土套或钢筋混凝土加大已有基础底面。通过增加基础底面积,减少作用在地基上的接触压力,降低地基土中的附加应力水平,以减小沉降量或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适用于场地

14、允许,基础埋置较浅的基础加固。2.1.2 基础加宽托换的施工技术基本施工步骤如下:(1)开挖。根据规范要求按1.5-2.0m的长度分成单独区段、错开时间开挖,间隔施工。决不能在基础全长挖成连续的坑槽和使全长上地基土暴露过久,以免导致饱和土浸泡软化从基底下挤出,使基础产生很大的不均匀沉降。(2)在基础加宽部分两边的地基土上,进行与原基础下同样的原土压密施工。铺设厚度和材料均与原基础垫层相同的垫层。(3)凿毛墙基。在灌注混凝土之前将原基础凿毛和刷洗干净后,铺一层高强度等级的水泥浆或涂混凝土界面剂,以增加新老混凝土基础的粘接力。(4)配置混凝土。(5)灌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6)基础扩大部分和原基

15、础、墙身连接;为使新旧基础的牢固连接,可每隔一定高度和间距设置钢筋锚杆;也可以在墙角或圈梁钻孔穿钢筋,再用环氧胶填满,穿孔钢筋须与加固筋焊牢。加宽部分底主筋应与原基础内主筋相焊接。(7)质量检测。2.1.3 小结基础加宽加固技术是一种设计简单、施工工艺成熟的加固技术,当既有建筑的地基承载力或基础面积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加固,是采用混凝土套或钢筋混凝土加大已有基础底面,减少作用在地基上的接触压力,降低地基土中的附加应力水平,以减小沉降量或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必要时可以把独立基础改成条基、把条基改成片筏式基础。在施工中应注意新旧基础的可靠连接;在施工时尽可能进行卸载,降低原有基础中的应力。2.2 加

16、深基础法加固技术2.2.1 加固机理加深基础加固法是通过在原基础下设置墩式基础,使基础坐落在较好的土层上,以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也就是说,它是直接在被托换的建筑物的基础下挖坑后浇筑混凝土墩的托换加固方法。主要使用于地基浅层有较好的持力层,地下水位较低的场地。2.2.2 加深基础法加固技术的施工技术(1)贴近既有建筑基础的一侧开挖长约1.2m宽约0.9m的竖坑,挖至原基础底面以下1.5m处。对坑壁不能直立的砂土或软弱地基要进行坑壁支护。(2)将导坑横向扩展到基础下面,并继续在基础下面开挖到要求的持力层标高。(3)在基础下面的深坑采用现浇混凝土灌注,并在距原基础底面80mm处停止灌注,待养护一天

17、后再用掺入膨胀剂和速凝剂的干稠水泥砂浆填入基底空隙,再用铁锤敲击木条,并挤实所填砂浆。由于该层厚度较薄,实际上可视为不压缩层,因而不会因此而产生附加沉降。(4)进行以上步骤后,再分段分批地挖坑和修筑墩子,直至全部托换基础工作完成为止。最后由基础将力传递给新浇筑的混凝土墩子。2.2.3 小结综上所述,加深基础法是一种受力明确、施工操作简便的加固技术,适用于土层易于开挖,开挖深度范围内无地下水、或虽有地下水但采取降低地下水位措施较为方便者,是通过基础下加设混凝土墩使荷载传递到较好的持力层。由于托换工作的大部分是在建筑无外部进行的,所以,在施工期间建筑物仍可正常使用。其缺点是:整个托换工程的施工期较

18、长,不能在地下水位很高和流动性土层中使用,由于建筑物的荷重被置换到新地基土上,因而不能完全避免被托换建筑物将产生新沉降。对于上部结构整体性有缺陷,或对沉降变形有严格要求的建筑无加固应慎重选用。2.3 锚杆静压桩加固法技术2.3.1 概述锚杆静压桩是锚杆和静力压桩两项技术巧妙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桩基施工新工艺。加固机理类同于打入桩及大型压入桩,受力直接和清晰。锚杆静压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土。锚杆静压桩的基本工艺是在建筑物基础上按设计开凿压桩孔和锚杆孔,用黏结剂埋好锚杆,然后安装压桩架与建筑物基础连为一体,并利用既有建筑物的自重作反力,用千斤顶将预制桩段压入土中,桩段间

19、用硫磺胶泥或焊接连接。当压桩力或压入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将桩与基础用微膨胀混凝土浇筑在一起,桩即可受力,从而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和控制沉降的目的。2.3.2 锚杆静压桩加固法的施工步骤 1、做好准备工作:(1)清理压桩孔和锚杆孔施工工作面,标出压桩孔和锚杆的位置;(2)制作锚杆螺栓和桩节的准备工作;(3)开凿压桩孔,并应将孔壁凿毛,清理干净。将原承台钢筋割断后弯起,待压桩后再焊接;开凿的孔洞不宜过大,要保证上口小、下口大,以利于基础承受冲剪。一般不宜将全部压桩孔凿完后再进行压桩,最好采用流水作业。(4)开凿锚杆孔,应确保锚杆孔内清洁干燥后再埋设锚杆,并以黏结剂加以封固。2、压桩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20、:(1)压桩架应保持竖直,锚固螺栓的螺帽或锚具应均衡紧固,压桩过程中因随时拧紧松动的螺帽;(2)就位的桩节应保持竖直,使千斤顶、桩节及压桩孔轴线重合,不得偏心加压。(3)整根桩应一次连续压到设计标高,当必须中途停压时,桩端应停留在软弱土层中,且停压的间隔时间不宜超过24h;(4)压桩施工应对称进行,不应数台压桩机在一个独立基础上同时加压;(5)焊接接桩前应对准上、下节桩的垂直轴线,清除焊面铁锈后进行满焊;(6)采用硫磺胶泥接桩时,使上下桩锚固筋与锚固孔重合。套上硫磺砂浆夹箍后,应检查夹箍与桩面是否密合,如有缝隙,应用黄泥填塞。接桩时,要是上下桩面充分粘接对齐,防止桩面错位。新浇注的硫磺胶泥接头

21、,应经过一定时间冷却,其停歇时间与环境有关,一般为4-15min。(7)桩尖应达到设计持力层深度且压桩力应达到国家现行标准,并保持不少于5min。(8)封桩前应凿毛和刷洗干净桩顶侧表面后再涂混凝土界面剂。封桩可分为不施加预应力和预应力法两种方法。当封桩不施加预应力时,在桩端达压桩力和设计持力层深度后,即可是千斤顶卸载,拆除压桩架,焊接锚杆交叉钢筋,清除压桩孔内杂物、积水及浮浆,然后与桩帽梁一起浇筑微膨胀早强混凝土。当施加预应力时,应在千斤顶不卸载条件下,采用型钢托换支架,清理干净压桩孔后立即将桩与压桩孔锚固,当封桩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卸载。这样可使桩周和桩端下一定范围内建了预应力泡,以利

22、于桩的荷载的传递,可基本消除原有基础可能产生的附加沉降。2.3.3 小结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础加固采用锚杆静压桩法,主要用于托换加固和纠偏加固工程中。锚杆静压桩是锚杆和静力压桩两项技术巧妙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桩基施工新工艺。实践表明,加固工程中,使用该法具有以下明显优点:(1)保证工程质量。传荷过程和受力性能非常明确,在施工中可直接测得实际压桩的入土深度,对施工质量有可靠保证。(2)做到文明清洁施工。压桩施工过程中,无振动、无噪音、无污染,对周围环境无影响,做到文明施工。(3)施工条件要求低。由于压桩施工设备轻便、简单、可在狭小的空间进行压桩作业,并可在车间不停产、居民不搬迁的情况下进行基础托换加固。

23、(4)锚杆静压桩配合掏土或冲水,可以成功应用于既有倾斜建筑的纠倾工程中。由于该方法施工质量的可靠性和技术的优越性,使得该方法在许多地基基础加固与处理中成功得到应用,特别是在完成难度很到的工程中,显示了无比的优越性。2.4 地基加固技术2.4.1 概述在建筑物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当天然地基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时,需对天然地基进行加固,加以改良,形成人工地基,以满足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保证其安全与正常使用。这种地基改良称为地基处理。地基处理的目的是利用换填、夯实、挤密、排水、胶结、加筋和热学等方法对地基土进行加固,用以改良地基土的工程特性,以满足建筑物对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要求。改良地基土的工程

24、特性,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2)降低地基土的压缩性;(3)改善地基土的透水性;(4)改善地基的动力特性;(5)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特性。地基处理方法很多,新技术不断出现,用于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常用的方法有:石灰桩法、注浆加固法、硅化法、灰土挤密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深层搅拌法等。2.4.2 石灰桩法石灰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下的粘性土、粉土、松散粉细砂、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或饱和黄土等地基及基础周围土体的加固。在施工中要注意打孔方法要正确,石灰的质量与规格合格,桩距与桩径要适当。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生石灰在软土地基内形成桩柱,通过生石灰的消解和水化物的生成,以降低

25、土中含水量,从而提高地基强度,减少沉降量。石灰桩是由生石灰和粉煤灰(火山灰或其他掺和料)组成。采用的生石灰其氧化钙含量不得低于70%,含粉量不得超过10%,含水量不得大于5%,最大粒径不得大于50mm。粉煤灰应采用I、II级灰。常用配比(体积比)为生石灰与粉煤灰之比为1:1、1:1.5或1:2。为提高桩身强度亦可掺入一定量的水泥、砂或石屑。2.4.3 注浆加固法注浆加固法适用于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加固。一般用于防渗堵漏、提高地基土的强度和变形模量以及控制地层沉降等。用注浆法加固既有建筑地基基础是常用的方法,价格不高且可以使加固体形成任意所需要的形式,此外又可防渗,所需材料与设备也

26、不难满足,所以经常被采用。对软弱土的处理,可选用以水泥为主剂的浆液,也可选用水泥与水玻璃的双液型混合浆液,注浆孔间距可取1.0-2.0m,并应能使被加固土体在平面和深度范围内连成一个整体。注浆孔的孔径宜为70-110mm,垂直度偏差应小于1%。一般压密注浆施工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 钻机与注浆设备就位;2、 钻孔或采用振动法将金属注浆管压入土层;3、 当采用钻孔法时,应从钻杆内注入封闭泥浆,然后插入孔径为50mm的金属注浆管;4、 待封闭泥浆凝固后,捅去注浆管的活络堵头,然后提升注浆自下向上后自上向下对地层注入水泥-砂浆液或水泥-水玻璃双液快凝浆液。当既有建筑地基进行注浆加固时,应对既有建筑及

27、其邻近建筑、地下管线和地面的沉降、倾斜、位移和裂缝进行监测。并应采用多孔间隔注浆和缩短浆液凝固时间等措施,减少既有建筑基础因注浆而产生的附加沉降。2.4.4 其他地基加固法高压喷射注浆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黄土、砂土、人工填土和碎石土等地基。是利用旋喷机具造成旋喷桩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也可以作联锁桩施工或定向喷射成连续墙用于地基防渗。高压喷射注浆法对有机质成分较高的地基土加固效果较差,宜慎重对待。而对于塘泥土、泥炭土等有机成分极高的土层应禁用。灰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在施工中要注意打孔方法要正确,石灰的质量与规格合格,桩距与桩径要

28、适当。深层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粉土和含水量较高的粘性土等地基。该工艺平面桩位布置灵活,可以组成各种几何形状的桩体,如单桩分开的桩式,桩体相切或搭接的墙壁式,以及桩体构成网格状的块体式,并适用于各种工程,如建筑物地基加固,边坡抗滑加固等,还可以加固地基中的某个部分。硅化法可分为双液硅化法和单液硅化法。当地基土是渗透系数大于2.0m/d的粗颗粒土时,可采用双液硅化法(水玻璃和氯化钙);当地基土是渗透系数为0.1-2.0m/d的湿陷性黄土时,可采用单液硅化法(水玻璃);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宜采用无压力单液硅化法。2.4.5 小结经过上述各章的理论,我们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础的加固技术得出如下结

29、论:1、 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础加固主要是通过将原基础加宽、在地基中设置墩基础或桩基础以及通过改良地基土体或改良部分地基土体,来使原地基基础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从而达到修复加固基础、进行建筑物纠倾、减少不均匀沉降,上部增层增载等目的。2、 基础加宽技术室通过增加基础底面积,减少作用在地基上的接触压力,降低地基土中的附加应力水平,以减小沉降量或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3、 加固方案的选择一定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本着加固效果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经济合理、施工简便、技术先进的原则来综合分析确定。在方案设计、施工时也必须根据规范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做出适合本工程的方案和措施。4、 加固施工作业应

30、尽量减少对使用环境和相邻建筑结构的影响。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根据建筑业的发展规律,再经过若干年世界各国的建筑业都将迈入以现代化改造和维修加固为主的第三个发展时期。而未来几年地基基础加固研究将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 积极加强对新型加固修复材料和产品技术的研究开发。2、 提高加固改造理论,建立和晚上地基基础加固修复工程的技术和质量标准体系。3、 积极开发和引进各种结构加固的专业软件和设备系统。4、 积极推进我国建筑加固修复工程的专业化。3 结论综上所述,基础加宽加固技术设计简单、施工工艺成熟,该法适用于场地允许,基础埋置较浅的基础加固,当既有建筑的地基承载力或基础面积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可采

31、用该技术,但在施工是要尽可能进行卸载,降低原基础中的应力;加深基础加固法受力明确、施工操作简便,在施工期建筑物可正常使用,但施工期长,且不能完全避免被托换建筑物产生新沉降,该法适用于土层易于开挖,开挖深度范围内无地下水、或虽有地下水但采取降低地下水位措施较为方便者;锚杆静压桩加固法施工质量可靠,技术优越,工程质量易于保证,施工文明清洁,施工条件要求低,该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土,但不适用于不能提供反力或桩需穿越不易压入的砂土地层或存在障碍物的地层;地基土加固技术有石灰桩法、注浆加固法、高压喷射注浆、灰土挤密桩法、深层搅拌法等,当天然地基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时

32、,可用地基加固技术对天然地基进行加固改良。总之,地基基础加固与处理的目的是增加地基稳定性,减少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陷,所以工程人员必须意识到地基基础加固与处理的重要性,并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不同的投资和工期要求,采用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同时一定要采集施工后的沉降数据,积累经验,为今后的地基基础加固与处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秦晓栋,薛维俊.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机理、湿陷性评价及地基处理方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2)2唐妍,郑兵.浅谈几种浅基础的弱地基处理方法J.科技致富向导,2009,(6)3蔡彬.特殊土地基的处理技术探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2)4张同强.浅述软弱地

33、基的现象与处理方法J.科技促进发展,2009,(1)5和发波,李传鹏,李锡刚.建筑地基处理方法及其适用概述J.莱钢科技,2008,(5)6白晓红.几种特殊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及地基处理J.工程力学,2007,(S2)7地基处理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8基础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9岩土工程M.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结构设计与抗震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11地基处理技术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12基地处理技术方法与发展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4.13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应用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4陈晋中.土力学与地基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5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19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