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关于加快推进我区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建议.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08186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大代表关于加快推进我区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大代表关于加快推进我区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大代表关于加快推进我区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大代表关于加快推进我区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大代表关于加快推进我区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建议.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大代表关于加快推进我区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建议人大代表关于加快推进我区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建议人大代表关于加快推进我区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建议:2013-4-13 11:14:49人大代表关于加快推进我区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建议随着城市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温州城市垃圾问题已变得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当前全市大建设、大发展的热潮之中,拆违、拆旧产生的建筑垃圾已逐渐取代生活垃圾成为城市垃圾的主力军。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紧张局面,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高速发展中的温州,正在遭遇“垃圾围城”之痛。破解建筑垃圾难题,关键在于“变废为宝”,通过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

2、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推进、协调发展。一、建筑垃圾围城的成因2012年是温州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一年,拆违拆旧全速推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改善了生活投资环境,同时也加剧了建筑垃圾的产生。据统计,温州市区每天产生的垃圾达3000吨左右,其中30%40%为建筑垃圾。在这些建筑垃圾中,75以上因老旧城区拆迁和市政工程动迁产生,20左右因意外原因造境的“罪魁祸首”。建筑垃圾会占用土地,降低土壤质量,露天堆放的建筑垃圾在外力作用下,较小的碎石块会进入附近土壤,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生产力。建筑垃圾在堆放过程中,会分解产生有害气体,垃圾中的细菌、粉尘随风飘散,造成空气污染。建筑垃圾在堆放和填

3、埋过程中,由于发酵和雨水冲刷而渗滤的污水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会造成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建筑垃圾占用空间大,堆放杂乱无章,与城市整体极不协调,未能及时转运的建筑垃圾混合生活垃圾后成为卫生死角,细菌滋生、恶臭难闻,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的“疮疤”。建筑垃圾的肆意偷倒还增加了城市的正常保洁成本,成为“两无三化”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难点。而从长远来看,建筑垃圾的最大的风险在于其占用了大量土地。在未来的20年里,温州的城市化仍将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由此带来的建筑垃圾也将持续处于增长高峰期,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地冲突将必将进一步加剧。城市化是一个外扩的过程。由于缺乏建筑垃圾消纳的整体科学规划,一些现在用于临

4、时填埋建筑垃圾的土地极有可能在未来用于开发建设。这些被填埋的建筑垃圾根本无法作为地基使用,在若干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还需要面临建筑垃圾再转移的问题,为我们今天的草率付出高昂的代价。三、破解“垃圾围城”之困的关键所在建筑垃圾已成为影响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亟待加快研究解决。破解建筑垃圾难题,关键在于“变废为宝”,实现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在建筑垃圾消纳方面,发达国家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资料显示,德国拥有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的建筑垃圾处理厂,并建有200多家建筑垃圾吸纳企业,年营业额高达20亿欧元美国每年有1亿吨的废弃混凝土被加工成骨料用于工程建设;奥地利为几乎所有生成建筑垃圾的企业配置了

5、建筑垃圾移动处理设备。而在国内,我们也已经有许多成功案例可以参考。比如上海世博园内超六成路面是由原址拆旧产生的建筑垃圾和钢渣制成。深圳大学在校园扩建时,也将100万吨拆迁建筑废弃物全部加工为再生建材用于新校区建设。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和我市实际,建议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综合施策,治理建筑垃圾。1、高度重视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破解建筑垃圾围城难题,必须要改变对建筑垃圾的传统观念和将其一扔了之的传统做法,把建筑垃圾作为一种重要资源来认识和利用。政府部门要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多种手段,协调和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将建筑垃圾作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变低级填埋为综合利用,变资源浪费为资源再生,变环境污

6、染为环保生态,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推进、协调发展。2、推行建筑垃圾集中处理,建设专业消纳厂。建筑垃圾不同于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它经过分拣、剔除或粉碎后,不需经过复杂的处理过程,就可以实现可资源化利用。如:废钢筋、废铁丝、废电线等金属,可以再加工制造成各种规格的钢材;建筑垃圾中的渣土、废旧水泥、砖、石、沙,可制成渣土砖、空心砖等环保型砖块。建议由政府牵头,会同发改、住建、规划、国土、环保、卫生等部门,将建筑垃圾的消纳设施纳入城市市容环境规划,以市、区为单位尽快规划建设建筑垃圾处理消纳厂,确保数量和规模能够满足全市建筑垃圾处理能力,实现建筑垃圾管理由堵变疏,服务城市建设。3、制定一系列政策,积极扶持产业发展。建筑垃圾的循环再生是环保产业,需要政府制定相应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