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环评报告书)某冶炼厂尾渣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0731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169 大小:2.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环评报告书)某冶炼厂尾渣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9页
(优秀环评报告书)某冶炼厂尾渣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9页
(优秀环评报告书)某冶炼厂尾渣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9页
(优秀环评报告书)某冶炼厂尾渣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9页
(优秀环评报告书)某冶炼厂尾渣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秀环评报告书)某冶炼厂尾渣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环评报告书)某冶炼厂尾渣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1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1 总论51.1 企业概况与项目由来51.2 编制依据61.3 评价原则与目的71.4 评价标准81.5 评价等级101.6 评价范围111.7 环境保护目标121.8评价重点132工程分析142.1*冶炼厂概况及现有工程分析142.2拟建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293 清洁生产分析593.1 政策符合性593.2 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先进性及可靠性603.3 资源与能源利用指标613.4 工程环保设施技术先进性、可靠性分析633.5 污染物产生指标及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分析633.6 结论与建议644 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664.1 水污染防治措施及其可行性分析664.2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及其可

2、行性分析704.3 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措施可行性分析734.4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744.5 结论与建议745 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概况765.1 自然环境765.2 社会环境概况825.3*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835.4 评价区域主要工业污染源调查856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866.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866.2水环境质量现状886.3声环境质量现状907 建设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927.1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927.2 水环境影响分析1197.3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287.4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1318 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328.1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

3、1328.2 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1338.3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1348.4 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1358.5 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359 总量控制分析1379.1 总量控制的原则1379.2 总量控制因子1379.3 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核定1379.4 企业总量控制目标建议13810 环境风险分析13910.1环境风险识别13910.2 源项分析14210.3 风险事故影响后果分析14410.4 风险事故防范措施14510.5事故及环境风险应急预案15010.6 结论15110.7 建议15111 项目选址及总图布置合理性分析15211.1 项目厂址合理性分析1521

4、1.2 总图布置合理性分析15311.3 卫生防护距离确定1541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5612.1 费用15612.2 效益15712.3结论15813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16013.1 环境管理16013.2 环境监测计划16113.3 环保“三同时”竣工验收表16314 公众参与16414.1 公众参与的目的和意义16414.2 公众参与的方式、范围及内容16414.3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16514.4 小结16715 总结论与建议16815.1 总结论16815.2 要求与建议170 1 总论1.1 企业概况与项目由来*公司*冶炼厂于1991年破土动工,1993年建成投产,建设规模为

5、年产电镍2040t,镍精炼采用国际先进的选择性浸出新工艺。1996年4月进行了技术改造,将一段配料固体输送改为阳极液浆化输送;常压间断浸出改为连续浸出;二段浸出渣压滤改为压滤、洗涤、离心分离得铜渣。1996年8月建成钴回收车间,建设规模为年产氧化钴粉24t,采用萃取分离镍、钴工艺,综合回收了钴和镍;1999年底建成铜渣回收车间(铜分厂),建设规模为年产电铜5000t,采用焙烧、浸出、电积工艺生产电铜,副产硫酸、硫酸镍;2000年底建成铜浸出渣还原浸出车间及贵金属回收车间,生产金、银及铂钯,其中的铜镍分别返回铜分厂及镍分厂,建设规模与铜分厂能力相配套。至此,*冶炼厂原料高冰镍中的铜镍钴硫及贵金属

6、金银铂钯得到了全部回收。2004年对镍系统进行了改造,使电镍产能达到3000t/a,氧化钴粉产能扩大到50t/a。*冶炼厂厂区占地9.73ha,生活区设在*市,生产、生活设施齐全,现有员工1400人。企业经十余年的发展,目前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伴随着2005年9月*公司成立的契机,为配合控股公司新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的要求,*公司结合本地资源当前及远期实际情况,适时地制定了发展战略,即依靠科技进步、立足长远发展、综合利用当地资源,提升企业竞争实力、做大做强的发展战略。在2005年至2007年对*冶炼厂镍系统进行了大规模改扩建,使镍系统生产能力达到年产电镍1.3万

7、吨,配套年产电钴200吨及与之相匹配的辅助设施。但伴随着镍系统产能的逐步增加,铜系统产能的制约越来越明显,扩大产能已势在必行。为此,拟建设与年产1.3万吨电镍相匹配的尾渣(铜渣)综合利用工程,设计规模为年产1.5万吨电铜及与之相匹配的辅助设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新疆新鑫矿业股份公司于2008年2月委托*公司开展*公司*冶炼厂尾渣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公司对评价区进行了现场调查和监测委托工作后,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现提交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查。1.2 编制依据1.2.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8、.26;(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15;(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29;(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1.1;(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9)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8.1.1;(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98)国务院令253号,1998.11.29;(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3

9、.1.1发布;(12)关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家环境保护局,1988.3.21;(13)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2005年第17号;(14)关于加快推行清洁生产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环保总局、科技部、财政部、建设部、农业部、水利部、教育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质检总局,2004.1。(15)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 2001.1;(16)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发1998089号)。(17) “转发自治区环保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贯彻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实施意见的通知” 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新政办发20023号),2002.1.4(18)关

10、于贯彻的实施意见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新政办发2005186号),2005.11.91.2.2 技术导则(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9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95);(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1.2.3 环评相关文件(4)*公司*冶炼厂尾渣综合利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乌鲁木齐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2007年12月;(5)

11、*公司*冶炼厂改扩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公司,2008年2月2日;1.3 评价原则与目的1.3.1 评价原则在评价工作中坚持:针对性、政策性、客观性、科学性和公正性的基本原则。针对本项目特点,环评中认真把握和贯彻:“清洁生产”、“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以新带老”、“达标排放”、“循环经济”等技术原则。1.3.2 评价目的针对拟建项目的污染特征,预测和分析拟建项目可能存在的环境影响,提出节能降耗、节水措施和污染防治对策,降低环境风险,为拟建项目的设计运行、环境监督检查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本次评价,实现以下基本目标:(1)通过现状调查与现场监测,掌握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背

12、景状况和诊断主要环境问题。(2)通过详细的工程分析,明确拟建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筛选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因子,尤其关注拟建项目产生的特征污染因子。通过类比调查、物料衡算,核算污染源源强,计算改扩建前后污染物排放量,算清“三本帐”。(3)通过模型预测计算,预测拟建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可接受性,论证风险防范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4)根据拟建项目区域环境特征和工程排污特点,通过类比调查与分析,论证基于“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原则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进行环境经济损益分析。(5)通过对拟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避免和减缓不利的环境影响,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目标。(6)针对工程现状所

13、存在的环保问题提出“以新带老”治理措施。1.4 评价标准1.4.1 环境质量标准1.4.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SO2、NO2、TSP、PM10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其中NO2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单标准执行;硫酸雾执行原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值。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限值见表1-1。表1-1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一览表序号污染因子标准限值(mg/m3)标准来源年平均日平均小时平均一次1SO20.060.150.50GB3095-19962NO20.080.120.243PM100.100.

14、154TSP0.200.305硫酸雾日平均0.1TJ36-79 一次浓度值0.31.4.1.2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见表1-2。表1-2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一览表序号污染因子单位标准限值序号污染因子单位标准限值1pH无量纲6.58.56铁mg/L0.32总硬度mg/L4507铜mg/L1.03高锰酸盐指数mg/L3.08镍mg/L0.054硫酸盐mg/L2509氨氮mg/L0.25钴mg/L0.0510硝酸盐mg/L201.4.1.4 环境噪声质量标准环境噪声质量标准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3类标

15、准,其标准限值昼间65dB(A)、夜间55dB(A)。1.4.2 污染物排放标准1.4.2.1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冶炼装置系统冶炼烟废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中的二级标准、锅炉废气污染物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时段二级标准、烟气制酸装置系统工艺废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新污染源二级标准,见表1-3。表1-3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序号项目标准值标准来源mg/m3kg/h1冶炼烟气烟(粉)尘100(GB9078-1996)二级2SO28503锅炉废气烟

16、尘200(GB13271-2001)时段二级4SO29005制酸尾气粉尘120(GB16297-1996)二级6SO2960397硫酸雾45231.4.2.2 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表1、表4中的二级标准,其中Ni为第一类污染物,其排放浓度指车间排放口,具体见表1-4。表1-4 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序号项目标准值mg/L(pH除外)标准来源1pH6-9(GB8978-1996)二级(表4)2色度803SS1504CODcr1505BOD5306NH3-N258S2-1.09总铜1.010总镍1.0表11.4.2.3 噪声排放标准厂界噪声控制标

17、准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类标准,即其标准限值昼间65dB(A)、夜间55dB(A)。1.4.2.4 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工业固体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1.5 评价等级1.5.1 大气评价等级根据HJ/T2.2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关于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在对该项目进行工程分析的基础上,选择SO2、TSP计算等标排放量,计算公式如下:式中:Pi等标排放量,m3/h; Qi单位时间排放量,t/h; C0i大气环境质量标准,mg/m3。依据初步工程分

18、析和确定的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经计算,结果表明各污染物Pi2.5108,定为三级评价。1.5.2水环境评价等级拟建工程日排水量约为561.48m3/d,水质复杂程度为简单,生产废水经现有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外排至氧化塘,经自然降解后,用于厂区绿化。根据拟建项目用水来源、排水去向及其污水特征,确定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仅作影响分析。1.5.3 噪声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995)中关于评价等级判定的相关规定,依据项目的工程特点和污染特征及周围环境状况,本项目的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1.5.4 环境风险评价等级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

19、2004)和拟建工程生产及贮存情况判定,确定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仅作风险分析。1.6 评价范围1.6.1 大气评价范围根据大气评价等级,本次大气评价范围确定为以厂址为中心,东北-西南为主轴,各3km,东南-西北方向各3km,共约36km2的区域。见附图1。1.6.2 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本项目没有废水外排,因此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很小,本次报告不予考虑。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考虑地下水。地下水评价范围主要为生产装置所在区域地下水。1.6.3 噪声评价范围结合噪声评价等级,确定噪声评价范围为厂界外1m范围内。1.7 环境保护目标根据现场踏勘了解拟建厂址周围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进而确定本次评价的环境保护目标。

20、环境空气和水环境的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6。环境噪声保护目标主要是防止噪声评价范围内产生环境噪声污染影响,重点保护主要噪声环境敏感点-厂区办公楼。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为拟建厂址周围农田和土壤。表1-6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敏感点名称与拟建厂址方位人口环境特征与拟建厂址距离(km)保护目标东湾西村NE约100人群聚居区3满足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区要求青石头村WNW约100人群聚居区2上斜沟村SSW约100人群聚居区1.6五工梁村NNW约200人群聚居区2.2水环境厂址地下水生活与工业用水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生态环境拟建厂区周围林地和荒漠草场防止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和土

21、壤污染农田N农田生态系统1.5防止生态破坏和土壤污染另厂界为中心半径4km范围以内,2km以外,北面有五工梁湖,东北偏东方向有昌吉化肥厂,南面有五宫煤矿,西北方向有七道沟村。1.8评价重点根据拟建项目特点,本报告书以工程分析、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水污染防治措施以及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论证作为重点,同时兼顾其他专题。2工程分析2.1*冶炼厂概况及现有工程分析2.1.1 企业基本概况*冶炼厂是*公司下属的镍精炼厂。*冶炼厂于1991年破土动工,1993年建成投产,建设规模为年产电镍2040t,镍精炼采用国际先进的硫酸选择性浸出新工艺。1996年4月进行了技术改造,将一段配料固体输送改为阳极液浆化

22、输送;常压间断浸出改为连续浸出;二段浸出渣压滤改为压滤、洗涤、离心分离得铜渣。1996年8月建成钴回收车间,建设规模为年产氧化钴粉24t,采用萃取分离镍、钴工艺,综合回收了钴和镍;1999年底建成铜渣回收车间(铜分厂),建设规模为年产电铜5000t,采用焙烧、浸出、电积工艺生产电铜,副产硫酸、硫酸镍;2000年底建成铜浸出渣还原浸出车间及贵金属回收车间,生产金、银及铂钯,其中的铜镍分别返回铜分厂及镍分厂,建设规模与铜分厂能力相配套。至此,*冶炼厂原料高冰镍中的铜镍钴硫及贵金属金银铂钯得到了全部回收。2004年经改扩建后,镍系统生产能力达到年产电镍3000吨,年产氧化钴粉50吨。伴随着2005年

23、9月*公司成立的契机,在2005年至2007年对*冶炼厂镍系统进行了大规模改扩建,使镍系统生产能力达到年产电镍1.3万吨,配套年产电钴200吨及与之相匹配的辅助设施。*冶炼厂厂区占地9.73 ha,生活区设在*市,生产、生活设施齐全,现有员工1400人。21.2现有生产设施*镍冶炼厂现有主要生产车间有磨浸车间、镍电解车间、钴回收车间、铜渣回收车间、贵金属回收车间、动力与机电车间。现有主要生产设备如表2-1。 表2-1 现有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生产车间主要设备名称数量(台)设备型号处理能力磨矿及脱水车间球磨机212002400溢流型0.21t/(m3h)浓密机112000中心传动式沉降面积为113

24、m2浸出及过滤车间一段常压浸出槽545008000有效容积89.1m3/台一段常压浓缩机212000沉降面积113m2/台二段常压浸出槽825003000(锥底)有效容积11.43m3/台二段常压浓缩机112000沉降面积113m2/台26000(原有)沉降面积28.3m3/台一段加压釜426009000几何容积50m3/台一段加压浓缩机112000沉降面积113m219000沉降面积63.6m3二段加压釜226009000(原有)几何容积50m3/台二段加压浸出浓密机112000沉降面积113m219000沉降面积63.6m3铜渣压滤机2150m2压滤机镍电积及净液车间除钴槽44500450

25、0有效容积61.76 m3/台镍电解槽120钴萃取电积车间萃取箱5635007001600钴电解槽22塘瓷釜1S9-500/6.3铜渣回收车间铜电解槽50夹套蒸发器51600*1600V=4V=3.8M3氧化焙烧炉1一级二级材质碳钢回转窑CD1T-6m泡沫塔350FUH-30-K贵金属回收车间电弧炉1LD3-8D3T制氢设施1纯水设备1闪蒸干燥设备1制酸车间扩散收尘器1底槽2400内喷文氏管1干燥塔11200*8200吸收塔12000*2000转化器1850*4500ZF=80平方米空压机站无油空压机3LW-80/2.5-A空压机2LW-25/25-T锅炉房循环流化床锅炉(改造)1XD35-2

26、.5-M额定供汽量70t/h,超负荷汽量为80.50t/h蒸汽锅炉235t2.1.3 生产状况表2-2 现有生产能力状况一览表指标名称计算单位生产能力产品销售收入万元利税总额万元主要产品产量电镍吨12969.55电铜吨4385电钴吨182.36硫酸吨3791年末从业人员人数人14002.1.4 全厂工艺流程本厂目前采用喀拉通克铜镍矿的水淬金属化高冰镍为生产原料,镍精炼工艺流程采用国外较先进的“金属化高冰镍选择性浸出-三价氢氧化镍除钴-不溶阳极电积金属镍”的湿法冶炼流程,工艺流程详见图2-1。 高冰镍经球磨机再磨后,进入浸出车间处理后,一段常压浸出液经除钴,除钴后液送入镍电解车间在不溶阳极电积槽

27、中生产电镍;该流程为湿法冶炼,在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硫和粉尘。产品除电镍外,尚有浸出产生的铜渣、钴渣分别作为提铜和提钴的原料。一段常压浸出液通过两段常压浸出浓缩,经离心脱水,生成铜渣。铜渣经洗涤、过滤后送往铜系统生产电铜;铜渣冶炼采用半干法半湿工艺流程,铜渣经干燥窑烘干后,入沸腾炉氧化焙烧,待焙料冷却后,入阳极浆化浸出,浸出液调配后,进行电积产出电积铜。一段常压浸出渣、钴渣送钴回收车间生产氧化钴。铜浸出渣经还原浸出送贵金属回收车间,生产金、银及铂;浸出渣经还原焙烧-烘干-浆化-还原焙砂浸出-压滤产出贵金属渣(113.03t/a ),贵金属渣作为商品销售。还原焙烧工序生产贵金属的同时,也产生铁

28、渣,铁渣可作为水泥原料综合利用。铜渣在焙烧过程中,是一个脱硫过程,产生含SO2为10%的焙烧烟气首先通过旋风和电收尘二级除尘后进入制酸系统。焙烧烟气制酸采用双转双吸工艺流程,含SO2的焙烧烟气首先进入内喷文丘里管湿法除尘后进入泡沫塔中烟气进一步降温、除尘及除雾,净化的烟气进入干燥塔干燥,用93%硫酸作为干燥气体的吸收剂。出干燥塔烟气用罗茨鼓风机送往转化塔。在转化系统中,在一定温度下,通过钒触媒的催化作用,使烟气中的SO2转化成SO3。烟气出来后送往一次吸收塔。用发烟硫酸吸收SO3。一次吸收塔出来的烟气进入串联的换热器进行预热加温后再进入转化塔第四段,进行转化后,送往二次吸收塔,用98%硫酸进行

29、吸收。完成二次吸收后的制酸尾气,经40m高的塑料烟囱达标排放,设计硫酸产能应为3791吨/年。铜渣冶炼工艺及烟气制酸见图2-2、图2-3. 高冰镍球磨机一段常压浓缩机二段常压浓缩机脱水离心机铜渣氧化炉板框压滤电收尘器制酸车间黑镍除钴槽除钴后液除钠钴渣萃取槽产品:氧电钴板框压滤镍电解槽煅烧炉洗钠水电镍(产品)产品:电铜送氧化塘NiCO3底流溢流板框渣返回浸磨噪声噪声废水废渣噪声噪声废水重油浸出槽铜电解槽成品液贵金属回收车间产品:金银铂钯净气烟气除尘灰渣焙砂阳极液噪声烟气噪声烟气粉尘尾气废水硫酸(产品)尾气外排废渣废水图2-1 镍冶炼厂生产工艺及排污流程图图2-2 铜渣冶炼工艺流程图图2-3 现有

30、烟气制酸工艺流程图2.1.5冶炼厂原材料及能源消耗分析*冶炼厂原材料及能源消耗按现有实际生产能力指标计,详见表2-3。表2-3 原材料及能源消耗一览表序号指标名称计算单位总消耗量1高冰镍t370002原煤t718463电104kWh113734煤油t207.95纯碱t1117.36硫酸(自供)t2041.67工业总用水量m34134其中::新水m3690重复用水m332882.1.6 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概况2.1.6.1 供水*冶炼厂现水源地已建有三口机井,三口机井目前总供水能力为7600m3/d,而镍厂目前生产、生活实际用水总量为4500 m3/d,尚有3000m3/d的余量,可满足本次新建

31、焙烧、制酸、浸出及电积车间的生产、生活用水量及用水水质要求。水源地加压泵站内设有消防水泵及生产生活水泵,加压泵站内的生产生活水泵及相应的进出水管道,通至厂区的输水管满足厂区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厂区现有循环泵站冷却塔的冷却水量为80 m3/h,循环水泵的流量为40 m3/h,能满足各主要生产车间的工艺设备冷却要求。2.1.6.2 排水各湿法车间的生产污水均作为补充水进入生产系统,制酸工序产生的含酸废水360 m3/d,原设计为经中和处理后返回制酸系统回用。为了更好实现资源利用,减少排污,2003年进行了改造,污酸废水经多次循环,酸浓度富集到20%-30%时,全部返回铜渣浸出系统,用于酸浸工艺,实现

32、含酸废水零排放。镍电解车间产生的洗钠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氧化塘,排放量为38m3/d。 现生活区排水量为50m3/d,其主要为生活污水,排水入氧化塘后,部分蒸发,部分用于绿化。另厂区循环冷却水每年有少量排放,其水质中不含有害成分,也是通过厂区排水管道排入氧化塘。氧化塘位厂区西面,距锅炉房正西300米处,为土筑塘,面积约为50000m2。.建设时氧化塘底用黄土辗轧防渗。2.1.6.3供电*冶炼厂现有110KV总降变电所一座,一回110KV进线,两台主变,容量分别为8000KVA及6300KVA,目前全厂用电负荷为6300KVA。供电系统可以满足生产需求。2.1.6.4供热*冶炼厂建有2座35

33、t燃煤锅炉为备用,一台循环流化床锅炉用于正常生产,锅炉房内设减温减压装置1套,将3.9MPa过热蒸汽减温减压至1.3MPa,通过管道输送到各生产用汽点。并在热交换站设置了汽水热交换系统,为厂区采暖供11070的高温水。以上系统可以满足生产生活供暖需求。2.1.7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污染控制措施2.1.7.1废水污染物及污染控制措施制酸车间含酸废水制酸车间含酸废水主要污染物为pH值偏低(含H和SO42离子)。经改造后污酸废水经多次循环,酸浓度富集到20%-30%时,全部返回铜渣浸出系统,用于酸浸工艺,实现含酸废水零排放。 洗钠水镍电解车间的电积后液,采用NaCO3溶液与电积后液中的镍金属及铜金属

34、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NiCO3和CuCO3沉淀以及Na2SO4溶液,经板框压滤,NiCO3和CuCO3沉淀返回铜渣浸出系统,板框压滤过程中用热水将Na2SO4洗出。洗钠水产生量为28 m3/d,主要污染因子为硫酸钠和镍金属。洗钠水是通过现有的污水处理站加15%的NaOH溶液将洗钠水中镍、铜等重金属沉淀后,排入氧化塘。镍、铜沉淀物返回浸出系统。处理后洗钠水中镍含量为0.12mg/L,可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1中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要求。各湿法车间其他生产水各湿法车间其他生产水,主要包括有板框压滤机滤出液、离心机脱出水、浸出槽浸出液、萃取槽萃取液,与污酸水配液后,全部返回生产系统中进行循环利用,对

35、水环境影响较小。冷却循环水各车间生产设备间接冷却水,全部通过现有的冷却塔冷却处理后循环利用。冷却水使用后仅水温升高,水质无污染,循环水排放量为3 m3/d排入氧化塘,对水环境影响较小。据昌吉州环境监测站监测数据,本厂工业污水处理车间总排放口排放量为28 m3/d,水质监测数据见表2-4。表2-4 本厂污水处理车间排放口水质监测数据序号项目实测值标准值mg/L(pH除外)标准来源1PH8.06-9(GB8978-1996)表1中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表2中的二级标准2CODcr23.51503BOD52.32304NO3-N2.365F-0.40106Cl-717SO42-1338S2-0.011

36、1.09Cu0.171.010Ni0.6291.011Co0.00112As0.00050.513溶解性总固体89814总硬度246 mmol/L根据监测结果分析,其本厂污水排放各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1中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表2中的二级标准,处理后污水排入现有氧化塘内。生活污水现生产区生活污水主要为厂内员工洗浴水等生活水,污染因子有SS、COD、氨氮等,排放量为50 m3/d,该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氧化塘处理后,部分蒸发,部分用于厂区绿化,对水环境影响较小。氧化塘位厂区西面,为土筑塘,面积约为50000m2。建设时氧化塘底用黄土辗轧防渗。昌吉环境监测站200

37、5年11月24日对其水质的监测结果见表2-5:表2-5 氧化塘水质监测结果 单位:mg/L(pH除外)序号项目实测值标准值(GB5084-92)二类1pH8.25.58.52CODcr25.13003BOD5 21504NO3-N1.145F-0.143.06Cl-512507SO42-868Cu0.1621.09Ni0.5221.010Co 0.00111S2-0.0141.012As 0.00050.113Ag未检出0.514溶解性总固体90215总硬度179根据监测结果分析,氧化塘中水质均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二类标准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表1中

38、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要求,可以用于绿化灌溉。从监测分析结果来看,污水处理车间总排水口Ni含量为0.629 mg/L,氧化塘中Ni含量为0.522 mg/L。原因分析:一是该厂试生产时,生产废水事故性排入氧化塘中,过去存留的镍对氧化塘水质有一定影响;二是该厂污水处理运行不正常时,造成含镍污水短时间排入氧化塘中。氧化塘中夏季水大部分蒸发,冬季储存。现有回用管道不完善。氧化塘底泥由镍厂化验室分析后,氧化塘底泥各污染物浓度分别是:镍10.60%、铜4.79%、钴1.45%、金16.06g/t、银755.00 g/t 。底泥铜镍钴等金属含量高,主要是该厂试生产时事故性排放废水镍铜钴等金属沉淀富集。2.1.

39、7.2废气污染物及污染控制措施氧化炉烟气铜渣在氧化炉中冶炼时,喷燃重油产生氧化炉烟气,烟气量为2268m3/h,主要污染物为烟尘和SO2,SO2浓度为5-6%,该烟气首先通过旋风和电收尘二级除尘后,净气含尘浓度低于100 mg/m3,再送往制酸车间经双转双吸制酸工序,经湿式净化、转化、吸收制酸后,以制酸尾气的形式排出。昌吉州环境监测站对该制酸尾气的监测结果为:废气量为2314m3/h,SO2浓度为747mg/m3,排放量为17.28t/a,SO3浓度为17mg/m3,排放量为0.31t/a,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新污染源二级标准。还原焙烧烟气还原焙烧工段在干

40、燥、焙烧浸出渣时,产生焙烧烟气,烟气量为500m3/h,主要污染物为烟尘,该烟气经重力和旋风二级除尘后排放,烟尘排放浓度小于150mg/m3。上料系统含尘废气氧化焙烧工段破碎机、螺旋输送机的进出料口等处产生含尘废气,主要污染物为粉尘,该废气通过高效陶瓷多管除尘器处理后排放,设计除尘效率为95%,排放浓度小于150mg/m3。锅炉烟气2台35t锅炉及一台循环流化床锅炉,目前主要一台循环流化床锅炉用于正常生产,2台35t锅炉作为备用。35t锅炉通过燃煤生产蒸汽时产生锅炉烟气,烟气量10104Nm3/h,主要污染物为烟尘、SO2和NO2,35t锅炉建有麻石水膜除尘器,,经现场调查,两台35t锅炉暂均

41、未运行。以正常生产状态分析,以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进行分析。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经面积为45m2电除尘器处理后排放,除尘效率97%,烟气排放量73540万Nm3/a,烟尘排放 浓度152mg/Nm3、SO2排放浓度281 mg/Nm3、NOX排放浓度108 mg/Nm3,。(5)镍、铜电解车间硫酸雾:镍、铜电解车间电解槽,由于水份蒸发,带出硫酸颗粒,产生硫酸雾。现有车间采用塑料小球覆盖电解槽,减少硫酸雾产生,同时用一套强制引风系统和一套强制排风系统换气,保持工人的操作环境。废气排放量为9.6万Nm3/h,硫酸雾浓度为1.5mg/m3,年排放量为1.41t/a。2.1.7.3 固体污染物及污染控制措

42、施(1)铁渣还原焙烧工序生产贵金属的同时,也产生铁渣252t/a,铁渣全部外售水泥厂作水泥铁质原料。(2)锅炉灰渣循环流化床锅炉生产蒸汽时,产生锅炉灰渣4947t/a,锅炉灰渣大部分外送给建筑单位铺路或将粉煤灰添加混凝土中利用,剩余部分送*市垃圾场集中处置。(3)厂区产生生活垃圾173.3t/a,定期运至*市垃圾场集中处置。2.1.7.4噪声污染源及污染控制措施*冶炼厂噪声源主要为各生产工序中的球磨机、破碎机、空压机、加压泵、鼓风机、除尘风机等各类生产设备。见表2-6。根据噪声强度和噪声源的性质与特点,分别采取有吸声、消声、隔声、减振等措施,如加装风机进出口管道消声器、建厂房屏蔽噪声、球磨机加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