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大学二期工程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07640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大学二期工程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大学二期工程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大学二期工程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大学二期工程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大学二期工程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大学二期工程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大学二期工程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doc(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大学二期工程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任课教师: 指导教师: 第 组学生: 2014年6月13日小组成员及任务分配情况第21组组员: 组员: 任务分配:曝气沉砂池设计: SBR池设计: 总平面布置: 高程布置: 目录第一章 绪论11.1设计任务和内容11.1.1设计题目11.1.2设计目的11.1.3设计内容与要求11.2基本资料31.2.1污水进水水质和水量31.2.2出水水质要求31.2.3厂区条件41.3设计原则41.4设计依据4第二章 总体设计52.1 设计方案的选择与确定52.2 工艺流程说明72.2.1工艺流程72.2.2工艺流程中各构筑物单元的

2、功能82.3污水站总平面布置8第三章 构筑物设计及计算93.1水量计算93.2格栅93.2.1设计说明93.2.2中格栅103.2.3细格栅123.3曝气沉砂池143.3.1设计参数143.3.2设计计算153.4 SBR池173.4.1设计说明173.4.2设计参数183.4.3设计计算183.4.4滗水器的选择213.5接触池213.5.1设计参数213.5.2设计计算223.5.3加氯量233.6污泥的处理233.6.1设计参数233.6.2设计计算23第四章 污水处理厂的总体布置254.1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254.1.1污水处理系统平面布置原则254.1.2总平面布置结果264.2处理

3、构筑物高程布置274.2.1构筑物水头损失274.2.2水头损失计算及高程设计274.2.3 处理构筑物及管道的水头损失284.2.4 其余构筑物计算294.2.5各污水处理构筑物的高程30第五章 投资估算325.1基本建设投资325.2运行费用估算335.2.1耗电费335.2.2员工工资335.2.3其他费用33第六章 结论35附录36第一章 绪论 1.1设计任务和内容 1.1.1设计题目#大学十陵校区二期工程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 1.1.2设计目的1、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水处理工艺选择、工艺计算的方法,掌握平面布置图、高程图及主要构筑物的绘制方法,掌握设计说明书的写作规范。2、本设计是

4、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在设计中掌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 1.1.3设计内容与要求 (一)设计内容:根据任务书给定资料,完成一个小型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设计。 (二)设计要求:1、设计说明书(1) 说明校园基础资料、设计任务、工程规模、水质水量、工艺流程和选择理由,根据规范选择设计参数、计算主要构筑物的尺寸和个数、确定主要设备(特别是曝气设备及系统的计算和选型)的型号和数量等;(2)要求对各构筑物进行计算各构筑物的计算过程、主要设备(如水泵、鼓风机等)的选取、污水处理厂的高程计算(各构筑物内部的水头损失查阅课本或手册,构筑

5、物之间的水头损失按管道长度计算)等。2、设计图纸图纸右下角为设计图签,注明图名、比例、学生班级、姓名等。(1)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布置图1张(A3 CAD图)。 要求以计算或选定尺寸按一定比例绘出全部处理构筑物、及附属建筑物、道路、绿化、厂界。厂区内构筑物布置要合理,可按功能划分成几个区域(如:污水处理区、污泥处理区、办公及辅助区等)。标注构筑物外形尺寸、平面位置(可用相对坐标(x, y)表示,以某点的相对坐标为零点); 绘出各种管渠、阀门、检查井等(例如:污水管、排泥管、回流污泥管、超越管、总事故管、空气管、上清液管、沼气管等)。标注管径、渠道尺寸、长度和坡度; 在右上角绘出指北针; 绘制管线等

6、图例; 列表说明图中构(建)筑物的名称、数量和尺寸; 图纸布局要美观。(2)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1张(A4 CAD图)。 画出各构筑物及管道连线简图,并标明各构筑物名称; 图纸布局要美观。(3)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图1张(A3 CAD图)。 在污水与污泥处理流程中,要求沿污水、污泥在处理厂中流动的最长路程绘制流程中各处理构筑物、连接管渠的剖面展开图(从污水进厂的粗格栅起,至处理后的排水渠); 图中要画出设计地面线、构筑物中水面线及标高,标注各构筑物的顶部、底部及水面线标高,标注构筑物名称; 图纸布局要美观。(三)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一份,含相关计算说明(说明书具体内容见附件6);2、设计图纸

7、一套,包括:平面布置图、系统工艺图、高程布置图。注:以上成果每人提交一份,A4纸,打印装订成册。(四)对设计成果的其他要求:1、设计说明书(1)计算步骤要详细,先给出完整的计算公式和列出设计参数,然后带入公式进行认真计算。(2)说明书书写认真、语句通顺。(3)说明书统一采用左侧装订。(4)严禁抄袭,各组间计算书和说明书出现雷同全部返回重做。2、图纸(1)图纸规格、绘图基本要求必须符合有关制图标准。(2)绘图要认真。线条宽度从粗到细的顺序(参考)是:管线、构筑物、其他线条及尺寸标注线等。(3)图中所有文字和数字标注采用仿宋体,要求字体大小一致,排列整齐。(4)图中相关尺寸必须与设计说明书计算结果

8、一致。(5)严禁抄袭。各组间出现雷同图纸全部返回重做。 1.2基本资料 1.2.1污水进水水质和水量(1)设计水量:800 T/d;(2)水质:通过对污水处理进水水质的分析,BOD、COD浓度较高,而且BOD/COD达到0.57,此时污水的生化性能较好。表1-1 设计水质表序号项 目平均值(mg/l )序号项 目平均值(mg/l )1CODcr300-3504SS200-3002BOD52005pH6-93NH3-N406总P5 1.2.2出水水质要求处理要求: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中绿化用水水质标准。具体指标见表1-2。表1-2 排放

9、水质表序号项 目指标值(mg/l)1CODcr602BOD5203pH6.09.04SS305总余氯0.26粪大肠菌群(个/L)3 1.2.3厂区条件(1) 地势平坦;(2) 气象条件:最低气温-5,最高气温41,多年平均降雨量580mm/y,主导风向SE;(3)工程地质:地质良好,适合于修建污水处理厂;地下水位-9m;厂区平均海拔高程462m。(4)进水条件:来水水头为无压;来水管底标高460m。(5)排水条件:距离厂区西侧500m有一校区水湖,;最高水位455m。 1.3设计原则(1)污水处理工艺运行费用低,投资经济较为合理;工艺设计具有较好的耐冲击负荷和良好操作的灵活性;(2)整体布局本

10、着简洁、美观、合理的原则,符合国家环保、消防和绿化的相关规定;(3)动力设备采用了当前先进设备,保证其长期较为平稳地运行;(4)综合考虑场地相关条件,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构筑物及相关设备的平面布置及合理的高程布置,同时需要考虑选用工作效率高的设备设施和降低设备设施的占地;(5)本项目处理构筑物大多采用半地埋式的方式设计,这样能有效的控制臭味、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妥善处理,能有效控制二次污染。另外可在其顶端种植花草,不仅能美化环境,也能有效净化空气。(6)本项目工程竣工后,力求经济、环境、社会三方面都达到最佳效益。 1.4设计依据(1)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2) 地表水环

11、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3) 室内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1996)(5) 低压电气设备控制 (GB/T4720-1984)(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J15-88)(7) 环境噪声标准 (GB5096-93)(8)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11.29)第二章 总体设计 2.1 设计方案的选择与确定生活污水处理的目的是使之达标排放或污水回用于农田灌溉、城市景观和工业生产等,以保护环境不受污染,节约水资源。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定,主要以下列各项因素作为依据:(1)污水处理应达到的处理程度是选择工

12、艺的主要依据。(2)污水处理工艺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合理,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也是工艺流程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处理的水质、水量,选择可行的几种工艺流程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工艺先进合理、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的处理工艺。(3)根据当地自然、地形条件及土地与资源利用情况,因地制宜、综合考虑选择适合当地情况的处理工艺。尽量少占农田或不占农田,充分利用河滩沼泽地、洼地或旧河道。(4)考虑分期处理与排放利用情况。例如根据当地城市规划,先建一期工程,再建二期工程。(5)施工与运行管理。如地下水位较高、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就不宜选用深度大、施工难度高的处理构筑物。也应考虑所确定处理工艺运行简单、操作方

13、便、便于实现自动控制等。本污水处理站出水水质指标执行抵挡标准水污染排放限制一级标准。表2-1 进出水质与去除率设计进水水质指标 设计出水水质指标去除率CODcr 300-350 6082.9%BOD5 200 2090% SS 200-300 3090% 进出水质对污染物的去除率要求如上表2-1所示。通过对污水处理进水水质的分析,BOD、COD浓度较高,而且BOD/COD达到0.57,此时污水的生化性能较好。为了选择出经济技术更合理的处理工艺,以下对适合于中小型污水处理站的除磷脱氮工艺进行经济技术比较。适合于中小型污水处理站的除磷脱氮工艺的比较。表2-2 适合于中小型污水处理站的除磷脱氮工艺的

14、比较工艺名称氧化沟工艺AO工艺A2O工艺SBR工艺优点1.处理流程简单,构筑物少,基建费用省;2.处理效果好,有稳定的除P脱N功能;3.对高浓度的工业废水有很大稀释作用;4.有较强的抗冲击负; 5.能处理不容易降解的有机物;6.污泥生成量少,污泥不需要消化处理,不需要污泥回流系统;7.技术先进成熟,管理维护简单;8.国内工程实例多,容易获得工程设计和管理经验;9.对于中小型无水厂投资省,成本底;10.无须设初沉池,二沉池。1污泥沉降性能好;污泥经厌氧消化后达到稳定;3.用于大型水厂费用较低;4.沼气可回收利用。1.具有较好的除P脱N功能;2. 具有改善污泥沉降性能的作用的能力,减少的污泥排放量

15、;3.具有提高对难降解生物有机物去除效果,运行效果稳定;4.技术先进成熟,运行稳妥可靠;5.管理维护简单,运行费用低;6沼气可回收利用7.国内工程实例多,容易获得工程设计和管理经验。1.流程十分简单;2.合建式,占地省,处理成本底;3. 处理效果好,有稳定的除P脱N功能;4.不需要污泥回流系统和回流液;不设专门的二沉池;5.除磷脱氮的厌氧,缺氧和好氧不是由空间划分的,而是由时间控制的。缺点1.周期运行,对自动化控制能力要求高;2.污泥稳定性没有厌氧消化稳定;3.容积及设备利用率低;4.脱氮效果进一步提高需要在氧化沟前设厌氧池。1.用于小型水厂费用偏高;2.沼气利用经济效益差;3,污泥回流量大,

16、能耗高。1.处理构筑物较多;2,污泥回流量大,能耗高。3. 用于小型水厂费用偏高;4.沼气利用经济效益差。1.间歇运行,对自动化控制能力要求高;2.污泥稳定性没厌氧消化稳定;3.设备利用率低;4.变水位运行,电耗增大;5除磷脱氮效果一般。通过比较,SBR处理工艺出水水质良好,无需设置调节池;SVI值较低,污泥易于沉淀,一般情况下,不产生污泥膨胀现象;通过对运行方式的调节,在单一的曝气池内能够进行脱氮和除磷反应;应用电动阀、液位计、自动计时器及可编程序控制器等自控仪表,可能使本工艺过程实现全部自动化,而由中心控制室控制;运行管理得当,处理水水质优于连续式;加深池深时,与同样的BOD-SS负荷的其

17、它方式相比较,占地面积较小;耐冲击负荷,处理有毒或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能力强。该污水处理站为#大学十陵校区二期工程的污水处理站,服务区范围内主要为生活废水,生活污水的处理量较小,不宜采用活性污泥法和物理化学法。考虑污水达到出水水质、经济合理、占地面积小等因素,故本设计采用SBR法。SBR处理工艺是一种比较适合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的工艺技术。SBR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尤其适用于间歇排放和流量变化较大的场合。 2.2

18、工艺流程说明 2.2.1工艺流程本课题方案采用预处理SBR池消毒的主体处理工艺。工艺流程如下所示(图2-1):中格栅提升泵细格栅曝气沉砂池砂外运鼓风机房SBR接触池加氯出水进水储泥池污泥图2-1 SBR工艺流程图 2.2.2工艺流程中各构筑物单元的功能(1)格栅格栅一般斜置在进水泵站之前,由一组或多组想平行的金属栅条与框架组成,倾斜安装,主要对水泵起保护作用,截去生活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2)提升泵将污水提升进入SBR反应池。(3)曝气沉淀池利用鼓风机充入的氧气进行曝气反应。(4)SBR池进水期、反应期、沉淀期、排水排泥期、闲置期五个阶段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的运行,以达到不断进行污水处理的目的。

19、(5)接触池保证消毒剂与水有充分的接触时间,是消毒剂发挥作用,达到预期的杀菌效果。(6)鼓风机房提供微生物所需氧气。(7)储泥池通过对集泥池最高水位的控制来达到污泥自流的要求。 2.3污水站总平面布置本污水处理站平面布置在满足工艺流程的前提下进行布置,大致分为生活区、污水处理区、污泥处理区和预留区四区,布置紧凑,进出水流畅。其中,综合办公楼、停车位等在入厂正门一侧附近,方便本厂职工办公和起居生活,同时也方便外来人员;格栅间气味大,污泥区设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第三章 构筑物设计及计算 3.1水量计算平均日流量Q: (3-1)生活污水变化系数查表3-1表3-1 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 平均日流量

20、51540701002005001000总变化系数K总2.32.01.81.71.61.51.41.3通过内插法计算取2.17。设计最大流量: (3-2) 3.2格栅 3.2.1设计说明根据所给设计资料及后续工艺流程,本设计确定采用中、细两道格栅,中格栅设置在进水泵房之前。考虑到水量并不大,各级格栅均设置两台,一台投入运行,另一台备用,每台设计处理水量为最大来水量。格栅一般斜置在进水泵站之前,一方面可防止后续管道设备的堵塞,另一方面及时清理可避免悬浮固体有机质腐化溶入废水中而成为溶解性有机质,导致废水COD、BOD浓度提高。它本身的水流阻力并不大,水头损失只有几厘米,阻力主要产生于筛余物堵塞栅

21、条,一般当格栅的水头损失达到1015厘米时就该清洗。格栅按形状可分为平面格栅和曲面格栅两种,按格栅栅条间隙可分为粗格栅(50100mm),中格栅(1040mm),细格栅(310mm)三种。(1)水泵处理系统前格栅栅条间隙,应符合下列要求:人工清除 2540mm机械清除 1625mm最大间隙 40mm(2)在大型污水处理厂或泵站前原大型格栅(每日栅渣量大于0.2m3),一般应采用机械清渣;(3)格栅倾角一般用4575,机械格栅倾角一般为6070;(4)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一般采用0.080.15m;(5)过栅流速一般采用0.61.0m/s。 3.2.2中格栅3.2.2.1设计参数中格栅设计参数见表

22、3-2表3-2中格栅设计参数重要参数的取值依据本设计取值安装倾角一般取6070=60栅前水深一般取0.30.5mh=0.4m栅条间距宽:粗:40mm中:1525mm细:410mm b=20mm水流过栅流速一般取0.61.0m/sv=0.6m/s格栅受污染物阻塞时水头增大的倍数一般采用3k=3栅前管道超高一般采用0.3mh2=0.3m栅渣量(m3/103m3污水)取0.10.01W=0.07进水管道渐宽部分的展开角度一般为20K总=2.17栅条断面形状迎水背水面均为锐边矩形阻力系数计算公式=(s/b) 4/3栅条尺寸(mm)宽S=10mm3.2.2.2设计计算(1)栅条间隙数: (3-3)(2)

23、栅槽宽度: (3-4)(3)栅槽总长:若进水渠宽B1=0.07m,渐宽部分张开角=20,则: (3-5)(4)栅槽与出水管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L2): (3-6)(5)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1)设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断面=2.42。 (3-7)(6)栅后槽总高度(H): 设栅前管道超高h2=0.3m (3-8)(7)栅槽总长度(L) (3-9) (8)格栅日栅渣量格栅间隙为21mm,单位体积栅渣量,一般采用(0.1-0.01),本设计取=0.07; (3-10) 栅渣量小于0.2m3/d,宜采用人工清渣。计算草图如下: 图3-1 中格栅水力计算图则格栅尺寸 (3-11) 3.2.3细格栅3.

24、2.3.1设计参数细格栅设计参数见表3-3表3-3 细格栅设计参数重要参数的取值依据本设计取值安装倾角一般取6070=60栅前水深一般取0.30.5mh=0.4m栅条间距宽:粗:40mm中:1525mm细:410mmb=5mm水流过栅流速一般取0.61.0m/sv=0.60m/s格栅受污染物阻塞时水头增大的倍数一般采用3k=3栅前管道超高一般采用0.3mh2=0.3m栅渣量(m3/103m3污水)取0.10.01W=0.09进水管道渐宽部分的展开角度一般为20Kz=2.17栅条断面形状迎水背水面均为锐边矩形阻力系数计算公式=(s/b) 4/3栅条尺寸(mm)宽S=10mm3.2.3.2设计计算

25、(1)设计流量(最大流量)Qmax: Qmax= 0.02m3/s(2)格栅的间隙数(n): (3-12) (3)栅槽宽度: (3-13)(4)栅槽总长:若进水渠宽B1=0.2m,渐宽部分张开角=20,则: (3-14)(5)栅槽与出水管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L2): (3-15)(6)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1)设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断面=2.42。 (3-16)(7)栅后槽总高度(H): 设栅前管道超高h2=0.3m (3-17)(8)栅槽总长度(L) (3-18) (9)格栅日栅渣量格栅间隙为21mm,单位体积栅渣量,一般采用(0.1-0.01),本设计取=0.05; (3-19) 栅渣量

26、小于0.2m3/d,宜采用人工清渣。细格栅水力计算图见图3-2图3-2 细格栅水力计算图 3.3曝气沉砂池 3.3.1设计参数(1)废水在曝气沉砂池过水断面周边的最大旋转速度为0.250.30m/s,在池内的水平前进速度为0.080.12m/s。如考虑预曝气的作用,可将曝气沉砂池过水断面增大34 倍。池底坡度i = 0.1 0.5。(2)最大设计流量时,废水在池内的停留时间为13min。如考虑预曝气,则可延长池身,使停留时间为1030min。(3)有效水深取23m,宽深比取1.01.5,长宽比取5。若池长比池宽大得多时,则应考虑设置横向挡板,池的形状应尽可能不产生偏流或死角,在集砂槽附近安装纵

27、向挡板。(4)曝气装置安装在池内的一侧,距池底约为0.60.9m,空气管上应设置空气调节阀门,曝气穿孔管孔径为2.56.0mm,曝气量约为0.2m3/m3污水或35m3/(m2h)。(5)曝气沉砂池的进水口应与水在沉砂池内的旋转方向一致,出水口淹没式,出水方向与进水方向垂直,并且考虑设置挡板。(6)曝气沉砂池典型截面见图3-3。图3-3 曝气沉砂池截面图 3.3.2设计计算 表3-4 设计计算公式名称公式各符号的意义总有效体积V = Qmax 60V 曝气沉砂池总有效体积,m3Qmax 最大设计流量,m3/st 最大设计停留时间,min水流断面面积A =水流断面面积,m2v 最大设计流量时的水

28、平流速,m/s池子总宽度B池子总宽度,mH 设计有效水深,一般为23m沉砂池长度 L =每小时所需的空气量q=dQmax.3600q 每小时所需的空气量,m/hd 每立方米废水所需废水量,m/h沉砂池长度L =(1)曝气沉砂池的总有效体积V (3-20) (2)每格沉砂池水流断面面积A (3-21)扩大四倍:4A=0.8m2(3)池总宽度B: (3-22)(4)池长 (3-23)远远大于宽度,所以设置横向挡板。(5)所需曝气量q: (3-24)(6)沉砂室设计计算: 设沉砂斗为沿池长方向的梯形断面渠道,沉砂斗体积 (3-25)设空气扩散器装置距池底约h3=0.75,斗底宽a1=0.5,斗壁与水

29、平面的倾角为60,斗高h3=0.6m,沉砂池上口宽: (3-26)砂斗下口面积S1 (3-27)砂斗下口面积S2 (3-28)砂斗容积 (3-29) (符合要求)图3-4曝气沉砂池 3.4 SBR池 3.4.1设计说明SBR是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的简称。该工艺由按一定时间顺序间歇操作运行的反应器组成。 其运行操作在空间上是按序排列、间歇的。污水连续按顺序进入每个池,SBR反应器的运行操作在时间上也是按次序排列的。SBR工艺的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也就是每个间歇反应器在处理废水时的操作过程,包括进水期、反应期、沉淀期、排水排泥期、闲置期五个阶段,如图3-5所示,这种操作周期是周而复始进行的,以达到

30、不断进行污水处理的目的。对于单个的SBR反应器来说,在时间上的有效控制和变换,即达到多种功能的要求,非常灵活。 进水期 反应期 沉淀期 出水期 闲置期图3-5 SBR工艺操作过程SBR工艺的操作过程如下: 进水期进水期是反应池接纳污水的过程。由于充水开始是上个周期的闲置期,所以此时反应器中剩有高浓度的活性污泥混合液,这也就相当于活性污泥法中污泥回流作用。SBR工艺间歇进水,即在每个运行周期之初在一个较短时间内将污水投入反应器,待污水到达一定位置停止进水后进行下一步操作。因此,充水期的SBR池相当于一个变容反应器。混合液基质浓度随水量增加而加大。充水过程中逐步完成吸附、氧化作用。SBR充水过程,

31、不仅水位提高,而且进行着重要的生化反应。充水期间可进行曝气、搅拌或静止。曝气方式包括非限制曝气(边曝气边充水)、限制曝气(充完水曝气)半限制曝气(充水后期曝气)。 反应期在反应阶段,活性污泥微生物周期性地处于高浓度、低浓度的基质环境中,反应器相应地形成厌氧缺氧好氧的交替过程。虽然SBR反应器内的混合液呈完全混合状态,但在时间序列上是一个理想的推流式反应器装置。SBR反应器的浓度阶梯是按时间序列变化的 。能提高处理效率,抗冲击负荷,防止污泥膨胀。沉淀期相当于传统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次沉淀池,停止曝气搅拌后,污泥絮体靠重力沉降和上清液分离。本身作为沉淀池,避免了泥水混合液流经管道,也避免了使刚刚形成絮

32、体的活性污泥破碎。此外,SBR活性污泥是在静止时沉降而不是在一定流速下沉降的,所以受干扰小,沉降时间短,效率高。出水期活性污泥大部分为下周期回流使用,过剩污泥进行排放,一般这部分污泥仅占总污泥的30%左右,污水排出,进入下道工序。闲置期作用是通过搅拌、曝气或静止使其中微生物恢复其活性,并起反硝化作用而进行脱水。 3.4.2设计参数(1)设建造4个池子,一个周期为10h,曝气时间为4.5;(2)取BOD-污泥负荷:LS=0.100kgBOD/(kgMLSSd)(3)根据鼓风机出口大气压力在4.9Kpa-9.8 Kpa之间,反过来推出管道的能量损失,设反应池有效水深:H=4.5m。排出比:1/m=

33、1/3(4)活性污泥界面以上最小水深:=0.5m(5)MLSS浓度:CA=3000mg/L 3.4.3设计计算(1)进水时间 TF=TC/N=10/4=2.5h (3-30)(2)沉降时间初期沉降速度:Vmax活性污泥界面的初期沉降速度(m/h)Vmax =7.4104tCA-1.7(MLSS3000mg/L)Vmax =4.6104tCA-1.26(MLSS3000mg/L)式中t水温(C) CA曝气池内MLSS浓度(mg/L)本设计中MLSS浓度:CA=3000mg/L则: Vmax= (3-31)当污水水温为15C时: (3-32)当污水水温25C时: (3-33)因此,必要的沉降时间为

34、: (3-34)H反应池内水深(m)安全高度(m)1/m排出比当水温15C时 (3-35)当水温25C时 (3-36) 沉淀时间在0.88h1.47h之间变化,所以取沉淀时间为TS =1.5h(3)排水时间TD=10h-4.5h-2.5h-1.5h=1.5h(4)SBR反应0.5周期图根据以上结果,0.5个周期的工作过程如下:00:00-2:30 2:30-7:00 7:00-8:30 8:30-10:00进水2.5h曝气4.5h沉淀1.5h排水1.5h2:30-5:00 5:00-9:30 9:30-11:00 11:00-12:30进水2.5h曝气4.5h沉淀1.5h排水1.5h图3-6

35、SBR反应0.5周期图(5)曝气池容积计算: 3 (3-37)(6)核算几何核算法已知滗水器的滗水深度为1.5m,池子的有效水深为4.5m,考虑超高0.3m则池子的面积: (3-38) 一个反应池子的体积: V0=AH=55.64.5=250m3 (3-39)总的反应池子体积: 4V0=4250=1000 m3 (3-40)考虑超高0.3m,则所修池子的总体积为455.64.8=1068m3 。 池子的长宽高为8m,7m,4.8m。 (3-41) 污泥负荷率的的选择如图3-7所示: 图3-7污泥负荷率所以满足要求。 3.4.4滗水器的选择现在的SBR工艺一般都采用滗水器排水。滗水器排水过程中能

36、随水位的下降而下降,使排出的上清液始终是上层清液。为防止水面浮渣进入滗水器被排走,滗水器排水口一般都淹没在水下一定深度。 目前SBR使用的滗水器主要有旋转式滗水器,套筒式滗水器和虹吸式滗水器三种。本工艺采用虹吸式滗水器。如图3-8所示:图3-8虹吸式滗水器单台滗水器的滗水量 (3-42) 式中A为单个池子面积,A=55.6m2 ;滗水器滗水高度h1=1.5m n为滗水器数量,n=1;,t为滗水时间,根据排水时间为1.5h,那么t=1.5h;则本设计中单台滗水器的滗水量: 3.5接触池 3.5.1设计参数设计合理的接触池应使污水的每个分子都有相同的停留时间,也就是说水流属于100%的推流。用的消

37、毒方法不同,接触池停留时间、形式也不同。本设计采用液氯消毒接触池。设计要点:(1)氯与污水的混合接触时间(包括接触池后污水在管渠中流动的全部时间)采用30min;(2)接触池容积应按最大小时污水量设计;(3)接触池池形可采用矩形隔板式、竖流式和辐流式;(4)矩形隔板式接触池的隔板应沿纵向分隔,当水流长度:宽度=72:1,池长:单格宽=18:1,水深:宽度(h/b)1.0时,接触效果最好;(5)竖流式、辐流式接触池计算公式同竖流式、辐流式沉淀池,沉降速度采用11.3mm/s。 3.5.2设计计算设计参数:接触时间t=30min , (3-43)(1)接触池容积(V): (3-44) (2)采用矩形隔板式接触池一座n=1,池容积接触池水深h=2.0m,超高0.5m, (3-45) 单格宽b=2m,不使用隔板,则B=2m, (3-46)(4)消毒池尺寸: (3-47)接触池出水设溢流堰。出水采用矩形薄壁溢流堰,数量为1个;堰上水头H=0.25m (3-48)得出:b=0.086m 3.5.3加氯量完全人工二级处理后的污水,加氯量为510 mg/l,取为8mg/l,即 810-3kg/m3。 (3-49) 3.6污泥的处理 3.6.1设计参数取Y为0.8;Kd为0.05;污泥泥龄为10d,曝气池中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与混合液悬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