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afans关于发布110kV麻洞川变增容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的公告环评公众参与2286.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0739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3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eiafans关于发布110kV麻洞川变增容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的公告环评公众参与228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eiafans关于发布110kV麻洞川变增容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的公告环评公众参与228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eiafans关于发布110kV麻洞川变增容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的公告环评公众参与228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eiafans关于发布110kV麻洞川变增容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的公告环评公众参与228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eiafans关于发布110kV麻洞川变增容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的公告环评公众参与228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eiafans关于发布110kV麻洞川变增容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的公告环评公众参与228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iafans关于发布110kV麻洞川变增容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的公告环评公众参与2286.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110kV麻洞川变增容改造工程建设单位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延安供电公司法人代表马晓民联系人白继军通讯地址陕西省延安市东关街联系电话0911-7667063传真0911-7667063邮政编码716000建设地点延安市宝塔区立项审批部门陕西省电力公司批准文号陕电经研规划2014298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D4420电力供应占地面积(平方米)无新增占地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1357(静态)环保投资(万元)7.13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53%评价经费(万元)3预期投运日期2018工程内容及规模一、 建设的必要性110kV麻洞川变属于延安电网延安变供

2、电区,该站目前运行有2台变压器,主变容量31.5+10MVA,担负着延安市宝塔区东南部乡镇麻洞川乡、南泥湾镇、临镇等乡镇的生产、生活用电,为宜川、石村110kV变电站提供电源以及延长石油油气勘测集气站、净化厂供电。此外,麻洞川变35kV出线洞南线所供南泥湾采油厂有扩产计划,预计将于2016年投运,新增负荷约10MW,投运后将增加麻洞川变负荷。预计到2015年,麻洞川变最大负荷为28MW,2017年,麻洞川变最大负荷达到35MW,2020年达到38MW。因此,对110kV麻洞川主变增容,有利于提高该地区供电能力,确保供电可靠性,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综上所述,本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110kV麻洞川变

3、电站主变容量一大一小、不能满足N-1问题,同时满足延安宝塔区东南部乡镇负荷增长需要,提高该地区供电可靠性。对110kV配电装置的接线形式进行改造,使其电气主接线满足规程规定的要求及电网结构发展的需要。结合该地区负荷发展情况及供电可靠性要求,对110kV麻洞川变电站增容改造是必要的。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鼓励类的“电网改造与建设”项目的投资政策,也与当地规划相符。二、110kV麻洞川变电站现状1、地理位置 110kV麻洞川变电站是一座运行的110kV全户外变电站,该站于2002年1月建成投运,位于延安市宝塔区,XX省道北侧,距离延安市东南约50k

4、m。2、现状规模该站目前运行有2台变压器,主变容量一大一小,1#主变容量31.5MVA,型号为SSZ10-31500/110型,2#主变容量10MVA,型号为SSZ10-M-10000/110型,均为三相三绕组有载调压变压器。该站110kV为户外布置,共4回110kV出线,分别为洞高I、II回线、洞石线、洞宜线,无备用出线,接线方式为单母线接线;35kV为户外布置,共3回出线,分别为洞前线(电缆出线)、洞临线、洞南线,备用出线1回,接线方式为单母线接线;10kV出线3回,分别为西村线、南泥湾线、岳屯线,备用出线7回,接线方式为单母分段接线。10kV I、II段母线分别配置一组容量为3000kV

5、ar和1200kVar的并联电容器组。110kV麻洞川变电站站址地理位置见图1,变电站站内现状见图2-图5所示。图1 110kV麻洞川变电站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 110kV麻洞川变电站1#主变压器图3 110kV麻洞川变电站本项目更换主变2#主变压器图4 110kV麻洞川变电站110kV构架区图5 110kV麻洞川变电站事故油池2现有环保设施状况110kV麻洞川变电站于2002年1月建成投运,2008年7月,延安供电局对麻洞川变实施了增容扩建工程,于2008年4月取得环评批复文件陕西省环保局关于延安供电局110kV腰坪等九项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陕环批复2008221号)。陕西

6、省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在2011年10月对该变电站进行了验收(陕辐环监验字2011第141号)。110kV麻洞川变电站建设运行后至今无环保投诉和纠纷等问题。站内环保设施有化粪池和事故油池,环保设施完整、功能可靠,运行稳定,站内有1名守卫人员,生活污水不外排,生活固体废物定期运往市政指定地点。三、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1电气工程建设内容本期110kV麻洞川增容改造工程内容为:将原2#主变的容量从10MVA更换为 31.5MVA,本期增加 2 个110kV备用间隔,最终形成231.5MVA户外变电站。110kV麻洞川变增容工程规模为:(1) 主变压器: 本期更换一台 31.5MVA 三绕组有载调压变压器

7、, 电压等级为 11081.25%/38.522.5%/10.5kV;(2) 出线规模:110kV已有 4 回出线, 本期增加 2 个备用间隔; 35kV、 10kV维持原有出线不变;(3) 无功补偿装置:本期 2#主变低压侧配置一组 4800kvar电容器;(4) 电气主接线:110kV主接线由单母线接线完善为单母线分段接线;35kV主接线由单母线接线完善为单母线分段接线;10kV维持原有接线形式不变。 表1 110kV麻洞川变增容工程内容一览表序号项目已建成规模本期新上本期扩建后规模备注1变电站类型户外与既有工程一致户外2主变压器10+31.5MVA131.5VA231.5MVA新增311

8、0kV出线间隔4个新增(间隔)2个6个新增435kV出线3回3回3回不变510kV出线 3回3回3回不变6污水处理设施化粪池与既有工程一致化粪池不新增7事故油池15 m3与既有工程一致15 m3不新增8占地面5800.03m2与既有工程一致5800.03m2不新增 2土建工程扩建内容(1)总平面及竖向布置110kV麻洞川变电站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XX乡。本次扩建工程在原有站址进行,不需征地。(2)建筑结构增容改造后站内建筑物规模与形式保持与前期不变。(3)事故油池原有变电站已建成事故油池,有效容积为15m3。可以满足本期扩建后的要求。110kV麻洞川变增容改造工程属于“以新带老”项目,不新增

9、占地,站内前期工程已经为本次扩建预留了扩建位置,总体平面布局与现有工程一致。项目本次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切实落实环保“三同时”要求,增容工程完工后,及时申请竣工环保验收。本工程“以新带老”情况及扩建规模如表1所示。110kV麻洞川增容改造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见图6。图6 110kV麻洞川变电站厂区平面布置示意图四、工程投资本项目静态总投资为1357万元,其中环离开保投资为7.13万元,占静态总投资的0.53%。本项目的环保投资见表2。表2 110kV麻洞川变增容改造工程环保投资表序号项目数量投资额(元)1主变压器油坑及卵石1座53443.362站区污水管网设施/17834.933环保竣工验收/

10、15施工临时占地恢复/25环境评估/3合计/71293.29主要环境保护目标:110kV麻洞川变增容改造工程主要为更换一台变压器及新增间隔,项目在原站区围墙内进行,不新增占地,施工结束后会对站区进行地表恢复。本项目对周边自然环境影响很小,工程主要调查变电站周围居民的电磁环境及噪声影响。本次调查范围见表3。表3 本项目调查范围调查因子调查范围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变电站:以变电站站址为中心半径30m范围区域内。噪声变电站:围墙外100m范围区域内。经现场调查,本项目110kV麻洞川变电站南墙外5m为S303,变电站北墙外6m为麻洞川村,站西侧10m为国网营业所,靠近S303,再往西41.5m为粮油店

11、;东北侧有三户人家,距离变电站最近的两户距离分别为紧邻和20.1m,变电站东侧32m为延安国土资源局。经现场踏勘,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无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军事设施等,因此项目在建设期和运营期不会对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造成影响,也不会对其景观要素造成破坏。经以上分析,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最终确定为距离变电站较近的居民点和人群聚集区。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情况和保护级别见表4,环境现状监测点位布设见图7及表5,现状照片见图8-图11。表4 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保护级别序号保护目标行政归属距离主变(m)方位保护内容保护级别1周家延安市宝塔区6/N变电站围墙人群健康2方家延安市宝塔区6/N变电站围

12、墙人群健康3韩家延安市宝塔区6/N变电站围墙人群健康4李家延安市宝塔区6/N变电站围墙人群健康5乔家延安市宝塔区6/N变电站围墙人群健康6艾家延安市宝塔区29.4/N变电站围墙人群健康7李家延安市宝塔区0/E变电站围墙人群健康8张家延安市宝塔区20.1/E变电站围墙人群健康9XX所延安市宝塔区10/W变电站围墙人群健康10XX局延安市宝塔区32/E变电站围墙人群健康11张家粮油店延安市宝塔区41.5/W变电站围墙人群健康12XX延安市宝塔区59/S变电站围墙人群健康注:表中方位以线路和变电站为中心,E东、S南、W西、N北。 保护级别中为噪声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13、临近公路侧执行4a类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 24-2014)。表5 监测点布设一览表序号监测点位行政归属性质布设理1110kV麻洞川变电站延安市宝塔区站址四周现状2XX所延安市宝塔区办公楼距变电站较近3周家延安市宝塔区民房距变电站较近4方家延安市宝塔区民房距变电站较近5韩家延安市宝塔区民房距变电站较近6李家延安市宝塔区民房距变电站较近7乔家延安市宝塔区民房距变电站较近8艾家延安市宝塔区民房距变电站较近9李家延安市宝塔区民房距变电站较近10张家延安市宝塔区民房距变电站较近11XX局延安市宝塔区办公楼距变电站较近12农贸市场延安市宝塔区民房距变电站较近13XX延安市宝塔区民房

14、距变电站较近图7 110kV麻洞川变电站周边四邻关系及监测点位图图8 110kV麻洞川变电站南侧图9 110kV麻洞川变电站东侧现状图10 110kV麻洞川变电站北侧现状图11 110kV麻洞川变电站西侧现状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110kV麻洞川变电站位于延安市东南约50km的麻洞川乡,变电站建设运行后至今无环保投诉和纠纷等问题。根据延安110kV高麻回输变电工程竣工环保验收电磁辐射监测报告(陕辐环监字2011第141号),110kV麻洞川变电站正常运行时,厂界四周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噪声均满足相应评价标准限值。站内环保设施有旱厕、化粪池和事故油池,环保设施完整、

15、功能可靠,运行稳定,站内有1名守卫人员,会产生少量的生活污水,该生活污水处理后不外排用于站区绿化,不外排。同时站内建有事故油池,当变压器发生事故时,变压器油排入站内事故油池,废油由有资质单位统一回收处理,不向外排放。生活固体废物定期运往市政指定地点。因此麻洞川110kV变电站环境现状符合国家标准。110kV麻洞川增容改造工程主要为变电站更换一台主变压器及增加备用间隔,根据现场监测本项目产生电磁环境影响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 24-2014)推荐的评价标准4000V/m的工频电场和100T的工频磁场限值,厂界四周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

16、)2类标准要求,临近交通干线执行4类标准;附近声环境保护目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本项目位于延安市东南约50km的XX乡,紧邻省道XX。工程所在区域主要环境问题是生产、生活噪声以及道路交通噪声、扬尘等。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延安位于陕北南半部,地处黄河中游,多丘陵沟壑,北邻榆林,南接铜川市,西与甘肃庆阳、西峰接壤,东与山西省毗邻。介于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属于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西安以北371km。110kV麻洞川变电站位于延安市东

17、南约50km的XX乡,位于南川中部,汾河上游,站址所在地区临近省道XX,附近交通便利。2、地形、地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200m左右,南北长239km,东西宽257km,总面积37028km2。北部的白于山海拔16001800m,最高点在吴旗县五谷城乡的白于山顶,海拔1809.8m;最低点在宜川县集义乡猴儿川,海拔388.8m,相对高差1421m。北部以黄土梁峁、沟壑为主,占全区总面积72;南部以黄土塬沟壑为主,占总面积19;全区石质山地占总面积9。西部子午岭,南北走向,构成洛河与泾河的分水岭,是高出黄土高原的基岩山地之一,海拔15001600m,主峰1687m;东部黄龙山,大致呈南北

18、方向延伸,海拔1500m,主峰(大岭)海拔1788.7m;中部劳山,呈西北东南走向,平均海拔1400m,主峰(大墩梁)海拔1464米。黄龙山和劳山统称为梁山山脉,形成延安地区地形的骨架。麻洞川乡属延安市市宝塔区,位于延安市东南方向,位于南川中部,汾河上游,距市区XX km。延安市宝塔区,地属华北陆台鄂尔多斯地台的一部分,亦称陕北构造盆地。区域地层平缓,褶皱断层极不发育,现代地貌以黄土塬、梁、峁及沟壑为主,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经过现场勘察和项目可研报告了解,110kV麻洞川变电站处于城镇在建区,原始地貌均已改变,周围无明显污染源,无军事设施、文物古迹及矿产资源,站区内无墓穴、地裂缝等不良地质

19、状况,无洪水,场地稳定。3、气候、气象本项目所在的延安市属内陆半干旱气候区,全年气候变化受制于季风环流影响。气候特点: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冬季(12月次年2月),干冷,少雨雪,多刮西北风较寒冷;春季(35月)多季风,干旱少雨,升温快,冷暖空气交汇频繁,风沙大,气温急升剧降,冬春季受地面冷高压控制,气压偏高,干旱少雨雪,常有寒潮侵袭;夏季(68月)炎热,多阵性天气且有伏旱;秋季(911月)降温迅速,湿润,多阴雨大雾天气,多连阴雨。年均无霜期170d,年均气温7.710.6,年均日照数23002700h,年均降水量500mm左右。4、河流、水系延安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中部丘陵沟壑区,南北狭

20、长。河流以黄河两大直流延河、汾川为骨干。延河属为延安境内第二大河,发源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经志丹,安塞镰刀湾乡,南下入延安,流贯延安城,转向东流入延长县,在延长县南河沟乡凉水岸附近注入黄河,平均比降为3.3。本项目离汾川河7.5km左右,项目地址距河道较远,不会对河流造成影响。5、矿产资源延安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较大,工业生产基本形成了以石油、煤炭、卷烟、毛纺四大产业为主的格局。农业以烟、果、羊、畜为基础带动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发展能源化工业具备坚实基础。已探明矿产资源16种,其中煤炭储量115亿吨,石油13.8 亿吨,天然气2000-3000亿立方米,紫砂陶土50

21、00多万吨。延安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大陆第一口油井位于我市延长县,石油开发已有百年历史。“延长石油” 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本项目所在区域无矿产资源分布。6、植被及生物多样性延安具有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良好条件,延安土地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天然次生林163万亩,木材蓄积量308万立方米;以甘草、五加皮、槲寄生、牛蒡子、柴胡为主的中药材近200种;有豹、狼、石鸡、杜鹃等兽类、鸟类100余种;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是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 “洛川苹果”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林地总面积4338.6万亩,林草覆盖率57.9%。人均土地面积达27亩,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所产苹果、红枣、酥梨、羊肉、

22、小杂粮等农产品品质优良,远销海内外。经现场踏勘,本项目所在区域为城镇建成区,主要植物为城镇路边绿化植物,无珍稀野生动植物存在。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延安宝塔区,是延安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延安的中心城区。全区总人口50万,辖11镇5乡,3个城市街道办事处,4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611个行政村,37个城乡社区。1、社会经济“十二五”以来,全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日趋合理,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2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203.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6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5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483元。初

23、步形成了果菜牧为主的第一产业,油煤气为主的第二产业,商贸物流餐饮为主的第三产业,经济结构合理。2、交通运输延安宝塔区交通北承国家级能源重化工基地榆林,南接八百里秦川。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火车新站、包西铁路复线、青兰高速延安段建成投用,京延、神延、西延铁路直通西安、北京、上海、呼和浩特、包头等地;民航班机可直飞北京、西安、上海、广州、重庆等地;210国道,303国道、包茂、延靖、延黄高速公路和地方道路交织成网,贯通南北,陕北交通的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3、基础设施教育方面集中了延安干部学院、延安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延安中学等各类院校;医疗机构方面有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延安市人民医院

2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城市基础设施较完善,自来水、排污、排洪、供暖、通讯等设施已覆盖城区。4、人文景观及文物古迹延安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国家确定的历史文化名城。革命遗址和各类文化遗址众多,仅市区就有140多处(其中国家、省、市级31处),分布于凤凰山、王家坪、杨家岭、枣园等地,另外还有嘉陵宝塔、清凉山万佛洞、杜公祠等名胜古迹。据现场调查,本工程评价区内无文物古迹,距离较近的XX景区18.6km,因此,工程变电站不会对其造成不利影响。环境质量现状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自然环境麻洞川110kV输变电工

25、程位于延安市宝塔区境内,场地地形较平坦,相对高差也较小,工程所在地区为城镇建成区,植被为人工栽植树木。2、声环境2015年2月8日,对110kV麻洞川变电站站址周边及保护目标进行了声环境监测,1、2号主变的运行工况见表6,监测点位布设见表5及图7,监测结果见表7。 表6 麻洞川110kV变主变的运行工况表7 110kV麻洞川变电站厂界及周边保护目标噪声监测结果表由监测结果可知,110kV麻洞川变电站东侧、北侧、西侧厂界噪声昼间为42.246.6dB(A),夜间为38.241.0dB(A),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2类标准限值的要求;变电站厂界南侧噪声昼间

26、为55.5dB(A),夜间为47.5dB(A),因临近公路,故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4类标准限值的要求;变电站厂界北侧、东侧环境保护目标噪声昼间为43.149.6dB(A),夜间38.541.5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2类标准限值的要求;变电站厂界南侧声环境保护目标XX,西侧XX所,张家粮油店,东侧XX局噪声昼间为45.859.8dB(A),夜间39.445.5dB(A),因临近公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4a类标准限值的要求。3、电磁环境2014年2月8日,对麻洞川110kV变电站站址四周与环境

27、保护目标区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环境现状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见表8。表8 本项目所在区域工频电磁场(1.5m)监测结果表监测结果表明,本项目所在区域的工频电场强度在5.918355.280V/m间,工频磁感应强度在0.0390.748mT间,均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推荐的4000V/m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和100T为工频磁场的评价标准。 3、生态环境110kV麻洞川变增容改造工程项目位于延安市宝塔区,该地区为城镇建成区,S303北侧,站址周围现为城镇建成区,交通发达,呈现城镇生态系统。本工程区域内无原生植被,主要植被为人工栽植的观赏性林木及行道树等。区域内的地面主要为硬

28、化地面,道路两旁有绿化带,生态系统稳定。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2类标准,临近公路的执行4a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1厂界噪声:变电站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临近交通干线执行4类标准;2施工噪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3、生活污水不外排。4电磁环境:依据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众暴露控制限值,以4000V/m限值作为工频电场强度的评价标准,以100T限值作为的工频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不存在总量控制问题。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

29、流程简述:变电站运行期的流程工艺及产污环节:变电站施工期:图12 本项目变电站工程施工流程及环境影响示意图变电站运行期:工频电场、工频磁场、设备噪声110kV电网110kV主变压器10kV电网35kV、10kV配电装置110kV配电装置35kV电网生活废水、垃圾主控楼图13 本项目变电站工程运行期工艺流程及环境影响示意图主要污染工序:一、变电站施工期1、施工期扬尘施工扬尘主要来自土方的挖掘扬尘及现场堆放扬尘;白灰、水泥、沙子、石方、砖等建筑材料的现场搬运及堆放扬尘;施工垃圾的清理及堆放扬尘;人来车往造成的现场道路扬尘。2、施工期废水施工期废水污染源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本身产生的废水,施

30、工废水主要包括混凝土养护排水以及各种车辆冲洗水。3、施工期噪声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包括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和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施工场地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设备噪声、物料装卸碰撞噪声及施工人员的活动噪声。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主要是各施工阶段物料运输车辆引起的噪声。4、施工期固体废弃物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渣土及损坏或废弃的各种建筑装修材料。二、运营期1、变电站工程(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变电站运行时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和电流互感器、架空母线、架空出线及连接的架空连线等这些暴露在空间的带电导体上的电荷和导体内的电流在变电站内产生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2)噪声变电站

31、运行时,变压器铁芯产生电磁噪声,同时冷却风机也产生噪声;断路器、互感器、母线等由于表面场强的存在而形成电晕放电,电晕会发出人可听到的噪声。(3)废水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水污染物主要为值守人员生活污水。变电站值班人员(无人值守设计,按1人计)产生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产生量按1人计,产生量为10.22t/a。(4)固体废物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值守人员生活垃圾。变压器为了绝缘和冷却的需要,装有矿物绝缘油即变压器油,变压器在事故和检修过程中可能有废油的渗漏。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值

32、班人员生活污水废水主要是值班人员生活污水,污水排至变电站的化粪池。不外排固体废物设备检修、事故排油等非正常工况下所产生的含油污水油根据设备具体检修情况及非正常工况产生量不定。废油属于危险废弃物,交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值班人员生活垃圾生活垃圾0.145t/a0.145t/a噪声变电站变压器等高压设备正常工作时产生电磁噪声,轴流风机产生噪声,轴流风机采用低噪声风机,噪声小于65dB(A)。随着距离的增大,噪声衰减很快。电磁变电站工频电场工频磁场/4000kV/m,居民区100T,居民区主要生态影响:(一)、建设期生态环境影响本项目土建工程主要为:本次工程主要是更换变压器及增加2个进出线间隔,均在

33、原有变电站预留场地进行,不新增占地,不砍伐树木,工程量较小,在施工过程中采取适当的生态措施后,变电站施工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施工人员的生活区设在变电站内,所产生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定期交由市政环卫部门统一处置;建筑垃圾统一堆放与政府部门指定地点,因此,本项目在施工期对所在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小。(二)、营运期生态环境影响110kV麻洞川变变电站在增容扩建后成为综合自动化无人值守站,没有破坏生态的人为活动,因此扩建后的麻洞川变电站在运营期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小。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空气污染物主要为主变压器、电容器、消弧线圈、主变构架的基

34、础开挖,以及粉体物料堆存、车辆运输等过程所产生的扬尘。在采取洒水、遮盖、及时清运、避开大风天气施工等措施后,加之施工工期短,施工扬尘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2、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水量较小,不外排。混凝土构筑物的养护排水、运输车辆的冲洗水,经沉淀后用于洒水抑尘,不外排。故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3、声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噪声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噪声和物料运输交通噪声。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场界噪声不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限制要求。由于本项目的工程量较小,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时间较短,加之在严格采取避免夜间施工措施后,变电站施工和安装对当地居民的

35、影响很小。4、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以及施工弃土弃渣。施工人员所产生的生活垃圾由市政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项目拆除已有设备产生建筑垃圾送至政府指定地点堆放等待综合利用。由于本项目土方量较小,挖方、填方基本平衡,施工过程基本不弃土。故本项目的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很小。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电磁环境影响分析为预测110kV麻洞川变电站扩建工程建成投运后变电站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110kV麻洞川变电站选用110kV志丹变电站作为类比对象,类比对象的选择理由见表9。表9 变电站类比对象选择合理性分析由表9可知,麻洞川110kV变电站与志丹110

36、kV变电站的电压等级、主变规模、主变布置方式、地理区位、运行方式均相同或相似,因此选用110kV志丹变电站,作为麻洞川110kV变电站类比对象是合适的。本次类比所用数据均引用陕西省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延安110kV姚店新区等十三项输变电工程竣工环保验收调查监测报告陕辐环验字2011第80号。类比监测点布置见图14。类比监测结果见表10、表11。图14 110kV志丹变电站监测点位图表10 110kV志丹变电站工频电磁场监测结果由表10可知,已运行的110kV志丹变电站四周的工频电场强度为1.807514.6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17731.8600mT;均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

37、-2014)公众暴露控制限值规定的以4000V/m作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和100T作为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由类比数据可以预测麻洞川110kV变电站扩建工程投入运行后,电磁环境影响也能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众暴露控制限值规定的标准限值(居民区工频电场强度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T)要求。2、声环境影响分析变电站的可听噪声主要是变压器等高压电器设备运行时所产生的电磁噪声,以及变压器通风冷却用的小型风机所产生的机械动力噪声,以中低频噪声为主,声压级一般在65dB(A)以下。本项目110kV麻洞川变电站选用110kV志丹变电站作为类比对象,类比对象噪声监测结果见

38、下表11。表11 110kV志丹变电站厂界四周噪声监测结果志丹110kV变电站的厂界昼间、夜间噪声分别为49.250.1dB(A),41.242.2dB(A),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限值的要求,因此,预测本项目110kV麻洞川变电站在营运期的厂界噪声可以满足同样标准要求。3、水环境影响分析扩建后的110kV麻洞川变电站运行期间为无人值守,但是定期会有巡检人员,会产生少量生活污水,约为10.33t/a,站内产生的生活污水经站内化粪池用于站内绿化。综上所述,本项目在运营期对所在区域水环境影响基本不产生影响。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变电站在运营期间,

39、会定期有人巡检,若其按1人计,生活垃圾排放量约为0.146t/a,产生量很少,且一般站内设有垃圾桶,定期运至附近垃圾收运点统一堆放处理。变电站内含油污水主要为设备检修、事故排油等非正常工况产生的污水,水量很小。根据DL/T573-95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规定,一般在投入运行后的5年内和以后每间隔10年大修一次,其中包括油箱及附件的检修、变压器油的处理或换油、清扫油箱并进行喷涂油漆等内容,站内设有事故油池(其尺寸为15m3,按总容油量的60%设计)、变压器下设有油坑(其尺寸为一般较变压器外廓尺寸相应增大1m),坑内一般铺设卵石层,其厚度不小于250mm,卵石直径约3050mm,有经常保持完好状态的

40、排水设施,并与站内设置具有油水分离功能的事故油池相通,废油按危险废物管理规定,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对站址周围环境不会产生影响综上所述,本项目在运营期固体废物对周边环境基本不产生影响。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值守人员的生活污水COD、SS、BOD5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站内绿化/设备定期检修过滤的废油,事故状态下排油废油、事故排油设事故油池收集主变排油;检修过滤产生的废油交由具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置。检修过滤废油不外排;主变事故排油不泄漏于环境中。固体废物巡检人员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站内设垃圾桶,定期交由环卫部门安全处置

41、及时清理使得区域环境卫生得以保持。电磁变电站工频电场、工频磁场优化设计、保证安全距离。4000V/m,居民区100T,居民区噪声施工期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高噪声施工机械应避免夜间施工;采用GIS电器组合,采用噪声水平低于65dB(A)的主变、风机,采取基础减振等措施。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临近公路侧执行4类标准。其它/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110kV麻洞川变电站2号主变压器更换是在站内预留场地上进行,出线间隔改造等工程全部在站内施工、安装,不另行征地,不砍伐树木。施工期在采取及时清运施工弃

42、土、避免雨雪天气施工、对粉体状施工物料进行遮盖等措施后,可最大限度减小水土流失。施工完成后及时对站内地表进行恢复,同时运营期,站内无破坏生态的人为活动,因此工程施工及运行时对该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结论与建议一、结论1、项目概况110kV麻洞川变电站扩建工程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本项目主要内容将110kV麻洞川变2#10MVA主变更换为31.5MVA主变;新增2个出线间隔,形成最终规模为231.5MVA的全户外无人值守变电站。电气平面布置维持不变,无新增占地。本项目属于“以新带老”项目,经过现场调查及监测,该站周围工频电磁环境和声环境现状满足相关环境质量标准及规范要求,未发生环境问题及纠纷。站内现

43、有事故油池1个,化粪池与供电所合用1个,使用功能良好,站内生活垃圾送至指定地点统一收集,无原有污染问题。本项目静态总投资为135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7.13万元,占静态总投资的0.53%。2、环境影响分析结论2.1 水环境110kV麻洞川变电站为综合自动化无人值守站,但定期会有巡检人员视察,会产生少量生活污水,约10.22t/a。站区内与供电所合用化粪池1个,可以满足巡检人员所产生生活污水处理需要。因此,变电站在运营期对所在区域水环境基本不产生影响。2.2 固体废物施工期本项目更换原2#主变及新增原有出线间隔。建筑垃圾送往政府指定地点堆存等待综合利用,不乱堆乱放,施工结束后及时清运处理,做到

44、工完料净。在运营期间变电站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巡检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量很少,约为0.146t/a。生活垃圾收集后定期交由环卫部门进行安全处置。本项目已有的事故油坑和事故油池,在本项目运营期可以满足事故状态下变压器的排油存放,保证事故状态下安全处置变压器排油。变压器定期检修所产生的过滤废油为危险废物,不外排,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安全处置。综上所述,本项目基本不产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2.3 声环境现状情况:由监测结果可知,110kV麻洞川变电站东侧、北侧、西侧厂界噪声昼间为42.246.6dB(A),夜间为38.241.0dB(A),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2类标准限值的要求;变电站厂界南侧噪声昼间为55.5dB(A),夜间为47.5dB(A),因临近公路,故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