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兴汇景名城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0989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展兴汇景名城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展兴汇景名城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展兴汇景名城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展兴汇景名城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展兴汇景名城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展兴汇景名城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展兴汇景名城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Henan Lans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 目 名 称: 展兴汇景名城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海南展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5年6月国家环保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

2、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展兴汇景名城项目建设单位海南展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李圣典联系人卢经理通讯地址海口市南海大道267号联系电话18976865637传真/邮政编码5701

3、00建设地点海口市海榆中线西侧立项审批部门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房地产开发经营K7010占地面积55479.61m2绿地面积22191.85m2总投资(万元)81200环保投资(万元)411.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51%评价经费-预期投产日期2018年10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海口被誉为“椰城”,是中国最优空气质量等级地区之一。秀英区的开发建设将成为海口未来城市建设的新亮点,成为高品位的现代化新型城区,成为实现海口又好又快发展,建成最精最美省会城市的引擎和驱动力,开创海口城市发展的新纪元。基于良好的市场前景,海南展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投资812

4、00万元在海口市海榆中线西侧新建展兴汇景名城地产项目。 项目占地面积55479.61,总建筑面积为239031.63,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74389.2,地下建筑面积64642.43。项目由10栋26-28层住宅楼(部分首层设有物业管理用房、社区服务用房、治安联防站)、1栋3层幼儿园、1栋地上3层地下1层商业建筑,2层地下室(设有地下车库、人防地下室和设备房等配套设施)组成,总户数1552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有关规定,建设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属于“房地产开发、宾馆、酒店、办公用房

5、等”类项目,总建筑面积239031.63m2,大于5万平方米,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海南展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河南蓝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司根据国家对环境评价工作的有关规定,在充分研读项目的有关技术文件,深入项目现场踏勘之后,按照国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说明和环评技术规范要求,编制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展兴汇景名城项目)。二、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与环境敏感点1、 地理位置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海口市海榆中线西侧,具体地理位置示意图见附图1。2、项目及周边环境现状本项目用地位于海口市海榆中线西侧,项目地块为近似矩形,整个地形地势东北侧高于西南侧3米,用

6、地现状为厂房及空地。项目东侧紧邻224国道,约60m处为炮楼向阳幼儿园;西侧135m处为业里村;南侧100m处为居民楼;北侧为业里村沿街商铺,20m处为业里村卫生室,45m处为海糖小区。项目与周围环境关系示意图见附图2,项目与周边环境现状图见附图3。三、项目产业政策、用地规划符合性分析1、产业政策分析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意见中指出“保持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积极引导和发展与旅游业相适应的房地产业,科学规划房地产业发展的类型、规模和速度,鼓励有实力、有信誉的企业发展富有海南特色、高品质的星级宾馆、度假村等房地产项目。稳步发展满足避寒、疗养等不

7、同需求的度假居住型房地产。鼓励发展家庭旅馆经营和房屋租赁经营。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逐步改善城乡居民的住房条件。条件成熟时,在海南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本项目主要建设与避寒、疗养等不同需求的度假居住型房地产及商业办公项目,因此符合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的要求。根据对照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的通知,本项目容积率为3.0,本项目不在限制用地项目目录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内。本项目为商住型房地产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住宅,属房地产开发行业,根据按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8、2011年本)(修正),本项目不属于国家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的产业,视为允许类。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2、项目规划相符性(1)与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的相符性本项目位于海口市海榆中线西侧,根据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主城区用地规划,项目属于二类居住用地,此外根据项目建设单位出具的本项目土地证,地类用途为城镇混合住宅用地,本项目定位为商住小区,主要以住宅为主同时配套商业等基础设施,因此选址符合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与海口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的相符性根据海口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主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显示,项目所在

9、地块用地类型居住用地,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规划。四、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地点、建设性质项目名称:展兴汇景名城项目建设地点:海口市海榆中线西侧建设单位:海南展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性质:新建2、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占地面积55479.61,总建筑面积为239031.63,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74389.2,地下建筑面积64642.43。项目由10栋26-28层住宅楼(部分首层设有物业管理用房、社区服务用房、治安联防站)、1栋3层幼儿园、1栋地上3层地下1层商业建筑,2层地下室(设有地下车库、人防地下室和设备房等配套设施)组成,总户数1552户。3、项目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建设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

10、1-1,项目用地平衡表见表1-2。表1-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用地面积55479.61m2总建筑面积(A+B+C+D+E+F+G+H)239031.63m2其中A地上住宅面积(注:其中A计容面积155580.4 m2,太阳能补偿面积1548 m2)158263.06 m2B.小区配套商业面积(注1:其中B计容面积8733.47 m2)(注2:地上8759.65 m2,地下4797.73 m2)13557.38 m2C.幼儿园(注:六班制,建筑用地面积2701 m2,建筑占地面积625.93 m2)1613.84 m2D.地下室面积(注:地下室一层面积38291.48 m2,地下室二层21553.

11、22 m2)59844.7 m2E住宅架空层面积5241.53 m2F.小区物业管理(注:3#、5#及6#、7#首层)478.06 m2G社区服务(注:7#首层)17.1 m2H.治安联防站(注:7#首层)15.96 m2J地下室人防面积(注:该面积已计入地下室建筑面积D项)14425.42 m2补偿太阳能面积(不计容)1548 m2计容建筑面积(A+B+C+F+G+H)166438.83 m2建筑占地面积9986.32 m2建筑密度18%容积率3.0住宅户数1552户绿地面积22191.85 m2建筑高度84.45m机动车车位1712个其中地面270个地下1442个表1-2 项目地块用地平衡

12、表用地类型用地面积比例总用地面积55479.61m2100%建筑占地面积9986.32m218.00%道路占地8694.35m215.67%游泳池及戏水池722.5 m21.30%绿化面积22191.85m240%停车场占地5374m29.69%广场及其它配套设施8510.59 m215.34%4、项目用地规划指标相符性分析根据海口市规划局关于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核通知书(详见附件海建审【2015】001号),本项目方案各指标已通过海口市规划局审核。因此,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符合相关要求。表1-3 项目设计指标与修规规划指标相符性分析一览表项目项目内容单位项目主要建筑指标规划设计指标指标符合性展

13、兴汇景名城容积率倍3.03.0符合建筑密度%1818符合总建筑面积m2239031.63239031.63符合绿地率%4040符合配建机动车位个17121712符合5、项目平面布置项目建设在外形设计上力求与周围建筑相协调,与周围环境及城市空间相融合。具体为:(1)总体布置本项目地块近似矩形,地块结合项目所处地域气候,利用绿植的引入打造社区避雨遮阴的户外活动场所。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及路网规划,“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将社区分为两大主动线。社区内部人车混行,出入口设置在东侧224国道和南侧规划道路。(2)空间组合北侧为业里村主要现状道路两侧为商铺区,在现状道路的北侧为已建成的3栋17层的经济适用房

14、。本方案中,考虑到整个用地地块较为狭长,所以通过日照分析在不影响北侧住宅建筑及现状商业道路的前提下,建筑后退红线最近处22.9米,距北侧住宅最近处79.21米,为本案营造出一个舒适宜人的中心景观。(3)交通结构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有效地组织了各种流线,使人流、车流快速、高效的疏散。1、人流的交通组织:结合中心设置的入口硬地广场,方便人群使用。同时方便人流的组织,人流经过入口景观轴到社区内庭院,再经由内庭院进入到高层住宅楼中。2、机动车辆的交通组织:机动车出入口设置于基地东侧G224、南侧的规划道路及西北侧,由车道直入地下车库,最大限度的减少对景观的破坏。3、机动车停放:用户停车主要集中在地下,

15、内部组团间设置局部地面临时停车位。商业停车则利用基地的四周边设置,满足商业停车需求并方便商业停车使用。4、无障碍设计:建筑主要出入口通过坡度小于12的斜坡同室外人行道标高相联系,方便残疾人通行。公共部分设有无障碍电梯和无障碍卫生间等专门为残疾人服务的设施。(4)绿化设计道路绿化主要指规划区及外围道路的人行道绿化,以小叶榕等树种为主,间植灌木或花卉,起隔离、遮荫等作用。绿化植被既可整齐种植,也可交错种植,能强化防护汽车尾气排放对商务办公及居住环境的影响,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绿化、美化氛围。各建筑间的小型绿地,绿化以舒适、美化功能为主,宅前屋后绿化主要起到美化小环境,创造舒适健康的商业办公及居住环境

16、的作用。项目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4。6、公用工程(1)给水水源: 采用东侧224国道城市自来水,要求小区内的市政水压0.20MPa。一到四层(低区)由市政直接给水,高区(5-28层)由变频给水设备供给。每户分设普通机械式水表,水表设在走廊管井内,各建筑的供水支管分别由环网上接出,每个单元设阀门井。室外埋地管道采用给水用聚乙烯(PE)管,管道工作压力1.0Mpa,De90的或壁厚6mm的管道采用电熔连接,De90的管道的连接可采用电熔接,也可采用热熔接。生活热水:住宅热水燃气或用电供热。消防用水:本项目区消防管网与生活管网共用,在给水管网上沿道路设置室外消火栓。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管网成环形布置,管道

17、上一定距离设DN100地上式消火栓。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给水方式采用消防水池,消防水泵与屋顶水箱联合供水,消防泵拟选用二台立式单级水泵,一用一备。消防水泵集中设于地下泵房内,在屋顶水箱贮存前10分钟的消防水量。(2)排水根据规划区的性质、特点,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在规划区内形成独立的完善的污水排放系统。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后排入224国道路市政污水管网,最终由白沙门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雨水系统单独设置,建筑物屋面、阳台雨水排水分别设置管道排至室外;道路及绿地雨水由雨水口和管道汇集后,排入东侧224国道市政雨水排水管道。(3)供电本项目从224国道市政电网引进一条10kV高压电路,小区供电系统拟装设

18、1台500KVA的干式变压器,负荷率为0.32。在地下室内设置专用的配电房。高压电源均引自10KV高压电路,作为正常工作电源,。另设1台柴油发电机(350kw)作为消防应急电源。(4) 通讯电话外线电缆和信息光缆可从三处引入小区,小区弱电线路统筹设计,按GB50180-93规范一般沿小区道路的西侧或北侧布置,采用多孔混凝土管或塑料管埋地敷设。宽带信息入户,区内光缆入楼,由各楼交换机引一根超五类四对对绞线入户。光缆线路就近接市网。(5) 停车场本项目的地上生态停车场设置在区内绿化带旁,共布设1712个停车位。地下停车场共设置1442个停车位。地下停车场废气排放口设置于地下室范围内的地表绿化区中。

19、(6)垃圾收集点由于项目设计方案中已对垃圾收集点进行具体设计,综合考虑项目的整体布局和垃圾收集运输的便利以及减小环境影响,本评价建议该项目总设置5个垃圾收集点,位于地块西南角、南侧、北侧(3个)绿化带内。(7) 防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评估区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03g,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虽大区域上为地壳稳定性较差区,属于岛内地震多发区。但现状评估区内区域地壳较为稳定,史上也无地震发生,总体评价区地壳较稳定。7、环保投资项目总投资81200万元,环保措施主要包括有:扬尘防治、污水处理设施、噪声防治、生态绿化、水土保持、油烟排风处理及固体废物清理等,其环保投资共计约411.5万元,占总投资

20、的0.51%,该项目环保投资见表1-4。表1-4 项目环保投资表(万元)环保措施项目环保投资(万元)数量备注一、施工期1、污水治理设置沉砂池、临时排水沟等3.6/施工废水处理设置临时化粪池、临时污水管道4.32个收集和处理生活污水2、废气治理施工场区运输道路面硬化、设置围护、汽车轮胎清洗池、场地定期洒水等15.56239.87m3防治施工扬尘、水土流失3、噪声防治低噪声设备、消声器、消声管、设置临时声屏障25/降噪,使达标排放及居民点环境达标;其中低噪设备及工艺投资5万元,临时声屏障投资20万元4、固废处置运至管理部门指定建筑垃圾处置场所10/建筑垃圾和弃土合理处置小计58.4二、营运期1、污

21、水治理污水管网系统99/收集小区生活污水化粪池2411处理生活污水2、废气治理居民生活排烟通道30/确保油烟集中收集引入楼顶高空排放地下车库排风系统2.62个确保库内外尾气达标3、噪声防治机电设备噪声防治措施(隔声墙、基座减振垫等)、隔声窗35/机电设备噪声防治措投资8万元,隔声窗投资27万元。施降噪,使环境达标4、固废处置多个垃圾桶、1个生活垃圾暂存点8.5若干垃圾桶,5个垃圾收集点收集及临时堆存生活垃圾5、生态治理绿化12922191.85m2绿化率40除尘、降噪、绿化美化环境、水土保持6、节能安装太阳能25/太阳能利用小计353.1合计 411.5本项目总投资81200万元,计划环保投4

22、11.5万元,占总投资的0.51%,从表8.3-1可以看出,项目所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均针对房建设项目的行业特征和产污特征并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提出的,各项措施简单实用,技术成熟,投入成本低,效果好,能够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在经济技术上是可行的。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项目建设为新建项目,不存在原有污染情况与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堤岸现状等):1、地理位置海口市位于北纬19570420511,东经11010181102305,地处海南岛的北部,横跨南渡江下游东西两岸。北面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望,相距1

23、8海里,东北距香港324海里。东与文昌市接壤,南靠定安县,西邻澄迈县。东西最长88.1km,总面积2304.84km2。海岸线长约131km,海域面积约800km2。海岛有海甸岛、新埠岛和北港岛。海口市是海南省的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本项目位于海口市海榆中线西侧,地块中心坐标为:N19595.64,E1101621.89,具体位置见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2、地形、地质、地貌海口市地处海南岛北部,北临琼州海峡,南邻南渡江河谷,地形略呈长心形;地势平缓,南高北低,稍微向海倾斜。海南岛最长的河流南渡江,从海口市中部穿过。市域范围内西北部和东南部较高,中部南渡江沿岸低平,北部多为沿海小平原

24、。全市除石山镇境内的马鞍岭(海拔222.2米)、旧州镇境内的旧州岭(199.9 米)、甲子镇境内的日晒岭(171.0 米)、永兴镇境内的雷虎岭(168.3 米)等38 个山丘较高外,绝大部分为海拔100米以下的台地和平原。马鞍岭为全市最高点。海口市属海滨岗地,地貌主要为新构造运动、特别是火山活动和江河海水长期侵蚀作用的结果,形成以火山台地为主要台地的平原地貌。市区范围内最高为第四级阶地上的群山岭高程69.8m。一级阶地分布于沿海,标高5.0m以下,宽约0.30.4km,地势平坦,城区大部分建筑建设于此阶地上。二级阶地标高为18.025.0m,宽度达2.8km,地形平坦;三级阶地标高为30.04

25、0.0m,宽度约0.40.3km,切割剧烈,为宽敞平顶低岗地;四级阶地为本市地形较高之洪积层,标高在80m 以内,地形破碎。海口总体地势平缓,东部自南向北略有倾斜,西部自北向南倾斜,西北部和东南部高,中部南渡江沿岸低平,东和东北部为沿海小平原,境内最高处为马鞍岭,海拔222.2 米,最低点为南渡江入海口,海拔0.4 米。市域内基本分为北部滨海平原区,中部沿江阶地区,东部、南部台地区,西部熔岩台地区。其中北部沿海区域以滨海台阶式地貌为主,西部以典型的火山地貌为主。整个地形地势东北侧高于西南侧,高差小于等于3m,地形地貌复杂程度简单。3、气候、气象温度:海南属热带岛屿气候,夏长冬短,午热夜凉,历年

26、未见霜雪,冬春多雾多旱,夏秋多雷暴雨,并有台风。年平均气温23.8C。绝对最低气温2.8C,最高温度38.8C,太阳辐射强,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120 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2210 小时。每年秋、冬季节盛吹偏北季风,频率为18%,春、夏季节盛吹偏南风,频率为21%。年平均风速为3-4 米/秒。瞬间最大风速为41.0 米/秒。降水量:海口市年平均降水量为1639mm,雨日(日降雨量0.1 毫米)150天。510 月为雨季,6 个月的降雨量占全年的78.1%,9 月为降雨高峰期,平均雨量为300.7mm,占全年的17.8%;1 月只有23.9mm,尤其12 月至次年2 月,平均月降雨量小于50

27、mm;11 月至次年4 月为旱季,降雨量仅占全年的21.9%。年平均雨量及平均降雨变差系数CVX 值在海口地区分布上变化差异不大,一般在0.220.23 之间。蒸发量:年平均蒸发量为1847.7mm,平均年中57 月蒸发量最大,尤以高温强光最大的7 月,为216mm;其次为5 月,211mm;最小以低温阴雨的2月,为96mm。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干燥度为1.08,属半温润型气候区。相对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5%,平均最大2、3、9 月为96%,平均最小7 月为83%。因相对湿度年变化与气候有关,23 月低温雨天气出现时间较长,云量多,阳光少,气温低;9 月降雨量大,雨天多,湿度大;7 月阳光强

28、,日照多,温度高,湿度小。另外,一天最小的相对湿度为17%(1955 年12 年10 日),主要由于受冷高压控制所致。风向、风速:海口市北部临海,地势平坦,风向基本一致。冬半年(10 月至次年2 月),北方冷空气入侵频繁,劲吹东北季风为主;夏半年(48 月),受低纬度暖气流的影响,盛行东风;3 月和9 月,是东北和东南风的转换季节,风向不定。年平均风速3.3m/s。4 月风速较大,为3.7m/s。8 月较小,为2.7m/s;冬半年比夏半年风速大。台风:海南岛属太平洋台风区。海口市北部临海,是台风频繁侵袭的地区之一。年平均受影响的台风5.5 个(次),年平均大于8 级大风12 天,年平均12级以

29、上台风24 个(次)。每年410 月是台风活跃季节,台风盛季平均个(次)占平均年个(次)数的81%,以8、9 月下旬为台风高峰期。在台风影响下,台风带来暴雨和暴潮,暴雨一般持续34 天,最长的达9 天(1958 年5 月27 日6 月4 日)。台风常伴有过程雨出现,致使海潮顶托,潮位高涨。年平均最高潮位3.03m。年最高潮位4.25m(1948 年8 月2 日强台风时),年最低潮位2.47 米(1940 年、1945 年)。 4、水文特征海南岛最长河流南渡江穿过海口市中部而入海。南渡江主流在市区长75公里,流域面积1300平方公里,年径流量60.99亿立方米。南渡江流经市区的支流水系有鸭程溪、

30、昌旺溪、三十六曲溪、铁炉溪。境内还有演州河、演丰河、白石溪、罗雅河、美舍河、五源河、芙蓉河等小河流。有凤谭、铁炉、东湖、风圮、云龙、丁荣、岭北、玉凤、沙坡等水库,总库容量15000多万立方米。海口市地处南渡江下游河口河网地带和休眠火山口地带,潜水、承压水分布广泛。潜水含水层以南渡江三角洲潜水和玄武岩孔隙裂隙潜水为主,分布范围分别近800、400平方公里,水位单位涌水量分别可达14.6、30升/秒。地下承压水处于雷琼盆地,含水总厚度达200-350米,老海口、秀英两段可采量共27万立方米/昼夜。地下热矿泉水处于琼北自流水盆地东北部新生代厚层,分布面积约200平方公里。5、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

31、划图,评估区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03g,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虽大区域上为地壳稳定性较差区,属于岛内地震多发区。但现状评估区内区域地壳较为稳定,史上也无地震发生,总体评价区地壳较稳定。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规划发展等):(1)行政区划、人口拟建项目行政区划属于海口市秀英区。秀英区是海口市的四个市辖区之一,位于海南省省会海口市的西北部,东接龙华区、西邻澄迈县,南与定安县接壤,北临琼州海峡,总面积511.5平方公里。下辖海秀、长流、西秀、石山、永兴、东山6个镇和秀英、海秀2个街道办事处,截至2014年,常驻人口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万人。(2)社会经济概况2014年,

32、生产总值192.50亿元,增长10.5%;公共财政收入33.66亿元,增长16.8%;固定资产投资106.20亿元,增长4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50亿元,增长1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万元,增长13.2%;农民人均纯收入8059元,增长13.5%。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花卉种植面积达到2773公顷,冬季瓜菜种植面积达到2480公顷,建成常年蔬菜基地917.64公顷,有规模养猪场123个、规模养鸡场83个、30万只蛋鸡场2个,建成冬季对虾温棚养殖基地114.87公顷、无公害养殖示范基地33.33公顷。加快发展水产加工业,年加工成品1万吨、产值2亿元的海南盛海佳水产品加工

33、厂一期建成投产。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望海国际广场、亿圣和、华润万家名门店和4家汽车4S店开业,海航、海汽等55家企业物流业务快速发展,大英山中央商务区的核心区、美丽沙国际滨海生态新城区、新埠岛滨海旅游度假区等高端旅游地产项目顺利推进,进一步增强商贸、物流的聚集、辐射能力和促进旅游地产业转型升级。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成立专门的重点项目推进暨土地征收服务机构,采取“六个一”工作机制,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全年41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7.90亿元。推进道路建设,海府一横路和青年路延长线等4条道路竣工通车,修建小街小巷7条,完善博爱南商业街消防设施。推进城管工作体制改革,将城管执法队伍和执法权下

34、放到各镇街,实现“责权统一”。全年制止违法建筑407宗25.14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77宗16.49万平方米。推进乡村建设,编制完成21个行政村和327个自然村规划,新修建18条农村公路,新建和巩固提高文明生态村各15个,累计建成文明生态村563个。加大民生投入,全年投入6.17亿元,占全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3.5%。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三免一补”政策,59个校安工程项目基本竣工。落实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启动慢病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率100%。城镇新增就业1.0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新农保参保率95.5%,城镇居民养老参保率97.4%,新农合参合率99

35、.8%。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中贤村小区和福秀小区1298套廉租住房完成配租,惠及3894人。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本报告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引用海口市环境保护局2014年11月份海口市环境质量状况的相关数据及结论。海口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持优良水平,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22天,二级标准8天。全市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月均值分别为6g/m3、18g/m3、44g/m3和24g/m3,一氧化碳

36、(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是0.9mg/m3,臭氧(O3)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数是90g/m3。(来源海口市环境保护局网站)。结果表明,海口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良好,其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平均浓度值均符合国家一级标准。2、噪声环境质量现状(1)、测点布置、监测时间及频次根据本项目噪声源的位置和周围敏感目标的分布情况,在项目共布设4个噪声监测点位,噪声现状监测布点图见附图5。委托海南中科环境检测有限公司于2015年4月21-4月22日连续监测2天,昼、夜间各监测一次。(2)、监测方法、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测量方法按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执行,使

37、用A声级,传声器高于地面1.2米,符合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规定的要求。评价标准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2类和4a类标准,2类标准:昼间标准值为60分贝,夜间为50分贝;4a类标准:昼间标准值为70分贝,夜间为55分贝。采用监测结果与评价标准对比的方法对评价区域声环境质量进行评价。(3)、结果与评价监测结果见表3-1,车流量统计表见表3-2。表3-1 噪声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单位:dB(A)检测点/位置检测日期检 测 结 果昼间夜间LeqL10L50L90LeqL10L50L90东侧224国道(1#)04月21日69.671.965.760.667.470.663.156.304月

38、22日70.673.268.663.867.270.663.456.4南侧边界1m处(2#)04月21日54.546.704月22日57.447.7西侧边界1m处(3#)04月21日49.744.604月22日51.943.8北侧边界1m处(4#)04月21日61.052.704月22日60.054.5表3-2 224国道交通参数一览表监测点位检测日期车流辆(辆/20分钟)大型中小型摩托车东侧224国道04月21日昼间148432168夜间4818011204月22日昼间124422240夜间4114694由表3-1可知,从监测结果总体来看:项目南侧(2#)和西侧(3#)两个场界声环境能满足声

39、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项目东侧224国道(1#)声环境不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昼间:70dB(A)、夜间55dB(A)。项目北侧(4#)场界声环境不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项目东侧224国道(1#)声环境不能满足4a类标准的原因是项目地块东侧224国道车流量较大,且位于交叉路口,目前交叉路口未设置红绿灯,故来往车辆鸣笛和混乱导致。项目北侧(4#)场界声环境不能满足2类标准的原因是项目地块北侧紧邻业里村商业街

40、,人流量较大,各种嘈杂声和交通管理不当导致。总体而言,本项目拟建用地内声环境质量较好。3、生态环境根据现场踏勘,项目地块现状主要为厂房和宿舍,植被主要为人工植被,其植被主要为椰子树及绿化带若干,生态环境现状良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根据对建设项目所在地周边环境现状的踏勘,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3。表3-3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序号环境保护目标方位距项目的距离(m)保护对象及规模性质环境质量目标1炮楼向阳幼儿园东侧约60m130人学校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2012)一级,、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2类2业里村西侧约135m130户/390人村庄3

41、居民楼南侧约100m46户/138人住宅4海糖小区北侧约45m204户/612人住宅5业里村卫生室北侧约20m20人医院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大气环境根据海口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本地区属一类区,环境空气中污染物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一级标准。具体数值见表4-1。表4-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评价因子一级标准限值浓度单位备注年平均日平均1h平均g/m3GB3095-2012NO24080200SO22050150PM104050PM2.515352、声环境根据现场踏勘及查阅相关规划资料,项目南侧规划路白水塘路延伸段为城市支路,东侧的224国道属于城市主干道。根据

42、项目设计,项目区临224国道一侧的建筑以三层为主,由于本项目相邻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所以本项目临街建筑面向224国道一侧至224国道的区域执行4a类标准,其他执行2类标准。具体标准值如表4-2。表4-2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标准昼间 dB(A)夜间 dB(A)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60504a类7055污染物排放标准1、大气污染物施工扬尘及汽车尾气无组织排放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TSP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1.0mg/Nm3标准限值;柴油发电机废气污染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43、排放速率标准值。其排放标准限值见下表4-3。表4-3 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N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排气筒高度m二级监控点浓度mg/Nm3NOx240150.77周界外浓度最高点0.12201.3501210052SO2550152.6*周界外浓度最高点0.40204.35039100170颗粒物120153.5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205.9506060852、水污染物项目区域污水管网已经铺设完毕,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生活污水排放执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表1中的B等级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4-4。表4-

44、4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等级标准项目污染物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B等级标准生活污水COD500mg/LBOD5350mg/LSS400mg/LNH3-N45mg/LTP8mg/LpH6.59.53、噪声(1)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标准值见下表4-5。表4-5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单位:dB(A)昼间夜间7055(2)营运期噪声项目营运期,噪声执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2类标准,标准值见下表4-6。表4-6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单位:dB(A)类别昼 间夜 间2类6050总量控制指标 项目建成后,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执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表1中的B等级标准。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