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四级公路工程测量设计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0627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县四级公路工程测量设计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某县四级公路工程测量设计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某县四级公路工程测量设计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某县四级公路工程测量设计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某县四级公路工程测量设计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县四级公路工程测量设计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四级公路工程测量设计书.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程测量设计书项目名称:某县四级公路 编写: 审核: 单位: 日期: 一、 测区概况1、项目来源为了某县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更好地开发某县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某县政府决定修筑一条横贯某县的四级公路,西安科技大学测量系承接此工程的测量工作。要求2007年6月底完成此工程的勘察与设计工作。2、地理位置某县位于榆林市西南部,无定河上游,长城横贯东西,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鄂托克前旗接壤。县城在张家畔,距榆林城184公里,北部属风沙滩地,中部以黄土梁峁为主,南部白于山区两侧为丘陵沟壑区,年平均降水量395.4毫米,年平均气温7.8摄氏度,无霜期120天左右,昼夜温差大。3、交通状况某县境内有一

2、条省道榆靖公路,榆靖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之中,交通较便利。二、 资料来源1、 现有资料某县1:10万比例尺地形图一张2、 资料分析某县1:10万比例尺地形图为国家6o带基本图,经实地勘察和对图纸的综合分析,该图符合测量和设计等技术要求。三、 技术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 由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2、公路勘测规范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四、 采用坐标系统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任意投影带,测区中心坐标为(4134417.9964,3659870.8357),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090656.2805”,抵偿高程面高程为582.6088m。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五、 测

3、量方法及限差规定1、平面控制测量1)该工程平面控制测量采用二级导线2)平面控制点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相邻点之间必须通视,点位能长期保存。 (2)便于加密、扩展和寻找。 (3)观测视线超越障碍物应在1.3m以上。 (4)平面控制点位置应沿路线布设,距路中心的位置宜大于50m且小于300m,同时应便于测角,测距及地形测量和定测放线。3)水平角方向观测的作业要求 (1)水平角观测方向数不多于3个时可不归零。 (2)水平角方向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全部测回宜在一个时间段内测完。(3)在观测过程中,两倍照准差(2c)的绝对值,DJ2型经纬仪不得大于30。1-1: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

4、符合下表规定: 等级附合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km)每边测距中误差(mm)测 角中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方位角闭合差()测 回 数DJ1DJ2二级60.3308.01/10000 13注:表中n为测站数1-2:水平角方向观测法各项限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等级经纬仪型号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差()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中两倍照准差(2c)较差()同一方向各测回间较差()四等DJ23813 91-3:光电测距的各项限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等级测距仪精度等级观测次数总测回数一测回读数较差(mm)较差单程各测回较差(mm)往返较差四等1(往)1 (返)4810152(a+b*D)注:测回是指照准目标一

5、次,读数24次的过程。4)成果的记录、整理和计算(1)观测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和检查外业观测手簿,确认观测成果全部符合公路勘测规范规定后,方可进行计算。 (2)平面控制网采用近似平差法。2、高程控制测量1)该工程高程控制采用五等水准测量2-4:公路及构造物水准测量等级 测 量 项 目等 级水准路线最大长度(km)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1000m以下桥梁、2000m以下隧道五 等102-1:水准测量精度应符合下表规定:等 级每公里高差中数误差(m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mm)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mm)偶然中误差M全中误差MW平原微丘区山岭重丘区五等816注:计算往返较差时,L为水准点间的

6、路线长度(km);计算附合或环线闭合差时,L为附合或环线的路线长度(km)。n为测站数。 为检测测段长度(km)。2-2: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应符合下表规定:等 级仪器类型水准尺类型观 测 方 法观 测 方 法五 等DS3单面中丝读数法往返、往后-前 2)外业成果的整理 (1)水准测量观测结束经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编制高差表,计算正常位水准面不平行的改正数。 (2)采用间接观测平差,平差后应求出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高差中误差,并作精度评定。3、定线方法(1)该工程采用纸上定线(2)根据测量控制点和纸上定线成果,可采用拨角法放样。4、基平测量 (1)水准点的密度一般沿线路每隔2Km左右设一个,在地

7、形复杂路线可适当缩短水准点间距。 (2)水准点布设位置应离开线路中线一定距离,以50100m为宜,以免施工时被破坏。 (3)基平测量应与国家水准点或等级相当的其他点联测,应不远于30Km联测一次,构成符合水准路线。5、中线测量放线时,中线一般每隔5Km,特殊情况下不远于10Km,应与初测控制点联测。5-1:中线闭合差不应超过下表规定:名 称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水平角闭合差长度相对闭合差1/1000注:n为交点数5-2:路线中桩间距不应大于下表的规定:直 线(m)曲 线(m)平原微丘区重丘山岭区不设超高的曲线R6030R60R3050252520105注:表中R为曲线半径,以米计。5-3:中线量距

8、精度和中桩桩位限差不得大于下表规定:公 路 等 级距离限差桩位纵向误差(m)桩位横向误差(m)平原微丘区重丘山岭区平原微丘区重丘山岭区二级及二级以下1/1000S/1000+0.10S/1000+0.11015注:表中S为转点或交点至桩位的距离,以米计。5-4:曲线测量闭合差应符合下表规定:公 路 等 级偏角闭合差()纵向闭合差(m)横向闭合差(cm)平原微丘区重丘山岭区平原微丘区重丘山岭区二级及二级以下1201/50010151206、中平测量水准点距定测中线应为50200m。中桩高程测量应起闭于水准点,其允许误差: (mm);中桩高程可观测一次,读数取位至厘米。中桩高程检测限差:10cm。

9、6-1: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等级水准仪的型号视线长度(m)前后视较 差(m)前后视累积差(m)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红黑面读数差(mm)黑红面高差较差(mm)五等DS3100大致相等等级往返测距总和(km)往返测距 中数(km)各测站高差(mm)往返测高差总和(mm)往返测高差中数(mm)高程(mm)各等0.10.10.10.1116-2:水准测量计算数字取位7、横断面测量 该工程采用手水准皮尺法7-1:横断面检测限差应符合下表规定:(m)路 线距 离高 程二级及以下公路( L/50+0.1)( h/50+L/100+0.1)注: L测点至中桩的水平距离(m); h测点至中桩的高差(m)。横断

10、面测量采用全站仪法。其中的高程、距离的读数取位至0.1m。8、带状图测绘8-1: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 形类别不同比例尺的基本等高距(m)1500110001200015000平原区0.50.51.02.0微丘区0.51.02.05.0重丘区1.01.02.05.0山岭区1.02.02.05.0 注:基本等高距可视工作需要在此表基础上适当加密; 一个测区同一比例尺,宜采用一种基本等高距。 8-2:地形图的精度图上地物点位置中误差(mm)等高线的高程中误差(mm)主要地物一般地物平原区微丘区重丘区山岭区0.60.8 注:主要地物是指外廓明显的坚固建筑物;森林、隐蔽或困难地区,可按表中要求放宽0.5倍

11、;Hd为基本等高距。 8-3:测记法测距最大长度 比 例 尺地形点间距(m)测距最大长度(m)15001530011000304501200050700桥隧测绘1:500或者1:1000的地形图,施工测绘1:1000或者1:2000的地形图。测绘法测图所用的仪器和工具,应符合下列要求:1视距常数值应在1000.1m以内;2垂直度盘指标差不应超过2; 3比例尺尺长误差不应超过0.2mm; 4量角器半径不应小于0.1m,其偏心差不应大于0.2mm。8-4:测绘法测距最大长度 比 例 尺地形点间距(m)测距最大长度(m)地 物 点地 形 点150015601001100030100150120005

12、0180250注:垂直角超过10时,测距长度应适当缩短;平原微丘区成像清晰时,测距长度可按上表规定放长20%。 1500、11000比例尺施测主要地物时,测距读数应读至0.1m。 地形点间距在山岭重丘区及地貌变化处应适当加密。8-5:丘陵地区高程注记点的间距比 例 尺15001100012000高程注记点间距(m)153050 注:平坦及地形简单地区可放宽至1.5倍,地貌变化较大的丘陵地,山地与高山地应适当加密。基本等高距为0.5m时,高程注记点应注至0.01m;基本等高距大于0.5m时,可注至0.1m。六、 附录1、 测区1:10万比例尺地形图及纸上定线成果2、 测区平面控制测量成果3、 测区高程控制测量成果4、 测区纵断面图测绘成果5、 测区横断面图测绘成果6、 测区带状图测绘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