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42.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0766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4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精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4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精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4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精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4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精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4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4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42.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东莞市天然气高压管网二期补充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东莞新奥燃气有限公司评价单位:江苏久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2011年8月1建设项目概况(1)项目基本情况工目名称:东莞市天然气高压管网二期补充工程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单位:东莞新奥燃气有限公司供气范围:常平镇、大朗镇、虎门镇、东坑镇、凤岗镇、中堂镇、茶山镇、横沥镇、石排镇、企石镇、桥头镇、望牛墩镇、道滘镇、麻涌镇及洪梅镇等15个镇的城镇规划区域。供气规模:到2015年,52127万m3,相当于LNG4.18万吨。工程规模:包括东部次高压主干线(谢岗-东城)、西部次高压主干线(高埗-麻涌)和凤岗镇支线等市域次高压管道和常平东坑支线

2、高压管道;高压主(次)干管111.94km、高压管道截断阀室14座;高中压调压站5座、次高中压调压站10座。河流穿跨越工程:本工程高压管道共有11处需要穿越河流,其中大型河流2次,中型河流2次,小型河流7次,主要有倒运海水道、潢涌河汇入中堂水道、洪屋涡水道、赤滘口河、东引运河等。本工程管道穿越河流采用可研推荐定向钻穿越的方案。本工程管道穿越河流采用可研推荐定向钻穿越的方案,小型河流则可根据现场施工条件选择大开挖沟埋穿越。工程投资:总投资为81935.85万元。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各镇区成立天然气分公司,并由东莞新奥燃气有限公司直接领导。各镇区分公司由总经理全面负责,下设安全技术部、发展部、工程

3、部、生产调度部、用户服务部(营业部)、抢险维修部(管线所)、办公室、财务部、后勤部等生产、管理部门。总劳动定员45人。(2)地理位置、外环境情况项目位于东莞市,主要供气范围包括东莞市15个区镇,即凤岗镇、茶山镇、东坑镇、石排镇、横沥镇、企石镇、桥头镇、望牛墩镇、麻涌镇、洪梅镇、道滘镇、虎门镇、常平镇、中堂镇、大朗镇。工程规模包括东部次高压主干线(谢岗-东城)、西部次高压主干线(高埗-麻涌)和凤岗镇支线等市域次高压管道和常平东坑支线高压管道;高压主(次)干管111.94km、高压管道截断阀室14座;高中压调压站5座、次高中压调压站10座。市域高压管网走向见图1。建设项目厂址附近主要环境保护敏感目

4、标见下表1-1和表1-2:表1-1 调压站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调压站敏感点方位距离保护内容常平高中压调压站水口村西南面368m商业行政居住、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大朗高中压调压站马坑西北面223m新塘围西面360m东坑高中压调压站屋吓东南面740m虎门高中压调压站博美南面290m道滘高中压调压站律涌村西北面260m茶山次高中压调压站新世纪丽江豪园北面320m石排次高中压调压站下沙村北面630m桥头次高中压调压站田心村东面640m企石次高中压调压站霞朗村西北面580m横沥次高中压调压站龙头村西北面850m凤岗次高中压调压站黄洞村西南面1600m中堂次高中压调压站潢涌村东南面550m望牛墩次高中压调

5、压站横海北面260m洪梅次高中压调压站梅沙村南面270m麻涌次高中压调压站漳澎村东南面2400m表1-2 管线沿线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保护类别敏感点名称所属镇区距离(m)规模保护内容声环境和环境空气洪梅镇梅沙村洪梅801818人商业、行政、居住、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望牛墩镇扶涌村望牛墩451062人万江滘联村万江403762人高埗米田村高埗603130人高埗护安围村高埗60700人高埗草墩村高埗802500人东城二小东城502160人新世纪丽江豪园茶山681500人石排大博士幼儿园石排43300人横沥镇水边村横沥1122334人企石西安村企石60556人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桥头2204

6、98人石竹山水幼儿园桥头220200人金田花园常平180936人清溪镇土桥村清溪602655人清溪镇三中村清溪652013人凤岗镇翡翠山湖凤岗180757人大朗镇马坑村大朗1301620人地表水倒运海水道麻涌穿越大型河流保护其类水质功能洪屋涡水道洪梅穿越中型水库保护其类水质功能赤滘口河支流望牛墩穿越小型河流保护其类水质功能赤滘口河望牛墩穿越小型河流保护其类水质功能潢涌河汇入中堂水道高埗穿越大型河流保护其类水质功能寒溪水(峡口河)东城穿越小型河流保护其类水质功能东引运河横沥穿越小型河流保护其类水质功能东深供水旧河(石马河)、东深供水渠常平穿越小型河流保护东深供水旧河类水质功能保护东深供水渠类水质

7、功能石马新河谢岗穿越小型河流保护其类水质功能厦坭河清溪穿越小型河流保护其类水质功能寒溪水支流(大陂海)大朗穿越小型河流保护其类水质功能图1 项目市域高压管网走向图(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次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3。表1-3 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一供气规模1年供气量104m3/a521272年平均日供气量104m3/d173.763高峰小时供气量m3/h150803.24供应居民用户数万户101.86合356.7万人5居民用户天然气气化率%60二主要工程量1高(次)中压调压站座152市域高压管道km111.943高压线路截断阀室座14三场站及线路征地面积hm212

8、3.6四劳动定员人45五工程投资及经济分析1工程总投资万元81935.852投资回收期(税后)年10.4(4)工程占地本工程占地面积123.6hm2,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永久占地包括高中压调压站占地和管道工程的截断阀室占地,永久占地总面积为11.37hm2。临时占地包括直埋管道占地、穿越工程占地,临时施工场地占地,临时占地总面积为112.23hm2。表1-4 工程占地表 单位:hm2行政区划项 目 区占地性质占用地类合计农田公路用地绿化用地河流、坑塘水面东莞市(次)高中压调压站工程调压站永久8.752.5311.28进站道路永久0.040.04管道工程直埋管道临时3.2575.8419.3

9、59.90108.35穿越工程临时2.341.253.59截断阀室永久0.050.05临时施工场地临时0.190.100.29合计3.2578.4228.1013.82123.6(5)土石方平衡本工程建设动用土石方量共计110.12万m3,其中挖方53.31万m3,填方53.31万m3,调运方1.33万m3,土石方量均以自然方计。工程施工中表土和回填土需临时堆放,临时堆放量为50.30万m3,其中41.90万m3为回填土,8.39万m3为表土。项目土石方工程量详见表1-5。表1-5 工程土石方量平衡表项目区开挖(万m3)回填(万m3)调出(万m3)调入(万m3)数量去向数量来源(次)高中压调压

10、站工程1.312.641.33管道穿越管道工程管道开挖41.9041.90表土5.655.65河流穿越0.310.31调压站公路穿越4.143.121.02调压站合计53.3153.311.331.33(6)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1)管道敷设市域高压管道和次高压管道的主要功能是将门站接受的天然气输送到用气城镇,保证用气城镇有足够的供气压力。根据输气工艺的要求,高压管道和次高压管道在满足输气能力的同时,还负责全市天然气输配系统用气调峰。管道敷设流程及产污示意图见图2。本工程全线采用沟埋方式敷设。施工过程为:清理施工现场、管沟开挖、运管及沟上组装焊接、补口、补伤、接口防腐、把管放下管沟、管道试压、清扫

11、、覆土回填、清理作业现场、恢复地貌、地表植被,设置明显标志。线路清理管沟开挖、砌支墩管道组焊下管入沟回填土方复耕还林试压投产电弧光、噪声扬尘清下水扬尘、噪声植被破坏图2 管道敷设施工流程及产污示意图本工程的管线布置是沿已建成或规划道路的人行道和慢车道敷设,与规划道路的建设时序为先建路后埋管。施工便道充分利用已有的交通道路,满足施工要求,对部分需新修施工便道的路段则结合地形地貌,保护挖填平衡。对施工便道修排水系统。在镇区内的管沟采用机械开挖和人工开挖相给合的方法,当在郊外涉及可耕地开挖时,采用分层开挖的方法,将表土(耕作层土)与底土分别堆放,回填埋时分层回填,尽可能保护作物原有的生态环境。回填时

12、留足适宜的堆积层,以防止因降水、径流造成地表水下陷和水土流失。回填后立即进行地貌恢复,剩余的弃土平铺在田间或作田埂、渠埂,不随意丢弃。本工程敷设的管道较长,在施工中拟分段施工、随挖、随运、随铺、随压,不留疏松地面,尽量减缓施工对附近环境的影响。2)高中压调压站工艺流程高中压调压站的主要功能是接受高压管道或次高压管道送来的天然气,并进行简单过滤、调压、计量后,向城镇输配管网供气。高压、高中压调压站是中压管道的气源点,是连接城市高压管网和中压管网的桥梁,是天然气能被用户安全稳定使用的重要设施,其主要功能是把天然气高压管道的高压减至适于中压管网运行的压力,并根据中压管网的配气需要,供应相应的气量。高

13、中压调压站工艺流程如下:一级高压管道过滤计量装置镇区中压管网调压装置图3 高中压调压站流程图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1)水环境质量现状结论项目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在各监测断面中,1#倒运海水道、2#潢涌河汇入中堂水道、3#洪屋涡水道监测断面各监测因子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级标准;4#东引运河监测断面各监测因子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级标准。(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结论大气现状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所在地区,SO2、NO2和PM10的监测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2000修改单二级标准,污染指数均小于1;总烃小时均值符合

14、以色列标准最高浓度点限值:一次值4mg/m3。综上所述,项目所在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良好,满足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要求。(3)声环境质量现状结论监测结果表明,1#(茶山调压站)、2#(望牛墩调压站)昼夜间监测值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3环境影响预测结论3.1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1)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根据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规定,结合本项目特点,施工期场界昼间噪声限值7075dB(A),夜间限值为55dB(A)。根据预测结果,在对本项目施工噪声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只考虑施工噪声源排放噪声随距离衰减影响,而且不考虑其它衰减影响(例如树木

15、、隔声屏及其它构筑物隔声等)情况下,由于施工噪声源源强较高,在距声源120m处,仍有部分声源的声级值超过70dB(A)。若夜间施工,在距声源170m处,部分声源的声级值仍超过55dB(A)。施工时尽量将选用低噪声设备,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人、物、材料等,并有专人指挥施工,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工,声环境敏感地段采取设置施工屏障,施工场地200m范围内有居民居住或其他声环境敏感点时,尽量避开休息时间施工,尤其在夜间10:00至第二天6:00期间不可施工作业;尽量缩短施工噪声对民众的影响;尽量采用市电供电,避免使用柴油发电机,对施工设备做到定期保养、维护。因项目施工期项目管线大部分沿现有道路铺设,沿

16、线交通噪声将远大于施工噪声,通过采取上述噪声防治措施后将降低对周围声环境的贡献值,沿线声环境质量基本维持现状。(2)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经现场初步调查,项目永久性占地面积为11.37hm2,目前,建设单位已办理了各场站的合法用地手续,涉及到的农用地转用指标等已由当地镇政府解决,部分农用地已转为市政公共建设用地。占用场址建成后通过绿化可恢复损失植被和生物量。输气管网基本上沿供气范围内的现状道路和规划道路敷设。临时占地面积为67164平方米平方米,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施工结束后恢复绿化等措施,可恢复大部分的生态损失。郊外涉及耕地开挖时,采用分层开挖的方法,将表土(耕作层土)与底土分别堆放,回填埋

17、时分层回填,尽可能保护作物原有的土壤类型。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和植被的恢复,周围景观将会得到逐步的恢复和改善。(3)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水包括: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管线施工废水和工艺站场施工废水三类。本项目管道沿线社会依托条件较好,施工人员不需单独建设施工营地,施工期均临时租借民房和辅助生活设施,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将排入原有民房排水系统(经市政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施工现场设移动式厕所,粪便交当地农民作农肥,无生活污水排放。机械和车辆冲洗废水,可在沉淀隔渣处理后循环使用;道路开挖产生的泥浆水,应及时抽取,并经过沉淀处理后方可排放,施工场地也可设临时蒸发池(

18、可就近利用废弃的沟、坑),等施工结束覆土掩埋。河道穿越采用定向钻施工方式,施工时间很短,范围很小,不会对河道水质和水生生态构成明显影响。施工期小河流的大开挖水质和对水生环境的影响多是暂时性的,随着工程的竣工,这些轻微的不利影响会逐渐消失。管道敷设完成后需要采用清洁水为介质进行试压。试压水需要处理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后排入相应纳污水体和管网,对类水体和水源保护区范围内不得排放燃气管道试压水。本项目管道试压废水水质较简单,所含主要污染物为SS,建设期较长,且采取分段试压的方法,一次排放的废水量不大。各区域的试压废水按排水规定进行分区排放,因此该废水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19、(4)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拟建项目施工期的大气污染主要是扬尘,其中粉尘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影响突出,将对沿线环境空气质量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只是短期影响;通过洒水降尘、物料和施工场地防护、合理设置施工场地等措施,其不利影响可得到有效控制。 (5)施工期固废影响分析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管线施工过程产生的弃渣土和防腐废弃物、穿越工程产生的、工艺站场施工产生的弃土和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及时清运,建筑垃圾、泥浆及时清除,弃土、弃渣采取有效措施后,不对环境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6)施工期社会和交通影响分析本项目在中心镇区的干道敷管时,因这些街道交通量大、行人密集,施工过程中因

20、开挖占用慢车道和人行道,会对开挖路段的车辆行驶和居民出行造成较大的影响,产生的噪声也会对周围居民区构成一定影响。建设单位应制定好施工方案和计划,并提前向社会公布,把施工以城区居民的生活和出行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但管道施工是分段进行,造成的影响也是局部和暂时的,随着施工的结束,造成的影响也将消除。通过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取得谅解,则施工期社会和交通影响也是可以接受的。3.2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1)运营期大气影响分析本工程输配过程为密闭过程,全系统不产生废气,无有毒气体排放。只有在对管线、场站进行检修或压力超高时因保护设备的需要,才有少量天然气放散,主要成份为总烃。对于设备超压放散的天然气,主要

21、的治理措施为设置8米高的放散塔,通过高空放散,利用大气稀释扩散能力,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确保天然气放散安全。总体而言,本工程建成营运期间对当地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明显,在事故状况下对环境空气影响时间短,影响有限。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各废气污染源的污染物产生量很小,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不大。(2)运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工程废水排放主要来自调压站值班人员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主要含SS、COD等,生活污水在城市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内可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如果拟建地在项目运营时污水管网还没有接通,则暂时将生活污水收集后交给当地农民做农肥,或采用填埋式无动力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处理达到(DB44/26

22、-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后排入就近水体,但不得排入二类水体和水源保护区。(3)运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营运期项目内主要噪声源有:天然气调压设备噪声等。天然气调压设备噪声源强为7080分贝。调压站设备噪声属空气动力性噪声,频率范围宽。项目对调压设备设置减震基础和减振橡胶垫,调压站周围设置实体围墙,经围墙隔声和距离衰减,厂界噪声均能达到工业企业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标准要求。综上所述,在正常生产情况下,采取选用低噪设备,建隔离围墙及绿化等防噪措施;在事故紧急放空时,产生高压气流噪声,对声环境产生暂时的影响,采取在放空管上安装消声器或吸声材料等消声措施后,对外环境影响较小。(4)运营期固废物影响分析本

23、工程运营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清管作业时产生的少量清管废渣,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和硫化亚铁,不属于危险废物,集中收集后交环卫部门处理。调压站生活垃圾交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5)运营期社会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的管道工程建成投入运行后,管沟开挖部分通过植被恢复可大大降低项目建设对陆生生态的影响,对城区道路的影响、人们出行等影响也即消除。供应的天然气属清洁能源,替代部分重油等污染较大的能源后,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对东莞市社会环境的影响为正面影响。但天然气管道属安全和消防重点保护对象,管线附近用地会受到限制,对城镇发展构成一定影响,需要加以引导利用。4环境风险评价结论(1)根据对本项目输送产品天然气

24、危险性的分析,及站场调压设备的分析,判定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一级。(2)通过对天然气的物质风险识别,确定本项目的风险类型为火灾爆炸事故。(3)通过对本项目各类事故的发生概率及其源项的分析,确定本项目的最大可信事故为:天然气的泄漏及引发的火灾、爆炸、污染事故。(4)对天然气泄漏事故及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的后果进行计算预测,得到各高中压调压站调压计量设备发生天然气泄漏并引起火灾,在10分钟以内,火球对建筑物和设备的严重损害范围(B级)为距各调压站调压计量设备的距离分别为:虎门高中压调压站40.6米;冲击波对建筑物和设备的严重损害范围(C2级)为距各调压站调压计量设备的距离分别为:虎门高中压调压站

25、151.7米,如果调压站发生火灾爆炸,则对调压站附近村庄的损害较大。高压管道发生大的破裂或其上接口断裂,天然气泄漏并发生火灾,在10分钟以内,火灾对建筑物和设备的严重损害范围(B级)为距事故处98.7米以内的范围。爆炸冲击波严重损害范围(C2级)为距事故处329.8米以内的范围。项目管线离村庄较近,假设管道天然气发生泄漏并发生火灾,则对沿线村庄的危害较大。(5)管道风险评价方法采用“管道风险评价法”,评价结论为:拟建工程的管道相对风险数为89.2,且其中70%以上的因素属于可变因素,可以通过采取措施来提高管道的安全性。根据计算,通过加强对拟建工程管道的安全管理,可使管道安全性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

26、20.5%。(6)调压站和输气管线危险度评价结论为:未采取安全措施前,调压站和输气管线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别为“很大”和“中等”;采取各种安全措施后,调压站和输气管线的火灾爆炸危险度分别降为“中等”和“较轻”。故可认为拟建工程的火灾、爆炸危险度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这也充分说明安全措施对降低各评价单元的火灾、爆炸危险性有很大作用。(7)以本项目天然气最大泄漏量的虎门高中压调压站发生天然气爆炸后,预测计算其产生的污染物CO在下风向D稳定度情况下,距离34.3m处最大落地浓度为809.6987mg/m3;火灾事故发生后会对周围带来一定的影响,但不会因CO急性中毒而致死。(8)本项目压力超高时天然气放

27、散排放的总烃,经估算模式计算无组织排放的最大落地浓度为0.94mg/m3,因此,厂界浓度不超过其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周界外浓度最高点,满足厂界排放标准。经推荐模式计算,项目没有超标点,因此,本项目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为0m。此外,为了防止项目事故状态下对场站周围环境的影响,本环评建议项目调压站风险控制距离为调压站周围100m范围,即项目周边100m范围内不得规划建设诸如机关、学校、医院、养老院、住宅等对环境要求较高的项目。建议项目做好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加强管理,避免项目事故情况下影响到附近的敏感点。(9)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所产生的特征污染物,在各类事故发生时,选择适当的因子进行应急检测,指

28、导应急救援及环境污染治理方案的编制和实施。(10)加强日常环境监测,在发生事故时应采取在线监测计划。(11)建设单位和周边企业应建立良好的应急互助关系,在重大事故发生后,能够相互支援。火灾和泄漏事故,做好风险预防,启动风险紧急预案,按照风险级别,设置隔离带,防止风险事故对周边企事业单位的影响,将风险损失控制在本公司的范围内,降低风险损失。出现重大事故,企业本身不能完成事故处理情况下,请求政府启动社会预案。综上所述,本项目的环境风险值水平与同行业比较是可以接受的。在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落实到位的情况下,将可大大降低本项目的环境风险,最大程度减少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5清洁生产和总量控制结论(1)清

29、洁生产本项目采用的施工方式、原料等环境友好性较高,产污很少,设备、能耗物耗、安全设计、自控等水平均属于国内较先进水平,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2)污染物总量控制根据该项目COD、石油类主要来源于工作人员生活污水,这些污水基本都进入城市污水管网,因此,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为零。固体废物不允许排放。6产业政策相符性与规划方案相容性与协调性结论(1)产业政策相符性结论本项目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第一类鼓励类的“七、石油、天然气”中的“3.原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建设”,属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建设项目。不属于广东省产业结

30、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粤发改产业2008334号)和东莞市产业导向目录(2008)中规定的限制、淘汰、禁止类别。属于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粤发改产业2008334号)中第一类鼓励类的“六、石油、天然气”中的“3.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建设”。 属于东莞市产业导向目录中第一类鼓励类的“城镇燃气工程”。(2)规划方案相容性与协调性结论本项目建设符合东莞市城镇规划体系的定位,为该规划中城镇基础建设提供清洁能源,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方案中的管网沿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规划道路布置,并按规划的建设进度分步实施,符合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要

31、求。与东莞市域燃气专项规划的要求均有较好的一致性,是该规划中的近、中期建设方案的具体实施,符合相关规划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年)、广东省燃气规划的要求。管线施工期临时性占地涉及水源保护区与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东莞市环境保护规划需要做好协调工作。即办理有关手续,做好补偿和土壤、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工作,以符合保护环境敏感区的要求。坚持项目的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实现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7公众参与结论公众参与调查统计结果表明,被调查的有关单位及居民认为本项目不是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对周围环境

32、影响的范围不大,影响的程度较小,能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生活,推动当地经济发展,93.3的被调查者对本项目的建设持明确赞同态度。但是,一部分公众也对本项目施工期及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水、固体废物及安全等问题表示了关注,提出了一些污染治理的意见和建议。中堂镇管线附近1名居民表示不支持项目管线布置方案及站场选址,表示不支持的主要原因为安全问题。另外公众对本项目建设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意见。对于该公众提出的不支持意见,由于管线设计及施工对周围建筑和道路的距离均符合相关设计规范,安全有保障。其他场址也同样符合相关安全设计规范,不会引起重大的安全事故。此外,公众对本项目提出的相关建议和意见,建设单位均表

33、示接纳,将会在施工过程和营运过程中给予落实和改进,本评价在项目环保措施、管理等方面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建设单位应进一步和公众加强沟通,做好特别是施工期的环保工作,减少对环境、人群和社会的负面影响,争取公众的更多理解和支持。8综合结论综上所述,东莞市天然气高压管网二期补充工程建设项目为东莞市的居民、商服务业、直燃机、锅炉、工业等用户提供清洁经济的燃料,可以起到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工程的作用。该项目的建设、输气管道布局以及站场选址符合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符合东莞市城镇燃气发展规划纲要和各镇区燃气专项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要求。采取设计和本评价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以及施工期环境监理计划后

34、,施工期和运营期正常工况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在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切实落实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前提下,本项目的环境风险影响在可接受范围之内。认真贯彻“三同时”制度、执行清洁生产、确保风险事故防范设施和措施的实施前提下,本项目的建设从环保角度出发是可行的。9建议(1)切实落实施工过程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生态保护对策,尽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2)由于目前东莞市有较多的市政道路、管道等施工安装,因此建议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加强与其他市政部门沟通,合理安排施工,避免同一地段多次开挖施工加重对周围环境的影响。(3)积极开展天然气利用工程的宣传工作,尽快达到供气规模,发挥效益。(4)由于本

35、项目管道一般随规划路敷设,在穿越一些沟、渠等小型水体时,建议尽量采用定向钻方式穿越,以进一步的减少对穿越水体的影响。(5)在穿越水源保护区定向钻施工和在二级水源保护区内管线开挖施工时,建设单位要办理相关临时占用土地手续,施工前应征得水务局同意才能动工,施工过程应严格按照东莞市水务局“关于东莞市天然气高压管网二期补充工程的意见”(东水务函【2011】175号)的要求进行施工。(6)做好与管线施工相关联部门协调工作,办理合法手续,并做好绿化、覆土、生态恢复及有关补偿等工作。(7)落实安全评价提出的各项措施,一旦发生由于安全事故引发的环境风险事故应启动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和环境风险应急措施应纳入企业事故援救应急预案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