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南外环与东苑南路立交匝道工程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0802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山市南外环与东苑南路立交匝道工程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山市南外环与东苑南路立交匝道工程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山市南外环与东苑南路立交匝道工程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山市南外环与东苑南路立交匝道工程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山市南外环与东苑南路立交匝道工程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山市南外环与东苑南路立交匝道工程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山市南外环与东苑南路立交匝道工程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山市南外环与东苑南路立交匝道工程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中山市市政工程建设中心评价单位: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二一一年六月 1 项目概况中山市南外环与东苑南路立交匝道工程新建项目由中山市市政工程建设中心建设,位于中山市城区南部,已有的南外环与东苑南路交界处。南外环和东苑南路原路口采用分离式立体交叉形式,严重影响了两条道路上的交通联系。为加强两条道路的交通联系,本次设计在利用原路的基础上增设匝道构成直连式半互通立交,匝道路基宽为8.5m(0.75m土路肩+1m硬路肩+3.5m行车道+2.5m硬路肩+0.75m土路肩=8.5m),包括A、B、C、D四条匝道,路线总长为1482m

2、,设计行车速度为20km/h。配套工程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以及道路附属工程等。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环境保护投资73万元。 2 路线方案及政策规划分析结论 2.1 路线方案合理性分析结论拟建的中山市南外与东苑南路立交匝道建设工程位于中山市城区南部,是与干路结合组成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线总长1. 482公里。该道路作为中山市东区内部联系的纽带和对外运输的通道,建设意义十分重大。本项目的建设不仅能使项目所在片区增加一个交通出口,舒缓片区内运输的交通压力,而且对促进片区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本项目与南外环、东苑南路、城桂公路形成中山市城区周边的快速交通网络

3、辅助骨架,属于中山市交通规划中重要的一环。 2.2 规划相符性分析结论本项目作为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山市中心城区道路网规划图的内容,工程建设的政策环境较好。项目的建设是落实中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具体措施,有助城区交通量的转移,缓解其运输压力,同时利于当地物资运输和工业区高新技术产业成果的推广,有效推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本项目属于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其建设正是完善公路网干线的重要一步,可进一步优化市区干线公路网,畅通组团内部交通联系,符合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本项目为大城市的市政道路项目,红线宽度为8.5米,接驳的南外环和东苑南路红线宽度分别为40米和30米,故不在限制

4、用地目录之列。本项目符合上述各规划、计划的要求,为重点建设项目,不占用基本农田,其的建设是合法的。通过上述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是中山市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中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中山市的基本建设项目,不属于限制和禁止用地目录之列,故本项目与相关规划要求一致,其建设具有合理合法性。 3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3.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石岐河水质中DO、pH、CODcr、BOD5、挥发酚、硫化物、汞、镉、六价铬、石油类十项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而氨氮、总氮、总磷、粪大肠杆菌四项指标均超出类标准,其中总氮超标最为严重,最高超标4倍。氨氮、粪大肠杆菌最高超标准两倍多

5、,总磷稍超标,说明石岐河该河段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导致该河段污染的原因主要是随着中山市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周边不断新建民居和工业厂房,而市政污水处理设施还没有完善和全部投入,使越来越多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进石岐河。这种污染情况随着在市政污水设施的完善而改善。 3.2 环境空气环境质量现状由上述监测结果分析可知,项目评价区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可吸入颗粒物(PM10)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二级标准的要求。一氧化碳(CO)日均浓度在A1项目位置监测数据出现超标,原因是A1监测点所在的南外环车流量较大,受到汽车尾气的影响所致。综上,目

6、前评价区域的总体环境空气质量较好,但一氧化碳(CO)浓度在路边出现超标。 3.3 声环境质量现状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本项目评价范围内的交通噪声和敏感点噪声均能分别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相应标准。总体来说,本项目沿线声环境质量良好。 3.4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用生物量、净生产量和物种量对植物群落进行评价,可反映建设区域不同侧面的生态环境。由于3个参数具有互补性,将其综合可较全面反映评价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现状。本评价将群落的标定相对生物量,标定相对净生产量,标定相对物种量相加,得到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新建项目所在地4个植物群落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都为Va级,表明项目所在地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处于相对低的

7、水平。 4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4.1 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主要来自:施工作业开挖等产生的泥浆水,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的冲洗水,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下雨时冲刷浮土、建筑泥浆、垃圾、弃土等产生的地表径流等。根据其它公路施工实际经验表明,只要本项目建设施工单位加强施工管理并采取相应水污染防治措施,则本项目建设施工废水对道路沿线水体的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3.2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结论(1)施工扬尘若在施工时采取控制措施,如适时对路面洒水,对减少空气的TSP含量非常有效。据估算,采用工地洒水和降低风速两种措施并规定在积尘路面减速行驶,清洗车轮和车体,用帆布覆盖易起扬尘

8、的物料等,则工地扬尘可减少70%。按此估计,本项目施工工地边界外100米处TSP的日均浓度可减少到0.45 mg/m3,在250米处约为0.30 mg/m3,与TSP的日均浓度值相当,可见适当的环保措施可以大大减小本项目工地扬尘对周围居民点等敏感点的环境空气影响。(2)运输车辆尾气施工运输车辆一般是大型柴油车,产生机动车尾气。运输车辆产生的废气污染物主要为CO、NOx、PM10,产生量较小,只要加强管理,不会对周围环境空气产生明显影响。总之,施工期间不可避免地会对附近空气质量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考虑本新建项目所处区域雨量充沛,气候湿润,有利于粉尘沉降,土壤湿润,能阻止尘土飞扬。因此,施工期带

9、来的粉尘污染在采取适当环保措施后,其影响可以降低到较小,不会对周围空气敏感点产生较大的不良污染。 3.3 噪声影响评价结论(1)施工噪声公路施工期的噪声具有无规则、强度大的特点,对于某一时间段、某一区域会产生暂时性的影响,施工期噪声影响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结束。建议施工单位尽量使用噪声小的施工设备,且平时要注意机械的维护与管理、规范操作,以减少施工期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2)交通噪声本项目所属区域执行3类标准,敏感点执行2类标准。在施工期,自卸卡车昼间行驶会造成运输路线两侧50m范围内噪声超标,夜间行驶会造成运输路线两侧100m范围内噪声超标,因此应尽量避免夜间运输。运输车辆在途经居民区附近时

10、禁鸣喇叭并降低车速,以减少施工期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4 固体废物影响评价结论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工程固体废物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土石方最终交由余泥渣土管理处妥善处理。按规定办理好余泥渣土排放的手续,获得批准后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将余泥、建筑垃圾等运至指定的受纳地点弃土。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分开堆放,及时清理,以免污染周围的环境。生活垃圾收集后,应及时由环卫部门分类进行处理。在落实有关措施的情况下,本项目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3.5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结论市政道路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施工期间路面填挖土石方、取土(石)及临时占地将使沿线的人工

11、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工程取土、填土、临时堆土等裸露表面被雨水冲刷后造成的水土流失对城市生态景观的影响。本项目占地面积仅41496m2,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量将会很小,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后,能够达到防治水土流失的目的。同时,本项目建设后,将加强绿化工作,项目沿线的水土流失将会得到控制,沿线生态环境可得到较好的保护和改善。软基开挖土方不可再利用,施工单位必须按照中山市有关余泥、渣土排放管理规定,办理好余泥渣土排放手续,获得批准后方可在指定的受纳地点弃土,则项目弃土基本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影响,但在外运过程会给居民出行造成暂时的不便。 3.6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交通影响分析本项目

12、施工阶段施工占道、施工固体废物运输会给周边道路交通带来压力,造成交通堵塞,给群众出行造成暂时不便;交通堵塞情况下,车辆减速、怠速行驶,会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对周围环境空气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人流拥挤的路段要做好交通疏导,并做好交通组织方案,保证安全。在完成工程期间,为了保证现有交通顺畅,施工车辆通过周边道路进出时,要注意运输物料的密闭性,防洒防漏。2、对沿线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本项目建成通车后,当地交通和投资环境得到改善,沿线地区的制造业、服务业等会大大发展,从而会增加就业机会;投资环境改善后,有利于招商引资,推动区域经济布局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加强信息、物资和人员的流动,提高当地居民的整体素质

13、,增加居民的收入,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本项目总投资0.1亿元,以人均10万元获利标准计算,本项目的建设本身将带来约100人的就业。 5 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5.1 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交通道路运行时自身并不产生污水,但由于路面机动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多扩散于大气或降落于道路周围路面上,随着降雨的冲刷带到项目所在地附近水体中,可能对周围水体水质产生影响。据估算,本项目建设后,在下雨天路面雨水产生量为120m3/d。雨水及污染物将分布道路沿线,通过道路雨水排水系统排向周边水体。由于雨水中水污染物的浓度较低,且排放较分散,加上只在降雨日才产生影响,而且道路沿线无水环境特别敏感点(水厂吸水口等)

14、。因此,类比其它道路地面雨水及本项目目前地面雨水的水环境影响情况,本项目建设完成后,其地面雨水将不会对沿线水环境产生明显不良影响。 5.2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结论本项目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敏感点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沿线路段范围没有重污染型工业企业,大气环境质量较好,具有较大的环境容量,且汽车尾气排放经大气稀释扩散后,汽车尾气中NO2高峰小时、日均、年均浓度,均不超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二级标准要求,说明本项目汽车尾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在可接受范围内,不会对环境敏感点新安村造成太大影响。 5.3 噪声影响评价结论通过预测分析可知,由于本项目设计车速很小,车流

15、量不大,所以对周围环境的噪声贡献值很小,只要在本项目建设过程进行有效的交通管理,控制运营期间交通噪声对沿线声敏感点的声环境影响程度,则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敏感点的声环境质量能达标,不会因本项目的运营产生明显下降。但是由于项目周围环境受到原主线南外环和东苑南路的影响为主,远期会造成部分民居声环境质量超标02dB(A),需采取相应的噪声防治措施,具体由东苑南路和南外环的环评确定。 5.4 固体废物影响评价结论项目投入营运后,产生的固体废物由清扫路面产生,交环卫部门统一处理,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5.5 生态影响评价结论(1)对沿线植被生态结构的影响根据现场调查,评价区内的植被主要是草地、林地,这些

16、地区组成非常简单,林分质量较差,容易受外界病虫害干扰,功能不够完善。本工程占用草地、林地仅12.3亩,因此,占用林地对整个评价区的绿地覆盖率的影响不大,所以对当地总体生态效应影响不大。通过本项目的建设,交通网络将得到完善,且设置先进的交通控制系统,交通将更为畅顺,道路两侧的绿化美化工作将得到明显加强,使整个景观得到明显改观和提升。(2)景观影响通过本项目的建设,路面将得到拓宽,且将采用先进的沥青减噪路面,设置先进的交通控制系统,交通将更为畅顺,道路两侧的绿化美化工作将得到明显加强,使整个景观得到明显改观和提升。 5.6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改善交通,连

17、通路网,有利于推动东区发展经济,逐步优化营商环境和提升产业层次,带动东区经济的全面起飞。(2)对居民生活质量影响项目建成通车后,将对沿线的居民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随着道路的连通,将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商业区,各种服务设施的建设将使沿线的人口密度发生变化。项目建成后,方便居民的出行,有利于交通和投资环境的改善,推动沿线经济发展,沿线的生活配套的完善,将改善居民的生活。本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有力改善周边居民的交通出行条件,提升商业氛围,优化生活居住环境。(3)交通安全影响项目建成后,会给过往车辆带来便利,但这必将引起交通量的增加;道路的畅通,过往车辆的行车速度也将加快,这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降低安

18、全事故的发生率,建设单位规划在沿线合理配置清楚明确的交通标志和标线,保证车辆安全,畅通,有序的运行;各交叉路口设置人行过街设施并进行无障碍设计,使车辆、行人安全快速通过。(4)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本项目的建设,将对沿线的土地使用及城市规划等带来一定的影响。本项目征用土地使这些土地原来的使用用途变成交通用地。此外,本项目建设后沿线两侧一定范围内不宜新建居民楼、学校、医院等噪声敏感点,以保护它们的声环境质量,即本项目建成后对沿线土地的利用规划、具体利用方式有影响。(5)对当地交通网络的影响本项目连接南外环和东苑南路,也为南外环快速路的出入口。这将大大方便了附近居民的工作生活,使当地交通网络更完善。

19、同时,本项目的建设将间接地连通多条道路,有利附近交通路网的车辆分流。 6 公众参与评价结论 6.1 对公众意见和建议的反馈(1)环境保护施工单位应密切配合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中及投入使用前应具体落实本报告提出的环保措施,确保本工程环境保护设施的“三同时”。按环评报告的具体要求落实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减少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社会经济影响本项目施工期,所用建筑材料应尽量取材于当地,以促进当地物资生产;运营期应作好交通管理和定期检验环境影响防治措施效果,以达到项目建设的目的同时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6.2 公众参与情况小结本报告对本次公众参与的形式、过程进行了介绍,对公众参与结果进行了

20、如实的统计,对公众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分析,并对公众意见做出了回应。本次公众参与调查范围广,方法适当,调查对象基本覆盖了项目附近主要受影响群众,公众参与调查表回收率高,调查结果公正客观。调查结果统计表明,参与调查的公众提出了各自的看法,表明了各自的态度。公众认为本项目建成后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对本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给予了关注。为此,建设单位采纳公众意见。在日常运营中,建设单位应多与周围公众进行沟通,及时解决出现的环境问题,以实际行动取得周围公众的支持,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7 综合结论综上所述,本项目是城市道路新建工程,是完善中山市城市道路网络建设,满足中山市城市发

21、展规划的需要,其建设可方便附近居民出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从总体上而言,是符合广大公众的基本利益的。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存在一定的污染因素,主要为施工噪声、扬尘以及营运期交通噪声和汽车尾气,会对道路附近的居民带来一定的影响。市政道路建设在满足城市规划发展需求的同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把道路对附近居民的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程度。本项目建设和投入使用后,产生的污染经本报告提出的各种环保治理措施处理后,可降低对道路附近居民敏感点的环境影响。建设单位必须认真执行“三同时”的管理规定,切实落实本环境影响报告中的环保措施及建议,并经环境保护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项目方可投入使用。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从环保角度而言是可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