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港供电局500KV逢宜变电站扩建第三台主变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10456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2.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港供电局500KV逢宜变电站扩建第三台主变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港供电局500KV逢宜变电站扩建第三台主变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港供电局500KV逢宜变电站扩建第三台主变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港供电局500KV逢宜变电站扩建第三台主变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港供电局500KV逢宜变电站扩建第三台主变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港供电局500KV逢宜变电站扩建第三台主变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港供电局500KV逢宜变电站扩建第三台主变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45TN0583KP02贵港市500kV逢宜变电站扩建第三台主变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本)建设单位: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港供电局编制单位:广西泰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证书等级:甲级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2901号2015年8月 南宁项目名称:贵港市500kV逢宜变电站扩建第三台主变工程文件类别: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单位: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港供电局评价单位:广西泰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韦 兵环评项目负责人:朱 健环评工程师登记证号A29010011200环评项目组成员:职 责姓 名职称或职务环评工程师登记证号或环评上岗证号签 名批 准韦 兵公司总经理环评工程师登记证号A29010060

2、700核 定朱 健高级工程师环评工程师登记证号A29010011200审 查张旭东高级工程师环评工程师登记证号A29010130600校 核齐京燕工程师(环评)岗证字第A29010037号编 写李东晓工程师环评工程师登记证号A29010241600黄 俊工程师(环评)岗证字第A29010028号黄 静助理工程师(环评)岗证字第A29010054号1 前言1.1 项目建设必要性1)满足贵港电网负荷发展的需要“十二五”期间,贵港市依托西江流域的区位优势和港口资源,重点提升发展建材、冶金、造纸与木竹材加工等重点产业。随着华劲纸业、西江重工基地、贵港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三水铝土矿综合利用示范项目等一批重

3、大用户入驻工业园区及居仕、贵港、桂平、平南牵引站陆续投运,将进一步刺激贵港电网负荷的增长。预计“十二五”期间贵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远期仍将保持积极快速发展势头。预测2016 年2020 年和2025 年全社会用电量分别为9348GW.h13113GW.h 和18958GW.h,最大负荷为1830MW2435MW 和3546MW。平衡220kV及以下电源出力,2016 年2020 年贵港电网500kV 最大缺电力为1541MW1561MW。按容载比1.6 计,扣除网区现有500kV 变电容量1500MVA 及2017 年500kV桂平站新增变电容量750MVA,各水平年贵港仍缺500k

4、V 变电容量966MVA1248MVA,由此可见,“十三五”期间贵港电网对500kV 变电容量需求迫切。因此为了满足贵港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除新建500kV 桂平站外,贵港电网“十三五”初期仍需考虑新增500kV 变电容量。2)提高贵港电网供电可靠性,满足电网“N-1”故障运行要求,降低电网安全运行风险目前贵港电网主要依靠1 座500kV 变电站逢宜站支撑,逢宜站于2011年6 月扩建了第2 台750MVA 主变。随着贵港电网负荷快速发展对电力资源的储备容量及其供电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逢宜站供电压力逐年增大,当任一主变故障或检修退出时,另一台主变将过载,不能满足电网“N-1”故障运行

5、要求。可分别通过保持贵港与来宾电网合环运行、新增220kV 电源、新增500kV布点或扩建逢宜站主变等方式解决“十二五”后期、“十三五”期间逢宜站主变不能满足“N-1”故障运行要求的问题。首先,随着来宾电网增长的负荷消纳部分盈余电力,来宾电网能通过220kV电网送入贵港电网的电力将减少,即使贵港与来宾电网保持合环运行,对减轻逢宜站重载问题作用不大。其次,根据广西电源规划情况,贵港西部电网“十二五”后期无新增主力电源装机,因此该方案不具备实施的客观条件。再次,考虑到500kV 桂平站建设周期较长,“十二五”期间投产的可行性不大,2016 年逢宜站(2750MVA)负载率约82%,一旦逢宜站任一台

6、主变退出运行将造成另一台主变严重过载42%左右,扩建逢宜站第三台主变有利于提高贵港电网的供电可靠性。2017 年500kV 桂平站(1750MVA)投产后,虽桂平站将为贵港东部电网提供电力支撑,但受到电源分布以及“西电东送”潮流自然分配等因素的影响,贵港电网仍主要通过逢宜站降压下网提供电力,逢宜站长期处于重载状态。2020年,当桂平站主变故障或逢宜站任一台主变退出运行时,逢宜站将过载达7%或61%,无法满足电网“N-1”故障运行要求。因此,为解决逢宜站长期重载、贵港电网500kV 主变“N-1”故障而引起逢宜站主变过载的问题,“十三五”初期逢宜站迫切需新增500kV 变电容量,以满足电网“N-

7、1”故障运行要求,提高贵港电网尤其是现有多个高铁牵引站的供电可靠性,行之有效地降低了贵港电网安全运行风险。3)提高电网发展适应性,减小电网不定因素变动对其安全运行的影响贵港电网现有500kV 变电容量为1500MVA,根据电力电量平衡结果可计算出,2015 年、2016 年贵港电网500kV 容载比分别为1.10、0.97,网区容载比偏低。此外,“十三五”期间,广西境内“西电东送”交流通道将转变为广西电网自身的500kV 主干网络,500kV 逢宜站随之转变为“西电东送”交流网架的重要受端节点。根据广西电网规划,“十三五”期间,逢宜站需新建3 回220kV 出线分别至220kV 芙蓉站、拟建的

8、凤凰站。这都对逢宜站的储备容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十三五”初期贵港电网迫切需要扩建500kV 逢宜站第三台主变,以提高电网发展适应性及逢宜站220kV 出线的扩展性,有效地缓解现有220kV 出线网架的供电压力。“十三五”初期,贵港电网受送变电工程、电源建设进度不定因素影响较大,其中贵港电厂一期(2630MW)改接工程及二期扩建(2660MW)工程、新建500kV 桂平站(1750MVA)工程、新建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8200MW)的投产时间对贵港电网近期新增500kV 变电容量起主要影响作用。贵港电厂一期改接工程涉及设备投资较大(约2.35 亿元)、施工难度大等因素均可能造成改接工程延后

9、或难以实现;二期扩建工程前期工作滞后较严重,投产时机存在不确定性;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为低水头电站,每台机组投产时间存在不确定性及其出力变化大(尤其在汛期需全停),以上因素将极大地限制贵港电网供电能力,导致贵港电网500kV 变电容量缺额增大。因此增加逢宜站500kV 主变容量对保证贵港电网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在“十三五”初期贵港电网扩建500kV 逢宜站第三台主变,其建设周期短、施工难度低,更能快速有效减轻贵港电网不定因素变动给其安全运行及发展适应性造成的不利影响。因此,为了满足贵港电网负荷的发展需要,提高网区的供电可靠性,满足电网“N-1”故障运行要求,提高电网的发展适应性,贵港电网除

10、新建500kV 桂平站外,仍需新增500kV 变电容量。同时为了减轻贵港电厂一期改接工程及二期扩建工程、新建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新建500kV 桂平站未按时投产对贵港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的不利影响,2016 年左右在贵港电网扩建500kV 逢宜站第三台主变是非常有必要的。1.2 工程简介500kV 逢宜变电站一期工程于2007 年竣工投产,2011 年进行了扩建改造。逢宜变电站终期规模3750MVA,现已建成2750MVA;500kV 终期10 回,现已建成4 回,分别至500kV 玉林站、来宾站各1 回,至贵港电厂2 回。220kV 终期14 回,现已建成10 回,分别至220kV 贵港电

11、厂启备变、芙蓉站、社步站、大安站各1 回,至220kV 启航站、运通站、国茂站各2 回。35kV 无功补偿终期每台主变低压侧配5 组无功设备,现状为#1、#2 主变各安装2 组60Mvar 电抗器及2 组60Mvar 电容器。本期扩建工程的建设内容包括:新增一台3#主变(容量1750MVA),新增2组60Mvar低压电容器和2 组60Mvar 低压电抗器。扩建工程在变电站围墙内预留场地进行,不需新征用地,预计工程将于2016 年左右建成投产。本扩建工程由广西博阳电力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于2014年8月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审版),2014 年8月25日至26日,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在南宁市组织召开了广

12、西500kV 逢宜变电站扩建第三台主变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议,并以关于印发广西500kV 逢宜变电站扩建第三台主变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意见的通知(电规规划2014963 号)印发了评审意见。2014年9月广西博阳电力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根据评审意见完成工程可研收口报告,2014年11月取得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桂电计2014253号)关于贵港市500kV逢宜变电站扩建第三台主变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贵港500kV逢宜变电站扩建第三台主变工程计划于“十三五”初期投产,本工程预计2015年10月开工,2016 年6月建成投产,总工期9个月。1.3 环评工作过程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

13、名录,本工程为500kV以上输变电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2014年11月,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港供电局委托我公司开展贵港市500kV逢宜变电站扩建第三台主变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见附件1)。接到委托后2014年11月下旬我公司立即在工程所在地进行了一次公告,2014年11月12月我公司组织有关环评技术人员深入现场进行调研,完成了对工程所在地区地形地貌、植被、周边敏感点、社会经济等有关情况的调查;2015年1月13日完成了环境现状监测;2015年1月2月完成了第二次公告及公众参与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以工程可研收口阶段设计资料为依据进行现状评价与影响预测分析,根据相关导则规范于2015

14、年8月编制完成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4 主要环境问题及环评结论本工程为500kV变电站扩建工程,施工期对环境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有:工程占地、水土流失、施工噪声、施工扬尘、施工排水对周围区域环境的影响以及交通影响等;运行期对环境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有: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废污水、运行噪声等。本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地区的电力发展规划、环保规划,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虽然项目的建设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只要认真落实相关环境保护和减缓措施,落实环保的“三同时”要求,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工程建设是可行的。2 总则2.1 项目名称及规模贵港市50

15、0kV逢宜变电站扩建第三台主变工程建设规模及基本构成见表2.1-1,本期扩建工程在变电站围墙内原预留位置进行,不新征占地。表2.1-1 贵港市500kV逢宜变电站扩建第三台主变工程基本情况性质建 设 规 模投产时间前期贵港市500kV逢宜变电站(环评批复文件:环审2007254号和桂环管字201035号):主变规模:2750MVA;500kV出线:终期10回,已建成4回(至玉林站、来宾站各1回,贵港电厂2回);220kV出线:终期14回,已建成10回(至220kV 贵港电厂启备变、芙蓉站、社步站、大安站各1 回,至220kV 启航站、运通站、国茂站各2 回);35kV无功补偿:终期每台主变低压

16、侧配5 组无功设备,现状为#1、#2 主变各安装2 60Mvar 电抗器及2 60Mvar 电容器。一期工程于2007 年竣工投产,二期扩建工程于2011 年投产本期主变规模:1750MVA;500kV出线:不新增;220kV出线:不新增;35kV无功补偿:新增低压电容器260Mvar;低压电抗器260Mvar。预计2016年投产2.2 编制依据2.2.1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修订,2015年1月1日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施行);(4)中华

17、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年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施行);(8)国务院令1998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9)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10)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1997第18号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996年4月1日施行);(12)电力设施保护条例(1998年1月7日施行);(13)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1999年3月18日施行);(14

1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6月1日施行);(15)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1999年09月09日施行);(16)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989年1月14日施行); (1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函(环办函2007881号)关于高压输变电建设项目环评适用标准等有关问题的复函; (18)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文件(环办201213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输变电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通知; (19)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2013.11)。2.2.2有关的地方环保法规、规划(1)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2)广西壮族自治区野生植物保

19、护办法;(3)广西壮族自治区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规定; (4)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文件(桂政发200040号)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知;(5)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桂环发201426号)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的通知。2.2.3采用的环评技术导则和规范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1993);(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

20、J24-2014);(6)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7)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8)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9)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10)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2.2.4工程设计文件(1)500kV逢宜变电站扩建第三台主变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广西博阳电力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14.8);(2)500kV逢宜变电站扩建第三台主变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收口说明)广西博阳电力勘察设计有限公

21、司(2014.9)。2.2.5工程相关批复文件(1)关于贵港市500kV逢宜变电站扩建第三台主变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桂电计2014253号);(2)关于500千伏逢宜变电站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桂环管字201035号);(3)关于500千伏逢宜变电站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的批复(桂环验201586号)。2.3 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2.3.1评价因子本工程属输变电工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如下:表2.3-1 本工程主要环境影响评价因子汇总表环境要素现状评价因子影响评价因子施工期运营期声环境昼

22、间、夜间等效声级,Leq dB(A)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eq dB(A)电磁环境工频电场(kV/m)/工频电场(kV/m)工频磁场(T)/工频磁场(T)地表水pH、COD、BOD5、NH3-N、石油类(mg/m3)pH、COD、BOD5、NH3-N、石油类pH、COD、BOD5、NH3-N、石油类2.3.2评价标准 根据本工程的污染特点和所在区域的环境功能区划分情况,经贵港市环境保护局确认,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执行如下标准:1、声环境1)质量标准:变电站站址周边声环境评价范围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其他乡村地区执行1类标准

23、(昼间55dB(A)、夜间45dB(A)。2)排放标准: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昼间70dB(A)、夜间55dB(A)。运行期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2、电磁环境影响评价控制限值1)工频电场控制限值执行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表1 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工频电场指随时间做50Hz周期变化的电荷产生的电场,公众全天辐射时的工频电场强度限值4000V/m。2)工频磁场控制限值执行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表1 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24、工频磁场指随时间做50Hz周期变化的电流产生的磁场;公众全天辐射时的工频磁感应强度限值100T。3、水环境变电站附近地表水体为郁江红旗纸厂东津渡口段,根据广西水环境功能区划,该段水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变电站运行期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定期清理,不外排。4、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危险废物贮存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8-2001)及其修改单。2.4评价工作等级(1)电磁环境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进行评价。(2)生态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25、生态影响(HJ19-2011),本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定为三级,仅进行简单分析。(3)声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本工程噪声影响评价等级定为二级。(4)地表水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本工程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低于三级,只作简单的环境影响分析。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见表2.4-1。表2.4-1 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评价内容工作等级判 据建设项目情况电磁环境一级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5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户外变电站本工程为500kV逢宜变电站扩建第三台主变工程,电压等级为5

26、00kV,逢宜变电站为户外变电站,因此电磁环境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生态环境三级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工程占地范围2km2,不涉及敏感区域。本扩建工程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特殊及重要生态敏感区,本期扩建工程不新征占地,在原厂界范围内扩建,可做生态影响分析。声环境二级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1类、2类地区。逢宜变电站位于乡村郊外,变电站外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2类标准。项目对声环境敏感目标的噪声增加量在3分贝以下,

27、受影响人口变化不大。水环境低于三级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水环境(HJ/T2.3-93),废水排放量远小于200m3/d。工程施工期及运行期废污水水质复杂程度为简单,废污水产生量很小(远小于200m3/d)。施工期生活污水产生量很小(约8m3/d),生产废水综合利用,不单独排放;本期扩建工程运行期不新增生活污水量。2.5评价范围(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变电站站界外50m的范围区域内。(2)声环境变电站围墙外200m的范围内。(3)生态环境变电站站区围墙外500m的范围内。2.6环境敏感目标500kV逢宜变电站位于乡村郊外,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区域。本工程环

28、境敏感目标主要为变电站周边的居民点,具体特征见表2.61。表2.6-1 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工程名称环境敏感目标行政区划功能区方位、最近距离敏感点特征可能的影响因素500kV逢宜变电站扩建第三台主变工程武乐村武乐乡居民点变电站东北侧及东侧,最近距离约75m约30户,200人,一至二层砖瓦房施工扬尘、噪声、工频电磁场逢宜村武乐乡居民点变电站西南侧,最近距离约130m约20户,150人,一至二层砖瓦房施工扬尘、噪声、工频电磁场2.7评价工作重点本次评价以工程污染源分析及工程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分析为基础。评价重点:施工期为生态环境影响和生态恢复(包括土地植被保护、水土保持

29、措施及施工期管理和防范措施);运行期针对变电站及环境敏感目标进行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在对本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消除或降低工程建设对环境或环境敏感目标的不利影响,以满足国家相应环境标准的要求,并提出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为工程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3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3.1工程概况3.1.1变电站建设规模500kV逢宜变电站现有工程、本期扩建工程规模情况见表3.1-1,现有环保设施及本期扩建环保设施情况见表3.1-2。表3.1-1 500kV逢宜变电站建设规模一览表项目现有工程本期扩建规模终期规模主变压器2750MV

30、A1750MVA3750MVA500kV出线己建4回,至玉林站、来宾站各1回,贵港电厂2回。不新增出线终期10回。220kV出线已建10回,至220kV 贵港电厂启备变、芙蓉站、社步站、大安站各1 回,至220kV 启航站、运通站、国茂站各2 回。不新增出线终期14回。35kV无功补偿电容器组2(260MVar);电抗器组2(260MVar)。电容器组1(260MVar);电抗器组1(260MVar)。电容器组3(260MVar);电抗器组3(360MVar)。表3.1-2 现有环保设施及本期扩建环保设施情况一览表现有环保设施本期扩建环保设施90m3事故油池利用前期化粪池利用前期垃圾桶利用前期

31、1#、2#主变防火隔离墙本期扩建3#主变防火隔离墙,列入主体设备a)前期规模1)主变压器主变容量2750MVA(1#、2#主变)。2)各级电压出线500kV:终期出线10回,已建4回,至玉林站、来宾站各1回,贵港电厂2回;220kV:终期出线14回,已建10回,至220kV 贵港电厂启备变、芙蓉站、社步站、大安站各1 回,至220kV 启航站、运通站、国茂站各2 回。3)无功补偿35kV电容器组2(260MVar);35kV电抗器组2(260MVar)。b)本期扩建规模本期扩建工程在逢宜500kV变电站围墙内预留位置进行,不新征占地。1)主变压器新增一台3#主变,容量750MVA。2)各级电压

32、出线500kV:本期不新增500kV出线;220kV:本期不新增220kV出线;3)无功补偿新增35kV电容器组1(260MVar);新增35kV电抗器组1(260MVar)。3.1.2站区总平面布置和本期建设面积3.1.2.1 总平面布置500kV 逢宜变电站500kV 配电装置布置于站区东部,向南、北方向出线,采用屋外悬吊式管母、断路器三列式布置,母线及进出线构架已按终期规模建设。220kV 配电装置布置于站区西部,采用屋外软母线、断路器双列布置,已建成10 个出线,向西进出线,母线及进出线构架已按原设计终期出线规模建设。主变及35kV 配电装置布置于站区中部。主变分相布置,相间距12 m

33、;35kV配电装置采用支持式管母线分段布置,35kV 母线与主变压器平行布置,站用变压器、电抗器与电容器断路器采用双列布置。变电站大门布置在站区北面,主控通信楼、水泵房等建筑设置设施集中布置在站区北侧进站大门区域。化粪池布置在主控楼西侧,在1、2 号主变压器之间设有事故油池,有效容积约90m3。该容量能满足前期与本期主变事故排油的需要。本期工程新建的3 号主变压器需敷设排油管至新建的排油检查井,通过排油管排至2 号主变原有排油系统,最后排至事故油池。3.1.2.2 用地面积和土石方量本变电站工程已按最终规模一次征地,围墙内占地面积6.969 hm2,全站总征地面积8.552 hm2,合128.

34、28 亩。本期工程扩建1 组(1750MVA)主变压器,扩建2组低压电抗器、2组低压电容器,同时扩建相应配电装置。本期扩建工程总占地0.83 hm2,其中占用站内草地0.61 hm2。扩建工程均在原有围墙内预留场地进行,不需新征用地。500kV逢宜变电站前期工程场地已平整、绿化完成,相应的配套工程如主控楼、电源、供水以及进站道路等均已建成,本期不再考虑。本扩建工程土石方主要来源于表土开挖、主变基础、设备构架基础和电缆沟的开挖等,扩建工程土石方施工量较小。经与设计单位核实,并根据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及贵港市港北区水利局相关批复,本扩建工程占地0.83hm2,其中占用草地0.61hm2,工程总开挖量

35、2694m3,总填方量1754m3,临时弃土940m3。本工程扩建区域现大部分种植草皮,基坑开挖前首先剥离草皮,草皮在扩建区范围内的临时堆土场暂时铺存,并做好相应保护。施工期间临时弃土堆放在扩建区域内的空地上,临时堆土按1:1.5稳定边坡堆放,平均堆高1.5m,为了防止临时堆土受雨水冲刷产生水土流失,在堆土坡脚采用装土麻袋拦挡,表面采用防护网覆盖。待基础工程完工后,临时堆土细平到扩建区域内的空地上。土建施工结束后,将临时存放的草皮回铺到扩建施工区的空地上。本工程临时弃土量很小,基础工程完工后,细平到扩建区域内的空地上,弃土可在项目场地内消纳,不外运。3.2 现有工程环评及竣工环保验收情况3.2

36、.1现有工程环评批复情况500kV逢宜变电站位于贵港市港北区武乐乡,500kV逢宜变电站现有工程包括一、二两期工程,一期工程于2007年6月建成投入试运行,二期工程于2010年12月建成投入试运行。1、500kV逢宜变电站一期工程2006年5月500kV逢宜变电站作为500kV贵港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一个子项目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审批(环审2006198号)。批复文件中关于500kV逢宜变电站的主要内容如下:该项目在落实报告书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后,环境不利影响能够得到一定的缓解和控制。同意广西电网公司按照报告书所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生产工艺、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及下述要求进行

37、项目建设。项目建设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变电站扩建时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隔声降噪措施,并合理布置,确保站址边界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类要求,设置100米噪声防护距离,确保周围居民区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相应功能要求,在此范围内不得新建医院、学校、居民住宅等建筑。2)加强施工期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落实各项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尽量减少土地占用和对植被的破坏。及时恢复施工道路等临时施工用地的缘由土地功能。3)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执行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项目试运行时,建设单位必须按

38、规定程序申请环境保护验收。验收合格后,项目方可正式投入运行。4)我局委托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局负责该项目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监督检查工作。 2、500kV逢宜变电站二期扩建工程2010年4月500kV逢宜变电站扩建工程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批复文件(桂环管字201035号,见附件3)。批复文件的主要内容如下:该项目在落实报告书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后,环境不利影响能够得到一定的缓解和控制。因此,同意按照报告书中所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取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及下述要求进行项目建设。项目建设中应重点做好以下环境保护工作。1)变电站电气设备上方尽量减少软导线布设,避免或减少同相序导线平行排

39、列、同相母线交叉及相同转角布置;对大功率电磁振荡设各采取必要屏蔽措施,机箱孔、口、门缝连接缝密封设置;尽量减少工频电场、磁场强度影响。对变电站围墙外处于工频电场强度超过4千伏/米或工频磁场强度超过0.1毫特斯拉范围内的居民住宅必须全部拆迁。2)合理选择电气设各和导线,在设各高压导电部件上根据需要设置均压环、罩,控制导体、瓷件表面的电场分布和强弱,避免或减少电晕放电,有效降低无线电干扰水平。3)扩建变电站应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隔声降噪措施,并合理布置,确保站址边界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4)产生的含油废水通过排油槽流到现有的事故油池,经油水分离处

40、理后,大部份油回收利用,剩余废油渣交由具各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理单位妥善处置;变电站内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站内绿化或定期清理,不得外排。5)加强施工期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落实各项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及时恢复施工道路等临时施工用地的原有土地功能。采取有效防尘、降噪措施,不得施工扰民。6)项目建设前尽快落实和妥善解决一期工程遗留的1户拆迁户问题。7)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执行配套建设的环保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运行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项目竣工试运行前,须按相关规定向我厅申请环境保护验收,提交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申请报告和调查报告,验收合格后,项目方可正式投入运行。8)我厅委托贵港市环

41、保局负责该项目施工期间环境保护的监督检查工作。3.2.2现有工程竣工环保验收情况1、一期工程:500kV逢宜变电站一期工程于2007年6月建成投入试运行,于2011年4月取得环境保护部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批复(环验201189号),批复文件的主要内容如下:1)变电站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监测值均符合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要求,0.5兆赫频率下的无线电干扰值均符合高压交流架空送电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要求。2)变电站厂界昼、夜间噪声监测值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42、2类标准;3)变电站周围采取了护坡等工程措施,站内电气设备下垫面采用石子铺设,并对站区内进行了绿化;对施工临时用地进行了平整和植被恢复,线路塔基周围植被恢复良好。工程采取了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措施,工程建设没有引发明显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4)变电站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定期清运不外排。变电站设有事故油池,产生的废变压器油等危险废物交有资质单位处理,满足变电站运行的各项环保要求。5)通过公众意见调查可知,98%的被调查公众对本工程的环境保护工作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6)工程环境保护手续齐全,落实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及批复文件提出的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措施,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合格。7)工程投入运行后应做

43、好电磁、声环境的日常监测工作。我部委托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及贵港市环境保护局负责该工程运行期的环境监管。2、二期扩建工程:500kV逢宜变电站二期扩建工程于2010年12月建成投入试运行,2015年6月19日二期扩建工程取得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关于500千伏逢宜变电站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的批复(桂环验201586号),见附件4。该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的结论包括:1、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调查结论本工程在设计、施工和运行期间,按要求采取了各项环保措施,做法符合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国家、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关于报告书的批复意见要求,环保措施基本落实。2、生态环境影响调查结

44、论本期扩建工程均位于站内原预留的相应场地上,不新征用土地。本工程全部在站内预留空地内进行,对站区外生态环境无影响,施工结束后,对站区内施工占地进行绿化恢复,亦未产生明显的生态破坏。3、电磁环境影响调查结论本工程变电站周围电磁环境状况良好,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无线电干扰完全达标,工程采取的减轻工频电磁场和无线电干扰等电磁防护措施起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变电站周围环境敏感点电磁环境检测结果表明:本次布设的环境敏感点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均小于4kV/m和0.1mT的限值要求,各环境敏感点0.5MHz无线电干扰场强也低于55dB(V/m)的标准要求。4、声环境影响调查结论500kV逢宜变电站厂界四周噪声

45、昼间、夜间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变电站周围环境敏感点声环境检测结果表明,本次布设的环境敏感点昼间、夜间噪声完全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要求。5、水环境影响调查结论本变电站的生活污水以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水、淋浴污水、粪便污水、洗涤污水为主。本期扩建工程不新增工作人员,无新增生活污水产生量。变电站站内已建有污水处理装置,站内产生的生活污水排入化粪池后定期清理,不外排,环保措施有效。6、固体废弃物影响调查结论变电站运行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以生活垃圾为主,变电站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在站内原有的垃圾收集设施处,定期运至当地垃圾处

46、理站进行处理,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环境影响审批文件中的要求。7、环境风险调查结论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风险事故隐患主要为变压器油外泄。从现场调查情况可知,本工程变电站设有变电站总事故油池,并制定了严格的检修操作规程。变电站运行至今未发生事故漏油,事故油池及相关设备定期维护。批复文件的主要内容如下:1)项目调查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饮用水水源地等特殊敏感目标。施工期采取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和生态保护措施,未发生明显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2)项目所有监测点位工频电磁、工频磁感应强度分别均低于500千伏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规定的4千伏/米和0.1豪特斯拉的推荐标准要求,同时 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相应标准限值,也符合环境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