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砖厂资源储量 、开发利用方案及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08281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砖厂资源储量 、开发利用方案及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保砖厂资源储量 、开发利用方案及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保砖厂资源储量 、开发利用方案及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保砖厂资源储量 、开发利用方案及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保砖厂资源储量 、开发利用方案及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砖厂资源储量 、开发利用方案及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砖厂资源储量 、开发利用方案及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保砖厂资源储量 、开发利用方案及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二一二年二月目 录第一章 绪论1一、工作目的及任务1二、地理位置、交通和矿山概况1第二章 矿山地质、矿体特征2一、矿山地质特征2二、矿体特征2第三章 勘查工作及其质量评述3一、勘查方法3二、工作质量评述3第四章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4一、估算范围和依据4二、估算方法和估算参数及其确定依据4三、块段划分和资源储量类别5四、资源储量估算结果6第五章 开发利用方案7一、开采技术条件7二、开采规模与服务年限8三、开采方案9四、开发方案简要结论11第六章矿山环境14一、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14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和综合评估16三、矿山地质

2、环境保护方案19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20一、结论20二、建议21附 图 目 录附图 1-保砖厂地形地质及采剥图 1: 2000附图 2-保砖厂资源储量估算图 1:2000附图 3-保砖厂估算断面图 1:1000附图4-保砖厂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综合评估及保护方案图 1:2000 附 件 目 录附件1勘查资质证书第一章 绪论一、工作目的及任务1、工作目的为了发展乡镇新农村建设,合理开发矿产资源,-砖厂委托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三队编制该矿山的资源储量报告、开发利用方案及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为矿山办理采矿许可证,为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管理以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防治提供依据。2、工作任务 收

3、集以往地质、构造、矿产开发等资料的基础上,对矿山开采范围内的矿石资源储量进行估算; 为矿山编制可行的开发利用方案; 在大致查明矿山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预测、综合及矿山建设适宜性评估,为矿山制定可行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和措施。二、地理位置、交通和矿山概况1、地理位置、交通该矿山属-村辖。矿山位于-西北部,离县城直线距离约10.5公里,有简易公路与县级公路相连,交通便利。该砖厂为个体企业,属开采矿山,核定矿山面积为-2,开采标高:+92m+108m。其地理坐标为东经-,北纬-。矿区范围由4拐点组成,(见表1)。 -砖厂矿山范围拐点坐标表 (1980坐标系) 表1拐点号

4、XY拐点XY12矿山面积:-Km2,准采标高:-。在圈定的采矿范围内均为荒山。矿界内无居民居住,附近居民以农业为主,粮食自给有余,劳动力充足,经济状况较好。矿山周围除有乡村公路外无其他重要工程建筑及水利设施等。第二章 矿山地质、矿体特征一、矿山地质特征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为第四系(Q),其岩性如下: 第四系(Q)整个矿山范围为阶地沉积物,表层为薄层砂砾石,厚00.8m。下部为红色粘土,是较好的砖瓦用粘土矿。2、构造该矿山位于安仁红色构造盆地南部,矿山内无断层分布,对地层的连续性没有破坏作用,因此矿山内构造属简单类型。二、矿体特征 本区制砖瓦用粘土矿层赋存于第四系阶地中,矿层层位稳定,厚度较大,

5、分布面积广,成分单一,粘性感强,团粒结构好。砖瓦粘土矿矿物成分主要为高岭石、绢云母、白云母等粘土矿物。本区制砖瓦用粘土矿层表层一般为砂砾石层,厚度仅00.8m,所开采的矿层是较好的砖瓦用粘土矿。第三章 勘查工作及其质量评述一、勘查方法该矿石结构属简单,矿体厚度稳定连续,地质构造简单;无岩浆岩、变质岩、可溶岩分布。本次勘查工作以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为主,在野外主要进行简要1:2000的地质测量,观察矿层露头。由于矿山附近大面积土体出露良好,本次未布置浅井及钻探等探矿工程。二、工作质量评述此次调查工作在收集以往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在野外实地调查和简测,工作质量较好,对区内地层、构造及矿层有了基本了解,

6、对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及质量已初步查明,对勘查区内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作了相应的调查了解,实地考察了区内矿山开采情况和矿山现状。野外工作用图采用1:10000地形图,室内资料整理以1:10000的地形图作底图放大为1:2000作为矿区地形地质图,储量估算使用的面积参数、长度参数均在1:1000剖面图上用电脑测定,数据准确。提交报告附图4,文字1份。提供的地质资料较全面、可靠。本次勘查工作均按相关规范进行,提交的地质资料较全面、可靠,估算的砖瓦用粘土矿资源储量可作为矿山生产设计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备案的依据。第四章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一、估算范围和依据因该砖厂核定的矿界内全为可采砖瓦

7、用粘土,故本次资源储量估算范围以核定的矿界范围平面范围为准,由4个拐点圈定,准采高程范围以拟定准采标高为准,上界为+108m,下界为+92m。本次具体储量估算范围见资源储量估算平面图。二、估算方法和估算参数及其确定依据1、估算方法根据矿体的形态,产状,结合拟定准采范围的情况,岩层产状稳定,倾角平缓,故采用平行断面法估算储量。矿石量估算公式如下:QVd(1)V(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适用于两平行断面形态相似,面积差小于或等于40)(2)V(梯形体体积计算公式,适用于两平行断面形态差别较大,面积差大于40)(3)VHn(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适用于矿体一边尖灭)式中 Q:资源储量(t) V:矿块体积(

8、m3) d:矿石体重(t/m3) Hn:两相邻平行断面间距离(m) Sn,Sn+1:两相邻平行断面面积(m2)2、参数确定两相邻平行断面的可采矿体面积(S1、S2):分别在AA、BB、CC断面上利用电脑测量面积。两相邻平行断面的距离(L):在资源储量估算平面图上直接量取。矿石体重(D):采用本地区相邻矿山取小体重样测得矿石体重2.0t/m3。三、块段划分和资源储量类别1、资源储量类型本矿山及其附近范围内矿层出露良好,厚度大,沿走向延伸稳定,采掘面见矿好,未来开采区北部由采场控制,地质上达到控制的程度;矿山已经进行开采,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本矿山缺少深部地质工程控制。故可将本矿山已开采的粘土

9、矿资源储量视为进行了预可行研究的、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资源储量类别为122b,保有资源储量均划为333类资源量。2、块段划分为简化矿体体积计算,以地形条件、采场及勘查剖面为控制因素进行块段划分。将区内粘土矿层共3个块段进行资源储量估算。四、资源储量估算结果经本次地质勘查工作,对矿界范围内的粘土矿资源储量采用断面法进行了估算。通过估算,本矿山范围内砖瓦用粘土矿资源量(333)为6.4万吨;采损资源储量(122b)为5.3万吨。 (估算结果详见表2、附图1。) 表2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表块段及编号断面面积(m2)断面间距(m)比重(t/m3)资源量(万t)储量类别备注1保662559402.04.5

10、333估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可采系数为0.74552保455322302.01.93331891采634548482.05.3122b412第五章 开发利用方案一、开采技术条件1、开采工程地质条件根据目前矿山采场位置(位于矿层中)、矿界范围及准采标高,未来矿山采场亦全部位于第四系阶地沉积物中,不涉及其它地层,在此只简述矿层的工程地质性能。开采矿层为第四系红色阶地沉积物,岩性主要为红色粘土。据区域资料,其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特征主要有:天然含水量(W)2125%,容重1.862.07g/cm,孔隙比(e)0.5680.734;塑性指数(Ip)1319;压缩系数at-2:0.0210.029cm/kg

11、,承载力特征值200250Kpa,矿山工程地质条件简单。2、开采水文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地表水及气象条件矿区为剥蚀丘陵区,地貌坡缓谷浅,地势较小,起伏较小,山区呈椭圆形,图区内海拔高程最高点位于矿区的北东面,约150m左右,最低位于矿区的南西面,约98.4m,相对高差51m左右,第四系覆盖层00.8米。该采场及其附近范围内除北西面有一水塘外,其余地表水系不发育。区内地表水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水量随季节变化,矿区位于山坡上,地势利于地表水自然排泄。矿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根据安仁县气象站提供的气象资料,多年平均降雨量14001500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1200毫米,历年最低气

12、温为-3,最高气温40.1,多年平均气温17.7。多年平均无霜期253天,冰雪期一般不超过20天。风速一般为几米每秒。(2)含水层和隔水层含水层区内第四系出露主要为阶地粘土沉积,富水性较差,不构成稳定的含水层。隔水层区内下第三系古新统泥质粉砂岩岩性结构致密,厚度较大,渗透性差,可视为区内相对隔水层。(3)未来采场涌水特征根据矿区地质资料分析和本次采场实地调查,矿区粘土矿仅含较弱的层间裂隙水和孔隙水,且采场最低标高+92m,高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雨季地表水、地下水易于排泄疏干,现采场及未来采场涌水量小。本矿山开采方式采用山坡露天开采,采场自然排水条件好,一般不会出现大量汇水。综上所述,地表

13、水、地下水对采矿活动影响较小,开采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3、开采生产安全条件矿山未来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开采岩体高度低,矿区内无人居住。因此开采生产安全条件较好,只要采取台阶式由上往下开采,按规定爆破,安全生产存在的隐患较少。二、开采规模与服务年限本方案建设规模推荐生产能力为3万吨/年,本矿保有基础储量6.4万吨,按可采系数0.7计算,可采储量3万吨/年,作为开采方案设计可采储量。按3万吨/年计算,矿山可服务年限2.0年,开采规模合理可行。服务年限保有基础储量0.7年生产能力2.0年三、开采方案1、开采储量的确定本矿333保有资源量6.4万吨,333资源量可靠系数取0.7,则可作为开采方案设

14、计利用储量为3万吨/年。2、开采方式确认本方案设计的开采对象为粘土,地表为荒山地,出露较广,矿体呈巨厚层状,开采区设在山坡上。宜采用山坡露天台阶式开采。其主要方案如下:开采方式:露天开采采矿方法:山坡台阶式台阶高度:2m高差安全平台宽3m清扫平台宽3m运输平台宽3m(1)开拓运输方案及厂址选择开拓运输方案露天采场采用挖掘机、推土机进行开拓。粘土由露采场经挖机与推土机搬运到对滚机后研磨,经成型机压制成模,再进入凉晒场干制成型后进入砖窑烧制,成品由人工或机械装入汽车后,直销给用户。矿区供电、供水、地面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已具备,可以满足3万/年的生产能力的要求。机砖厂厂房和露采场等均已建好,无需另建。

15、厂址选择本矿为露天开采,地面构筑物及其他设施、设备,均按3万吨/年设计,矿区及200米内无村民房屋,不占用耕地,所占地均为荒山地,厂址及工业广场选定在采石场中部台地上。(2)安全防范方案防水方案:采场位于山坡上,地表迳流条件好,水系不发育,水文地质条件为简单类型。矿山属露天开采,开采活动与地表水及地下水关系不密切,采场积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正常情况下,采场内不存在涌水、积水现象,可开设明沟,自流排水。重点要注意雨季治水,防止洪水冲刷。矿山南西方向有乡村公路经过,应修建挡碴墙防止滚石伤害确保公路安全。(3)开采方法的确定首采工作面布置在采场的南面,往南方向开拓,开采台阶工作面由南向北推进,边坡

16、角55。(4)开采方法选择本矿大面积出露,覆盖层薄,适宜选用山坡台阶式露天采矿方法。(5)矿山开采深度根据附图AA,BB, CC三条估算断面图,该粘土矿333资源量分布于离地表垂深021m。本矿为露天开矿,剥离物主要为残坡积浮土,边坡稳定,底平面标高为92米;设计露采场台阶高度控制在5米之内,最终边坡角控制在55之内。四、开发方案简要结论1、工程项目简要综合评价矿山粘土矿333资源量6.4万吨均作为可采利用资源,生产规模3万吨/年,矿山可服务2年,可以安排剩余劳动力就业,但开采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安全生产,保护环境。2、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分析预测1、工程项目简要综合评价本矿333保有资源量6.4万吨

17、,333资源量可靠系数取0.7,则可作为开采方案设计利用储量为3万吨/年。矿山服务年限约2年,成本按6元/吨,矿山共可赢利约24.96万元,除去各种税费,矿山净利润为16.73万元,还可以安排剩余劳动力就业,但开采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安全生产,保护环境。2、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分析预测本矿山为小型露天开采,矿山地质条件简单,由于没有钻、槽探控制,资源储量不十分可靠,开采技术条件较好,投资小,可安排当地剩余劳力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见表3、表4)。经济效益分析估算表 表3序号项目指标数量金额(万元)备注1产量万吨/a64000深加工2产值10元/吨6400064.03直

18、接成本6元/吨6400038.44上缴各种税费10640000.645利润24.966所得税338.237净利润16.73矿山开发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表4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矿山服务年限年32矿山生产能力万吨/年3原矿石3工作日天3004矿石储量资源量333万吨6.45矿石体重t/m32.0矿石类型砖瓦用粘土矿6露天开采开拓方式露天开拓开拓台阶数量(个)/标高(m)采区数量个1采矿方法山坡台阶式工作面数量(个)/长度(m)平均开采深度m平均剥采比m3/m37矿山投资万8生产成本元/吨6初加工9销售收入万元64初加工10税费总额万元0.6411企业净利润万元16.732投资回收年13总利润

19、万元24.96第六章矿山环境一、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1、现状条件下地质灾害本矿山属丘陵地区,地形起伏小,评估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及下第三系古新统,相对高差小,残坡积层厚度小,边坡稳定,评估区北面有小水塘,评估区内无大的水体,区内降雨强度较大,但采区位于山坡上,地表排水条件好,矿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现状条件下地质灾害不发育,据实地调查,未见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区内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危害小,影响较轻。2、矿业活动产生的各类地质环境问题现状评估(1)水资源、水环境影响现状评估地下水资源枯竭、水均衡破坏影响较轻矿山为山坡露天开采,与地下水水力联系不密切,几乎不疏排地下水,

20、故矿山现未来开采对地下水资源枯竭、水均衡破坏影响较轻。地表水漏失影响较轻评估区内除北西面有水塘外,其余的水系不发育。现状调查未见有地表水漏失现象,故现状评估区内地表水漏失影响较轻。水质污染影响较轻矿山开采未有废水排放,矿现状矿业活动对地表水、地下水水质污染影响较轻。(2)土地资源、土石环境影响现状评估矿业活动占用土地、地表变形影响土地利用影响较轻矿山采区设在山坡,为荒山地,未占用耕地,其中矿山设生活区占荒地约1200m2 ,总体占地极少,地表无变形现象,故矿山活动占用土地资源、地表变形影响土地利用影响较轻。土石污染、水土流失影响较轻该矿山开采粘土,无有毒污染物。现状评估区内土石污染、水土流失影

21、响较轻。露天采场破坏土石环境影响较重该矿山采用山坡露天开采方式,其采场范围内植被破坏,岩石裸露,现状评估,露天采场对评估区内土石环境影响较重。(3)对建筑物及工程、设施和自然保护区影响较轻。评估区内无重要建筑物及工程、设施分布,也不为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矿业活动对建筑物及工程、设施、自然保护区影响较轻。(4)矿山景观影响较轻现状矿业活动只在采场小范围内破坏了原有自然景观,总体自然景观基本上保持原貌,且矿山附近非人口集居区,非交通要道及旅游风景名胜区,故现状评估矿业活动对景观影响较轻。(5)矿山人居环境影响较轻矿山水资源、水环境影响较轻,土地资源、土石环境影响较重,地质灾害危害小,地表未见崩塌

22、、滑坡、地面塌陷、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地质环境较好,采场对人及房屋现状没有造成损伤。故现状评估矿山人居环境影响较轻。(6)现状评估小结根据现状、预测评估的矿业活动对水资源、水环境、土地资源、矿山景观、人居环境影响较轻,地质灾害危害小,现状条件下,对土石环境破坏局部影响较重,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为整体较轻。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和综合评估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1)水资源、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估地下水资源枯竭、地下水均衡影响较轻本矿山坡露天开采,采深浅,露采坑最低标高高于当地地下水侵蚀基准面,矿山不会抽排地下水,不影响区内含水层。不会因采矿造成区内含水层疏干,地下水超常下降,井泉干涸等环境地质问

23、题,不破坏区域地下水均衡,预测矿山开发对地下水资源枯竭,地下水均衡影响较轻。地表水漏失影响较轻该矿山开采粘土,具有较强的隔水性,不破坏地质环境,故矿业活动对地表水漏失影响较轻。水质污染影响较轻该矿山开采粘土采矿过程未产生有害有毒元素,采石场基本无有毒污染源排出。故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污染影响较轻。(2)占用土地资源影响预测评估矿山现有地面设施已基本完善,无需进行地面建筑物的修建,其砖窑、凉晒场、及矿部共占地面积不变,为3600m2,矿山未来开采,占用土地面积增加较多的是露天采场,预测其占用土地面积共22000 m2,占用土地类型仍是荒山地,预测评估矿山未来开采对土地资源影响程度较轻。(3)对土石

24、环境影响预测评估该矿山未来开采仍采用山坡露天开采方式,其采场范围内植被破坏,岩石裸露,预测评估露天采场对评估区内土石环境影响较重。(4)矿山开采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危险性小评估区内地形为丘陵地区,地形平缓,且矿山露天采场切坡高度较小,产生崩塌、滑坡的可能性小,因采场粘土基本用来做砖,形成泥石泥的物源条件不具备。所以预测评估未来矿山开采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5)矿业活动对景观影响较轻矿山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采石场地为荒山地,且采石场地小,只破坏小面积的荒山地,局部改变了自然原貌,故预测矿业活动对景观影响较轻。(6)矿业活动对建筑物、工程、设施和自然保护区影响较轻区内无重

25、要建筑物、工程、设施和自然保护区,也无地质公园、名胜古迹,故矿业活动对建筑物、工程、设施和自然保护区影响较轻。(7)预测评估小结矿业活动对水资源、水环境影响较轻。矿业活动对土地资源影响较轻。矿业活动对土石环境影响较重。矿业活动诱发崩塌、滑坡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矿业活动对景观、建筑、工程设施的影响较轻。矿业活动对人民环境影响整体较轻。综上所述,预测矿山地质环境影响整体较轻。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综合分区原则根据上述原则及现状、预测评估的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及地质灾害程度将矿山综合评估分区叙述如下: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重区(II)露天采场破坏土石环境影响较重区,面积为22000 m2占评估区面积(

26、82200 m2)的26.7。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轻区(III)评估区除(II)区外的其它区域对地质环境影响较轻,地质灾害危险性小,面积为60200 m2占评估区面积(82200 m2)的73.3。3、矿山建设适宜性评估 本矿山采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综合评估福安三机砖厂占用土地资源、破坏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中等,未来矿业活动对人居环境影响较轻,结合机砖厂未来开采设计方案,确定机砖厂建设为基本适宜。综上所述,本矿山地质环境整体影响较轻,局部影响较重,存在的环境问题可以恢复治理,采取防治措施后,矿山建设基本适宜。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综合评估结果表 表5影响对象影响程度具体情况恢复治理难度对水

27、资源的影响较轻评估区内水体为水塘,露天开采,对水资源影响较小。难度小对水环境的影响较轻矿业活动基本无有毒污染物排出,故对水环境影响较轻。难度小对土地资源的影响较轻矿业活动占用土地类型基本上为荒山地,故对土地资源影响较轻。难度小对土石环境的影响较轻露天采场破坏土石环境影响较重,影响地类为荒山地。难度中等对建筑物及工程设施的影响较轻区内无重要建筑及工程、设施和自然保护区分布,故影响较轻。难度小对景观的影响较轻矿山为山坡露天开采,只破坏矿山范围内的荒山地,局部改变了景观原貌,整体影响较轻。难度小对人居环境的影响较轻矿山为山坡露天开采,且评估区内居民较少,对人居环境影响较轻难度小综合评估整体影响较轻,

28、局部影响较重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针对本矿山开采对评估区地质环境的影响特征,特提出如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严格控制采场开挖范围,能少开挖尽量少开挖,严禁越界开采或滥采乱挖,将采场开挖破坏土地资源控制在最小程度,闭坑后应将采场植树绿化或改为林地耕作。采场西面设垱碴墙,坡面植草种树。 保护边坡植被、增强边坡稳定性。 严格按开发利用方案生产,采场边坡角最大不超过55,防止边坡崩塌事故的发生。矿山地质环境一般防治区应尽力将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保持矿区周边水土环境,禁止乱采滥挖。四、矿山土地复垦方案矿山主要为露天开采,对矿山的土石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矿山在闭坑后应对采场、工业广场

29、等进行土地复垦。1、复垦方向和复垦单元矿山未来开采区主要为采场、工业广场等压占和挖损土地。根据本次实地调查和收集的资料显示,矿山占用的土地类型主要为荒山地。在矿山闭坑后,将采场、工业广场等复垦为荒山地和林地。2、复垦措施由于矿山为露天开采。在露采结束后,将矿山地表设施拆除后再对采场回填进行植树和种草达到复垦的要求,矿山应进行适当的管护,保证树木和草的成活率。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一、结论1、地质环境特征:评估区为丘陵地貌,地质构造简单,主采粘土层品质较好,岩层厚度大,沿倾向、走向变化稳定,福安三机砖厂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环境地质条件简单,机砖厂开采条件较好。2、本次估算,在新规划范围内,求

30、得保有资源量(333)6.4万吨。按年生产3万/年规模, 矿山服务年限为2年。3、根据本矿矿体特征,开发利用方案选择露天采矿方法,推荐生产能力3.0万吨/年。4、矿山开采期内开发净利润约16.73万元。5、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经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后,综合评估结论为本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整体较轻,局部较重,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是露天采场破坏土石环境影响较重区()。6、矿山建设适宜性评估:本矿山地质环境整体影响较轻,局部影响较重,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可以恢复治理,采取防治措施后,矿山建设基本适宜。二、建议1、本开发利用方案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在实际开采施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补充完善。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有关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规定。2、矿山地质环境综合分区及各区防治措施,矿山应予以重视,并及时进行恢复治理,采矿活动与环境保护工程同时进行,确保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建立矿山地质灾害防治预案,以防灾害发生,减少灾害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