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港石臼港区南区#1至#6通用泊位工程环境影响评价.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0359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6.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照港石臼港区南区#1至#6通用泊位工程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日照港石臼港区南区#1至#6通用泊位工程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日照港石臼港区南区#1至#6通用泊位工程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日照港石臼港区南区#1至#6通用泊位工程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日照港石臼港区南区#1至#6通用泊位工程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照港石臼港区南区#1至#6通用泊位工程环境影响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照港石臼港区南区#1至#6通用泊位工程环境影响评价.doc(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日照港石臼港区南区#1至#6通用泊位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日照港股份有限公司评价单位: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二一三年四月目录1.建设项目概况11.1.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11.2.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包括环保投资)21.3.建设项目选址方案比选,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7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9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9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1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33.1.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

2、的途径、方式和范围133.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附相关图件)153.3.按不同环境要素和不同阶段介绍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163.4.按不同环境要素介绍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标准、达标情况及效果,生态保护措施及效果203.5.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243.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273.7.生态保护措施333.8.环保投资343.9.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353.10.建设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所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及相关措施353.11.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364.公众参与384.

3、1.公开环境信息的次数、内容、方式等384.2.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次数、形式等384.3.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394.4.公众意见归纳分析,对公众意见尤其是反对意见处理情况的说明414.5.从合法性、有效性、代表性、真实性等方面对公众参与进行总结54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556.联系方式551. 建设项目概况1.1. 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日照港石臼港区位于我国海岸线中部,山东半岛南翼黄海之滨,北距青岛港65海里,南距连云港40海里,隔海与朝鲜、韩国、日本相望。港口处在长约7公里的天然耳型海湾内,湾阔水深、不冻不淤,陆域宽广,气候温和,为我国新兴的天然深水大港,是兖石铁路沿线及鲁南、豫北、晋南等

4、地区内外贸运输的主要口岸。日照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于2008年5月通过交通运输部的审查,2009年通过了环境保护部的审查。日照港总体规划已经在2009年3月得到了交通运输部、山东省的批准。日照港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座以大宗散货运输为主的现代化综合性主枢纽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港口腹地内、外贸的快速增长,港口的吞吐量逐年增加,2005年日照港共完成货物吞吐量8421万吨,2009年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8131万吨,2010年达到22596.7万t,2011年达到25260.3万t,2000年2011年,年均递增20.94。港口发展势头十分强劲。目前日照港除部分专用泊位(水

5、泥、煤炭装船泊位和原油泊位)外,绝大部分泊位超负荷运转。2011年全港完成吞吐量25260.3万吨,超出码头设计能力约9953万吨。随着腹地经济的发展、港口吞吐量的持续增长,根据吞吐量预测,2015年日照港货物吞吐量发展水平将达3.2亿t,港口能力不足的矛盾将日益突出。根据日照港总体规划,石臼港区南作业区共规划布置杂货及通用泊位16个。为了使石臼港区通用泊位能力严重不足的矛盾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日照港股份有限公司拟建设日照港石臼港区南区#1至#6通用泊位工程。该工程主要在焦炭码头北侧的直立式护岸按其水深建设2个5万吨级泊位、2个2万吨级泊位、1个1万吨级泊位和1个3000吨级泊位及堆场、场内道

6、路、火车卸车线、港池、生产辅助建筑物等,设计吞吐量700万吨,总投资约120229.30万元,施工期约为18个月。1.2. 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包括环保投资)项目名称:日照港石臼港区南区#1至#6通用泊位工程建设单位:日照港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性质:新建地理位置:日照港石臼港区南区#1至#6通用泊位工程位于石臼港区南作业区三港池东侧岸线,处于建设中焦炭码头的北侧。本工程地理位置见图1.2-1。建设规模:本工程将直立式护岸改造成6个通用泊位,包括5万吨级泊位和2万吨级泊位各2个,1万吨级泊位和3000吨级泊位各1个,通用泊位码头长度为1137m。5万吨级泊位、2

7、万吨级泊位、1万吨级泊位和3000吨级泊位的码头前沿停泊水域的宽度分别为65m、51m、44m、34m,码头前沿设计底标高分别为-14.0m、-11.0m、-9.5m、-6.7m。本工程港池最小宽度为200m,各泊位的回旋水域均布置在码头前方港池内,5万吨级泊位、2万吨级泊位、1万吨级泊位和3000吨级泊位的回旋水域的直径分别为450m、340m、300m、200m,港池设计底标高分别为-11.5m、-8.2m、-7.0m、-4.0m。在焦炭堆场的东侧布置本工程堆场,由南向北依次布置为煤炭堆场、石油焦堆场、铝矾土堆场、有色金属矿石堆场和钢铁堆场(库)等。在通用堆场的中间布置铁路线。堆场长度约为

8、2464m,堆场宽度约为269m。堆场周围布置有环路,用于消防和货物的运输。在本项目堆场的中部和焦炭码头堆场的北部布置辅建区,辅建区内的建筑物考虑与焦炭码头的建筑物综合考虑。辅建区内布置有综合楼、机修车间、工具库、生活污水处理间等,在码头前沿布置1座变电所、在辅建区布置1座变电所。工程总投资约126416.57万元,施工期约为18个月。本项目设计吞吐量为700万t/a,其中煤炭190万t/a,有色金属矿石150万t/a,铝矾土100万t/a,石油焦110万t/a,钢材150万t/a。表1.2-1 本项目吞吐量预测表 单位:万t/a货 类本项目吞吐量合计出 口进 口小计外贸内贸小计外贸内贸吞吐量

9、合计70016030130540450901、煤炭190190100902、有色金属矿石1501501503、铝矾土1001001004、石油焦11010101001006、钢材15015030120作业天数:堆场年营运360天。职工定员:运营定员为442人,其中装卸工艺作业人员为325人,作业为三班制,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为117人。工程投资:本工程环保投资615.48万元,占工程总投资126416.57万元的0.49%。本工程项目组成见表1.2-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2-3。表1.2-2 项目组成情况表组成工程名称工 程 内 容主体工程码头工程将直立式护岸改造成6个通用泊位,包括5万吨

10、级泊位和2万吨级泊位各2个,1万吨级泊位和3000吨级泊位各1个,通用泊位码头长度为1137m。5万吨级泊位、2万吨级泊位、1万吨级泊位和3000吨级泊位的码头前沿停泊水域的宽度分别为65m、51m、44m、34m,码头前沿设计底标高分别为-14.0m、-11.0m、-9.5m、-6.7m。本工程港池最小宽度为200m,各泊位的回旋水域均布置在码头前方港池内,5万吨级泊位、2万吨级泊位、1万吨级泊位和3000吨级泊位的回旋水域的直径分别为450m、340m、300m、200m,港池设计底标高分别为-11.5m、-8.2m、-7.0m、-4.0m。堆场在焦炭堆场的东侧布置本工程堆场,由南向北依次

11、布置为煤炭堆场、石油焦堆场、铝矾土堆场、有色金属矿石堆场和钢铁堆场(库)等。在堆场长度约为2464m,堆场宽度约为269m。港池疏浚陆域形成港池疏浚采用绞吸式挖泥船,疏浚量为285万m3(含施工期回淤)。所挖土方通过海上浮管及陆上输泥管线直接吹填至码头后方堆场区造陆。陆域形成采用吹填和回填结合方式,除了港池的疏浚土方外,另有回填土方约400万m3。围埝新建围埝3485.6m,采用抛石斜坡堤结构。铁路道路通用堆场的中间布置铁路线。设置装卸线2股(其中预留1股),卸车线可满足停放一整列车进行装卸车作业。牵引定数:6000吨;到发线有效长度:1050m堆场周围布置有环路,用于消防和货物的运输,道路采

12、用联锁块铺面。装卸工艺码头装卸主要采用门座式起重机和轮胎式起重机,堆场作业主要采用单斗装载机、叉车等。生产及辅助建筑物在本项目堆场的中部和焦炭码头堆场的北部布置辅建区,辅建区内的建筑物考虑与焦炭码头的建筑物综合考虑。辅建区内布置有综合楼、机修车间、工具库、生活污水处理间变电所等。辅助工程供电照明供电电源直接引自西港110kV变电站10kV配电柜。码头和辅建区分别设置1座10/0.4kV1#码头变配电所。给水水源由市政给水管道供给。给水管道接自港内已有设施。排水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辅建区、钢铁堆场的清洁雨水就近排海;含煤(矿)雨水通过堆场四周排水沟汇集,排入新建的含煤(矿)污水处理设施内,经处

13、理达到标准后回用。辅建区内生活污水经管道收集后排入辅建区内新建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经处理水质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市政管网,送日照市第一污水处理厂达标处理后排放。船舶生活污水由陆域接收送日照市第一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机修油污水、船舶油污水委托日照明达船舶服务有限公司接收处理。消防消防水源接自市政供水管道。消防站利用港区已有设施。供暖通风冬季采暖采用空调。夏季采用空调制冷。助导航设施新布置3个助航浮标,备用1个。环保工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与焦炭码头合建)处理能力40t/d,采用SBR工艺(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含尘污水处理设施(与焦炭码头合建)建设2个容量为2000m3含尘污水蓄水池。防尘设施散货堆场

14、设置喷雾洒水防尘装置。绿化绿化面积约2.3万m2。依托工程锚地利用日照港总体规划石臼港区3号锚地。航道依托工程临近的石臼港区南区新建航道(7万吨级)。表1.2-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项 目单 位数 量备 注1年设计吞吐量万吨7002码头长度1137不含过渡段长度3港池挖泥万m3285 含施工期回淤4陆域回填万m3685含港池挖泥5堆存容量万吨63.66最大装机容量KW95757日最大用水量m3/日23008建筑面积m2251769施工工期月1810工程投资万元124548.2811经济内部收益率%12.8612财务内部收益率%9.82税前13投资回收期年10.2含建设期焦炭码头(在建)本工程

15、码头本工程堆场图1.2-1 工程位置示意图规划底图1.3. 建设项目选址方案比选,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1.3.1. 项目选址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1)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关系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要依托日照深水大港,充分发挥腹地广阔的优势,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密切港口与腹地之间的联系,加快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加强日照保税物流中心建设,把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打造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临港产业基地。港口作为海陆交通衔接的重要枢纽,是向海发展、开发海洋的前沿阵地,同时又是陆海统筹的重要平台,服务和带动内陆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本工程的建设

16、,既是符合新形势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完善海陆基础设施的需要,更是推动山东省蓝色半岛经济区快速发展的需要。(2)与日照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根据日照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石臼港区以发展煤炭、矿石等大宗散货和集装箱运输为主。本项目位于石臼港区南作业区,属于通用泊位,因此本项目的规划选址符合日照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3)与日照港总体规划的关系根据日照港总体规划,石臼港区南作业区共规划布置杂货及通用泊位16个,码头岸线总长3777m,其中东侧南段1797m规划布置8个17万吨级杂货及通用泊位。本工程码头选址布置在规划的南作业区三港池东侧1797m岸线处,与日照港总体规划相符合。1.3.2

17、. 项目选址与环境功能区划的符合性(1)与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的关系本工程位于山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1999)中划定的万平口养殖区(SD047B),海水水质执行二类标准;位于日照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方案(2011)中划定的日照港港口区(RZ02D),为三类功能区,海水水质保护目标为三类,本项目符合日照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方案(2011)。(2)与海洋环境功能区划的关系根据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工程海域及邻近海域包括港口航运区、特殊利用区、农渔业区、旅游休闲娱乐区和海洋保护区。本工程位石臼港口航运区(A2-37),工程选址建设符合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

18、1-2020年)。1.3.3. 项目选址环境影响的可行性分析(1)本工程是位于日照台港总体规划石臼港区中,其选址建设符合日照港总体规划的要求。(2)码头总体布置充分适应当地的风、浪、流等自然条件,满足码头的作业条件和标准。综合考虑与临近工程的关系,合理利用水域,合理安排码头、港池、堆场的布置。(3)港池疏浚土方用于本项目填海造陆,实现疏浚土方的有效利用,避免了资源浪费。综上所述,本工程平面布置方案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是可行的。1.3.4. 小结综上所述,本工程项目选址符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日照市城市总体规划、日照港总体规划以及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的要求;项目选址位于山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

19、区划(1999)中划定的万平口养殖区(SD047B),海水水质执行二类标准;位于日照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方案(2011)中划定的日照港港口区(RZ02D),为三类功能区,海水水质保护目标为三类,本项目符合日照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方案(2011)。项目平面布置不论从经济合理角度,还是从环境保护措施实施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环境可行性;且根据本工程环评预测结果,本工程的建设对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影响是可以接受的。因此,日照港石臼港区南区#1至#6通用泊位工程选址合理。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海洋环境: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于2012年3月20日(春季)在工程海

20、域进行了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本次调查共布设了27个海水水质调查、14个沉积物和生物调查站位生物体质量:本报告星康吉鳗和方氏云鳚生物质量样品由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2009年5月在调查海域采集,贻贝生物质量样品由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2010年4月在调查海域采集。渔业资源: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与2012年5月11日17日在日照港石臼港周边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调查。共布设12个调查站位。大气、噪声:日照市环境监测站于2012年4月14日至4月20日在工程附近区域进行了6个站位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日照市环境监测站于2012年4月19日、4月21日在工程位置附近进行了噪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共布设了3个

21、噪声监测站位,分别为1#山后村、2#览海宾馆、3#裴家村。2.1.1. 海水水质现状调查评价结果调查海域水中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无机氮、磷酸盐、汞、铜、铅、锌、镉、油类均能满足相应功能区划水质标准的要求,无超标现象,调查海域海水水质质量良好。2.1.2. 沉积物现状调查评价结果该海域沉积物中有机碳、硫化物、石油类、铜、铅、镉、锌、铬和汞均满足相应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的要求,调查海域沉积物质量良好。2.1.3. 海洋生态现状调查评价结果本次调查海域海水中表层叶绿素a的变化范围为1.10mg/m31.47mg/m3。调查海域内共出现35种浮游植物,隶属于硅藻、甲藻和金藻三个植物门,其中硅藻21

22、种,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细胞数量变化范围在(5.7323.04)106个/m3之间,平均为12.59106个/m3。本次调查中站位出现率较高且细胞数量多的种类有:尖刺伪菱形藻和密连角毛藻;调查海域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191.11,平均值为0.62;均匀度的变化范围为0.060.31,平均值为0.16;丰度变化范围为0.290.92,平均值为0.63。调查海区共鉴定出浮游动物15种,其中节肢动物9种,占出现浮游动物总种数的60%;调查海区浮游动物生物量(湿重)平均为76.6mg/m3,变化范围在36.1mg/m3143.9mg/m3之间。调查区浮游动物的个体数量平均为151.1个/m3

23、,其个体数量的波动范围在61.3个/m3263.3个/m3之间。调查区主要的优势种为中华哲水蚤,平均密度为60.0个/m3,该优势种占浮游动物个体总数的41.1%。调查海域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1.412.05,平均值为1.81;均匀度的变化范围为0.540.88,平均值为0.73;丰度变化范围为0.470.75,平均值为0.58。评价海域共出现60种底栖生物,隶属于头索、环节、棘皮、节肢和软体5个动物门。海域底栖生物生物量变化范围在0.34g/m214.93g/m2之间,平均为2.60g/m2。调查海域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2.044.45,平均值为3.26;均匀度的变化范围

24、为0.521.00,平均值为0.85;丰度变化范围为1.934.39,平均值为2.71。调查海域渔业资源平均渔获量为29.01kg/h,鱼卵平均密度为0.33粒/m3,仔稚鱼平均密度为0.0008尾/m3。2.1.4. 渔业现状调查结果调查的12站位中,8个站位出现鱼卵,鱼卵出现频率为66.7%;2个站位出现仔稚鱼,仔稚鱼出现频率为16.7%。鱼卵平均密度为0.33粒/m3,仔稚鱼平均密度为0.0008尾/m3。2.1.5. 生物体质量现状调查评价结果生物样品分析结果表明,星康吉鳗、方氏云鳚体内汞、砷、铅、镉、铜检测均未超标。贻贝生物体内石油烃含量符合一类标准外,其他五项监测结果符合二类标准。

25、2.1.6. 环境空气现状调查评价结果评价区域的NO2、SO2、PM10、TSP质量良好,各评价指数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的要求。2.1.7. 声环境现状调查评价结果由评价结果可知,除览海宾馆监测站位夜间出现超标的情况,其余各监测点噪声值均达标,该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本项目各个环境要素的评价等级,本次评价的评价范围如下:(1)环境空气评价范围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中第5.4.1条目所述,评价范围应以排放源为中心点,2D10%为边长的矩形。前文计算其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对应D10%=415

26、m,因此确定,评价范围为以工程堆场为中心,边长5km的矩形。(2)水环境评价范围根据周边环境保护目标和敏感区的分布情况,确定本项目水环境评价范围为以工程所在位置为中心,半径2.5km范围内的水域。(3)生态环境评价范围本工程建设对海域生态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方面,其中直接影响为码头、堆场占海及港池开挖对底栖生物生境的破坏,间接影响是施工扰动产生悬浮物对渔业资源的损害。初步分析,水质环境评价范围能够涵盖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水域生态环境的评价范围同水质环境评价范围。同水环境评价范围。(4)声环境评价范围项目场界外200m内范围。(5)风险评价范围根据周边环境保护目标和敏感区

27、的分布情况,确定本项目风险评价范围:北至石臼港区北边界,南至日照大竹蛏海洋保护区北边线,西至海岸线,东至项目东边界10km处所包围的范围。本工程评价范围见图2.2-1。图2.2-1 本工程评价范围示意图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表3.1-1 施工期污染物排放状况种类污染源产生情况主要污染物排放方式废水1450m3/h绞吸式挖泥船2.25g/sSS自然排放船舶生活污水7.04t/dCOD(350mg/L)NH3-N(40mg/l)由陆域接收送日照市第

28、一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船舶含油污水2.0t/d石油类由海事局认可的有资质单位日照明达船舶服务有限公司接收处理陆域施工生活污水8m/dCOD(350mg/L)NH3-N(40mg/l)设置移动式环保厕所收集,定期由港区环卫部门收集送日照市第一污水处理厂进行达标处理砂石料冲洗废水5m/d除蒸发外,全部用于循环使用于工程建设大气施工粉尘TSP自然排放噪声打桩机95dB等效声级自然传播推土机86dB水泥震捣器85dB自卸卡车88dB固体废物船舶垃圾132kg/d100kg/d船舶生活垃圾船舶维修垃圾由海事局认可的有资质单位日照明达船舶服务有限公司接收处理陆域垃圾150kg/d陆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收集后送

29、城市垃圾处理场统一处理表3.1-2 营运期污染物排放状况环境要素污染源产生量主要污染物拟采取措施水环境码头工作人员生活污水6508.8t/aCOD氨氮2.28t/a0.026t/a通过辅建区与焦炭码头合建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及与日照市第一污水处理厂签订委托处理合同规定的进水水质要求后排入市政管网,送日照市第一污水处理厂进行达标处理船舶生活污水1176t/a0.412t/a0.047t/a由陆域接收送日照市第一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船舶机舱油污水3184.42t/a石油类6.37t/a按照沿海海域船舶排污设备铅封管理规定进行铅封,由海事局认可的有资质单位日照明达船舶服

30、务有限公司接收处理机修含油污水662.4t/a(每天最大处理水量约为1.84t)石油类0.26t/a经收集后委托日照明达船舶服务有限公司处理含尘雨污水7456t/a(单次降雨最大径流含尘污水量为2083.5t)煤尘、矿尘等含尘雨污水主要为煤炭堆场、有色金属矿石堆场等散货堆场和码头作业区的含尘雨水,该部分含尘雨水通过四周排水沟汇集,排入新建的含尘污水处理设置内,经处理达到标准后回用于港区绿化、除尘水船舶压载水84万t/a(单船压载水最大发生量6000t)营运期到港船舶进港前均在外海对压载水进行置换,到港船舶在港池内严禁排放压载水大气环境码头装卸作业粉尘TSP:47.11t/aPM10:10.36

31、t/aTSP40.52t/a码头、散货堆场设置洒水除尘系统;配备洒水车流动洒水抑尘;在项目出口处设置洗车台,对进出港车辆进行轮胎冲洗,避免造成二次扬尘;针对堆存期较长的散货,使用抑尘剂;加强绿化。PM108.91t/a堆场作装卸作业粉尘TSP6.59t/aPM101.45t/a固体废物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油污泥少量危险固废少量委托日照明达船舶服务有限公司接收处理含尘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煤尘、矿尘等少量一般固废少量经收集后由港区环卫部门送城市垃圾处理厂处理码头工作人员生活垃圾81.36t/a生活垃圾81.36t/a到港船舶生活垃圾49.48t/a生活垃圾49.48t/a外轮和来自疫情地区的船舶需

32、进行检疫,非疫情地区的船舶垃圾由日照明达船舶服务有限公司接受处理到港船舶维修垃圾19.6t/a一般固废19.6t/a声环境装卸机械噪声6799dB(A)机械噪声6799dB(A)选用低噪音设备、加消声器;加强交通管理。火车的交通噪声6095dB(A)交通噪声6095dB(A)突发事故溢油风险石油类风险应急措施3.2.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附相关图件)表3.2-1 环境保护目标概况类别序号环境保护目标、敏感区名称与项目方位与项目最近距离(km)环境保护要求水域1日照奎山嘴特殊利用区(A7-44)W码头回旋水域部分位于该区海水水质不劣于四类水质标准;海洋沉积物质量和海洋生物质

33、量不劣于三类标准。2日照西防波堤特殊利用区(A7-45)S1.693日照夹仓口特殊利用区(A7-46)SW5.574日照涛雒农渔业区(A1-33)、SW0.61渔业设施建设区海水水质不劣于二类(渔港区执行不劣于现状海水水质标准),海洋沉积物质量和海洋生物质量均不劣于二类标准。其它海域海水水质不劣于二类标准,海洋沉积物质量和海洋生物质量均不劣于一类标准。5黄岛日照东农渔业区(B1-4)S6.456日照刘家湾民俗旅游休闲娱乐区(A5-54)SW6.62本海域文体休闲娱乐区海水水质不劣于二类标准,海洋沉积物质量和海洋生物质量均一类标准;风景旅游区海水水质不劣于二类标准,海洋沉积物质量和海洋生物质量均

34、不劣于二类标准。7日照山海天旅游休闲娱乐区(A5-53)NE7.678日照大竹蛏海洋保护区(B6-7)S9.15维持、恢复、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景观。海水水质、海洋沉积物质量和海洋生物质量均不劣于一类标准。9日照文昌鱼海洋保护区(B6-8)SE9.1710日照金乌贼海洋保护区(B6-9)S14.0911日照电厂取水口N1.28海水水质不超三类水质标准陆域1山后村N2.63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2裴家村NW3.173刘家台岭NW4.004臧家荒村NW4.445汪家台村NW3.266览海宾馆N1.54环境保护目标及环境敏感区分布见图2.2-1。3.3. 按不同环境要素和不同阶段介绍

35、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3.3.1.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水环境(1)水动力环境影响预测结论工程位于导堤西侧海湾东南、受导堤的掩护区,工程内容主要为港池加深,没有建设明显碍水的大型涉水构筑物,对水动力条件的影响仅限于浚深区域附近(工程范围内),对其它水域水动力条件没有影响。(2)悬浮物对水环境影响预测综合分析施工期疏浚、溢流等作业环节产生悬浮物对水环境的影响,对疏浚范围内各代表性位置进行悬浮物影响进行计算,综合溢流作业产生悬浮物影响范围,浓度大于150mg/L悬浮物最大可能影响面积约为0.77km2、浓度大于100mg/L悬浮物最大可能影响面积约为0.92km2、浓度大于1

36、0mg/L悬浮物最大可能影响面积约为1.59km2。施工期产生的悬浮物对工程周边的涛雒农渔业区边缘产生直接影响,但随着工程结束,施工悬浮物对水环境的影响也将消失。2、环境空气在距污染源110m处,总悬浮微粒值在0.120.79mg/m3之间;浓度影响值随风速的变化而变化,总的趋势是小风、静风天气作业时,影响范围小,大风天作业时污染较大;对500m以外的环境空气影响微小。由于本工程1.5km以内无居民区等环境空气敏感点,因此,项目施工对环境空气影响微小。3、声环境施工机械本身的作业噪声较高,随着距离的增加,噪声逐渐衰减。施工机械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为白天133m,夜间335m时可满足建筑施工

37、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施工现场周围1.5km范围内无声环境敏感点,工程的施工机械噪声对周围的噪声影响微小。随着工程的结束,施工噪声的影响随之消失,施工噪声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是暂时的、短期的行为。4、生态环境根据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SC/T9110-2007)和山东省海洋生态损失赔偿和损失补偿评估方法(DB37/T1448-2009),永久性占海生态损失按照20年考虑,临时性占海生态损失按照3年考虑。本次评价生态损失货币估算底栖生物按照每吨补偿金额1万元计算,鱼卵、仔鱼损失折算为商品鱼苗估算,按照每尾鱼苗价格为0.8元考虑。本工程建设造成的生态

38、损失汇总和货币化估算结果见表3.3-1。表3.3-1 本工程建设造成的生态损失汇总和货币化估算一览表类型项目一次性损失量补偿年限(年)补偿标准补偿金额(万元)码头占海填海造陆底栖生物2.21t201万元/吨44.2鱼卵1.68106粒折算为商品鱼苗损失量为1.70104尾200.8元、尾(鱼苗)27.2仔稚鱼4083尾港池占用水域底栖生物1.27t31万元/吨3.81鱼卵9.64105粒折算为商品鱼苗损失量为0.98104尾30.8元、尾(鱼苗)2.35仔稚鱼2337尾悬浮泥沙影响鱼卵1.31106粒折算为商品鱼苗损失量为1.33104尾33.19仔稚鱼3.17103尾合计80.755、固体废

39、物本工程施工船舶生活垃圾、维修垃圾由海事局认可的有资质单位日照明达船舶服务有限公司接收处理。陆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城市垃圾处理场统一处理。生活垃圾如不及时处理,则会腐烂变质,成为菌类和鼠、蝇的孳生地,并散发恶劣气味等,污染空气,传染疾病,危害人群健康。因此,应对生活垃圾进行收集,而后送到城市垃圾场处理。粪便类固废由移动式环保厕所收集,定期由港区环卫部门处理。在严格落实上述措施情况下,施工期固体废物不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3.3.2. 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表3.3-2 营运期水环境影响评价污染源产生量主要污染物拟采取措施与环境影响分析结果码头工作人员生活污水6

40、508.8t/aCOD氨氮2.28t/a0.026t/a通过辅建区内与焦炭码头合建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经处理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及与日照市第一污水处理厂签订委托处理合同规定的进水水质要求后排入市政管网,送日照市第一污水处理厂进行达标处理。污水不外排,不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船舶生活污水1176t/a0.412t/a0.047t/a由陆域接收送日照市第一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污水不外排,不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船舶机舱油污水3184.42t/a石油类6.37t/a按照沿海海域船舶排污设备铅封管理规定进行铅封,由海事局认可的有资质单位日照明达船舶服务有限

41、公司接收处理。污水并不外排,不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机修含油污水662.4t/a(每天最大处理水量约为1.84t)石油类0.26t/a经收集后委托日照明达船舶服务有限公司处理。污水并不外排,不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含尘雨污水7456t/a(单次降雨最大径流含尘污水量为2083.5t)煤尘、矿尘等含尘雨污水主要为煤炭堆场、有色金属矿石堆场等散货堆场和码头作业区的含尘雨水,该部分含尘雨水通过四周排水沟汇集,排入新建的含尘污水处理设置内,经处理达到标准后回用于港区绿化、除尘水。污水并不外排,不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船舶压载水84万t/a(单船压载水最大发生量为6000t)营运期到港

42、船舶进港前均在外海对压载水进行置换,到港船舶在港池内严禁排放压载水。不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可见,本工程所有污水均达标处理不直接外排,工程自身不设排污口,不会对周围水环境和环境保护目标产生不良影响,对评价范围内的海域水质无显著影响。2、环境空气影响预测结论(1)场界达标分析:正常排放条件下,场界(包括工程码头前沿水域范围)处浓度能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限值1.0 mg/m3的标准。(2)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根据风速统计频率,6m/s的风速可以满足风速保证率98%。因此,选取6m/s的风速对应无组织排放源强来计算大气防距离。采用SCREEN3模式进

43、行大气防护距离估算,根据计算结果可知,本工程无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3)大气卫生防护距离:项目无组织排放源的卫生防护距离为500m。(4)项目建成后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叠加在建、拟建项目(不叠加本底值)进行计算,长期气象条件下,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年均浓度值为0.1315mg/m3,位于焦炭码头前沿(工程场界内),厂界外最大地面年均浓度值为0.1134mg/m3,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年均值0.2mg/m3的标准,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最大影响值出现在汪家台村,贡献浓度值为0.0046mg/m3,占标率为2.3%。叠加在建、拟建项目(不叠加本底值)进行计算,逐日气象

44、条件下,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年均浓度值为0.2543mg/m3,位于焦炭码头前沿(工程场界内),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年均值0.3mg/m3的标准,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最大影响值出现在汪家台村,贡献浓度值为0.0514mg/m3,占标率为17.13%。3、声环境影响预测结论(1)距装卸作业码头或堆场白天88m,夜间279m远时,机械噪声的影响即可符合工业企业场界噪声3类标准的要求;距装卸作业码头或堆场白天157m,夜间495m远时,机械噪声的影响即可符合噪声2类标准的要求;此距离仍在港区的范围内,另外,本工程距最近的声环境敏感点距离为1.5km,距离较远,工程营运期产生的噪声可以满足厂界达标,对声环境影响很小。(2)按照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12525-90)及其修改方案的规定,距铁路外轨中心线30m处的噪声限值昼、夜间分别为70dB和60d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