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北路环评报告书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09701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8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北路环评报告书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宁波北路环评报告书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宁波北路环评报告书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宁波北路环评报告书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宁波北路环评报告书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波北路环评报告书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北路环评报告书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阳泉市宁波北路(福州路-漾泉大道)道路建设工程项目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简写本) 建设单位:阳泉市生态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 评价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编制时间:二 O一五年一月目录1建设项目概况11.1建设项目概况及主要建设内容11.2项目投资41.3项目与政策、规划的符合性42建设项目周边环境现状42.1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现状4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52.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范围62.4环境保护目标6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与影响评价83.1 社会环境保护83.2 生态环境保护93.3 地表水环境保护123.4 地下水环境保护133.5 声环境保护143.6 环境空气质量

2、保护163.5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管理与监控计划184公众参与194.1征求意见的对象和方式194.2公众意见和落实194.3公众参与总结205环境影响评价基本结论206综合评价结论257联系方式271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项目概况及主要建设内容项目名称:阳泉市宁波北路(福州路漾泉大道)建设工程建设地点:阳泉市区北部建设单位:阳泉市生态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建设性质:新建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线路长度:2.591km道路红线宽度:30m、31m、40m设计车速:50km/h工程占地:本项目新增永久占地671.0亩,临时占地18亩。项目具体建设内容见表1.1-1。线路位置及走向图见图1.1 -1。表1

3、.1-1项目主要工程内容一览表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公里桩号K0+000K2+591设计速度公里/小时50荷载等级BZZ-100桥涵设计荷载城-A桥梁净空高度m5.0征用土地亩671.0永久占地临时占地临时道路亩10取土场亩-接受新城区土地平整弃土施工营地亩81处拆迁建筑面积平方米77561.80包含住户和厂房拆迁住户户286面积51508.23平方米路基工程路基宽度米30土/石方数量千立方米2052.816桥涵工程桥梁座1450米桥梁宽度米31路面工程路面宽度米30,31,40路线交叉通道道0平面交叉处2立体交叉处2管网工程雨水管网m4718.0DN600污水管网m4718.

4、0DN600出水口座 4检查井口52照明工程双臂路灯高度m12路灯间距40m绿化工程中分带宽度m5机非分隔带宽度m1.5行洪渠道工程渠底宽m4上口宽m8深m2边坡设计坡度-1:1预留管网工程给水管道m1700DN400煤气管道m3000DN500热力m1710+310DN600+ DN400电力m2591DN200通讯m2591DN110安全设施公里2.591投资估算估算金额万元54628.37平均每公里总造价万元21083.89拟建道路拟建道路起点拟建道路终点3#甄家庄2#桃坡村御康山庄小区1#图1.1-1 线路位置及走向图1.2项目投资工程投资:项目总投资54628.37万元,其中工程费2

5、7655.6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22926.13万元,基本预备费4046.54万元。1.3项目与政策、规划的符合性本项目属于城市主干路,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本)(修正版)(发展和改革委令2013第21号),本项目不属于其中的禁止类或限制类,因此符合国家的相关产业政策。本项目的实施将作为阳泉市区与郊区南北向连接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未来阳泉市对外交通空间布局将产生较大影响,建成后兼顾城市发展基础设施作用,将缓解该路段交通压力,是对阳泉市交通路网规划的完善。2建设项目周边环境现状2.1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现状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次评价引用阳泉市环境监测站各个例行监测点的2013年例行

6、数据平均值,以反映该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由监测结果可知,项目所在区域PM10、SO2 、NO2 、PM2.5日均浓度值的最大浓度转标率分别为:250.0%、174.7%、115.0%、445.3%,均达不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二级标准,分别有62、14、21、179天超标,超标率分别为18.1%、41.%、6.3%、52.5%。说明阳泉市区域范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经分析,其主要是受道路扬尘及其他工矿企业影响所致。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所处位置,地表雨水流向为向东南约2.5km进入桃河。该处位于桃河“新店村南白羊墅”河段,根据山西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DB 14/6

7、72014),该段水环境功能为“景观娱乐用水保护”,水质要求为类,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为了解项目区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次评价引用桃河常规监控点“白羊墅”2013年的例行监测资料,从监测数据表中可知,桃河“新店村南白羊墅”河段,次评价采用2013年桃河白羊墅断面监测数据,氨氮年平均浓度为2.52mg/L,超过IV类标准(1.5mg/L);COD年平均浓度为36.0mg/L,超过IV类标准(30mg/L)。说明该断面水质受到一定污染,水质状况不符合该区地表水功能要求。3.声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于2014年11月7日对本项目进行了环境噪声现状监测。测量统计结果列

8、于表2.1-1。 表2.1-1 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表 单位:dB(A)监测点位2014年11月7日昼间夜间L10L50L90Leq车流量(辆/小时)L10L50L90Leq车流量(辆/小时)御康山庄小区56.452.747.453.5小汽车36951.248.745.549.0小汽车105摩托车24摩托车6桃坡村47.545.342.145.4小汽车2442.439.836.540.1监测期间无车辆通过摩托车6甄家庄村46.944.642.444.9监测期间无车辆通过41.938.635.339.3监测期间无车辆通过根据对声环境现状的调查与监测结果可知,噪声源主要来为当地的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道

9、路沿线环境噪声级昼间在52.052.5dB(A),夜间在43.243.4dB(A)。根据噪声监测结果可知,噪声监测点昼间、夜间噪声监测值均能满足GB3096-2008中2类标准值。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依据本项目工程特点和沿线地区环境特征,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1-2001、HJ/T2.3-93、HJ2.2-2008、HJ2.4-2009、HJ610-2011、HJ19-2011)有关规定,确定本项目各专题的评价等级见表2.2-1。表2.2-1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及依据环境要素评价等级划分依据生态三级工程占地范围小于2km2,且路线长度小于50km;工程影响区域不

10、涉及重要和特殊生态敏感区声环境一级沿线声环境功能区为4a类和2类,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环境噪声级增高量在5dB(A)以上,建设后沿线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地表水环境三级沿线地表水体主要为河流,均为小河;项目施工期、营运期污水产生量很少,污水排放量1000m3/d,产生的污水成分简单且为非持久性地下水环境简要分析道路沿线地质结构简单,道路施工不会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不会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只要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甚微;营运期无污水排放,道路正常运营对区域地下水不会产生明显影响环境空气简要分析沿线无集中式排放源2.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范围根据项目工程设

11、计期、施工期和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特点和各路段的自然环境特点,确定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见表2.3-1。表2.3-1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评价内容评价范围生态环境路中心线两侧200m,沿线临时占地;声环境路中心线两侧200m 环境空气路中心线两侧200m 水体环境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范围的地表水社会环境影响区为阳泉市区北部以及周边地区地下水环境本项目所在地周边20km2区域。2.4环境保护目标(1)社会环境保护目标包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沿线被征地拆迁居民生活质量等,详见表2.4-1。表2.4-1 项目沿线主要社会环境保护目标序号保护对象位置主要保护内容相关关系及具体说明1拆迁户全线生

12、活质量、基本生产条件保障住房宅基地被征用,生活受到一定影响2地方经济全线商品经济的损失、区域经济的发展公路建设造成局部暂时的损失,但将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的发展,总体上利大于弊(2)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是公路永久占压的土壤、植被,沿线的土壤、植被、耕地、野生动物,弃渣场、施工营地、预制场、拌合站、施工便道等临时用地所压占的土壤、植被,详见表2.4-2。表2.4-2 项目沿线主要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敏感目标及位置敏感目标特征相关关系主要影响及时段植被(全线)沿线自然植被以灌草丛为主,主要分布于房前屋后;占用土地占用将造成植被的损失,影响时段为施工期野生动物(全线)沿线现存野生动物包括鸟类等;无国家和山

13、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集中栖息地分布沿线分布工程将对局部野生动物栖息环境造成破坏,使其被动迁徙临时占地的植被和土壤施工便道占地10亩,施工营地8亩,均为未利用地。占用土地占用将造成植被损失和水土流失,影响时段为施工期永久用地剥离的土壤(全线)施工过程中剥离表土剥离剥离的表土将产生一定的水土流失,影响时段为施工期(3)声环境及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本项目路线经过道路沿线声环境、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主要有御康山庄、桃坡村村、甄家庄等。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与影响评价3.1 社会环境保护3.1.1 设计期措施(1)道路选线综合城镇规划、耕地资源与植被保护、水土保持以及工程量与投资等多方面因素,做到与当地规划

14、相协调,经济技术指标高、平纵面线形美观顺畅、工程量小、投资经济、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小。(2)道路设计充分考虑了与沿线现有道路的衔接问题,设置平面交叉3处,立体交叉2处。(3)通过设置路侧排水沟、截水沟等构造物,尽量使路基路面污水不直接排入农田、河道而造成对当地水利资源的污染和危害,并确保沿线的排水、灌溉体系的正常运作。(4)拟建道路沿线地上文物明朗,但沿线地下可能埋有未被发现的文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在本项目施工前,需要会同当地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在工程范围内(包括临时占地范围)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文物调查或勘探工作。16.1.2 施工期措施(1)依靠政府做好征地工作。严

15、格按照国家和山西省有关政策和补偿标准,及时支付各种补偿费用。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将被征用土地户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保证他们的生活至少不低于项目建设前的水平。尤其是做好拆迁安置工作,要求先安置,后拆迁,最大限度减少道路建设对拆迁居民生活的影响。(2)由于部分路段利用现有平阳路,利用现有道路路段施工中要做好保通和安全工作,确保不影响沿线居民正常出行,杜绝因为工程施工引起交通事故。(3)施工期间现有道路将被用作项目主要的施工便道,交通负担会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大,承包商应与当地交通、公安部门充分协商,合理堆放建筑材料,加强交通运输管理,尽量减少道路施工对现有交通的干扰;因工程需要局部阻隔道路时,需设置

16、临时便道与原道路接通。(4)施工现场悬挂施工标牌,标明工程名称、工程负责人、施工许可证和投诉电话等内容,接受社会各界和居民监督;施工单位应配备12名专职环保人员负责环境管理。(5)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文物应立即停工,并与当地文物部门联系,以防文物丢失。文物部门应积极配合做好文物抢救工作。3.1.3 运营期措施(1)项目营运管理机构应做好交通运输安全预防和宣传工作,确保道路畅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做好环境工程的建设和维护工作,使道路与周围环境相协调。(3)为保证城市规划与项目景观建设相协调,建议主管部门加强路侧用地的规划工作,对沿线建筑物的性质、规模和建筑风格严格审批:3.2 生态环境保护3.

17、2.1 设计期措施(1)道路选线考虑了占地影响,充分利用了沿线现有道路,局部路段对现有道路进行拓宽改造,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程新增占地。(2)道路选线执行严格地耕地保护政策,工程布局坚持“宁填勿挖、宁桥勿填”的原则,减少占用耕地,坚持灵活地运用技术指标,减少道路建设对社会资源的消耗,充分体现“资源节约”的理念。(3)填方路堤、半填半挖较多采用挡土墙或矮墙,减少了土地占用。(4)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对主体工程和临时工程所占耕地肥力较高的表土层的临时剥离、堆放方案及其水土流失预防措施设计,确保将这些表层熟土用于工程后期的景观绿化美化工程。(5)开展道路景观绿化设计,对沿线路域范围进行植被恢复设计,同

18、时要求绿化树种、方案设计与当地绿化相协调。3.2.2 施工期措施(1)生态保护管理措施 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确定征占土地范围,进行地表植被的清理工作。 严格控制路基开挖范围,尤其是施工便道,严格按设计修建,避免超挖破坏更多的耕地。 凡因道路施工破坏植被而裸露的土地(包括路界内外)均应在施工结束后立即整治利用,恢复植被或造田还耕。 路基施工应尽可能保护表层有肥力的土壤,施工前将表层30cm土壤剥离,集中堆放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后期用于绿化覆土。 砂石料均采取外购方式。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注意选择有开采手续的合法砂石料场供应商,并在砂石料购买合同中明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外购砂石料场的选址应尽量

19、选择位于路线200m以外,以减少砂石料场对生态和道路路域景观造成的影响。(2)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 施工单位和人员要严格遵守国家法令,坚决禁止捕猎任何野生动物;同时减少夜间作业,避免灯光、噪声对夜间动物活动的惊扰。 严格控制路基开挖,避免超挖破坏周围植被,对于占地范围内的现有苗木,尤其是利用旧路路段,旧路两侧绿化树木首先考虑移栽,减少其破坏。 加大沿线绿化力度,在坡脚至路界有条件绿化的路段均进行绿化,以补偿道路修建对林地造成的损失。 施工工区等临时建筑尽可能采用成品或简易拼装方式,尽量减轻对土壤及植被的破坏;除施工必须外,不随意砍伐植物。(3)四旁林保护措施拟建道路未占用林地,将破坏一些现有县道

20、两侧的杨树林,不涉及重点生态公益林和国有林等其他特种用途林。要求建设单位对路线所占用的树木及时进行补偿,一方面主管单位和建设单位应按照道路征地补偿中砍伐树木补偿标准加以补偿,另一方面通过路基边坡和路基两侧的绿化措施加以补偿,尽量保证林地覆盖率。(4)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加强施工管理,认真搞好施工组织设计,科学规划施工场地,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将施工措施计划做深做细,尽量减少临时工程占地,缩短临时占地使用时间,及时恢复土地原有功能。 尽可能地缩短疏松地面、坡面的裸露时间,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大风和雨天施工。 路基边坡在达到设计要求后应迅速进行防护,同时做好坡面、坡脚排水,做到施工一处,及时治理

21、保护一处。 在雨季和汛期到来之前,应备齐土体临时防护用的物料及各种防汛物资,随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以减轻雨水对主体工程的破坏和减少土壤的流失。 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要按照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图进行作业,不得乱占土地,施工机械、土石及其它建筑材料不得乱停乱放,防止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 施工期应限制施工区域,限制人的活动范围,所有车辆按选定的道路走“一”字型作业法,走同一车辙,避免加开新路,尽可能减少对地表的破坏。(5)临时工程用地生态恢复要求及恢复时限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在施工结束时对各类临时用地及时进行土地整治,对于有进场耕作条件的土地尽量复耕利用,无条件的则种植乔灌草进行植被恢复。

22、本项目对施工场地以及施工便道进行生态恢复。临时工程用地生态恢复要及时进行,其完成时限为拟建道路试运行通车之前。项目施工场地、施工便道等其它临时工程选址的环保要求如下:a. 施工便道尽量利用现有道路,尽量减少施工便道的修建数量。尽量缩短使用时间,用后及时绿化恢复植被或进行复垦。b. 施工场地使用结束后及时进行清理施工痕迹,平整后绿化恢复植被或进行复垦。临时工程经过具体的恢复措施后,共恢复恢复植被16亩。3.2.3 运营期措施(1)拟建道路沿线及时实施道路绿化工程,并加强对绿化植物管理与养护,使之保证成活。同时可结合城市发展规划进行景观绿化设计。(2)强化道路沿线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的监督工作,要求

23、运输含尘物料的汽车加盖蓬布。3.2.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综上所述,本区域绝大部分的覆盖植被和植被类型没有发生变化,亦即对本区域生态系统起控制作用的组分未变动,对区域自然体系的景观异质化程度影响不大。因此,项目建设不会改变现有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功能的持续性。另外,建议工程绿化设计时,林地树种尽可能丰富,并注意垂向结构的丰富,充分保证林地面积应有大小,从而有利于动物物种迁入和保存。3.3 地表水环境保护3.3.1 设计期措施桥涵设计均考虑了河流水系的防洪等需求,改造原有土渠,能保证沿线地表水系的畅通。3.3.2 施工期措施(1)跨行洪渠道桥梁施工水环境保护措施 桥梁基础施工宜选择在非汛期。 在保证工

24、程质量下缩短施工时间,划定施工范围,减小扰动影响;施工期间加强管理,禁止生活垃圾和油污染物进入水体或洒落入渠道。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痕迹,将渠道恢复原貌,防止渠道变形或造成新的冲刷。桥梁施工中禁止施工废水排入渠道中。对桥梁基础施工污水,不准直接排入渠道,要求设置沉淀池,泥浆循环使用,严禁将废泥浆直接在渠道中排放。钻渣晾晒后运至填方处处理。选用先进的设备、机械,并加强施工机械的维护,以有效地减少跑、冒、滴、漏的数量,从而减少含油污水的产生量。(2)施工营地水环境保护措施 严禁将施工场地设置在渠道范围内,不得在渠道内随意堆放施工物料和各类废弃物。 施工场地设临时沉淀池,施工废水经沉淀后回用于洒

25、水降尘,严禁外排。临时沉淀池根据废水产生量设计容积,可采用容积为5m3的沉淀池,同时可根据需要设置多个沉淀池。 施工场地临渠道一侧设置临时的拦挡措施,减少雨天水土流失现象。 尽量选用先进的设备、机械,以有效地减少跑、冒、滴、漏的数量及机械维修次数,从而减少含油污水的产生量;施工机械严格检查,防止油料泄漏;所有机械设备的各类废油料及润滑油等全部分类回收并存储,施工结束后可集中出售给有关废油回收企业。揩擦有油污的固体废物等不得随地乱扔,应集中填埋。 施工营地尽量利用沿线村庄闲置房屋,利用原有旱厕等设施;若新建施工营地,要求设置旱厕,严禁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外排。(3)拟建道路所用砂料要求从符合环保要求

26、的合法单位购买,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采取篷布遮盖、拦挡等措施,防止对砂、石料进入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3.3.3 运营期措施(1)营运期的排水系统会因路基边坡或者道路上尘沙受雨水冲刷等原因产生沉淀、堵塞,因此应定期清理排水系统,从而保证路面、边坡排水疏通。(2)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管理 ,采取申报制度,进行监控等,具体见“风险防范及预防管理措施”。(3)将拟建道路环境风险事故应急救援纳入阳泉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同时在阳泉市交通局储备一定数量的事故应急物质,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可及时将事故范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给应急预案的启动争取时间。(4)若发生危险品泄露事故污染导致附近居民饮用

27、水源受到污染,应由建设单位与相关部门协商解决居民饮水问题,所有费用由建设单位解决。3.4 地下水环境保护3.4.1 设计期措施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应进一步调查沿线附近生产生活用水管道等供水设施的分布情况,避免道路建设对沿线居民正常生活用水造成影响。3.4.2 施工期措施施工期在落实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的基础上需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以保护地下水环境。(1)宣传饮用水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严禁随意取水,切实保护地下水资源,保障区域地下水资源不受影响。(2)施工场地要求进行硬化,并设置临时沉淀池,污水经沉淀后回用,不外排。(3)施工期间不得随意抽排地下水,妥善处置桥梁钻渣

28、,从源头上控制施工机械的油污污染,加强设备维护,保证施工机械和物料运输车辆工况,减少油污的跑、冒、滴、漏。(4)严禁随意在李家庄泄洪渠内放施工物料和施工废料,尤其是含化学物质的施工物料禁止堆放。3.4.3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综上所述,本工程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有雨水冲刷施工材料堆放点、危险化学品运输泄露对周围水环境产生的影响等。施工期时间相对较短且具有局部性,为短期、可逆、局部性的影响,影响范围和程度均不突出,通过采取各种防治措施后,对水环境影响很小。3.5 声环境保护3.5.1 设计期措施(1)新建施工便道设计时远离居民聚集区,减少施工便道交通噪声对沿线居民等敏感目标的影响。(2)优化路面

29、设计方案,选择低噪声路面材料,减小交通噪声对沿线居民等敏感目标的影响。(3)本项目道路沿线的其他项目规划建设,可建议规划部门将噪声敏感的项目(如医院、学校、机关等)置于道路沿线200m范围之外,如其他条件限制必须建设时,需要敏感建筑自身采取噪声防护措施,以达到相关环境保护的要求。3.5.2 施工期措施(1)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和工艺,振动较大的固定机械设备应加装减振机座,同时加强各类施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其良好的运转,以便从根本上降低噪声源强。(2)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段,减少夜间(22:0006:00)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因生产工艺要求而必需夜间连续进行施工作业时,必须得

30、到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并事先做好宣传工作,最大程度的缓解噪声影响。(3)施工便道尽量利用现有道路,新开辟的施工便道和其它临时施工场地尽量远离居民聚集区。(4)承包商应根据劳动卫生标准,合理安排工作人员作业时间,做到轮流操作筑路机械,或穿插安排高噪声和低噪声的环境作业,给工人恢复听力的时间,并对机械操作人员采取个人防护措施。(5)建设单位应在沿线各施工标段设置公众投诉电话,对投诉问题业主应及时会同当地环保部门给以解决,以免产生环保纠纷。3.5.3 运营期措施本道路为一级市政道路,对沿线居民交通提供了更多的方便,根据噪声预测可知,在采取措施后道路运营近期、中期各敏感点噪声均不超标,

31、为了进一步控制道路交通噪声对道路沿线居民区的影响,提出如下的减噪、防噪措施与建议:控制行车噪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加强公共交通、道路运输管理, 行驶的机动车辆,应当装有消声器和符合规定的喇叭,并保持技术性能良好,整车噪声不得超过机动车辆噪声排放标准。不符合机动车辆噪声排放标准的,不得发给行车执照,禁止其上路行驶。并在集中居民区路段设禁止鸣笛标志。控制通行车型及车速控制通行车型,禁止农用车、拖拉机等高噪声车辆通行;在环境敏感地段,要控制车速,禁止鸣笛。加强道路路养护加强城道路养护,使路面维持最佳状态,减少轮胎噪声对敏感区的影响。3.5.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根据环境现状监

32、测,噪声的主要来源为当地的生活及交通噪声,敏感点噪声级均未出现超标现象,说明声环境质量良好。(2)本次评价对运营期道路噪声进行了预测。在采取绿化、院墙隔噪的基础上运营期道路红线外35m处在运营中期、远期均未超标。3.6 环境空气质量保护3.6.1 设计期措施(1)新建施工便道设计时远离居民聚集区,减少施工便道扬尘对沿线村庄等敏感目标的影响。(2)路面施工阶段设置的基层和沥青拌和站的选址要求避开居民集中区等环境敏感点,并选在距离居民区300m外的下风向处。3.6.2 施工期措施(1)沥青烟气防治措施 选用商业沥青,本项目不设沥青加热拌合站。要求对沥青铺装的操作人员实行卫生防护,为其配备口罩、风镜

33、等,加强劳动保护,使其身体伤害减至最小程度。(2)防尘措施 预制场和拌和站的选址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避开居民集中区等环境敏感点,并选在距离居民区300m外的下风向处。 粉状材料如水泥、石灰等应罐装或袋装,禁止散装运输,严禁运输途中扬尘、散落,必须加盖毡布。 粉状筑路材料堆放地点选在环境敏感点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在300m以上,减少堆存量并及时利用,堆放时应采取防风防雨措施,设置围栏,施工单位应配备一定的洒水车,对施工现场及主要运输道路定期洒水,防止尘土飞扬,遇恶劣天气加盖毡布。 对施工、运输道路表面采取硬化措施,或采取洒水等方法处理,在干旱大风天气应加强洒水,适当增加洒水次数。另外,施工便道

34、应充分利用现有的黑色路面以及铺设石屑、碎石路面,控制机动车轮碾压的影响,从根本上减少扬尘的污染。对弃方周转采取严格处理措施,防止生成新尘源。施工人员炊事及取暖设备建议使用自带的燃油、液化气等清洁能源,严禁砍伐植物做薪材。对产生扬尘污染的由施工单位在施工前15日内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扬尘排放情况。所有施工工地必须严格执行在施工全过程中的污染物防治措施,确保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控制达到工地沙土100%覆盖,工地路面100%硬化,出工地车辆100%冲洗车轮,拆迁工地100%洒水压尘,暂不开发处100%绿化的五项要求,有效控制项目建设期间对环境造成的影响。(3)大风天气下施工措施 对施工、运输道

35、路表面采取硬化措施,或采取洒水等方法处理,在干旱大风天气应加强洒水,适当增加洒水次数。另外,施工便道应充分利用现有的黑色路面以及铺设石屑、碎石路面,控制机动车轮碾压的影响,从根本上减少扬尘的污染。 对于易散失材料的堆放加强管理,在其四周设置挡风墙(网),并合理安排堆垛位置,必要时在堆垛表面掺和外加剂或喷洒润滑剂以使材料稳定,减少可能的起尘量。3.6.3 运营期措施(1)建议结合道路沿线地区的生态建设规划及现有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在靠近道路两侧多种植乔、灌木。这样既可以净化吸收机动车尾气中的污染物、道路粉尘,又可以美化环境,改善路容。(2)加强运载散体材料的车辆管理工作,明确要求其采取加盖蓬布等封

36、闭运输措施。3.6.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施工期主要为大量的机械设备、运输工具以及土石方开采等环节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但施工期只要按照相关的环保措施进行操作,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将会降到最小,而且施工期具有时间短,可逆的特点,随着施工的完成,这些影响也随之消失。本项目施工期不设搅拌站,混凝土及沥青均从阳泉市生态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筑路材料有限公司购买。本工程沿线不设服务区和收费站。营运期主要是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尾气净化系统将得到进一步改进,运输车种构成比例将更为优化,逐步减少高能耗、高排污的车种比例,汽车尾气排放将大大降低,因此道路汽车尾气对沿线两侧环境空气的

37、影响范围将会缩小。总之,在做好本工程污染物排放管理的基础上,做好区域污染整治的前提下,评价认为从环境空气角度出发,本工程是可行的。3.5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管理与监控计划1. 环境管理根据道路工程的特点,其环境管理由阳泉市生态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负责,而环境监测可由其下属监测机构或委托地方环保机构人员负责实施。2.环境管理监测计划该工程营运期的环境监测由地方环境监测站按营运期环境监测计划进行。监测计划如表3.5-1、表3.5-2所示。表3.5-1 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环境要素监测地点监测项目监测频次、时间实施机构负责机构监督机构声沿线涉及的敏感点Leq随机抽查,每次监测1天,全年不少于4次委托有资

38、质的环境监测站项目建设指挥部阳泉市环保局大气未铺装道路施工作业场地TSP、PM102次/年,每次监测3天,每天保证12小时有效数据表3.5-2 运营期环境监测计划环境要素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时间与频率声环境道路红线外35mLeq每年一次,一次一天4公众参与4.1征求意见的对象和方式本公众参与调查采用张贴信息公告、网上发布公示、发放调查表等形式。根据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有关要求,于环评开展之初在甄家庄村、御康山庄及桃坡村宣传栏张贴了项目信息公告;并在环评报告编制基本完成时以发布公告的形式对项目和环评报告主要的内容向公众进行了公示。(1)发布信息公告发布时

39、间:2014年10月9日发布形式:在甄家庄村、御康山庄及桃坡村宣传栏张贴项目信息公告。(2)网上公示在报告书整体告一段落后,于2014年10月21日11月5日,建设单位在阳泉市环境保护网公示了环评工作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并提供了公众索取报告书简本和发表意见的途径。(3)发放调查表为使公众参与调查能充分反映出公众对本项目的意见并具有充分的代表性,本次调查对象主要为项目周边的居民等。对调查对象介绍项目的主要内容及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解释填表注意事项,发放问卷调查表并当场回收。详细了解附近群众对当地环境现状及本次环评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共发放公众参与调查问卷份50份,收回50份。4.2公众意见和落实在初

40、期和后期公告期间,没有收到公众对项目的意见或建议。本次座谈会听取了环保部门等相关单位以及周围居民的广泛建议,对于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更好的贯彻公众意见,减少项目建设后对周围人群的不良影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建议在下一阶段设计中,进一步优化路线方案,力求少占耕地;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征地拆迁补偿规定,保证征地补偿费用足额并及时发放到居民手中,切实保证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水平不会因为受到项目建设的影响而降低。(2)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与沿线村民的沟通,对于村民提出的合理意见要及时采纳,并根据实际情况与当地村民协调解决。(3)对于本报告环境保护措施章节中提出的具体环保措施和要求,应在工程设计及施工中予以落

41、实,在最大限度上降低本工程建设对沿线水、气、声环境的不利影响。(4)强化环境监理,加强施工过程的环境保护管理。4.3公众参与总结合法性:本项目的公众参与调查是依据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简称暂行办法)的有关要求进行的,开展调查的是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调查对象选择、公告公示时间和调查时间均满足暂行办法的要求。有效性:本项目在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后7日内,向公众公告了暂行办法要求的六项内容;在报告书基本编制完成,在报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前,向公众公告了暂行办法要求的八项内容;在发布信息公告、公开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简本后,采取了发放调查表的

42、形式,公开征求公众意见。代表性:本项目共发放公众参与调查问卷50份,全部来自项目所在区域周边的群众,因此本项目的公众参与具有代表性。真实性:本项目的公众参与调查本着受调查者自愿发表意见的原则进行,因此调查的结果是真实的。5环境影响评价基本结论5.1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由阳泉市环境监测站例行数据可知,项目所在区域PM10、SO2 、NO2 、PM2.5日均浓度值的最大浓度转标率分别为:250.0%、174.7%、115.0%、445.3%,均达不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二级标准,分别有62、14、21、179天超标,超标率分别为18.1%、41.%、6.3%

43、、52.5%。说明阳泉市区域范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经分析,其主要是受道路扬尘及其他工矿企业影响所致。(2)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本项目于2014年11月7日对敏感点御康山庄等声环境质量进行声环境现状监测昼间与夜间噪声值现状均可满足声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中相应标准值要求,声环境质量较好。(3)生态环境现状分析结果区域生态环境主要包括农业生态环境、乡村生态环境。评价区耕地农业生态系统为种植业,主要农作物种类有玉米、谷子、高粱、豆类及蔬菜等。评价区生物物种比较贫乏,生态结构单一,全部是人工种植植被,本项目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正由农业生态环境向城市生态环境转化,不具备

44、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动物主要是麻雀、喜鹊、乌鸦等鸟类。生物多样性差。乡村生态系统主要为附近村庄。乡村生态系统以人居住建筑物为主,植被较少,只有零星的杨树、槐树、柳树。村中道路均已硬化,建筑物以平房为主。5.2 工程的环境影响分析结论(1) 生态影响评价结论 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A. 占地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本次工程占用地主要是荒地、农用地、草地与建筑占地,可见工程占地建设对总体土地利用格局会发生一些变化。B. 项目对植被的破坏影响施工期间填挖路基占地会对占地范围内的植被造成破坏,本工程共需占用农业用地97.31亩。道路建设将导致道路沿线植被覆盖率和绿色生物量水平产生降低或变化。C. 项目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工程施工期由于开挖土地,使土地直接裸露,会加重水土侵蚀强度。D. 项目对周围景观的影响本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活动、施工土方临时堆放都将会破坏景观要素,一定程度上损害局部区域景观。 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A 对乡村生态环境的影响道路建设沿线要穿越村庄,随着道路的建成及运营,会带动道路沿线的第三产业发展,提高当地村民的经济水平及推动当地的基础建设,逐步由乡村生态系统向城市生态系统转化。并且随着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建设,区域生物量会大幅度增加。B. 项目对农业生态环境中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工程较大范围为农业生态系统,系统内植物资源单调,主要是人工种植植物与生命力极强的草本植物。野生动物种类极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