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闭合导线控制网技术方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05600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闭合导线控制网技术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文]闭合导线控制网技术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文]闭合导线控制网技术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文]闭合导线控制网技术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文]闭合导线控制网技术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文]闭合导线控制网技术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闭合导线控制网技术方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1 总则12 施工控制网技术依据13 施工控制网技术设计13.1 平面网的布设13.2 控制网坐标系统33.3 导线网测量33.4 高程网的布设43.5 高程网测量44 控制点的保护45 导线网的复测56 提供资料57 工作量预计58 附图(施工控制网布置图)61 总则本技术方案书的适用范围仅限于“*” 施工控制网的布网、施测、成果提交及复测的技术要求。2 施工控制网技术依据 本施工控制网测量的技术依据如下: 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2008)。 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3)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声学要求和测量方法(GB 1422

2、7-2006)。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6)三四等导线测量规范(CH/T 2007-2001)。7)城市勘测成果表。8)业主方提供的点位座标、高程资料。9)设计施工图。3 施工控制网技术设计3.1 平面网的布设本工程首级控制网布设成一级导线网,以满足整个厂区的控制与施工测量的需要,同时作为本工程变形监测的基准点,起算点取自现有控制点HI1,HI2,HI3,其边长根据规范与实地情况控制在500米左右。为保证控制网精度,首级控制网布设为环形导线形式,且联测两个以上已知方向,具体参考附图。本工程主厂区施工平面控制网布设为一级导线网,即

3、在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插入导线点加密,根据需要与实地情况布设为附和导线或支导线。根据现场情况,采用极坐标放样方法,所有导线点基础采用桩基础,桩标石规格如图3.12所示。过渡导线点要求开挖至原状土层1米以下,桩标石规格如图图3.11,所有控制点要求高出地面20cm , 平面网的布点位置参照附图,控制网平均边长约120m。标石顶面不锈钢厚度大于3mm,不锈钢板下面焊接金属钩,保证钢板与砼连接稳固。水准标志统一埋设于正北方向右上角,形状为多边形,材质为不锈钢。标石下焊接金属钩,保证与砼连接稳固,也可焊接在不锈钢板右上角。控制网点砼平台须与坐标方位保持平行垂直关系。满足总体统一美观要求。图3.11图3.

4、123.2 控制网坐标系统控制网平面部分采用重庆独立坐标系,控制网点成果为*独立坐标系形式成果。高程为1956黄海高程系。3.3 导线网测量1)仪器:标称测角精度2,测距精度级等级仪器。2) 首级导线网主要技术要求 导线网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一级导线精度要求进行施测,布设成环形网,且联测2个已知方向。水平角测量采用方向观测法,测角中误差5,距离测量采用中短程全站仪,距离测量相对中误差1/30000。3)首级导线网水平角与距离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如下表:表3.31 水平角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 级仪器精度等级测角中误差()测回数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内2C互差()各测回方向较差(

5、)一级2级仪器53121812表3.32 距离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平面控制网等级仪器精度等级每边测回数 一测回读数较差(mm)单程各测回较差(mm)往返测距较差(mm)往返一级10mm级仪器2-1015-4) 加密导线网技术要求采用支导线或附和导线作为厂区加密导线控制网,加密导线控制网等级为一级,导线边长大致相等,相邻边的长度之比不超过1:3,其主要技术要求如下表:表3.33 加密导线网的技术要求等级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m)测角中误差()测距相对中误差(mm)测回数(2级仪器)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一级2.08015051/300003101/1500005) 导线采用严密平差

6、方法平差,导线点平差后的结果作为厂区控制点的坐标成果使用。3.4 高程网的布设 考虑变形观测的需要,高程网点布设为四等水准网,其它网点联测四等水准。 水准标石在平面标石板上焊接圆顶不锈钢水准标志,位置离平面中心约3cm左右,以方便施工测量使用。也可埋设在不锈钢板边缘紧邻处,要求统一埋设在正北方向右上角。3.5 高程网测量 1) 仪器:DS3型水准仪配双面水准尺。 2)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表3.51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 级每千米高差(mm)路线长度(km)水准仪的型 号水准尺观测次数闭合差四等1016DS3双面往返各一次6 注:n为测站数,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km)。 3)

7、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表3.52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 级水准仪的型 号视 线 长 度(m)前 后 视较差(m)前 后 视累积差(m)视线离地面(m)基本分划 辅助分划 读数较差(mm) 所测高差较差(mm)四等DS31005100.2354) 水准测量数据采集及平差:水准测量数据须进行人工数据记录及平差处理。4 控制点的保护为确保施工控制网点免遭破坏,拟对施工控制网点安置保护装置,保护装置拟采用竹制的护栏,护栏高为80cm,100cm100cm见方,上部为横栏,并用油漆统一加涂红白相间的醒目条纹,悬挂警示牌(标示坐标及高程)。考虑部分控制点挖至原状土30厘米以下,会造成积水,拟将

8、该区域旁边挖条小水沟用来顺水。示范图如下:5 导线网的复测 导线网竣工后,应经过实地复测检查,方能提交给建设单位。按规范要求,施工控制网施工期间应3至6月复测一次,复测精度与施测精度相同。复测采用严密平差,及时提供可靠的测量成果交建设单位。根据车站的施工进度,本工程施工控制网复测暂定为四次。6 提供资料 整个施工控制网完成后,提供以下成果资料:1) 施工控制网测量技术报告。2) 施工控制网布置图。 3) 施工控制网成果表。成果资料按正常程序校核审查无误、签署完整后,正式出版六份一次提供给建设单位。7 工作量预计工 作 量材 料项 目单 测复 测项 目数 目首级导线点9个9个4次混凝土1m3加密导线点10个10个4次混凝土1m3四等水准4km4km4次水准点标志9个放 样4工日埋 标4工日8 附图(施工控制网布置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