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0974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2.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顺市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安顺市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安顺市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安顺市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安顺市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顺市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顺市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doc(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行)项目名称: 安顺市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盖章): 安顺市民政局 编制日期: 二一四年二月十六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

2、场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安顺市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安顺市民政局法人代表汪大兴联系人吴兴祥通讯地址安顺市西秀区市体育路联系电话13985746567传真邮政编码561000建设地点安顺市开发区西航路(原安顺市殡仪馆火化场)立项审批部门安顺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安发改投

3、资2013117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G5990 其他仓储业占地面积 (平方米)19515绿化面积(平方米)5612总投资(万元)205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21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0.24%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5年7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安顺市境内地质构造复杂,全市属喀斯特丘陵山地地貌。区内断层纵横交错,岩溶发育充分,地层破碎,西南部分在娅都紫云构造带北西段的威宁水城断裂交汇部位,是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区,也是贵州省晴隆水城安顺三角地震区,给脆弱的地质环境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地下水流失、山体崩塌、滑坡、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洪

4、涝、干旱、低温、凝冻等自然灾害频发,给灾害所在地的居民带来了安全隐患。针对安顺市自然灾害种类多,涉及面积广,受灾人口逐年上升,危害性大的特点,同时按照国家减灾委、发改委有关防灾体系建设的相关要求,增强安顺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推进和加快防灾减灾项目设施建设。因此,安顺市民政局拟在安顺市开发区实施“安顺市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建设项目”,以应对自然灾害发生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各项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国务院令第253号的要求,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第2号令),为此,安顺市民政局委托我

5、单位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对项目扩建场地周围环境进行了现场踏勘、调查及资料收集,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011、HJ/T 2.2-2008、HJ/T 2.3-93、HJ/T 2.4-2009)的有关要求,结合该项目的特点,按照国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编制完成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供建设单位上报审批。二、评价对象安顺市民政局的安顺市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建设项目。三、项目概况: 1、地理位置及交通。本项目位于安顺市开发区西航路(原安顺市殡仪馆火化场)。项目东侧为山体;南、西两侧与安顺市黔中驾驶培训学校毗邻,北面为安顺市化肥中转站

6、;北侧35m外为货运铁路,东北侧53m外为西城印象小区。进出口位于项目西侧,由水泥硬化道路与西航路相接,交通方便;地理位置详细见附图1及附图4。2、工程规模本项目共建设3处库房,1栋生产辅助用房,管理及附属用房1栋,1处停机坪,1处晾晒场。地块中部用于修建应急指挥中心(其已单独办理环评手续,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项目建成后主要用于堆存帐篷、棉被、睡袋、救生包、折叠床、救生衣、棉衣裤及移动厕所。项目总投资2050万元。3、工程内容本项目建设有3处仓库,主要用于堆存救灾物资;1处生产辅助用房,主要用于对救灾物资进行清洗、烘干、消毒剂缝补等;管理及附属用房1处,主要分布有办公室、会议室、财务室、档案

7、室、监控室、警卫室、活动室、值班宿舍,附属用房主要是车库、设备用房等。项目建设内容指标符合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民政部2009.1)的相关标准要求。表1 项目分区建设情况表序号区域面积1库房3313m22管理用房及附属用房472m23生产辅助用房232m24值班室23m25停机坪3700m26堆场、晾晒场870m2项目主要设备见下表:表2 本项目所用主要设施一览表序 号设施名称台(套)数备注1水泵6台2变压器1台位于附属用房内3油烟净化器1套位于附属用房内4沉淀池1处位于项目北侧,10m36变压器1台位于附属用房内4、配套工程(1)给水:项目用水由当地市政自来水管网提供。(2)供电:项目用电

8、由当地市政电网提供。(3)排水:项目排水采取雨污分流制,雨水通过项目自建的雨水收集管道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再进入安顺市南郊污水处理厂处理,最终达标排放。(4)消防:室外设置消火栓,室外消火栓距离道路小于2m,距离建筑物大于5m,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00m,火灾时市政消防车从室外消火栓水池取水灭火;室内消火栓管网布置在易取用的位置,消火栓间距小于30m,室内消防管成环状布置;室内同时配备多个干粉灭火器,其保护距离为20m。5、环保工程(1)废水:项目生产辅助用房需对回收进场的物资进行清洗,其产

9、生的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场内绿化使用,不外排;食堂餐饮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再与生活污水一并经化粪池预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排放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安顺市南郊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2)废气:项目产生的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引至所在建筑楼顶达标排放。(3)噪声:合理布置、设备安装消声减震装置,达标排放。(4)固废:生活垃圾暂存于垃圾房内,集中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6、劳动定员项目劳动定员50人,年工作320天,每天工作8小时。项目设员工休息室并提供工作餐,但不设员工宿舍。四、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选址位于安顺市开发区,项目场区有水泥

10、硬化道路与安顺市西航路相接,西航路东北向联通市区,西南向可联通至贵黄路,交通十分方便,便于救灾物资运输;项目用地已获得安顺市人民政府的同意(安府函2013222号),并由开发区国土资源分局确权为国有建设用地,并且选址已获得安顺市城乡规划局的选址同意(选字第5200020 1306675号。因此项目选址合理。五、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项目进出口设置在项目西面,管理及附属用房位于项目西北角;库房按序向东排列,便于救灾物资的的装卸,仓库与管理用房之间预留有堆场及晾晒场;生产辅助用房设置在项目东北侧靠近山体处,便于就在物资的清洗、消毒;场地内中部预留有指挥中心建设用地;项目南侧设有停机坪,便于发生自然灾害

11、时,上级指挥部门快速抵达,做出应急反应;停机坪预留出足够空间,便于直升机起降。项目建设内容符合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民政部2009.1)的标准要求,场内构筑物之间预留出足够间距,便于灾害发生时做出应急反应。经综合考虑,本项目平面布置是合理的。六、产业结构合理性分析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本)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本项目属于目录中第三十九条“公共安全与应急产品”项中“应急物资储备基础设施建设”类,为鼓励类项目,因此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源。与

12、本项目有关主要环境问题是地块内现有的安顺市殡仪馆日常经营产生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燃放鞭炮产生的废气及噪声、焚烧炉燃烧产生的废气;以及项目西侧黔中驾校产生的汽车尾气等污染。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等):一、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安顺市开发区西航路(原市殡仪馆地块),安顺市化肥中转站后面,距离市中心4km。项目东侧为山体、南、西两侧为安顺黔中驾校,北侧为安顺市化肥中转站;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安顺市位于贵州省中偏西南部,距贵州省省会贵阳90公里,地处东经105 13 10634 ,北纬2521 2638之间。东邻省会贵阳市和黔南布依族苗族

13、自治州,西靠六盘水市,南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接毕节地区。二、地形、地貌项目建设地地形为黔中山原地形,地形切割浅,起伏不大,地面开阔。项目区地形较为平坦,附近山脉、谷地、水系受地质构造制约,展布方向与地质构造线一致。地层岩性单一,几乎全为碳酸盐岩层,碳酸盐岩层出露厚度大,分布连续,产状平缓,岩溶化程度较高。项目区地表土壤类型为黄土及少量石灰土,土壤下为残积红粘土层,基岩为石灰岩,地表稳定性好。三、气候、气象项目建设地安顺市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类型,具有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4,冬季5.2,夏季23,极端最高温度33,极端最低气温-7.6。年平均降雨量为1336

14、.1mm,年平均湿度为81%,最大相对湿度99%;年平均风速2.4m/s,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频率为17%,夏季盛行风向为南风,频率为16%,全年静风频率为19%,日照数1226小时。四、水文安顺位于贵州省中西部,地处长江水系乌江流域和珠江水系北盘江流域的分水岭地带,境内河流纵横,落差大,境内岩溶发育,地表水和地下水均有分布,分布在该区的河流切割浅,河床开阔,耕地多为连片,且多有溪流横贯其间。境内河流属于雨源性山区河流,由于衣垫岩性的影响,多暴雨、夜雨,降雨月失调,雨季降水集中出现,洪水泄流快,暴涨暴落,地下水深埋,出露水位置低,地下水位和和洪枯流量变化大,地下河系发育,多呈伏流分布,资源丰

15、富。水能资源理论储藏量1.09万千瓦时。项目区周边水系图见附图2。六、植被生物多样性项目地处市区范围内,区域生态逐步转换为城市生态环境,区域植被主要是项目东侧山体内得槐树、桂树、松树及灌木丛等。区内无珍稀动植物和特殊野生动植物。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 社会环境概况安顺市是贵州省现有的4个地级市之一,位于贵州省中偏西南部,市区是安顺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商贸中心。现城区规划面积150平方公里,含西秀区和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口25万人。安顺市是全国甲级旅游城市,市境内瀑布、溶洞、石林、湖库、峡谷、山泉等自然资源景观浑然一体,有黄果树、龙宫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龙

16、山国家森林公园和格凸河、花江大峡谷、夜郎湖、普里山、斯拉河、天台山、云峰八寨、天落湾等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面积占全市幅员面积的10.26%,是贵州西线旅游中心,为中国六大黄金旅游热线之一。同时安顺又有气候带多样化、生物资源丰富和特殊生态功能的优势。安顺市城区内有石雕艺术建筑群安顺府文庙,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同志的故居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若飞故居同时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项目所在地安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面积171.68km2。开发区于1992年8约成立,其地处安顺市老城区西部,与老城区紧紧相连,总人口14万余人。有一类建设用地3726.23公顷,二类建设用地367574.45公顷。经过

17、20余年的发展,安顺市开发区形成以机械、制药、化工、食品、民间旅游工艺品为支柱产业的开发区2、社会经济情况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352.62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3.19亿元,增长9.0%。第二产业增加值137.02亿元,增长16.6%,其中工业增加值114.46亿元,增长15.7%;建筑业增加值22.56亿元,增长22.2%。第三产业增加值162.41亿元,增长16.5%。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5.6:39.4:45.0调整为15.1:38.9:46.0。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0.06亿元,比上年增长64.4%;纳入地方统计的固定资产投

18、资完成332.16亿元,增长66.3%;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53亿元,比上年增长16.2%。人口出生率为12.3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79,2012年实现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17元,比上年增长14.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853元,增长8.0%。农民人均纯收入5088元,增长16.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491元,增长3.0%。3、文化教育2012年末,全市普通高等学校2所,在校学生13127人;职业教育学校13所,在校学生13887人;普通中学148所,在校学生159798人;小学904所,在校学生243484人。4、文物保护项目评价范围内无重要文物保护

19、单位。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一、环境质量现状1、环境空气质量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环境空气二类功能区,周围无污染型工业大气污染源,大气环境质量良好,环境空气质量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地表水环境质量根据现场查看,项目最近地表水体为项目东北面1120m处的娄家坡水库,其规划为类水体,其水质良好,基本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项目所在区域无地下水出露点。3、区域声环境质量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划为2类区,区域声环境质量良好,项目周边噪声等效声级Leq(A)基本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

20、(GB3096-2008)中2类标准。4、生态环境现状本项目位于安顺市市区内,周围生态环境主要为城市生态环境,项目周围大部份已被城市发展所取代,区域地面均为混凝土地面,无裸露地表,无明显水土流失,项目周围绿化一般,生态环境质量一般。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经现场查看,具体环境保护目标详见表3:表3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保护内容相对方位及距离保护对象保护标准环境空气、声环境西侧相邻安顺市黔中驾校环境空气质量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北侧相邻安顺市化肥中转站西北侧53m西城印象小区地表水东北侧1120m娄家坡水库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21、(GB3838-2002)类标准其他北侧35m货运铁路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2、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类标准。4、区域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排放标准。2、油烟排放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小型规模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

22、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3、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项目场界噪声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2类标准。4、一般固废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总量控制指标根据贵州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管理办法规定,结合本项目的污染源及污染排放特征,建议本项目不设总量控制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一、施工期项目施工期主要是对原有构筑物拆除、基础工程施工、主体工程及附属工程的施工、装修工程的施工等。项目施工期将产生一定废水、废气、噪音等,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二

23、、营运期 本项目营运期主要是对外运进场救灾物资进行清洗、消毒、烘干、晾晒后收集至仓库内进行存放,待灾害发生时直接从仓库内运至灾区。营运期产生的污染主要是对救灾物资清洗产生的废水、场内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场内汽车产生的汽车尾气;食堂产生的餐饮油烟以及各项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主要污染工序 一、施工期本项目施工期主要是构筑物拆除过程、土方阶段、基础工程阶段和主体工程阶段。施工期间产生污染的主要染源来自原场地内原有构筑物的拆除产生的粉尘、噪声及固废,土石方的开挖、平整场地、厂房建设时产生的废水、废气、噪音等:1、废水:主要是施工生产废水,包括拌制泥砂浆、浸洗建材等作业中多余或泄露的废水

24、以及清洗模板、机具、场地等排放的污水。2、废气:主要是构筑物拆除时产生的粉尘、一些带燃烧器的大型施工设备作业时产生的废气,以及建筑装修材料产生的有毒有害性挥发气体。3、噪声:场内烟囱爆破拆除时产生的噪声、各种施工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4、固体废弃物:房屋拆除时产生的建筑垃圾及建筑过程中的碎砖块、废水泥、废钢筋、废木料、废瓷砖、废砂土、石子等建筑垃圾及剥离表土、施工垃圾等。二、运营期:1、废水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客人及员工生活污水、食堂餐饮废水,救灾物资清洗废水等。(1)员工生活用水:本项目劳动定员最大人数50人,年工作320天员工不在场内住宿,根据贵州省行业用水定额(DB52T725-2011)

25、,本项目顾客生活用水定额取60L/人天,排放系数取80%。则本项目员工生活用水量为3.0m3/d(960m3/a),排放量为2.4m3/d(768m3/a)。(2)食堂餐饮用水:根据贵州省行业用水定额(DB52T725-2011)并结合项目实际,本项目食堂餐饮用水定额取30L/人天,排放系数取80%。则本项目员工食堂餐饮用水量为1.5m3/d(480m3/a),排放量为1.2m3/d(384m3/a)。(3)救灾物资清洗用水: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本项目对救灾物资清洗时段集中在3个月,预计清洗用水量为8m3/d,则本项目救灾物资清洗用水量为720m3/a,冲洗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场内绿化使用

26、,不外排。(4)绿化用水:本项目绿化面积达5612m2,根据贵州省行业用水定额(DB52T725-2011),绿化面积用水量按0.0013m3/dm2计,则本项目绿化用水量为7.30m3/d(2334.6m3/a),绿化用水被蒸发或被植物吸收,故不存在外排。(5)未预见用水本项目未预见用水主要包括消防用水及管道滴、漏等过程产生的用水,按上述总用水量的10%计算,则本项目未预见用水量为449.46m3/a,排水系数取0.85.则排放量为382.04m3/a。本项目具体用水情况见下表:表4 日常生活给排水情况表种 类使用源单位定额(m3)人(次)数运行天数(d/a)年用水量(m3/a)损耗量(m3

27、/a)外排量(m3/a)生活用水员工每人每天0.0650320960192768餐饮用水食堂每人每次0.035032048096384救灾物资清洗用水生产辅助用房907207200绿化用水园林、绿地每m2每次0.0035612m22334.62334.60小计4494.63342.61152未预见用水上述总用水量的10%449.4667.42382.04合计4944.063410.021534.04根据上述分析,本项目救灾物资清洗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可回用于绿化使用,不外排;其余生活污水、餐饮废水、分别经隔油池+化粪池处理后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排放标准后进入市政污水

28、管网,最终进入安顺市南郊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项目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见下表。表5 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表污染物名称CODcrBOD5SSNH3-N动植物油LAS生活污水(含餐饮废水)1152m3/a产生浓度mg/L3202202601516010产生量t/a0.3690.2530.3000.0170.1840.012排放浓度mg/L260180210154010排放量t/a0.3000.2070.2420.0170.0460.012未预见用水382.04m3/a产生浓度mg/L1308018产生量t/a0.0500.0310.007排放浓度mg/L1005018排放量t/a0.038

29、0.0190.007合计1534.04m3/a产生浓度mg/L2731852021112412产生量t/a0.4190.2840.3000.0170.1840.019排放浓度mg/L220147163113112排放量t/a0.3380.2260.2420.0170.0460.0192、废气(1)燃料废气本项目食堂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属清洁能源;天然气燃烧产物主要为CO2及水蒸气,其对环境基本无影响。(2)餐饮油烟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本项目厨房按中型规模计,本次评价以小型规模规定的最大灶头数计算(3个基准灶头)。单个灶头使用时间平均为4h,属小型饮食单位。根据大连市环境保护局沙河口分局监测

30、站的餐饮服务行业无组织废气排放核算方法计算公式:W=y*h*k*10-3其中:W油烟年排放总量:kg/a (油烟未经处理前排放量) y全年营业天数:d(本项目取320天) h每天工作小时数:h(本项目单个取4小时,共计取12小时) k排放系数:g/h(本项目k值取6)由上述公式计算得本项目未经处理前的油烟排放总量为23.04kg/a,项目产生的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净化效率为70%,风量为4800m3/h)处理后,其排放总量为6.912kg/a。经计算得本项目油烟排放浓度为1.13mg/ m3。油烟所在建筑物楼顶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的小型饮食业规模标准排放

31、。(3)汽车尾气本项目停车位共计43个车位,全部为地上停车场。场内车辆在行驶时不可避免的产生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为CO、NOx等,该尾气散布于整个场区内,但由于车辆较少,并且在场内运行时间较短,因此在保持场内绿化及良好的通风情况下,项目产生的汽车尾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3、噪声 本项目噪声源主要为水泵、风机以及汽车进出停车场时的交通噪声。表6 主要噪声设备一览表序号噪声源噪声级dB(A)放置位置1水泵7085地下层2风机7085地下层3机动车7075停车场4、固体废弃物 项目运营期固废主要为员工产生的生活垃圾,食堂隔油池处理含油废水时产生的废油脂及化粪池污泥。(1)生活垃圾根据类比同类型项目并

32、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本项目员工办公生活垃圾按0.5kg/d人计,项目劳动定员50人,因此,项目职工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5kg/d(8t/a)。集中收集于垃圾房内,定期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2)废油渣餐饮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时会产生废油渣,本项目餐饮废水产生量约为384m3/a,根据类比同类型项目,本项目隔油池废油渣产生量约为0.47t/a。(3)化粪池及混凝沉淀池污泥本项目救灾物资清洗废水经混凝沉淀后循环使用,根据类比同类型项目并结合化粪池设计参数,本项目化粪池污泥产生量约为2.28t/a。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

33、排放量(单位)水污染物营运期生活污水餐饮废水1534.04m3/aCODcr273mg/L0.419t/a220mg/L0.338t/aBOD5185mg/L0.284t/a147mg/L0.226t/aSS202mg/L0.300t/a163mg/L0.242t/aNH3-N11mg/L0.017t/a11mg/L0.017t/a动植物油124mg/L0.184t/a31mg/L0.046t/aLAS12mg/L0.019t/a12mg/L0.019t/a大气污染营运期食堂油烟23.04kg/a1.13mg/m36.912kg/a机动车尾气CO少量THCNO2固体废物运营期员工生活垃圾8t/

34、a垃圾房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进行处理隔油池废油渣0.47t/a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化粪池、沉淀池污泥2.28t/a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进行卫生填埋噪声运营期水泵噪声7085昼60dB(A),夜50dB(A)风机7085机动车7075其他无主要生态影响、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本项目占地为原安顺市殡仪馆,地块内原有植被覆盖率较高,本项目施工期将会对原有植被带来一定的影响,使得地表植被减少;同时场地平整时产生一定的土方,在雨季时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本项目在建设时应尽量结合地块内生态现状,将建筑物设置在空地内,同时对地块内的高大树木进行移栽保护,待项目结束后可对树木进行回迁,即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又美

35、化项目区的环境。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一、废水施工期废水主要包括拌制泥沙浆、浸洗建材等过程时多余或泄露的废水以及清洗模板、机具、场地等排放的污水;这部分废水含有一定量的油污和泥沙,如果直接排放会造成一定污染。对于施工期生产废水,环评建议在污水排放比较集中且易于收集的位置设置隔油沉砂池收集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后废水回用于抑尘等,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二、废气本项目施工期对原有建筑进行拆除时将会产生粉尘,特别是场地内的烟囱在进行爆破拆除时,粉尘量更大;同时一些施工原料堆放时随风力起尘。带燃烧器的设备在作业时产生的废气。上述污染物都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本报告建议:1、 施

36、工所需的原料进行集中堆放,并加盖遮盖物。2、 开挖时,保持地面一定湿度,以减少扬尘量;开挖的泥土及时回填,建筑垃圾及时外运至政府指定地点堆放,以防长期堆放表面干燥而起尘或被雨水冲刷。3、 运输车辆应完好,不应装载过满,并采取遮盖、密闭措施,减少沿途抛洒,并及时清扫散落在路面上的泥土和建筑材料,冲洗轮胎,定时洒水抑尘,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扬尘。4、 烟囱采取分段爆破,并在每一次爆破结束后及时进行洒水抑尘,防止因爆破产生的粉尘随风力作用影响周围环境。5、 场内及时进行绿化恢复。6、 施工现场进行全围避施工,尽量缩小施工扬尘扩散范围;在采取上述措施后,本项目的大气污染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对周围环境产生的

37、影响小。三、噪声施工现场噪声源主要是挖掘机、切割机、电焊机等设备工作时产生的噪声,这些设备的噪声强度一般在6598dB(A)之间。根据该项目的实际情况及周围环境现状,本环评建议采取下列措施:1、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严格按照施工噪声管理的有关规定,午休时间及夜间不得进行作业。2、施工机械应尽可能放置对场界外造成影响最小的地点。3、加强车辆的管理,建材等运输尽量在白天进行,并控制车辆鸣笛。4、尽量选用低噪音的设备。5、对噪音较大的施工设备安装减振装置和消声器。6、在爆破时应预先通知项目西侧的黔中驾校及北侧的化肥中转站;并且由于爆破是瞬时的,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在采取上述措施后,本项目的

38、噪音能够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四、固体废弃物在工程建设期将有一定数量的废弃建筑材料如砂石、石灰、混凝土、废砖等。此外,在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在现场进行施工活动时,其日常生活将产生一定数量的生活垃圾,为了不使施工垃圾乱堆、乱扔等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本环评建议对施工期间的固体废物采取下列措施进行处理:1、场地内建筑物拆除时产生的建筑垃圾应做到日产日清,并运往政府制定地点堆存。2、对施工现场要及时进行清理,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废瓷砖、废木料、废砖等要及时清运并用于基础回填,防止其因长期堆放而产生扬尘。3、工程建设期间对生活垃圾要进行专门收集,并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严禁乱堆乱

39、扔,防止产生二次污染。4、剥离表土堆放时周围应进行遮盖、围挡并修建排水沟,待施工结束后表土用于绿化覆土用。在采取上述措施后,本项目的固体废物能够得到及时处理,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较小。五、爆破影响分析项目地块内有原殡仪馆焚烧炉的外接烟囱,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该烟囱采取爆破方式进行拆除。由于项目区周围敏感点较多,因此本报告要求:1、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爆破设计,并报请当地有关部门批准后,方能组织实施。2、在爆破点周围设置防震沟,并在每隔50m设置爆破点,分散爆破,同时减少装要量;为减小振动波,采用毫秒微差爆破法。3、拟将烟囱爆破倒向为东侧或东南侧,降低对北侧及西侧敏感点的影响。在落实

40、本报告提出的意见后,烟囱爆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能降至可接受的程度。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一、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拟在生产辅助用房旁对进场就在物资进行清洗,清洗过程产生的废水量小于8m3,其能够满足本项目绿化用水量,本报告要求建设单位应在生产辅助用房旁的地势低洼处设置混凝沉淀池(10m3),清洗废水经混凝沉淀处理后,上清液用作场内绿化使用,不外排,即节约水资源,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对周围环境基本无影响。项目餐饮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并经化粪池处理,项目废水排放量为1534.04m3/a(4.8m3/d),因此本项目设置化粪池总容积为8m3(水力停留时间12h,预留20%容积),则本项目产生的

41、废水能够全部进入化粪池内处理后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排放标准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南郊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对周围纳污水体影响较小。南郊污水处理厂纳污可行性分析:本项目地处南郊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目前市政污水管网已敷设至项目所在区域,并且项目废水排放量为4.8m3/d,项目废水排放对市政污水管网的水力冲击在可接受范围。南郊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为AmOn工艺,处理规模为5.0万m3/d,本项目产生的废水量为4.8m3/d,其占南郊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的0.0096%,其占比极小,在污水厂的承受范围之内,完全可接纳本项目污水。本项目产生的污水属于典型的城市生活污

42、水,污水中污染物浓度不高,经过建设单位预处理后,污染物浓度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能够达到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标准,不会给污水处理厂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本项目污水排入南郊污水处理厂是可行的。二、环境空气影响分析1、燃料废气本项目设有厨房,燃料采用管道天然气及电能等清洁能源,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量较少,废气中基本不含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2、餐饮油烟本项目厨房烹饪过程中油烟产生量为23.04kg/a。本报告要求建设单位应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净化率达70%以上,处理风量为4800m3/h);项目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排放量为6.912kg/a,排放浓度为1.13

43、mg/m3。其排放浓度能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小型规模标准要求(2.0mg/m3);本项目产生的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与燃料废气可一并引至所在建筑物楼顶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2、汽车尾气本项目停车位全部位于地上,停车位较少,汽车尾气排放量较少,且排放时间短,均为无组织排放,因此环评建议加强车间和厂区的良好通风,尽量避免多辆汽车同时发动,厂区车辆在无需试车的情况下应尽量处于熄火状态。三、噪声影响分析本项目产生的噪声主要为水泵、风机、机动车等发出的噪声。根据表6可以得知,这些设备在不经任何措施的情况下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必须采取措施,降低设备噪音:1、选用低噪音的设备。2、合理布局设备位置,将水泵、风机等安置在附属用房一层内,并设置隔声减震装置3、场内内设置禁鸣标志,安排专人对进出车辆进行调度。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噪音对周围环境影响不明显。四、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量主要为员工生活垃圾,隔油池废油渣、化粪池及沉淀池产生的污泥。环评建议建设单位对项目产生的固废进行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的方式,使项目产生的固废得到合理、有效的控制,具体措施如下:1、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本项目建设内容不占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