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凯华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08121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江凯华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九江凯华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九江凯华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九江凯华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九江凯华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江凯华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江凯华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1.建设项目概况11.1.项目背景由来11.2.项目概况21.3.工程分析41.4.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111.5.与江西省环保政策相容性分析111.6.选址合理性分析121.7.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131.8.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分析14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5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15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5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63.1.污染源强分析163.2.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213.3.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233.4.环境风险243.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293.6.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30

2、3.7.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334.公众参与354.1公众参与目的354.2公众参与方式与内容354.3调查结果及统计分析394.4公众意见与建议394.5公众参与小结40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416.联系方式421. 建设项目概况1.1. 项目背景由来医疗垃圾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等特征,其病毒菌的危害性是城市生活垃圾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是一种影响广泛、危害较大的特殊废弃物,其含有的大量传染性病原体的危害性明显高于普通生活垃圾,若管理不严或处置不当,极易成为传播病毒的源头,造成疫情的扩散。目前,全国每年医疗垃圾产生量达到65万吨,集中处置率较低,大量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合填埋

3、,对环境构成严重威胁,为疾病的滋生和蔓延埋下了重大隐患。因此,建立医疗垃圾集中处理中心,采用特殊的装备和场所对医疗垃圾进行收集、运送和处理,形成一套良性的医疗垃圾监管机制,已成为中国疾病预防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有鉴于此,九江凯华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拟投资1600万元,在九江县国营岷山林场旦家冲后山坳(东经1154407.68、北纬293133.04)投资建设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主要处理九江市辖区内各医院及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项目建设用地总面积为100亩。建成后,医疗废物处理规模6吨/日,采用高温蒸汽消毒灭菌工艺,选用意大利公司生产的专利产品,FXDY医疗废物处理成套设备,该设备符合意大利废物

4、消毒设备标准UNI 10384的要求,灭菌效率大于99.9999%,技术水平达到欧洲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及环保部门的具体意见和要求,为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九江凯华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于2013年2月委托中晟环保科技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承担拟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司接受委托后,即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对拟建项目进行了调研、现场勘察和资料收集等工作,并在工程分析、环境影响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按有关环评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完成本环境影响报告书。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及当地总体规划要求。生产中采用先进生产

5、技术及设备、资源消耗、污染物产生指标较低,清洁生产水平较高;在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后,各类污染物可达标排放;项目通过技改后,污染物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削减。建设单位应加强管理,使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各项措施得到落实和实施。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上分析,本建设项目是可行的。1.2. 项目概况1.2.1. 项目基本概况项目名称:九江凯华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项目建设单位:九江凯华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建设地点:九江县国营岷山林场旦家冲后山坳(东经1154407.68、北纬293133.04)建设性质:新建项目总投资:总投资为16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30万元行业类别:N7724 危险废物治理占

6、地面积:66666.67平方米(约合100亩)职工人数:35人作业制度:年生产天数330天,三班制,日工作24小时,年工作7920小时。1.2.2. 项目产品方案日处理医疗废物6t(感染性和损伤性医废由本处置中心处理,病理性医废、药物性和化学性医废由本中心委托江西省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有限公司处置)。医疗废物处理后产出物主要指标如下:被处理物总量达到100%完全灭菌消毒能够消灭任何级别的细菌菌群,灭菌指数达到1045废物体积平均减少:70%废物重量平均减少:20%(与废物排除出的湿气相关)产出物完全干燥、为均匀颗粒状而且没有锋利尖刻的外形边缘,易于运输,可以象普通生活垃圾那样存放于编织袋中被处理物

7、没有任何可辨认的废物处理前的痕迹,任何人移动废物都不会产生危险。1.2.3.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由收集贮运系统、医疗废物高温蒸汽磨擦分解灭菌消毒成套设备(含废气净化和出渣系统)等主体工程及相关的配套工程系统组成。一、主体工程:1、收集及运输工程:医疗废物转运箱1100个、转运车6辆。2、医废处置车间,单层建筑,建筑总高度为5m,内含医疗废物贮存间和医疗废物冷藏间(30m2)、汽车卸箱和消毒区、医疗废物高温蒸汽磨擦分解灭菌消毒成套设备(含废气净化和出渣系统)安装区。 二、配套工程:生产消防泵房(36m2)、事故应急池(50m3)、初期雨水池兼消防水池(100m3)、废水消毒处理一体化成套设备、供配

8、电、道路、停车场、绿化、门卫围墙等。三、生产管理与生活服务设施:综合管理楼,两层建筑,建筑总高度为6.45m,含办公、食堂、浴室、值班宿舍等设施。表2.3-3 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建设名称设计能力备注主体工程收集、运输工程医疗废物转运箱1100个、转运车6辆-医废处置车间建筑面积为360m2,共1F。设有医疗废物贮存间和医疗废物冷藏间、汽车卸箱和消毒区、医疗废物高温蒸汽磨擦分解灭菌消毒成套设备(含废气净化和出渣系统)安装区。-贮运工程医疗废物冷藏库位于医废处置车间东侧,面积为30m2,存储1天的医疗废物量。-危险废物暂存间位于厂区污水处理站北侧,面积为10m2,存储废活性炭及污泥。-一般固废暂存

9、库位于医废处置车间西侧,面积为25m2,存储处理后的产出物。-公辅工程供水取至山泉水,年新鲜用水量24420m3/a-供电项目用电预计为110万KWh/a由市政提供供冷冷藏库医疗废物贮存量6t(一次可贮存1天的废物量),冷藏库温度小于t=5,选用1台HDF18N风冷型低温恒温恒湿机组,风量18000m3/h,功率:30kW-其他综合楼1栋(2F),建筑面积为1800 m2。含办公、食堂、浴室、值班宿舍等设施-环保工程废气处理设施空气过滤器+活性炭吸附系统一套15m排气筒排放废水处理设施生物接触氧化+砂滤+消毒处理工艺处理达标后排入青龙河事故应急池位于厂区污水处理站南侧,容积为50m3,主要用于

10、污水处理设施发生故障时废水的收集-初期雨水池(兼消防水池)位于厂区污水处理站南侧,容积为100m3,主要用于初期雨水及发生火灾事故消防尾水的收集-1.2.4. 厂区平面布置本着结合项目用地的自然条件,合理利用土地,便于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缩短物料厂区运输距离,方便管理和有利生产的总体布置原则,根据各功能区的不同特点,采用分区布置方式。项目总平面主要由生产区和管理区两大块组成,生产区布置在项目用地的北部,管理区则布置在项目用地的南部。生产区由医疗废物处置车间(主厂房)、废水处理站、消防水池和泵房、雨水调节池等几部分组成。主厂房布置在厂区北部,不位于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废水处理站、消防水池、消防泵房

11、、雨水调节池等布置在生产区的西侧。管理区由综合管理楼、门卫等组成。综合管理楼布置在用地南部,全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并附设有小汽车停车位和大面积美化绿化场地。1.3. 工程分析1.3.1. 项目处置医疗废物来源调查1.3.1.1 九江市医疗废物源调查根据九江市卫生局、九江市环保局对九江市(含辖区内的九江市、庐山区、九江县、瑞昌市、星子县、德安县、武宁县、修水县、永修县、都昌县、彭泽县、湖口县、共青城)的医院、卫生院数及其病床数等情况进行了调查。九江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人数总计320万人次/年(不含乡镇卫生院和个体诊所)。全市传染病床位数为300张,病床使用率30%。发达国家生活水平较高,平均每床位

12、产医疗废物1.57.5kg/d,而国内的北京、沈阳、成都、贵阳、广州、武汉、石家庄、昆山和苏州等城市的调查资料显示,平均每床位日产医疗废物在0.71.0kg,因此本项目按平均每床位日产医疗废物0.8kg,病床数9470张,病床使用率65计(将门诊医疗废物一同计入),则九江市医疗卫生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约4.92t/d(按365天计,则为1797t/a)。另外加上九江市的街道卫生院、乡镇医院、私人诊所、小型集体诊所、未调查到的医院和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按年产生量200t计),预计九江市目前的医疗废物总量约1997t/a。1.3.1.2 九江市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及贮存1、医疗废物的收集

13、本项目处置的医疗废物主要来自九江市(含辖区内的九江市、庐山区、九江县、瑞昌市、星子县、德安县、武宁县、修水县、永修县、都昌县、彭泽县、湖口县、共青城)各医院和医疗卫生机构,运输量约1997t/a。医疗废物采取分类(三类)收集方法,感染性和损伤性为一类,病理性为一类,药物性和化学性为一类,在各医疗机构已进行分类,分别放入做好标签分类的转送箱中,由转送车送医废处置中心。据相关资料统计,一般说来,病理性、药物性和化学性医疗废物占总的医疗废物不超过5%,本次评价以病理性、药物性和化学性医疗废物占医疗废物的5%计算,则病理性、药物性和化学性医疗废物处理量为约100t/a(0.3t/d,按330天计),其

14、中病理性医废委托九江殡仪馆处置,药物性和化学性医废由本中心委托江西省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有限公司处置。其余1997-100=1897t/a(5.75t/d,按330天计)感染性和损伤性医疗废物在本项目处置中心处置。考虑到各医疗机构病人就诊量存在一定浮动,因此,本项目按6t/a的处置量设计,即1980t/a(按330天计)。医疗废物的收集设备主要包括运输车和转运箱、包装袋、利器盒。2、医疗废物的运输医疗废物运输设备主要为医疗废物专用运输车,根据九江市辖区内主要医院、诊所的地理位置、进出通道、院内便道的实际情况,选用专用医疗废物密闭运输车。根据运输量,本着同一运输线路上尽量用一辆车、传染性医疗废物采用

15、单独运输车的原则,选用转运车6辆,其中4辆正常营运,2辆机动调用。(1)医疗废物收集运输线路根据九江市医院和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布、医疗废物产尘量、交通等情况和交通管理部门所能提供的特殊政策(如:单行、禁行、停车等)制定医疗废物收集运输线路图。制定收集运输线路图的总原则是尽量避开上下班高峰期和交通拥堵通路、尽量避免道路重复、尽量使运输车的配备与医疗废物产生量相符,保证安全性,兼顾经济性,保证各医院和医疗卫生机构每天产生的医疗废物能安全、及时、全部转运至处理处置中心。(2)医疗废物收集运输管理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医疗废物应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其目的在于记录医疗废物从产生、运输到处置整个过程的行

16、踪,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对危险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危废的来源、种类、重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5年。在医废运输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转移联单与废物流向一致的原则,并且处置中心应在废物运输车辆进厂时严格检验,要求废物运输车上的废物来源、种类、数量与实际情况相符。医疗废物收集运输过程中的管理措施医疗废物运输车辆应采用医疗废物专用转运车,保证运输中医疗废物处于密闭状态。转运车和转运箱完成一次运输周转后必须清洗、消毒。对运输医疗废物的车辆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确保运输的安全。负责运输的司机必须通过培训,了解相关的安全知识。事先需做出周密

17、的运输计划和行驶路线,其中应包括废物泄漏情况下的有效应急措施。车上应配备通讯设备、处置中心联络人员名单及其电话号码,以备发生事故时及时抢救和处理。医疗废物的收集与运输的管理除了依据危险废物相关法规外,还应执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等相关道路运输法规和规范。3、医疗废物的贮存医疗废物具有毒性、感染性等特点,只有对其进行全程监控,才能达到有效处理,因此医疗废物的收集和运输由处置中心派专用密闭运输车收集运输。收集装置采用特制带盖聚乙烯转运箱,转运箱内衬双层0.81mm厚的塑料袋。转运箱定点放置于医院的住院部、门诊楼等,并设置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各医院和

18、医疗卫生机构由专人将医疗废物收集倾倒于转运箱内。处置中心每天派专用收集运输车到九江市辖区内各医院或医疗卫生机构收集运输医疗废物,用空转运箱替换装满医疗废物的重转运箱。各医院和医疗卫生机构自行按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的要求设置医疗废物转运箱的贮存库房。由专用收集运输车收集运至处置中心的医疗废物经过磅登记、计算机条形码扫描核对后进入医疗废物车间的汽车卸箱区,移交给医疗废物暂存间分类暂存。按日处理6t医疗废物计算,每天约有350箱医疗废物进入医疗废物暂存间。感染性和损伤性废物当天在处置中心即时处理,病理性废物当天送九江市殡仪馆处理,化学性和药物性废物在暂存间划出一块区域存放,待积累到一定

19、量后再送江西省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有限公司处理,暂存间地面需作防渗防腐处理。4、转运工具消毒清洗医疗废物运输车进入处置车间的汽车卸箱区卸箱后,直接进入紧邻的汽车消毒区消毒。汽车卸箱区、消毒区进出口设有气幕密封门,防止消毒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逸出;消毒区出口设有汽车车轮消毒水槽,对车轮进行消毒。对卸空后的转运箱采用人工消毒清洗。空转运箱先放在浓度约1530mg/L的ClO2消毒溶液中浸泡25min,然后用高压水枪进行冲洗。消毒灭菌检测:消毒后的转运箱应进行每批次的化学指示剂检测,每周用生物指示剂抽查灭菌效果,同时每季度由疾控中心采用细菌培养法检测消毒灭菌效果。医疗废物转运箱经消毒清洗后可重复使用(其使

20、用寿命平均为1年)。经消毒后的清洁转运箱送入存放间待用。清洁转运箱存放间和空箱周转场地总面积为144m2,转运箱可叠高4个箱子,高度约1.6m,有效利用率按70计,能存放约700个医疗废物转运箱。主要消毒药剂消耗:氯酸钠(工业一级品,含量99)1.35t/a;盐酸(工业一级品,浓度31)3t/a。消毒设备:H2000-500二氧化氯发生器一套。有效氯产量500g/h,装机容量1.0kW,外形尺寸600mm(L)500mm(W)1320mm(H)。1.3.2. 原辅材料1、主要原、辅材及能源消耗:本项目主要原材料有:医疗废物、消毒药剂(氯酸钠、盐酸)、活性炭等,原材料及能源消耗量详见表1.7。表

21、1.7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医疗废物t/a1980感染性废物和损伤性废物2活性炭t/a1尾气吸收3消毒药剂氯酸钠t/a1.35工业一级品,含量995盐酸t/a3工业一级品,浓度316电万Kwh/a110市政电网7新鲜水m3/a12870山泉水2、医疗废物性质及成分(1)医疗废物内容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的规定,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由于本项目采用的是高温蒸汽磨擦分解工艺,因此,本项目只能处理感染性废物和损伤性废物两类医疗废物,不得处理其它三类医疗废物。病理性废物拟委托九江市殡仪馆代为焚烧处置;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可待贮存到一

22、定数量后,委托江西省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有限公司代为处理。(2)医疗废物成分预计九江市医疗废物的成分为:水份2040%、灰份11.9%、可燃物60.61%、容重0.2t/m3,湿基低位热值19004500kcal/kg。医疗废物各主要元素的含量为:C 32.07%、O 14.58%、S 0.26%、H 3.05%、N 0.49%和Cl 0.23%。(3)医疗废物毒性医疗废物含有大量的病毒、细菌,其病毒细菌的危害性是生活垃圾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据武汉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设计院的调查资料,医疗废物中的粪大肠菌群数和细菌总数分别高达0.831010个/升和8.11010个/克,乙型肝炎表面抗源的阳性率可高

23、达89。1.3.3. 生产设备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见表1.10。表1.10 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及技术性能单位数量备注1医疗废物转运车符合GB 19217-2003辆64辆运转,2辆机动调用2医疗废物周转箱600 mm500 mm400 mm500 mm400 mm300 mm个8003003FXDY H250成套设备见2.6.2设备技术参数台2一备一用4活性炭吸附塔D=400mm座15空气过滤器过滤尽寸小于0.2m台16低温恒温恒湿机组HDF18N风冷型,风量18000m3/h,温度小于等于5,功率:30kW台17排气泵Q=13201380m3/h台18废水处理设施DCW-F-1

24、地埋式一体化接触氧化池套11.3.4. 生产工艺FXDY-H250处理设备整体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图详见图3.1-5。医疗废物卸车FXDY H250处理设备产出固废S送一般固废填埋场填埋处理冷凝管冷凝车载医疗废物外排空气过滤器+活性炭吸附+排气泵蒸汽和废气医疗废物暂存转运车清洗消毒W1W1G、NN图例:G废气 W废水 S固体废物 N噪声周转箱清洗消毒W1水病理性化学性药物性冷库暂存冷库暂存定期送危废处置中心处置定期送九江殡仪馆处理感染性损伤性图1.8 项目整体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图1.3.3.3 产污环节1、废水项目生产废水来源主要为医疗废水W1(医疗废物转运工具清洗消毒废水、消毒灭菌设备产生

25、的冷凝废水、地面冲洗水)等,生产废水中主要污染物质为pH、CODCr、BOD5、SS、余氯和病菌等。初期雨水(W2):项目厂区初期雨水需收集后排入污水处理设施处理,主要污染物为pH、CODcr、SS等。生活污水(W3):主要污染物为pH、CODcr、BOD5、SS、NH3-N等。2、废气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将产生少量尾气,其中主要污染物为:挥发性有机物(VOCs)、臭气浓度和病原微生物等。3、噪声医疗废物处理机等生产设备运行噪声(N1)。空调制冷机组、排气泵等辅助设备噪声(N2)。4、固废经消毒灭菌处理后排出残渣(S1)废气处理设施产生的废活性炭(S2)。废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S3)。员工生活垃

26、圾(S4)。5、综合本项目主要产污环节如下表:表1.14 本项目主要产污环节类别产生车间或工艺污染源主要污染物编号废水W生产中医疗废物转运工具清洗消毒废水pH、CODcr、BOD5、SS、余氯、粪大肠菌群W1消毒灭菌设备冷凝废水车间地面地面冲洗水生产厂区初期雨水CODcr、SS W2工作人员生活污水CODcr、BOD5、SS、NH3-NW3废气G生产过程医疗废物处理机尾气VOCs、臭气浓度、病原微生物G1噪声N生产设备医疗废物处理机N1辅助设施空调制冷机组、排气泵N2固废S医疗废物处理机经消毒灭菌处理后排出残渣S1废气处理装置废活性炭S2污水处理池污泥S3工作人员生活垃圾S41.4. 产业政策

27、符合性分析(1)与国家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本)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三十八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 8 危险废弃物(放射性废物、核设施退役工程、医疗废物、含重金属废弃物)安全处置技术设备开发制造及处置中心建设”类别。(2)与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相符性分析根据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有关规定:9.1.2 城市应建设集中处置设施,收集处置城市和城市所在区域的医院临床废物。10.2 鼓励研究开发和引进高效、实用的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和设备,包括危险废物分选和破碎设备、热处理设备、大件危险废物处理和利用设备、社会源危险废物处理和利用设备。本

28、项目引进世界先进的意大利FXDY H250医疗废物处理成套设备处理九江市医疗废物,其建设性质和功能完全符合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要求。1.5. 与江西省环保政策相容性分析1.5.1. 与赣环督2007189号文、赣府厅发200858号文相容性分析根据江西省环保局关于进一步严格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通知赣环督2007189号,在江河源头水保护区、五河(赣江、抚河、青龙河、饶河、修水)干流两侧1公里范围内、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取水口上游和湖库区域禁止新建直接排放废水的化工中间体等水污染严重或环境风险大的建设项目;在城镇规划区内,居民区、疗养院、学校等环境敏感区主导风上风向禁止新建化工中间体等大气污染

29、严重或环境风险大的建设项目;禁止新建选址、布局不符合城镇总体规划或环境保护功能区划的项目。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改委省环保局关于加强高能耗高排放项目准入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赣府厅发【2008】58号),“二、项目准入及选址(六)项目选址要求2.江河沿岸选址要求:(2)五河支流(内流域面积2000平方公里以上)以河岸为界线,向陆地延伸1公里范围内禁止新建或改扩建各类高能耗、高排放建设项目。4.大气污染型项目的选址。在城镇居民聚集区域、规划区,主导风上风向,以城镇中心为界线,向外延伸5公里内,禁止新建化工、农药(原药生产)、钢铁、焦、水泥(熟料)、有色金属冶炼等大气污染型项目”的要求。该

30、项目产生的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青龙河、流经26km后最终进入博阳河,该段26km的流经水域内无集中式饮用水源取水口。项目与文件明确的五河干流、支流距离较远,从项目选址来看,项目符合赣环督2007189号和赣府厅发【2008】58号的要求。1.5.2. 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相容性分析本项目选址于九江县国营岷山林场旦家冲后山坳,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集约发展区。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第三十二条 在高效集约发展区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和国家的产业政策,将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可循环利用项目列为重点投资领域;鼓励发展低能耗、

31、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项目;鼓励对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的循环利用,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优化产业结构。新建工业项目应当进入工业园区。工业园区应当加强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及绿化工程建设。” “第三十五条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做好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可能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的单位,应当依法制定本单位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方案,报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并定期进行演练。”本项目为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同时建设单位做好了各项风险防范措施

32、、制定了风险事故应急预案,符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要求。1.6. 选址合理性分析参考医疗废物高温蒸汽集中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HJ/T 2762006)中选址要求,本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如下表1.15:表1.15 本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参考规范选址要求项目情况是否相符医疗废物高温蒸汽集中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HJ/T 2762006)医疗废物高温蒸汽集中处理厂不宜在居民区、学校、医院等人口密集区域以及水源保护区附近建设。应设置一定的防护距离,防护距离应根据场址条件、处理技术工艺、污染物排放等,结合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价结果,并根据专家论证意见确定本项目厂址周边500米范围内无居

33、住、学校、医院等人口密集区,亦不位于水源保护区。根据本项目所采取的处理技术工艺和污染物排放情况,本次环评确定该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为200m,防护距离内无居住、学校、医院等敏感点,符合卫生防护距离要求。相符厂址应满足工程建设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气象条件,不应选址在发震断层、滑坡、泥石流、沼泽、流砂、采矿隐落等地区项目厂址不属于地震断层和采矿隐落地区,不存在滑坡、泥石流、沼泽、流砂等地质灾害威胁,厂址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较好,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项目厂址不处于九江县主导风上风向相符选址应综合考虑交通、运输距离、土地利用现状、基础设施状况等因素,宜进行公众调查厂址附近应有满足生产、

34、生活的供水水源、污水排放、电力供应条件项目厂址临近县道X182,可直通国道G105和高速G70,交通便利。本评价已进行了公众参与调查,得到了绝大多数利益公众的支持。项目厂址周边基础设施将与项目同步实施,可确保项目正式投产前完工使用,因此具备本项目生产、生活的供水水源、污水排放、电力供应条件相符厂址不应受洪水、潮水或内涝的威胁。必须建在该地区时,应有可靠的防洪、排涝措施厂址处地势较高,处于海拔110m120m之间,远高于当地洪水位,因此,拟选厂址不可能受到洪水的威胁相符厂址选择应同时考虑残渣的处置以及与当地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距离项目安全处置后的残渣可沿县道X182运输至九江县狮子乡陈家垄生活垃圾

35、填埋场填埋,运输距离不超过10km相符综上所述,项目的选址是合理可行的。1.7. 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本着结合项目用地的自然条件,合理利用土地,便于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缩短物料厂区运输距离,方便管理和有利生产的总体布置原则,根据各功能区的不同特点,采用分区布置方式。项目总平面主要由生产区和管理区两大块组成,生产区布置在项目用地的北部,管理区则布置在项目用地的南部。生产区由医疗废物处置车间(主厂房)、废水处理站、消防水池和泵房、雨水调节池等几部分组成。主厂房布置在厂区北部,不位于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废水处理站、消防水池、消防泵房、雨水调节池等布置在生产区的西侧。管理区由综合管理楼、门卫等组成。综合管

36、理楼布置在用地南部,全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并附设有小汽车停车位和大面积美化绿化场地。因此,厂区平面布局基本合理。1.8. 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分析(1)本项目符合国家和江西省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选址符合规划要求,其厂址选择是可行的。(2)该项目建设厂址区域环境空气、地表水和声环境质量的本底值均能满足环境功能区划规定的要求。(3)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只要认真落实和保证本报告书中提出的环保设施与正常运行,则主要污染物可全部实现达标排放,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将小于九江市环保局批准的总量控制指标。(4)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在正常排放情况下,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空气、地表水水质和声环境均能满足环境功能的要求。(

37、5)该项目得到了当地绝大多数公众的支持,无人反对。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和江西省的产业政策和有关规划的要求。项目运行后,污染物可达标排放并符合总量控制限值的要求,实行清洁生产。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在坚决落实“三同时”,搞好污染物防治工作,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使污染物实现稳定达标排放情况下,所造成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是可接受的,从环境保护角度认为,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显示,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纳污水体青龙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38、GB3838-2002)类标准;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区标准要求;地下水环境质量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18484-93)类标准要求。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2.2.1. 大气环境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 2.2-2008)中5.4的规定,确定大气环确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以拟选厂址为中心,常年主导风向N(北)为主轴,长5km,宽5km的矩形。2.2.2. 地表水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T2.3-93)中有关规定,本项目确定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总排污口上游500m至下游3000m范围,总长约350

39、0m。2.2.3. 声环境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6.1的规定,确定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厂界外1m。2.2.4. 环境风险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4.5的规定,本项目风险评价的工作等级定为二级,本项目风险评价范围定为距离源点3km范围内的区域。2.2.5. 生态环境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场址红线内。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污染源强分析3.1.1. 废气1、医疗废物处置尾气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将产生少量尾气,参考国家环保部2011年12月出台的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

40、)中高温蒸汽技术资料,尾气中主要污染物为:VOCs、臭气浓度、病原微生物等。尾气采用空气过滤器+活性炭吸附处理达标后外排。同时类比宜春市、萍乡市、新余市奉先德业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已建运行厂区实际生产情况,预计本项目医疗废物处置尾气中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如下表3.1。表3.1 尾气中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污染物名称产生情况排放情况去除率(%)排放标准产生浓度(mg/m3)产生速率(kg/h)产生量(t/a)排放浓度(mg/m3)排放速率(kg/h)排放量(t/a)废气量800m3/h(6.336106m3/a)病原微生物(个/m3)3,000,000-30-99.999-VOCs500.04

41、0.317100.0080.063803.6kg/h臭气浓度(无量纲)180-36-802000从表3.1可以看出,尾气经处理后,VOCs可满足参照执行的GB/T3840-91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计算所得排放标准、臭气排放可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病原微生物排放可满足医疗废物高温蒸汽集中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HJ/T 2762006)中规定的病原微生物去除率达到99.999%要求。2、无组织废气医疗废物在储存期间将散发出一定的气味,设计拟采用的防治措施为:设置通风排气风机,安装空气过滤器(过滤尺度小于0.2m)和活性炭吸附柱,滤除其中可能存在的细菌(

42、细菌去除率可达到99.999%)以及异味。车间无组织废气由形成的车间微负压从顶部经空气过滤器和活性炭吸附柱过滤后排放。另外,项目医疗废物转运工具清洗消毒过程中消毒液会挥发出HCl、Cl2等无组织废气,根据前文氯元素平衡,可估算出项目HCl、Cl2无组织排放量,详见下表3.2。表3.2 项目生产无组织废气排放情况污染物名称无组织排放量kg/h污染物产生量kg/a面积m2排放高度m转运工具消毒液无组织挥发HCl0.00539305Cl20.056445.53.1.2. 废水(1)生产废水本项目生产废水来源主要为医疗废水(包括医疗废物转运工具清洗消毒废水、消毒灭菌设备产生的冷凝废水、地面冲洗水、初期

43、雨水),生产废水中主要污染物质为pH、CODCr、BOD5、SS、余氯和病菌等,采用生物接触氧化+砂滤+消毒工艺处理。医疗废物转运工具清洗消毒废水项目医疗废物转运箱清洗消毒设三个6m3的清洗池,每两天排放一次,即该部分废水产生量约9 m3/d,废水量按用水量的80%计,则该部分废水产生量约7.2 m3/d。转运车辆清洗用水量约2 m3/d,废水量按用水量的80%计,则该部分废水产生量约1.6m3/d。消毒灭菌设备产生的冷凝废水类比宜春市、萍乡市、新余市奉先德业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已建运行厂区实际生产情况可知,每处置一吨医疗废物需耗水3 m3,该部分水在医疗处置机中蒸发成蒸汽,最终约80%经冷凝成液

44、态水收集处置;另外,医疗废物本身含水率约为30%,其中20%的水分变成蒸汽最终冷凝收集,该部分冷凝水约为0.2 m3/t医疗废物。则项目消毒灭菌设备产生的冷凝废水产生量约为15.6 m3/d。地面冲洗废水项目需定期对生产车间地面进行冲洗,会产生的地面冲洗废水,每天用水量约2m3/d,废水量按用水量的80%计,则该部分废水产生量为1.6m3/d。初期雨水考虑生产区每次下雨时的初期雨水的污染性,初期雨水必须消毒后外排,按生产区前15min的雨量计算,初期雨水量约16m3/次(按每8天收集一次,则每天处理量约为2m3)。(2)生活污水项目劳动定员40人,生活用水量按150L/d人计,则运营期职工生活

45、用水量为6m3/d、1980m3/a,废水量按用水量的80%计,即废水产生量为4.8m3/d、1584m3/a。主要污染因子为CODCr、BOD5、SS、NH3-N等。(3)项目废水产排情况汇总类比宜春市、萍乡市、新余市奉先德业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验收监测数据,项目废水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浓度详见表3.3。表3.3 项目废水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序号废水名称/处理前后废水排放量(m3/d)污染物浓度pH(无量纲)CODCr (mg/L)BOD5(mg/L)SS(mg/L)NH3-N(mg/L)余氯(mg/L)粪大肠菌群(个/L)1处理前1.1生产废水(含初期雨水)287.881801081001296.4500001.2生活污水4.87.322013225025-1.3污染物产生总量(废水量32.8m3/d)kg/d-6.1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