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污水处理设备市场研究报告221页.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0796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220 大小:4.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污水处理设备市场研究报告221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0页
中国污水处理设备市场研究报告221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0页
中国污水处理设备市场研究报告221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0页
中国污水处理设备市场研究报告221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0页
中国污水处理设备市场研究报告221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污水处理设备市场研究报告22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污水处理设备市场研究报告221页.doc(2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污水处理设备市场研究报告中国市场调查研究中心 提交保密提交时间:正文 共计 176 页目 录目录2表目录7图目录9第一部分 研究方法和定义13第一节污水处理设备的定义131、污水处理设备的定义132、本次研究主要关注的领域及场所13第二节数据采集方法13第三节数据分析方法14第四节质量控制方法141、从多种渠道获取数据142、采用多种方式获取数据143、对问卷的复查154、综合质量控制措施15第二部分 报告正文16第一章中国污水处理设备市场环境分析16第一节中国总体经济发展变化17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17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持续增长17第二节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分析191、城市化进程加快

2、,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192、城市发展体系逐渐走向成熟,城市群成为发展龙头213、城市化发展进程和水平对城市水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2第三节中国环保产业背景分析231、环保产业已初具规模,且不断扩大232、环保产业市场前景广阔、利润巨大253、环保机械行业成为中国机械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264、环保治理投入不断上升265、国际资本向中国环保产业注资276、环境服务业发展较快277、环保产业技术需求28第四节污水处理行业国家相关政策举措分析281、现行政策法规282、城市污水成为投资热点293、绿色信贷成为趋势30第五节中国污水处理行业背景分析301、中国水量预测302、市政污水处理系统的一般流程3

3、63、城市污水排放许可管理374、污水处理产业发展情况37第六节中国重点省市、流域污水处理分析421、重点省市污水处理投资情况422、重点省市污水处理情况453、重点流域污水处理情况49第七节污水处理设备行业市场相关方分析50第二章中国污水处理设备市场规模分析61第一节污水处理设备市场总量计算背景和逻辑621、污水处理设备市场总量推算方法部分样本推算整体622、部分样本推算整体计算过程633、关于此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修正64第二节污水处理设备市场总量651、2006年污水处理设备市场规模652、2006年泵行业内污水处理设备销售规模673、2004-2006年六类污水处理设备总销售额及增长

4、率684、2007-2011年六类污水处理设备总销售额及增长率预测69第三节六类污水处理设备分应用领域市场总量701、六类污水处理设备分应用领域市场比例结构702、市政领域六类污水处理设备市场总量分析713、建筑领域六类污水处理设备市场总量分析734、工业领域六类污水处理设备市场总量分析75第四节六类污水处理设备分类型市场总量761、六类污水处理设备分类型市场比例结构762、污水泵市场总量分析773、格栅市场总量分析794、搅拌器市场总量分析815、推流器市场总量分析826、鼓风机市场总量分析837、曝气设备市场总量分析85第五节六类污水处理设备分应用领域不同类型市场总量861、市政领域六种类

5、型污水处理设备市场总量分析862、建筑领域六种类型污水处理设备市场总量分析873、工业领域六种类型污水处理设备市场总量分析88第六节2006年分区域污水处理设备市场总量891、分区域污水处理设备市场数据计算逻辑892、分区域市场分析893、分省市市场分析974、分应用领域市场分析1085、市场地域分布呈三大特点109第三章主要竞争对手分析111第一节主要竞争对手对比分析1121、品牌对比分析1122、六类污水处理设备销售额和市场份额对比分析1133、污水处理设备分类型对比分析1144、目标市场对比分析1155、产品特点对比1166、价格及策略对比分析1177、销售渠道分析1188、市场策略对比

6、分析121第二节主要竞争对手介绍1231、ITT(飞力)1232、上海KSB1273、ABS1324、蓝深制泵140第四章中国污水处理厂分析150第一节污水处理厂投资建设1511、污水处理厂立项程序1512、资金类型、投资模式和设备选用1523、污水处理厂单位投资1544、污水处理厂投资总包和分包1555、污水处理设备使用比例156第二节城市污水处理内容、方法和工艺1621、城市污水处理的内容和一般方法1622、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165第三节污水处理厂设备采购过程和决策1731、设备采购方式和渠道1732、污水处理设备采购决策1753、污水处理设备采购流程1764、污水处理厂选择设备厂商考虑因

7、素1765、污水处理厂选择设备考虑因素178第四节污水处理厂设备使用和评价1791、设备使用基本状况1792、污水处理厂设备品牌推荐1803、设备使用满意状况:1844、设备评价187第五章污水处理技术分析192第一节污水处理的节能技术1921、选择高能效的处理工艺1922、优化处理系统总体设计1933、选用高能效的设备与装置193第二节市政污水处理新技术应用及设备采用1941、强化一级处理1942、污水厌氧处理技术195第三节污水回用2001、污水回用的对象2012、回用水的技术可行性2013、污水回用政策和技术201第六章策略和建议205第一节中国污水处理行业生命周期205第二节污水处理产

8、业价值链分析208第三节中国污水处理设备市场层次划分209第四节中国污水处理产品/服务现状及策略211第五节SWOT分析2131、机会2132、威胁2143、优势2144、劣势214第六节市场竞争机会和空间2151、当前用户主流需求2152、污水处理设备行业内关键成功因素2153、格兰富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2174、格兰富竞争机会和空间219表目录表1、污水处理设备市场调研样本设计13表2、“十一五”期间中国环保产业市场预测25表3、2001-2006年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情况27表4、2000-2006年中国水资源情况30表5、2000-2005年供水和用水情况32表6、2002-2005年中

9、国各地区供水用水情况(亿吨)32表7、2000-2005年中国污水排放及处理情况33表8、2000-2006年中国生活污水排放及处理情况34表9、2000-2006年中国工业污水排放及处理情况35表10、2003-2005年中国主要行业工业污水排放及处理情况(前十位)(万吨)36表11、2003-2006年中国城市污水处理投资情况(亿元)38表12、2000-2005年中国工业污水处理投资情况(亿元)38表13、“十一五”中国城镇污水处理投资情况(亿元)39表14、2000-2006年中国城市污水处理情况39表15、2003-2005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情况40表16、2003-200

10、5年中国重点省市污水处理投资情况(前十位)(亿元)42表17、2003-2005年中国重点省市污水排放情况(前十位)(万吨)45表18、2005年重点地区城市污水排放和处理情况(前十位)47表19、污水集中处理率地区(前十位)(%)47表20、2003-2005年中国重点省市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前十位)(万吨/日)48表21、中国三河三湖“十五”期间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情况49表22、2006年污水处理设备市场规模65表23、2004-2011年市政领域六种类型污水处理设备市场总量分析(亿元)87表24、2004-2011年建筑领域六种类型污水处理设备市场总量分析(亿元)87表25、2004-2

11、011年工业领域六种类型污水处理设备市场总量分析88表26、2006年中国各区域污水处理设备销售情况(万元)90表27、2006年中国各区域污水处理设备分产品市场总量情况(万元)91表28、2006年中国各区域污水处理设备分应用领域市场总量情况(万元)93表29、2006年中国各区域污水处理设备市政领域分产品市场总量(万元)94表30、2006年中国各区域污水处理设备建筑领域分产品市场总量(万元)95表31、2006年中国各区域污水处理设备工业领域分产品市场总量(万元)97表32、2006年中国各省市污水处理设备销售情况97表33、2006年中国各省市污水处理设备分产品市场总量情况(万元)10

12、0表34、2006年中国各省市污水处理设备三大应用领域市场情况101表35、2006年中国各省市污水处理设备市政领域分产品市场总量(万元)103表36、2006年中国各省市污水处理设备建筑领域分产品市场总量(亿元)105表37、2006年中国各省市污水处理设备工业领域分产品市场总量(亿元)107表38、2006年中国污水处理设备三大应用领域销售情况108表39、主要竞争对手产品特点对比116表40、主要竞争对手渠道建设对比120表41、ITT(飞力)销售渠道地理分布125表42、ITT(飞力)主要污水处理设备产品情况126表43、上海KSB销售渠道地理分布130表44、KSB主要污水处理设备产

13、品情况131表45、KSB主要污水处理设备产品情况135表46、蓝深制泵主要污水处理设备产品情况144表47、污水处理设备使用要求180表48、污水处理设备使用要求185表49、行业生命周期特征206表50、污水处理设备产品生命周期特征207图目录图1、全国经济增长情况(亿元)17图2、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亿元)18图3、全国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增长情况(亿元)18图4、中国城市化率20图5、2001-2006年中国人口情况(万人)20图6、2001-2006年城镇和农村人口数量变化(万人)21图7、三大城市GDP比重22图8、2006年环保产业产值(亿元)23图9、2000-200

14、6年中国环保产业情况25图10、市政污水处理系统流程37图11、污水处理设备行业市场相关方50图12、推理逻辑图62图13、六类污水处理设备比例65图14、2006年六种类型污水处理设备市场总量(亿元)66图15、2006年市政领域六种类型污水处理设备市场总量 (亿元)67图16、2006年泵行业内污水处理设备生产企业规模及产品比例(亿元)67图17、2006年泵行业内污水处理设备生产企业污水处理产品结构(亿元)68图18、2004-2006年六种类型污水处理设备市场总量及增长趋势(亿元)68图19、2007-2011年六类污水处理设备市场总量及增长趋势(亿元)69图20、污水处理设备分应用领

15、域市场结构比例(亿元)71图21、2004-2006年市政领域六类污水处理设备市场总量 (亿元)71图22、2007-2011年市政领域六类污水处理设备市场总量 (亿元)72图23、2004-2006年建筑领域六类污水处理设备市场总量 (亿元)74图24、2007-2011年建筑领域六类污水处理设备市场总量 (亿元)74图25、2004-2006年工业领域六类污水处理设备市场总量 (亿元)75图26、2007-2011年工业领域六类污水处理设备市场总量 (亿元)76图27、六类污水处理设备分类型结构比例 (亿元)77图28、2004-2006年污水泵市场总量 (亿元)77图29、2007-20

16、11年污水泵市场总量 (亿元)78图30、2004-2006年格栅市场总量 (亿元)80图31、2007-2011年格栅市场总量 (亿元)80图32、2004-2006年搅拌器市场总量 (亿元)81图33、2007-2011年搅拌器市场总量 (亿元)82图34、2004-2006年推流器市场总量 (亿元)82图35、2007-2011年推流器市场总量 (亿元)83图36、2004-2006年鼓风机市场总量 (亿元)84图37、2007-2011年鼓风机市场总量 (亿元)84图38、2004-2006年曝气设备市场总量 (亿元)85图39、2007-2011年曝气设备市场总量 (亿元)86图40

17、、2004-2011年市政领域六种类型污水处理设备市场总量 (亿元)86图41、2004-2011年建筑领域六种类型污水处理设备市场总量 (亿元)87图42、2004-2011年工业领域六种类型污水处理设备市场总量 (亿元)88图43、2006年中国各区域污水处理设备市场总量及规模(亿元)89图44、2006年中国各区域污水处理设备分产品市场总量 (亿元)91图45、2006年中国各区域污水处理设备三大应用领域市场总量 (亿元)92图46、2006年分区域市政领域污水处理设备市场总量 (亿元)94图47、2006年分区域建筑领域污水处理设备市场总量 (亿元)95图48、2006年分区域工业领域

18、污水处理设备市场总量 (亿元)96图49、2006年中国污水处理设备市场集中度(前十名)99图50、主要竞争对手品牌对比分析112图51、主要竞争对手2006年六类污水处理设备业务规模及市场份额(亿元)114图52、主要竞争对手2006年污水处理设备销售数据(亿元/%)115图53、主要竞争对手2006年污水处理设备应用领域应用规模(亿元/%)116图54、主要竞争对手2006年污水泵价格区间对比117图55、企业销售渠道模型119图56、目标市场策略121图57、2006年ITT(飞力)主要污水处理产品销售额124图58、2006年ITT(飞力)污水处理产品应用领域比例124图59、ITT(

19、飞力)市场渠道结构125图60、2006年上海KSB主要污水处理产品销售额128图61、2006年上海KSB污水处理产品应用领域比例129图62、上海KSB销售渠道结构图130图63、2006年ABS污水处理产品销售额132图64、2006年ITT(飞力)污水处理产品应用领域比例134图65、艾博斯泵业销售渠道结构图134图66、2006年蓝深主要污水处理产品销售额141图67、2006年蓝深污水处理产品应用领域比例142图68、蓝深集团销售渠道结构图142图69、污水处理厂立项程序151图70、不同性质投资比例153图71、污水处理厂单位投资(元:吨/天)154图72、污水处理设备占总体投资

20、比例157图73、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设备投资比例157图74、污水处理厂选定设备不同种类投资比例158图75、污水处理厂采用国内外品牌设备比例159图76、污水处理厂采用国内外品牌污水泵比例159图77、污水处理厂采用国内外品牌格栅比例160图78、污水处理厂采用国内外品牌搅拌器和推流器比例160图79、污水处理厂采用国内外品牌鼓风机比例161图80、污水处理厂采用国内外品牌曝气设备比例162图81、物理处理法163图82、化学处理法164图83、生物处理法165图84、污水处理一级和二级工艺166图85、污水处理厂常用工艺对比166图86、一般曝气池工艺170图87、一般生物滤池工艺170图

21、88、一般厌氧和好氧池工艺170图89、一般氧化沟工艺171图90、一般AB池工艺171图91、一般SBR反应池工艺173图92、设备采购方式173图93、污水处理厂设备采购渠道175图94、污水处理厂设备采购决策175图95、污水处理厂设备采购流程176图96、污水处理厂选择设备厂商考虑因素178图97、污水处理厂选择设备考虑因素重视程度178图98、污水处理厂建设179图99、污水泵推荐品牌180图100、格栅推荐品牌181图101、推流器推荐品牌182图102、搅拌器推荐品牌182图103、鼓风机推荐品牌183图104、曝气设备推荐品牌184图105、污水处理厂设备使用满意程度184图1

22、06、污水处理厂设备使用满意程度185图107、污水处理厂设备使用满意状况187图108、期望改进的地方190图109、不同品牌产品价格指数对比190图110、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工艺流程196图111、A2O工艺流程197图112、BO工艺流程198第一部分 研究方法和定义第一节 污水处理设备的定义1、 污水处理设备的定义污水处理设备:指在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而进行净化的过程中使用到的设备。本次项目中所涉及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污水泵、格栅、搅拌器、推流器、鼓风机以及曝气设备等六种类型。2、 本次研究主要关注的领域及场所市政污水(WW): 分为污水处理厂用设备及污水提升泵站(

23、防洪水泵站)用设备两大分类主要应用场所:市政管网、防洪泵站和污水处理厂工业应用(IEM): 各类工厂企业的污水处理设备主要应用场所:各类石油化工、船舶、电子、纺织、食品工业厂房的污水处理商用建筑(CBS): 建筑物中的污水处理设备主要应用场所:各类建筑排水系统中(商业建筑;住宅区;学校;旅馆;医院;游泳池等)第二节 数据采集方法本次调研包含定性和定量两部分:一部分为定性的企业深访,包括对专家、设计院、总包商、竞争对手、污水处理厂的面访和电话深入访问。另一部分是定量访问调查,针对的是泵行业内污水处理设备生产企业。样本分布见下表:表1、 污水处理设备市场调研样本设计编号访问企业类型访问形式访谈深度

24、访问数量1专家面访+电话访问深访22设计院面访深访63总包商面访+电话访问深访64污水处理设备生产企业电话访问100面访深访45污水处理厂面访深访4总计122数据来源:中国市场调查研究中心第三节 数据分析方法 污水处理设备中污水泵的市场总量,通过泵企业(有污水处理设备销售)调查来完成。 三个目标市场污水处理设备应用比例特征由对专家和设计院进行定性深访,并结合国家统计局相关资料来完成。 六类污水处理设备产品应用比例由专家和设计院定性深访结合污水处理厂、商业建筑和工业领域大量工程应用实例拆解得到的设备结构比例来完成。第四节 质量控制方法1、 从多种渠道获取数据中心具有从多种渠道获取数据的优势,汇同

25、国家统计局以及其他相关数据权威部门可以提供及时准确的行业深度数据和宏观经济数据;此外,中心调查方面具有较高公信度,能够获取有价值的实时市场数据;另外,中心研究人员凭借资深研究经验对二手资料的深度分析也可以配合调查给予全面而深入的补充。2、 采用多种方式获取数据本次研究包含了以下几种数据获取方式:A. 深度访问对专家、设计院、总包商、污水处理厂的面访和对污水处理设备重点生产企业的电话深入访问,了解污水处理设备的市场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前景、产品技术特征;了解市场竞争态势、不同渠道的管理策略和政策、主要竞争品牌市场状况、销售组织渠道等;了解分行业、分类型污水处理设备市场容量情况、市场比例特征等内容

26、。B. 定量调查通过对泵行业内污水处理设备生产企业定量问卷调查,获取历史三年污水处理设备中污水泵的销售数据。C. 行业数据本次研究在三个目标行业分省市场计算中,需要调用2006年各地区城市污水排放和处理专用数据。D. 二手资料研究对污水处理设备产品的市场应用技术和趋势,以及竞争对手企业状况进行资料补充。3、 对问卷的复查中心对访问问卷进行抽样复查,包括对地址复查和对访问情况复查,以确保调查的有效执行。4、 综合质量控制措施中心通过访问前培训、访问质量监督和研究人员检查确保每个调查阶段的有效质量控制。访问前培训包括项目背景资料的认真准备以及对问卷细节的讨论;访问质量监督过程在访问开始执行后对访问

27、结果进行实时沟通,抽样复查,并定期汇总问卷访问的阶段性总结;研究人员检查是通过研究人员在定性工作过程中,对相关问题的深入了解,对比调查结果和研究内容,给予调整和补充 。第二部分 报告正文第一章 中国污水处理设备市场环境分析小结: 中国总体经济情况近年来发展良好,全国GDP和固定资产投资都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 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发展体系逐渐走向成熟,城市群成为发展龙头;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和水平对城市水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环保产业作为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的背景产业,近年来在国内发展迅速,其中环保产业中环保机械行业、环境服务业发展尤为突出。环保产业发展前景对污水处

28、理技术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政府对于污水处理行业在政策方面予以了大力支持,鼓励污水处理技术研究、污水处理厂投资建设、以及污水处理相关产业发展。 中国的水资源状况并不乐观,各地供水用水不均衡,污水排放处理形式严峻,尽管国家进行了污水排放许可管理,但全国来看污水处理率还保持较低水平,2005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为52%。但从近年发展来看,污水处理行业政府和市场投资比较活跃,国家重点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地和重点区域的快速发展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动力。 近年来,中国政府把“三河”(淮河、辽河、海河)、“三湖”(太湖、滇池、巢湖)、国家重点工程(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一海”(渤海)作为全国重点污水

29、处理区。 从污水处理设备应用来看,市场相关方有:项目代理、污水设计单位、总包商、分包商、政府相关部门等。第一节 中国总体经济发展变化1、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6年,中国生产总值为2094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7%。2005年为182321亿元,比上年增长9.9%; 2004年为136515亿元,比上年增长9.5%。预计2007年中国生产总值将达233489亿元,增幅为11.5%。图1、 全国经济增长情况(亿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持续增长近年来,中国固定资产投资额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06年国内固定资产投资额由2001年的37213亿元增加到10

30、9870亿元,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24%。图2、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亿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也不断增加,2006年中国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额达7453亿元,比上年增加了22.2%。图3、 全国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增长情况(亿元)数据来源:中国市场调查研究中心中国这一轮固定资产投资高潮已经持续了73个月(六年多),超过新中国经济史上任何一次投资扩张期的时间长度。目前这一轮投资高潮目前仍然没有显现出疲态。按照在建规模投资惯性测算,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仍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由于全社会资金流动性过剩,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充裕。这一轮投资高潮形成的生产能力,

31、一方面国内消费升温解决其部分最终出路,另一方面是打开了国际市场空间,使国内产能过剩矛盾暴发的时间大大推迟。中国人民银行第2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企业设备利用率指数连续4个季度攀升,2季度有84.1%的企业家认为设备利用率“正常”,创历史最高纪录,而认为设备利用“不足”的占比为9.9%,降至谷底,表明当前产能过剩的问题不太突出。通过分析我们可以预见,未来的宏观调控力度将是近年来最为严厉的,国家期许通过2年左右的调整,未来10-20年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在10左右的增速稳定发展。通过分析,工业制造业的通胀状况还不危险,消费通胀已经明显预见比较危险。国家在未来2年中,控制货币投放,控制贷款(11

32、月份工业行业效果已经显现),增加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抑制通胀成为经济工作重点。这些政策反映到污水处理设备市场,未来污水处理设备市场不仅不受影响,还会加大建设力度。相关的工业企业会出现投资收敛,是格兰富发展的好机会。第二节 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分析1、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中国城市总数为661个,其中地级及以上城市287个,比2002年增加8个,建制镇20600个,城镇总人口5.03亿。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64292亿元增加到132272亿元,增长1.1倍,占中国GDP的比重由2002年的53.4%上升到2006年的63.2%。生产总值超过1

33、000亿元的城市由2002年的12个增加到2006年的30个,其中12个城市超过2000亿元。按城市化率平均每年提高1.5%,预计到2020年,城市化率将达67%,若按中国人口13.26亿人,城镇人口比例按67%到70%计算,城镇人口将达8.9亿-9.3亿人,14年内增加4亿人左右。从中国城市化发展来看,1978年中国城镇化水平为17.92%,1982年上升为20.8%, 1990年上升为26.2%,1995年为29.04%,2001年为37.7%,2004年为41.76%,2006年已达43.9%。分区域看,2006年中国东、中、西部城市化水平分别为54.6%、40.4%和35.7%。分地区

34、看,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上海,为88.7%,其次为北京和天津,分别为84.3%和75.7%。图4、 中国城市化率数据来源:中国市场调查研究中心2006年中国总人口为13144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了69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57706万,占中国总人口的比重为43.9%,平均年增长率达3.7%;农村人口从2001年到2006年以平均1.5%的速度每年递减。图5、 2001-2006年中国人口情况(万人)数据来源:中国市场调查研究中心图6、 2001-2006年城镇和农村人口数量变化(万人)数据来源:中国市场调查研究中心2、 城市发展体系逐渐走向成熟,城市群成为发展龙头2006年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

35、三大城市群(包括市辖县)地区生产总值78305亿元,占中国GDP总量的37.4%。其中,长三角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39613亿元,珠三角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21618亿元,环渤海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17074亿元,分别占中国GDP总量的18.9%、10.3%和8.2%。2006年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环渤海城市群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包括市辖县)分别为37819元、49093元和32036元,分别比中国平均水平高出21735元、33009元和15952元。图7、 三大城市区域GDP比重数据来源:中国市场调查研究中心中国城市发展体系逐渐走向成熟。除原有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环渤海城市

36、群外,厦泉漳闽南三角地带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川渝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也开始发挥作用。3、 城市化发展进程和水平对城市水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资金的相对短缺,目前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速度滞后于人口的增加和经济发展的增长速度;城市生活污水随着人口的增加不断增加,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速度大大滞后于污水处理厂建设速度,导致生活污水收集率不足;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提高缓慢,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难以满足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另一方面来看,2006年水资源总量为25500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9.1%;人均水资源1945立方米,减少9.6

37、%;总用水量567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7%,其中生活用水增长了0.7%。可以看出,一方面水资源在减少,另一方面用水量在增加、人口及城市在扩张,这对城市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回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节 中国环保产业背景分析中国的环保产业是伴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1973年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开创了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环保产业也应运而生。8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污染防治工作得到加强,环保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进入90年代,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和环境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及标准的不断提高,特别是“九五”时期环境保护投入的大幅度

38、增加,环保产业得以较快发展。“十一五”时期,中国环保产业预计年均增长率15%17%,到“十一五”末环保产业年产值将达到11300亿元(其中:环保装备1200亿元;环境服务1000亿元,资源综合利用6600亿元,洁净产品2500亿元)。1、 环保产业已初具规模,且不断扩大2006年,中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从业单位约3.5万家,从业人员约350万人,年产值(收入)总额约6000亿元,实现利润约520亿元,其中环保产品约500亿元,环境服务约400亿元,资源综合利用约3600亿元,洁净产品约1500亿元。图8、 2006年环保产业产值(亿元)数据来源: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中国有18000多家企事业

39、单位专营或兼营环保产业,其中专营单位近15000家,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3000多家,从业人员总数在300万人以上。环保产业总产值近2800亿元,年增长率在17.5%左右,相关产品当年实现销售产值约130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和上缴税金总额均超过200亿元。图9、 2000-2006年中国环保产业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环保总局2、 环保产业市场前景广阔、利润巨大“十一五”时期,预计中国从事环境保护产品生产的企事业单位将达到1867个,从业人员总数将达到16.8万人,销售产值将达到358.0亿元,销售收入将达到341.9亿元,销售利润将达到37.0亿元,出口合同额将达到1.9亿美元。“十一五”时期,预计

40、中国从事资源综合利用的单位将达到6105个,从业人数为95.9万人,当年实现销售产值2866.2亿元,销售收入2787.4亿元,销售利润223.4亿元,出口合同额11.3亿美元。“十一五”时期,预计中国环境保护服务业共有企事业单位3387个,从业人员17.0万人,收入总额264.1亿元,年利润总额26.2亿元。中国从事洁净产品生产的企事业单位947个,从业人员总数23.3万人,当年实现销售产值1213.7亿元,销售收入1178.7亿元,销售利润107.3亿元。表2、 “十一五”期间中国环保产业市场预测环保产品生产单位资源综合利用单位环保服务业单位洁净产品生产单位单位个数186761053387

41、947从业人数(万人)16.895.91723.3销售产值(亿元)3582866.21213.7销售收入(亿元)341.92787.4264.11178.7销售利润(亿元)37.0223.4131.0107.3出口合同额(亿美元)1.911.3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3、 环保机械行业成为中国机械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环保机械制造业是环保产业的主体,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治理设备、水污染治理设备、垃圾处理设备等。在世界环保产品3000亿美元的销售额中,环保机械产品占2000亿美元。环保机械作为机械工业中富有活力的新兴行业,不仅是机械工业实现振兴的新的增长点,也是中国机械工业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中重点发展的领域。

42、2006年环保机械行业实现总产值近700亿元,销售收入630亿元,销售利润约40亿元,全年产值增幅和销售收入增幅均保持在15%左右;累计进口6.6亿美元,同比增长19.1%;出口1.4亿美元,增长25%;外贸逆差5.2亿美元。2006年环保机械行业共生产环境污染防治设备10.7万台(套),同比增加20.8%。其中水污染防治设备1.6万台(套),增加78.2%;大气污染防治设备6.5万台(套),增加25.3%;噪声与振动控制设备649台(套),增加55.3%;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4万台,增加73.2%;固体废物处理设备2.6万台(套),同比下降0.3%。4、 环保治理投入不断上升2006年,全国

43、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2567.8亿元,比上年增长7.5%,占当年GDP的1.23%,达到历史新高。其中,工业污染源污染治理投资485.7亿元,比上年增长6.0%;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767.2亿元,比上年增加19.1%;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314.9亿元,比上年增长1.9%。随着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国家对环保治理投入将会不断上升,继续加大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规模。“十一五”期末,环境保护投资总额约达14000亿元,约占同期中国生产总值(GDP)的1.23%,比“十五”期间提高0.1%。中国将实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城市污水处理、城市垃圾处理、燃煤电厂脱硫等八大重点环境保护

44、工程,总投资约3336亿元。表3、 2001-2006年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情况指标200120022003200420052006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亿元)1106.61367.21627.71909.82388.02567.8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亿元)595.7789.11072.41141.21289.71314.9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亿元)174.5188.4221.8308.1458.2485.7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亿元)336.4389.7333.5460.5640.1767.2环境治理投资总额占GDP比重(%)1.011.141.201.191.301.23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5、 国际资本向中国环保产业注资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工业排放和能耗问题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