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铁山港西港区北暮作业区9#、10#泊位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02716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海铁山港西港区北暮作业区9#、10#泊位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海铁山港西港区北暮作业区9#、10#泊位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海铁山港西港区北暮作业区9#、10#泊位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北海铁山港西港区北暮作业区9#、10#泊位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北海铁山港西港区北暮作业区9#、10#泊位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海铁山港西港区北暮作业区9#、10#泊位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海铁山港西港区北暮作业区9#、10#泊位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海铁山港西港区北暮作业区9#、10#泊位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评价单位: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二一三年四月报告书主要内容摘要1.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地点及背景北海铁山港西港区北暮作业区9#、10#泊位工程位于规划的北海铁山港西港区北暮作业区内,在北海市铁山港区兴港镇新岭近岸海域,与拟建8号泊位相连。项目实施,可满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利用北海港特有的区位优势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合作,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及北海市经济发展。1.2主要建设内容北海铁山港西港区北暮作业区9#、10#泊位工程,位于北海市铁山港区兴港镇新岭近岸海域,规划的

2、北海港铁山港西港区北暮作业区内,铁山港14#泊位以北,与拟建8号泊位相连。新建2个10万吨级通用泊位,满足年吞吐量680万吨的要求,其中煤炭190万吨、重晶石90万吨、磷矿石40万吨、滑石40万吨,木材110万吨、化肥及农药80万吨,钢铁90万吨、其它件杂货40万吨。码头占用岸线575米,前沿作业区宽80米,码头面高程为7.5米。陆域推荐总平面布置方案一,水工结构采用带抛石棱体沉箱结构方案。拟建工程占用海域108.25公顷(其中:陆域形成103.3公顷,港池用海4.95公顷),工程疏浚量306.9万立方米,后方陆域吹填需495.1万立方米,疏浚土石完全用于陆域回填,尚需外借砂石量约188.2万

3、立方米,拟利用铁山港航道二期工程疏浚物。工程总投资171048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估算1842.7万元,占总投资的1.08%。预计工期24个月。铁山港西港区已建设1#4#泊位(均为10万吨级散货码头),其中:一期工程建设1#、2#泊位,目前已投入运营,设计年吞吐散货600万吨,装卸货种为非金属和金属矿石,于2012年6月通过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的阶段性竣工环保验收(桂环验201267号);二期工程建设3#、4#泊位,正在建设中。表1 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项 目单 位方案一方案二备 注1年吞吐量万吨6806802泊位年通过能力万吨718.0713.53泊位数个224泊位利用率%60605泊位长度米575

4、5757码头总面积公顷141.21141.211.3规划符合性(1)与国家产业政策的一致性本工程为沿海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建设,运营后主要从事原油装卸运输,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鼓励类项目中“第二十五条,水运”分类中“1. 深水泊位(沿海万吨级、内河千吨级及以上)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与相关规划的一致性本工程建设符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港总体规划、北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北海市铁山港(临海)工业区分区规划(2009-2025)。(3)与相关功能区划的一致性本工程位于位于北海市港口区(GX011DIV),主导功能为港口、工业用海,水质保护目标为四类,符合广西

5、壮族自治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方案(桂政办发201174号)。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功能区划(2004),本工程所在海域属于港口作业区。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报批稿),本工程所在海域海洋功能为港口航运区(代码A2-14),用海方式“允许适度改变海域自然属性。”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社会现状调查与评价在北海市铁山港范围内;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以施工用地边界外200米范围;运营期以拟建项目为中心直径约5公里以内区域,重点评价受项目直接影响的范围;声环境影响评价:施工用地边界外200米范围;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铁山港湾内,码头前沿北向扩展

6、12.3公里、东向扩展12.8公里、南向扩展11.4公里;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作业区场址所在水文地质单元范围内;固体废弃物影响评价:施工区域及长期或临时堆放处置的场地;环境风险评价:距离风险源点不低于3公里范围;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铁山港湾内,码头前沿北向扩展12.3公里、东向扩展12.8公里、南向扩展11.4公里。2.2 生态环境根据国家海洋局南海海洋工程勘察与环境研究院和广西海洋监测预报中心共同编制的北海港铁山港西港区7号、8号泊位工程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海域叶绿素平均含量为3.18微克/升,平均初级生产力为423.7标准毫克/(平方米天);浮游植物共有3大类23属67种,底栖生物

7、有5大类26种,潮间带共鉴定生物6大类39种;鱼卵平均密度0.3粒/立方米,仔鱼平均密度0.2尾/立方米。贝类(双壳类)石油烃、铜、铅、镉、锌总汞和砷的含量均满足海洋生物质量(GB18421-2001)第二类标准。2.3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结果表明:评价区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监测因子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2.4 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区昼夜间声环境质量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区标准的要求。对面垌和彬定村现状声环境质量可满足2类区标准要求。2.5 地表水环境(1)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

8、方案(桂政办发201174号),评价海域主要涉及北海市港口区(GX011DIV)、铁山港航道区(GX016DIII)、英罗港养殖区(GX005BII)、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GX001AI)、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GX002AI)。根据北海港铁山港西港区9号、10号泊位工程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2011年7月对评价海域设置的21个调查站位的水质监测结果:所有站位的pH、化学耗氧量、磷酸盐、无机氮、石油类、砷、铅、铜、镉、总汞等因子均达到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相应标准要求,但位于第一类海水功能区的4#、13#、17#和21#等4个站位(主要在项目东面15千米海域)

9、溶解氧、锌和悬浮物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最大超标倍数2.26倍(悬浮物);位于第二类海水功能区的站位悬浮物出现超标,最大超标倍数2.23倍。出现超标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采样时间是夏季,属于丰水期,且近年北海铁山港的建设加快,施工船舶增多导致。项目用海区环境质量状况基本满足工程用海的需求。(2)评价海域沉积物中的硫化物、石油类、总汞、铜、铅、锌、镉、砷、有机碳等9项因子均满足海洋沉积物质量(GB 18668-2002)中相应标准要求。2.5 地下水环境评价区地下水类型为多层结构孔隙水,沿线海岸区域地下水与海水的水力联系紧密;经调查,评价区未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不存在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3.环境影响

10、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环境保护目标分布(一)场址周边分布的居民点主要为场界东北向约710米处的川江,场界北向约130米处的对面垌,场界西北向约160米处的彬定村,场界西向约2440米处的淡水口,均饮用自来水。(二)海域评价范围分布生态环境保护敏感目标3个,分别为项目东北向7.65千米的沙田港北面海域养殖区、东北向10.28千米的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南向7.63千米的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北向4.95千米的北暮盐场海堤外海草床。3.2 生态影响及措施1. 环境影响分析根据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有关结论,工程建设造成评价海域潮流场、海洋动力等水动力环境变化不大,不会造

11、成明显淤积。工程建设导致生物损失总量为258.55吨,损害鱼卵、仔鱼折合鱼苗4.94106尾,总损失价值约464.18万元。2主要环保措施(1)海域疏浚施工作业时段尽量避开底栖生物、鱼类的产卵期、浮游动物的快速生长期及鱼卵、仔鱼、幼鱼的高密度季节(58月)。(2)通过采取增殖放流等措施,恢复和补偿项目建设所造成的海洋生物资源损害,生态资源补偿和恢复费用为1972.72万元。3.3 环境空气影响及措施1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期的扬尘污染主要是陆域施工产生的施工粉尘。正常情况下,施工现场总悬浮颗粒物近地面浓度达到1.53.0毫克/立方米,距施工现场下风向100米处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

12、6-1996)中二类标准要求,距项目场界西北向1600米外的彬定村位于上风向,受施工粉尘影响不大,通过采取洒水降尘等措施后,影响可进一步降低。(2)营运期,码头区装卸机械及到港船舶废气等属地面无组织排放源,影响主要在码头区范围内,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工程装卸的货种中易产生扬尘的是矿石和煤炭。在典型气象条件、散货自然含水率状态下,2个泊位同时进行装卸作业时,预测北侧场界总悬浮颗粒物小时浓度最大贡献值为1.002毫克/立方米,南侧场界最大浓度贡献值为1.680毫克/立方米,均超出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场界监控浓度限值,而西侧场界浓度贡献值均满足场界排放标准要求

13、;计算大气防护距离为分别距离北侧场界和南侧场界外各200米(港区宽599米,陆域纵深2457米)。在综合考虑1#4#泊位工程的影响后,预测评价范围内的川江、对面垌、彬定村和淡水口等敏感目标总悬浮颗粒物日均浓度预测值均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预测在对散货增湿至含水率6%8%的情况下进行装卸作业时,场界外无超标点。2. 主要环保措施(1)码头装卸机械设备如门机、装载机等应采用带防尘雾化喷头的环保型产品;在散货堆场四周设置管网和洒水喷枪,视风力情况洒水抑尘,一般每天洒水23次,保持堆垛表面含水率在6%8%,减少散货起尘量。(2)尽可能降低散货装卸作业落料高度,在

14、风速超过最大作业条件(10米/秒)时,应停止作业。(3)在综合物流堆场和散货堆场之间设置高12米、长约599米的固定式防风抑尘网(根据港区规划,1#10#泊位的防尘网最终将连成一体,估计总长度可达1761米)。(4)码头区配备洒水车及清扫车各一辆。3.4 声环境影响及措施1. 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预测多数机械产生的噪声在50米范围内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昼间标准限值,在200米范围内超过夜间标准限值。项目周边距离最近的敏感点为西北向场界160米处的彬定村和北向场界130米处的对面垌,受到施工噪声的一定影响。营运期在2个泊位同时作业的最不利情况下,拟建项目

15、南侧和北侧港界噪声排放满足工业企业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要求,西侧港界噪声排放满足4a类区标准要求,彬定村和对面垌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要求。2. 主要环保措施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施工机械,加强设备日常维修保养;合理安排作业时间等。3.5 地表水环境影响及措施1. 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期,预测疏浚、围堰、吹填溢流等造成悬浮物浓度超过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范围面积为33.60平方千米,北面最远扩散至距溢流口8.011千米处,南面最远扩散至距溢流口5.559千米处,对沙田港北面海域养

16、殖区、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均无直接影响。随着施工结束,工程附近海域的悬浮物含量可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施工船舶污水在得到妥善接收处理后,对施工海域水质影响不大;预测施工期生活污水产生量约9180立方米,对码头水域影响不大。(2)营运期,散货堆场喷淋废水、堆场径流雨污水等经配套建设的散货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作散货堆场喷淋水,项目其他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近期经项目自建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排海。目前,铁山港污水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主体工程已建设完成,设计处理规模4万立方米/天,配套管网未建设。远期待市政污水管网建设完善后

17、,项目外排废水可进入铁山港污水处理厂处理。2. 主要环保措施(1)施工期合理安排施工挖泥进度;在挖泥船外围设置防污帘,以控制悬浮物扩散范围;施工船舶油污水委托有资质的船舶污染物接收企业处理(如广西鹏达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和北海伟龙船舶服务有限公司等),施工船舶生活污水经船舶自带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排放。施工期生产废水经沉淀后回用场地洒水抑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处理后,由环卫部门清运。(2)营运期到港船舶油污水委托有资质的船舶污染物接收企业处理,船舶生活污水经船舶自带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按有关规定排放,禁止在港池排放。项目港区自建规模为5立方米/小时的一体化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站,其中流动机械和

18、机修间冲洗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港区生活污水一并进入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排放。废油回收后交由专业机构处理。在散货堆场四周设置排水沟,喷淋污水和雨污水经排水沟收集,进入散货污水处理站处理。港区设置4座散货污水处理站,其中煤炭堆场处理能力80立方米/小时(1920 立方米/天),其它三座(重晶石、磷矿、滑石矿堆场)处理能力为40立方米/小时(960立方米/天)。木材堆场初期雨污水产生量约34立方米/次,就近排入磷矿堆场污水处理站处理;化肥和农药堆场初期雨污水产生量约34立方米/次,均就近排入重晶石堆场污水处理站处理。通常情况下,散货污水经处理后可回

19、用堆场喷淋;若遇连续降雨或暴雨情况,采用防雨篷布对港区散货堆垛进行苫盖,以减少散货污水的产生。3.6 地下水环境影响及措施项目建设不涉及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水源地、特殊地下水源等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3.7 固体废物1. 环境影响分析施工疏浚产生废方量约306.9万立方米,全部用于陆域回填。船舶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约13.5吨(30千克/天),营运期船舶生活垃圾约22.5吨/年;陆域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为85.5吨(100千克/天),营运期港区生活垃圾约78.54吨/年,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2. 主要环保措施(1)施工期和营运期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定期交由北海市环卫

20、部门处置。(2)在码头区设置专门的废油收集桶,用于收集作业区及船舶回收的废油,定期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3.8 风险评价运营期的环境风险主要是到港船舶碰撞等造成的事故溢油风险。根据国内相关的撞船事故发生概率统计,发生撞船事故并造成事故泄漏的几率很小,约为0.0268次/年。航道最大发生500吨溢油事故后,在最不利气象条件(涨潮、西风、5.0米/秒,概率约0.00023次/年)下,油膜约2小时到达山口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在最不利气象条件(落潮、西风、5米/秒)时,油膜向湾外西南方向漂移,对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影响。建设单位应尽快建立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并配备相应的溢油应急设备,加强日常演练

21、,预防到港船舶溢油事故的发生。3.9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本工程的一次性环保投资费用为1842.7万元,约占工程总投资171048万元的1.08%。项目建设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对环境而言,有利有弊,本项目的环境效益远远大于环境损失,故从环保角度来看项目是可行的,环保投资具有成效。3.10 环境监测计划与管理制度施工期和营运期环境监测敏感点、项目和因子,频率计组织实施见表2。项目施工和运营期要严格按照本报告提出的环保措施进行落实。表2 环境监测计划时段监测要素监测调查布点监测项目监测频率及时间施工期环境质量海水环境分别于疏浚施工点及吹填溢流口下游1500m间设5断面pH、SS、DO、BO

22、D5、CODCr、无机氮、石油类在施工期高峰期监测2期,每期连续监测2d,每天高潮、低潮各采样1次。海洋生态吹填溢流口下游200m设1个监测点叶绿素a、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沉积物在施工期高峰期监测2期,每期连续监测2d,每天高潮、低潮各采样1次。噪声监测布点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LAeq在施工期高峰期监测3期,连续监测2d,每天昼夜各监测1次运营期达标监督性监测及环保竣工验收监测调查环境质量海水环境监测布点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同本评价现状监测调查项目每年至少监测一期,每期至少监测d,每天高潮、低潮各采样1次。空气环境监测布点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微粒每年至少监测一期,每期连续监测5d。

23、生态环境评价区域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每二年调查一次泥沙冲淤码头港区附近海域泥沙淤积情况每二年调查一次污染源废水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及油污水处理站入、出口及码头废水总排放口pH值、石油类氨氮、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磷于生产工况及环保设施运行正常情况下,至少每年监测一期,每期连续监测3d,每天连续采样或至少采样6次。无组织废气排放源上风向250m内设个对照点,下风向250m内设个监控点粉尘于生产工况及环保设施运行正常情况下,至少每年监测一期,每期连续监测3d厂界噪声在工程厂界设6个测点LAeq于生产工况,每年监测1期,每期连续监测2d,第天昼夜各监测1次4.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拟建北海铁山港西港

24、区北暮作业区9#、10#泊位工程,属于广西北部湾港总体规划中的北海港域铁山港西港区北暮作业区内,项目建设和选址符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港总体规划、北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5、北海港总体规划和北海市铁山港(临海)工业区分区规划(2009-2025)等有关规划要求。现代化的、综合性的、多功能、多用途的港口建立必将进一步促进北海市经济乃至广西经济的发展。评价对工程环境污染提出了减缓影响的环境保护措施措施建议,这些措施在方案上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落实上述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做到港区清洁生产,加强施工和营运期间环境管理,可使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得到较好的控制。项目建成后,运营期

25、社会效益明显,在评价所提出的环保措施、环保投资有效落实情况下,项目建设和营运可为环境所接受。综上所述,北海铁山港西港区北暮作业区9#、10#泊位工程的建设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是可行的。5.公示主要事项及联系方式5.1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调查范围:受项目建设直接影响或间接影响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关注项目建设的单位和个人。主要事项:对本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对本报告提出的对策及措施的意见和建议;对本报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意见。5.2 起止时间和联系方式请您在公告发布后10日内,将您的意见或建议通过来信、来访、发邮件等方式反映给环评单位或建设单位:5.3 建设单位联系方式项目单位:广西北部湾国际港

26、务集团有限公司联系人:林工联系电话:0771-5536061联系地址:广西南宁市民族大道109号(投资大厦22楼)5.4 环评单位联系方式评价单位: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地址:南宁市高新二路6号邮编:530007电话:0771-2311630联系人:李思陟电子信箱:xidaren公众参与篇章1公众参与的目的及意义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就是使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更加民主化、公开化,让与该项目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广大民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并提出自己对该项目所持的态度,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发表自己就该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影响的观点,以达到评价工作的完善与公正。2公众参与调查2.1调查范围主要调查港区周边直

27、接受到影响的敏感保护目标。被调查人主要是项目所在地、场界附近村屯、单位等处的的群众团体、单位代表和受影响居民等。2.2调查内容调查内容包括:1、被调查对象对拟建港口所持的态度;2、被调查对象对港口服务方向、设计的具体要求和意见;3、该项目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民俗等人文特点的影响持何意见。2.3调查方法采用现场调查与网上公示2种方式进行。首先,评价单位在广西交通厅网上进行了2次公示,第1次为2012年7月24日,第2次为2013年3月1日。现场调查采用意见征询表的形式进行调查,调查组人员首先向被调查对象详细地介绍该拟建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工程规模以及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等,再由被

28、调查人自愿填写公众意见征询表或口头发表看法并由调查人记录备案,最后通过整理、汇总进行分析。公众参与过程一览表见表1。表1 公众参与过程一览表序号阶段时间工作内容1接受委托2012年7月20日2第一次网上公示2012年7月24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网站发布信息北海铁山港西港区9号、10号泊位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3现场勘察、环境监测2012年8月环评单位现场勘察,广西交通环境监测中心站进行环境监测4简本公示2013年3月1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网站发布信息北海铁山港西港区9号、10号泊位工程环评第二次公示材料5现场发放调查表2012年9月20日2013年3月4日走访沿线单位及居民区:主要包

29、括川江、对面垌、彬定村、淡水口2.4调查对象组成本项目公众参与涉及范围较为广泛,参加调查的对象主要是项目所在地周围的群众,包括干部、工人、教师、村民等。调查组于2012年9月20日和2013年3月4日共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90份,回收65份,回收率72.2%。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被调查对象、性别比例、年龄结构、文化构成、职业分布、居住地及工作单位情况等特征见表2。表2 被调查人员基本情况项 目内 容人数(人)占填表人数的比例(%)性别男5076.9女1523.1年龄30岁以下1421.530-50岁2335.450岁以上2843.1文化程度初中(含初中以下)3960.0高中(含中专)2436.9

30、大学(含大专)23.1职业农民2843.1工人/职员1218.5渔民1116.9自由职业者/其他1421.5居民点及企事业单位川江1218.5对面垌2030.8彬定村1827.7淡水口1015.4北部湾港务集团57.72.5调查结果统计本次个人公众意见调查汇总见表3。表3 公众意见汇总征询项目选答内容人数(人)所占比例(%)1、是否了解本项目的相关情况不了解1929.2了解一些3553.8了解1116.92、项目建设区域的目前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可多项)大气污染2640.0水质污染5584.6噪声1827.7生态破坏2132.3其它00.0环境良好00.03、您认为项目施工期带来的环境影响主要

31、是什么(可多项)大气4569.2水质65100.0噪声2233.8固体废物2335.4生态46.2渔业生产3046.24、建议采取以下哪些环保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期4772.3采用先进施工工艺2436.9生态补偿4163.1工程治理1523.1其它57.75、您认为项目营运期带来的环境影响主要是什么(可多项)扬尘5787.7船舶污水4264.6噪声2436.9固体废弃物2335.4事故风险3046.2其它57.76、建议采取以下哪些环保措施洒水降尘6092.3污水收集管理4975.4隔声措施1218.5防尘网812.3其他00.07、正常生产/生活是否受本项目施工及营运的影响不会1116.9会,但

32、很小3655.4会,很大1827.78、是否同意该项目选址同意3756.9反对1827.7无所谓1015.410、在采取各项环保措施情况下,是否支持项目建设支持3756.9反对1827.7无所谓1015.4公众其他观点和要求:1、施工期做好水质保护措施,减轻影响;2、施工场地加强洒水降尘;3、搞好绿化,保护现有的环境卫生。3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分析1、对拟建项目建设的态度56.9%的被调查者同意项目选址并支持本项目建设,15.4%的人持无所谓态度;27.79%的则对项目建设持反对态度。仅16.9%的人完全了解本项目,其它人仅了解一些或者完全不了解。持反对意见者,主要为彬定村村民,对项目建设中征地、

33、拆迁行为非常敏感。因为,随着铁山港区开发活动深入,征用了该村大量土地,拆迁了大片房屋,但自2007年以来征地补偿款迟迟不能落实,拆迁安置房屋建设缓慢。同时,该村大部分村民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是靠近岸养殖虾、沙虫等海产品,或者出海打渔,无其它有效的谋生手段,群众一致担心大量的填海工程建设,填掉了其祖辈赖以生存的根本,其生活水平得不到保障。根据我院2012年9月28日回访调查表明,只有在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足额补偿,确保彬定村村民居有其屋,生活水平不下降的条件下,群众支持项目开工建设。2、项目区主要环境问题大部分人认为受近年来开发活动影响,铁山港港区水质受到污染;其次,少量被调查着还认为局部区

34、域存在大气污染,生态破坏和噪声污染等问题。3、本次公众参与调查中,大部分公众认为项目施工主要造成水质污染和生态破坏,其次为渔业生产和固体废物等。72.3%的公众建议合理安排施工期,而63.1%的公众认为通过生态补偿也可以达到治理目的;少量被调查者认为也可以采用先进施工工艺和采取工程治理等措施。4、大部分公众认为项目运营期造成的环境影响为扬尘和船舶污水,其次为事故风险、噪声影响和固体废物等。调查意见中,建议采取污水处理措施者占75.4%,建议采取洒水降尘措施者占92.3%,仅少量群众建议采取隔声措施和防尘网措施.5、72.3%的公众认为项目建设和运营对其正常生活影响不大,在落实好各项环保措施的情

35、况下,完全支持项目建设;27.7%的持反对意见的公众,主要是担心征地拆迁补偿问题,不属于环保范畴。4公众意见采纳与否的说明调查分析,对拟建项目受影响单位、居民意见采纳与否说明如下:(1)本项目选址符合北部湾港总体规划,且绝大部分公众赞同其建设,认为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利,本环评认为项目选址合理,建设可行;持反对的意见主要是彬定村村民,主要是担心征地拆迁补偿落实不到位,经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的回访,其群众认为在项目落实好征地补偿措施后,方同意项目的建设。该意见不属环保范畴,环评报告未采纳;(2)针对大部分公众担心施工水质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环境影响问题,可通过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做好组织管理、废水分类收集

36、处理、生态补偿,以及加强噪声和扬尘的防护,特别是靠近居民点的区域经常洒水等措施解决;夜间尽可能不在敏感地段施工;施工期间在靠近居民点的路段要设警示牌,保证居民及车辆、人员出入安全;(3)运营期可通过加强洒水喷淋措施,增大散货含水率等措施降低扬尘影响;同时,通过加强港区废水收集处理和固体废物处置措施,降低码头作业对环境影响;严格码头作业规程,制订相应的措施,防止船舶碰撞事故的发生;(4)区域群众比较关心的征地、拆迁及补偿问题,本评价建议在现阶段应尽快制定相应的征地补偿计划,早日足额落实补偿款,以争取项目区受影响群众的支持。同时,对群众关心的征地后的工作安置问题,建议应结合项目的建设进度,优先安排失去土地的农户参与施工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