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水准面精化外业技术规定(0530-1) .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05901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7.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地水准面精化外业技术规定(0530-1)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大地水准面精化外业技术规定(0530-1)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大地水准面精化外业技术规定(0530-1)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大地水准面精化外业技术规定(0530-1)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大地水准面精化外业技术规定(0530-1)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地水准面精化外业技术规定(0530-1)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地水准面精化外业技术规定(0530-1) .doc(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 地 水 准 面 精 化外 业 技 术 规 定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2005年4月目录 1.总则11.1.适用范围11.2.引用技术标准11.3.主要技术指标12.专业技术设计23.GPS网选点、标石埋设及观测23.1.GPS A、B级点编号规则23.2.GPS C级点编号规则23.3.GPS网选点33.3.1.基本原则33.3.2.选点要求33.4.GPS埋石43.4.1.标石类型与适用等级43.4.2.准备工作53.4.3.GPS A、B级点埋石作业流程53.4.3.1.标石坑的挖掘53.4.3.2.基座建造53.4.3.3.标石柱体建造63.4.3.4.标石造埋后期工作73.4.4.GP

2、S C级网点埋石73.4.5.标石建造的照片73.4.6.点位委托保管书83.5.GPS观测83.5.1.观测设备83.5.1.1.GPS接收机83.5.1.2.GPS天线83.5.1.3.仪器检定与检验83.5.2.GPS A、B级点观测83.5.2.1.基本技术要求93.5.2.2.观测设备93.5.2.3.观测方案93.5.2.4.作业要求93.5.2.5.数据下载与存储103.5.2.6.观测的补测和重测113.5.3.GPS C级点观测113.5.4.GPS外业数据质量检查124.二、三等水准路线的普查、补埋及观测124.1.普查124.2.补埋124.3.水准仪器的基本技术要求14

3、4.3.1.常规水准仪基本技术要求144.3.2.数字水准仪基本技术要求144.4.水准测量144.4.1.采用光学水准仪的水准观测及跨河水准测量154.4.2.采用数字水准仪的水准观测155.重力测量155.1.重力测量基准155.2.精度指标155.2.1.二等重力联测155.2.2.加密重力联测155.3.布测方案165.3.1.二等重力点的布测165.3.2.加密重力点的布设原则165.3.3.使用的仪器检验与测试165.4.观测175.4.1.重力观测175.4.2.重力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测量175.5.外业数据处理175.5.1.重力测线计算175.5.2.重力点坐标及高程计算18

4、5.5.3.重力异常计算186.资料整理与汇交186.1.资料整理基本要求186.2.GPS部分196.2.1.选埋资料的整理196.2.2.观测数据的整理196.2.3.光盘资料整理206.3.水准部分216.3.1.埋石216.3.2.观测216.3.3.资料整理、分类与汇交226.4.重力部分256.4.1.重力资料整理256.4.2.重力资料光盘256.5.资料汇交基本要求267.附录A GPS埋石277.1.附录A1 GPS、水准共用标石类型277.2.附录A2 GPS、水准共用标石类型符号277.3.附录A3 GPS、水准共用标志示意图287.4.附录A4 GPS、水准共用标石类型

5、图307.5.附录A5 各类GPS、水准共用标石体积计算和用料表327.6.附录A6 混凝土施工要求337.7.附录A7 标志安置辅助器使用方法347.8.附录A8 点位埋设照片张贴格式(A4纸)357.9.附录A9 GPS、水准共用点位点之记的绘制387.10.附录A10 测量标志委托保管书418.附录B 水准埋石438.1.附录B1 水准点之记438.2.附录B2 水准点指示桩规格448.3.附录B3 水准点普查情况登记表458.4.附录B4 水准点埋设照片张贴格式(A4纸)469.附录C GPS观测489.1.附录C1 GPS手簿观测范例及说明489.2.附录C2 GPS仪器检验规定56

6、9.3.附录C3 GPS仪器检验手簿5710.附录D 水准观测6410.1.附录D1 手簿封面6410.2.附录D2 几何水准6810.3.附录D3 水准点点位说明式样6910.4.附录D4 水准观测统计表式样7011.附录F 资料整理7111.1.附录F1 工作报告提纲7111.2.附录F2 技术总结提纲7211.3.附录F3 检查、验收报告主要内容7311.4.附录F4 报告封面填写式样74大地水准面精化外业技术规定1. 总则1.1.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大地水准面精化”项目外业实施,是现行技术标准的补充,涉及专业设计书的编写;临时GPS连续运行站的建设与运行;GPS A、B、C级网选埋

7、与观测;二、三等水准网的选埋与观测;加密重力测量;资料整理、检查验收等工作。1.2. 引用技术标准GB/T 183142001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 1289791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891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79442000加密重力测量规范; CH/T 200031999 国家一等重力测量规范;CH 80161995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 ZBA 75001-89 测绘技术设计规定。如果上述技术标准更新,则采用新标准。1.3. 主要技术指标GPS A级网相邻基线点水平分量中误差优于5mm;相邻基线点垂直分量中误

8、差优于10mm;GPS B级网相邻基线点水平分量中误差优于8mm;相邻基线点垂直分量中误差优于15mm;GPS C级网相邻基线点水平分量中误差优于10mm;相邻基线点垂直分量中误差优于30mm;一等水准每千米偶然中误差为0.45mm,每千米的全中误差为1mm;二等水准每千米偶然中误差为1mm,每千米的全中误差为2mm;三等水准每千米偶然中误差为3mm,每千米的全中误差为6mm;二等重力点相对于起算点的重力联测中误差不得超过0.3010-5ms-2; 加密重力点相对于起算点的重力联测中误差不得超过于0.6010-5ms-2。2. 专业技术设计 项目实施前,作业单位必须根据项目设计书的要求进行专业

9、设计,并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 设计过程中必须对测区进行实地踏勘并收集已有测绘资料和其它相关资料,包括:点位周边的地理与地质构造(图)及环境变化资料;气候、冻土、地下水变化、地震资料;了解测区范围内公共设施,如:野外试验场、验潮站、水文站、地震台、气象台、天文台、人卫站、科学观测站、公园景区、学校、交通站、政府办公地等位置及环境资料,作为点位选择的参考。 设计过程中应征求地质专家意见,以求获得最佳布设方案。 在充分收集、研究分析测区资料的基础上,按照测绘技术设计规定完成专业技术设计书的编写。 设计完成后应提交专业设计书、实施方案、设计图并报法人单位审批。3. GPS网选点、标石埋设及观测3.1.

10、 GPS A、B级点编号规则A级点:编号范围0001-0999 B级点:编号范围1000-9999在项目实施区域内由北向南,由西向东连续、递增编号。各区域间应保证编号连接、递增、不重、不漏。如: “华北地区大地水准面精化”项目中点位编号见表1。表1 等级北京天津河北山西A0001-00060007-00120013-00170018-0025B1000-10271028-10491050-11801181-12893.2. GPS C级点编号规则GPS C级网点名采用当地地名,点号采用4位数表示,第一位是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后三位是点位序列号,由阿拉伯数字组成。编号顺序

11、由北向南,由西向东,从001开始依次递增编号(如果个别省、自治区点号超过999个后,第一位省代码不变,第二位改用小写拉丁字母,后两位仍是阿拉伯数字,从01开始依次递增编号)。GPS C级点埋石工作已完成的省,观测时采用埋石点号,数据处理时再统一命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见表2。表2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新疆a河北、北京、天津n西藏b山西o青海c山东p内蒙古d河南q甘肃、宁夏e安徽r陕西f江苏、上海s四川、重庆g湖北t贵州h湖南u云南i江西v广西j浙江w黑龙江k福建x吉林l广东、香港、澳门y辽宁m海南、西沙、南沙、台湾z3.3. GPS网选点3.3.1. 基本原则 GP

12、S A级点必须选在一等水准路线结点或一等与二等水准路线结点处,并建在基岩上,如原有水准结点附近3公里处无基岩,必须以地质工程师认可的书面材料和点位变动方案报法人单位审批。 GPS B级做为水准路线的结点时应选建在基岩上,如结点处无基岩或不利于今后水准联测,则需向法人单位上报点位埋设变动方案。水准路线中的GPS B级点和GPS C级点位应选建在稳定地点,位置不宜偏离设计位置3公里,且点位便于长期保护。 GPS点位应均匀布设,所选点位应满足GPS观测和水准联测条件。 点位所占用的土地,应得到土地使用者或管理者的同意。3.3.2. 选点要求 选点人员应由熟悉GPS、水准观测技术及地质技术的人员组成。

13、选点前必须充分研究项目设计书、大地水准面精化外业技术规定、实施方案、专业设计书;并充分了解测区的地理、地质、水文、气象、验潮、交通、通讯、水电等信息。 选点人员应收集测区地质资料,实地勘察选定点位。点位确定后用GPS接收机测定大地坐标,同时考察卫星通视环境与电磁干扰环境,确定可用标石类型、记录点之记有关内容,实地树立标志牌、拍摄照片。 点位应选择在稳定坚实的基岩、岩石、土层、建筑物顶部等能长期保存、满足观测条件的地点,并做好选点标记。 选点时应避开环境变化大,测量标志难以长期保存的地点,如易受水淹的河床、低地、靠近铁路、公路、已规划的易受施工影响且有剧烈震动的地点。 选点时应避开地质环境不稳定

14、的地区,如断裂破碎带边缘、易发生洪水、滑坡、岩崩、局部沉降的地区,另外应避开有大量物质搬移的矿区、采石场、大量取土、地下水剧烈变化的地区。 选点时应远离发射功率强大的无线发射源、微波信道、高压线(电压高于20万伏)等,距离不小于200米,应实地了解发射源和电磁波影响状况,并标注在点之记环视图上。 选点时应避开多路径影响,避免靠近大面积的水域、树冠、高大建筑物、低洼潮湿等地点,点位周围应保证高度角15以上无遮挡,困难地区高度角大于15的遮挡物在水平投影范围总和不应超过30。50米以内的各种固定与变化反射体应标注在点之记环视图上。 选点时必须绘制水准联测示意图。 选点完成后提交选点图、点之记信息、

15、实地选点情况说明、对埋石工作的建议等。 选点结束后,必须经过质检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埋石阶段。3.4. GPS埋石3.4.1. 标石类型与适用等级标石类型与适用等级见表3。表3等 级可用标石类型GPS A级点基岩GPS、水准共用标石GPS B级点基岩GPS、水准共用标石;土层GPS、水准共用标石GPS C级点基岩GPS、水准共用标石;土层GPS、水准共用标石;楼顶GPS、水准共用标石注: 岩层GPS、水准点参照基岩标石类型; GPS C级点标石参照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执行; 埋设标石类型与等级不符合时,必须报法人单位审批。3.4.2. 准备工作埋石工作应准备的工具包括:运输工

16、具、钻孔(打夯)机械、起重器械或装置,挖、埋坑工具(锹、镐、冲击钻、铁锤、钢钎等)。模型板(柱石模型板、基座模型板),扳手(活动扳手、套头扳手等),铁皮板,水桶,皮尺、标尺、垂球,振捣工具(电动振捣棒等),标志安装辅助工具,修饰工具(建筑用水平尺、抹子等)。指南针,绘制点之记工具(铅笔、格尺、空白点之记等),手持GPS接收机,数码相机等。根据选定的标石类型,按附录A5、A6计算标石体积及用料,进行备料、施工。3.4.3. GPS A、B级点埋石作业流程3.4.3.1. 标石坑的挖掘以选点标记为中心挖掘标石坑,平面尺寸不得小于标石基座的规格,深度参照附录A5。3.4.3.2. 基座建造 地表覆盖

17、土层标石基座建造土质坚实的地区可使用土模建造标石基座,土模底面应平整且处于水平状态,土模东西向平行。 土质不坚实的地区应使用模型板建造标石基座,在标石坑底部按照标石类型的基座大小安置基座模型板,要求两条模型板边与东西向平行。底面应平整且处于水平状态。基座建造时浇灌混凝土至基座深度的一半,充分捣固后放入捆扎好的基座钢筋骨架,在基座中心垂直安置捆扎好的柱石钢筋骨架,将柱石钢筋骨架底部与基座钢筋骨架捆扎一起,浇灌混凝土至基座顶面,充分捣固并使混凝土顶面处于水平状态。 基岩标石基座建造建造在基岩上的标石,首先挖去覆盖层,打去风化层,然后在坚硬基岩石上按基岩标石基座大小开凿出基座坑,深度应不小于50cm

18、(当遇到整块坚硬花岗岩时,基座坑深度应不小于30cm),在基座坑的四角和基座坑中心位置分别钻一个=16mm、深=100mm的孔洞,并打入=16mm长度大于250mm的钢筋,要求四角位置的孔洞距基座坑边约100mm且对称于与基座坑中心位置的孔洞。以上基座建造时应将基座坑清洗干净并浇灌混凝土至基座深度的一半,充分捣固后放入捆扎好的基座钢筋骨架并将其捆绑于打入基岩的钢筋上,在基座中心垂直安置捆扎好的柱石钢筋骨架,将柱石钢筋骨架底部与基座钢筋骨架捆扎一起,浇灌混凝土至基座顶面,充分捣固并使混凝土顶面处于水平状态。地表有覆盖层,按土层标石要求埋设水准测量标志。裸露基岩的标石,在距地面不大于0.2m,标石

19、北侧距标石中心0.35m处安放一个水准测量标志,标志安放应水平、正直,镶接牢固。3.4.3.3. 标石柱体建造 使用模型板建造标石柱体待基座混凝土凝固(常温下约12h)后,在基座中心逐层垂直安置柱石模型板,浇灌混凝土并充分捣固,在距地面下0.2m处安放一个不锈钢下标志,混凝土浇灌至柱石模型板顶面下0.3m处,在涵管中心垂直安置辅助标志,隔天混凝土凝固后安放预制的GPS、水准共用标志(标志安放方法见附录A7,浇灌混凝土至柱石模型板顶面并充分捣固(注意捣固时禁止碰动标志安置辅助器),将混凝土顶面抹平,标志保护盖应与模型板顶面、混凝土顶面在同一平面。 使用预制涵管建造标石柱体可利用预制涵管代替模型板

20、进行标石的建造,预制涵管采用外径不小于0.4m的标准涵管预制件,长度为柱石长度加0.10m(地表覆盖土层标石应加0.15m)。柱石埋设步骤如下:基座浇灌混凝土一半,放入基座钢筋骨架,将柱石钢筋骨架插入清洗干净的涵管内(足筋下端形弯,应探出涵管壁约0.2m),用起重器械或装置将涵管与柱石钢筋骨架吊放在基座中心上方,将柱石钢筋骨架底部与基座钢筋骨架捆扎在基座中心,将涵管落放在基座中心,涵管上端用木棍等物体支撑使涵管处于铅垂状态,浇灌混凝土至基座顶面。待基座混凝土初凝(常温约1h),往标石坑中回填土至地面下约0.3m处并踩实,回填土时应注意保持涵管处于铅垂状态。在距涵管上端1m处凿一个直径略大于3c

21、m的孔,用于安放下标志,在涵管内浇灌混凝土至下标志孔处,安放下标志;浇灌混凝土至涵管顶端下0.3m处,在涵管中心垂直安置辅助标志,隔天混凝土凝固后安放预制的GPS、水准共用标志(标志安放方法见附录A7),在其周围浇灌混凝土,保证标志保护盖应与涵管顶面、混凝土顶面在同一平面。3.4.3.4. 标石造埋后期工作 标石拆模后应进行标石养护,标志加盖保护盖(测量标志与标志保护盖相接处涂抹黄油)。往标石坑中回填土至地面下0.2m处(回填土应踩实并充分湿润),下标志加水泥保护盖。标石造埋后须采用薄膜养生法养生不少于10天,当日温低于20或阳光照射不足时,应适当延长养生时间。薄膜养生法操作方法如下:将桶状塑

22、料薄膜一端套入标石柱体,填土踩实将塑料薄膜紧压在标石柱体上(薄膜压在土中应不少于0.3m),往塑料薄膜内注入适量清水,将塑料薄膜上端(高于标石顶面)扎紧。白天阳光照射,温度升高,薄膜内的水受热蒸发,封闭的塑料薄膜内充满水蒸气,对柱石进行养生,夜晚温度降低,水蒸气凝结成水储存在封闭的塑料薄膜内。 必须对标石进行整饰,采用红、白色水泥油漆在相间20cm水平涂于标石侧面,顶面为白色,同时平整、清理标石周围2m范围内土地。 在标石正北方向侧面牢固加装标志牌,内容包含类型、编号、建设单位、日期。标识牌上边沿距标石顶面15cm,具体样式详见附录A4。 按附录A9要求填绘GPS标石点之记埋石情况,量测上下标

23、志高差,精确到毫米。3.4.4. GPS C级网点埋石GPS C级网标石类型则可参照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提供的类型,但标志应采用能进行GPS观测和水准观测的新型测量标志。如采用楼顶GPS、水准共用标石,其建造方法如下:楼顶GPS、水准共用标石应位于大楼承重梁上部。按楼顶GPS、水准共用标石基座的大小将楼顶覆盖物清除至楼顶建筑面的钢筋处,基座坑清洗干净后,放入捆扎好的基座钢筋骨架,该钢筋骨架与楼顶钢筋应进行捆扎连结。浇灌混凝土至楼顶表面,安放基座模型板,要求两条模型板边与东西向平行。基座建造时浇灌混凝土至基座深度的一半,充分捣固后在基座中心垂直安置捆扎好的柱石钢筋骨架,将柱石钢筋骨架底

24、部与基座钢筋骨架捆扎一起,浇灌混凝土至基座顶面,充分捣固并使混凝土顶面处于水平状态。在标石北侧距标石中心0.35m处安放一个水准测量标志,标志安放应水平、正直,镶接牢固。3.4.5. 标石建造的照片标石建造的关键工序应拍摄数码照片(300万像素以上),照片应包含以下内容: 标石坑照片,应能反映出点名、点号、标石坑的形状和尺寸; 基座建造的照片,应能反映出点名、点号、基座及柱石钢筋骨架安置情况; 辅助标志安置照片,应在安置预制的GPS、水准共用标志之前拍照,用一钢板尺立于下标志顶端,照片应能看出混凝土凝固状况、距涵管顶面钢尺读数; 标石整饰后照片,应能反映出点名、点号、标石整饰是否规范(GPS

25、C级点也要照片); 标石埋设位置近景照片,应能反映出标石埋设位置及水准标志安置情况。 标石埋设位置远景照片,应能反映出标石埋设位置的地貌(GPS C级点也要照片)。照片整理式样见附录A8。3.4.6. 点位委托保管书按附录A10向当地政府办理测量标志委托保管书。3.5. GPS观测3.5.1. 观测设备3.5.1.1. GPS接收机 在2050的环境下可正常工作。 大地测量型接收机且接收卫星信号通道12,并能同时接收卫星的下列数据:L1频率的C/A码伪距;L1、L2全波长载波相位观测值;P码观测值。 观测噪声低、功耗小(电池容量大、观测时间长或换电方便)、工作稳定性好。 内存容量可连续保存至少

26、5天的数据(30秒采样率)。 体积小、防水、防潮、防震、利于野外观测。3.5.1.2. GPS天线 在2070的环境下能长期正常工作。 在相对湿度100%的环境下能长期正常工作。 天线相位中心偏差小、且稳定,并有明显的指北线标志。 采用CHOKE RING天线或大地测量型天线。3.5.1.3. 仪器检定与检验作业所用的GPS接收机及天线都必须送国家计量部门认可的仪器检定单位检定,检定合格后在有效期限内使用。在出测前、后应对仪器进行检验,检验执行附录C2GPS仪器检验规定。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仪器有异常情况,应立即重新进行检验。3.5.2. GPS A、B级点观测GPS A、B级点中的土层点埋石结

27、束后,应间隔一个雨季和一个冰解期、岩石点埋设需经一个月后方可进行观测。3.5.2.1. 基本技术要求最少观测卫星数4颗;采样间隔30秒;观测模式:静态观测;观测卫星截止高度角10;坐标和时间系统:WGS-84,UTC;观测时段:UTC 00:1523:45为一完整时段;A级点连续观测5个时段;B级点连续观测3个时段。3.5.2.2. 观测设备采用Ashtech型接收机,型号包括: Z-、ZXtreme、CGRS、z;采用Trimble型接收机,型号包括: 4700、5700;天线采用CHOKE RING天线;如采用其它类型接收机,须向法人单位报批后方可使用。3.5.2.3. 观测方案GPS A

28、、B级点观测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案: 基于GPS连续运行站的观测模式; 同步环边连接GPS静态相对定位观测模式:同步观测仪器台数5台,由多个同步环组成的异步环边数6条,环长应1500Km。观测过程中,采用统一印制的观测手簿进行记录。根据点位周围环境变化的情况修改点之记相关内容。3.5.2.4. 作业要求 架设天线时要严格整平、对中,天线定向线应指向磁北,定向误差不得大于5。根据天线电缆的长度在合适的地方平稳安放仪器,将天线与接收机用电缆连接并固紧。 认真检查仪器、天线及电源的连接情况,确认无误后方可开机观测。 开机后应在仪器内输入测站编号(或代码)、天线高等测站信息。 在每时段的观测前后各量测一

29、次天线高,读数精确至1mm。天线高量测时,应量测互为120天线的三个位置,当互差小于3mm后,取中数采用,否则,应重新架设天线,量取天线高。采用统一印制的观测手簿详细记录天线高量取的位置及方式(见附录C1:GPS手簿观测范例及说明)。 观测手簿必须在观测现场使用2H铅笔逐页填写,汉字应使用国务院公布的简化字。记录要实事求是,严禁事后补记和涂改编造数据,确属笔误的用横线划掉后重写。 观测中不记录气象元素,观测员应定时检查接收机的各种信息,并记录手簿中需填写的信息,有特殊情况时,应在备注栏中注明。 观测员要认真、细心地操作仪器,严防人或牲畜碰动仪器、天线和遮挡卫星信号。 雷雨季节观测时,仪器、天线

30、要注意防雷击,雷雨过境时应关闭接收机并卸下天线。 对观测过程中发现的遭破坏的点位应至少拍摄2张能够反应破坏情况的相片;在破坏点位处至少观测30分钟,保留观测数据;观测员应对破坏情况加以记录和描述并撰写破坏点情况报告。 观测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听取处理意见并在观测手簿中做好详细记录。3.5.2.5. 数据下载与存储 每一个观测时段的观测数据应及时下载,下载之后应立即将观测原始数据转换为RINEX格式文件,以检查原始数据下载是否正确。下载软件使用接收机配备的工具软件。数据下载过程中应监视数据传输时出现坏块的情况,完成数据下载后,应查阅提示信息,若未完全下载(100%),或出现

31、坏块,应重新调整通信参数设置,并再次下载数据。 每天的原始数据使用一个子目录,子目录命名方式为:测站编号年代该天的年积日D(表示原始观测数据)如:A001,2003年08月10日(该天的年积日为222)观测,则该天的观测子目录命名为:/A00103222D/。 每天的RINEX数据使用另一个子目录,该子目录命名方式为:测站编号年代该天的年积日R(表示RINEX格式数据)如:A001,2003年08月10日(该天的年积日为222)观测,则该天的RINEX数据子目录命名为:/A00103222R/ 原始数据与RINEX数据必须在微机硬盘中保留到上交的数据检查验收完成后,并在不同的介质上备份。接收机

32、中的内存容量尚有空余时,存储的观测数据不得删除。无论原始观测数据,还是RINEX格式数据均要求做备份。3.5.2.6. 观测的补测和重测 同步环边连接GPS静态相对定位观测模式的补测与重测未按调度命令施测或漏测及观测数据不合格的点位,应按原计划要求补测;当漏测或数据不合格点位的数量扣除后,该同步环的总点数达不到最低要求(N4)时,该同步环全部重测。一个时段中当一台仪器的观测时间小于16小时,该同步环重测一个时段。补测或重测一个时段或一个点的观测时,至少需要5台仪器同步观测。 基于GPS连续运行站的观测模式的补测与重测一个时段中当观测时间小于16小时时,补测一个时段。3.5.3. GPS C级点

33、观测GPS C级网点观测应采用双频测量型GPS接收机。观测采用以下两种观测方案: 进行GPS C级网点观测时,一般地区应采用GPS静态相对定位作业模式,组网观测。困难地区采用基于连续运行基准站的GPS作业模式观测。 采用GPS静态相对定位作业模式,观测纲要如下:每个GPS C级点观测2个时段。时段长度3h,采样间隔15s,卫星高度截止角10,PDOP6。观测时段可在UTC时间(UTC北京时间8h)024h之间任意选取,但不得跨UTC时间0h。 采用基于连续运行基准站的GPS作业模式,应保证测区周围200Km以内有4个以上保持正常工作的基准站。如已有基准点分布不能满足要求时,观测期间应加设临时基

34、准站,以保证测区基本位于基准站构成的多边形之中。则观测纲要如下:每个GPS C级点观测1个时段。时段长度5 h,采样间隔30s,卫星高度截止角10,PDOP6。观测时段可在UTC时间(UTC北京时间8h)024h之间任意选取,但不得跨UTC时间0h。 天线安置采用强制对中装置,天线高量取至厂商指定的天线参考点位置,并须获得厂商提供的各参考点至天线相位中心改正常数,以便于在随后的数据处理中精确计算天线高。 观测中不记录气象元素,其它项目应按GPS观测记录手簿的要求认真填写。 其它作业要求参照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第10款执行。3.5.4. GPS外业数据质量检查数据质量检查采用TEQC(

35、Translate/Edit/Quality/Check)软件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 观测卫星总数; 数据可利用率; L1,L2频率的多路径效应影响MP1、MP2; GPS接收机钟漂率;TEQC检查结果应填入外业观测手簿备注栏中。采用同步环边点连接GPS静态相对定位作业模式的GPS外业数据质量检核,执行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中12款的有关内容。但计算闭合差时A、B级网的应为5mm;C级网的应为10mm。4. 二、三等水准路线的普查、补埋及观测4.1. 普查 应对每条水准路线的水准点进行逐点开挖普查,填写水准点普查情况登记表(见附录B3),并用手持GPS接收

36、机测定大地坐标,按手持GPS显示进行记录,重新绘制点之记。 对原点之记中选点者、埋石者及委托保管者没有来源的,在新绘制的点之记中仅填写维修单位、维修者、维修日期,并重新办理委托保管书。 对于标石类型不详的点,应挖开标石一个侧面,按要求量测标石各部分的尺寸,绘制标石类型图。 水准路线图应将GPS A、B级点当作水准点编入路线图中。GPS A、B级点的水准点名采用该点的原编号。对于布设在结点附近的GPS A、B级点,应以此点作为与之有关的水准路线的新结点。 水准路线名称仍采用原路线名称,水准点名采用原点之记中眉头所用点名,并在点之记备注栏注明该点的其它名称。4.2. 补埋 水准点补埋前,应对普查的

37、水准路线进行认真核对,确定需补埋点的数量。尽量在原点位30米范围内选取补埋点的位置,并尽可能满足GPS观测条件。补埋的水准点应建造护井并整饰。补埋后二等水准路线相邻两水准点间的距离一般平均为4公里,三等水准路线应小于6公里。 二等水准路线上的水准标石补埋,标石类型执行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1991),标志采用该规范中附录A4 水准标志,但需在标志顶部中心钻一个=1mm深=2mm的孔洞,便于进行GPS观测。三等水准路线上标石埋设执行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1991),点之记按附录B1的格式在实地绘制,委托保管书的格式按附录A10填写。 补埋的水准点点

38、名在原水准点名后加“1”,(如II广宁2水准点破坏,则补埋点点名为II广宁2-1)。 水准路线中原有的国家一、二等水准点,点号统一采用国家水准成果表中原编号栏内点号(如表4所示)。若测线重新编号,则应编制新编点号与利用点点号对照表。对于基本点或明暗点点号后要加注上、下、明、暗。GPS/水准点点号应统一为:GPS点号(GPS点名)。 国家第二期一等水准网复测成果表 (国家高程基准) 表4 路线名称:武临正源 路线编号: 1300 起 止 点:武隆81基上正源1甲上 施测单位: 施测年代: 1998 序 水 准 点 号 标石自起点 观测高差 四项改正之和平差改正 正常高 类型距 离 中 数 +U+

39、 号 编 号 原 编 号 编号(公里) (米) (毫米) (毫米) (米) 1武隆基上武隆基上 2-1 0.0 116.469 - 0.7119 武隆基下武隆基下 115.757 + 2.7845 - 0.1 - 0.2 2武正 江右 5-1 6.5 119.253 - 7.2189 - 0.1 - 0.1 3武正 江右 5-1 10.5 112.034 水准点标石完好,但指示碑、盘、标志盖丢失或损坏的点位,要补埋指示碑、盘、标志盖。指示碑、盘点号按标石点号书写。 在水准标石补埋的关键工序应拍摄数码照片(300万像素以上)4张,相片应反映如下内容:a. 基坑的深度和底部规格;b. 基座的浇铸厚

40、度和柱石状况;c. 标石上部护井情况;d. 点位位置及环境情况。相片粘贴式样见附录B4。 每条路线补埋结束后,应对水准路线进行整理,绘出完整的水准路线图,使得路线图中的水准点数、点名与该条线路中的点之记数量和点名一致(含GPS A、B级点)。4.3. 水准仪器的基本技术要求用于水准测量的仪器都必须送国家计量部门认可的仪器检定单位检定,检验合格后在有效期限内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仪器有异常情况,应按照规范进行检验或重新送检。4.3.1. 常规水准仪基本技术要求用于一、二等水准测量的光学水准仪和配套水准标尺,有关仪器选用、检校要求和技术指标应执行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91

41、)。用于三等水准测量的光学水准仪和配套水准标尺,有关仪器选用、检校要求和技术指标应执行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91)。4.3.2. 数字水准仪基本技术要求用于一、二等水准测量的数字水准仪和配套水准标尺,有关仪器选用、检校要求和技术指标应执行数字水准仪检校及一、二等水准测量规程(参考件)。用于三等水准测量的数字水准仪和配套水准标尺,有关仪器选用、检校要求和技术指标应参照上述规程执行。4.4. 水准测量 二等水准观测应在水准标石补埋结束后间隔一个雨季和一个冰解期进行。 原为二、三等的水准路线本次观测仍采用二、三等水准进行观测。 观测记录中水准点名以点之记(标石)中的点名为准,

42、 水准观测与GPS观测上的同一点的位置应严格一致。 布设在一等水准路线上的GPS A、B级点,用一等水准的方法联测到一等水准路线中去。 布设在二等水准路线上的GPS A、B级点,用二等水准的方法联测到二等水准路线中去。 利用的地壳网络点在距水准路线小于20km时,应联测水准。由于地壳网络点没有固定的上标志,水准联测时,可在墩面中心附近加以小垫块,并在手簿中记录垫块高度。 对于接测GPS点的三等水准应布设成附合或闭合路线;如布设支线水准路线,建议采用往返观测方法施测。 精化大地水准面的水准高程统一采用国家第二期一等水准网复测平差成果起算。在二、三等水准路线接测一等点时,检测采用的两水准点的高差应

43、为国家第二期一等水准网复测成果。4.4.1. 采用光学水准仪的水准观测及跨河水准测量采用常规光学水准仪进行水准观测及跨河水准测量有关技术要求参见GB 12897-9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及GB 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跨河水准测量也可采用“GPS跨河水准测量方法”,其具体规定可参照即将发布的新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4.4.2. 采用数字水准仪的水准观测采用数字水准仪器进行水准观测有关技术要求执行数字水准仪检校及一、二等水准测量规程(参考件)。5. 重力测量 5.1. 重力测量基准 二等重力和加密重力测量的重力基准采用“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系统”; 二等重力点和加密重力点的平面坐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