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岭镇垃圾处理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0763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94 大小:6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 长岭镇垃圾处理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 长岭镇垃圾处理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 长岭镇垃圾处理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 长岭镇垃圾处理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 长岭镇垃圾处理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 长岭镇垃圾处理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 长岭镇垃圾处理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doc(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论1第一节 项目背景1第二节 项目概况3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结论4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第一节 城镇垃圾的产生及收运、处理现状6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9第一节 项目选址9第二节 项目建设条件9第五章 建设规模及内容13第一节 建设规模的确定14第二节 工程规模及内容14第六章 工艺技术及设备方案16第一节 垃圾填埋处理工艺的选择16第二节 渗滤液处理工艺的选择25第三节 填埋工段工艺方案33第四节 渗滤液处理工艺方案34第五节 其他39第六节 主要设备方案41第七章 主体工程43第八章 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45第一节 总图运输45第二节 项目构成46

2、第三节 公用辅助工程46第九章 节能节水措施49第一节 编制依据49第二节 能耗指标分析49第三节 节能节水措施综述50第十章 环境影响评价52第一节 编制依据52第二节 项目环境现状52第三节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53第四节 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54第五节 环境保护方案56第六节 环境影响分析58第十一章 劳动安全卫生消防60第一节 设计依据60第二节 工程特殊要求60第三节 劳动安全危害分析61第四节 设计采用的防范措施61第十二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63第一节 组织机构及工作制度63第二节 人力资源配置63第十三章 项目招投标及监理65第一节 招标内容65第二节 核准招标事项65第三节

3、 建设项目工程监理66第十四章 项目实施进度67第一节 项目实施阶段67第二节 项目实施进度67第十五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9第一节 投资估算69第二节 资金筹措71第十六章 经济及社会效益评价72第一节 评价主要依据及测算说明72第二节 收入及费用估算72第三节 财务效益评价74第四节 敏感性分析74第十七章 社会评价76第一节 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76第二节 项目与所在地区互适性分析76第三节 项目社会风险分析78第十八章 结论与建议79第一节 结论79第二节 建议79第十九章 附件90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项目背景1、项目名称:广水市长岭镇生活垃圾处理场建设项目2、项目承办单位:广水市长

4、岭镇环卫所3、负责人:周本华 15908630388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概况报告编制单位襄樊市建宏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报告编制单位资格等级乙级,编号工咨乙12120080022。5、承办单位概况广水市长岭镇环卫所负责长岭镇镇区环境卫生工作,该所现有工作人员19人,除了1人在编外,其余的全部为聘请的人员。环卫所有垃圾清运车1台,洒水车1台、垃圾集装箱47个。该环卫所负责清扫保洁面积45000平方米,日清垃圾约35吨,年清运垃圾总量约13000吨。6、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与相应规范长岭镇城镇发展总体规划;城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101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

5、定;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 17-2004);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CJ/T 3037-1995);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1993);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 22-87);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2-9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

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项目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7、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应充分贯彻“因地制宜、方便群众、清洁卫生、化害为利、造福人类”的原则;在满足“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还应遵循以下原则:认真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城镇环境卫生等有关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合理提出项目建设的思路、建设规模、建设方式;充分考虑地质地貌特点,认真搞好垃圾处理场布局,防止本项目建设和运转对周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根据垃圾处理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处理工艺力求技术成熟、运行可靠、经济合理,减少工程投资及日常运行费用。坚持节约合理的原则,对垃圾处理场的内部工程进

7、行合理的布置,节约土地资源,达到项目规划能力。8、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垃圾产生。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高密度集中,垃圾产生量也逐年增多。特别是近三、四十年来,随着高分子合成材料、塑料、干电池及各种包装材料的大量使用,垃圾成分日趋复杂,其危害也越来越严重,从而加重了环境自身的调节负担,镇区环境状况逐年恶化。垃圾消纳的矛盾日益突出,城镇垃圾也以成为世界性的一大公害。长岭镇始建于九十年代初的月光湖垃圾堆放场,早已堆满无法使用。正在启用的白竹港填埋场,由于没有卫生填埋的处理措施,垃圾渗漏液污染地下水、恶臭扰民,与周边村民因垃圾污染引起的冲突日益加剧。近年来,因垃圾污染

8、损害引起的纠纷倍增,造成诸多社会不安定因素。为使日益加剧的垃圾危害得到遏制,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真正洁净美化长岭镇,在近期内迅速建设一个满足较长时间使用的垃圾处理场工程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第二节 项目概况1、项目拟建地点该项目拟建地点位于长岭镇建成区东南侧,距长岭镇镇环卫所3.5公里处永阳村五六组之间的自然洼地。2、建设规模该项目征地100亩,新建包括垃圾填埋区,污水处理区及辅助生产管理区的大型现代化垃圾处理场。该项目建成后前10年日处理生活垃圾为60T/d,后20年可达100T/d,服务年限为30年。3、主要建设条件该项目建设场址为山冲地,植被较好,周边无农户,空气扩散条件好,大气质量不会

9、受到影响,根据调查结果表明:项目建设区域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1996)二类标准。场地可供垃圾填埋平均高度30米,地势开阔,库容量较大,使用年限可达30年。4、项目投入总资金及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166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配套800万元,项目业主单位自筹860万元。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 标 名 称单 位数 量备 注1填埋场1.1处理工艺卫生填埋法1.2填埋作业方式每日覆土的单元分层作业法1.3启用年进场垃圾量t/d601.4最大进场垃圾量t/d1001.5日均进场垃圾量t/d601.6设计处理场容积万m3801.7处理场服务年限a301.8最大堆

10、积高度m301.9最大垃圾填埋高程m672渗透液处理量t/d503占地面积亩1004建设期月125劳动定员人236投资6.1投资总额万元16606.1.1建设投资万元16416.1.2流动资金万元196.2单位投资按填埋场容积计算元/m320.757年总成本费用万元/a157.15平均年其中:年经营成本万元/a83.95平均年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结论本项目建设是为解决和保护城镇环境质量的社会公益性项目,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社会、造福人类的伟大绿色环保工程。项目实施后,不仅可以改善长岭镇镇区环境面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保护府河水资源环境,保护生态安全,保护长岭镇地下水质,而且可以更好地改善长岭镇投

11、资环境,抓住国家全面积极推进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产业化的有利契机,促进长岭镇经济的迅猛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建议尽快组织实施。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第一节 城镇垃圾的产生及收运、处理现状1、城镇垃圾的产生及垃圾性质长岭镇目前垃圾的来源主要为:商业垃圾、机关学校垃圾、办公垃圾、集贸市场垃圾、道路清扫垃圾及生活垃圾,其中以生活垃圾为主要产生源。据调查,广水市长岭镇垃圾成份中以无机物含量为主,占79.10%。有机物含量为20.90%。无机物中以煤灰含量最高占78.7%,有机物中厨渣含量仅为12.30%。垃圾容重范围在0.50.8吨/m3,含水率3040%,容重小于0.80吨/立方米,设

12、计考虑容重取0.75吨/立方米,垃圾压实容重1.2吨/立方米。2、城镇垃圾的收运现状长岭镇生活垃圾主要是通过垃圾楼道和设置在镇区内的47个垃圾箱及垃圾中转站进行收集。城镇垃圾的清运系统主要是一次清运和二次收集转运两种类型:一次清运:垃圾收集后,直接送到垃圾堆放点。二次转运:由工人将收集的垃圾送至中转站,再由运输车辆送至垃圾处理场。长岭镇垃圾清运以二次转运为主,约占总量的80%。该镇目前拥有垃圾运输机械2辆,其中垃圾车1辆,洒水车1辆。镇区现有垃圾转运站3处,每处面积约40平方米。垃圾主要靠垃圾箱和垃圾楼道收集,环卫工人将收集的垃圾用人力翻斗车送到转运点,再由垃圾车送往垃圾堆放点。该垃圾收运系统

13、较为落后,机械化程度低,运力不足,清运工人的劳动强度非常大。3、垃圾处理现状长岭镇始建于九十年代初的垃圾堆放场,早已堆满无法使用。正在启用的白竹港填埋场,由于受到经济和技术条件的制约,仍然是采取简易堆放方式,导致了垃圾渗漏液污染府河、恶臭扰民,阻碍了316国道畅通,给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随着城镇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城镇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处理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与卫生城镇的创建不相协调。4、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未经处理的垃圾堆放场实际上是一个大污染源,它对水源、土壤、大气均会造成直接的污染。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兴旺,垃圾简单堆放,与城镇的环境质量要求矛盾突出,群众

14、经常为垃圾处置不妥而产生不满情绪,引发和激化社会矛盾,对社会安定造成不稳定因素,因此,长岭镇镇区垃圾应尽快解决出路问题。镇区垃圾堆放采用垃圾箱的露天方式,必须合理布局垃圾站,解决垃圾临时收集问题。垃圾不处理而采用露天堆放是孳生蚊蝇、老鼠和病原体的良好环境,也是暴发病疫的祸根。在垃圾堆放场附近,春、夏、秋三季苍蝇之多已到了令人发怵的程度,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本项目拟新建一座日处理量为60吨(后期日处理量可达100吨)的垃圾处理场,它属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一个社会公益性项目。城镇环境卫生是城镇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它是给城镇“洗脸”美容。小城镇建设好得再好,

15、环境卫生跟不上去,到处是脏、乱、差,会直接影响到城镇的整体形象,必然会影响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建立一个美好的城镇需要有美好的城镇环境卫生相匹配,干净卫生美丽的城镇可以提高整个长岭镇的文明程度,可以反映当地人们的精神风貌,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可以促进当地社会两个文明的进步。本项目建设将改善广水长岭镇镇区的环境质量,保障居民健康,保护自然生态及资源。本项目既是一项重要的环保设施,又是一项城镇配套的基础设施,是一项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项目。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 第一节 项目选址 1、项目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长岭镇建成区东南侧,距长岭镇镇环卫所3.5公里处的永阳村龙会山脚下。 2、土地

16、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本项目规划建设用地100亩,土地所有权原属于长岭镇永阳村,目前该地正在办理征地手续。第二节 项目建设条件 1、自然环境条件地形:广水市地处桐柏山脉南麓、大别山脉东南端 , 属低山丘陵地带。地势北高南低,自北而南,山地、丘陵、岗 地、沿河小块平原,依次分布。山地占总面积的31.5%,丘陵占67.4%,平原占2.5%。山地主要分布在东南北和东北部,一般坡度为30至45,最高处大贵山海拨907.8米,相对高差在300至500米之间。岗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南部及东南部,海拔一般在100米上下,坡度一般在15左右。小块河谷平原主要分布在中部、东南南及东南部,海拔一般在50米左右,最低处

17、平林市水河床海拔37米,地势以鄂豫边界为脊干,以低山为屏障,丘陵岗地主体,由北向南逐渐倾斜,经横坡河的切割,形成岭谷平行并列的地貌景观。气象:广水市为中纬度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日照时间长,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3-16左右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39.7历年极端最低气温 -15全年无霜期平均为210-240天年日照小时1800-230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948毫米主导风向以东南北风为主,东北风次之平均风速为3.4ms 最大风速为26ms水文:广水境内河流分属长江、淮河流域水系,共有大小河流337条,总长2418.5公里,均属间歇性河流,总流域面

18、积2434.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92%。境内地表水资源,主要为大气降水产生的地表径流。年平均降水量990毫米,平均径流深351.6毫米,平均地表径流量9.3亿立方米。在时空分布上,降水量集中在5至8月;在地理分布上,降水量东部多于东南部;在气候成因上,丰水年十年一遇,枯水年五年一遇。境内地下水资源贫乏,为无统一地下水体的贫水区,地下水量为2726万立方米。因地表为丘陵地带,分布极不均匀,虽部分低洼地区有地下水,但水位低,储量小,对农田灌溉无开发价值。广水市有大中型水库6座,都分布在北部山区,其中,黑洞湾、花山、飞沙河、许家冲4座水库形成“四库联网”的黑花飞灌区。四库共拦截雨面积252.3平方公

19、里,有效库容147亿立方米。高峰寺、霞家河二水库共拦截雨面积56.6平方公里,有效库容0.291亿立方米。其他蓄水工程有:小I型水库32座,年末水总量6012万方;小II型水库154座,年末水总量4327万方;塘堰63874口,年末水总量12000万方;大小水厂108个,提水能力2246万方。上述各类蓄水工程当年可供净水2.4亿立方米,全市农作物需水量为2.8亿立方米,共缺水总量0.4亿立方米。境内另有徐家河水库,承水面积749平方公里,有效库容2.99亿立方米,主要灌溉安陆、云梦、孝昌三县市,广水市受益面积仅2万亩;先觉庙水库,承水面积450平方公里,有效库容1.56亿立方米。地震:根据我国

20、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广水市应山城区在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6度区内。2、社会经济条件社会环境条件广水市位于湖北省北部偏东,以平靖关、武胜关与河南连界,自古为南北交通要冲,素有“鄂北门户”之称。地跨东径11331-11407,北纬3123-3205。北与河南省信阳县毗邻,东邻大悟县,南接孝昌县、安陆市,东南连随州市曾都区。东东南宽57.5公里,南北长78.7公里,国土面积2647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1.4%。全市人口90万,辖17个乡镇办事处和1个省管经济开发区。从南北朝置县,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历史人文荟萃。先后被评为全国科

21、技进步先进市、教育先进市、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县市,全省文化先进市、体育先进市、广播电视先进市、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市,先后荣获“中国书法艺术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城市”荣誉称号广水地处中原腹地,南引北射,承东启东南,是武汉、襄樊、孝感、信阳等大中城市的重要交汇点,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聚区,是鄂豫物资重要聚散地,是东南部大开发的桥头堡。京广铁路和107国道在东部纵贯南北,汉丹铁路和316国道在东南部并驾齐驱,京珠高速公路和汉十高速公路从东东南两侧擦肩而过,10号省道从中部横穿东东南,挑两线四路于一体,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到武汉天河机场仅1个多小时的路程,交通十分便捷。广水属亚热

22、带季风气候,自然植被发达,森林覆盖率达40%,空气清新,东有1000公顷的中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北有三潭省级风景名胜区,东南有近8亿立方米的徐家河水库省级旅游度假区,具有良好的人居环境。城市功能日臻完备,哑铃型城市雏形初现;电信建设跨入全国先进县市行列;电力充沛,水源充足,保障有力。这里政通人和,社会安定,市场经济秩序规范,是湖北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之一。广水市农业生态生产条件优良,大型水库6座,有效蓄水10.6亿方。森林面积9.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5.8%,各类生物多达1500余种。改革开放以来,广水农业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推进,已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格局。基本农业、观光农业、市场

23、农业、现代农业欣欣向荣,形成了棉花、商品粮、畜禽、大蒜、果茶、食用菌、水产、瓜菜等八大产业,成为全国商品粮、商品棉、养蜂基地县(市)和全省重要的大蒜、银鱼、莼菜、中猪出口基地。长岭镇地处广水市东南部,全镇45个村,国土面积216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4.2平方公里,总人口8万。长岭镇是省级八大旅游度假区之一,是省40个重点中心镇之一。2008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48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600元。基础设施条件长岭镇交通网络发达,316国道、汉丹铁路、宋长公路穿境而过,全镇硬化村级公路13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建设项目所在地有村村通公路直达。长岭镇电力充沛,有3000KVA变电站一座,境内徐家河水

24、电站与国家电网并网,日供电量可达1.5千瓦时。拥有万门程控电话、无线通讯网络和广电宽带网络。3、建筑材料的供应条件本项目建设条件具备,劳务、技术、建筑力量等其它都可以由本镇或项目所在地本市自己解决,像砖、水泥、沙、石灰等建筑材料也都可以在本地市场解决,而其质量、价格方面都有一定优势,这样既可以降低建设成本,也可以提高建设效益。第四章 场址的选择第一节 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必须考虑下列因素:场址选择应服从总体规划;场址应具有较好的自然条件;场址应满足一定的库容量要求;场址周围应有相当数量的覆土土源;场址运距应较为适中;场址具有较好的外部建设条件。垃圾填埋场选址是建设填埋场和搞好长期城

25、乡规划的首要条件。为长岭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的消纳场问题,由广水市环保、城市规划、国土、卫生防疫等部门经过长时间的实地踏勘,确定可供比较选择的场址为永阳村五、六组交汇处(第一场址)和白竹港(第二场址)。永阳村位于长岭镇东南方向,距长岭镇3.5km。场址由多个小山头的峡谷组成。场内无良田,有少量旱土。选用场地北面为地势较低的山谷,谷口标高92m左右,四周为120m标高的多个山头,局部山头标高130m左右。填埋场容量约80万m3。外部进场道路3.5km。四周多为散户居民,根据垃圾场的逐步填埋,居民需分批拆迁。白竹港位于长岭镇东南南方向4km处,316国道和府河旁,填埋场容量约20万m3。本场址方案具

26、有四周居民少,征用土地面积小,不占农田等的优势,但是位于交通主干道316国道边缘,对府河污染较大。经综合比选,以及结合城乡规划、相关部门的选址推荐,本可行性研究推荐第一场址永阳村五、六组交汇处作为垃圾填埋场的场址。其主要理由如下:库容量较大、能满足30年的填埋需要;运距较为适中;当地居民同意接受,给予支持。所以第一场址是较为理想的填埋场场址。第二节 填埋场工程的组成 填埋场共分三个区,即圾填埋区、污水处理区及辅助生产管理区,以及联系三个区的公路网组成。主体工程有垃圾基本坝、截污坝、渗滤液处理站、截洪沟、排洪管、排渗导气系统、公路系统等。辅助工程有:办公及值班、车库及维修、变配电等。第三节 填埋

27、场库容与服务年限填埋场的设计垃圾起始填埋标高为92m,最终填埋标高为123m,总库容为80万m3,可填埋垃圾总量为80万m3(即140万吨,考虑垃圾压实和垃圾沉降的因素,容重按1.0t/m3计)。场地内地表覆土层是粉质粘土层,其厚度为10m左右,所以垃圾覆土,从垃圾填埋场内部解决。从2011年开始启用,处理长岭镇区所辖区域内产生的所有生活垃圾,服务年限为30年。需要说明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垃圾处理的方式将多样化(包括分选、焚烧、堆肥等),因为“减量化”的因素,本填埋场的服务年限将会延长.第五章 建设规模及内容第一节 建设规模的确定城镇垃圾产生量与下列因素有关:

28、城镇人口: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人口增长速度也在加快,垃圾产生量也相应地增加,这是不可避免的机械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社会的发展、科技进步,国民经济增长,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导致了垃圾产生量的增长和垃圾成分的多样性、复杂性。根据我国132个城镇垃圾人均日产量统计数据发现:垃圾人均日产量为2kg以上的城镇有11个,占8.27%;12kg的城镇有61个,占45.86%;0.51kg的城镇有46个,占33.39%;全国垃圾人均日产量在95%的置信度时的均值为1.27kg,置信范围为:0.52kg。长岭镇镇区现有人口4.5万人(不含流动人口),根据我国同类城镇和长岭镇环卫部门的统计数

29、据,估算生活垃圾人平量为0.9kg/人日,镇区垃圾日产生量按2008年统计数据0.9kg/人日计算,则为0.9kg/人日6.5万人=40.5t/日。根据此计算结果,考虑到预留发展余地,本可研报告推荐本填埋场前10年垃圾日处理量为60吨/日,后20年日处理量为100吨/日。第二节 工程规模及内容本项目征地100亩,其中洼地77.5亩,山地22.5亩,新建包括垃圾填埋区、污水处理区及辅助生产管理区的大型现代化垃圾处理场。项目建成后,近期处理生活垃圾能力60 T/日,后期最大处理能力100 T/日,服务年限为30年。垃圾填埋区:垃圾填埋库区占地80亩,占总面积的80%,垃圾填埋高度可达30M,有效库

30、容为80万立方米,建成初期处理能力为60T/日,后期最大处理能力为100T/日。污水处理区:污水处理区建于垃圾填埋场东南北角,占地10亩,占总面积的10%。其中新建集污池600平方米,厌氧塘600平方米,曝气塘300平方米,生物氧化塘300平方米,自然氧化塘300平方米。该区主要用于处理场渗滤液,处理能力为50T/日,处理工艺为生物处理法。辅助生产管理区:该区位于垃圾填埋场北部,占地10亩,占面积的10%。主要新建垃圾检测平台100平方米,地磅房60平方米,配电房50平方米,综合楼600平方米,生活用房150平方米,车库及机修150平方米,门房30平方米,建地埋式矩形钢筋结构粪库,有效容积为3

31、00立方米。第六章 工艺技术及设备方案第一节 垃圾填埋处理工艺的选择1、垃圾处理的技术政策我国垃圾处理的技术政策为:应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加强对垃圾产生的全过程管理,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对已经产生的垃圾,要积极进行无害化处理和回收利用,防止污染环境。各种垃圾处理技术及设备都有相应的适用条件,在坚持因地制宜、技术可行、设备可靠、适度规模、综合治理和利用的原则下,可以合理选择其中之一或适当组合。2、长岭镇生活垃圾处理方案的选择原则是:技术成熟,设备可靠,能适应长岭镇的垃圾特性,满足环境保护要求,并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在最少项目投资下,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转。在选择过程中应着重考虑下

32、列因素的影响:长岭镇生活垃圾物理和化学组成及变化趋势;长岭镇的经济实力和投资能力;长岭镇城镇建设和社会发展对环境的要求;各种垃圾处理方式的特点;技术与设备的可靠性和适应性;对资源再利用的潜力和程度。目前,能够对城镇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处置,并能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技术,基本上可综合、归纳、划分为四大类:城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城镇生活垃圾热化学处理技术(目前主要是焚烧技术);城镇生活垃圾堆肥处理技术;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技术。3、垃圾处理方法简介垃圾处理是指将垃圾转变为适合于运输、利用、贮存和最终处置的过程。通过处理达到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目的。“无害化”的基本任务是

33、将垃圾经过工程措施处理,达到不损害身体健康、不污染周围环境的目的;“减量化”的基本任务是通过适宜的工程措施和方法减少垃圾的数量和容积。要达到这一目的,一方面要对垃圾进行处理利用,另一方面要从源头出发,减少垃圾的产生量;“资源化”的基本任务是采取工艺措施从垃圾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目前国内外较为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卫生填埋法、堆肥法、焚烧法等。这几种处理方法的适用条件和处理特点、效果各有不同。卫生填埋法卫生填埋是采用工程手段,利用山涧沟谷、荒地,按照卫生填埋工程标准将垃圾进行掩埋处理的一种方法。它应满足以下五个方面的要求:防渗处理工程措施必须保证填埋场与外界的水环境的隔离,其中防

34、渗层的渗透系数必须小于10-7cm/s,以防止对地下水环境的污染。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必须经过处理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后排入水体或城镇污水管道系统。填埋作业应分层铺盖填埋、压实,并尽可能做到当日覆盖(用杂土和其他材料),以提高填埋容积的利用率,减少臭气四逸和蚊蝇的孳生,并注意夏季的消毒灭蝇工作。对填埋体产生的沼气应有组织的收集和排放,如有条件则可以加以利用,以防止发生沼气的无序迁移和聚集而可能导致的爆炸。按“标准” 规定设置环境监测点,以检查填埋场的管理、操作是否达到无害化处理的要求。卫生填埋是城镇垃圾必不可少的最终处理方法,而且是其他处理方法所必需的最终处理方法。它具有适应性广、操作简单、垃圾消

35、纳量大、运行费用低的特点。但该方法处理垃圾减容量小,占地大。采用卫生填埋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否能在经济运距之内得到地形、位置、工程地质、水文地址等条件符合要求的场地。卫生填埋法目前仍是我国处理城镇垃圾的主要方法。堆肥法堆肥法是指利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使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微生物过程。根据生物处理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对氧气要求不同,可以把固体废物的堆肥法分为好氧和厌氧两种工艺。前者是在通风条件下,进行的分解发酵过程;由于好氧堆肥温度高,一般在5565,有时高达80,亦称为高温堆肥。后者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发酵造肥。由于好氧堆肥具有发酵周期短

36、、无害化程度高,易于机械化操作等特点,故现代堆肥技术一般采用好氧堆肥。但是由于垃圾成分复杂,在好氧分解及提取肥料后,还有一定量的垃圾不能被利用,因而这部分垃圾还必须进行填埋。焚烧处理法焚烧法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在焚烧炉内有机废物与空气发生氧化燃烧反应,垃圾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在高温下氧化、热解而被破坏,是一种可以同时达到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处理技术。焚烧的目的是尽可能焚烧废物,使被焚烧的物质变为无害和最大限度的减容,并尽量减少新的污染物产生,避免造成二次污染。采用焚烧法,一般要求垃圾的低位热值大于4500千焦/公斤。固体燃烧的过程是:固体垃圾热裂解复杂的碳氢化合物挥发气化氧助燃燃烧。影响焚

37、烧效果的主要因素有:焚烧温度、焚烧停留时间、废物与助燃空气的混合强度、燃烧气体与助燃气体的混合强度、空气供应量等。焚烧炉种类较多,包括:炉排型、炉床型、沸腾流化床型。焚烧法处理垃圾减容量大,杀灭细菌等污染物彻底,并可回收余热。但其建设投资是三种方法中最高的,且设备运行管理较为复杂。进行焚烧处理垃圾的制约因素除建设资金、垃圾热值外,最主要的是焚烧温度较低时会产生剧毒物质二恶英,其关键控制条件是焚烧温度是否能达到3000(二恶英在此温度下会分解)。各种处理方法在世界各国的应用情况详见下表。世界各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比例表(按垃圾重量百分比)国家处理量 (万t/年)焚烧%填埋%堆肥%废品回收%奥地

38、利2301165186比利时350544303加拿大1600880210丹麦2604829419芬兰250283015法国20004245103德国25003646216希腊315010000爱尔兰11009703意大利1750167473日本5000752050卢森堡18752212荷兰7703545518挪威200226757葡萄牙286085150东南班牙133058573瑞典3204734316瑞士3705912722英国300089002美国177501667215平均26.359.742.0410.3注:1.摘自世界能源基金会杂志1995年2月44期2.日本的城镇生活垃圾量为去掉可

39、回收物品的统计数字。国外垃圾焚烧技术近十多年来有较快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有:随着现代化生产的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燃料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由以烧煤为主改为了使用石油、煤气、电;出现了超级市场,人们购买到的食品大都经过加工处理,大大减少厨余量;各种物品大都改善或增加了包装,导致垃圾成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垃圾热值有了明显的提高;能源的紧张,特别是石油危机之后,加速了垃圾能源的开发利用;人们对环境保护日益关注,对填埋法防渗要求不断提高,填埋场投资和运行费用均有所增加;垃圾焚烧技术的进步和完善,以及焚烧法本身独特的优点。诸多原因使焚烧法逐步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区认可和采用。堆肥

40、法在国外一般较少使用,主要是投资要比填埋法高,接近焚烧;成本也要比填埋法高,而堆肥产品的运费和销路及产品对土壤可能存在的重金属污染的制约,也使得堆肥法的推广和使用受到限制,因此堆肥法在国外发展也较缓慢。由上表可见,上述四大类的处理方法中,对垃圾进行填埋处理的比例最高,约60%。如垃圾焚烧炉最早使用国英国,填埋法仍占90%;经济实力最强的美国,填埋法仍占67%;日本是土地奇缺和谋求废物资源化能源化的经济强国,填埋法亦还占20%。3、工艺选择选择垃圾处理工艺的影响要素很多,除要满足“三化”基本原则外,还应考虑一些其它因素,如下表所示:三种垃圾处理方法比较填埋焚烧堆肥技术可靠性可靠,有一定经验可靠可

41、靠,有一定经验操作安全性较好,注意防火好好选 址较困难,要考虑地形地质条件,防止地表地下水污染,一般远离市区,运输距离大于15公里最易,可靠近市区建设,运输距离大于10公里。较易,仅需避开居民密集区,气味影响半径小于200米,运输距离1015公里。占地面积大小中等适用条件适用范围广,对垃圾质量无严格要求要求垃圾热值不小于900kal/kg从无害化出发,垃圾中生物可降解有机物不低于10%,从肥效出发大于40%。最终处理无需再处理占处理总量的25%左右的残渣需作填埋处理非堆肥化需作填埋处理占总量的35%产品市场有沼气回收的填埋场可作发电有余热回收的焚烧场可作发电堆肥市场有一定困难能源化意义部分有有

42、无资源回收无现场分选回收的实例,但有潜在可能性。垃圾分选,可回收部分物资,但取决于垃圾中可利用的百分比。作农肥和回收部分废品地面水污染有可能,但可采取措施减少可能性。在处理厂区无,但炉灰填埋时,其对地面水污染可能性与填埋相仿。可能性较小地下水污染有可能,虽可采取防渗保护,但仍然可能发生渗漏在处理厂区无,但炉灰填埋时,其对地面水污染可能性与填埋相仿。可能性较小大气污染可用导气、覆盖压实等措施控制可以控制,但二恶英等微量剧毒物尚难控制。有较微气味,污染指标超标可能性不大。土壤污染限于填埋场区域无需控制堆肥制品中重金属的含量管理水平一般最高较高单位投资1126元/吨3545元/吨1530元/吨运行成

43、本1020元/吨3035元/吨2025元/吨根据有关理论研究,在我国适宜的比例是:卫生填埋法50%,堆肥法25%,焚烧法15%,其它10%,从基建投资方面分析卫生填埋法最省,堆肥次之,焚烧法最贵。从经营处理费用方面分析卫生填埋法也最省。但卫生填埋法,因地质条件不同,防渗设施要求不同,地形地貌不同,投资差异很大;运距不同,取土点不同,沼气利用水平不同等处理费用差异也很大。焚烧法也因热值不同,炉子热效率不一样,电价不同等处理费用差异也很大。总的来看,卫生填埋法投资和处理费用有上升的趋势,焚烧法投资和处理费用有下降趋势,另国家规定垃圾发电强制并网,同时提高电价的政策也利于垃圾焚烧发电的发展。对处理方

44、法的选择,项目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经过方案对比,择优选用。对一个城镇或地区应以一种方法为主,辅之以其他方法,较理想的是发展成处理环卫所,垃圾可燃成分高的用焚烧法,对建筑余土、煤渣含量高的垃圾直接填埋,其中在填埋场内长期不能降解的废轮胎、废塑料等送至焚烧,对少量有机物含量高的垃圾还可用作堆肥。这样虽然复杂些,但可使焚烧、堆肥、填埋各自发挥最好的优势。应该指出,目前,任何方法其最终处置还是需填埋场与之配套。4、处理工艺的确定就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卫生填埋法仍是绝大部分城镇处理垃圾的重要甚至唯一的方法。卫生填埋法有如下特点:是完全独立的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方

45、法;是一切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理方法;无需对垃圾进行预处理;处理成本相对较低;处理技术相对简单,利于推广普及;卫生填埋场可选择非耕地作为场址,如滩地、山谷、废坑、洼地、沟渠等处,填埋场经若干年后加以终场覆盖,场地可作多种用途,实现土地的再利用。经过以上各方案的比较和选择,结合广水市长岭镇的具体情况,生活垃圾灰渣量大,厨余量次之,可焚烧物更少。因此,选择卫生填埋的方法处理广水市长岭镇的垃圾是正确的、可靠的、经济的。5、填埋场的结构选择填埋场结构形式一般可分为五种类型:普通厌氧填埋:工程设施简单,填埋作业简便,但不符合卫生标准;国外没有此类型填埋场,国内原早期建设的还有在使用。厌氧卫生填埋:无排渗导气系统,卫生标准仍较低,国外已不使用,国内原有垃圾填埋场大部分属该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