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绿林生态创意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绿林生态创意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 论5第一节 项目概况5第二节 承办单位简介5第三节 研究工作的依据与范围7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10第一节 项目的建设发展规划和国家产业政策10第二节 项目建设背景11第三节 项目的发展现状13第四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5第五节 项目优势20第六节 市场预测22第三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26第一节 项目选址26第二节 交通、邮电状况26第三节 项目建设条件26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32第一节 规划原则32第二节 发展战略33第三节 总平面布置33第四节 建筑工程方案404.1建设内容40第五节 项目定位41第六节 功能定位42第七节 项目亮点建设43第五章 配套设施建设4
2、4第一节 供电系统44第二节 给排水设施46第三节 供热48第四节 消防工程48第六章 环境保护与安全卫生51第一节 设计依据51第二节 环境保护51第三节 安全卫生55第七章 项目招标方案、实施办法和项目实施进度56第一节 项目招标方案56第二节 招标范围56第三节 招投标方案组织方式56第四节 招投标方案招标方式56第五节 项目工程设计管理59第六节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61第八章 投资估算62第一节 投资概算62第二节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64第三节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6第九章 节能分析与合理利用能源66第一节 设计依据及采用设计标准和规范66第二节 项目节能背景分析67第三节 能源耗用分析6
3、9第四节 节能措施70第五节 其他节能措施73第六节 节能效果分析结论74第十章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分析76第一节 经济效益76第二节 社会效益76第四节 综合分析78第十一章 项目风险与结论79第一节 项目经营主要风险及对策分析79第二节 结论81第三节 建议82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县绿林生态创意农业产业园1.2 建设性质:新建1.3 承办单位:*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1.4 协办单位:*县?乡人民政府1.5 建设地点:*县?乡1.6 建设期限: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1.7 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23亿元;*县绿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筹10元,引进
4、资金12.5亿元,银行贷款1亿元,申请上级农业产业发展资金5000万元。1.8合同作形式。一是*县绿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县绿林乡联合组建设一家公司共同开发。二是由*县绿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其它公司独立开发。第二节 承办单位简介:2013年3月,绿林集团在饶阳与*县绿林乡人民政府,投入6.5亿元共同创建*县绿林生态创意农业产业园项目,2013年5月,绿林集团投入5000万元成立*县绿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单位简介: 按照“围绕产业特色抓招商、围绕产业优势上项目”的发展思路,*县规划建设了占地100平方公里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位于*县北部,辖二镇。园区立足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
5、现代农业先行区、经济发展带动区”总体目标,紧紧围绕农业转型这一主题,牢牢把握蔬菜产业这一重点,以蔬菜批发市场为核心,规划建设了六纵三横交通网络,内设综合管理服务区、核心示范区、高科技育苗区、设施园艺区、种植农业区、生态养殖区、农业产业化项目区、休闲观光及民俗接待区等八大功能分区 1、区位优势园区地处京津经济圈、渤海经济圈和首都经济圈的最佳结合点,京、津、石三角之中心,北至京津各180公里,两小时内可直达北京、天津、济南、石家庄四地五个机场,天津港、黄骅港两个港口,京九铁路、大广告诉贯穿全区,与京福高速、石黄高速、青银高速、京珠高速、京昆高速、保沧高速相接,交通四通八达,区位优势明显,是东出西联
6、、南进北上的“黄金十字架”的核心位置。 2、产业优势产业规模 :全县蔬菜种植面积38万亩,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大30万亩,年产各类蔬菜200余万吨,瓜果30万吨,是中国蔬菜之乡、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蔬菜标准园创建县。园区位于全县蔬菜种植的密集核心区,雄厚的产业基础既为蔬菜生产上游产业提供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又为下游产业提供了丰富的生产原材料。 市场体系 :县瓜菜果品交易市场位于园区中心位置,市场建于1997年,总投资3800万元,占地300亩设有果菜检验检测中心、信息中心、电子结算中心、监控中心四大中心,年交易量36.2亿公斤,交易额37.6亿元,交易品种达40多个系列,100多个
7、品种,以成为冀中最大的蔬菜产地批发市场,是全国五十强蔬菜批发市场、农业部定点鲜活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农副产品批发行业百强市场、全国蔬菜流通协会定点批发市场、全国诚信经营示范市场。 2、资源优势生态资源 产业园区位于华北平原东经11533-11551,北纬3804-3821之间,属于温暖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境内土壤以潮土为主,占99.85%,土层深厚,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好,适宜蔬菜等多种农作物生长。近年来大力实施生态林建设,方田林网工程走在了全省前列,是休闲度假、养生休闲的绝佳之地。目前,园区管委会正在有机融合蔬菜果品采摘
8、、历史文化古迹、民俗文化、生态林区、工艺美术等旅游资源,规划开发农业观光旅游路线,打造冀中南旅游观光名城,诚邀各地投资商在旅游路线包装、基础设施完善、餐饮娱乐等方面寻求合作。乡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南偏2.5公里处,东临留楚乡,西与安平接壤,北与饶阳镇连接,南邻里满乡,五公镇为界,行政面积6417公顷,耕地面积为4628公顷,辖25个行政村,总人口29000多人。2010年乡村劳动力15246人,机电井861眼,农作物播种面积7047公顷,蔬菜播种2026公顷,果园面积315公顷,林地460公顷,生猪存栏21500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484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2020万元,林业产值89万元,牧业
9、产值5845万元,农村非农行业产值479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60万元。一是全力扩大棚室建设规模。该乡充分利用上级扶持政策,按照“沿线发展、成方连片”的思路,通过“引龙头、建基地”的形式,进一步壮大棚室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档次。新增棚室大方7个,占地1250亩,同时成立了横头阔地、程各庄诚友、张苑村久旺等10余个蔬菜专业合作社,引进了市场前景广阔的白灵菇等温室新品种,棚室总数突破25000亩。同时,该乡继续扩大小拱棚韭菜和核桃大方规模,新增小拱棚韭菜2000多亩,核桃6500亩,核桃间作韭菜种植将成为该乡设施农业新的亮点。 第三节 研究工作的依据与范围 3.1 研究工作的依据1、中华人民共
10、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四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4、中共十八大报告全文;5、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6、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计办投资200215号);7、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8、有机产品(GB/T19630-2005);9、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规范和技术规程;10、项目单位提供的技术和财务等基础资料。(1)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县2011-2015年建设规划(3)衡水市现代农业产业近、中、远期发展规划(4)衡水市扶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政策(6
11、)国家及项目所在地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规定(7)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及资料。3.2 编制范围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要求,本项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1)项目背景分析;(2)项目建设的意义;(3)项目建设的依据;(4)项目建设条件分析;(5)市场现状及预测;(6)项目建设的内容和规模;(7)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8)项目建设进度安排;(9)项目组织运作;(10)项目的社会效益分析及经济效益分析;(11)项目的生态状况分析及评价。3.3 研究工作概况受*县绿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县绿林乡人民政府的委托,组织专家进行了*县绿林生态创意农业产业园报告的编制工作。对项目的市场现状和
12、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围绕着当地资源情况及建设场地等建设条件进行了研究,并依据调查收集到的资料以及项目单位提供的基础数据资料,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编制了本报告。3.4 指导思想按照中央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发展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主线,力争用6年时间,着力将*县绿林生态创意农业产业园打造成为集现代优质绿色农产品种植基地、优质畜牧养殖基地,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和培训基地、农业观光休闲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农产品物流配送基地于一体的,充分体现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理念的国际一流的生态创意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生态园,保证第一、二、三产业的互融互动,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有效嫁接,文
13、化与科技紧密融合和产业价值的乘数效应。利用科技、人文的创造力,围绕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资源,对农业生产、加工、运输、销售、服务等产业及对农业休闲、观光、度假、体验、娱乐等功能进行创新,使农业各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彼此良性互动的产业价值体系,形成创意农产品、农业文化、农业活动和农业景观,不断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打造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和生活方式和一种高文化艺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休闲农业新业态。以此为载体,整合乡村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以农民土地入股形式,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加速土地流转,实行规模经营,综合开发,并按照资源资本化、资本证券化的发展思路,
14、着手打造现代化农业上市公司,实现由传统农业向法人农业的跨越。积极创建集农业结构调整、三产融合发展、农业科技集成、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于一体的一流示范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步伐。3.5 研究结论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休闲农业、观
15、光农业,创意农业应运而生。中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并形成了景观各异的农业生态空间,具备发展观光农业的天然优势。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的一大特征是它体现了各地迥异的文化特色。中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各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习俗有着明显的差异,文化资源极为丰富,为观光农业增强了吸引力。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业观光旅游在大中城市迅速兴起。观光农业作为新兴的行业,既能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解决农业发展的部分问题,也能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还能够带动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的发展,改变农村面貌,是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提
16、供新的思路。因此可以预见,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这一新型产业必将获得很大的发展。绿林生态创意农业产业园项目开发的直接社会效益是将会增加当地居民就业机会,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利于区域品牌形象的打造和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同时将提高知名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县经济发展。扩大交往,促进合作,陶冶情操,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在经济效益方面,规划建设的绿林生态创意农业产业园项目财务指标表明该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且风险都在可控的范围内。通过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此项目都是可行的,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举措,本项目可行必要的。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第一节 项目的建设发
17、展规划和国家产业政策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目标。特别是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提出了“四化同步、五位一体”新论断、新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点强调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
18、供给。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我国经济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的重要阶段。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处在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阶段。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
19、断加快,为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广阔空间。特别是近年来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有力支持,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连续8年实现稳定增长,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持续发展奠定扎实基础。但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农业基础薄弱,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比较效益下滑,务农农民素质不高,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难度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增多,市场调控日趋复杂,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影响不可低估。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必须统筹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我国农业处在传统农
20、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建设,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传统的耕作方式、发展模式、增长手段依然在农业发展中占有极大比重,依赖水土资源消耗来增加农产品供给、依赖“大而全”“小而全”模式来促进农业发展、依赖增加化肥农药等投入品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依赖传统耕作方式来发展农业生产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产品供给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并重转变;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农业生产条件由主要“靠天吃饭”向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转变;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
21、变;农业经营方式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提高组织化程度转变。切实把农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通过政策支持和机制创新,可以在一定区域内积聚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资源,为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和方式搭建重要载体和平台,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突破口,是引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节 项目建设背景 民以食为天,食以菜为先。蔬菜是城乡居民日常生活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人口的剧增和城乡居民生活品位的日益提高,人们食用蔬菜的数量将逐年增加。同时,市场蔬菜供需矛盾日益加剧,蔬菜价
22、格连年高涨成为广大市民十分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为了有效破解市民买菜贵,吃菜难的这一社会热点问题,近年来河北省把发展设施蔬菜,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市民“菜蓝子”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重点建设。2013年1月,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到陕西、辽宁调研北方冬季设施蔬菜生产情况。他强调,大力发展北方设施蔬菜、保障市场均衡供应是农业部门贯彻十八大精神、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的重要举措。要进一步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大投入力度,大规模推进蔬菜设施建设,确保全国蔬菜均衡稳定供给。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制定的“菜篮子”工程的顺利实施。我国畜牧养殖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23、,创造了连续20年持续增长的奇迹,年均增长约10%,产值增加近5倍。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的支柱产业。但是,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畜禽饲养规模越来越大,畜牧业生产带来的排泄物以及由畜禽饲料和产品带来的有毒残留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畜牧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污染源。奶牛场的污水、粪便中含有BOD、COD、SS、大肠杆菌、蛔虫卵、氮和磷等大量的污染物质,这些物质,不但污染空气,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而且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以及孳生的蚊蝇,会使环境中病原种类增多、菌量增大,出现病原菌和寄生虫的大量繁殖,造成人、畜传染病的蔓延,尤其是人畜共患病时,会发生疫情,给人、畜带来
24、灾难性危害。本项目利用奶牛养殖场的粪便生产沼气和有机肥,沼气用于蔬菜大棚采暖和发电,沼气工程产生的沼液用于菜地叶面肥,有机肥用于菜地种植施肥。有机蔬菜是目前国际上对无污染、天然种植的蔬菜的一种提法。它要求蔬菜在种植过程中不能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化学品,也不能使用转基因技术,同时要经过独立机构的认证。现在人们对安全食品的需求日益强烈,而有机蔬菜的种植讲究的是安全、自然的生产方式,可以很好地促进和维持生态平衡。有机蔬菜无化学残留,口感佳,而且已被证明比普通蔬菜更具营养。有机蔬菜被誉为“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发表的一份报告分析表明,在过去的10年间,在一些国家的市场
25、上,有机农产品的销售额年递增率超过20%。这与一些常规食品市场的停滞不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欧美,有机蔬菜是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产业。在过去六年中,销售量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中国的有机蔬菜目前无论是规模还是发育还很低,总体上还处在起步阶段,并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有望成为一个新型的食品支柱产业。本项目将养殖、能源、种植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奶牛养殖场废弃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的目标;通过生产沼气,为有机蔬菜大棚提供热源,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通过沼渣、沼液的施用,生产有机蔬菜,使养殖走上能源、生态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轨道,废弃资源的梯级利用、无害化处理、绿色
26、能源、有机肥的生产,可进一步促进农村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建设按照公司+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把农户的土地租过来,再聘请农户过来种植蔬菜,由公司提供技术指导,“这样一来,农户可以收到土地租金,种菜也可以领到工资”。另外,农民以土地入股,公司每年将利润的15%用于分红,带领农户共同富裕。通过公司引入优良品种,对全县蔬菜种植业具有较强的带动和示范作用,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公司在做好配套、改善农业设施的同时,聘请农业专家指导农民进行科学种植,提高农民的种植技巧,保证高产量和品质。项目的实施可以显著提高当地蔬菜种植技术的引进和推广,为农民提供新的增收致富渠道,增强农民进行结构调整的信心和决心
27、,带动当地的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从而壮大主导产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具有很强的生态适应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展无公害小麦生产,对于改善小麦品质,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租用5万亩耕地,用于生产无公害小麦,对于调整当地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
28、节 项目的发展现状、建设规模本项目建设有机蔬菜种植基地10000亩,年产有机蔬菜28800吨,蔬菜采摘后,对蔬菜进行分级、清洗、编码、冷藏,并采用配送到家的服务模式,为北京、天津等地的家庭提供“有机蔬菜供应到户”服务,降低流通成本,降低蔬菜价格,保障“菜篮子”工程的顺利实施。本项目在建设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的同时,还采用循环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建设清洁生产示范型循环生态农业,即种植苜蓿、养殖奶牛和沼气工程。项目建成后,将形成“种植苜蓿-奶牛养殖-沼气工程-有机蔬菜种植”四位一体的循环生态农业,即种植的苜蓿作为奶牛的饲料;奶牛养殖的粪尿生产沼气;沼气输送给有机蔬菜大棚用作采暖燃料;沼液用作菜地的叶面肥
29、;沼渣用来生产有机肥,作为有机蔬菜肥料,建设清洁生产示范型循环生态农业示范企业。本项目租用5万亩耕地,一茬用于种植无公害小麦,待小麦收割后,种植玉米,在玉米籽乳熟期进行全株采收,用于生产青贮饲料。根据产品市场情况,结合企业技术实力和经济实力,项目建设的具体规模如下:建设规模方案表表1-1序号建筑名称占地面积规模1有机蔬菜种殖工程10000亩年产有机蔬菜28800吨。2蔬菜清洗、包装、配送工程200亩包括冷库、清洗车间、包装车间、综合办公楼等,总建筑面积133333.3 m2。3苜蓿种植5000亩年产鲜苜蓿25000吨4奶牛养殖工程240亩奶牛存栏3000头,年产鲜奶19888吨。5沼气工程10
30、亩日产沼气3366m3,夏季用于发电,冬季用于蔬菜大棚供暖6粮食种植工程50000亩年产优质无公害小麦25000吨7青贮饲料加工厂、空调低温储粮库85亩年产青贮饲料20万吨总计65370(亩)2、建设目标公司采用先进的“从田间到餐桌”直供会员的服务模式,做到从采摘、包装到配送的全产业链统一标准与监控,使得每一颗有机蔬菜从田间到餐桌的时间不超过24小时,充分保证“最新鲜,最优质”。通过提供“有机蔬菜供应到户”服务,减少了流通环节的各种成本,直接向客户提供物美价廉的蔬菜,即降低了菜价,又保证蔬菜的安全性和新鲜性。公司制定严格的“从农田播种,到蔬菜上桌”的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建立了条形码管理体系,
31、确保食用的每棵蔬菜都是天然安全的。公司通过公司+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租农民的土地再聘请村民种,由公司提供技术指导,让农户收租+领薪,带动当地百姓脱贫致富。项目建设空调低温储粮库,将粮食种植基地生产的优质无公害小麦低温储藏,保障小麦品质,生产安全、放心的优质粮食。针对项目所在地衡水地区农作物多是一季一熟,因此秋冬季就会出现养殖饲草料缺乏的现象,特别是鲜青饲草料。养殖场以干草饲喂,极大地降低了饲草的营养成分和适口性。本项目建设青贮饲料工程,通过青贮加工,做成的青贮饲料不仅营养丰富、青鲜、适口,而且解决了秋冬饲草匮乏的困扰。项目可以节省饲料成本,促进农业良性循环。项目建成后,将建成农业生态系统内的
32、资源循环利用,建立畜牧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经营,实现传统畜牧业向“资源畜产品再资源化”的现代农业生产过程转变,实现农业生产的区域循环;通过加大农业生产与加工过程中的废物综合利用力度,提高资源转化率,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经济体系。3.1 项目建设起步良好3.2 现代农业产业迅猛发展 第四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1 挖掘地方特色,壮大地方经济的需要4.1.1 饶阳农业资源具有很大的优势4.3 实施文化生活繁荣工程,激活民间文化发展的需要4.4 消费者需求的需要4.5 企业提高竞争实力的需要 第五节 项目优势5.1产业优势5
33、.2 基础优势5.3 环境优势 第六节 市场预测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是可行、必要的。第三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第一节 项目选址本项目拟建于衡水市*县绿林乡饶安路以南,里满沟以东,留楚排干渠以北。 第二节 交通、邮电状况 第三节 项目建设条件3.1 自然环境条件3.1.1 地理位置3.1.2 地形与地质条件3.1.3 气象条件3.1.4 水文地质3.1.5 植被物种3.1.6 周围环境新建项目所在区域内无水源地、自然保护区、文物、景观等环境敏感点项目厂址周围环境较为简单,由于建设区域内无工业企业,周围的主要噪声污染源是道路交通噪声,目前区域内声环境质量一般。项目所处区域属城市人工生态环境,系统
34、内主要生物为各种绿化树木及各种鸟类、昆虫等,无珍稀物种及被保护生物,生态环境质量一般。3.2 经济社会概况3.2.1*县发展概况3.2.2 现代农业建设3.3 配套条件(1)道路:项目四面环路,这些道路均与城市道路相连,可以构成快捷方便的交通路网,道路基础适宜项目建设。(2)供电:项目附近有高压线路,可直接引入项目区,以满足本项目需要。(3)供水:本项目给水由自备水井供给,可满足项目用水要求。(4)排水:在项目区内建设雨水和污水排放管道,经处理后排入城市排水管网。(5)供热:项目冬季取暖供热由自备锅炉供给。3.4 选址结论该项目选址符合饶阳发展规划,项目区周围道路网络发达,能满足物流运输要求,
35、项目区地质条件好,地势平坦,配套条件水、电、路、热能够落实。项目选址是合理的、可行的。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 第一节 规划原则 以区域总体规划为依据,充分发挥本项目自身特色,并融于周围环境,合理建设,严格遵守国家规范标准。 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和先进的设计思想,建设高标准、高效能、环保型的绿色产业基地。 以合理的空间组织方法,使基地内各项功能有机结合,交通运输通畅,便于环境美化。 充分利用自然地貌,人文景观,强调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创建空间层次丰富的基地环境。 第二节 发展战略 第三节 总平面布置3.1 总平面布置原则 依据国家设计规范标准及区域规划要求,以及用地条件及内部功能,合理安排布置建设内容和
36、功能分区。 充分考虑分区布置与相互关系,避免各种流线交叉混杂,线路清晰明确、联系紧密。 注意不同功能区的出入口位置,及其与城市道路及周围环境的关系,合理布置道路交通网络与运输路线。 合理布置各建筑物的平面及竖向关系,使其有良好的通风及消防安全保障。 绿地景观与建筑功能和交通结构相结合,形成环境优美、绿色生态的基地环境。 在三维空间上组织各种功能区及建筑单体,形成高雅、有机、合理、独具特色的空间序列。3.2 总平面布置综述 第四节 建设工程方案4.1建设内容4.2 主要建筑物方案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约*平方米:本项目建筑构造设计以简洁明快、美观实用为主,并与周边企业及路网绿化相协调,结构设计建筑物
37、按地震烈度7级设计。 第五节 项目定位 第六节 功能定位 第七节 项目亮点建设第五章 配套设施建设 第一节 供电系统1.1 设计依据及范围民用建筑设计规范(GB50352-200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1.2 供电方案本工程用电电源在项目区范围内安装1台2000KVA的变压器,用电设备总容量约为2100KW。按规范规定,本工程除消防用电为一类负荷外,其余用户二类用电负荷。照明配电电源引自*县变电站,正常照明采用密集型母线槽供电,事故照明采用双电源回路自动切换。防雷部分按三类防雷建筑物设置,利用土建基础做接地装置。计算机系统接地单
38、独设置:接地采用TN-C-S系统,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本项目设备总装机容量为2100kW,计算有功功率1575kW,无功功率1215kvar,年用电量567万kWh。 1.3 通信、电视、网络系统本工程项目区通讯、电视与网络系统采用综合布线,系统接入电视网,穿管线在土建施工时埋设,安装由电信及有线电视部门负责。 第二节 给排水设施2.1 研究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4)生活饮用水质标准(5)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2.2 给水方案(1)给水水源本项目给水采用自备水井解决。本项目用水量约为6.93万吨/年,给水管网完全可以满足本项目用水的需要
39、。(2)消防给水室外消防用水由室外消防栓直接供给。进水管道为200-300。2.3 排水方案结合地形特征和道路建设铺设排水管道,采用雨污水分流排放。室内污水经过化粪池处理后,用管道排至污水管道。室外采用污水、雨水分流制排系统,所有污水均集中排入下水道,由污水处理系统统一处理。2.4 雨水系统雨水单独排放。设计重现期为一年,持续5min的暴雨强度为3.43l/s.100m2。雨水经场区内雨水管网汇入地下消防水池,作为消防用水及平时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多余雨水经溢流口排出厂外,接入雨水管网。第三节 供热本项目热源采用地热井供热,沿道路建设分别铺设供热管道,完全满足本项目需要。本项目采暖面积2800
40、0平方米,采暖负荷1470KW。 第四节 消防工程4.1 消防工程规划原则1、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以全面安排、有利生产、保障安全为出发点,做好区域内防火规划和灭火设施的规划建设。2、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消防科技,努力消除火险隐患。3、增强消防意识,积极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严格执行有关消防规范、规定和标准。4、区域内消防规划应与交通、给水、燃料、电力、电信等规划相衔接,坚持近远期结合,统一规划,同步建设。4.2 工程措施1、合理划分消防责任区并设置消防队(站)根据用地布局与功能结构,消防管理结合城区整体一并进行消防规划。2、消防通道消防通道路中心线间距不宜超过160米。消防通
41、道不得小于4米。新建的交叉路口,道路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5米,以利消防车通行。3、消防供水消火栓设置:管网上布置地下式室外消火栓。室外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道路宽度超过60m时,宜在道路两边设置,并宜靠近十字路口。消火栓距路边不应超过2m,距房屋外墙不宜小于5m。室内外消火药味栓的间距不应超过120m。4、消防通讯消防通讯主要应保障火灾报警和灭火指挥调度迅速、准确可靠,要充分利用无线和有线两种通信手段,不断完善消防通信系统。火警台与供水、供电、供气、急救中心、交通部门之间应设通讯专线,逐步建成图象传输指挥系统,实现火灾现场的图象声音通讯。4.3 防震地区很少发生地震,震级都在6级以下,一般建筑按7
42、度设防,生命线系统工程和地震发生后易发生二次灾害的建筑、高层建筑及重要建筑应根据抗震评价进行抗震设计。第五节 其他设施5.1 安全保障措施完善活动场所的安全防护设施;消除通讯信号盲区;与公安、医院等部门联合建立旅游紧急救援体系。5.2 环卫设施建设建设垃圾回收、中转及无害化处理设施,其服务范围覆盖整个城镇及各个区域。具体如下:垃圾回收设施:主要包括在住宅小区,餐饮休闲区,产品展示销售商业区,各类活动区、游客集散地及其周边地区,设置若干分类垃圾箱。垃圾转运站:建设1个垃圾转运站。无害化处理设施:根据区域垃圾产出量,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场。5.3 邮电通讯建设重点建设内容包括程控电话设施、移动通讯设
43、施、国际互联网设施等。5.4 景观绿化充分利用灌木和花草进行绿化划分功能分区;在游客观光通道进行景观绿化;采用生态停车场,提高绿化率。第六章 环境保护与安全卫生第一节 设计依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第二节 环境保护2.1 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营对环境的影响2.1.1 项目建设期对环境的影响项目建设过程中,场地平整、掘土、地基深层处理及土石方、建筑材料运输、设备装配等施工行为,在一定时段内都将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材料及土石方运输车辆噪声;现场施工噪声;运输车辆的汽车尾气及燃油机械排放的燃油废气;施工
44、中土方挖掘、平整场地以及装载运输产生的二次扬尘;施工作业产生的生活污水;挖掘土方等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施工现场周围的景观影响。由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施工期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地面扬尘污染,污染因子为TSP。这种污染影响是暂时的,可逆的,工程一结束,污染影响也就随之而停止。清理土地、挖掘地基、挖土和填土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尘埃排放物,会在短期内大大影响当地的空气质量。粉尘排放量随施工作业的活动水平、特定操作和主导天气的不同每天变化很大,而且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在施工现场临时修筑的道路上,车辆往来行驶所引起的。2.1.2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废气,项目建成后废气主要有饭店厨间烟气和车辆尾气,废气污染物主要
45、有烟尘、SO2和油烟等。废水污水中的主要的污染物有:COD、BOD等有机物。固体废弃物项目建成后,其排放的主要固体污染物主要有两个来源:建筑废渣和生活垃圾等。2.2 环境保护防治规划2.2.1 施工期间污染处理措施施工期间比较明显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三点:一是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二是施工中平整场地、混凝土运输搅拌等作业产生的地面扬尘;三是施工期间的生活污水。1、施工机械运行时的噪声辐射源强在75115dB(A)范围内,距离声源30米范围内的噪声辐射值超过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制标准,如果施工机械放置位置距离边界较近,施工时应采取适当的隔声措施。2、对于施工期间产生的扬尘,在不同的施工环节采取
46、不同的措施,力争使其对环境的污染降至最低。扬尘严重时实行洒水作业。3、在起步区污水系统未建成前,施工期间产生的生活污水,要加强管理,污水实行统一收集、定时、定点运至污水处理厂,防止对周围环境的污染。2.2.2 运行期间污染处理措施1、废气治理把绿化与环境保护工作结合起来,针对各种污染类型,有选择地种植抗污染的植物和防护林带,以达到辅助净化环境的目的。在游客中心区内种植净化能力强的树种,阻挡和吸滞粉尘。加强货运车辆扬尘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在道路上逐步限制不符合运输标准的车辆通行。加强对汽车尾气的监测和防治,淘汰尾气排放不合格的车辆。2、水污染防治污水排出均需经过初级处理,再进入污水管道。实行污染排放许可证制度和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加强对各排污单位的监督管理。建设污水统一排放体制,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推行节约用水的奖励措施,逐步实行定额用水制度,规划建设中水处理设施,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3、噪声污染整治合理调整交通设施布局,科学组织路网系统,提高道路的质量等级,解决车辆的疏散问题,减低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