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争妍颜料化工有限公司清洁生产改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08732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通市争妍颜料化工有限公司清洁生产改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南通市争妍颜料化工有限公司清洁生产改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南通市争妍颜料化工有限公司清洁生产改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南通市争妍颜料化工有限公司清洁生产改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南通市争妍颜料化工有限公司清洁生产改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通市争妍颜料化工有限公司清洁生产改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通市争妍颜料化工有限公司清洁生产改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 建设项目概况南通市争妍颜料化工有限公司创办于1976年,争妍公司根据省政府有关化工项目专项整治的要求于2008年投资13000万元将位于海门港区的生产线全部搬迁至海门灵甸工业集中区,建成年产500吨颜料红GL、300吨溶剂黄BL、300吨溶剂红BL、100吨颜料红3BL、100吨醇溶火红B、100吨颜料黄4G、100吨颜料黄3G、500颜料红254的生产线。该搬迁项目于2007年11月取得在化工园区建设的环评批复(通环管2007107号)。2011年8月8日、2011年12月20日分别取得试生产批准(通环控函2011059号、通环控函2011111号),并于2012年8月进行了相应产品的竣

2、工验收并通过(通环验20120082号)。南通市争妍颜料化工有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部分产品的生产工艺仍存在一些局限,如存在过渡原料多、工艺反应链长、废水中盐分排放量高等问题,拟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对其中的颜料红3BL、颜料黄4G、颜料黄3G产品进行清洁生产改造。1.1 建设项目总体概况建设项目名称:南通市争妍颜料化工有限公司清洁生产改建项目建设单位:南通市争妍颜料化工有限公司项目性质:改建项目建设地点:海门灵甸工业集中区建设投资:总投资280万元,环保投资14万元,占总投资的5%。占地面积:现有厂区占地353676m2。本次改建在厂区现有用地内改造,不新增用地。职工人数:现有职工330人,本

3、次改建不新增职工。年工作时数:现有项目年工作天数300天,日工作时数24小时,三班制。厂区平面布置见图1.1-1、周围概况图见图1.1-2。1.2 主要建设内容改建项目主要技改内容见表1.2-1。表1.2-1 改建项目主要技改内容产品名称技改前技改后颜料红3BL无铜粉预处理,铜过滤渣直接作固废铜粉预处理,铜过滤渣后处理,铜粉回用-硫酸钠废水析晶,回用硫酸钠颜料黄4G、3G“顺偶合”“双加偶合”技术1.3 生产规模1.3.1 产品方案改建项目产品方案见表1.2-2。表1.2-2 改建项目产品方案表序号产品名称产品规格(%)设计能力(t/a)工况改建前改建后增量2400h/a1颜料红3BL9810

4、010002颜料黄4G9810010003颜料黄3G971001000合计30030001.3.2 工程建成时间工程预计2013年9月底建成。1.4 主要生产工艺1.4.1颜料红3BL颜料红3BL目前的生产工艺主要分成缩合、盐析、过滤、脱磺、压滤漂洗、干燥等六个工序。该工艺将溴氨酸钠、铜粉、硫酸投入反应釜中加温至80,其中反应釜装有回流冷凝装置,以防挥发性气体溢出,反应结束后进压滤机过滤,在母液中投入硫酸钠加温至80左右将中间体析出,过滤后在滤饼中加入硫酸和水,并加热至130,脱去蒽醌中的磺酸基,加水稀释,再经板框压滤后漂洗至中性,然后将滤饼烘干、破碎,即得成品。化学反应方程式及主要反应原理(

5、以溴氨酸钠计,总收率87%)。缩合反应改建项目主要在以下三方面做了改进:铜粉预处理原工艺作为催化剂的铜粉,未进行预处理(活化处理),铜粉表面氧化,活性不够,催化效率不高。反应产物的收率相对较低,有大量的未反应物或不完全反应物排放,不仅影响环境,而且增加了三废处理费用。改进项目用1015%的稀硫酸对铜粉进行预处理去除表面氧化铜,增加铜粉活性,使缩合反应的收率由原来的902%提高到932%,从而减少副产物的生成,提高产品的收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三废处理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CuO+H2SO4=CuSO4+H2O铜过滤渣后处理,铜粉回收原工艺盐析工序前压滤过程产生的铜过滤渣直接作为固

6、废,新工艺由于采用铜粉预处理工艺,对该步骤产生的铜过滤渣作进一步的后处理,回收其中的铜粉并回用。对缩合反应过滤产生的铜粉、氢氧化铜和少量副产物先采用热水洗涤,去除副产物,洗涤水可以套用于下批缩合反应中溴氨酸溶解用体积水。这样可以获得比较干净的无杂质的铜粉和氢氧化铜。将获得的铜粉和氢氧化铜与1015%的稀硫酸进行反应,过滤去除氢氧化铜获得纯净铜粉和副产物硫酸铜,铜粉套用于下批反应。Cu(OH)2+H2SO4=CuSO4+2H2O增加铜粉循环套用系统、硫酸铜回收槽,实现了铜粉的预处理及回收套用。三、高盐废水析晶,回用硫酸钠根据废水W4-1特征:首先将废水降温至1618,析出大部分有机物及微量硫酸钠

7、(硫酸钠溶解度在1618时,大约在1314%)析出物回收套用于生产中,这样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大大减少。然后,将废水W4-1由3000Kg左右浓缩至400Kg,再降温至10,根据硫酸钠与溴化钠在10时溶解度状况,此时400Kg的液体中溴化钠是不会结晶析出(原理:溴化钠10时溶解度82.5,体系中溴化钠共50.58,未达饱和状态)。此时硫酸钠则可以大量析出(原理:10时硫酸钠溶解度9.1),析出的是比较纯的硫酸钠,套用于生产中。由此可见,颜料红3BL工艺改进后,不改变核心反应设备,增加了在线监测控制系统和铜粉回收预处理系统,利用现有的废水处理装置,对废水中的硫酸钠进行提纯回用。从而减少原辅料的使用

8、量、降低“三废”的排放量,同时在此基础上,提高产品的产量。工艺流程、产污环节及物料平衡见图1.4-1、图1.4-2、图1.4-3。图1.4-1 颜料红3BL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之一(单位:t/a)图1.4-2 颜料红3BL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之二(单位:t/a)图1.4-3 颜料红3BL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之三(单位:t/a)1.4.2颜料黄4G改进前工艺控制:将邻氨基苯甲酸加入放入水的反应桶中,加入盐酸溶解,降温至05,加入亚硝酸钠,搅拌反应1小时备用。偶合:将AABI溶解于氢化钠溶液中,备用,然后将滤液加入醋酸溶液中,加完后再加入醋酸钠和氢氧化钠。升温至34,将重氮液慢慢加入,加完后搅拌3

9、.5小时后过滤,水洗得粗品。颜料化:将粗品打浆加入酒精,升温至90100,保温2小时,降温,过滤,漂洗,干燥粉碎得颜料黄4G成品。改进后工艺控制:将邻氨基苯甲酸放入已加入核定量的水、盐酸及醋酸溶液中,搅拌1030分钟,加冰降温至05,在2030分钟内均匀加入亚硝酸钠,至碘化钾淀粉试纸保持10分钟不消失,并在05范围内搅拌60分钟,加氨基磺酸破坏多余的亚硝酸钠,降温至0,搅拌15分钟,测碘化钾试纸无色,备用。将AABI加入已核定的含有氢氧化钠的碱性溶液中,升温至35,搅拌溶解至溶液澄清,溶解好的液体经过滤,除去杂质,流入偶合液储存桶中,并将总体积的10%先加入偶合桶中,并加入已溶解好的醋酸钠,偶

10、合开始时,先打开重氮桶放料阀控制流速在120150分钟内,加完,当偶合液PH降至6时,打开偶合液储存桶阀门以均速加入偶合液使偶合PH稳定在66.8之间,最终偶合PH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稀酸碱来适当平衡,使反应液PH一直维持在66.8之间,滴加结束,在35搅拌3.5小时,升温至90,并在90保温搅拌2小时,降温至80,压滤机过滤,滤并加水打浆,并加核定量的乙醇,开始颜料化、压滤、滤饼烘干即为成品,滤液送回收罐,回收套用。压滤、漂洗过程有废水(W3-1、W3-2)产生,乙醇回收过程有废水(W3-3)及废气(G3-1)产生,颜料干燥过程有粉尘产生(G3-2)。化学反应方程式及主要反应原理(以AABI计,

11、总收率99%)。新工艺通过正确地调整重氮用酸的克分子,并加强工人操作责任心和自动控制的精确性(重氮液反应完后体系温度适当放低,存在的时间缩短,合理安排进入下一步反应时间),偶合反应采用“双加偶合”的措施和增加PH在线监测仪控制,缓冲剂的添加量大大减少,只有原工艺用量的10%,然后先加入重氮液,再开始同时滴加偶合组份(碱性)和重氮组份(酸性),使反应体系的酸碱性达到平衡。从而减少缓冲液的使用量,降低废水中盐份的含量,降低“三废”处理成本。颜料黄4G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1.4-4。图1.4-4 颜料黄4G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t/a)1.4.3颜料黄3G改进前工艺控制:将邻氨基三氟甲苯加

12、入放入水的反应桶中,加入盐酸、醋酸溶解,降温至05,加入亚硝酸钠,搅拌反应1小时,备用。偶合:将AABI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备用,然后加入醋酸溶液中,加完后再加入醋酸钠和氢氧化钠。升温至34,将重氮液慢慢加入,加完后搅拌3.5小时后过滤,水洗得粗品。颜料化:将粗品打浆加入酒精,升温至90100,保温2小时,降温,过滤,漂洗,干燥粉碎得颜料黄3G成品。改进后工艺控制:将邻氨基三氟甲苯放入已加入核定量的水、盐酸及醋酸溶液中,搅拌1030分钟,加冰降温至05,在2030分钟内均匀加入亚硝酸钠,至碘化钾淀粉试纸保持10分钟不消失,并在05范围内搅拌60分钟,加氨基磺酸破坏多余的亚硝酸钠,降温至0,搅

13、拌15分钟,测碘化钾试纸无色,备用。将AABI加入已核定的含有氢氧化钠的碱性溶液中,升温至35,搅拌溶解至溶液澄清,溶解好的液体经过滤,除去杂质,流入偶合液储存桶中,并将总体积的10%先加入偶合桶中,并加入已溶解好的醋酸钠,偶合开始时,先打开重氮桶放料阀控制流速在120150分钟内,当偶合液PH降至6时,打开偶合液储存桶阀门以均速加入偶合液使偶合PH稳定在55.8之间,最终偶合PH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稀酸碱来适当平衡,使反应液PH一直维持在55.8之间,滴加结束,在35搅拌3.5小时,升温至90,并在90保温搅拌5小时,降温至80,压滤机过滤,滤并加水打浆,并加核定量的乙醇,开始颜料化、压滤、滤饼

14、烘干即为成品,滤液送回收罐,回收套用。压滤、漂洗过程有废水(W7-1、W7-2)产生,乙醇回收过程有废水(W7-3)及废气(G7-1)产生,颜料干燥过程有粉尘产生(G7-2)。化学反应方程式及主要反应原理(以邻氨基三氟甲苯计,总收率92.7%)。新工艺通过正确地调整重氮用酸的克分子,并加强工人操作责任心和自动控制的精确性(重氮液反应完后体系温度适当放低,存在的时间缩短,合理安排进入下一步反应时间),偶合反应采用“双加偶合”的措施和增加PH在线监测仪控制,缓冲剂的添加量大大减少,只有原工艺用量的12%,然后先加入重氮液,再开始同时滴加偶合组份(碱性)和重氮组份(酸性),使反应体系的酸碱性达到平衡

15、。从而减少缓冲液的使用量,降低废水中盐份的含量,降低“三废”处理成本。颜料黄3G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1.4-5。图1.4-5 颜料黄3G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t/a)1.5 选址及与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等的相符性分析1.5.1 平面布置的合理性本次技改项目充分利用了公司现有的土地和厂房,并根据现有装置区场地条件、工艺流程、物料运输及与周围装置区的联系,合理安进行工艺改造,并充分利用了原有的公共设施和生产辅助设施。改建项目无新建的建(构)筑物,全部利用现有车间厂房进行工艺改进。得出结论:厂区平面布置是比较合理的。1.5.2 与产业政策的相符性改建项目不属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16、2011年本)(修正)限制和淘汰类目录中第四大类(石化化工)中的相关内容。本项目不属于江苏省工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中所限制和禁止类的项目。本项目也不属于南通市化工产业导向目录(2007)中限制和禁止类项目。因此本改建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的相关产业政策的要求。1.5.3 与规划的相容性海门灵甸工业集中区位于海门市临江镇南侧,占地面积为13.47km2。本项目为精细化工项目,位于该工业集中区规划的精细化工区片区的现有厂区范围内,属工业用地。因此,符合规划产业定位及用地的要求。根据苏环管2006160号文关于对海门灵甸工业集中区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要求,“区内企业采用集中供热,不得

17、自建锅炉,热电厂最终建设规模为3台75t/h锅炉,分期建设,并同步建设供热管网,确保集中供热的进度。生产所需加热炉须使用电、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低硫燃料油等清洁能源,不得使用燃煤或重油作燃料,鼓励实施余热利用。”本项目蒸汽使用开发区内供热企业的蒸汽;本项目因生产供热需求依托现有的一台120万大卡燃油导热油炉,使用含硫率约为0.2%的柴油作为燃料。根据苏环管2006160号文关于对海门灵甸工业集中区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要求,“入区各企业废水须经预处理达接管标准后接入集中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不设任何企业排污口,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前,新入区企业均不得投入试生产。”本项目产生的废水经过厂内预处理达到

18、接管标准后入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经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排放。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工业集中区环境保护规划的相关要求。目前集中区内主要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均已建成,为集中区引进的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及建设条件,包括供水、排水、供电、供热、供气设施等,供水及排水管网等。由此可见,本项目选址与当地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是相容的。建设项目位于江苏省海门灵甸工业集中区规划范围内,符合规划要求,项目周围200米范围内无居民,无国家级或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用配套设施齐备,环境容量许可,总量可在区域内平衡,周围公众支持本项目建设。因此,该项目在灵甸工业集中区内建设与当地的有关规划相符,选址是可行

19、的。2 周围环境现状2.1自然环境概况2.1.1 地形、地貌、地质建设项目所在海门市以长江冲击成土为主,浅海为次的江海平原,是近两千年来新沉积地区,地质构造属中国东部新华夏系第一沉降带。境内地势平坦,沟河纵横,地表平均海拔4.96米(以废黄河为基准)。地势呈西北略高、东南偏低,西部最高处海拔5.2米,东部最低处海拔2.5米,南北横截面呈孤形,两头低,中间高。本区域地震频度低、强度弱、地震烈度在6度以下,为浅源构造地震,震源深度多在1020公里,基本发生在花岗岩质层中,属弱震区。2.1.2 气候、气象特征建设项目所在地区临江近海,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受地理位置和季风影响,气候具有海洋性和季风性

20、双重特征,与同纬度的内陆地区相比,雨水丰沛,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均较小。本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梅雨”、“台风”等地区性气候明显。冬季受极地变性大陆气团主宰,盛行西北气流,天气寒冷干燥;夏季受热带海洋气团控制,盛行偏东南风,雨热同季;春秋两季为冬夏季风交替时期,其中春季冷暖空气互相争雄,锋面交错,气旋活动频繁,冷暖干湿多变,秋季则秋高气爽,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特点。据海门市气象站资料统计,本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028.5mm,历年最大年降水量1500.7mm,历年最小年降水量654.6mm。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49月,占全年降水的70%以上。本区日降水量50mm

21、的暴雨在310月均可出现,暴雨主要集中在59月,其中7月出现暴雨的机会较多。暴雨成因主要是台风、涡切变、槽三类。本区多年平均气温15.2,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8.0,极端最低气温-9.3。一般7月最热,达27.3,1月最冷,月均气温为2.9。多年平均风速3.5m/s,实测最大风速34m/s,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风玫瑰图见图2.1-2。夏 季春 季全 年冬 季秋 季图2.1-3 海门市风玫瑰图2.1.3 水 文(1)地下水地下水分三层。潜层含水层埋深较浅,已与地表水联成一体;第一承压含水层埋深在100米左右,水质较差,水量也不够丰富;第二承压含水层埋深在200250米,水质较好,水量丰富;是主要

22、的开采层。(2)地表水海门市濒江临海,境内沟河纵横,成网络状分布。大小沟河总数21497条,其中通吕运河、通启运河、新江海河为一级河,总长度73.23km。通吕、通启两大河流从西向东穿越全境,流经22个乡镇,流域面积达544.8km2。长江流经海门市。全市长江岸线长约33公里,年均径流量约8904亿m3,年均流速29000m3/s,流域面积约17.14万亩。长江口区北支为潮汐河段,一日两潮,最高潮位在810月,最低潮位在12月至次年2月。青龙港断面近年来平均涨潮量981亿m3,平均落潮量1351亿m3。净泄量370亿m3,年平均流量1173 m3/s。历年最高潮位6.68米,最低潮位1.2米,

23、最大潮差4.48米,枯水期平均潮差2.04米,涨落潮历时平均为12时25分。项目所在的工业集中区内灵甸河南北流向,区内长约2.5km,宽约30m,水深2m左右,南侧通过灵甸闸外通长江,灵甸闸的开关根据船舶通行情况和旱涝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每天开闸放行船只约2小时,旱时开闸引水,涝时开闸排水;十八匡河位于园内东边界,南北流向,区内长约2.3km,宽约20m,水深12m,南侧直通长江;九匡河位于区内,南北流向,区内长约1.0km,宽约10m,水深12m,南侧与区内河道相通。全市地下水有4个含水层,第一、二承压层为咸水,潜水含水层和第三承压水含水层为淡水,埋深200250米,含水量较丰富,年采用量

24、约4000万m3。水系图见图2.1-3。2.1.4 生态环境(1)农业生态项目所在地农作物以水稻、麦子、棉花和油菜为主。(2)动植物分布植物主要有杏、松、水杉、槐、竹和果树等林木。动物以猪、牛、羊、狗、兔、鸡、鸭、鹅为主,鸟类有麻雀、喜鹊、燕、鹌鹑等。2.1.5 自然资源海门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较足,土地肥沃,水、气、肥比较协调,有利于多种杂粮旱谷和棉花、油料、薄荷、黄麻、药材等作物生长。市境盛产元麦、玉米、水稻、蚕豆、大豆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其次还有油菜、黄麻、薄荷、留兰香、小辣椒、药材、水果、花卉等。全市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畜牧业有猪、羊、鸡、鸭、兔、蜂

25、、牛、马、驴等产品以及水貂、鸽、鹌鹑、花鸟等特种饲养产品。海门频江临海,丰富的长江水和黄海水资源为发展水产业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内河产鱼、河蟹、镘鲡、黄鳝、鳖、龟、牛蛙及河蚌育珠,近海产对虾、梭子蟹、锯缘青蟹、文蛤、牡蛎、扇贝、养殖海带、条斑紫菜等。另外还有蚕茧、食用菌、蔬菜和瓜果等。矿产资源有磁铁矿、大理石和矿泉水。其中磁铁矿石储量2565万吨,另有海盐。2.2 社会环境概况海门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濒黄海,南倚长江,与国际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处在我国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的交汇点,是国务院最早批准的对外开放县(市)之一,被誉为“金三角上小浦东”。海门市设有21个镇、1个乡、1个开发区、1

26、个工业园区、3个街道办事处、56个居民委员会、234个村民委员会(其中行政村231个、渔业村3个)。全市土地面积1148.77平方公里,全市户籍总人口100.13万人。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0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比上年增长14%。其中一产增加值27.8亿元,增长4%;二产增加值216.2亿元,增长14.2%;三产增加值116亿元,增长14.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5.6万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7:60.1:32.2;实现财政总收入41.0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增长28.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5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增长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18500元,增长

27、15.2%,农民人均纯收入超9000元,增长12%,均完成年度计划。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00亿元、销售收入794亿元、利税96亿元,分别增长29.1、29.8和38.8,均完成年度计划;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轻重工业占比由2006年的48.3:51.7调整为目前的38:62。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37亿元,增长45%,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29.6%,比上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总量已超过全市规模工业的三分之一,增幅高于全市规模工业平均水平。骨干企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全市120家工业骨干企业实现应税销售177亿元、入库税金11亿元,均占到全市总量的60左右。全年

28、完成建安产值340亿元,同比增长15,获得鲁班奖1项,建筑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农业总产值47.85亿元,增长4%。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16亿元,增长14.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亿元,增长23%,高出计划5个百分点;实现市场成交额349亿元,增长19.2%。海门市是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市),江苏省教育先进县(市),还是全国电化教育实验县(市)和江苏省首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教育工作评估连续三年名列南通六县(市)首位,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江苏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省级督导评估考核先进单位、江苏省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达标县(

29、市、区)。今年全市共有15所学校实施改建扩建工程,共投资5651.6万元,完成基建校舍54166m2;根据今年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在危房改造方面,共投入维修资金4672.19万元,拆除危房2730m2,维修加固校舍13174m2,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师资素质不断提升。加大力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鼓励、支持教师开展文化、业务进修,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高、职高教师学历达标率提升至100%、99.67%、97.29%、 97.39%、89.85%。以学科中心组、区域教育共同体等为平台,加强城乡联动,通过定期集体备课、相互随堂听课、实施资源共享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优化了教师专业培养机制,实现了

30、城乡教师专业水平的共同提高。搭建名师成长平台,强化名师成长内驱。全市现有在职省特级教师14人,南通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95名,海门市级以上教育骨干431名,其中初中、小学教育骨干289名,占67%。2.3 环境功能规划项目所在区域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灵甸河、十八框河、长江海门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区标准。2.4 海门灵甸工业集中区规划简介海门灵甸工业集中区位于海门市临江镇南侧,距海门市主城区中心约20km,占地面积为13.47km2,将分二期建设,滚动开发,由

31、海门灵甸工业集中区管委员会(暂由海门开发区管委会代管)统一规划、开发、建设和管理。工业集中区将选择引进生产工艺成熟、污染防治措施可靠、低污染、低能耗、高产出、高效益的精细化工、机械电子、纺织染整、纺织加工、高分子材料加工、新材料生产等产业项目,同时兼顾海门市区和海门港现有的老企业搬迁安置。规划基准年:2006年。一期(近期)规划:2006年2015年,规划面积为7.1km2;二期(远期)规划:2015年2020年,规划面积为6.37km2。一期位于沿江大道以南、十八匡河以西、大新港闸东1km以东的区域;二期位于沿江大道以北、省336线以南,十八匡河以西、省336线与沿江大道汇合线以东的区域。本

32、搬迁项目位于工业集中区的化工片区。2.4.1 产业定位工业集中区面向国内外,引进生产工艺成熟、污染防治措施可靠、低污染、低能耗、高产出、高效益的精细化工、机械电子、纺织染整、纺织加工、高分子材料加工、新材料生产等产业项目。其中,一期结合本地区的产业优势,发挥园区对优势产业的聚集作用,继续巩固和发展精细化工、机械电子、纺织染整等本地区优势产业;二期则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纺织加工、高分子材料加工、新材料生产等新型产业,培育规模化产业集群。本改建项目位于一期规划的范围内,属精细化工项目,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规划产业定位的要求。2.4.2 工业集中区土地布局规划(1)工业用

33、地规划面积8.05km2,占总用地面积的59.76%。工业用地按一期和二期滚动开发,一期用地(4.83km2)分为精细化工、机械电子、纺织染整等区域。二期用地(3.22km2)分为纺织加工、高分子材料加工、新材料生产等区域。本项目位于现有项目厂区内,为一期规划的工业用地,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用地规划的要求。(2)居住商业用地位于二期用地内,规划面积1.21km2,占总用地面积的8.98%。其中,居住区分为4块人居小区,按照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的要求,规划建设多层住宅,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主要安置工业集中区拆迁户和集中区员工,规划居住人口,一期约1万人,二期为2万人;同时,面向工业集中区和周边地区建设

34、商业中心,规划面积0.1km2, 占居住商业用地面积的8.26%。(3)行政管理用地位于一期用地内,规划面积0.06km2,占总用地面积的0.45%。主要用于园区行政办公设施的建设。(4)基础设施用地规划面积0.12km2,占总用地面积的0.90%。在一期用地内建有污水处理厂、水厂、热电厂;消防站、变配电站分布在二期用地灵甸和与沿江大道交叉处。(5)绿 地工业集中区公共绿地规划面积2.38km2,占总用地面积的17.67%,工业用地各企业的绿化率规划不低于30%。公共绿地规划分为防护绿地和集中绿地。防护绿地为各地块之间(精细化工区与纺织加工区、纺织加工区与居住商业区、工业集中区与界外敏感目标、

35、污水处理厂防护林等)、以及道路、河流沿线林带;集中绿地为园区主要的广场绿地。(6)道路广场用地工业集中区道路分为主、次二级道路系统。工业集中区内形成以沿江大道、包临公路、临东公路为中心的一横二纵主干道(宽3250米),园区内次干道包括厂区外道路和其它次干道(宽1624米)。用地规划布局详见图2.4-1。2.4.3 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规划集中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水厂、给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厂、热电厂、消防站、变电站等。(1)集中区水厂及给水管网工业集中区内将建设园区水厂,采取分质供水,工业集中区使用南通洪港水厂自来水(供水能力600m3/h)。工业用水采自园区内灵甸河(供水能力200m3/h),

36、经处理后使用。拟建设两套管网系统,即工业用水管网和生活用水管网,给水管位于主、次干道东侧和北侧,管径DN150DN500。(2)排水管网污水管道沿主、次干道西侧和南侧铺设。雨水管网沿主、次干道东侧和北侧铺设铺设,收集废水排入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雨水经管网收集后直排灵甸河、九匡河和十八匡河。(3)污水处理厂工业集中区建设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规模为一期2万m3/d,已经建设完成。二期为2万m3/d,于2013年开始建设,最终达到4万m3/d的处理能力。污水厂采用二级生化处理方式。污水处理厂选址在灵甸河东,尾水采用落潮时段泵入长江的排放方式。(4)热电厂工业集中区将新建热电厂,实行集中供热。热电

37、厂规模一期按照275t/h建设,目前已建设完成一台,另一台正在建设,二期将新增75t/h,预计于2013年3月开始建设,以满足不同阶段的用汽需要。供汽管网由热电厂统一架设、管理,工业集中区内供汽管管径一般为DN250-DN350。(5)固废处置工业集中区规划不建设工业固废处置中心,而是利用目前南通市范围内现有的固废处理设施进行处置。鉴于集中区没有规划建设固废填埋场和焚烧处理中心,填埋和焚烧处理均须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6)供电工程工业集中区已建设完成一座110KV变电所,实行双电源,分别从沿江大道和省336线路接入,以10KV配网逐步实现电缆埋地敷设,电力线路原则上以路东、路南为主要通道

38、。(7)消防工业集中区规划消防站1所,道路设置消防栓,各工厂之间应预留出消防通道,宽度大于3.5m,保证消防车通行。(8)通信工程工业集中区通信线路全部采用地下管道敷设方式,管网按基本饱和期的需要设置。电信管线原则上以路西、路北作为主要通道。综上,集中区污水厂、供电和供热等基础设施均已建设到位,自来水厂暂未建设,建设情况见表2.4-1。表2.4-1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一览表设施名称位置规模服务范围备注园区自来水厂灵甸河与沿江公路交汇处东南角(规划)近期7.5万m3/d,远期根据发展需求集中区内企业未建,目前集中区企业用水由临江镇水厂供给,明年起集中区用水由海门长江自来水厂供给,现自来水管道已铺设

39、到位。海门灵甸水务有限公司园区自来水厂南侧,靠近灵甸河一期2.0万m3/d,二期2.0万m3/d集中区及周边的临江镇、悦来镇和三阳镇一期已建,二期明年实施,目前主要接管集中区内的企业废水,临江镇、悦来镇和三阳镇暂未接管。南通联海生物热电有限公司灵甸河西侧,扬子江路北侧一期275t/h,二期新增75t/h集中区企业一期已建成75t/h,另一台75t/h已开始建设,二期75t/h明年3月实施。变电站沿江公路与与临江路交界处东南角110KV集中区企业已建2.4.4 集中区建设现状2.4.4.1 规划执行情况集中区产业布局方面,与原规划的用地布局基本一致。目前入区化工企业均布置在灵甸河(十三匡河)以东

40、,十八匡河以西,沿江公路以南,灵甸河(十三匡河)以西地块暂未开发。与环评批复中“化工项目必须布置在精细化工园区”一致;高分子材料区目前土地利用现状为农用地,暂未开发;纺织染整区近期开始开发,无已建企业,在建企业只有海门生物医药科技创业园1家,与产业布局不符;纺织加工区、机械电子区和新材料区目前土地利用现状农用地,居民点也未完成拆迁,暂未开发建设;生活配套区还有居民点未完成拆迁,暂未建设;仓储用地目前主要为农田,暂未开发利用。2.4.4.2 质量现状与变化趋势大气集中区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各测点大气污染物常规因子SO2、NO2一小时平均浓度、日均浓度,PM10日均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

41、95-96)二级标准要求;特征因子:甲醇、甲苯、三氯甲烷、丙酮、氯气、乙酸乙酯刚达检测下限,H2S、氨、HCl、硫酸雾在各点均有不同程度检出,但污染指数均小于1。集中区总体大气环境质量较好。近6年区域环境空气中SO2、NO2和PM10等常规因子浓度略呈升高趋势,但没有有超标现象;近6年区域环境空气中HCl、氨、甲烷、硫酸雾等特征因子浓度均没有明显变化,检出浓度很低,污染指数也较小,对环境的影响不明显,其他特征污染因子未达到检出限。目前环境空气中各项特征指标均低于相关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地表水集中区现状监测结果表明:7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长江断面监测值没有超标;十三匡河COD、BOD5、高锰酸钾指

42、数、氨氮、石油类、氯化物、总磷超标,十八匡河COD、BOD5、高锰酸钾指数、石油类、氯化物、总磷超标,其余的监测项目现状水质均能满足目前的功能规划要求,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要求。十三匡河、灵甸河超标,是由于这两条河流受沿岸工业、生活污染源污染,因此出现超标。从集中区2007年2012年的监测结果来看,长江海门段上断面W1W5水质监测结果变化不明显,由于长江长年累月的冲击作用导致江水中悬浮物SS较高,各断面其余水质指标变化较小。特征因子甲苯和挥发酚在2007年2012年历次监测中均未检出。总体而言,长江海门段水质较好,所有监测指标均(悬浮物SS除外)能达到地表水

43、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从集中区2007年2012年的监测结果来看,十三匡河上断面W6水质监测结果表明,COD、NH3-N、BOD5等指标监测值逐年递增,2011年6月监测值COD、NH3-N、总磷和BOD5等指标已经超标;原环评监测COD超标;本次环评现状监测结果也表明,十三匡河监测断面COD、BOD5、NH3-N、CODMn、石油类、氯化物和总磷等指标均超标。目前十三匡河水质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其原因是河流沿岸生活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该河流。从集中区2007年2012年的监测结果来看,十八匡河上断面W7水质监测结果表明,COD、

44、NH3-N和总磷监测值逐年递增;原环评监测值COD超标;本次环评现状监测值中COD、BOD5、CODMn、石油类、氯化物和总磷等指标超标。目前十八匡河水质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其原因是河流沿岸生活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该河流。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区域各噪声测点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区域声环境状况较好。2006年2012年园区声环境质量出现明显变化,噪声值升高。但企业噪声防护措施严格按照环评批复执行,均无超标现象,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地下水现状监测结果表明,评价区地下水水质达到GB/T14848-93类水标准。与原环评

45、相比,集中区目前地下水各指标的变化趋势不明显,说明园区的开发建设尚未为对园区的地下水质造成影响。土壤现状监测结果表明,6个测点所有监测项目均符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土壤环境质量良好。开发区内土壤现状与原环评时监测结果相比,重金属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土壤环境质量有所好转。2.4.4.3 环境管理现状集中区管委会及海门市环保局对区内的污染物排放、污染控制措施运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执行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集中区制定了完善的环境管理制度并构建了以管委会为核心、各部门分工负责的环境管理体系。集中区建立了环境管理制度,具备环境应急反应能力,但尚不具备监测能力,应加强集中区和市环境监测站的联系,加强环境监测能力。为保证开发区的健康发展,开发区需注意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和完善各项硬件设施等方面作出更大努力,使整个环境管理体系更加和谐有力。2.5 环境保护目标项目主要环境保护见表2.5-1。表2.5-1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环境保护对象名称相对搬迁项目规模环境目标方位距离(m)空气环境稻香村北600450户,1350人空气质量符合二级标准临江镇西北20005000人西圣村东北3000450户,1350人江校村西北15001000户,3500人水环境长江水域南520大河符合类灵甸河西250小河符合类水质标准九匡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