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论文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的几点做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工论文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的几点做法.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的几点做法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的几点做法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的几点做法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的几点做法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某工程地下室施工季节为夏季,采用商业混凝土。为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裂缝,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材料。如矿渣水泥和大粒径的粗骨科等。但由于该工程要
2、求基础混凝土强度较高,钢筋含量大,实际选用42.5R普硅水泥,粗骨科采用5毫米-25毫米石子(连续级配),细骨料采用中砂,通过掺加粉煤灰的方法降低水化热。混凝土拌制。为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使其浇筑温度不超过28(指混凝土入模振捣后,在50毫米-100毫米深处的温度),要求混凝土搅拌站采用低温井水拌制混凝土,骨科放置在遮阳篷中避免阳光直晒。现场泵送时,管道用湿毛毯覆盖,常洒水降温。制订浇筑方案。为减少每次浇筑的蓄热量,减少水化热的积聚,减小温度应力,混凝上采取斜面分层浇筑,每层厚度控制在200毫米300毫米。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符合质量标准。本工程明确以后浇带为分界线,分三次自东向西连续进行浇
3、筑。总的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标,不得有裂缝、脱皮起壳、凹坑、蜂窝麻面及冷缝等现象。 采用斜面分层浇筑法。由一名技术人员经常检查前面浇筑的混凝土初凝情况并配合采用二次振捣法,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抗裂能力,同时也可防止出现冷缝。严格控制振捣时间。我们是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实。混凝土施工中充分振捣可使骨科和水泥浆在模板中得到致密排列,有助于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裂性的提高。但过分振捣将使粗骨科沉落并使表层混凝土有较大收缩性,水分蒸发后易集聚形成凝缩缝。一般要求振捣手控制在20秒一30秒,或观察混凝土表面不冒气泡且已有部分泛浆即可。混凝土表面是外观质量的关键工艺。本项目采用两道木抹和一道铁抹的工艺。第一
4、次采用长柄木抹,主要是将表面挤压平整,使表面的水泥乳浆均匀分布,浆液厚度为3毫米一5毫米。待表面收水时,进行第二道木抹抹面,其作用是赶出表面泌水。二次抹压表面处理,有利于减少混凝土早期塑性裂缝,闭合泌水收缩裂缝。最后一道铁抹需待泌水赶出后,方可进行。将表面砂粒压入浆面,至有青色呈出即可。过度的抹平压光也会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水泥浆中的Ca(OH)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碳酸钙,放出结合水而混凝土表面碳化收缩,导致表面龟裂。加强混凝土的养护,这是保证混凝土强度的一道重要工序。认真做好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我们采用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和一层麻袋片的方法,由专人负责
5、覆盖及洒水养护,确保7天的养护期。可达到保温和保湿的目的,保证混凝土表面温度不至过快散失而产生表面裂缝,同时可使由混凝土的平均总温差所产生的拉应力小于其抗拉强度,避免产生贯穿裂缝。根据现场温度实测,将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较好地防止了尚处在强度发展阶段的混凝土表面产生干缩裂缝。分层测温。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措施并按需要测定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温度和内部温度,将温差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温差不宜超过25。为保证工程质量,采取测温手段是必要的,测温孔均匀分布于基础平面,一组设三层,埋设深度自下而上为100毫米、90
6、0毫米、1700毫米。在混凝土的升温阶段每2小时测温一次,降温阶段每6小时测温一次并同时测定环境温度,直至温度稳定为止。控温措施。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水泥用量多,水泥水化释放水化热多,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和应力收缩,可能导致混凝土表面裂缝或贯穿性裂缝,影响结构的安全。采取的措施是:掺优质粉煤灰,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加泵送剂,延长凝固时间,促使水化热峰值平滑: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采用麻包片和塑料布覆盖两层,以减少内外温差;尽量降低混凝土浇筑的温度。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
7、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
8、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9、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