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式张拉在吉利河特大桥体外预应力中应用.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03602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悬浮式张拉在吉利河特大桥体外预应力中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悬浮式张拉在吉利河特大桥体外预应力中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悬浮式张拉在吉利河特大桥体外预应力中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悬浮式张拉在吉利河特大桥体外预应力中应用.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悬浮式张拉在吉利河特大桥体外预应力中应用 摘要: 本文介绍中的悬浮式张拉在吉利河特大桥体外预应力中应用。 关键词:悬浮式预应力张拉;体外预应力成品索        1  工程概况         1.1 桥型简介  吉利河大桥主桥为左幅31.5+35+50.5+30+36.5m、右幅31.5+35.0+50.5+35.0+31.5m的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设计荷载为汽超-20级,挂

2、车-120,设计时速120km/h。本次体外预应力加固维修首先对主桥的腹板竖向、纵向和U型裂缝进行补强处理,处理方案采用灌胶封闭和粘贴钢板;然后对箱梁横隔板砼凿毛,布置钢筋后浇筑砼,增大截面加固;最后浇筑新增砼齿板、锚块,安装体外束进行体外预应力张拉。其中齿板对应的箱梁外侧粘贴碳纤维布补强。         1.2 吉利河大桥体外预应力情况简介  体外预应力位于吉利河大桥(左、右幅)的第1115跨连续箱梁的箱内,主要采用体外预应力钢束加固。钢绞线采用标准强度1860Mpa、直径s15.

3、2高强度低松弛、带PE护套的环氧涂层钢绞线。由于原连续梁结构分为五个互相独立封闭的箱体,所以进入箱梁的通道需另外开设。         1.2.1 张拉方法的选择  由于锚具其锚固对象是环氧喷涂钢绞线,保证张拉过程中环氧涂层的完好无损,因此,选择如何进行张拉是相当重要的。考虑到索很长,伸长量很大, 千斤顶的最大行程只有20cm,实际操作时最大行程一般控制不超过18cm。         1.2.2

4、 系杆布置  整个系杆贯穿1115跨,在每段箱梁中间设置三束系杆,在箱梁底部端设置了锚固区,在其它部位的每个横梁中间,设置钢材制成的圆孔,系杆里面装有减振器,起约束作用,系杆沿桥向都为直线形式。 1.2.3 基本原理  悬浮法张拉的基本原理:在YCW30O千斤顶前部位增加一套工具锚及支架,在千斤顶与锚板间设可调限位板,除了设前工具锚外,还设有后工具锚。在每次张拉时后自动工具锚夹片处于放松状态,在完成一个行程回程时由前自动工具锚夹片锁紧钢绞线,多次倒顶,直到张拉到设计吨位。      &

5、nbsp;  2  施工方案         2.1 总体施工顺序  a.进行梁体开孔(两端和桥面分开进行)进入梁体调查内部情况,b.施工放样测定新增齿板锚块和钢束位置,c. 按照设计图纸核对原结构各部尺寸,d.新增齿板施工,e.应力钢束安装安装传感器, f.预张拉(消除弯沉、变形等),g.正式张拉(同时进行监控),h.安装减震器、施工锚块,i.最终防护、检查、监控验收。     &nb

6、sp;   2.2 施工要求  材料技术要求:a.钢绞线:采用环氧喷涂钢绞线单层无粘结钢绞线(OVMU1),公称直径15.2mm,单根钢绞线公称面积139mm2,制成12(15)束的成品索。锚具、锚垫板、传感器、锚下螺旋箍筋等均采用其配套产品。b.预应力束防护:选用带HDPE套管的成品索。施工工艺要求:预应力钢筋(束)穿束、张拉、防护,穿束与张拉是重点和难点。a.精确裁切钢绞线并按照设计图纸数量和位置编号b.横隔板钻孔、穿束,c.调整钢束张拉端工作长度,安装锚具、锚下传感器,d.齿板砼强度大于95,准备张拉,e.对钢束整体两侧、两端同

7、时对称张拉钢束,最后一次张拉完毕后,在工作锚板上给夹片安装防松装置,并切割多余钢绞线。         3  施工方法         3.1 钢束制作、防护与安装  a根据工作长度和设计长度定制定长成品钢束并按照图纸编号。b成品钢束本身是有一层防护层的,安装过程中要采取了牵引导向架和转角橡胶板等防护措施,避免了穿束过程对防护层的破坏。c首先根据设计长度定制钢束,分部位、规格堆放。穿束采用卷扬机在箱梁内部从一端向另一端牵引进行。钢束整体的纵向移动在特制的滚轮和支架上拖拉,避免了硬性磕碰。为了尽量减少钢束自重下弯对长度的影响,需要按3m左右的间隔设置临时支撑架。以保证钢束平直成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