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华南(东莞)数据中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07961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1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联通华南(东莞)数据中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中国联通华南(东莞)数据中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中国联通华南(东莞)数据中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中国联通华南(东莞)数据中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中国联通华南(东莞)数据中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联通华南(东莞)数据中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联通华南(东莞)数据中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2834号中国联通华南(东莞)数据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东莞市分公司评价单位: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二一三年七月目 录1建设项目概况11.1 任务由来及项目简介11.2 项目概况与评价31.2.1 工程概况31.2.2 建设内容31.2.3 总体布局61.3 项目建设及选址合理合法性分析91.3.1 与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91.3.2 项目建设与相关法律、法规的相符性分析91.3.3 项目选址与城市发展规划的相符性分析9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12.1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12.1.1 地表水112.1.2

2、地下水112.1.3 环境空气122.1.4 噪声122.2 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132.2.1 评价工作等级132.2.2 评价范围13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63.1 建设项目污染物汇总163.2 环境保护目标与污染控制173.3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193.3.1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193.3.2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193.3.3 声环境影响评价213.3.4 固体废物影响评价213.4 污染防治措施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223.4.1 空气环境防治措施可行性结论223.4.2 水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结论233.4.3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结论243.4.4 固体废物污染

3、防治措施可行性结论263.5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273.6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273.6.1 营运期环境管理273.6.2 环境监测计划273.6.3 “三同时”竣工验收一览表284公众参与314.1 公众参与的目的和意义314.2 调查范围和对象314.3 环评信息公示314.3.1 第一阶段:第一次公示314.3.2 第二阶段:第二次公示364.3.3 第三阶段:问卷调查发放回收情况394.3.4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分析414.4 公众参与结论415风险评价425.1 风险级别425.2 风险识别425.3 环境风险分析、计算与评价445.4 环境风险事故预防措施445.5 环境事故应急预

4、案445.5.1 风险事故应急组织系统445.5.2 应急救援组织455.5.3 应急处理措施:465.5.4 应急监测方案465.6 风险评价结论476结论487联系方式491 建设项目概况1.1 任务由来及项目简介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是为满足网站系统托管外包服务需求而建设的基础设施,它是数据流通的中心,应具备十分丰富的带宽资源、安全可靠的机房设施、高水平的网络管理和完备的增值服务。IDC的实质是创造尽可能多的基于带宽的增值业务。现有及潜在客户群需求旺盛,但目前业务发展受资源限制,发展乏力。为了配合广东联通集团客户业务的迅猛发展,需尽快建设一个大型IDC数据中心,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5、。因此,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东莞市分公司决定投资59802.69 万元于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部(石大路与松山湖园区兴园路交叉口东南角处,地理坐标E113522、N225653)建设中国联通华南(东莞)数据中心项目,详见项目地理位置图1.1-1。该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为61244.921 m2,实际用地面积为61245.02 m2,总建筑面积137900 m2,拟按三个功能分区建设,分别为:客服呼叫中心业务区(区、二期)、IDC生产机房区(区、一期)、研发与培训中心区(区、二期),采取统一规划、分区分期建设。该项目征用土地是通过用地挂牌交易获得,包括编号为X-48(B01-0

6、2)和X-49(B02-02)的两个地块,均位于广东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部,该区按总体规划为教育研发区,是松山湖的城市核心区,集行政、商务、教育、研发、商住、旅游等多项功能。项目东北临兴园路、西北为石大路、东南为研发中一路、西南为研发中四路,距莞深高速石大路出入口约700 m,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本项目分期建设,一期工程为IDC机房楼(一期)、动力中心楼(一期),拟于2013年11月2014年12月建设,二期工程为IDC机房楼(二期)、动力中心楼(二期)、客服呼叫中心楼、研发中心楼、培训中心楼,拟于2015年3月2017年5月建设。项目运营过程只涉及数据的传输和交换,不存在信

7、号发射等辐射源,利用各类机房为客户提供数据、通信、办公、会议及培训等服务。3km项目所在地 图1.11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项目所在地1.2 项目概况与评价1.2.1 工程概况项目名称:中国联通华南(东莞)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东莞市分公司建设地址: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部(石大路与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兴园路交叉口东南角处,地理坐标E113522、N225653)项目总投资:59802.69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4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40。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K70房地产业建设规模:本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为61244.921 m2,实际用地面积为612

8、45.02 m2,总建筑面积137900 m2。按三个功能分区、分期建设,分别为:客服呼叫中心业务区(I区、二期)、IDC生产机房区(区、一期)、研发与培训中心区(区、二期),采取统一规划、分区分期建设。1.2.2 建设内容本项目总投资59802.69万元,规划总用地面积为61244.921 m2,实际用地面积为61245.02 m2,总建筑面积137900 m2,包括X-48(B01-02)和X-49(B02-02)的两个地块。项目土地用途为科研设计用地,拟按三个功能分区、分两期建设,分别为:客服呼叫中心业务区(区、二期)、IDC生产机房区(区、一期)、研发与培训中心区(区、二期),采取统一

9、规划、分区分期建设。客服呼叫中心业务区(区、二期)主要安排联通集团的外包呼叫业务及省公司客服中心楼;IDC生产机房区(区、一期)主要安排联通集团的IDC/EDC机房楼与相配套的生产动力中心楼;研发与培训中心区(区、二期)主要安排广东新业务研发中心和广东省培训中心楼以及配套服务楼,其中配套服务楼包括客服员工宿舍、员工餐厅、活动中心及冷冻站、水泵房等设备用房。另外,在客服呼叫中心楼、研发及培训中心楼分别考虑设置地下停车库,解决内部车辆停放。项目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建设IDC机房楼1栋及动力中心楼1栋,建筑面积共为18450 m2;第二期建设客服呼叫中心楼1栋,IDC机房楼1栋,动力中心楼1栋,培训中

10、心楼2栋和研发中心楼1栋,以及配套地下室2个,建筑面积共为119450 m2。项目用地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详见表1.2-1,主要建筑物参数及功能见表1.2-1。表1.21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面积1规划总用地面积X-48(B01-02) m238086.63561245.021X-49(B02-02) m223158.3862总建筑面积X-48(B01-02) m268650.0001379000X-49(B02-02) m269250.0003计算容积率总建筑面积X-48(B01-02) m263700.000105300.000X-49(B02-02) m241600.00

11、04不计算容积率总建筑面积X-48(B01-02)地下建筑面积m24750.00-架空建筑面积m20.000其它建筑面积m2200.000X-49(B02-02)地下建筑面积m227250.000架空建筑面积m20.000其它建筑面积m2400.0008容积率X-48(B01-02) %1.673-X-49(B02-02) %1.7969总建筑占地面积X-48(B01-02) m211395.47016588.739X-49(B02-02) m25193.26910总建筑密度X-48(B01-02) %29.920-X-49(B02-02) %22.42512总绿地面积X-48(B01-02)

12、 m213599.79721788.166X-49(B02-02) m28188.36913绿地率X-48(B01-02) %35.70835.6X-49(B02-02) %35.35814建筑最高层数X-48(B01-02) 层23-X-49(B02-02) 层2015建筑高度X-48(B01-02) m89.500-X-49(B02-02) m89.95016道路广场面积X-48(B01-02) m28097.7299860.286X-49(B02-02) m21762.55717总停车位X-48(B01-02) 辆135714X-49(B02-02) 辆57918地下停车位X-48(B0

13、1-02) 辆100660X-49(B02-02) 辆56019地面停车位X-48(B01-02)辆3554X-49(B02-02)辆19表1.22 主要建筑物参数及功能分区单体名称占地面积m2层数层高m建筑面(地上)m2建筑面(地下)m2功能主要功能层数分层功能客服呼叫中心业务区(I区、二期)客服呼叫中心楼(二期)10002389.5260004000外包呼叫业务及省客服中心-1地下车库(100个车位)、设备用房14省客服中心营业厅423外包呼叫业务开发办公室IDC生产机房区(区、一期)IDC机房楼(一期)360042015000750主机托管、资源出租、系统维护、管理服务,以及其他支撑、运

14、行服务等1空调机房、IDC机房、动力值班室、冷冻站24空调机房、IDC机房、电力室IDC机房楼(二期)3600420150001空调机房、辅助用房、冷冻站2高压设备室、发电机室(预留)动力中心(一期)15002102700为IDC机房楼及数据中心其它设施提供动力供应的配套设施12发电机室、高压设备室动力中心(二期)1500412520014发电机室、高压设备室研发及培训中心区(区、二期)培训中心楼11500 (待定)7252000027250为中国联通华南片区进行业务研究开发与提供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2-1地下车库(车位560个)、设备房1办公室、消防控制室26办公室培训中心楼21800(待定

15、)725-2-1地下车库、设备房1办公室、消防控制室2餐厅36宿舍研发中心1000(待定)2089.95220001大堂、消防控制室220办公室合计137900-1.2.3 总体布局本项目以研发中五路为界,由X-48(B01-02)和X-49(B02-02)两个地块组成,项目平面布置按功能划分为三个区,分别为:客服呼叫中心业务区(区、二期)、IDC生产机房区(区、一期)、研发与培训中心区(区、二期)。根据该地块具体的规划条件,所以参照整个园区及周边的环境,结合地块特点,对该地块各功能分区和单体建筑进行初步规划布置。场地为较规则的长条形,把客服呼叫中心业务区(区、二期)、IDC生产机房区(区、一

16、期)、研发与培训中心区(区、二期)沿兴园路依次由西北向东南布置。整个区域的主出入口布置在研发中五路上,在研发中一路和研发中四路上布置次出入口。各功能区分别进行如下规划: 区(二期):总建筑面积30000 m2建设1栋客服呼叫中心楼,作为中国联通在广东省新规划的三个客服呼叫集中运营中心之一。客服呼叫中心楼为23层高层建筑,建筑高度89.5 m,靠近兴园路及石大路布置,结合场地的主出入口,形成整个区域的视觉中心。客服呼叫中心楼地上建筑面积26000 m2(其中不计容的首层架空层、楼梯间、屋顶电梯机房共为200 m2),地下建筑面积4000 m2。 区(一期):总建筑面积119450 m2建设两栋I

17、DC机房楼和两栋动力中心楼,整个II区形成一个规整的生产组团。IDC机房楼为整个项目的生产设施,可提供的主要业务包括主机托管(机位、机架、VIP机房出租)、资源出租(如虚拟主机业务、数据存储服务)、系统维护(系统配置、数据备份、故障排除服务)、管理服务(如带宽管理、流量分析、负载均衡、入侵检测、系统漏洞诊断),以及其他支撑、运行服务等。动力中心楼是为IDC机房楼及数据中心其它设施提供动力供应的配套设施。IDC机房楼均为4层,每栋15000 m2。1栋动力中心楼为2层,2700 m2;另1栋为4层,5200 m2。 区(二期):总建筑面积70000 m2将建设培训中心楼两栋,研发中心楼1栋。培训

18、中心楼均为7层建筑,建筑面积共20000 m2;研发中心楼为20层的高层建筑,建筑面积22000 m2,建筑高度89.95 m。III区地下统一建地下停车及设备用房,地下建筑面积28000 m2。III区地上建筑面积中,含不计容的首层架空层、楼梯间、屋顶电梯机房共400 m2。区将建设为中国联通广东分公司的研发中心及培训中心,为中国联通华南片区进行业务研究开发的技术中心,也为广东片区地市公司部门经理、一线员工等各级员工提供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以满足日常业务及新业务的学习训练需要。研发中心楼不涉及硬件实验研究、电子设备制造等。项目总平面布置详见图1.2-1。冷冻站(1层)冷却塔(屋顶、20m)冷

19、却塔(屋顶、100m)餐厅(2层)宿舍(36层)冷冻站(1层)冷却塔(屋顶、20m)发动机房(1层)发动机房(1层)地面停车位3个冷却塔(屋顶、100m)地下油库,存量:701.76t t/a一期范围冷却塔(屋顶、25m)餐厅厨房烟道污水总排放口地下停车场排放口(8个)地下停车场排放口(8个)地面停车位22个停车位560个地面停车位12个地面停车位9个地面停车位8个二期范围二期范围停车位100个1.21 项目总平面布置图1.3 项目建设及选址合理合法性分析1.3.1 与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根据2013年2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1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

20、正)中规定,鼓励类第三十一条科技服务业内容:“(2)在线数据与交易处理、IT设施管理和数据中心服务,移动互联网服务,因特网会议电视及图像等电信增值服务。(3)行业(企业)管理和信息化解决方案开发、基于网络的软件服务平台、软件开发和测试服务、信息系统集成、咨询、运营维护和数据挖掘等服务业务。(7)数据恢复和灾备服务,信息安全防护、网络安全应急支援服务,云计算安全服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咨询服务,信息装备和软件安全评测服务,密码技术产品测试服务,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方案设计服务。”根据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中规定,鼓励类第二十四条信息产业内容中:14.增值电信业务平台建设;20

21、.大中型电子计算机及高性能微机、工作站、服务器设备制造。为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2009年东莞市出台东莞市产业结构调整规划(2008-2017)。规划提出,推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吸引国内外优秀服务商落户东莞,加快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数字与网络增值、电信与广电运营等服务。中国联通华南(东莞)数据中心利用中国联通已有的互联网通信线路、带宽资源,建立标准化的电信专业级机房环境,为企业、政府提供服务器托管、租用以及相关增值等方面的全方位信息服务。项目属于国家、广东省、东莞市鼓励发展的内容,符合国家、广东省、东莞市产业政策。1.3.2

22、项目建设与相关法律、法规的相符性分析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71 排气筒高度除须遵守表列排放速率值外,还应高出周围200米半径范围的建筑5米以上,不能达到该要求的排气筒,应按其高度对应的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值严格50%执行。本项目等效排气筒均能高出周围200米半径范围的建筑5米以上。项目平面布置与排气筒设置均符合相关要求。1.3.3 项目选址与城市发展规划的相符性分析2011年1月19日东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要求,制定实施战略性产业发展规划,以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龙头,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

23、。突出重点领域,充分发挥产业和技术优势,集中资源投入,实施扶持政策,大力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电动汽车、半导体照明等战略性新型产业。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根据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需要,空间布局上划分为高科技产业区、教育研发区、国际总部研发区和台湾高科技园区四大片区。高科技产业区位于园区北部,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高技术产业,该区域目前已聚集华为、易事特、生益等行业龙头企业,初步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制造等产业集群。北部科技工业园区规划在产业选择与各镇区形成纵向分工,重点发展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高档次产业,主要引进电子资讯产业、精密机械装备科技产业、光电产业、

24、 生物制药产业、环保产业等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和科技产业,鼓励和扶持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及龙头企业。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规划充分考虑投资者对城市功能的需求,建立起完善的医疗、休闲、商业、银行、公安、邮电、通迅等现代化的城市服务体系。中国联通华南(东莞)数据中心可以为园区的高新企业提供大规模、高质量、安全可靠的专业化服务器托管、空间租用、网络批发带宽以及ASP、EC等业务,是园区科技产业发展的有力后盾。中国联通华南(东莞)数据中心项目与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相一致。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对项目所在地区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的目的是为较全面客观地掌握调查该地区的环境质量本

25、底状况,为影响预测和环保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2.1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2.1.1 地表水本项目位于广东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部,属于松山湖北部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集水范围,项目污水经市政管网排入松山湖北部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达标后排入寒溪河。本次报告地表水监测断面4#、5#的环境现状数据主要引用金美济药业(集团总部和科研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监测报告中寒溪水的监测数据。现状监测数据监测时间为2011年10月18日至2011年10月20日,属于近3年内有效数据,引用具有可行性。根据监测数据,寒溪河1#、2#、3#监测断面和寒溪水4#、5#监测断面水质均超出了GB3838-2002

26、类标准,超标因子为DO、COD、BOD5、氨氮和总磷,寒溪水石油类也有所超标,超标原因主要是河流两岸的居民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所致,并且,寒溪水受到一定程度的工业污染。随着松山湖北部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及管网收集污水规模的扩大,区域污水经收集后处理达标排放,将减轻寒溪水及其支流水体的污染负荷,有利于寒溪水及其支流水质的改善。2.1.2 地下水为了解项目选址地下水的水质情况,本次评价委托广东恒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13年1月17-22日对项目项目及附近的井水进行监测调查,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该地区的地下水评价。本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点设有3个,其中WD1项目所在地、WD2马蹄岗为现状监测数据,WD3牛

27、杨村部分引用金美济药业(集团总部和科研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监测报告中牛杨村的监测数据,监测单位为广州市环量环境监测服务有限公司,监测时间为2011年10月18日,属于近3年内有效数据,引用具有可行性。根据监测结果,本项目各监测点中的嗅和味、浑浊度、LAS、牛杨村的总大肠菌群的均未检出率,除项目所在地和马蹄岗的总大床菌群超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的级标准外,其余指标的浓度值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的级标准,说明项目选址附近的地下水环境一般。地下水氨氮超标说明该监测点的地下水有可能受到了有机物的污染,经过调查分析,该污染的来源可能主要由于附近村庄

28、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导致下渗地下水或者是生活垃圾的乱堆乱放,雨季时雨水冲刷下渗地下水。2.1.3 环境空气为了解项目空气质量情况,本次评价主要委托广东恒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13年1月17-23日对项目及附近的空气进行现场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该地区的空气质量评价。本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表明,评价范围内4个监测点的SO2、NO2连续7天小时平均、日均浓度超标率为0,均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的二级标准要求;SO2、NO2、PM10连续7天的日均浓度超标率为0,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要求,TSP连续7天的日均浓度除G3马蹄岗超

29、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外,其余监测点日浓度均没有超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TSP超标主要原因是,货运车经过石大路、兴园路时从车上飘洒的泥沙以及引起地面的扬尘所导致的。总体而言,项目所在环境空气质量一般。2.1.4 噪声为了解项目声环境质量情况,本次评价主要委托广东恒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13年1月16-17日对项目项目及附近的噪声进行现场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该地区的声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噪声监测结果可知噪声值存在超标现象:除东边界1 m的昼间和中央位置处的昼间分别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外

30、,其他监测点均超标。其中西边界外1 m处(距离石大道路红线外1 m)超标,最大值L10比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类标准高13 dB(A)。故项目选址的周边环境不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类标准要求,超标原因主要为石大路、兴园路距离项目位置较近,机动车噪声影响较大。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本项目机动车噪声对这些噪声监测超标的敏感点影响,以降低本项目机动车噪声对其影响。2.2 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2.2.1 评价工作等级表 2.21 本项目评价工作等级一览表项目地表水地下水环境空气声环境风险评价评价等级三级三级三级三级二级2.2.2 评价范围2.2

31、.2.1 地表水评价范围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 2.3-93)中的有关规定,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寒溪河松山湖北部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上游200 m至下游4500 m,寒溪河汇入寒溪水处上下游各500 m,1#、4#、5#断面所圈定的共约5700 m范围。2.2.2.2 地下水评价范围根据评价工作等级,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的规定,本项目属于类建设项目(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设项目),评价范围为建设项目所在地为中心,边长3 km的正方形区域。2.2.2.3 大气评价范围根据评价工作

32、等级、本项目大气污染源、当地气象条件以及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现状,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 2.2-2008)中的有关规定,以建设项目选址为中心,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为环境空气影响评价范围。2.2.2.4 声环境评价范围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 2.4-2009)中的规定,本项目声环境评价范围定为项目辖区边界外200m范围内的区域。2.2.2.5 生态影响评价范围根据本次生态影响的评价工作等级,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 19-2011)的规定,本次生态影响评价范围确定为项目用地范围外扩200 m的区域。2.2.2.6 风险评价范围本项目不构成重大危险

33、源,且区域不属于敏感区域,风险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本项目风险评价范围确定为为建设项目所在地为中心,边长为3 km矩形区域。图 2.21 大气、地下水、及敏感点分布图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建设项目污染物汇总表 3.11 总体工程污染物汇总分期时间污染类别污染物产生量t/a削减量t/a外排量t/a一期废气SO21.571.260.31NOX0.780.660.12PM100.420.380.04废水CODCr0.08 0.010.06 BOD50.05 0.030.04 SS0.07 0.020.05

34、 NH3-N0.01 0.000.01 动植物油0.01 0.000.01 LAS0.000.000.00固废生活垃圾4.5004.5000.000二期废气SO20.80.540.26NOX1.170.290.88CO956.75万0956.75万PM101.1301.13油烟0.2140.160.054废水CODCr12.043.019.03BOD57.23 0.656.58SS10.603.187.42NH3-N30.00 29.2773181.40动植物油0.960.040.92LAS0.720.050.67固废生活垃圾395.4395.40残剩食物60600废油脂660一期+二期废气S

35、O22.371.660.57NOX1.950.11.00烟气956.75万0956.75万CO1.1301.13PM100.6344.190.094废水CODCr12.13 3.04 9.09 BOD57.28 0.65 6.62 SS10.673.20 7.47 NH3-N30.01 28.60 1.41 动植物油0.97 0.05 0.92 LAS0.73 0.05 0.68 固废生活垃圾399.9399.90残剩食物2162160废油脂6603.2 环境保护目标与污染控制(1)水环境保护目标保护寒溪河和寒溪水水环境质量满足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保护松木山水

36、库水环境质量满足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2)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保护评价区内的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3)声环境保护目标确保该建设项目在建设期间和建成后其周围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保护评价区内声环境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4)生态保护目标保护该项目建设地块的生态环境,使其能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项目周围主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及级别见表3.2-1。表 3.21 建设项目选址附近主要保护敏感目标保护目标与项目相对位置及最近距离(m)敏感点人数影响因素控制目标编号保

37、护目标名称性质1上底村行政村N2002约133户,466人废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海头围自然村N1993约47户,165人3大坑自然村N743约46户,161人4水围自然村NE1101约121户,424人5名扬小学文教机构NE1534约1600人6牛扬村自然村NE1492约156户,546人7马蹄岗行政村S431约618户,2163人8新围仔自然村S557约20户,74人9新塘村庄SW2402约170户,595人10鸡翅岭村行政村W2402约371户,1300人11南华学校文教机构SW826约2147人12水尾村村庄W2395约42户,147人13尖岗岭村庄NW

38、259约70户,210人14雷家村自然村NW894约65户,228人15刘屋巷自然村NW2318约120户,1028人1634层民居居民点NW55约38户,480人废气、噪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17饭箩围自然村EN103、S5m约30户,90人18大塘朗村行政村NW83约38户,133人19寒溪水-NE4903-废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水质标准20寒溪河-NE8342-21松山木水库-SE262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质标准3.3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3.

39、3.1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属于松山湖北部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以内,项目建设运行后,污水全部排入松山湖北部污水处理厂进行统一集中处理达标后排入寒溪河。根据东莞市松山湖北部污水处理厂(一期)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表(2009年7月13日),松山湖北部污水处理厂一期设计处理能力为5万t/d,系数为1.35,最大处理能力为6.75万m3/d。据了解,目前松山湖北部污水处理厂(一期)实际处理水量达到5.5万t/d。而本项目预计排水量为149.98 m3/d,占松山湖北部污水处理厂剩余处理能力的12%。松山湖北部污水处理厂(一期)统一接收本项目污水。因此松山湖北部污水处理厂完全可以接纳本项目排水

40、。本项目的污水纳入松山湖北部污水处理厂是可行的。3.3.2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1)备用柴油发电机尾气项目拟于动力中心一层(一期)设置12台2000 kW的柴油发电机组,于动力中心一层(二期)设置2台2000 kW和4台1600 kW的柴油发电机组。其排放的燃油尾气中主要包含SO2、碳黑尘、NO2等污染物。电机组燃油尾气经三级串联sncr和碱水喷淋(处理效率:SO2:85%、PM10:95%、NO2:92%)后通过内置18根(一期设12根、二期项目设6根)15 m的专用烟道引至2栋动力中心楼朝天面处排放,排放烟色林格曼黑度1级。因项目燃油使用的是含硫率低于0.2%的0轻柴油,等效废气排放口主要污

41、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均满足广东省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二级标准,烟气黑度在任一小时内,不超过林格曼黑度1级,不会对周围大气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由估算模式预测结果可知,等效备用柴油发电机燃油废气在其下风向的最大落地浓度分别发生在363 m、409 m处,浓度贡献值分别为:SO2:9.69E-05 mg/m3、0.000101 mg/m3,NO2: 9.69E-05 mg/m3、5.91E-06 mg/m3,PM10:9.94E-06 mg/m3、0.000101 mg/m3,叠加本底值后浓度分别为:SO2:0.00164 mg/m3、0.

42、002225 mg/m3,NO2:0.002768 mg/m3、0.026166 mg/m3,PM10:0.119418 mg/m3、0.119447 mg/m3,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根据以上分析,在经过采取一定的治理措施后,项目柴油发电机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可以得到控制,其环境影响能够达到可接受范围。(2)食堂废气项目建成后,食堂厨房灶具采用天然气,厨房产生的废气经抽油烟机处理后通过21 m内置烟管(须进行隔热处理)引至顶楼天面高空排放,SO2排放量7.88 t/a,NOX排放量为91.98 t/a,油烟排放量为6.0444 t/a。项目厨房油烟经抽油烟机收集

43、处理后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即油烟浓度2 mg/m3)通过21 m内置烟管引至顶楼天面排放。项目建成后,厨房油烟废气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3)垃圾集散点臭气本项目不设垃圾中转站,仅设有垃圾集散点。为了有效地控制地面环境卫生,垃圾由业主指定的物业管理公司请专业清洁工人以塑料袋收集包装后,送至垃圾收集点,在夜间定时由环卫部门收集车辆运往指定场所。为防止垃圾因室内高温发出异味,会将垃圾收集点设计成穿套封闭式之外,并配备室内空调、送排风系统和防爆灯、杀菌灯、以及冲洗和排水地沟等卫生措施,安装具有防火性能的密封门,可以有效地阻止空气对流。项目年生活垃圾周转量约为465.9t。垃圾收集点尽量缩短垃圾储存时间,周转时间为一天一次。且项目在垃圾收集过程中使用防渗漏的垃圾桶,因此,基本上不产生垃圾渗滤液与分离水,但要注意如有垃圾渗滤液的产生,要将其收集纳入区域污水处理系统一并处理。生活垃圾定时清运,垃圾桶有盖子可盖严,因此,产生垃圾臭气量也较少。(4)机动车尾气项目停车场共有停车车位714个停车位,包括地上54个,地下660个。由工程分析计算可得,汽车尾气污染物CO、NOX、HC与PM10的排放量分别为0.95 t/a、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