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658095水土保持方案378613005.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0698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107 大小:10.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74658095水土保持方案37861300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1974658095水土保持方案37861300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1974658095水土保持方案37861300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1974658095水土保持方案37861300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1974658095水土保持方案37861300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974658095水土保持方案37861300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74658095水土保持方案378613005.doc(10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期开发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姓名证书编号签名批准核定审查校核编写二0一二年六月目 录1综合说明11.1项目及项目区概况11.2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41.3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分区51.4水土流失预测结果51.5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及工程量51.6水土保持监测61.7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61.8结论与建议7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102.1编制的目的和意义102.2指导思想112.3编制原则122.4编制依据142.5编制深度182.6设计水平年183项目概况193.1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193.2项目规模与特性213.3项目的组成与布局213.4工程占地223.5施工组织233.6生产

2、工艺243.7土石方平衡及流向253.8移民拆迁安置263.9工程投资与施工进度安排264项目区概况284.1自然环境284.2项目区社会经济概况314.3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314.4水土保持技术经验32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355.1水土保持制约因素分析评价355.2主体工程合理性评价375.3主体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分析与评价395.4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405.5结论意见416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与防治分区436.1防治责任范围界定的原则和依据436.2防治责任范围436.3水土流失防治分区447水土流失预测467.1水土流失预测范围与时段划分467.2水土流失预测内容4

3、77.3水土流失预测方法与结果477.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分析与评价517.5水土流失预测结论及指导性意见52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与防治措施体系布设538.1水土流失防治目标538.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要求548.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568.4不同防治工程的典型设计578.5防治措施工程量618.6水土保持施工组织设计及进度安排629水土保持监测659.1水土保持监测目的与原则659.2监测范围、分区、时段659.3监测内容、方法、频次669.4水土保持监测点布设689.5水土保持监测安排689.6水土保持监测设备及监测工作量699.7水土保持监测单位、程序、制度709.8监测

4、资料整理分析与成果7110水土保持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7310.1投资概算7310.2防治效益分析7811方案实施保证措施8211.1组织领导措施8211.2实行招标制度8311.3搞好后续设计8411.4强化施工管理8411.5推行工程监理8511.6实施水土保持监测8511.7注重检查验收8611.8保证资金按时、足额到位8711.9明确保护责任8712结论与建议8812.1结论8812.2建议89附件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件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图附件3水土保持监测程序 附件4方案编制委托书附件5 关于有限公司二期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临环东函2011182号附件6 关于批准有限公司建设

5、项目的通知临规准字2011311号附件7 关于批准建设项目的通知临规准字2011239号附件8 关于二期开发项目核准的批复发改基字201146号附件9 单价表附件10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图附件11 主体工程DN500钢筋砼排水管网布设图附件12 水土保持措施典型设计图附件13 水土保持监测点位布局图1 综合说明1.1项目及项目区概况1.1.1主体工程概况有限公司二期开发项目属新建项目,项目选址在市区。项目总投资4909.19万元,其中土建投资约为2557.17万元,资金来源为自筹资金,开工时间为2011年9月,计划竣工时间为2012年6月。项目规划用地面积20023,项目总建

6、筑面积32607,其中住宅建筑面积22307,公建建筑面积439,配套储藏室、阁楼总建筑面积6601,不计容建筑面积3260。主要建设内容为6栋楼(均为6+1层)以及公建工程。规划总户数232户,660人,其中,90/户以下户型232户,建筑面积15614.9,占总规划住宅建筑面积的70%;90/户以上户型50户,建筑面积6670.1,占总规划住宅建筑面积的30%;绿地率35.52%,绿地面积7111.43。1.1.2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增多,人们对住宅的需求量相应的增多,住宅土地资源紧张,为了整合土地资源,提升城市品位促进区经济发展以及改善区居民的居住条件,

7、营造住宅区的绿色生态环境,一切从居住者出发,满足居住者对良好居住环境需求,使人们生活在健康、安全、舒适和环保的室内外居住环境中。鉴于房产项目市场前景较好,且区内环路和三和东街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居住氛围浓厚,交通便利,是较好的房地产开发地段,随着该地区的进一步开发与建设,项目板块升值潜力巨大。有限公司决定投资建设二期开发项目,规划建设6栋住宅楼,均为6+1层。1.1.3项目进展情况截至2012年6月,二期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前期已经完成的主要工作有: 关于有限公司二期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函2011182号关于批准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的通知准字2011311号关于批准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的通知准字2

8、011239号 关于有限公司二期开发项目核准的批复发改基字201146号1.1.4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情况2012年4月,市有限公司委托联合动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二期开发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受托后,我单位成立了该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项目组。本项目组首先对委托方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了研读,随后前往项目建设区进行现场查勘,了解项目建设区的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现状、林草植被类型、乡土树种等,以及当地水土流失的治理经验,收集整理了项目建设区域的气象、水文、地质等相关资料,并就有关问题,与项目建设单位有限公司进行了沟通。在此基础上,项目组分析研究了主体设计相关文件和工程建设特点,按照现行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

9、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编制规范与规定,于2012年5月编制完成了二期开发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市水利局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于2012年5月19日主持召开了二期开发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的评审会,经过专家组的讨论和评审,对报告书提出了意见。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我单位对送审稿进行了认真的修改,于2012年6月下旬完成了二期开发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本方案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业主单位、设计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审查过程中各位专家和代表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在此深表感谢!1.1.5项目区概况根据市气象局统计,本地区常年主导风向为NNE,夏季盛行东风、东南风,冬季盛行北风、东风、东北

10、风,年平均风速2.6m/s;年平均气温13.3,年平均温差为27.4,年平均10的积温约4669;无霜期202天,历年最大冻土深0.5m;年平均降雨量为832.8mm,主要集中在6-9月份;汛期多年年平均降水量为526.4mm,年平均蒸发量为1680.5mm,除7月份外,其他各月份蒸发量均大于降水量。根据资料统计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832.8mm,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降水量为1203.2mm(2003年);最小年降水量为425.4mm(2002年)。项目区地处沂沭河冲积平原,属于淮河流域,沂沭河水系。土壤分为棕壤土、褐土、潮土三大类,以棕壤和褐土为主,分别占耕地面积的53.6%和41.1%。棕

11、壤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南部沙岩地区;褐土主要分布在北部、中部、东部灰岩地区;潮土主要分布在河流两侧的平原上。项目区所在地植物种类较为丰富,该区植被系统主要由农田生态系统和林地植被系统构成。农田系统主要包括小麦、水稻、玉米等;林地植被系统以农田防护林网为骨架,四旁绿化、片林、道路等防护林带相组合,多林种、多树种相配合,乔、灌、草混合分布形成的多层次植被体系。人工林以杨树、刺槐为主,并有零星的侧柏林、麻栎林分布;次生灌丛主要为荆条、酸枣、胡枝子灌丛;草地主要物种为白羊草、黄背草等。1.1.6方案设计深度、设计水平年及方案服务期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关于工程建设

12、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的规定,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应与主体工程一致,因此确定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为初步设计阶段。 本建设项目于2011年9月开工,至2012年6月结束,工期10个月,设计水平年为主体工程完工后的一年,即设计水平年为2013年。 方案服务期从施工准备期开始计算至设计水平年结束,本建设项目方案服务期为2011年9月至设计水平年2013年。1.2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该建设项目属新建项目,不存在选址方案比选问题,对主体工程选址和设计的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如下: 本项目选址合理,不涉及水土保持敏感区,项目区位于区内环路和三和东街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不需要新修建进场

13、公路,减少对原自然地表的扰动,项目区附近水、电方便,减少了施工准备带来的水土流失。 本工程所需砂石料全部采取外购形式,不涉及到工程取料场选址问题。 本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主体工程回填后多余土方均用于道路广场区、公共绿化区的回填平整,基本做到项目建设区内土石方挖填平衡,不存在多余弃土处理问题。 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时尽量节约用地,主体工程布局紧凑合理,项目区域不属水土保持的敏感地区,其选址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主体工程设计中水土保持措施有场地平整、植物绿化、DN500钢筋砼排水管网等措施,主体工程和方案新增的工程、临时措施等水土保持措施有机的结合,合理布设,形成科学、综合的防治体系,可有效地防治项目建设

14、造成的水土流失。从水保工作角度评价认为,该项目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的,无水土保持制约因素,主体工程设计合理可行。1.3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与防治分区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项目建设区,项目建设区包括建构筑物区4035、道路广场区8876.57、公共绿化区7111.43,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为20023。1.4水土流失预测 二期项目建设扰动、破坏原地貌面积20023。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20023,其中林草植被面积2000。 通过水土流失量预测,建设期内如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将产生土壤流失总量为66t,新增土壤流失总量为52t。 工程建设期建构筑物区及临时堆土场应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域。施工期为

15、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时段。1.5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及工程量根据水土流失防治类型区的水土流失特点、防治责任和防治目标,遵循治理与防护相结合、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与绿化美化环境相结合的原则,统筹布局各类水土保持措施,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本项目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工程量有:建构筑物区剥离表土300m3,密目防尘网1200。道路广场区剥离表土450m3,DN500钢筋砼管道500m,临时排水沟306m,沉沙池2座。公共绿化区剥离表土660m3,覆土1410 m3,土地整治7111.43,种植乔灌草7111.43,袋装土挡墙157 m3,塑料薄膜覆盖1500。1.6水土保持监测

16、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实施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同时应加强扰动地表面积、造成水土流失面积、损坏水土保持生物设施数量、建设期土石方工程量及平衡监测、防治效益等水土保持监测,以便提高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和经验。水土保持监测采用GPS调查、测量、资料收集、普查、抽样调查、样地调查、巡查等方法监测。根据项目布局情况和工程水土流失特点,确定本工程水土保持监测范围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项目建设区域,主要监测时段为工程建设期即2011年9月2012年6月,重点监测地点为建构筑物区及公共绿化区内的临时堆土区。根据工程特点、施工布置,共设置3个临时监测点,分别位于1#楼南侧、2#和3#楼之间、6#楼东南侧,在平面上各

17、个方向均衡设置。1.7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1.7.1水土保持投资估算成果本工程水土保持总投资180.45万元,其中工程措施9.10万元,临时工程措施4.97万元,植物措施91.02万元,独立费用66.40万元,基本预备费6.05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3.00万元。1.7.2水土保持效益分析结论 表1.7-1 水土保持效益分析结果表 项 目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设计水平年分析值99.999.91.0989935.52目标值95971.0959927分析值与目标值比较达到达到达到达到达到达到通过本方案各种防治

18、措施的有效实施,使建设期工程占地区域内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9.9%,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9.9%,土壤流失控制比达1.0,拦渣率达到98%,林草植被恢复率达99%,最终林草覆盖率达35.52%。从而大大减少工程的水土流失量,改善和提高工程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1.8结论与建议1.8.1结论通过对本工程水土流失影响的分析,结合项目的施工特点,确定水土流失防治分区。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制定了较为周密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方案实施后,可减少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改善项目区周边的环境,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恢复建设区域的生态环境。从水土保持角度考虑,本项目

19、是可行的。1.8.2建议主体设计单位在后续设计中融入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理念,加强工程施工期的监督管理,尽量减少工程实施造成的水土流失; 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管理中必须将水土保持措施纳入主体工程投招标文件,施工时要加强施工管理,采取相应的临时防护措施;水土保持监理单位要严格执法,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管理,对水保措施的实施进度、质量和资金进行监控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同时与水行政、林业等部门协同规划,从管理、预防、治理着手,改善和控制工程区域及周边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监测单位需依据规程规范编制监测细则并做好水土保持监测,要及时向水行政主管部门、业主及施工单位提交监测报告,并根据监测安排及时编报年度监测报

20、告,在工程竣工验收时提交工程监测报告。二期住宅小区水土保持方案工程特性表项目名称二期流域管理机构淮河水利委员会涉及省区山东省涉及地市或个数市涉及县或个数区项目规模()占地20023总投资(万元)4909.19土建投资(万元)2557.17动工时间2011年9月完工时间2012年6月方案设计水平年2013年项目建设区域面积()挖方量(m3)填方量(m3)组成建构筑物区403582704030道路广场区8876.574501970公共绿化区7111.436601970总计2002393807970国家、省级防治区类型省级重点防治区地貌类型冲积平原土壤类型棕壤土、褐土为主气候类型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

21、性气候植被类型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a)670防治责任范围面积()20023土壤允许流失量(t/ka)200项目建设区()20023扰动地表面积()20023直接影响区()0损坏水保设施面积()20023水土流失预测总量(t)66新增水土流失量(t)52新增水土流失的主要区域公共绿化区防治目标扰动土地治理率(%)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7土壤流失控制比10拦渣率(%)95林草植被恢复率(%)99林草覆盖率(%)27防治措施分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建构筑物区表土剥离300m3,密目防尘网覆盖1200道路广场区DN500钢筋砼排水管道500m表土剥离450m3,临时排水

22、沟306m,沉沙池2座,公共绿化区土地整治7111种植乔灌草表土剥离660m3,覆土1410m3,装土编织袋挡墙157 m3,塑料薄膜覆盖1800投资(万元)9.1091.024.97水保总投资(万元)180.45独立费用(万元)66.4监理费(万元)8监测费(万元)6补偿费(万元)3.0方案编制单位建设单位法定代表及电话法定代表及电话地址地址邮编邮编联系人及电话联系人及电话传真传真电子邮箱电子邮箱2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2.1编制的目的和意义2.1.1编制目的 本着“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设防、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和“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在广泛收

23、集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的水土保持治理经验和科研成果,针对项目区水土流失特征,分析工程建设期间可能产生的新增水土流失量及其影响,合理确定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和防治体系,达到综合防治、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双赢”的目的。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编制本工程的水土保持方案。通过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及实施,达到预防和治理防治责任范围内水土流失的目的,合理处理好项目建设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保障工程的安全运行,更好地发挥工程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本方案中明确了建设方所应承担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和范围,为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提供了技术性指导,作为水土保持管理部门进行行政执法、监督和管理的依据,同时也是

24、下阶段进行水土保持设计和水土保持监理、监测的依据。 编报的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后,具有强制实施的法律效力。水土保持措施将纳入主体工程中,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通过本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和实施,使项目建设区的原有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使因工程建设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使项目区生态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使各项水土保持设施安全有效,使得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植被恢复率和林草覆盖率等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指标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 504342008)的要求。2.1.2编制意义 有效地保护和合理

25、利用水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通过方案的编制及水土保持措施的有效实施,防治项目建设和生产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使项目建设区植被得到恢复,使防治区域水土保持状况满足当地政府水土保持规划的目的,对保障项目安全运行,有效利用当地有限的水土资源,减轻项目对周边生态环境破坏程度有着积极的意义。 改善区域环境,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方案的编制及水土保持措施的有效实施,在控制因项目建设和生产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的同时,减轻项目原有的水土流失,使项目区水土流失达到允许范围,改善区域环境,可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协调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有效预防和减轻项目水土流失

26、,促进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保护,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社会进步。2.2指导思想在符合有关技术规范对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总体要求的前提下,结合主体工程设计及施工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保证主体工程安全运行;对主体工程设计中已考虑并符合水土保持要求的水土保持措施予以评价,对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边坡、临时堆土等防治责任区,按水土保持要求提出综合治理措施;在防治措施安排上,以植物措施为主,先行、合理配置工程措施,点线面相结合,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坚持全局观点,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建设及其它环保措施相结合,使水土保持与工程安全及环

27、境保护紧密协调、互为稗益;坚持科学、经济原则,使水土保持方案技术上可靠,经济上节约。2.3编制原则 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及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工程的地理位置、工程布局和施工特点,以及项目区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并结合现场的查勘,合理界定二期开发项目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治的责任范围,是做好该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前提条件。 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合理配置水土保持措施;实行永久性措施和临时措施相结合;做好土石方的合理调配和利用,减少临时堆放时间,采取临时堆放措施;缩短地表裸露时间;优化施工组织形式,规范施工行为;施工中应做到“先拦后弃”等,确保做到预防为主

28、,保护优先。 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贯彻“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根据对工程建设水土流失现状特征的调查,对项目区的水土流失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并从水土保持的角度对工程区域的选址、措施的布设等提出做出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工程建设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的预测,结合工程施工中的工艺特点,确定工程区域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区域。最后,结合当地和同类型工程的水土保持经验,因地制宜地优化配置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防治措施,建立选型正确、结构合理、措施配套、功能齐全、成效显著的综合防治体系;植物措施应做到适地适树;效果要达到标本兼治。 全面防治,突出重点的原则不同类型工程水土流失特点、时空分布不同,一

29、定要在全面防治的基础上,因地、因类、因项目制宜,突出防治重点。 与主体工程相衔接的原则主体工程设计中已设计了一些防治措施,编制方案时在对主体工程设计中水土保持工程的分析基础上,根据综合防治的要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不重不漏的原则,确定方案应补充的措施,两者结合构成综合防治体系。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土石方平衡应做到合理、可行,尽量做到挖方的充分协调利用,但又要避免不切实际的土石方远距离调运;在治理措施选择时,不影响治理效果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施工难度较小的防护措施,做到治理措施技术的可行性与易操作性。 “三同时”的原则坚持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的三同时原则。 与

30、周围景观相协调,注重绿化美化的原则方案编制应从“以人为本、统筹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出发分析评价主体工程选址、取弃土场的布设是否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在防治措施配置上,不仅能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还应注重环境的绿化、美化。 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防治措施应遵循经济合理原则。在确保水土保持功能发挥的前提下,防治措施体系不宜追求高、大、洋,应注重防治效果;工程措施应尽量做到就地取材;植物措施应从适用性、和谐性、抗逆性和自我维持性等方面选择当地适生的树草品种,减少建设投入和运营期的管护工作量。2.4编制依据2.4.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

31、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1998年11月29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29日);(8) 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2006年1月1日实施);(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8年颁布)。2.4.2部委规章(1)关于修改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水利部令第24号,2005年7月8日发布);(2)开发

32、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5号,1995年5月30日发布,2005年7月8日以水利部令第24号修订);(3)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2号令);(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6号,2002年10月14日发布,2005年7月8日以水利部令第24号修订);(5)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2004年9月15日)国家发改委令第19号;(6)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2006年12月18日)水利部令第28号;(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国家环境保护部2号令;(8)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2006年12月18日)水

33、利部第29号令。2.4.3规范性文件(1)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2)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发19935号);(3)关于加强土地开发利用管理搞好水土保持的通知(国家土地局 水利部1989国土规字第88号);(4)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务院200420号);(5)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 国家计委 国家环保局 水保1994513号);(6)关于印发的通知(水利部 保监200115号);(7)关于加强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后续工作的通知(水利部办公厅 办函2002154号);(8)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利部 水保

34、200389号);(9)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及矿产资源开发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水利部 国土资源部 水保2004165号);(10)关于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纳入收费项目的通知(财政部 发改委20056号);(11)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保监200522号);(12)关于规范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工作的意见(办水保2005121号);(13)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水利部公告,2006年2号);(14) 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工作座谈会会议纪要的通知(水保20071号);(15) 关于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督察工作的通知(办水保20079

35、4号);(16) 关于严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工作的通知(水保2007184号);(17) 关于印发2010年全国性及中央部门和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的通知(财综201120号);(18) 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670号);(19) 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见(水利部水保2009187号);(20)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总200367号);(21)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1999年3月3日);(22) 山东省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标准

36、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鲁价涉发1995112号)。2.4.4规范、标准(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3-2008); (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2008);(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5)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6)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7)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8)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2003年);(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GB600085);(10)防洪标准(GB

37、5020194);(11)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1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13)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水土保持图(SL 73.6-2001);(14)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范(SL288-2003);(15)山东省建筑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16)山东省建筑安装工程量计算规则(17)山东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及计算规则(18) 其他有关的设计规范及技术标准。2.4.5相关文件及技术资料(1)关于批准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的通知(2)关于有限公司二期开发项目核准的批复(3)关于有限公司二期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4)建设项目环境影

38、响报告表2.5编制深度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关于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的规定,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应与主体工程一致,确定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为初步设计阶段。2.6设计水平年本建设项目于2011年9月开工,至2012年6月结束,工期10个月,设计水平年为主体工程完工后的一年,即设计水平年为2013年。3 项目概况3.1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建设项目位于市区。建设项目北50m为孟家于埠村,东北200m为村,东南240m为市区电镀中心,南60m为村,西40m为社区居委。项目规划用地面积20023,项目总建筑面32607,其中住宅建筑面积22307,公

39、建建筑面积439,配套储藏室、阁楼总建筑面积6601,不计容建筑面积3260。主要建设内容为6栋楼(均为6+1层)以及公建工程。规划总户数232户,660人,其中,90/户以下户型174户,建筑面积15614.9,占总规划住宅建筑面积的70%;90/户以上户型50户,建筑面积6670.1,占总规划住宅建筑面积的30%;绿地率35.52%,绿地面积7111.43。二期鸟瞰图二期总平面布置图3.2项目规模与特性项目名称:二期开发项目项目建设地点:区九曲街道办事处孟家于埠村南50米项目建设单位:有限公司建设目的:满足市民对住宅的需求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占地及规模:该项目占地面积20023,建设面积32607。建设工期:0.8年,即2011年9月2012年6月。工程总投资:4909.19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