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市众联环保有限公司贮存处置30000吨危险固废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07790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虞市众联环保有限公司贮存处置30000吨危险固废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上虞市众联环保有限公司贮存处置30000吨危险固废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上虞市众联环保有限公司贮存处置30000吨危险固废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上虞市众联环保有限公司贮存处置30000吨危险固废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上虞市众联环保有限公司贮存处置30000吨危险固废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虞市众联环保有限公司贮存处置30000吨危险固废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虞市众联环保有限公司贮存处置30000吨危险固废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虞市众联环保有限公司年贮存处置30000吨危险固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 本)浙江环科环境咨询有限公司Zhejiang Huanke Environment Consultancy Co., Ltd.国环评证:甲字第2003号二一三年九月目录1 项目概况- 1 -1.1 项目建设背景及建设地点- 1 -1.2 项目基本情况- 1 -1.3 项目工艺- 2 -1.4 项目选址- 5 -1.5 建设项目与审批原则及要求的相符性- 9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状况- 14 -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14 -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14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

2、措施与效果- 16 -3.1 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16 -3.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16 -3.3 主要环境影响分析结果- 18 -3.4 主要污染治理措施- 20 -3.5 环境风险分析结果及防范措施- 22 -3.6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23 -3.7 建设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所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 24 -3.8 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25 -4 公众参与- 27 -4.1 环保公示情况- 27 -4.2 公众调查情况- 27 -4.3 公众调查小结- 30 -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31 -6 联系方式- 32 -1 项目概况1.1 项目建设背景及建设地点近年来,

3、伴随现代化建设和工业发展,上虞市危险废物的产生量不断增长。这些危险废物如果不能安全处置,将对上虞市的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构成潜在危险。由于上虞市范围内目前没有危险废物填埋场,不能利用其组分和能量的危险废物的最终处置问题已成为上虞市综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尽快建设一座规模合理、功能配套、管理完善的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已成为上虞市的迫切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上虞市众联环保有限公司拟在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北部建设“年贮存处置30000吨危险固废项目”,用于贮存处置上虞地区(重点处置范围为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各企业产生的危险固体废物。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项目服务联系单(浙发改办

4、投资函201370号)对该项目予以立项。1.2 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上虞市众联环保有限公司年贮存处置30000吨危险固废项目。(2)建设单位:上虞市众联环保有限公司。(3)项目性质:新建。(4)建设地点: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六围塘。(5)建设规模:一座库容为29万立方米的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填埋场,处置危险废物30000t/a,使用年限10年。(6)填埋场类型:采用“填坑法”进行填埋作业的滨海平原型填埋场。(7)项目投资:3509.3万元。(8)用地:本项目危险废物填埋场面积59亩。(9)劳动定员:上虞市众联环保有限公司合计劳动定员36人,其中本项目新增操作人员2人,其余计入南侧现有一般工业

5、固废处置项目定员。表1.2-1 项目基本构成项目名称上虞市众联环保有限公司年贮存处置30000吨危险固废项目建设单位上虞市众联环保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3509.3万元主体工程规模本期工程建设面积为59亩的危险废物填埋场,填埋规模为30000t/a。公用及辅助工程预处理设施设置固化车间,对于需固化后方可入场填埋的危险废物,进行固化预处理,设计固化预处理规模为3000t/a。检验分析设施检验分析设施利用公司现有设施,不再新建。行政生活设施行政生活设施利用公司现有办公楼,不再新建。环保工程防渗措施填埋场采用水平防渗与垂直防渗相结合的防渗设计,采用双层防渗系统。防渗材料主要采用HDPE膜。渗滤液处理利用

6、现有处理能力为40m3/d的渗滤液处理系统(与现有工程共用)。渗滤液处理达标后通过管网送上虞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渗滤液调蓄容积为1300m3的渗滤液调节池和应急池,与现有工程共用。其中利用现有300m3应急池,新建调节池400m3,应急池600m3。固废本项目渗滤液处理产生的污泥直接送填埋区填埋处理。1.3 项目工艺1.3.1 填埋工艺本项目危险废物的填埋处置工艺流程见下图。覆盖材料雨水确定填埋区域布设防渗系统计量卸料(预处理)推铺压实覆盖灭虫终场生态修复气体排放转运汽车渗滤液盲沟、卵石导流层收集排水沟收集排水明沟(截洪沟)自卸车储料场渗滤液处理站达标外排填埋作业流程如下:1)废物进场与洗车所

7、有运输车均应首先通过入口磅桥记录与测试,以确定废物性质、分类、重量、来源及填埋地点。对于特殊属性的废物,应在化验监测室做进一步监测。如不符合入场填埋标准,须进行固化预处理。在车辆离开磅桥之后,可随机选择某些车辆作检查。运输车离开填埋场时应进行清洗,必要时需要进行消毒。2)卸料、摊铺装载废物的车辆进入作业区的速度控制在15km/h;车辆至卸料点,在指挥人员示意后,方可卸料。废物卸清,在指挥人员示意后,方可放下顶棚。在填埋作业中将覆盖土敷设在每天作业面的上面,可以起到提高作业面承载力的作用,同类型的填埋场作业方式表明,在这种情况下,运输车可以直接在填埋物表面行驶,开到作业点卸料。对于直接进场填埋的

8、危险废物(如污泥等)需进行压实作业。但是对于固化后进场的危废,采用压实机不仅起不到增加填埋密度的作用,反而有可能因其具有的破碎结构对危险废物的固化体产生损害,降低固化效果,同时有可能造成废物的破碎和飞扬。故在实际填埋操作中,需根据危险废物固化的情况确定是否进行压实作业及压实的程度。危险废物通过转运车辆送至日填埋作业面卸料,采用推土机将废物摊铺成厚度大约为0.6m。摊铺过程中应保证推土机始终处于废物层之上,避免废物成堆或散落。3)作业方式本项目安全填埋采用 “填坑法”作业。要求倾卸平台根据填埋区的分区,衔接环库道路设置,废物倾卸后由推土机向下推,推土机的推距控制在50m以内,作业面的横向宽度控制

9、在30m以内;此时,在形成的堆体上修筑10m宽、50m长的临时道路和30m30m临时作业平台,以便向前、向左或向右开展新一单元的填埋作业,直至填埋完整个平面,重新开展新的一层填埋作业。在作业单元逐渐向前开展的同时,考虑到废物的沉降等因素,最终形成1%5%坡向四周,以利于废物坡面上的雨水的导排。4)作业单元根据填埋废物量的大小,通过选择填埋作业单元的大小及形状,最大限度地减少暴露作业面的大小,减少臭气、蝇虫以及渗滤液的产生量,减少覆盖材料的用量,尽可能降低填埋作业对环境的影响。按照80t/d的填埋规模进行计算,以5-7天的填埋量作为一个填埋单元,填埋作业单元宽度大约为15m,厚度为2.5m,长度

10、约20m。一个单元分三层作业,层高0.80.9m,压实35次至0.70.8m,三层作业完毕压实至2.8m左右,再覆土20cm,最终形成3.0m厚的填埋单元。为利于排除层面上的地表迳流,减少渗滤液产生量,在填埋单元形成过程中,分层顶面要形成一个坡向填埋区环库截洪沟的弧面(为利于填埋作业和堆体的稳定,坡度控制在1:51:6),并采取日覆盖(0.5mmHDPE膜)的形式,排除坡面迳流。分层的外坡坡度为1:3。各分层之间设宽度为2.0m的缓坡平台,以确保安全。控制平台内侧布置有截排坡面迳流的堆体表面截洪沟,收集的坡面雨水接入环库截洪沟。1.3.2 主要填埋设备及主要防渗材料用量主要填埋设备清单见表1.

11、3.2-1。表1.3.2-1 主要填埋设备清单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备注1湿地推土机1台摊铺推平2湿地挖掘机2台3自卸汽车6辆主要防渗材料用量情况见表1.3.2-2。表1.3.2-2 主要防渗材料用量表序号防渗区域防渗材料用量(m2)1库底防渗HDPE防渗膜、无纺土工布160002边坡防渗HDPE防渗膜、无纺土工布200001.4 项目选址1.4.1 场址选择原则本项目主要进行危险固体废物的集中安全填埋处置,场址选择应满足危险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建设的相关规范和要求。场址选择的主要原则如下:(1)场址的选择应符合国家及地方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场址应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不会因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受

12、到破坏。 (2)场址的选择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3)场址不应选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考古)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供水远景规划区、矿产资源储备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 (4)距飞机场、军事基地的距离应在3000m以上。 (5)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m以外,并保证在当地气象条件下对附近居民区大气环境不产生影响。 (6)场址必须位于百年一遇的洪水标高线以上,并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 (7)场址距地表水域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 (8)场址的地质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能充分满足填

13、埋场基础层的要求; b. 现场或其附近有充足的粘土资源以满足构筑防渗层的需要; c. 位于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主要补给区范围之外,且下游无集中供水井; d. 地下水位应在不透水层3m以下,否则,必须提高防渗设计标准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取得主管部门同意; e. 天然地层岩性相对均匀、渗透率低; f. 地质结构相对简单、稳定,没有断层; (9)场址选择应避开下列区域:破坏性地震及活动构造区;海啸及涌浪影响区;湿地和低洼汇水处;地应力高度集中,地面抬升或沉降速率快的地区;石灰熔洞发育带;废弃矿区或塌陷区;崩塌、岩堆、滑坡区;山洪、泥石流地区;活动沙丘区;尚未稳定的冲积扇及冲沟地区;高压缩性淤泥、泥炭及

14、软土区以及其他可能危及填埋场安全的区域。 (10)场址必须有足够大的可使用面积以保证填埋场建成后具有10年或更长的使用期,在使用期内能充分接纳所产生的危险废物。 (11)场址应选在交通方便、运输距离较短,建造和运行费用低,能保证填埋场正常运行的地区。 1.4.2 拟定场址分析为了选取最佳的危险固废填埋场所,使危险固体废物填埋场的运行对人体健康危害和对环境影响最小,填埋场建设成本最低,且公众接受程度最高,有关部门已开展了详实的前期准备工作。由上虞市环保部门牵头,按照危险固体废物填埋场所选址原则及选址要求,组织有关专家和相关部门对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适合危险固体废物填埋的场址进行调查和踏勘选择。根据

15、现场踏勘情况及所掌握的相关资料,考虑到园区场地有限,且符合选址要求的场址不多。因此,最后选定两个场址作为比选对象。两个比选场址的具体情况如下:(1)备选场址1#备选场址1#位于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北部,场址东侧为上虞友联固废处理有限公司;南侧为众联环保现有5.5万吨一般工业固废项目填埋场区;西侧和北侧是滩涂。该场址目前为近期围垦的滩涂地。(2)备选场址2#备选场址2#同样位于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北部,在1#备选场址的东北方向约1km处。场址东侧紧邻上虞市和余姚市的交界线;南侧为北塘河,隔河为嘉成化工;西侧和北侧是滩涂。该场址目前为浅海潮汐滩涂地。拟选场址地理位置见图1.4.2-1。图1.4.2-1

16、 拟选场址位置图根据现场踏勘情况,工程场址比较详见表1.4.2-1。表1.4.2-1 工程场址比较表项目备选场址1#备选场址2#地理位置位于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北部,场址东侧为上虞友联固废处理有限公司。位于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北部,在1#备选场址的东北方向约1km处。场址东侧紧邻上虞市和余姚市的交界线。工程地质条件地势较为平坦。地貌单元为肖绍甬滨海平原,各地基土厚度和分布较稳定,场地内未发现影响工程稳定性的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地总体稳定性较好。同左。场地平整拟建厂址已经围垦,厂内场地平整费用较低。拟建厂址尚未围垦,厂内场地平整费用较高。进厂道路条件可依托众联固废现有进场道路,交通运输方便,无新建

17、或改建进厂道路工程量。需新建进场道路。污水处理条件需在厂内对渗滤液等污水进行预处理,达到纳管标准后通过污水管道送至上虞污水处理厂处理。同左。环境敏感点周边800m防护距离内没有居民等敏感保护目标,也无水产养殖或农作物种植区域。同左。防 洪在填埋处置场北侧,已建成上虞市世纪丘治江围涂工程。其北围堤为2级建筑物,挡潮标准按100年一遇高潮位设计;东围堤为3级建筑物,堤顶高程按50年一遇高潮位设计,结构安全按20年一遇设计;隔堤、子堤为4级建筑物,挡潮标准按20年一遇设计。同左。气象条件位于上虞市北侧,处于上虞常年风向下风向,对市区基本无影响。同左。土地利用与拆迁填埋场用地面积59亩,均为滩涂回垦地

18、。周边800m防护距离内没有居民等敏感保护目标,也无水产养殖或农作物种植区域。故无拆迁或补偿要求。同左。由表可知,两个备选场址条件基本相同,但备选场址1#作为本项目建设用地相对更为合适。主要基于以下理由:(1)备选场址1#基础条件较为成熟,外围海塘子堤已建成,工程量相对较少。并且可依托已有运输道路,可节省投资。(2)备选场址2#紧邻上虞和余姚两市的交界线,一旦发生污染事故,较易引起跨界纠纷。综上所述, 1#场址作为本次危险固废安全填埋场推荐场址。1.5 建设项目与审批原则及要求的相符性1.5.1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1.5.1.1 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位于杭州湾上虞工业园

19、区北侧新围垦区。根据上虞市生态功能区划(2011年):按照上虞市新围涂土地管理办法,上虞市世纪丘和世纪新丘治江围涂工程规划后,经市政府批复同意或专题会议纪要落实的地块,可移交给相关单位使用;相关单位可依照市政府批复意见或专题会议纪要落实文件,依法办理相关土地利用手续。相应地块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为允许建设区或有条件建设区后,可作为重点准入区。根据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上虞市海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和落实方案的批复(绍政函【2011】67号),拟建地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经完成,企业已取得拟建地块选址意见书。另外,根据关于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试行工作的通知(浙环发200794号)文中规定“围垦后的滩涂

20、应及时按照规定用途纳入到规划中,围垦的滩涂作为建设用地的可划入重点准入区,围垦的滩涂作为农业生产用地的应划入限制准入区。”因此本项目用地作为建设用地可划入重点准入区,符合生态功能区规划。1.5.1.2 排放污染物符合国家、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本项目在设计施工阶段实施污染物控制预防措施。施工、运行和封场过程中强化雨污分流、防渗系统和管理措施,从源头减少污染物产生;建设完善的渗滤液控制系统,加强废气、废水和噪声防治措施。本项目渗滤液等废水收集后经厂区废水站处理达到纳管标准后送上虞污水处理厂。加强废气的疏导工作,填埋场周围采取设置防治绿化带隔离除味,类比现有项目的现状恶臭气体监测结果,厂界废气无组

21、织排放达标。通过选用低噪声运输车辆、作业时车辆低速行驶和少鸣喇叭等措施降噪,预测厂界噪声可达标。因此,本项目排放的污染物符合国家、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1.5.1.3 排放污染物符合国家、省规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纳入总量控制指标的主要是CODCr、NH3-N。根据工程分析,初步核定本项目CODCr排环境量为0.73t/a、NH3-N排环境量为0.11 t/a。根据浙江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准入审核办法(试行)(浙环发201210号)及上虞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中的相关要求,本次建设项目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需按CODCr、NH3-N按1:1进行总量替代。按照区域削减比例,区域替代

22、削减量为CODCr 0.73 t/a、NH3-N 0.11t/a。本项目污染物排放区域替代削减具体方案待项目报批前予以落实。待区域替代削减方案落实后,本项目污染物总量能得到落实,符合总量控制要求。1.5.1.4 造成的环境影响符合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确定的环境质量要求上虞市众联环保有限公司危险固废贮存处置项目拟在设计施工、建成运行、关闭封场全过程实施污染物防治控制措施。本项目建设完善的渗滤液控制系统,加强对渗滤液的收集,并在厂区内处理达标后纳管进上虞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不会引起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的恶化。废气有少量的恶臭气体无组织排放,经预测和类比现有项目可知,本项目填埋气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23、较小。因此,在加强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本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大,基本可维持现有环境质量,符合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确定的环境质量要求。1.5.2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要求符合性分析1.5.2.1 清洁生产要求的符合性本项目作为危险废物的最终处置方式,适用于不能回收利用其有用组分、不能回收利用其能量的危险废物,自身具备清洁生产、环境友好特征,体现了公益性环保项目的真正要求。危险废物填埋场通常用渗滤液排放量的多少来衡量填埋场的清洁程度。本工程通过设置环库截洪沟、分区分单元作业以及库区、库底、边坡的高标准防渗设计,完善了清污分流系统,填埋过程中废物覆盖层采用渗透系数小的覆盖材料,减少了渗滤液

24、的产生量,故本项目设计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1.5.2.2 规划环评要求的符合性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已编有相应的规划环评,经分析,本项目与园区总体规划的规划环评结论相符。根据上虞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置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书规划环评结论,上虞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置专项规划(2013-2020)是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的一部分,符合上虞市总体规划。规划环评经过综合分析认为,总体上讲,该规划在规划定位、规划范围方面是基本合理的,只要按照规划环评的调整建议,在用地布局等方面对规划方案做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加大上虞市工业固体废物的收集率和处置效率,加强各类工业固废的全过程管理和控制,并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落

25、实有关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切实加强管理和污染控制,在此前提下专项规划的开发建设是可行的。本项目主要内容为负责上虞地区包括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各企业产生的危险固体废物的贮存处置,主要设施未安全处置填埋场,处置场库容为29万立方米,处置年限为10年,拟选厂址位于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北部六围塘,是工程实施规划(近期)中的第一项工程,其建设规模、处置方式、选址等均符合上虞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置专项规划的要求,同时与规划环评结论相符。1.5.2.3 现有项目环保要求的符合性根据调查,上虞市众联环保有限公司现有项目能按照环评报告和环评批复中提出的要求设计、建设和运行,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运行,目前正在办理验收手

26、续。根据监测数据可得企业现有项目废水可达标排放。1.5.2.4 化工石化类及其他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建设项目风险防范措施的符合性本项目不存在重大危险源,环境风险主要来自填埋场渗滤液泄漏出现的事故。一旦发生事故,将会污染地下水、地表水,并会威胁人体健康和农业的安全。填埋工程一旦发生事故,将会对地下水造成严重危害,但对于总体环境而言,填埋工程的危害环境系数低于6分,即对环境的综合危害性一般,仍能采取补救措施予以解决。因此,本项目环境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1.5.2.5 公众参与要求的符合性调查结果表明公众对项目建设无反对意见,100的团体和98.0%的个人表示支持,2.0%的个人表示无所谓。要求企业在

27、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应重视公众的各种意见,保证污染防治资金落实到位,并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治理措施,做好污染物的防治治理工作,使污染影响降至最低程度。公示期间未收到当地村民和团体反馈相关信息。1.5.3 建设项目其他部门审批要求符合性分析1.5.3.1 建设项目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的要求本项目拟建地地表水环境属于III类水质多功能区,环境空气属于二类区,声环境属于3类区。拟建地附近1km范围内无敏感点,故本项目建设符合主体环境功能区规划的要求。本项目位于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建成后主要用于贮存处置上虞地区包括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各企业产生的危险固体废物,符合上虞市城市总

28、体规划。本项目土地用地性质规划为工业用地,用地符合上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综上,本项目建设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的要求。1.5.3.2 建设项目符合国家和省产业政策等的要求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性项目。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修正),本项目属于第一类 鼓励类 第三十八条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 第20款 城镇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工程。对照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版)、浙江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指导目录(2012年本),本项目不属于该两类目录中的

29、内容。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的要求。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状况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SO2、NO2小时浓度最大监测值分别为0.050mg/m3和0.042mg/m3,占二级标准的10.0%和21.0%,监测期间未出现超标现象;SO2、NO2日均浓度最大监测值分别为0.051 mg/m3和0.051mg/m3,占二级标准的34.0%和63.8%,监测期间未出现超标现象;PM10、TSP日均浓度最大监测值分别为0.117 mg/m3和0.211mg/m3,占二级标准的78.0%和70.3%,监测期间未出现超标现象。SO2、NO2、PM10、TSP均符合环

30、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的要求。NH3一次监测最大值为0.110 mg/m3,占标率为55.0%;H2S一次监测最大值为0.005 mg/m3,占标率为50.0%。因此,NH3、H2S符合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根据现状监测统计结果,项目拟建地环境现状背景值较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要求。2)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明,监测断面各监测指标中BOD5、氨氮、总磷、石油类、溶解氧超过类水质标准,故项目拟建地地表水现状不能够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限值要求。3)声环境质量现状由监测结果可知,各场界昼夜噪声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

31、-2008)中3类标准的要求,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地表水评价范围为:项目产生的污水经厂区预处理后可达到纳管标准,通过园区污水管网排入上虞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最终排入杭州湾,内河水系为区域周围主要内河,评价范围为项目所在地附近内河。地下水评价范围为:以拟建场区为中心,场区周边半径约3.98km、面积50 km2的圆形区域作为项目的调查评价范围。地下水中污染物迁移、转化、分布等模拟预测的空间范围以环绕库区的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为界。大气评价范围为:以场区中心为原点,直径5km的区域。噪声评价范围为:场界外200m范围内。风险评价范围为:距离源点3公里的范围。本项目的重

32、点是地下水环境评价,评价范围见图2.2-1。图2.2-1 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示意图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本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3.1-1。表3.1-1 本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种类名称产生量削减量排放量备注废水废水量(万m3/a)0.7300.73纳管排入管网,由上虞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CODCr(t/a)15.7612.103.66(0.73)氨氮(t/a)0.480.220.26(0.11)废气NH3(t/a)0.3100.31无组织排放H2S(t/a)0.0100.01固废生活垃圾(t/a)0.20.20由环卫部门统一

33、清运污泥(t/a)10100填埋处理注:括号内为最终排放量。3.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水环境保护目标:以杭州湾水体和工业园区主要内河水体为水质保护目标。大气环境保护目标:项目周围敏感点具体见表3.2-1。敏感点与项目拟建地位置关系示意见图3.2-1。声环境保护目标:场界外200米内无保护目标。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周边800m防护距离内没有居民等敏感保护目标,也无水产养殖或农作物种植区域。调查评价区内无地下水取水口、水源地等环境保护目标。表3.2-1 周边环境敏感点情况序号名称方位距离人数备注1园区生活区西南3.0 km-白云宾馆2珠海村西南2.2 km2699原海南村、进士村3丰棉村南2.1 k

34、m3048原棉粮村、永丰村4镇海村东南1.7 km1894镇海村5联合村西南2.7 km2548原联围村、四合村6丰富村西南3.0 km3036原镇丰村、新富村7新河村西南3.5 km5787新河村8兴海村西南4.5 km3001原山海村、兴昌村9镇东村东南3.0 km2527原镇江村、棉场村10世海村西南5.5 km3502原沿海村、山西村11北塘河南、东0.16 km-12杭州湾北2.8 km-南河道正在围涂在评价范围内的敏感点为:珠海村、丰棉村、镇海村、北塘河。图3.2-1 敏感点与本项目相对位置关系图3.3 主要环境影响分析结果3.3.1 环境空气本项目与垃圾卫生填埋场不同,危险废物填

35、埋场填埋的废物需符合入场标准,杜绝挥发性有机物直接填埋,填埋废物相对稳定,不会发生反应。因此,正常运行的安全填埋场仅有极少量大气污染物排放,主要为恶臭气体,主要含有NH3、H2S等物质。由预测结果可知,各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均小于10。故正常情况下废气污染物排放的影响较小。本项目地处海边,空气扩散条件较好,周边主要是上虞工业园区内工业企业,近距离无敏感保护目标。综上,本评价认为本项目填埋气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3.3.2 水环境(1)地表水本项目渗滤液废水拟经预处理达到入管标准后通过排水管网送上虞污水处理厂处理。建设单位已与上虞污水处理厂签订了协议书。上虞污水处理厂实际目前全厂处理能力为2

36、2.5万m3/d。根据上虞污水处理厂统计,目前实际处理废水量约为12万m3/d左右,约占现有实际处理能力的53%,尚有较大容量。而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废水产生量为10m3/d,仅占现有实际处理能力的0.0004%。由于本项目水量较少,对污水处理厂的冲击负荷有限,一般不会影响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本项目废水直接纳管,最终经上虞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排海。因此,本项目废水排放对园区地表水影响不大。(2)地下水填埋场周边由河流、排水沟、堤坝等构筑成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并构建该水文地质单元的地下水流场。在水文地质单元内,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分别以降水入渗补给和潜水蒸发等垂向运动为主,径流速度较小;危险废物填

37、埋场渗漏以防渗膜无组织破损处的渗漏为主,由地震、断裂、地下水顶托等造成防渗系统完全失效的事故排放基无发生可能。根据防渗系统设计和施工过程的优劣,划分为设计工况和风险情境两种污染负荷水平。以较高置信度模型参数计算填埋场渗滤液的一般影响范围,并以不考虑土壤的吸附作用、有机物的降解作用等确定其潜在影响范围。在设计工况污染负荷水平下,填埋场渗滤液渗漏会造成地下水氟化物和汞的超标,超标区域仅限于库区底部的地下水,未影响到库区周边区域。但在设计工况的污染负荷水平下,填埋场渗滤液存在有造成地下水钡超标的风险。但是,不会造成受影响区域土壤中污染物的超标。风险情境的污染负荷下,氟化物、汞等发生超标的可能极大,且

38、超标面积较大,已经影响到填埋场周边区域;钡、铬等物质存在有超标的风险。同时,会造成库区范围土壤中污染物汞的超标,且铬也存在着超标的风险。尽管土壤中污染物的超标一般只发生在库区及周边极小的区域,但是其一旦污染,便可能作为地下水污染的持久的源头,因此需要关注库区的土壤中污染物浓度变化,但由于库区中深层土壤取样困难,建议取北侧进场道路北侧深层土壤作为土壤监测的样品。若是发现土壤中出现了污染物的累积,需要进行清土计划等处置。模拟结果表明,填埋场渗滤液的渗漏在模拟时段内未达到北侧的排水沟及南侧、东侧的北道河。受影响填埋场渗滤液渗漏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填埋场北侧的围凃中、西侧充淤的围凃以及南侧洼地,对东侧的地

39、下水基本无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北、西、南等方向的地下水水质日常监测工作,建议将#1、#4、#5水位监测井同时作为水质监测井使用。本项目拟选址所在区域的地下水受海水入侵影响较严重,地下水为咸水,已基本无开发和利用价值。综合来看,只要做好适当的预防措施,本项目的建设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3.3.3 声环境经预测计算,本项目投入使用后,有一定数量的高噪声设备,但据厂界较远。经预测,厂界噪声均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区标准。3.4 主要污染治理措施项目主要污染治理措施见表3.4-1。表3.4-1 污染防治措施汇总表序号类 别防治措施处理效果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1大

40、气污染防治施工现场施工现场只存放回填士方、弃土,建筑垃圾等应及时清运出现场,干燥季节应及时对现场存放的土方洒水,以保持其表面湿润,减少扬尘产生量。据资料介绍,每天洒水1-2次,扬尘产生量可减少50-70%降低施工扬尘污染混凝土搅拌机应设置棚内,搅拌时要有喷雾降尘设备施工现场道路经常清扫,及时洒水细颗粒散料入库存放,搬运时要轻举轻放,防止包装袋破裂运输车辆运输白灰、水泥、土方、施工垃圾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要严密遮盖,避免沿途弥散出工地车辆要对轮胎进行清洁和清扫,避免水、泥带入城市道路施工区域在工程施工期,周边应用蓬布围栏,可减少渣土风干后造成的扬尘危害2噪声防治原材料运输计划细致、避免影响市内交通

41、减少施工噪声污染运输车辆对交通路线进行合理规划,穿越敏感区时要采取禁止鸣笛及低速穿越等措施,且减少刹车次数,避免急刹车等施工工地对施工工地进行有效隔挡,对高噪声设备采取隔声、减振措施,以减轻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3水污染防治施工生活污水纳管排放保证施工生活污水不直接外排环境4弃土处置施工工地弃土按水土保持报告中有关规定执行保证施工弃土按规定处置5垃圾处置施工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进入市政垃圾处置系统防治生活垃圾污染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1水污染防 治地下水、地表水污染防治设地下水导排,截洪沟等导排口、截洪沟水应引至周围水体不污染地下水及周边水环境填埋场防渗HDPE膜为主要防渗材料设计采用复合衬层防渗系统

42、,填埋场地设置地下水监控等防渗效果良好,经济技术可行,施工比较容易,有效防止渗滤液下渗防渗材料保护在填埋过程中初期填埋应注意对防渗材料的保护,包括对垃圾的预处理,防止尖锐物品与防渗材料的直接接触防止防渗材料破损及渗滤液下渗渗滤液收排系统设置排水层、管道系统和监控装置,同时设雨污分流系统调蓄池有效容积应为1300 m3(包含现有工程)保证渗滤液的收集和集中处理的实施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收集后排入污水处理设施,最后纳管废水集中处理,减轻对环境污染调蓄池防渗HDPE膜为主要防渗材料防止渗滤液下渗,调节污水处理设施水量废水处理Fenton法预处理后纳管处理达到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进上虞市污水处

43、理厂处理后排放2大气污染防 治填埋气采用水平和垂直相结合方法,设置导气石笼井和导气管有效收集废气绿化美化、设800 m的卫生防护距离对环境空气影响较小调蓄池防臭设计中考虑防臭防雨水要求防臭防雨防止飞扬物及时覆士压实,设置拦截网,严格管理不致造成白色污染运输防治采用密闭运输车减少运输途中臭气污染3噪声防治隔声、消声、减振场界噪声达标,不发生扰民现象4生态及绿化场区内、外种植树木美化环境,保护环境,污染修复5水土保持建拦洪坝与挡土墙等有效减少水土流失6用地控制距填埋场场界800 m内,不得新建学校、居民点、医院等敏感点封场期污染防治措施1继续保证现有污染防治设施的正常运转和达标排放防治废水、废气污

44、染2加强对填埋场周边空气环境、地下水、地表水的监测跟踪环境浓度变化3对填埋场地进行育林育草,并设置明显标志牌生态恢复3.5 环境风险分析结果及防范措施3.5.1 环境风险分析结果本项目的环境风险主要来自填埋场渗滤液泄漏出现的事故。一旦发生事故,将会污染地下水、地表水,并会威胁人体健康和农业的安全。填埋工程一旦发生事故,将会对地下水造成严重危害,但对于总体环境而言,填埋工程的危害环境系数低于6分,即对环境的综合危害性一般,仍能采取补救措施予以解决。因此,本项目环境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3.5.2 风险事故减缓措施为减轻事故危害后果、频率和影响,进一步降低风险水平,从减少危险源的数量、种类,修改工艺

45、和储存条件,改进设备及严格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的风险事故减缓措施。对于填埋工程而言,为减少事故环境风险,建议采取如下措施:(1)防渗工程必须及时、保质实施;(2)对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应加强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尽可能避免人为因素引起的泄漏事故发生;(3)设置防渗膜渗漏检测系统,及时发现防渗膜破损导致的渗漏;(4)一旦泄漏事故发生,为防止有毒污染物质排入环境,应及时修补破损防渗膜或在地下水下游实施帷幕灌浆措施,阻止污染物扩散;(5)密切关注汛期气象预报,做好防范工作;(6)建立应急相应机构及快捷的交通通讯工具。3.5.3 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公司已制定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并按照预案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由董事长、总经理、生产部、安全环保部、办公室、公用保障部、技术部、财务部等部门领导组成,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部),日常工作由安全环保部兼管。发生重大事故时,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董事长任总指挥,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