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文化宫东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0278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山市文化宫东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唐山市文化宫东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唐山市文化宫东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唐山市文化宫东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唐山市文化宫东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山市文化宫东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山市文化宫东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目 录I1项目由来11.1项目背景11.2项目地点11.3项目主要建设内容11.4产业政策及选址符合性1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32.1大气环境质量32.2声环境33环境影响分析及拟采取的措施及效果53.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53.2营运期污染源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73.3 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93.4评价标准94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05 联系方式115.1 建设单位信息115.2 环评单位信息111项目由来1.1项目背景唐山市文化宫东路道路翻修工程实施路段为凤凰道至龙泽路。文化宫东路是震后建设的城区老路,在城市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状文化宫东路全长262米,道路红线宽17米,

2、为机非混行的水泥路面道路。由于使用时间较长,现状路面破损严重,多处出现龟裂、坑槽、横向裂缝、纵向裂缝、车辙等损坏现象(见图1),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了不便。对文化宫东路进行翻修后,将使道路路面平整、结构坚固、管线敷设合理,使破旧的道路重新发挥它们的作用、给人民的生活提供更好的交通出行条件、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为此,唐山市市政工程环境卫生管理处投资220万元对文化宫东路(凤凰道至龙泽路)路段进行翻修改造。1.2项目地点本项目位于唐山市中心城区,南起凤凰道,北至龙泽路。见附图1。1.3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为唐山市文化宫东路道路翻修工程,工程内容包括道路工程、给排水管线工程、道路照明工程、电力土建工程

3、及交通设施等附属设施工程。道路全长262米,为城市支路,设计车速30km/h。1.4产业政策及选址符合性1.4.1 产业政策本项目建设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鼓励类“二十二、城市基础设施”中“4、城市道路及智能交通体系建设”,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1.4.2规划选址本项目道路断面维持现状,只对车行道进行翻修,并同时对雨水、污水、给水管网等市政配套工程进行改造,不涉及新增建设用地。根据唐山市城乡规划局出具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地字第130201201306128号),本项目用地性质为道路广场用地,用地性质符合用地规划要求。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本项目环境质量现状数据

4、采用现状监测数据,监测时间为2013年8月10日-8月16日,监测单位为:唐山市永正环境监测有限公司。2.1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因子: NOx、NO2、PM10、SO2;监测布点:1个,在凤北楼距拟建道路最近的住宅处设置1个监测点;监测频率:连续监测7天;日均值: SO2、PM10、NO2、NOx每天连续采样20h;小时均值:SO2、NO2、NOx每天获取02、08、14、20时4个小时浓度值,每小时采样45min;监测结果统计及评价采用标准指数法对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进行评价。现状监测统计结果见表2-1。表2-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统计结果监测点NOxNO2SO2PM101h平均日均1h平均日均1

5、h平均日均日均1凤北楼浓度:g/m3914143794077194574783892249标准指数:%3.656.443.079.020.038.523.856.34.731.316.076.061.3166.02标准限值(g/m3)2501002008015050150由上表可以看出,各项监测因子中除PM10日均浓度超标外,SO2、NO2、NOx日均浓度及小时平均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二级标准要求。根据监测报告显示,8月11日、15日天气情况分别为重度雾霾、轻度雾霾,导致PM10日均浓度超标。 2.2声环境监测点布设经实地踏勘,结合敏感点距离道路中心线的情况,共设置

6、了3个有代表性的点位作为环境噪声监测点位。具体布点位置详见表2-2。表2-2 声环境现状监测布点一览表序号监测项目测点名称测点位置1环境噪声1#凤北楼凤北楼距临拟建道路第一排房屋前1m处2交通噪声2#龙泽路本项目与龙泽路交叉口3交通噪声3#凤凰道本项目与凤凰道交叉口监测时间及频率连续监测一天,昼、夜各1次,同步监测龙泽路、凤凰道与拟建道路交叉口处昼、夜间道路交通量及车型(大、中、小),并记录监测点周围主要噪声源及环境特征。监测方法:参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有关规定进行。监测结果及评价在监测结果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与标准直接进行比较的方法,分析声环境质量现状。声环境质量现

7、状监测统计结果见表2-3。表2-3 声环境监测统计结果 单位:dB(A)序号监测点位监测结果标准值达标情况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11#凤北楼54.448.36050达标达标22#龙泽路66.854.87055达标达标33#凤凰道63.753.77055达标达标由上表可以看出,本项目各监测点昼、夜间噪声现状监测结果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相关标准限值要求,声环境质量良好。3环境影响分析及拟采取的措施及效果3.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施工期为3个月。本项目为两车道城市支路,道路全长262m,且项目采取全幅路施工的方式,故工程量不大,施工时间短,影响范围小。本项

8、目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商品混凝土,现场不设置混凝土搅拌站;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便道利用现有道路,不设施工便道。不涉及土方的大量堆积,对周围的环境影响较小。本项目管线铺设采用钢筋混凝土承插管,道路基础开挖后,设置沟槽排水、管道基础,然后将管道吊运至沟槽中,管道安装完成后,立即进行沟槽回填。项目采用此种施工方式后,不涉及土方的大量堆积,对周围的环境影响较小。施工期将使用大量的车辆及施工机械,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噪声、扬尘、固废和废水。一、主要污染工序1、废气影响:施工期产生的废气主要有扬尘以及施工期间各种施工机械、运输车辆产生的尾气。2、废水影响:本项目路线较短,且在市区内施工,故无施工机械设备、车辆等

9、冲洗废水,少量的混凝土养护废水被吸收或自然蒸发。故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SS。本项目不设置施工营地,厕所利用附近的公厕。无生活污水外排。3、噪声影响:施工期间的主要噪声污染源为挖掘机、推土机、搅拌机、吊管机、压路机、装载机等施工机械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此外建筑材料、建筑垃圾的运输也可引起交通噪声的增加。4、固废影响:本项目不设施工营地,故无生活垃圾产生。项目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弃土弃渣、道路拆除时产生的建筑垃圾。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5085.31996),确定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为一般固体废物,不属于危险废物。5、生态影响:本项目只对路面结构进

10、行翻修改造,不会对生态造成破坏,改造后两侧设施带均设置绿化带,对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改善。生态影响主要是施工期间对景观造成影响以及弃土弃渣如不及时清理、物料堆存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二、施工期环保措施1、施工期空气环境保护措施施工场地定期洒水,防止浮尘产生,在大风日加大洒水量及洒水次数;施工场地内运输通道及时清扫、冲洗,以减少汽车行驶扬尘;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低速行驶或限速行驶,减少扬尘产生量;项目采取路拌方式,不设灰土搅拌站;所有来往施工场地的多尘物料均用帆布覆盖;项目采取分段施工的方式,建筑垃圾及时清运,堆存过程中洒水抑尘,靠近住宅的一侧有2m高围墙,不再专门设置围墙。施工现场外围设置围挡,运

11、输散料车辆设有物料遮盖措施并不得超载,防止洒落和扬尘。现场不设置沥青搅拌站,采用商品混凝土。加强对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管理和维修保养,尾气不会对当地环境空气质量造成不良影响。2、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1) 施工机械设备、车辆等冲洗废水,少量的混凝土养护废水被吸收或自然蒸发。(2) 本项目不设置施工营地,厕所利用附近的公厕。项目施工期间无生活污水外排。 3、施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施工程序与工艺方面选用符合国家规定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尽量采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高噪声机械配置减震机座等临时降噪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施工场地,施工单位严格遵守环保部门规定,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22:006

12、:00不施工;土方工程尽量安排多台设备同时作业,缩短影响时间,施工设备布设尽量远离敏感点;场界边界设置围挡,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由于道路全线路段沿着凤北楼小区,要特别加强对凤北楼的保护。施工期间若遇到中考、高考时间,建设单位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停工。加强施工机械的保养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并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使其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减少人为产生施工噪声。设立标示牌,限制施工区内车辆时速在20km/h以内,严格控制车辆鸣笛,限制车辆等噪声污染。4、施工期固废治理措施施工期间产生的废土废渣等及时外运至指定地点统一堆存。运输车辆在运渣过程中不得让弃渣随意散落;建筑垃圾集中收集

13、后运往市政部门指定地点统一处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景观保护措施由于施工期需要进行路面开挖、材料运输等作业,应做好弃土弃渣的及时清运工作,避免堆体对景观造成影响。通过媒体提前通告,减缓对城市交通和居民出行的影响;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工程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恢复原貌。施工中严格控制施工场地的范围,尽量减少工程排水、施工运输车辆和人员的活动对市容环境卫生、城市景观带来的负面影响。(2)水土保持措施弃土弃渣及时清运,减少风吹雨蚀造成的水土流失;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雨天施工;对物料采取苫盖措施。3.2营运期污染源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运营期大气

14、污染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CO、NOx等。这些污染源属于线性流动污染源,对于公路项目而言,汽车尾气对道路2050m以内影响较大,50m以外随着距离的增加影响逐渐减少。由于本项目为翻修改造工程,项目建成后道路状况得到改善,车行顺畅,减少了车辆滞留时间,将有利于降低汽车尾气对当地空气质量的影响。为控制汽车尾气污染,建议从管理上着手:在道路两侧红线范围内尽量加强绿化,以有利于吸附道路扬尘,保护沿线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美化环境和改善公路沿线景观。加强道路管理及路面养护,保持道路良好运营状态,控制塞车现象发生。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尾气排放标准,对尾气超标车辆禁止其上路。2、声环境影响分析本项

15、目完成后,原路段道路红线宽度、设计时速均未发生改变,故交通量基本无变化。根据现状监测数据,该项目现状交通噪声对凤北楼影响可以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中2类标准限制要求。道路改建后,该路段路面平整、结构坚固,道路路面颠簸的状况得到改善,将大大缓解该路段的交通压力,该路段的交通噪声对周围声环境质量的影响减小,声环境质量较道路改造前将有所改善。为进一步降低交通噪声对凤北楼的影响,环评建议路段起点或终点设置禁鸣标志、限速标志等。3、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配套工程有污水管线改造工程,为防止营运期管道渗漏对地下水造成影响,设计污水管道管材采用本工程排水管材采用钢筋混凝土承插管。检查井按照国标采用钢筋混凝土检查井。

16、为预防污水渗漏,环评要求:污水管网及检查井做防渗处理,基础层为抗渗混凝土层,铺设防渗水泥,渗透系数1.010-7cm/s。采取上述措施后,本项目对地下水基本无影响。4、社会、环境效益:社会效益:道路翻修后将大大改善当地居民的出行及生活条件,同时为途径车辆提供了便利条件。环境效益:该项目建成后,路况得到了改善,间接地减少了车辆由于路况不稳而引起的废气排放,具有明显的环境正效益。3.3 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本工程为道路新建工程,但路线较短,通过对线路走向进行了进一步调查与核实,道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的声、大气环境保护目标有一处,为凤凰北楼。保护目标具体情况列于表3-1中。表3-1 声、大气环

17、境保护目标序号敏感目标距路中心线/红线最近距离:m建筑物朝向路距敏感目标地面高差受影响户数/人口数拆迁量功能区类别1凤凰北楼(3-4F)路右:13.5/5南北0约306 /1070人无居住3.4评价标准3.4.1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2、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3.4.2污染物排放标准1、施工期扬尘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mg/m3;2、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

18、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3、施工期固体废弃物排放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污染控制标准(GB8599-2001)。4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综上所述,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其实施将改善唐山市路网结构等基础设施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影响,采用合理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使道路沿线生态环境影响能够降低到环境可接受的程度,并且做到“三同时”,从保护环境角度考虑,该项目建设可行。5 联系方式5.1 建设单位信息建设单位:唐山市市政工程环境卫生管理处地址:唐山市路南区车站路129号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张玉兰 电话:13930558107邮箱:tsszzl邮编:0630035.2 环评单位信息评价单位:唐山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地址:唐山市建设北路54号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高建学 电话:0315-2014608传真:0315-2014608邮箱:tshbyjs邮编:063000附图1 地理位置图项目所在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