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软件研发楼工程测量方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0562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软件研发楼工程测量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公司软件研发楼工程测量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公司软件研发楼工程测量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公司软件研发楼工程测量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公司软件研发楼工程测量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司软件研发楼工程测量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软件研发楼工程测量方案.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1. 编制依据22.工程概况23.施工测量特点34.施工测量准备工作34.1 工程总体布局34.2工程定位34.3熟悉和校核图纸34.4 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44.5 掌握误差的处理44.6 测量仪器和人员的配备44.7 管理制度的建立45.控制网的布置55.1工程平面网的布置55.2 标高控制网的测设55.3 网点编号标识55.4 控制网点的保护与复测56.地下部分基础施工测量66.1 基础轴线测设66.2各部位轴线及细部检查66.3 基础结构标高的控制67.主体结构首层以上施工测量67.1轴线竖向控制67.2 0.000m以上的结构标高控制88. 竣工测量与变形观测98.1 竣工测量98

2、.2变形观测99.施工测量质量保证措施910、沉降与变形观测910.1基坑变形监测1010.2土钉墙顶部位移观测1010.3沉降观测1010.4观测与成果整理1211、验线工作1212.本工程施工测量具体要求121. 编制依据1.1经有关部门审批的文思创新软件研发楼工程有效施工图1.2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1.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1.4建筑工程测量规程:(北京市标准DBJ 01-446-2007)1.5北京地矿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建筑定位角桩及水准点(测量成果)1.6本工程(土方、降水、支护工程)平面图及高程控制网1.7建筑区域地形情

3、况2.工程概况 项 目内 容项 目内 容建筑占地面积7123m2建筑面积56356m2地下室面积18865m2地上建筑面积37491m2建筑用途研发办公建筑特点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物长度地下123.800m建筑物宽度地下72.000m地上123.650m地上71.700m地上层数五层/六层地上标准层高度4.000m地下层数地下二层地下层高3.600m、5.450m0.00标高48.60m檐口高度23.99m基底标高-10.500m、-11.300m、-11.600m、-11.900m、-11.000m、-11.200m、-11.100m、-13.300m、-10.750m、-11.800m、-1

4、1.550m、-12.050m楼梯结构形式板式建筑类别公建建筑耐火等级地下一级、地上二级外墙保温做法60厚岩棉板装修作法内外隔墙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屋面上人屋面、不上人屋面外墙面外挂板玻璃幕墙楼面耐磨混凝土地面、水泥地面、铺地砖防水地面、混凝土防水地面、单层地毯、细石混凝土、花岗岩楼面、防静电架空活动地板、水泥楼面内墙面耐水腻子、面砖、涂料、矿棉吸声板、水泥砂浆、薄片花岗岩铝蜂窝板复合墙面、薄片花岗岩铝蜂窝板顶棚超细无机纤维顶棚、耐水腻子顶棚、浅灰色喷涂(无吊顶)、铝条板吊顶、粘帖矿棉板顶棚、矿棉板吊顶、刷涂料顶棚防水地下室4mm厚SBS橡胶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一道;屋面防水采用(3+3)厚SB

5、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卫生间、厨房、风机房用1.5厚水泥基防水涂料刷2-3遍;消防水池4mm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一道;排水沟、集水坑20mm厚1:2.5防水砂浆,内掺5%防水剂;门钢制防火门、防护密闭门、密闭门、防爆波活门、木门、防火卷帘门回填土2:8灰土保温屋面为80厚岩棉板, 外墙采用60厚岩棉板。 3.施工测量特点 3.1为使施测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满足施工精度要求,迅速圆满的完成施工测量放线工作,在每次施测前要将各测量工具配备齐全,作好施工测量准备,并对测量仪器进行施测前的检查、校正,使仪器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另外对其他测量用具(如钢尺)进行尺长鉴定以满足测量精度,并对图纸中轴线、标高

6、数据进行校核、计算、检查,以免造成差错。3.2本工程工程量较大,施工分地下和地上部分,施工项目多,在施工过程中交叉作业较多,为保证各工序相互配合、衔接,施工测量工作要与设计、施工等密切配合,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3.3为保证工程整体质量,防止因测量放线的差错造成损失,必须在整个施工各个阶段和各主要部位做好验线工作。4.施工测量准备工作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定位、标高情况;了解工程特点、设计意图和工程所在地区建设单位移交的红线桩及水准点;了解建筑物的定位条件,主要轴线间距及夹角。 4.1 工程总体布局在设计总平面图上了解现场的原地貌、地物情况,道路及管线的安排。核对场地内需要保留的地下管线种类和数目是

7、否齐全,准确地了解现场地上和地下情况,到现场实地测量进行核对。4.2工程定位本工程的定位依据北京地矿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建筑角桩、水准点作为定位起始点,计算出建筑物方位与建筑角桩坐标关系数据进行建筑物的定位测量。4.3熟悉和校核图纸本工程的建筑形状,结构比较复杂,其中平面轴线尺寸和立面各层的标高要全面校核,看图要以结构轴线图为准,注意对照建筑图,核对相关部位的轴线尺寸、标高,注意设备安装对结构工程的精度要求。如预埋件、预留洞等。4.4 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工程施工前要学习掌握施工测量规范要求,如平面控制网的测设、水准点的引测、轴线的竖向投递、标高的竖向传递,结构柱、墙及梁的定位,相关的垂直

8、度偏差控制等。了解设计对工程测量的一些特殊要求,如分项工程外墙砖,变形缝,电梯等测量要求。4.5 掌握误差的处理在进行测量定位放线过程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其包括人为误差、测量设备误差、环境影响,当测量后的验线成果与放线成果之间误差不符时,处理可按两者之差,若小于1/ 2限差时为成果优良,小于或等于 2限差时成果合格,可不必改正放线成果或取两者的平均值。超过 2限差时,不予验收,并责令其全部返工。4.6 测量仪器和人员的配备由于本工程面积大,几何形状复杂,普通的测量仪器已不能满足工程的要求,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进度配备了相应的测量仪器和专职的测量人员。 4.6.1测量仪器配备见下表 序 号 仪

9、器名称 型 号 精 度 数 量 1 宾得全站仪 R-202NE 2(2mm+2mm/km*D) 1 套 2 水准仪 DZS3-1 2mm 1 台(注:所有测量设备必须送到国家授权的计量单位检定,合格后并出据合格证方可使用)4.6.2 测量人员配备见下表测量人员配备表 序 号 姓 名 技术等级 上岗情况/编号 备 注 1 王艳忠 中 级有上岗证 组 长 2 林恒辉 中 级有上岗证 验 线4.7 管理制度的建立4.7.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保证本工程质量、安全、进度顺利的进行,起到关键性作用。4.7.2 在开工前设置测量管理机构及职责;各级岗位责任制的职责分工;人员培训及考核制度;测量成果及资料制

10、度;控制桩防护制度;仪器定期检定,检校及维护保管制度;仪器操作规程及安全操作制度。5.控制网的布置本工程平面尺寸及形状差异较大,控制网是整个建筑物平面定位及竖向控制的依据。布设是否合理、科学是保证整体施工测量精度和分区分期施工相互相接的基础。要本着“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原则,控制点位要通视,易量,布点要均匀,便于长期保存。5.1工程平面网的布置 控制网的测设采用高精度的测量设备(全站仪)进行。首级网点根据测绘院给定的定位桩作为起始点位,采用极坐标方法测设网点。每个点的极长2次量测,极角采用1个测回。以保证点位的精度。完毕后再将仪器搬至网点上,校核网点间的角度距离,符合测量规范后出成

11、果资料,报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根据控制网点与轴线间尺寸的关系,进行对轴线的加密控制。点位的做法见下示意图 5.2 标高控制网的测设根据北京地矿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水准点进行建筑标高网的测设,本工程标高控制网采用四等水准引测,布设在围墙的东西南北4个方向,分别标注0.000高程。水准点布置见附图15.3 网点编号标识建筑平面网和标高网布设完成,应将网点编号对应实地标识在点位处,以避免在使用中用错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5.4 控制网点的保护与复测整个场地的高程网及各楼座的平面网,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点位应及时采取措施妥善保护,并在雨季前、后复测,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6.地下部分基础施工测量6.

12、1 基础轴线测设根据轴线控制网点用经纬仪或全站仪进行投测定位,当基础垫层浇筑后,在垫层上先测设出建筑物主轴线,然后测设边界线、墙宽线、柱位线及基坑线,并以黑线的形式在垫层上弹出各线,为基础结构浇板的支测控制依据。细部放线弹出钢筋的分档标志线,以保证钢筋摆放的准确性。钢筋绑扎完毕后,再将控制线投测到钢筋上,并做好标记,作为对模板支设的复检及插筋的依据。施工中必须严格保证精度,严防出错误。主控轴线布置图见附图26.2各部位轴线及细部检查结构(模板支设)控制线测设完毕后,首先要检查轴线控制点有无用错和位移,再检查各轴线地投测位置(既定位轴线)。实量各轴线地相对尺寸,测量角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验线时还

13、应检查垫层顶面地标高,经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6.3 基础结构标高的控制本工程依据测绘院提供的水准点用DZS3-1水准仪采用四等水准观测方法在建筑区域布点并做好明显的标记作为本工程标高控制点依据。为保证建筑标高控制的精度要求,在基础施工中就应注意准确的测设标高,为0.000m以上的标高传递打好基础,用水准仪及钢尺根据控制网点进行分阶段引测,如在基础四周部位,以水平壁桩的形式测设标高作为各结构部位垫层、混凝土施工的控制依据;也可采用挑挂钢尺的方法进行引测,将标高传递到基槽护坡挡壁处,并把标高转测到基槽四周,用红色油漆标注三角。标高传递见下如图:7.主体结构首层以上施工测量7.1轴线竖向控制

14、当本工程施工到0.000m以后,随着结构层的升高,首层轴线向上投测用以作为各层放线竖向控制依据。由于本工程场地局限,结构形式多变,外控法已无法保证本轴线竖向投测精度。所以,采用内控法进行主轴的竖向投递。7.1.1内控制网点的布设根据平面尺寸、形状、结构的设计和施工顺序,在首层布设内控制网点,满足工程分区、分阶段施工。主控轴线分别为3、9轴及B、E、P、U轴,网形平行于轴线并向内偏离1000mm,布网要考虑避开楼层的梁、墙、柱,要能通视易闭合。7.1.2 内控点的埋设方法采用钢板(150mm 150mm 10mm)钢板通过锚脚与首层板筋焊牢,高度与首层结构平或高出5mm即可。另外施工上升到各层楼

15、面,每层在对应控点竖向位置预留(150mm150mm)方孔洞,以便竖向投递,洞口处用砂浆做成20的防水斜坡,完成后进行保护。详见以下示意图: 7.1.3 内控网点测设首层点位设计、埋设工作完成后,进行内控点的测设。以外控轴线控制网点为基准点,用高精度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或直角坐标法,长边控短边,精确测设内控点位,然后将仪器安置在内控点位上,进行角度和距离的闭合。测角中误差及边长距离相对中误差符合规范要求后,出测量成果,交监理检测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内控网点的标识可用钢针刻画十字线。内控点位布置图见附图3 7.1.4内控点竖向投递仪器采用高精度激光垂准仪DZJ3,采用天顶法进行竖向投测。在首层

16、内控点上架设仪器,调制仪器对中、置平后启动电源,使激光铅垂仪发射出可见的红色光束,投射到放线层预留孔接收靶上,用对讲机配合指挥,查看红色光斑点离靶心最小时,通知上方,准备投测:(见如下示意图)(1)仪器水平度盘指向00,在激光接收靶上定出第一点。(图a)(由于仪器本身存在误差,投测所发射的激光线可能不垂直,须将仪器水平旋转一周。)(2)仪器平转180,在激光接收靶上定出第二点。(图b)。(3)仪器再平转90与270位置,在激光接收靶上定出第三点、第四点。 (图c、d) (4)检查投点位置正否,取四点的中心点作为最后点位。 (5)点投好后,通知上方,保护标志。所有内控点的投测均采用上述方法。7.

17、1.5 校核每层内控点竖向测完毕后,都必须进行检查校核(即边长距离和角度)符合规范后才能进行细部轴线地放线工作。7.2 0.000m以上的结构标高控制主要是用钢尺沿结构外墙,边柱或内控点预留孔,向上竖直测量。每段施工区应至少有3处向上引测,以便能相互校核,适应分段施工。7.2.1 用水准仪根据场区标高控制点在首层标高向上引测处准确的测出相同起始标高线+1.000m,用钢尺沿铅直方向向上量到施工层,并划出整数水平线,各层的标高线均由起始高程向上直接量取。当楼高大于1整尺的高度时,应该在该层精确测定第2条起始标高线,作为再向上引测的依据。 7.2.2 每层引测的3处标高控制点校核后取其平均值作为该

18、层地抄平基准。向上传递地标高点使用钢尺应经过鉴定,引测时尺身应铅直并用标准拉力,同时也要进行尺长和温度的改正。7.2.3施工层抄平:引测校核后的标高控制点为基准进行抄平工作,在观测时尽量做到前后视距等长,减少仪器误差对测量的影响。极坐标方法放样,也可以先用极坐标方法测设弧的等分辅点,然后用长弦直角坐标法加密弧上辅点,弦的等分点越多,测设的圆曲线越精确。圆弧上点的连线矢高值小于3mm为合格。8. 竣工测量与变形观测8.1 竣工测量竣工测量是验收和评价工程是否按设计施工的基本依据,也是工程交付使用后进行管理维修,从建及新建的依据。8.1.1重点:从工程定位开始就要有次序的一项不漏的积累各项技术资料

19、,尤其是隐蔽工程,一定要在埋土前或下一部工序前及时测出竣工位置,在搜集竣工资料的同时要做好设计图纸的保管,各种设计变更通知,洽商纪录均要保存完整。8.1.2竣工资料(包括测量原始记录)及竣工平面图等编制完成后,由编绘人员与工程负责人签名后交使用单位与国家有关档案部门保管。8.2变形观测根据有关规定,工程的变形观测必须有具备相关资质的专业单位根据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方案进行观测。9.施工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本工程建立测量岗位责任制和质量监督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测量人员分工职责,落实施工质量责任,各行其职,各负其责。为保证本工程施工测量的高度准确性,制定如下保证措施:9.1所有各

20、项测试和引点工作必须按照工程测量专业质量手册以及实施细则文件规定的程序进行。9.2 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指标必须按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进行。9.3进场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且在检定有效期内,标识保存完好。9.4 测量桩点、定位方向、定位依据必须经过校算、校测合格后才能使用。9.5加强场内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损坏。9.6严格执行监理验线制度。每道放线工序完成后,由施测人员自检,质检员和验线员复验,确认无误后报监理公司验线。10、沉降与变形观测在施工各阶段过程当中,为掌握重要的结构轴线位移与沉降情况,及时发现沉降与变形的程度,提供出可靠的变形数据,在各阶段施工过程中要经

21、常对结构进行沉降和变形观测,并配合协助专业队伍进行沉降与变形观测。10.1基坑变形监测为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土方开挖及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通过监测,及时分析反馈监测结果,掌握基坑支护结构及周边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确保基坑及周边情况,给安全施工生产提供参考。基坑工程施工期间及地下结构施工期间,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进行观测,通过监测,可以及时掌握基坑开挖及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实际状态和变化情况,及时预报,为基坑边坡的安全与稳定提供监测数据,防患于未然;从而正确、科学合理地安排下一步工序,使施工生产更加安全。本工程的基坑监测包括土钉墙顶部位移监测。10.2土钉墙顶部位移观测通过对土钉墙顶

22、部的位移观测监控,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防止土钉墙体变形过大对基坑边坡造成危害。坡顶位移观测点的布置、埋设:在土钉墙顶面(基坑散水)埋设观测点,长度为250mm带有刻度的钢卷尺,并用水泥砂浆固定,间距约30m。在基坑四边角设置位移观测基准点,保证两个基准点的连线和观测点通视。在土钉墙支护阶段,基坑开挖到一定深度后、坑顶散水做完后,施工期间用经纬仪每三天观测一次,待全部挖完半个月后十天观测一次直至基槽回填土结束,遇降雨和特殊情况时应增加观测次数。10.2.1基坑监测警戒值土钉墙顶部位移在027mm内的变化属于正常现象,当超过27mm时应引起注意,加密观测次数,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10.3沉降观测水准

23、点的布设使用施工现场布设的4个深埋水准点做为沉降观测的水准基点,并对水准点进行相互校核,防止其本身发生变化,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为防止水准点受到冻胀的影响,水准点的埋设深度至少要在冰冻线以下0.8m。保证水准点的稳定性和起算依据的正确性。在结构施工过程中,须经常对结构进行观测,以检查结构变形。如发现超过允许值的沉降变形,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10.3.1沉降观测的次数(1)根据施工的进度情况,较大荷重增加前后,均应进行观测。(2)在雨后及周围大量积水应进行观测。(3)在某一段时间内,若沉降量较大,应对观测次数进行加密。10.3.2工作要求(1)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2)固定使用的

24、水准仪及水准尺。(3)使用固定的水准点。(4)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10.3.3观测点的布置根据该工程基础构造、受力特点,沉降观测点将在施工建筑物沉降缝两侧,在施工过程当中,按观测计划及施工具体情况进行沉降观测,掌握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埋设示意对观测点的要求:(1)观测点本身应牢固稳定,确保点位安全,能长期保存。(2)观测点的上部必须为突出的半球形状或有明显的突出之处,与结构外皮保持一定的距离(约30mm)。(3)要保证在点上能垂直置尺和良好的通视条件。10.4观测与成果整理在观测点布置完毕之后,即进行沉降观测以首次观测成果做为初值,每次观测时,为保证观测成果的准确

25、和有较高的观测精度,消除使用仪器的视准误差所造成的影响,在观测时要尽量使前、后视距离等长的方法,以抵消仪器视准轴的误差,从而提高观测精度。每次观测后的成果均与首次成果比较,计算沉降量,每次观测结束后,要检查记录计算是否正确。然后将观测高程列入沉降观测的成果表中。11、验线工作11.1在工程定位结束后,应报相关部门、监理方进行验线、复测,经查符合施工测量规程要求、合格后才可进行下一步工作及土方开挖。11.2在各分项工程测量放线后,均应由质检部门检查,最后报监理单位复测验收,合格后进入下一步工序的施工。11.3验线内容包括轴线的平面控制测量,建筑物的墙、柱边线,高程的控制测量,各楼层的建筑1.00

26、0线。12.本工程施工测量具体要求 平面控制网的技术指标等级使用范围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二级框架、高层、连续程度一般建筑121/15000 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方向观测法) 仪器类型光学测微器两次重 合读数差 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互差2c()同一方向各测回互差() DJ2 3 12 18 12 水平角观测的测回数 等 级控制网分类测角中误差() 测回数 DJ2 二级 场区 10 1 建筑物 12 普通钢尺量距的技术要求丈量相对中误差作业次数丈量次数读定次数读(mm)温度读至()定线最大偏差(mm)尺段高差较差(mm)同尺各段或同段各尺的较差(mm) 1/24000 1-2 2 3 0

27、.5 1 50 10 2 1/20000 1/15000 1/10000 1-2 2 2 1 1 70 10 3 1/8000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项 目允许误差(mm)每 层 3 高度(H) H30m 5 基础放线尺寸的允许偏差长度L、宽度B的尺寸(mm) 允许误差(mm) L(B)30 5 30 L(B)30 10 60L(B)90 15 90L(B) 20等 级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每站高差中误差(mm)闭合差(mm)检测已测高差较差(mm)使用仪器、方法及要求一等0.50.150.3n0.5nDS05型仪器一等水准测量二等1.00.300.6n0.8nDS05或DS1型仪器二 等

28、水准测量三等2.00.701.4n2.0nDS1或DS3型仪器三等水准测量四等4.01.503.0n4.0nDS3型仪器往返观测 光电测距仪测定的技术要求 仪器精度等级一测回读数较差限差(mm)测回间较差限差(mm)往返测或不同时间所测的较差(mm) 级 5 7 2(a+bD) 级 10 15 各部位放线的允许误差 项 目 允许误差(mm) 外廓主轴线长度(L) L30m 5 30mL60m 10 60mL90m 15 90mL 20 细部轴线 2 承重墙、梁、柱边线 3 非承重墙边线 3 门窗洞口线 3 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 项 目 允许误差(mm) 每 层 3总高(H) H30m 5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视线长度(m)视线高度(m)前后视距差(m)前后视距累积差(m)基、辅分划读数较差(mm)基、辅分划测高差之差(mm)三等 75 0.3 2 5 2.0 3.0四等 100 0.2 3 10 3.0 5.0等外 100能读中丝大致相等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每公里高差中数中误差(mm)仪器型号水准标尺观测次数往返较差、附合或环闭合差(mm)偶然中误差M全中误差MW与已知点联测环线或附合平地山地三等36DS1DS3因瓦双面往、返往、返往往、返12L4 n510DS3双面往、返往20L6n715DS3单面往、返往30L10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