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生物医药创新孵化基地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影响评价.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09552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连生物医药创新孵化基地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连生物医药创新孵化基地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连生物医药创新孵化基地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连生物医药创新孵化基地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连生物医药创新孵化基地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连生物医药创新孵化基地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影响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连生物医药创新孵化基地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影响评价.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连生物医药创新孵化基地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大连市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建设单位:大连双D港产业园区管委会二一五年一月一、 园区概况园区名称:大连生物医药创新孵化基地。开发性质:已基本建成园区并投入使用。建设单位:大连双D港产业园区管委会。环评单位:大连市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建设地点:大连金州新区双D港双D4街,具体地理位置参见下图。孵化基地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二、 园区规划和开发现状大连生物医药创新孵化基地(以下简称“园区”)占地面积10.05万平方米,已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园区将逐步形成集研发、中试与现代服务于一体的创新集群。园区共由研发楼、中试楼、配套楼组成,划分为研发区、中试生产区

2、及配套区。规划区域内包括15栋单体建筑,其中14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1栋未建成。C5 规划建筑(未建,现状为绿地)图2 大连生物医药创新孵化基地布局图 目前,孵化基地已签约入驻的企业有五十余家,入住率达70%左右,入驻企业涉及医药中间体研发、医疗器械、胶囊片剂生产、检验检测等领域。园区给水、排水、供热、燃气、电力等供给均依托市政。周边5km范围内的敏感目标有东城国际小区、东城天下小区、远洋时代城小区、怡海花园小区、都悦里居民小区、城南村居民区、福泉小区、金湾新城和宜宁里小区、开发区第十高级中学、辽宁中医学院、大连开发区艺才学校、以及规划在建的蓝筹海小区、尚海华庭小区居民区等。三、 区域环境质量

3、现状(1)大气环境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点位中,常规因子可吸入颗粒物(PMl0)、二氧化硫(S02)、二氧化氮(N02),特征因子氯气、氯化氢、氨气、甲醇、乙酸乙酯、甲苯、二甲苯、臭气浓度,均满足相应的浓度限值要求。(2)声环境由噪声监测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昼间54.3dB(A)、夜间41.7dB(A),监测点位噪声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功能区标准昼间55dB(A)、夜间45dB(A)。(3)地下水环境由上述监测结果可见:仅高锰酸盐指数、亚硝酸盐氮超类标准,总硬度超V类标准外,其余监测因子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类标准。由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

4、查评价结果可知,各监测点,由于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亚硝酸盐氮、铁离子等因子含量较高,导致该区域地下水质量较差。四、 主要环境问题及污染防治措施基地建成后,中试研发等过程以及区内人员生活均会产生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中试研发废气均由各企业集中收集后高空排放,废液和固废均由各企业集中收集送东泰等有资质公司进行处置。目前园区内污水由区内管网收集排入小区西侧原有污水井后,排入双D港四街的市政污水管网,最终排至开发区污水处理二厂集中处理。环评要求,为保证区内废水的有效处理和达标排放、避免对区域污水处理厂的冲击,园区内建设一处集中式的污水处理站,用于区内研发区、中试生产区产生的生产废水的集中处理。各入

5、驻企业应尽快完善环境影响评工作。尽快落实环评中的污染防治措施。中试研发等过程中有生产废气产生的企业,应自行配套废气处理设施确保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各企业产生的废液和危废,均须按相关要求自行集中收集后外委东泰等有资质公司进行处置。生活垃圾采用定时定点袋装化收集方式,交由环卫部门处置。入驻的企业按照国家标准实施清洁生产,首先从产品设计入手,减少那些毒性强、危害时间长、降解时间长的化学品的使用;其次,改进生产工艺,通过提高生产效率,能量共生,梯级利用等手段实现能量效率最大化;通过提高反应转化率或原材料利用率等途径节约原材料使用。再次,尽可能回收利用包装材料;缩短有毒物质的存储时间和数量,节约储藏设备,

6、降低发生危险事故的概率。同时,对入驻园区的企业实施准入制。入区项目的基本条件: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园区产业定位;符合清洁生产、污染物排放指标达到环保标准要求。优先发展的企业:单位产值产污量少的行业;在相同污染情况下,技术含量高的企业;水、能源及原料消耗量少、噪声小的的企业。限制入区项目: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项目;工艺技术落后,已有先进、成熟工艺技术替代的项目;不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及法律法规规定限制投资的项目。禁止入区项目: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环境污染严重的项目;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项目;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高的项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禁止投资的项目。区内禁止化学制药企业的进入。五、 区域

7、规划的综合论证与环境保护措施(1)区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符合性孵化基地的开发性质符合双D港区域规划要求,符合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与周围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的功能一致。(2)产业结构和总体布局合理性孵化基地的区域功能为“形成集研发、中试与现代服务于一体的创新集群”。从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分析认为,孵化基地的具有天然的地理区位优势,区内发展条件较好,基础设施完备,地形、地质条件好,有优良的自然环境条件,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实现上述目标是可行的,战略定位是合理的。区内重点发展创新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较,资源能源的消耗、污染物排放种类和数量都相对较小,有利于区域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故

8、认为孵化基地的产业结构合理。双D港产业总体布局基本合理。园区共由研发楼、中试楼、配套楼组成,划分为研发区、中试生产区及配套区。规划区域内包括15栋单体建筑,区内建筑相互独立,并有绿植隔离;基地外围设置绿化隔离带,并与道路之间保持至少在40米的间距。本评价认为该区域当地水资源短缺,依靠从远处引水来改善,通过中水回用提高区域的环境发展潜力;由于孵化基地周边环境敏感点众多,为使居民区不受污染影响,在区域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基础上,通过引进低水耗、低能耗、低噪声的企业,确保居民区的环境质量符合其环境功能要求;在此条件下本孵化基地的开发开发是适宜的。六、 规划的优化调整建议(1)废气排气筒位置设置建议园区的

9、研发区、中试生产区在中试研发等过程中均可能产生废气,为避免或减少废气对园区内敏感目标的污染影响,研发区、中试生产区的排气筒应设置在园区东侧,科研产业区应设置在园区东侧或南侧,高技术区排气筒尽可能远离北侧配套居住区布置。(2)污水处理站位置调整建议园区远期污水处理站主要实验和中试产生废水,即处理不能直接排至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废水。为此,园区规划2座污水处理站,园区东侧、西侧各布设一座,东侧布置在行政科研区的东北侧,距离行政办公区约67米;西侧污水处理站布置在配套居住区的南侧,距离配套居住区距离仅20米,由于污水处理站与园区敏感目标较近,该布置不尽合理,污水处理站运行过程中会对上述敏感目标产生不利影

10、响,建议将西侧污水处理站调至高技术区的南部,东侧污水处理站调至科研产业区的东部,尽可能远离敏感区。(3)建议收集利用雨洪水资源长兴岛淡水资源缺乏,长兴岛现状供水主要依赖于外调水,本岛供水能力严重不足。节约用水是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建议园区应加大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增加雨洪利用规划,逐步收集和利用城市雨洪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对于城市发展的承载能力。(4)项目布局建议由于园区规划面积有限,园区内敏感区域配套居住区与高新技术区相邻,图书馆及信息展示中心与新能源研究中心相邻、与科研产业区也只有约80米,为减少园区内自身的污染,敏感区域与高技术区、科研产业区、新能源研究中心之间应设置足够

11、的绿化防护带,园区尽可能将污染项目远离敏感区设置,排气筒等也不应朝向敏感区一侧。(5)避免交通噪声影响配套居住区规划实施后,城市主、次干道一定范围会超过2类环境噪声标准。为降低城市主、次干道对园区配套生活区的影响,建议北侧滨海路、园区西侧规划道路一侧在布设住宅等敏感建筑时,将商业、娱乐等非敏感建筑布置在敏感建筑外侧,可起到声屏障的作用,降低交通噪声对敏感建筑的影响。(6)尽可能保留园区内现有树木园区内有些树木呈单株或族群形态,树形优美形态完整,据当地居民介绍有些树龄超过百年,建议园区规划时,根据园区现有地形进行规划设计,尽可能保留原有树木,可作为园区公园或绿地,既可以减少林木砍伐数量,也可增加

12、区内景观资源。(7)重点风险源的布局要求园区内重点危险源装置及贮运系统应布置在长兴岛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且远离规划的园区内生活配套区及周边敏感保护目标。鉴于区域开发的不确定,避免高风险出现,谨慎选择拟入驻实验项目,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环境风险源的数量。同时,严格控制园区重点危险源数量和密度,避免风险源群聚,减少“链发效应”和“群发效应”出现的概率,避免因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多米诺效应,导致邻近实验装置、危险物质贮存设施损害,使其有毒有害物质的泄漏蒸发,影响周围环境及人群的健康。1.1 园区环境保护要求和建议(1)园区废气处理要求虽然近期园区排放废气种类较多,数量不大,但随着园区科研项目的陆续进

13、驻,废气排放数量与种类将会随之增加,应严格控制区内排放的实验废气,要求建设单位必须对所产生的实验废气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使其排放的各项气体污染物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中的二级标准。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排气筒高度应高出周围200米半径范围的建筑5米以上,不能达到该要求的排气筒,应按其高度对应排放速率标准值严格50%。新建排气筒一般不应低于15米,若排气筒高度必须低于15米时,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标准外推结果再严格50%执行。另外,排放氯气的排气筒不得低于25米。(2)园区污水处理要求园区内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园区内污水管网,污水管网按地形敷设就近排至园

14、区外北部污水处理厂。对于符合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 21/16272008)中排入污水处理厂标准以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的清洗废水,可以直接经管网排至北部污水处理厂;对于不符合污水处理厂入水标准的实验废水需经区内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至北部污水处理厂。近期低浓度的清洗废水与生活污水排至区外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高浓度难降解实验废液收集后送东泰废物处理公司处理。(3)实验废液的收集和处置园区实验废液采用就近收集的原则,对产生量较大的项目采用废液池收集,通过管道将实验废液收集至废液池中,废液池上面用盖子封闭,在区内进行中和、稳定化处理后,定期用塑料桶运至有资质

15、的废物处理公司处理;对产生量比较少的实验废液,直接用塑料桶收集后外运。实验废液送至有资质的废物处理公司处理。近期实验废液送至东泰废物处理公司处理。实验废液通常为有毒有害,且含有难降解污染物,其成分复杂,区内自行处理难度较大,处理过程中也会带来二次污染,不利于园区的环境改善,一般采用区外委托处理方式,经区内简单处理稳定后,直接委托有资质的废物处理公司处理。但随着引进项目的增多,产生废液量较大,实验废液大部分为危险废物,区外委托处理会给运输带来许多不便,同时也会增加运输过程的环境风险,因此建议远期园区不宜引进产生大量高浓度废液项目。(4)防渗措施园区潜在污染源主要来实验过程产生的实验废液、设备清洗

16、、纯水制备废水、固体废物,以及配套生活区产生的生活污水。上述废水和固体废物在产生、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均可能会对地下水造成威胁。为防止地下水污染,建设单位应做好防渗措施,尤其做好污水池防渗。(5)固体废物的处置园区产生的实验、生产废物大部分为危险废物,近期园区实验、生产过程产生的高浓度废液也计入固体废物,且占全部固废的99%,近期上述废液外运至东泰废物处理公司进行处置。随着园区不断建设,固废的种类和数量还将增加,建设单位对固废的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要求,并对其环境安全负责。建设单位对其产生的废液及其他危险废物应及时、妥善保存收集,定期送东泰公司进行处

17、理,并与其签订处理协议。按照有关规定填报危险废物转移联单。(6)风险事故措施本园区具有潜在的事故风险,尽管最大可信灾害事故概率较小,但要从建设、生产、储运等各个方面积极采取防护措施,这是确保安全的根本保障。为了防范事故和减少危害,需制定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当出现事故时,要采取紧急的工程应急措施,如有必要,要采取社会应急措施,以控制事故和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7)节水建议由于长兴岛水资源严重不足,建议园区在实验、研发过程中,注意节约用水和一水多用,园区绿化、景观等用水采用北部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8)各分区之间设置绿环防护带园区根据围绕核心展开的五个相对完整的功能组团,即东北部的对外交流组团、东

18、部的行政科研组团、东南部的产业组团、西南部的高技术组团和西北部的配套居住组团,各组团间通过道路分隔,高技术组团和产业组团与邻近组团间要设置绿化带,以减少实验废气排放对环境影响和防范事故减低大气风险危害。(9)落实“三同时”园区环境保护设施,包括雨水管网、污水管网、各种废气处理设施、污水收集贮存设施等,要与园区来发建设同步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1.2 综合结论大连化物所为满足科学研究、中试放大试验的需要,在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建设化物所园区,该园区目标定位、空间布局及用地性质符合新修编的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总体规划(2010-2030)。根据园区环境影响源分析,规划实施后,实验过程产生多种废气、

19、废水和固体废物,尤其实验过程产生的高浓度实验废液,种类多,成分复杂,环境影响预测表明,园区规划实施后,大气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一些项目涉及危险化学品,增加了局部区域的环境风险,只要园区在实施过程中,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规划,危险化学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贮存、运输和处置,可以将负面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从环保角度考虑,本园区规划可行。七、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大连生物医药创新孵化基地的功能和产业定位符合双D港总体规划,建设内容符合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区域基础设施完备,给区域建设提供了基本保障;由于孵化基地周边环境敏感点众多,为使居民区等不受污染影响,在区域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实行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区内强化了现有的污染治理措施如建设区内污水处理站,控制入区企业类型,严把入区企业准入关,通过引进低水耗、低能耗、低噪声的企业,确保居民区的环境质量符合其环境功能要求;在此条件下,从环境保护角度认为大连生物医药创新孵化基地的建设是可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