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镇1500地形图测绘技 术 设 计 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06225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星镇1500地形图测绘技 术 设 计 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文星镇1500地形图测绘技 术 设 计 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文星镇1500地形图测绘技 术 设 计 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文星镇1500地形图测绘技 术 设 计 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文星镇1500地形图测绘技 术 设 计 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星镇1500地形图测绘技 术 设 计 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星镇1500地形图测绘技 术 设 计 书.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密级: 编号: 文星镇1:500地形图测绘技 术 设 计 书仪陇县文星镇1:500地形图测绘技 术 设 计 书项目承担单位(盖章): 设计负责人:审核意见: 主要设计人:审 核 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批准单位(盖章):审批意见:审 批 人:目 录1 概述11.1 任务来源及目的11.2 项目的工作内容及作业范围11.3 工期12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12.1 自然地理概况12.2 已有资料情况12.2.1 已知点成果资料12.2.2 地形图资料23 引用文件24 主要技术指标24.1 坐标系和高程基准24.2 成图比例尺及地形图分幅24.3 时间系统24.4 主要精度指标24

2、.4.1E级GPS控制网主要精度指标24.4.2 图根点及碎部点主要精度指标35 设计方案35.1 软件和硬件配置要求35.1.1 主要软件35.1.2 仪器设备计划35.1.3 仪器检验和校正45.2 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45.3 控制测量45.3.1 首级控制测量55.3.2 图根控制测量65.4 1:500地形图的测绘85.4.1 基本要求85.4.2 测绘方法85.4.3 地形图上各类要素的配合表示135.4.4 地形图的编辑145.5 提交成果资料156 质量保证措施和要求156.1 组织管理措施156.2 资源保证措施166.3 质量控制措施166.4 数据安全措施167 时间进度安

3、排17仪陇县文星镇1:500地形图测绘技 术 设 计 书1 概述1.1 任务来源及目的为适应现代化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满足城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准确地为市镇规划、税收及土地整理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四川省煤田地质局一四一队经比选获得仪陇县文星镇1:500地形图测绘工作。为确保本项目测绘成果质量、规范测绘作业模式,根据技术要求、任务目的和测区实际情况编写本技术设计书。1.2 项目的工作内容及作业范围在甲方指定的范围内开展测绘工作,拟布设E级GPS控制点3点、图根控制点约100点,进行测区内总面积约1.5km2的1:500全数字化地形图测绘。1.3 工期

4、 本项目计划于2011年4月3日进场,45天内提交全部测绘成果。2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2.1 自然地理概况文星镇位于仪陇县东北部,距城区约30公里,东邻永光乡,西与二道镇接壤,南靠炬光乡,北连保平镇。本次测区作业为集中作业。以文星镇人民政府为中心,测区地形以居民地为主伴有部分山地,场镇房屋较为密集,有机关、学校、企业、居民房等,施测比较困难。区内有县道、村社公路网络交错,交通便利。2.2 已有资料情况2.2.1 已知点成果资料本次测绘由仪陇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测绘队提供GPS控制点,成果属1954年北京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成果经实地踏勘和检测,点位保存完好,数学精度良好

5、,可作为本次平面和高程首级控制的起算数据。2.2.2 地形图资料测区有我单位收集的1:10000航测纸质地形图一份,可作为本次测量设计、制定工作计划、实地踏勘选点的基础依据参考使用。3 引用文件1、CB/T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2、CJJ8-99城市测量规范;3、CH/T 1004-2005测绘技术设计规定;4、GB/T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5、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6、本技术设计书;7、其他相关规范及作业过程中的补充规定。4 主要技术指标4.1 坐标系和高程基准1、坐标系:1954

6、年北京坐标系,3度带高斯投影,投影面为椭球面,中央子午线为东经105。2、高程基准:1956年黄海高程系。4.2 成图比例尺及地形图分幅本次成图比例尺为1:500,基本地形图图幅按高斯-克吕格坐标格网线划分,规格为50cm50cm正方形分幅,1:500地形图每平方公里划分16幅,地形图的图号以该图幅西南角图廓点坐标的公里数编码,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用短线连接,取到小数点后两位。4.3 时间系统GPS测量采用GPS时间系统,GPS观测和记录采用协调世界时(UTC)。4.4 主要精度指标4.4.1 E级GPS控制网主要精度指标在E级GPS控制网中,相邻点最大平均距离3km;固定误差10mm

7、,比例误差系数20;异步环或附合线路边数10。4.4.2 图根点及碎部点主要精度指标图根点相对于图根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1mm;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测图基本等高距1/10。测站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3mm;高程中误差:平地不得大于1/10基本等高距,丘陵地不得大于1/8基本等高距。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与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应满足:城市建筑区和平地、丘陵地点位中误差小于图上+0.5mm,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小于图上+0.4mm;山地、高山地和设站施测困难的旧街坊内部点位中误差小于图上+0.75mm,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小于图上+0.6mm。取

8、2倍中误差为测量限差。5 设计方案5.1 软件和硬件配置要求5.1.1 主要软件1、a.GPS数据处理:HDS2003全球版;b.成图软件:CASS7.1地形地籍成图系统。2、 AutoCAD 2004,用于辅助内业图形编辑。3、 其它软件:操作系统:Windows 2000/XP。办公软件:Office 2003。5.1.2 仪器设备计划仪器设备计划统计表 表1序号类型数量型号技术指标设备来源使用计划1GPS接收机6Topcon Hiper + H:3mm+0.5ppm,V:5mm+1ppm自购GPS控制测量2全站仪5Topcon级,2自购地形测图绘3计算机6便携式自购全部作业过程4绘图仪1

9、HP1280自购全部作业过程5打印机1HP1180自购全部作业过程6数码相机4CANON IPX987 自购全部作业过程7越野车1皮卡自购野外作业5.1.3 仪器检验和校正GPS网观测使用的天线应具备以下性能:1、2070的环境下能长期正常工作;2、在相对湿度100%的环境下能长期正常工作;3、天线相位中心偏差小、且稳定,并有明显的指北线。项目中所用的GPS接收机、全站仪都必须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检验,检验合格且在有效期限内的仪器才能投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仪器有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检验和校正。仪器检验证书复印件作为资料上交。5.2 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1、采用静态相对定位或者快速静态相对定位技

10、术布设E级GPS控制网。2、采用GPS-RTK或者导线测量方法加密图根控制点。3、E级GPS控制点的高程测量采用GPS高程拟合的方法来完成。4、图根控制点的高程测量采用GPS高程拟合或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来完成。5、在E级GPS点或图根控制点基础上测绘1:500地形图。6、作业工艺流程简图:收集资料、编制方案和计划基础控制图根控制加密野外数据采集内业南方CASS计算机编辑不合格队、院、项目部检查合格形成最终成果DWG数据5.3 控制测量5.3.1 首级控制测量1、平面控制测量:利用仪陇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测绘队提供点作为基础控制点,布设E级GPS控制网作为测区首级控制。2、高程控制测量:同样以上

11、述甲方提供点的高程成果为起算数据,采用拟合高程方式与平面控制一起施测测区的高程首级控制。(1)、点位条件:所选点位应利于观测,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电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得小于200米;离1万伏以上的高压电线不得小于50 米。点位附近不应有大面积的水域或其它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如金属广告牌等),点位要尽量布设在四周开阔的区域,一般地区四周不得有高度角大于15的障碍物,在个别困难地区,高度角可放宽至25,但超过15的障碍物其水平投影和应不大于60。(2)、点位埋设:点位必须选在地基坚实,适合GPS观测并有利于长期保存的稳定区域。如果选在单位或政府房顶,房子最好为框架结构,

12、点位应埋设在承重梁上,使点位稳定,且要求标石与房顶应粘接牢固。(3)、点的编号:E级GPS控制点的编号按 “GPSXX”(“XX”为流水号,不足两位在阿拉伯数字前加“0”)顺序编写,编号不可以重号但可以漏号。(4)、GPS观测: 静态观测一个时段,时段长45min,卫星高度角15,有效观测卫星数4颗,数据采样间隔10s,PDOP6,平均重复设站数1.6。测前、测后应量取仪器高各一次,并记录于观测手簿中,两次读数较差3mm。(5)、GPS数据处理:及时进行数据检验,基线测量精度及所组成异步环的坐标分量闭合差及全长闭合差应符合下式规定: = (mm) Wx3、Wy3、Wz3 Ws=、W= ds=式

13、中::基线长度中误差a:固定误差,取a=10mm b:比例误差因子,取b=20 d:基线长度,单位为 Wx、Wy 、Wz:坐标差分量闭合差 W:环闭合差 n:闭合环边数 ds:复测基线长度差(6)、填写GPS控制点点之记(本次不作要求)。5.3.2 图根控制测量本测区拟采用光电测距导线和GPS-RTK测量两种方式进行图根点的加密工作。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图根点应尽量用固定标志,位于水泥、沥青地面的图根点应刻十字或用水泥钉、铆钉作为标志,并在周边用红漆绘出方框及点号,土质地面可采用木桩。图根点的编号按 “WXXXX”(“WX”为图根点乡镇拼音,“XXX”为流水号,不足三位在

14、阿拉伯数字前加“0”)顺序编写,编号不可以重号但可以漏号。1、光电测距导线(1)、根据实际的测量条件,图根控制布设的主要形式为附合导线和结点导线网,导线从高级控制点起,可发展两次。当无法组成附合导线时,可布设不多于4条边、总长不超过规定长度1/2的支导线,支导线、引点距离不大于160米。(2)、测量的技术要求如下表2表2级别导线长度平均边长m测距中误差测回数DJ2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坐标闭合差m一1.5120151241/60000.22二1100151401/40000.22注:n为测站数(3)、观测计算水平角观测一测回,半测回归零差8,一测回内2C较差13,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9

15、;边长用光电测距仪单程测一测回,垂直角对向观测各一侧回,仪器高、站标高量至毫米;往返测高差不符值为4/100m,高程路线闭合差不超过40()(D为测距边边长,)。边长应进行气象改正、仪器加乘常数改正、倾斜改正,导线计算可采用简易平差方式进行,成果取位至0.001米。2、GPS-RTK测量(1)、GPS-RTK测量技术要求 GPS-RTK平面测量、高程测量分级及基本精度应符合CB/T18314-2009要求。GPS-RTK平面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GPS-RTK平面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表3等级相邻点间距离(m)点位中误差()起算点等级流动站到单基准站间距离()采集次数图根1005E级及

16、以上623碎部图上0.5E级及以上15110GPS-RTK高程测量分级为图根和碎部。平地、丘陵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之规定,山地为其相应指标的1.5倍。GPS-RTK高程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平地、丘陵) 表4等级模型内符合中误差()高程中误差()检测较差()图根3.05.010.0碎部10.015.030.0(2)、仪器设备的技术要求GPS-RTK接收机的选择应符合表5之规定 表5 项目等级接收机类型标称精度(动态)图根、碎部双频10mm210-6d(平面)20mm210-6d(高程)本测区拟使用的GPS-RTK接收机为TopconHiper+。(3)、测量成果GPS-RTK图根点的平面和高程成

17、果应在限差之内取各次观测成果的平均值作为该图根点的观测成果。5.4 1:500地形图的测绘5.4.1 基本要求本次地形图等高距为1.0m,拟使用GPS-RTK、全站仪实地对地物点及各种地形要素进行测量。当采用GPS-RTK进行数据采集时,所有碎部点均要求有固定解;当使用全站仪数据采集时,最大测距地物点不大于160米,地形点不得超过300米。5.4.2 测绘方法1、测量控制点一级GPS测量控制点、图根点均应按图式符号要求在地形图上精确表示。控制点注记应以点符号为圆心、半径不超过图上50mm范围内注记。2、居民地和垣栅居民地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主要附属设施应准确测绘实地外围轮廓和如实地反映建筑

18、结构特征。房屋轮廓以墙基外角为准,并按建筑材料和性质做分类,房屋应逐个表示,但要反映出建(构)筑的整体性。建筑材料分为以下几类:钢(钢材结构)、砼(钢、钢筋混凝土结构)、混(混凝土砖、混凝土石结构)、砖(砖木、石木结构)、土、木、竹、建、破(破坏或半破坏的房屋,不分结构)、棚(有棚顶,四周无墙或有简陋墙壁的建筑物)。一般房屋性质3层或3层以下的注砖、4-7层(含7层)的注混、七层以上的注砼(群楼建筑房屋性质注记,要以主体建筑房屋性质为标准注记低层的房屋,见图1)。(图1)大型厂房应按房屋实际性质注记、临时性、破坏的房屋不表示。6mm2以上的天井应表示,若天井上已盖有透明瓦或顶棚的,与房屋视为整

19、体。活动的售报亭、交通岗亭不表示;但固定的例外。地下室不表示。房屋雨罩下有台阶、花台、陡坎等地物,雨罩可以不表示。房屋轮廓线和其它地物线重合,应按照实地的样子表示(如图2)(图2)注记的层次指房屋的自然层数,按地坪0.0以上计算;采光窗在室外地坪以上的半地下室,其层次高在2.2m(含)以上的,计算在自然层次。假层、附层(夹层)、插层、阁楼(暗楼)、装饰性塔楼以及突出层面的楼梯间、水箱间不计层次。复式房屋、跃层房屋建筑按实际占有自然层数计算,高层建筑形式多样,难以分层时可不分层次,按最高层数计。悬空建筑物与挑廊,宽度大于图上1mm的要表示;檐廊在图上大于2mm的应表示。全封闭的落地阳台作为房屋整

20、体用实线表示,悬空和未封闭阳台用虚线表示。建筑施工地要表示其范围,已完成的要按建筑中的房屋表示,否则只注记“施工区”。建筑施工地内所有建筑施工设施不表示,临时性的房屋和垣栅不表示。建筑物和围墙轮廓凹凸实地小于0.2m,简单房屋小于0.3m时,可用直线连接。围墙图上大于10mm、高度大于1.2m的应表示,宽度图上大于0.5mm的依比例表示,宽度图上小与0.5mm的用双线围墙符号表示。上部为栏杆的围墙,当底座的围墙高出地面1.2m时按围墙表示;低于1.2m时按栏杆表示,栏杆测定柱体外边线。栅栏、栏杆、竹木篱笆、活树篱笆、铁丝网图上长度大于20mm的应表示。起重要连通作用的台阶、悬空通廊、建筑物下的

21、通道等要表示。建筑物的室外楼梯要表示。测区内永久性的花台一般需表示。防空洞口、地下建筑物的地表出入口全部取测。3、工矿建(构)筑物及其它设施工矿建(构)筑物及其它设施,图上应准确地表示其位置、形状和性质特征。工矿建(构)筑物及其它设施依比例尺表示外部轮廓,并按主要的配置符号或按图式规定用依比例尺符号表示其主要的,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应准确确定其定位点或定位线。点状设施按不依比例尺符号或半依比例尺符号表示,符号的定位点是实际的中心位置。面状设施按实际表示其范围并配符号和文字说明。龙门吊两边的轨道及端部柱架位置均以实测表示,中间的柱架不表示,两轨道间的连线符号绘在轨道线中间。传送带分架空的、地面上的

22、、地面下的、根据需要表示。支柱位置以实测表示,矿区的皮带走廊及其组合设施以相应的符号表示。球场实测表示、并加注“谷”、“球”字。居民地外固定的大型饲养场,实测轮廓线。并加注“牲”字。独立、固定的大型宣传橱窗、广告牌,要实测轮廓边线,用符号按真方向表示。汽车检修槽(台)均用探槽符号表示,放在探槽层并加注“车”,汽车检修槽应按地沟的宽度表示,汽车检修台按台的外围表示。道路两旁的电线杆、路灯要求实测。小区内、单位内零星电杆可不取测。街道上单位门前具有装饰性的雕塑(如石狮子等)可取舍,学校、宾馆和大商场等单位门前的旗杆要表示。学校里的体育场有400米跑道的正规体育场,按图示表示,小于400米跑道的非标

23、准的运动场,中间注“运动场”。其它的儿童设施和小区内的锻炼设施,用地类界划出范围,加注“娱”或“体”等注记单位内部房顶的卫星接收线不表示,单位内部厕所两头的档墙不表示。正规的庙宇、教堂、清真寺应表示,农村的自发修建的外型同普通房屋的庙、教堂按普通房屋表示。无线电通信(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地面站的信号发射塔,按GB/T 7929-1995中5.5.7规定的符号表示,并加注“通信”字样。行树要实测表示。4、交通及附属设施地形图上应准确地反映出道路的类别和等级、附属设施的结构和关系;正确处理道路的相交关系及与其它要素的关系。公路与其它双线道路均应按实际宽度依比例尺表示,在图上每隔10-15cm应

24、测注高程注记点,主要道路交叉口和转折处也要测注高程注记点。公路应在图上每隔15-20cm注记公路等级、代码、国省道编号。在表示上大车路、乡村路、小路的定性要明确,表示尺度要一致。非公路级别的大于3m的道路为大车路、1.5m3m的为乡村路,1.5m以下的为小路。双线表示的大车路、乡村路的宽窄变换的频率不应太大,在一定的范围内应取中数表示,但要能反映出特征。单位内部的道路可只表示主要的,但必须反映出单位内部的道路状况。道路边线(路沿)沿与单位、通道连接的,按实际情况测量。道路通过居民地应不宜中断。桥梁应准确绘出桥头、桥身和桥墩位置,并加注建筑结构,有名称的加注名称。道路通过浅水河流的河段,符号的虚

25、线绘在上游一侧。水泥路面要用双实线表示。5、管线及附属设施永久性的电力线、电信线均应准确表示,电杆、铁塔位置要求准确,当多种线路在同一杆架上时,只表示主要的,当输电线与配电线共杆按输电线表示,当配电线与通信线共杆按配电线表示,单位、农村居民地中非线路式的不表示。所有的电力线、电信线不连线,但应在杆架处绘出线路方向。各种线路应做到线类分明,走向连贯。空杆不表示。架空的、地面上的、有管堤的管道均应准确测绘,分别用相应的符号表示,并注记传输物质的名称。当架空管道直线部分的墩架密集时,可适当表示。6、水系及附属设施江、河、湖、水库、池塘、沟渠、泉等及其它水利设施,均应准确表示,有名称的加注名称。河流、

26、湖泊、水库等水涯线,按实测时水位测定;池塘、水渠、蓄水池的水涯线可不表示。人工建造防洪土质堤, 堤高0.5m以上的才表示, 堤顶宽度在图上大于1mm时,顶宽和坡面依比例尺表示,并测注堤顶高程;堤顶宽在图上小于1mm或堤基底宽在图上小于2mm的以垅的符号表示。河流图上宽度大于0.5mm的用双线依比例表示,图上宽度小于0.5mm的用单线表示,沟渠图上宽度大于1mm的用双线依比例表示,图上宽度小于1mm的用单线表示。堤、坝应测注顶部及坡脚高程;泉、井应测注泉的出水口与井台高程,并注记井台至水面深度。一般非养殖性的池塘内注记“塘”;在种植水生植物的池塘内注相应的种植物。养殖水生动物的池塘应加括号注记相

27、应的养殖物。农村居民地内的井可以取舍表示。7、地貌和土质地貌和土质的测绘,图上应正确表示其形态、类别和分布特征。自然形态的地貌宜用等高线表示,崩塌残蚀地貌、坡、坎和其它特殊地貌应用相应符号或用等高线配合符号表示。建筑区和不便于绘制等高线的地方可不绘等高线。等高线和坎子须光滑合理无遗漏并与高程注记点相适应。高程注记密度应满足平均100cm2内5-12点,并确保分布在特征部位,尽量不压盖其他地物。高程注记取至0.01m,建筑区、道路上应适当密度的高程注记。各种天然形成、人工修筑的坡、坎,其坡度在70以上时表示为陡坎,70以下时表示为斜坡。斜坡的投影小于图上2mm的依陡坎表示。当坡、坎比高小于0.5

28、m或长度小于2.5m时不表示。梯田坎坡顶至坡脚的投影宽度大于图上2mm时,依斜坡表示。坡度在70以下的石山和天然斜坡,可用等高线或用等高线配合符号表示。独立石、土堆、坑穴、陡坎、斜坡、梯田坎、露岩地等应在上下方分别测注高程或测注上(或下)方高程。各种土质按图式规定的相应符号表示。8、植被地形图上应正确地反映出植被的类别特征和分布范围,对耕地、园地应准确地确定其范围,配置相应的符号表示。同一地段生长有多种植物时,可按经济价值和数量综合取舍,符号配置不得超过二种。一年分几季种植不同作物的耕地,应以夏季主要作物为准配置符号表示。田埂在图上宽度大于1mm的应用双线表示,小于1mm的用单线表示,田块内应

29、测注有代表性的高程。植被边界与地面有实体的现状符号重合或间距小于图上1mm时可由现状地物符号代替地类界,在与电力线、电信线、境界等地面无实体的现状符号重合的地类界可移位0.3mm绘出。9、注记各种名称、说明注记和数字注记均应准确注出。图上所有居民地、道路(包括镇的街、巷)、山岭、河谷、河流等自然地理名称以及主要单位等名称,均应标注。5.4.3 地形图上各类要素的配合表示1、当两个地物中心重合或接近,不能同时准确表示时,可将较重要的地物准确表示,次要地物移位0.3mm表示。2、独立性地物与其他地物重合时,断开其他地物符号间隔0.1mm,使其符号完整绘出。3、房屋或围墙等高出地面的建筑物,直接建筑

30、在陡坎或斜坡上且建筑物边线与坎坡上边沿线重合时,可用建筑物的边线代替坎坡上边沿线;当建筑物边线与坎坡上边沿线间隔很近时,坎坡上边沿线移位0.3mm表示。4、悬空建筑在水上的房屋与水涯线重合时,断开水涯线表示。5、水涯线与陡坎重合时,用陡坎边线代替水涯线;水涯线与斜坡脚重合时,水涯线沿坡脚绘出。6、双线道路与房屋、围墙等高出地面的建筑物的边线重合时,以建筑物边线代替双线道路的路边线;道路与建筑物的衔接处间断0.3mm。7、地类界与地面上有实物的线状符号重合时,省略不绘;与地面无实物的线状符号(如架空管线、等高线等)重合时,地类界移位0.3mm表示。8、等高线遇到房屋及其他建筑物、双线道路、路堤、

31、路堑、坑穴、陡坎、斜坡、湖泊、双线河以及注记等均应断开。9、当花圃边线与与内部道路边线重合时,内部道路断至花圃边线,并间隔0.3mm表示。10、注记文字注记要使所有表示的地物能明确判读,字头朝北;但街道名称、河流、道路注记、管线类别注记的字向和字序参照图式表示。文字之间最小间隔为0.5mm最大间隔不宜超过字大的15倍。高程注记点注记时应避免压盖主要地物和地形特征部分。等高线注记注在平缓处,其字头应指向山顶或高地,但字头不应朝图纸的下方,地物复杂的地方应注记配置表示保持地貌的完整。在坡坎间孤立的计曲线应适当加以注记,以增加判读性。5.4.4 地形图的编辑内业将控制点和野外实测的地形、地物点等坐标

32、数据转入南方CASS7.1,再结合野外勘丈数据编绘成图。1、按GB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要求,编辑各种注记。2、根据碎部高程数据编辑高程注记点,绘制地貌。点状地物的中心点必须是符号的定位点,编辑时必须采用捕捉方式,严格靠点、靠线。3、各类要素的关系处理编辑时应处理好各要素的关系,各图层要素叠加后其关系应保持协调一致。在符号密集、相距较近时,次要符号可移位0.2mm表示。线状符号相距较近时,也可将次要线状符号移位0.2mm表示,土质或植被面积较大时,其符号间隔可放大3倍描绘;水位线上高程注记应接边处理,且保证不出现上下游高程值矛盾。各类注记不得压盖水系

33、边线、道路口交叉、建筑物的拐角、各类独立符号等,当注记压盖时,应做“裁线”处理,但不得对基线、构面线进行裁线,同图层及不同图层的注记不能交叉压盖。4、图廓注记规定图廓整饰时,图幅接图表应注记完整;施测单位注记:四川省煤田地质局一四一队;左下角注记:年月全野外数字化测图/1954年北京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等高距为1.0m/1996年版图式;南面中间注记: 1:500;右下角注记:测量员:,绘图员:,检查员:。5、接边图幅接边时,不但要进行数据接边,而且要确保接边要素的属性正确,接边精度在限差范围内按各移一半的原则进行处理,超限时应到实地检查纠正。接边限差平面应满足表6要求:表6地区分类

34、点位中误差(图上mm)建筑区、平地、丘陵地1.4沿街坊内部2.1高程应满足城市建筑区高程注记点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0.42m。其他地区高程注记点的中误差按等高线的插求点中误差来衡量(见表7)。表7地区分类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高程中误差(等高距)2.8/32.8/25.6/32.85.5 提交成果资料 仪陇县文星镇1:500地形图测绘提交成果资料统计表 表8序号成果名称数量备注1项目技术设计书1份21:500地形图电子文档及纸图3份3E级GPS网平差报告及图根点成果表3套4以上各项电子数据光盘3张6 质量保证措施和要求6.1 组织管理措施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现场成立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

35、理、技术负责及质检员、安全员各一人。项目经理兼技术负责由我单位测绘工程院工程师胡绍辉同志担任,质检员由测绘工程师魏光辉同志担任,安全员由测绘工程师李代平同志担任。项目经理主持项目的全面工作;项目技术负责主要负责项目设计书的审核及技术问题的解决;项目安全员主要负责日常安全及与本项目相关单位的协调联系;项目质检员主要负责项目过程检查及最终检查的实施。6.2 资源保证措施1、人力资源:本项工程拟投入7人,均是长期从事大地测量和工程测量、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者。其中包括,工程师3人,助理工程师或技术员4人。2、软、硬件装备:所有相关软件均经过测试,准确可靠。合格的仪器设备保证按计划投入,所有使用的各类测

36、绘仪器均需在省法定单位检验使用期内,逾期的需重新检验。在作业期间按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检验和校正,保持其正常的使用状态。作业人员需选用本单位合格的上岗人员进行作业。6.3 质量控制措施在技术设计、生产、检查、验收等各环节均应严格执行GB/T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和我单位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质量手册、质量体系文件等文件,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1、全面推行ISO9001:2000国际质量保证体系标准,对项目生产实行全过程的技术质量监控管理。2、依据任务量,投入相应的测绘生产人员和技术力量,配备足够的、经过计量单位鉴定的、合格的仪器设备。3、建立健全技术质

37、量保证体系,设立工程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专职质量检查员,以确保测绘成果成图质量。4、技术质量监控小组采取以预防为先,重点抓基础测绘生产过程工序质量监控管理的方法,对生产的各个阶段进行事前指导、中间监控、成果抽检,实行全过程的管理。5、对测绘成果成图进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即自检互检,院专职质检员检查和作业单位队级检查。自检互检要求内外业进行100的检查;专职质检员的检查,外业检查应达到20,内业进行100的检查。经过作业组自查及院检查合格的成果成图方可提交队二级检查。队二级检查对上交的成果成图进行抽样检查,外检抽查比例不低于5,内审比例不低于20。经全部检审合格的成果方可提交甲方验收。6.4

38、 数据安全措施数据文件必须及时存盘,并做好备份。项目部应加强计算机管理,严禁任何人利用生产的计算机进行上网。避免病毒袭击,确保数据安全。严格执行我单位制定的测绘档案资料管理办法和测绘资料保密制度,项目部应指派专人对生产成果进行管理。项目完成并移交甲方后,生产单位相关资料一律清除。7 时间进度安排根据委托方对本项目的要求,工期为45天,按我单位现有的人力资源和仪器设备情况,时间进度安排如下:仪陇县文星镇1:500地形图测绘时间进度安排表 表9工积日工序51015202530354045收集资料、编制方案一级GPS测量图根加密控制1:500数字化测图内外业检查整改、验收移交资料文档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告知,我看到会立刻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