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新万兴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0912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新万兴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四川省新万兴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四川省新万兴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四川省新万兴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四川省新万兴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新万兴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新万兴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川省新万兴碳纤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简本公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四川省新万兴碳纤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四川省新万兴碳纤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委托成都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对项目进行环境影响的评价工作。评价单位在现场踏勘、收集工程资料、进行环境状况调查和工程分析的基础上,初步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现将编制情况及编制成果公示如下:一、建设项目概况1.建设项目由来作为跨世纪三大科学支柱之一新材料的代表碳纤维具有高比强度、比模

2、量等优异性能而为人们称道,并成为航空、航天、风力发电、海上采油、快速交通等新兴工业与尖端武器所必不可少的国家战略材料。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至今尚未拥有稳定达标的工业化PAN基碳纤维产品、生产装置及成熟的软件制备技术。国际上也仅有日本、美国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与地区拥有并掌握该技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应用对提高国家安全实力和工业产品的竞争能力至关重要,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事和经济实力的标志之一。根据刘纪明董事长投资控股注册的四川省新万兴碳纤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万兴”)的发展规划,公司最终的产品构成为碳纤维复合材料产品项目。其中,“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项目”中

3、年产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24000只、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风电叶片1000片已委托成都市环境科学保护研究院编制完成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并获得了省环保局的批复(川环审批2009307号)。考虑到项目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的不确定性,且生产工艺基本相同,业主方重新进行了备案,将“年产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24000只、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风电叶片1000片”统一纳入“年产500吨复合材料制品”体系中再进行评价,产品名称统一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不再以某一具体品种定位。因此,项目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均发生了变化,本次环评将涵盖年产1000万平方米碳纤维预浸料、年产500吨复合材料制品。本项目拟选于四川省乐山市夹江

4、县新场镇星和村9社工业用地范围内建设,总投资5.6亿元。项目经夹江县发展和改革局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夹投资备51112610905050018号予以备案。2.建设项目简介项目名称:碳纤维复合材料产品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四川省夹江县新场镇星和村9社,其地理位置见附图1。项目总投资:56000万元,其中自筹26000万元,贷款30000万元。建设期限:自2010年2月起至2013年12月止3.建设项目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1)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改本),在鼓励类项目第“二十、纺织” 中第4项“

5、有机和无机高性能纤维及制品的开发与生产碳纤维(CF)(拉伸强度4,200MPa,弹性模量240GPa)、芳纶(AF)、芳砜纶(PSA)、高强高模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聚苯硫醚纤维(PPS)、聚酰亚胺纤维(PI)、聚四氟乙烯纤维(PTFE)、聚苯并双噁唑纤维(PBO)、聚芳噁二唑纤维(POD)、玄武岩纤维(BF)、碳化硅纤维(SiCF)、高强型玻璃纤维(HT-AR)等)”。本项目属于碳纤维预浸料和碳纤维复合材料产品的生产,项目所使用碳纤维为12K(12000根单丝)聚丙烯腈基(PAN)碳纤维,碳纤维的拉伸强度4200MPa,弹性模量240GPa,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范

6、围,项目经夹江县发展和改革局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夹投资备51112610905050018号予以备案。因此,本项目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2)项目规划选址符合性分析项目所在地位于四川夹江经济开发区内。四川夹江经济开发区是四川省人民政府夹江经济开发区1999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2006年8月通过国家发改委重新审核,同意批准设立为省级开发区,是全省38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之一。园区规划面积15.26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为15.16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为东至成乐高速公里,南至新场镇合兴村以南,西至省道103线,北至新场镇与土门乡交界处。产业定位为:陶瓷业、新材料、农产品加工业。园区的环保准入门槛

7、:1)禁止及限制发展的产业不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的相关产业;新建冶炼、有色和黑色冶炼产品、石墨及炭素制品、焦化、纯碱、烧碱、水泥、燃煤发电机组、进口废旧物资和工业废物处理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业;新建涉及氮肥、磷肥、尿素等生产工序的农产品加工业;技术落后、项目清洁生产水平不能达到行业清洁生产标准二级标准要求或低于全国同类企业平均清洁生产水平的项目。2)鼓励发展的产业陶瓷、新材料、农产品加工等符合产业规划的行业;优先引入低污染、低能耗企业;在用水、节水、排水设计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及清洁生产标准达到或优于国家先进水平的项目。3)允许类园区及各片区主导产业的上下游产业、循环经济项目,以及与

8、园区和片区主导产业相容的、不形成交叉影响的产业。四川夹江经济开发区调整区位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已取得四川省环境保护厅的审查(川环建函2012420号)。本项目所在地位于四川夹江经济开发区的北部产业组团陶瓷高端产业区。项目属于规划区现有企业,本期项目包含有“年产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24000只、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风电叶片1000片”已经取得省环保厅批复(川环审批2009307号)。项目所在地东面为四川新中源陶瓷有限公司,新材料企业对环境空气质量(如粉尘)无特殊要求,且符合规划区产业定位,与四川夹江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分区不冲突。经现场勘察,项目所在区域为该县规划的工业用地,周围无学校、医院、文物保护、风

9、景名胜等环境敏感目标。选址周围不存在制约本项目建设的因素存在,与周围企业相容。同时,该用地为工业用地,项目经夹江县规划和建设局同意。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四川夹江经济开发区产业定位,基本符合园区总体规划要求,合当地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与周围环境相容。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1)地表水环境龙头河设置的3个监测断面中,各监测断面指标值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域标准;金牛河和红旗水库各项指标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域标准限值。区域水环境质量较好。(2)声学环境工程项目区域的噪声环境,昼间分布范围在46.154.6

10、分贝之间,夜间分布范围在41.347.8分贝之间,满足声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区标准限值要求。评价结果表明,项目拟建地声环境质量良好。(3)大气环境评价区域内各监测点SO2、NO2、TSP、PM10、氮、氟化物、CO、氰化氢、苯胺类、丙烯腈等指标均满足相应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尚有一定的容量。(4)地下水环境区域地下水各监测点各监测因子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表1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评价对象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定的评价范围

11、本工程现状监测及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导则规定的条件导则规定的评价范围环境空气当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时边长不应小于5km以项目为中心周围的55km2范围内地表水环境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5000m3/d、地面河流为小河时3km龙头河:夹江县城镇污水处理厂排口上游约500m至下3000m。声环境当评价工作等级为二、三级时厂界外200m范围适当缩小厂界外200m以内地下水当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时调查评价范围小于20km2三级评价以能说明地下水环境的基本情况,可满足环境影响预测和分析的要求为原则确定调查评价范围。本项目不排放废水,评价范围为厂界范围内。风险评价等级当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时厂

12、界外3km范围内以项目为中心周围3km范围内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建设项目的环保措施及达标排放(1)废气污染源环保措施及达标排放本项目废气污染源主要有:预浸料生产时纤维毛丝的无组织排放;涂胶设备和混合设备清洗时产生的丙酮和甲基吡咯烷酮废气,属于无组织排放;复合材料产品制件喷漆时产生的喷漆废气;燃气锅炉产生的燃烧废气;食堂生活油烟。1)喷漆废气复合材料产品根据需要进行喷漆表面处理,设有1间烤漆房,为电加热式烤漆房,其主要由烤漆室、热风发生器和电控制柜等组成。喷漆时主风机将新鲜空气从进风口吸入,先经过第一道滤尘网把空气中的大粒灰尘过滤掉,然后送入烤房顶部气室,空气流经

13、过顶部滤棉(厚度不低于5cm)被过滤干净后从顶部均匀向下流动,在复合材料产品周围形成风幕,再经过地棉滤去除喷漆过程中的漆雾、杂质,经地台、环保柜、出风管于厂房顶排放(高15m),烤房内始终保持正压力,可以阻止房外灰尘进入。采取“过滤棉+活性碳”吸附有机废气,可有效的去除废气中的三甲苯、二甲苯,对0.3m颗粒的过滤效率在99.99%以上。本项目油漆中含二甲苯7-9%,稀释剂中含二甲苯30-35%,则二甲苯的产生量为3.075t/a。按照每天操作时间按5小时计、工作时间为330天,二甲苯的产生速率为1.86kg/h,风量按10000m3/h计。喷漆房为密闭喷漆房,房体侧面装有工作门,方便工作人员进

14、出,在开关门时将有少量的废气溢出,废气捕集率为96.67%,排放量为1.798kg/h,废气量为10000m3/h,经活性炭过滤率按95%计算,则二甲苯的排放浓度为8.99mg/m3,排放速率为0.0899kg/h,排放高度为15米,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表2中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排放(二甲苯70mg/m3),排放速率低于表2中排放速率(二甲苯1.0kg/h)。2)锅炉烟气处理本工程生产车间将设置中央空调,热源由厂区动力站内所设的燃气锅炉来提供冬季所需的6050的空调用热水,锅炉房内需设一台6t/h的锅炉。燃料采用天然气,天然气用量为0.4t/h。污染物排放浓度满足国家标准

15、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要求烟尘: 50 mg/Nm3,SO2:100 mg/Nm3。3)食堂生活油烟食堂采用天然气或液化气为燃料,为清洁燃料。食堂烹饪过程中会产生饮食油烟,食堂建成后满足行政人员及倒班人员约200人就餐需要,年运营天数为330天。按照国家关于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标准要求,安装净化效率为不低于75%的油烟净化装置,确保其排放烟气中油烟浓度值达到标准限值的要求。食堂排放的油烟经油烟净化设施处理后通过烟道屋顶排放(约15米),能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油烟浓度2.0mg/m3)。(4)无组织排放

16、纤维毛丝:碳纤维在装纱引纱时,会产生少量的纤维毛丝,属于无组织排放,预浸料厂房内采用换气的措施,设机械排风,换气扇风量为100000m3/h,排放浓度为0.57mg/ m3,其排放浓度能够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无组织排放浓度要求(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1.0mg/m3)。丙酮废气:涂胶设备和混合设备清洗时使用少量的丙酮和甲基吡咯烷酮进行擦洗,丙酮属于易挥发物质,挥发量占使用量的1%,每天清洗2h,挥发量约为0.045kg/h,产生少量的丙酮属于无组织排放,预浸料厂房内采用换气的措施,空气处理机风量为100000m3/h,丙酮排放浓度为0.45mg/ m3,

17、其排放浓度能够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的最高一次允许浓度0.8mg/m3。二甲苯:复合材料产品车间烤漆房属于密闭式喷漆房,房体侧面装有工作门,方便工作人员进出,在开关门时将有少量的废气溢出,属于无组织排放,假设每天开关门10次(1min/次),每次溢出废气量按废气量的5%计算,排放量为0.062kg/h。按车间空气处理机风量500000m3/h计算,无组织排放浓度为0.124mg/m3,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1.2mg/m3的要求。粉尘:预浸料生产投料方式为人工投料,将产生少量粉尘,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产生量为0.1t/a,

18、每天投料时间为1h。按预浸料车间空气处理机风量100000m3/h计算,无组织排放浓度为3.33mg/m3,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5.0mg/m3的要求。(2)废水污染源环保措施及达标排放项目生产过程除复合材料产品生产表面处理打磨时产生有打磨废水外,其余产生的废水主要是设备冷却间接用水、净水设备产生的废水以及生活污水。1)打磨废水制品表面打磨时会产生少量打磨废水,主要含树脂及碳纤维颗粒,产生量约为4m3/d,沉淀过滤后全部回用,不外排,补充用水量为0.5m3/d。2)设备冷却间接用水本项目循环冷却水主要用在生产工艺车间用水,循环水进水温度2

19、7,回水温度32,循环水流量4812.5m3/d,经冷却设备的水压力流回流至冷却塔,属亏水运行,循环水补水量为循环水流量4%、为192.5m3/d,外排清净下水48m3/d,用于厂区绿化,多余部分排入雨水管网。循环水池总容积为400立方米。3)净水设备废水项目用水是采用地下水,为达到生产及生活用水要求。生产用水除铁除锰后再进入软化水系统,软水制取采取离子交换法制取。水中硬度主要阳离子为钙、镁离子,离子交换法是将水中的钙、镁离子与树脂内离子发生置换,树脂吸附了钙、镁离子而钠离子进入水中,这样从交换器内流出的水就是去掉了硬度离子的软化水。本项目软水系统再生废水产生量约18m3/d,污染因子表现为S

20、S,呈酸性或碱性。软化水系统产生废水经酸碱中和沉淀后排放入污水处理站。4)锅炉房废水锅炉炉体废水主要锅炉底排出的冲渣水,污染物为SS,产生量约6m3/d,沉淀后排入污水处理站。5)中央空调冷冻水系统项目车间及办公用房设中央空调系统,冷源由厂区动力区内所设的冷冻站来提供,夏季所需的712的冷冻水,冷冻站需设三台LS1620MZ满液式水冷螺杆冷水机组,单机制冷量为1616.0kW,提供冷冻水277.9m3/h,全部循环使用,需要补充新水5m3/h,无废水不外排。6)生活污水项目劳动定员为200人,厂区内设倒班房和食堂,按人均用水量90L/d计,全厂生活用水量为18m3/d,生活污水产生系数取0.9

21、,则全厂生活污水量为16.2m3/d,送污水处理站处理。食堂就餐人数按200人计,按用水量30L/人.d、污水排放系数0.8计算,餐饮废水排放量5.4m3/d,经隔油池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站。排入污水处理站的废水量为45.6m3/d,经过生化二级处理达到废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后,全部用于厂区绿化,不外排。(3)噪声污染源环保措施及达标排放本工程主要噪声源是预浸料生产线涂布机、分切机、数控下料机、五座标高速铣、打磨房、锅炉房、风机、真空泵、空压机、中央空调冷却塔等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等。为降低噪声的影响,尽量选用低噪声的设备。其次对不同的高噪声设备分别采取相应的减振基础,对空气动力性噪声源(如制冷

22、机、空压机等)设消声器,同时各种噪声设备均设置于标准化车间内,房屋隔声效果达15 dB(A)以上,可较好控制噪声对车间外环境的影响。对真空泵、制冷机、空压机和风机等产生噪声的设备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并采取基础减振,设独立机房等措施。工程主要噪声源及控制措施见表2。表2 主要噪声源及控制措施表序号主要污染源名称控制前声级dBA主要控制措施控制后声级dBA1风机9095基座减震、加固、合理布局、独立机房752真空泵100105基座减震、加固、合理布局、独立机房853制冷机88合理布局、厂房隔声、加装消声器754空压机75隔声、减振、加装消声器705树脂制备设备7074基座减震、加固、合理布局、厂房

23、隔声686涂胶机7076基座减震、加固、合理布局、厂房隔声687含浸机7278基座减震、加固、合理布局、厂房隔声728分切机8084基座减震、加固、合理布局、厂房隔声759数控下料机8084基座减震、加固、合理布局、厂房隔声7610五座标高速铣8084基座减震、加固、合理布局、厂房隔声7511打磨房8084基座减震、加固、合理布局、厂房隔声7312热压罐7680基座减震、加固、合理布局、厂房隔声7313铺带机7275基座减震、加固、合理布局、厂房隔声6814缝合机7275基座减震、加固、合理布局、厂房隔声6815锅炉房8090基座减震、加固、合理布局、厂房隔声80(4)固体废物环保措施本工程产

24、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滤渣、废离型纸;复合材料产生的废边角料、不合格品、打磨废水产生的污泥,喷漆废气处理系统产生的废活性炭、废过滤棉、油漆渣、废油漆桶以及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站污泥等;设备更换的导热油。1)滤渣:树脂基本制备过程中产生的滤渣(树脂杂质)0.5吨/年,主要成分为石头及大颗粒杂质,属一般废物,由环卫部门送夹江县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2)废离型纸:预浸料加热辊压冷却后切边,将产生少量的废离型纸2万m2,全部回收返回厂家再利用。3)废边角料:主要产生在复合材料产品表面清理时,主要成分为环氧树脂、碳纤维,产生量约为3t/a,收集后外售回收利用。4)打磨废水产生的污泥:复合材料产品表面打磨时会产

25、生少量打磨废水,主要污染物成分为树脂及碳纤维颗粒,一段时间后清理,产生量约为2t/a,收集后外售回收利用。5)废包装袋:项目原料、产品使用的废包装袋1吨/年,全部送废品收集站处置。6)废活性碳、废过滤棉、废油漆渣:烤漆房每工作150h应更换一次地下过滤棉,每工作300h更换排风口活性碳及过滤棉,每年或每工作1200h应更换烤漆房顶部滤棉,更换时应在停工状态下进行,严禁边生产边更换活性炭。产生的废过滤棉约10吨/年、废活性碳约17吨/年,因其中吸附有二甲苯、漆渣等,属于第HW12类危险废物,送有资质的处理单位处置。根据环境保护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年8月1日实施),喷漆时产生的漆渣属于第H

26、W12类危险废弃物,产生量为0.6t/h,送有资质的处理单位处置。7)废油漆桶:复合材料车间产生的废油漆桶,产生量为4000个/年,由厂家回收处理。8)不合格品的处理:不合格品将根据复合材料产品无损检验结果进行修复。内部缺陷通常在制造过程中出现,而外部损伤一般在装配和使用过程中形成。按修补场地分为室内修补和外场现场修补;按修补方法分为冷修补和热修补,冷修补采用室温固化的树脂体系,热修补要在较高温度下完成;按修补尺寸分为非补强修补和补强修补,非补强修补适合于表面的小的缺陷或损伤,大的损伤要用补强修补。修补前,首先用无损检测的方法来确定损伤的类型和尺寸,外部损伤用目视检验就可确定其类型和大小,而内

27、部损伤则要用专门的无损检测方法来确定其位置和大小;然后按照制件的使用要求来确定修补方法和材料。9)导热油:碳纤维预浸料原料研磨工序、碳纤维与胶膜复合后加热辊压均为导热油间接加热(导热油加热为电加热),设备内的导热油将每4-5年更换一次,每次约2t,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属于HW08类废矿物油,应送有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10)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站污泥:全厂定员200人,按每人每天产生50g计算,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0kg/d,全年3t/a,由环卫部门送夹江县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产生量0.3t/a,用于厂区绿化施肥。综上所述,项目各类固体废弃物在厂内得到了合理妥善的暂存,

28、最终均送至相关单位进行资源化处理利用,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本项目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合理可行。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在厂区周围3km范围内,无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保护文物、生态敏感点或其它需要特别保护的对象。(1)环境空气主要保护目标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为附近农户、新场镇和黄土镇。(2)水环境主要保护目标地表水重点保护目标是龙头河下游水体。夹江县城污水处理厂排口下游龙头河10km范围内无工、农业取水口和城镇饮用水取水点。(3)声环境主要保护目标噪声评价范围为厂址周围200m内;因此,确定本项目噪声主要保护目标为厂址周围200m范围内的居民。(4)风险影响主要保护目标本项目环

29、境风险评价主要保护目标为附近零散农户、新场镇和黄土镇等。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确定大气风险评价范围为厂区内危险源点周围3km范围内;地面水风险评价范围同地表水。3.环境影响分析结论(1)大气环境影响项目使用一台6t/h的燃气锅炉,采用清洁能源天然气作为燃料,只是冬天时空调供暖使用,烟气经15米的排气筒排放,污染物排放浓度满足国家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要求烟尘: 50 mg/Nm3,SO2:100 mg/Nm3。本次评价对燃气锅炉烟气的大气预测省略,只预测复合材料制品表面处理喷漆废气的排放情况。项目在正常排放情况时,最大落地点位于262米处,二甲苯浓度

30、为0.005167 mg/m3,占标率为1.72%;非正常排放最大落地点位于262米处,二甲苯浓度为0.1033 mg/m3,占标率为34.42%。可见,废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对周边环境影响是非常大的,应杜绝非正常排放情况。项目区域主导风向为NNW风,频率9%;次主导风向为N风和NW风,频率8%。而评价范围主要敏感保护目标分别是位于项目厂界西南面的少量散居农户和东面2.5km处的新场镇,均不在本项目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因此,敏感保护目标受污染的几率较小。由上表可以看出,本项目建成后,由于采取完善的环保措施,外排的大气污染物较小。经估算,各敏感点污染物浓度贡献值极小,与本底值叠加后仍然满足大气环境质

31、量标准和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的相关要求。项目外排污染物对各敏感点影响较小。(2)地表水环境影响根据四川夹江经济开发区扩区调位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审查意见的函川环建函2012420号,新建园区污水处理厂的纳污水体为龙头河。龙头河为夹江县城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纳污水体,龙头河下游10km范围内无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取水口。本项目无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外排。本项目生活污水经二级生化处理达一级标准后,用于厂区绿化,不外排;设备冷却水循环利用,多余部分排放,属于清洁下水,直接排入雨水管网。项目无生产、生活废水外排,项目建成后不会对区域地表水环境造成影响。区域地表水质量基本维持现状。(3)

32、地下水环境影响项目产生的设备冷却水循环利用,多余部分外排,属于清洁下水,直接排入雨水管网;生活污水采用地埋式二级生化处理装置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不外排;产生的固废除废均回用及外售,不在厂区储存。因此,废水处理站、车间、危化库、固废临时堆场等设施必须做好防渗、防漏等措施,否则废水中的污染物将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厂区实施分区防渗措施,重点防渗区域有:污水处理站、危化库、危险固体废弃物暂存间、事故应急池需用HDPE土工膜+混凝土进行防渗处理,防渗层渗透系数不低于10-10cm/s。各个单元地面须采用高标号防水水泥硬化,作防渗处理。一般污染区防渗措施:地面采取粘土铺底,再在上层铺10-15cm的水

33、泥进行硬化,一般污染区各单元防渗层渗透系数不低于10-6 cm/s。对于预浸料车间、复合材料车间采用“混凝土+环氧树脂”防渗处理后,可避免对地下水环境产生污染。由污染途径及对应措施分析可知,项目对可能产生地下水影响的各项途径均进行有效预防,在确保各项防渗措施得以落实,并加强维护和厂区环境管理的前提下,可有效控制厂区内的废水污染物下渗现象,避免污染地下水,因此项目不会对区域地下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4)声环境影响预测值表明所有预测点声学贡献值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要求,工程设备噪声经治理后对厂界噪声影响不显著。(5)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本工

34、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滤渣、废离型纸;更换时产生的废导热油;复合材料产生的废边角料、不合格品、打磨废水产生的污泥,喷漆废气处理系统产生的废活性炭、废过滤棉、漆渣以及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站污泥等。1)一般废弃物的处置树脂基本制备过程中产生的滤渣(树脂杂质)0.5吨/年,主要成分为石头及大颗粒杂质,属一般废物,由环卫部门送夹江县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废离型纸产生量为2万m2,全部回收返回厂家再利用;复合材料产品表面清理过程中产生的废边角料和打磨废水污泥,主要成分为环氧树脂、碳纤维,产生量约为4t/a,收集后外售回收利用;预浸料加热辊压冷却后切边,将产生废离型纸2万m2,全部回收返回厂家再利用;复合材

35、料产品表面处理产生的废气处理系统产生的不合格品将根据检验结果进行修复;废油漆桶返回厂家回收处理;项目原料、产品使用的废包装袋1吨/年,全部送废品收集站处置。污水处理站用于厂区绿化施肥,污泥生活垃圾送卫生填埋场填埋处置。2)危险废弃物的处置复合材料产品根据需要进行喷漆。烤漆房每工作150h应更换一次地下过滤棉,每工作300h更换排风口活性碳及过滤棉,每年或每工作1200h应更换烤漆房顶部滤棉,更换时应在停工状态下进行,严禁边生产边更换活性炭。产生的废过滤棉约10吨/年、废活性碳约17吨/年、废漆渣0.6吨/年,因其中吸附有二甲苯、漆渣等,属于第HW12类危险废物,送有资质的处理单位处置。碳纤维预

36、浸料原料研磨工序、碳纤维与胶膜复合后加热辊压均为导热油间接加热(导热油加热为电加热),设备内的导热油将每4-5年更换一次,每次约2t,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属于HW08类废矿物油,应送有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通过加强一般废物及危险废弃物的产生、收集、贮运各环节的管理,杜绝固废在厂区内散失、渗漏。喷漆废气处理系统产生的废活性炭、废过滤棉应定期更换,各种固废在厂内应分别设置堆存容器或临时堆存场地。堆存场地按照有关规范修建,并作防渗处理。做好固废在厂区内的收集和储存等防护工作,收集后进行有效处置。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以降低固废散落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工程产生的固废经有效处理和处置后将不会对周围环境

37、产生不良影响。4、环境风险环保措施本项目涉及易燃微毒物质,但未构成重大危险源。报告书提出了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项目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有效,环境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企业拟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从环境保护角度可行。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1)废气治理措施及论证本项目废气污染源主要有:预浸料生产时纤维毛丝的无组织排放;涂胶设备和混合设备清洗时产生的丙酮和甲基吡咯烷酮废气,属于无组织排放;复合材料产品制件喷漆时产生的喷漆废气;燃气锅炉产生的燃烧废气;食堂生活油烟。预浸料生产投料方式为人工投料,将产生少量粉尘,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属于无组织排放。按预浸料车间空气处理机风量10000

38、0m3/h计算,无组织排放浓度为3.33mg/m3,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5.0mg/m3的要求。喷漆废气主要成分为二甲苯、采取“过滤棉+活性碳”吸附有机废气,可有效的去除废气中的二甲苯,对0.3m颗粒的过滤效率在99.99%以上。废气经活性炭过滤率按95%计算,则二甲苯的排放浓度为8.99mg/m3,排放速率为0.0899kg/h,经15米的排气筒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表2中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排放(二甲苯70mg/m3),排放速率低于表2中排放速率的50%达标排放(二甲苯1.0kg/h)。锅炉房设置一台6t/h

39、的燃气锅炉,主要供应中央空调热源。燃料采用天然气,天然气用量为0.4t/h。污染物排放浓度满足国家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要求烟尘: 50 mg/Nm3,SO2:100 mg/Nm3。食堂以天然气为燃料,安装净化效率不低于75%的油烟净化装置。项目对产生的无组织排放的纤维毛丝、粉尘、丙酮废气、二甲苯废气排放量进行了核算,并以碳纤维预浸料生产车间、复合材料制品车间边界为起点划定50m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现无居民分布,环评要求:今后在确定的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不得修建居民居住点、医院、学校、食品企业等敏感项目。本项目废气治理经济技术可行。(2)废水治理措施及

40、论证本项目设备冷却水,建立净水冷却循环系统,系统由循环池、循环水泵、凉水塔、供水管道、净水过滤系统组成。系统中水处理费用与补充水量成正比,循环水随浓缩倍率提高一定倍数时,会使循环水中有害物质含量超标,须同时采取一定的辅助措施,如pH调节/加大旁流过滤处理等方法,使系统处理综合成本最低。项目建设一座总容积为400立方米的循环水池。此方案在行业内技术成熟可靠,效果较好,技术可靠。打磨废水产生量较少,为4t/d,主要作用是为了收集打磨粉尘,沉淀过滤后循环利用,不外排。新建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装置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处理规模为80m3/d,该处理设施包括调节池、一沉池、缺氧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消毒

41、池。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装置技术较先进,操作简单,处理效率高,运行费用低占地面积小,污泥量少,约45个月清淤一次即可。土建占地约30 m2(地下),构筑物容积100 m3。工艺流程简述:生活污水进入埋地式一体化处理设施的调节池,经调节后污水经一沉池自流到缺氧池,污水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去除污水中的氨氮及部分有机物,而后污水自流到接触氧化池,在接触氧化池中剩余的绝大部分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最后废水自流到二沉池,经沉淀去除大部分悬浮物后流进消毒池,污水中有毒病源体及部分有机物被彻底去除,可以用于厂区绿化、道路喷洒或外排,而对于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污泥定期由抽粪车抽走。该处理装置处理生活污水在各企业应用较

42、广,经处理后生活污水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88-1996)一级标准。因此本项目生活污水处理措施技术、经济可行。综上所述,采用上述治理措施对全厂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进行治理后可做到达标,其废水治理技术可靠,经济可行。(3)噪声治理措施及论证本工程主要噪声源是预浸料生产线涂布机、分切机、数控下料机、五座标高速铣、打磨房、风机、真空泵、空压机、中央空调冷却塔等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等。为降低噪声的影响,尽量选用低噪声的设备。其次对不同的高噪声设备分别采取相应的减振基础,对空气动力性噪声源(如制冷机、空压机等)设消声器,同时各种噪声设备均设置于标准化车间内,房屋隔声效果达15 dB(A)以上,可较

43、好控制噪声对车间外环境的影响。对真空泵、制冷机、空压机和风机等产生噪声的设备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并采取基础减振,设独立机房等措施。上述工程拟采取噪声的防治措施有较好的降噪效果,经处理后声源小于85dB(A),在经距离衰减后,噪声对厂界的贡献不大。同时应加强厂区绿化,利用植物的屏蔽和吸收作用降低噪声污染,能使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要求。本项目噪声治理经济技术可行。(4) 固废治理措施及论证本工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滤渣、废离型纸;复合材料产生的废边角料、不合格品、打磨废水产生的污泥,喷漆废气处理系统产生的废活性炭、废过滤棉以及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

44、站污泥等。各种固废在厂内应分别设置堆存在专门容器和临时场地堆存。危险固体废物和一般固废用密闭容器或铁筒盛装,临时置放于堆放场内。危险固体废弃物临时堆放场地和一般固废临时堆放场地应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的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和建设,切实做到防雨、防风、防泄漏、防渗、防火等措施,以及做到与主体工程“三同时”。综上所述,项目各类固体废弃物在厂内得到了合理妥善的暂存,最终均送至相关单位进行资源化处理利用,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本项目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合理可行。因此,运行期的固体废弃物可实现达标排放。

45、5) 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为了确保避免对地下水产生不利影响,项目实行“清污分流”。厂区实施分区防渗措施,对污水处理站、危化库、危险固体废弃物暂存间、事故应急池需用HDPE土工膜+混凝土进行防渗处理,防渗层渗透系数不低于10-10cm/s。各个单元地面须采用高标号防水水泥硬化,作防渗处理;地面采取粘土铺底,再在上层铺10-15cm的水泥进行硬化,一般污染区各单元防渗层渗透系数不低于10-6 cm/s;对于预浸料车间、复合材料车间采用“混凝土+环氧树脂”防渗处理后,可避免对地下水环境产生污染。通过对打磨废水的循环利用减少排放量,从而减小了对地下水可能造成的污染。同时加强排放废水管道的防渗处理,

46、防止废水渗漏而污染地下水。一方面要防止土壤被污染,另一方面要阻断污染物与地下水的联系。有污水流散的车间要做好防渗处理,污水输送、排放要使用铸铁或水泥管道,以防止污染物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加强对污水处理站的管理,保证其正常运转。设置事故排放池,防止未经处理的较高浓度废水和事故、消防废水直接外排,从而对地下水构成影响。危化库用于储存丙酮、吡咯烷酮丙酮,最大储存量为0.8吨(2桶),储藏于密封的容器内,置于阴凉干燥优良好通风的地方,远离热源、火源和有禁忌的物质。项目产生的设备冷却水循环利用,多余部分外排,属于清洁下水,直接排入雨水管网;生活污水采用地埋式二级生化处理装置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不外排;

47、产生的固废除废均回用及外售,不在厂区储存。因此,废水处理站、车间、危化库、固废临时堆场等设施必须做好防渗、防漏等措施,否则废水中的污染物将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6)厂区绿化绿化是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防止污染、降低噪声的重要手段。本项目绿化带主要规划在装置区道路两旁,并尽可能利用零散空地进行绿化。厂区绿化应根据工程排放污染物的特点,选择抗污染能力强,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树种花草开展绿化。在生产车间周围可种植对有害气体抗性能力强的树种,在行政办公区可布置绿地、花坛并种植一些净化能力强、具有装饰观赏性的树种。项目建成后厂区绿化系数约为40.09%。6.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本次工程的总投资为56000万元,工程的环保投资为1095.2万元,工程环保投资占本次项目总投资的1.96%。从环保投资的分配来看,本项目环保投资绝大部分用于废水、大气、噪声、环境风险、地下水的治理。通过实施的环保对策对废水污染源和噪声污染源的治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可以做到达标排放。7.建设单位拟采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