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仙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实施方案(总).doc
《抚仙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实施方案(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抚仙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实施方案(总).doc(1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抚仙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实 施 方 案玉溪市人民政府实施方案编制组二一一年九月目 录1 抚仙湖生态环境保护现状11.1流域概况11.1.1流域自然生态环境特点11.1.2流域社会经济概况161.1.3抚仙湖主要水环境特征181.2生态安全评估结果261.2.1湖库生态安全评估理论框架261.2.2抚仙湖水生态健康评估281.2.3抚仙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291.2.4抚仙湖流域社会经济影响评估311.2.5抚仙湖生态灾变及其损失评估341.2.6抚仙湖生态安全的总体评估与趋势分析351.3优先关注问题361.3.1入湖河流水质污染严重361.3.2湖盆区农业面源污染严重371.3.3自然湖滨带
2、被破坏371.3.4径流区陆生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381.3.5磷矿开采迹地磷释放污染391.3.6鱼类资源组成遭到破坏391.3.7湖区旅游开发影响391.3.8流域重大社会经济开发项目所致环境压力401.4已有措施及成效401.4.1“十五”期间治理项目401.4.2“十一五”期间治理项目412 抚仙湖生态环境保护形势462.1生态安全趋势预测462.2经济社会发展形势472.3生态环境保护形势502.3.1生态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502.3.2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增加了环境压力512.3.3农村面源污染问题依然突出512.3.4流域水环境保护依然压力大,任重道远522.4湖泊及其流域生态
3、环境形势严峻522.4.1 水质下降风险日益加大,水生态系统健康受到威胁522.4.2 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压力日趋增加,急需进行调整532.4.3流域干扰与污染负荷压力较大,目前生态安全状况堪忧553 抚仙湖生态环境保护目标573.1 指导思想573.2 实施原则573.2.1突出重点,体现特色573.2.2部门联动,统筹衔接583.2.3防治结合,分类指导583.2.4综合管理,务求实效583.2.5分级规划,落实责任583.3试点方案的定位与总体思路583.3.1试点方案总体定位583.3.2试点方案总体思路593.4 规划时段与范围603.4.1规划范围603.4.2规划期603.5 试点
4、污染控制区划613.5.1污染防控区划613.5.2污染控制单元区划633.6 试点绩效目标及指标643.6.1试点绩效目标643.6.2试点绩效指标654 流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方案674.1抚仙湖流域水资源特征674.1.1抚仙湖是我国第一大蓄水量湖泊,水资源战略意义重大674.1.2抚仙湖流域可利用水资源量缺乏674.1.3抚仙湖水量变化小684.2流域水资源调控方案694.2.1合理调整水资源分配694.2.2逐步推进生态工业园建设704.2.3发展节水农业704.2.4再生水回用工程705 流域产业结构调整控污减排方案715.1 流域经济结构现存的问题715.2 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控措施
5、735.3 人口布局调整785.4“一退、二调、三保”796 抚仙湖流域污染源综合治理方案826.1抚仙湖污染源特征826.1.1点源和面源污染负荷826.1.2低污染水携带的负荷836.1.3流域污染负荷排放及入湖现状846.2 抚仙湖水污染综合防治方案思路856.2.1 总体思路856.2.2 方案内容866.3 总量控制方案876.3.1水环境承载力计算876.3.2目标削减量计算916.3.3目标削减量分配926.4 点源污染控制方案946.4.1点源污染负荷排放现状及入湖现状946.4.2 城镇污水控制956.4.3 磷矿污染控制966.4.4 其他工业源污染控制966.5 面源污染
6、控制方案966.5.1面源污染负荷排放现状及入湖现状966.5.2面源污染控制原则976.5.3 村落环境综合整治976.5.4 农业面源控制986.5.5 水土流失控制996.6低污染水控制方案1007 抚仙湖生态环境保护方案1017.1抚仙湖主要生态环境问题1017.2抚仙湖生态系统调控的总体思路1027.3抚仙湖生态系统调控的主要内容1037.3.1抚仙湖流域水源函养林的保护1037.3.2入湖河流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1057.3.3湖滨缓冲带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1088 抚仙湖生态安全管理方案1128.1目标与总体思路1128.2流域环境监测能力建设1128.3深水湖泊调查与科研1128.
7、4流域水污染防治非工程措施1138.4.1河道管理责任制1138.4.2实施“三清”创建活动1138.5生态安全管理政策措施1138.5.1成立领导小组和协调机构1138.5.2落实目标责任制1148.5.3建立项目监督机制1148.5.4建立项目推进上报制度1148.5.5实行考核惩罚制1149 抚仙湖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方案1169.1 规划项目1169.2 投资估算11610 效益与目标可达性分析11710.1项目预期绩效分析11710.2近期启动实施的项目预期绩效分析11810.2.1抚仙湖流域103个村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11810.2.2东大河流域主要河流水污染治理与清水产流机制修复工程
8、11910.2.3马料河流域主要河流水污染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12110.2.4代村河小流域水污染治理与清水产流机制修复工程12210.2.5山冲河小流域水污染治理与清水产流机制修复工程12310.2.6抚仙湖一级保护区退田、退房还湖建设湖滨缓冲带工程12310.2.7抚仙湖东岸(华宁段)退田还湖生态修复工程12611 方案组织实施计划12911.1项目组织实施12911.2保障措施12911.2.1成立领导小组和协调机构12911.2.2落实目标责任制13011.2.3建立项目监督机制13011.2.4建立项目推进上报制度13011.2.5实行考核奖惩制1301 抚仙湖生态环境保护现状1.
9、1流域概况1.1.1流域自然生态环境特点1.1.1.1地理位置抚仙湖位于云南省玉溪市境内,居滇中盆地中心,位于昆明市东南60km处,跨澄江、江川和华宁三县,地理位置为242128- 243800N,1024912-1025726E。抚仙湖处于滇中湖群五大湖泊(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阳宗海和滇池)的中心部位,与滇池、杞麓湖、阳宗海的水平距离分别为17、18、27km,南部有2.5km长的隔河与星云湖相通(图1.1-1)。图1.1-1 抚仙湖地理位置图1.1.1.2地质地貌流域属滇中红土高原湖盆区,以高原地貌为主,由于受构造盆地影响,区域内地势周围高、中间低,相对高差大。地质构造上,抚仙湖位于小
10、江断裂带自巧家至汤丹和东川附近分成两支,东支经宜良至南盘江,西支则经阳宗海、抚仙湖至通海。抚仙湖湖盆四周出露的地层按岩性主要有三大类: 以石灰岩为主的碳酸盐岩。大面积分布于东岸,北、西岸有少量分布, 约占湖区岩类面积的60%。 以砂岩及页岩为主的碎岩类。分布于北、西岸,面积占岩类面积的40%,。多冲沟破箐,岩石易风化, 是水土保持的重点地区。 玄武岩分布面积约55km2。它们分别是震旦系澄江组砂砾岩和灯影组石灰岩、白云岩;寒武系砂页岩;泥盆、石灰系白云岩和灰岩;二叠系玄武岩及白云岩和灰岩,以及侏罗系岩和泥岩等。根据地质构造和岩性、地形的特征及其形成,湖区地貌大致可分为构造剥蚀地貌和堆积地貌两种
11、类型。抚仙湖东西两岸山势陡峭,呈北东走向,与构造线基本一致。区内最高点为梁王山,海拔高2820m。山脉经东虎山(2628m)、黑汉山(2494m)、谷堆山(2648m)、老君山(2319m)等一系列山由北向南东延伸,形成金沙江水系(滇池)与珠江水系(抚仙湖、星云湖)的分水岭,这些山脉象一道屏障,屹立在抚仙湖西岸。抚仙湖东岸,由梁王山余脉经献抉饭山(2274m)、东鸡哨(2065m)、老祖右头(2144.2 m)、标杆山(2195.1m),过海口河后,再经子弹山(2386m)、阴登山(2381m)、磨豆山(2663.1m)一直由北向南延伸至马鞍山(2469m), 这一南北走向的山脉与抚仙湖西岸的
12、分水岭平行, 它是抚仙湖东岸的天然屏障, 是抚仙湖与南盘江的分水岭。1.1.1.3气候气象抚仙湖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中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春季受印度北部次大陆干暖气流和北方南下的干冷气流控制,夏秋季主要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和北部湾东南暖湿流影响,形成春暖旱重、夏无酷暑、秋凉雨少、冬无严寒,干、湿(雨)季分明的气候特征。流域常年平均气温15.5oC,年降雨量8001100mm,全年8090%的雨量集中在510月份的雨季。蒸发量一般大于降雨量,在12001900mm之间,日照时数为20002400小时。1.1.1.4土壤状况(1)土壤类型及其分布抚仙湖径流区内的成土母岩主要有碳酸盐岩、砂岩
13、、紫色沙岩、石灰岩及玄武岩。由于成土母岩、成土打及成土过程不同,所以形成的土壤也不同。径流区内有红壤、紫色土、棕壤和水稻土4个类型,红壤、黄红壤、棕红壤、酸性紫色土、棕壤等六个亚类,其中以红壤面积最大,占总面积61%。1)棕壤:棕壤是在山地的垂直带中分布最高,下紧接红壤分布带之上。流域内仅有棕壤亚类中的棕壤一个土属,在针、阔混交林下,由于腐殖质累积增多,棕壤天然肥力较高。由于雨量充沛,有明显的淋溶作用,土壤呈微酸性,矿质养份较高。2)紫色土:紫色土发育在侏罗系、震旦系或三迭系,由地层的紫色砂页岩风化而成。紫色土有酸性紫色土亚类中的红紫泥土和紫砂土两个土属。3)红壤:红壤是中亚热带生物气候条件下
14、形成的地带性酸性土壤,是流域区内主要土壤,面积分布最广,主要有红壤、黄红壤、棕红壤三个亚类。4)水稻土:水稻土是长期水耕熟化下形成的土壤,主要有淹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和潜育型水稻土三个亚类。淹育型水稻土分布在坝子边缘、山麓和山区半山区的台田、雷响田;潴育型水稻土公布在水肥条件好的坝子,地上水位在5695cm之间,排灌方便,土壤层次分化明显;潜育型水稻土分布在坝区或山麓低洼处,由于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水多土冷,土壤有明显的表泥层分化。流域内红壤面积最大,约占土壤总面积的72.56%,其次是紫色土约占土壤总面积的14.03%,水稻土占9.1%,棕壤仅占4.31%。由于不同母质,不同气候,不同
15、地形,不同植被和不同的利用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明显的垂直带谱分布,其流域区内土壤的分布规律是:海拔1800米的坝区是以湖积冲积为主的农耕地(水稻土),主要分布于北岸、南岸湖盆平坝区;海拔18002400米是红壤和紫色土交错分布,主要分布于面山半山区和山区;海拔2400米以上是棕壤。流域土壤的水平分布因径流面积相对较小,水平分布比较单一,分布有二个特点:一是受岩性影响深刻的非地带性土壤,如紫色土系三迭纪、侏罗纪紫色砂页泥岩而成,砂岩土壤多呈酸性,质地呈粉砂状、少结构、肥力较差。页、泥岩多形成粘土,土壤自然肥力高。二是受特殊地质构造影响,湖周坝区土壤为湖盆下陷沉积冲积而成。抚仙湖径流区各类
16、土壤面积详见表1.1-1。 表1.1-1 抚仙湖径流区各类土壤面积一览表 单位:公顷(hm2)县土类合计红壤棕壤紫色土水稻土其它利用地及难利用地面积合计42914.5131139.491850.856020.253903.923354.49江川县9817.436319.60493.602049.03955.20542.57澄江县27927.0119965.021357.253971.222633.522026.99华宁县5170.074854.87315.2784.93百分比(%)10072.564.3114.039.1说 明其它用地包括:城乡居民用地、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军营等。难利用地包括
17、:陡峭崖、石山、裸土、田地埂、沙滩等。均未参与合计及计算百分比。另外,此表只宜作为了解土壤面积的一般状况用。(2)土地现状坡度调查抚仙湖流域土地总面积67496公顷,其中:5 为31639.94公顷; 5o-15o 为6572.09公顷; 15o-25o为 12084.80公顷;25-35 为9589.35公顷;35为7609.52公顷。各种坡度土地面积所占比例见表1.1-2和图1.1-2。表1.1-2 抚仙湖流域土地坡度组成表地域总面积(hm)坡度组成结构55151525253535面积占比例面积占比例面积占比例面积占比例面积占比例hm%hm%hm%hm%hm%合计6749631639.94
18、46.886572.099.7412084.8017.909589.3514.217609.5211.27江川103601666.0716.081346.8313.001864.8518.003367.0832.502115.4220.42澄江299547908.6826.403872.8212.937611.0325.415346.5417.855215.3917.41华宁5955839.1814.091352.4422.712608.9343.81875.7414.71278.714.68抚仙湖水面2122621226.0100.00图1.1-2 抚仙湖流域不同坡度所占土地面积比例(3)流
19、域土壤营养成分分析2008年3月3日10日课题组对流域土壤采集10个样品,经鉴定红壤4个样品、水稻土3个样品、棕壤2个样品、紫色土1个样品,经分析测试各类土壤的营养元素成分范围见表1.1-3。根据土壤样品的测试结果:土壤的营养成分总体水平是水稻土棕壤红壤紫色土,土壤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但紫色土除受自然风化影响外,没有受到人类太大的影响。表1.1-3 抚仙湖径流土壤营养元素测试统计表样品数土壤类型有机质(%)全N(%)有效N(mg/kg)全P(%)有效P(mg/kg)全K(%)有效K(mg/kg)1红壤0.37-2.070.015-0.13620.4-115.80.049-0.26815.4-
20、66.81.38-2.92100.9-396.92水稻土2.52-4.710.16-0.223117.6-235.20.115-0.22142.7-96.41.70-2.32153.9-461.33棕壤1.27-2.540.096-0.20290.2-131.50.045-0.14225.2-47.41.47-1.26128.5-443.24紫沙土0.130.00910.20.0100.62.7370.01.1.1.5流域水文(1)湖泊水文特征抚仙湖属南盘江流域西江水系,流域面积674.69km2(不含星云湖流域),当湖面高程为1722.5m时,水域面积约216.6 km2,湖长约31.4km
21、,湖最宽处约11.8km,湖岸线总长约100.8km,最大水深158.9m,平均水深95.2m,相应湖容水量约206.2亿m3,占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总蓄水量的68.3%。(2)河流水文抚仙湖流域共有大小入湖河流103条(含季节河、农田排灌沟),其中非农灌沟的河道有60多条,其中较大的有27条,集水面积大于30km2的有3条,10km230 km2的有6条,小于10 km2的有18条,主要入湖河流位置详见图1-3。河流普遍短小,最长的梁王河21km,其次是东大河19.9km,其余多在10km以下。由于抚仙湖属雨水补给型湖泊,河道径流调节性能很差:多为间歇性河流、暴涨暴落、汇流时间短、并携带大量泥
22、沙入湖。抚仙湖群山环抱,周围湖积平原狭窄,除东大河流域面积50km2外,其余多在30km2以下,约有1/2以上的河流流域面积不超过10km2。河长多在20km以内,河床比降达10100,常以坡面漫流和细小沟溪直接汇入湖泊,导致河水暴涨暴落,枯季断流,河川径流的调节性极差。湖岸周围有地下水补给,例如东岸老鹰地溶洞、猪嘴山溶洞群、禄充大洞、甸朵大洞,北岸的西龙潭,东岸的大湾、小船尖落水洞、热水塘等。海口河是抚仙湖历史上唯一的明河出水口,从海口村起东流约14.5km入南盘江。按入江处海拔1335m计,河道总落差为386m,平均坡降为27%。为了更好地利用河道落差的水力资源,先后在河道上修建了海口河一
![抚仙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实施方案(总).doc_第1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3-2/25/7224c42a-d437-4e03-91d0-5fd29af38926/7224c42a-d437-4e03-91d0-5fd29af389261.gif)
![抚仙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实施方案(总).doc_第2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3-2/25/7224c42a-d437-4e03-91d0-5fd29af38926/7224c42a-d437-4e03-91d0-5fd29af389262.gif)
![抚仙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实施方案(总).doc_第3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3-2/25/7224c42a-d437-4e03-91d0-5fd29af38926/7224c42a-d437-4e03-91d0-5fd29af389263.gi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抚仙湖 生态环境 保护 试点 实施方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10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