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布雅60万吨煤矿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和田布雅60万吨煤矿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疆和田布雅煤矿60万t/a煤矿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新疆煤炭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附件目录附件1:环评委托书附件 2:环境现状监测资料(空气、水、声、噪声、土壤)1.项目概况1.1原有项目概况本矿始建于1986年,属司法部直属监狱煤矿。现生产能力为0.30Mt/a,矿井于2004年建成投产,开拓方式为平硐开拓。本次改扩建的是在此基础进行。1.1.1原有井筒位置原矿布置有3条井筒,主平硐,副斜井和立风井。主平硐布置在井田东部,和田布雅监狱南侧,在一采区和三采区上 部分别布置斜风井和立风井。矿井通风系统为分区式。1.1.2井田开拓方式目前和田布雅煤矿井田开拓方式采用主平硐开拓。原矿井
2、为采一个水平上下山开,水平标高+2560m,矿井共划分为四个双翼采区,将+2560m水平以上东西向划分为一、三采区,+2560m水平以下东西向划分为二、四采区。改扩建完成后继续利用该平硐为副平硐,刷大原斜风井作为风井。1.1.3运输道路煤炭运输公路有两条,一条是从和田市至布雅煤矿的和布公路,长118km,因路面较窄,汽车只能单向行驶;另一条是策勒至布雅的策布公路,长151km。交通比较方便,改扩建完成后将继续使用。工业场地内绿化面积较少,约10%,主要种植在场界四周、监狱区、警官宿舍和场内道路分布,种植有草坪、榆树及杨树等。1.1.4矿井原有排水设施现有矿井生活污水排放量为30m3/d,集中通
3、过管道外排至工业场地北部的氧化塘沉淀处理后用于绿化,不外排。矿井水排放量为30m3/d,原0.30Mt/a矿井涌水经沉淀处理后全部回用井上下洒水。本矿改扩建完成后,原有供水和排水设施均废弃。1.1.5矿井原有供热设施本矿原有供热采用自备电厂余热供暖,主要污染源为茶浴炉排放的烟气。1台CLSG0.7-90/65-A型常压热水锅炉用于生活洗浴热水等。本次改扩建完成后,将新建锅炉,原有锅炉将废弃。1.1.6固体废物排放情况原矿井主要固体废物为生活垃圾和矸石,生活垃圾年排放量为40t/a,生活垃圾定期填埋工业场地西南侧的洼地。矸石主要为首选矸,排放量为3000t/a。运至矿井南部的洼地填埋。1.1.7
4、地表塌陷情况目前地表无大的塌陷坑出现,主要是在采空区上方出现了一些裂缝。建设单位进行了利用黄泥和矸石进行了治理。1.1.8原有设施依托情况本次改扩建完成后,矿井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将废弃,新建污水处理站。原有茶浴炉将废弃,新建2台SZL2.8-1.25/130/80-A2锅炉用于本矿采暖供热。将继续利用原有平硐、风井和办公生活区建筑设施,以及场外运输道路。项目投产运营后和田布雅煤矿将重新雇佣煤矿工作人员。原监狱狱警和罪犯转移至新的监区监狱,并已于2013年4月份全部转移完毕。遗留生活宿舍和设施依托使用,生活设施完善,完全可以满足煤矿新的职工使用。1.1.9以新带老拆除原有一切不再利用的
5、废旧建筑物,不再利用的井口给予封闭,平整场地,覆土绿化。原有生产系统进行拆除平整场地。平整后再植树种草,定期洒水,恢复地表植被,起到美化环境与环境协调的作用。堆存在原工业场地的矸石,平整后覆土压实。拆除现有生活区的锅炉和副井口的锅炉,新建锅炉房安置在新建工业场地代替原有采暖供热设施。矿井水处理后回用于生产,不外排。1.1.10生态恢复情况该矿经过多年的开采,地表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工业场地,生活区等地形地貌改变明显,从现场勘查来看,地表植被稀疏,本矿对工业场地、生活区等进行了绿化工作。1.1.11放射性监测建设单位应建立了放射性日常监测制度、放射性指标监控管理机构,配备有效的辐射监测设备和有能
6、力的专职监测人员,对各采掘面和工业广场煤堆做到定期的放射性监测并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持续进行。定期上报煤炭放射性指标监控监测计划和监测结果,监测过程中,一旦发现外照射水平异常现象,会立即上报监测管理机构。各级环境保护机构进行本矿的日常监督, 日常放射性监测工作,对井下各采掘面和运煤巷道,进行外照射水平监测工作,每掘进一米检测一次,在监测过程中如未发现放射性异常,可沿着采掘方向继续掘进,倘若发现外照射水平超过390nGy/h的放射性异常时,将其划出采掘区,不予开采而从其他方向进行掘进,同时还要做好与低放射性水平物质的分离工作。避免那些含放射性水平较高的砂岩、矸石和煤炭被挖掘、暴露和搬运等现象的发
7、生。1.2建设项目概况1.2.1项目名称:新疆和田布雅监狱煤矿改扩建项目。1.2.2建设性质:改扩建。1.2.3建设规模:从0.30Mt/a年生产能力改扩建至0.60Mt/a。1.2.4建设项目组成项目基本组成见表1.2-1。表1.2-1 项目基本组成项目名称和田布雅煤矿改扩建项目建设单位新疆和田布雅煤矿主体工程新掘1个主斜井,利用原主平硐作为副平硐、利用原斜风井作为回风井,新掘1个立风井。新建运输巷组成井下开拓系统、地面生产系统(包括原煤机械筛分,人工拣矸)、地面公路运输系统。辅助工程依托原有生活住宅区及办公区。新建井下通风系统、井下提升系统、井下安全监控系统、总平面管线综合布置系统、防洪排
8、涝系统。公用工程新建供配电系统、地面建筑及辅助设施、采暖供热、给排水系统。环保配套工程新建锅炉消烟除尘和脱硫设施,地面洒水降尘设施、矿井水及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矸石临时周转场,噪声消音设备、矿区绿化。1.2.5井田境界划分根据和田布雅一号井采矿许可证(证号6500000532322),井田东西走向长2.03.5km,南北倾向宽0.52.5km,面积约5.56km2。1.2.5工作制度矿井设计年工作日为330d,结合该矿现实际工作制度,其中两班生产,一班检修,每班工作8h,每天净提升时间16h。1.2.6服务年限矿井服务年限为22.4年。1.2.7建井工期矿井建设工期为18个月,其中包括施工期准备
9、期3个月,施工期12个月,工作面设备安装及联合试运转时间3个月。1.2.8交通运输条件(1)场外运输本矿年产原煤60万t,主要运往和田地区、喀什地区等地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农十四师各团场,作为电力、建材、化工、食品等工业用煤、城市集中供热及居民生活用煤。运输方式采用公路运输。(2)场内运输场内道路主井工业场地内道路宽度为6.00m,路面结构从上至下采用:24cm厚现浇C30混凝土面层;20cm厚级配碎砾石基层;15cm厚天然砂砾石垫层。根据需要在某些建构筑物前设置了专用场地,结构同道路。副井工业场地和行政福利区场地内现有道路状况较好,可满足场内运输的要求,不再新建。窄轨铁路窄轨铁路担负着
10、材料、设备及人员等进、出平硐的运输任务,窄轨铁路采用600mm轨距,30kg/m钢轨,停车线坡度控制在4以内,机车牵引时坡度控制在20以内。总长约550m。1.2.22人员配置在籍员工人数485人。其中:原煤生产工人434人(井下工人270人,地面工人164人)。管理人员24人,服务人员17人,其他人员10人。1.2.23项目总投资矿井达到设计生产能力0.6Mt/a 时建设投资为32041.77万元。其中新增投资24751.84万元,原有投资7685.04万元。吨煤投资:405.95元/t(全部投资)。新增投资:矿建工程为7684.59万元,土建工程为2129.85万元,设备购置费为8652.
11、48万元,安装工程为1657.11万元,其他工程和费用为2018.44万元,工程预备费为2214.25万元。1.3工程分析1.3.1地面生产工艺本次矿井改扩建设计,新掘主斜井,原有主平硐改为副平硐,原有地面生产系统不再利用,新建地面生产系统设置在主斜井工业场地内。本次新建地面生产系统如下:井下煤仓原煤由带式给料机给入主斜井带式输送机运至井口,经主斜井带式输送机机头溜槽给入上仓带式输送机直接运至原煤仓,经机头分岔溜槽分别给入仓顶两台可逆配仓带式输送机进行配仓。原煤仓直径12m,容量2000t,仓下安装4台带式给料机,将原煤连续不断的给入带输送机运往洗选厂。其地面生产工艺及污染流程见工艺流程图。带
12、式输送机井口转载点原煤煤尘 噪声煤尘 噪声煤尘、噪声上仓带式输送机2000t筒煤仓4台带式给料机选煤厂煤尘 噪声图3.3-1 生产工艺流程图1.3.2主要污染工序:(1)扩建矿井期主要污染工序场地平整、地面建筑施工环节本工序主要环境问题为:施工机械如推土机、挖掘机、振捣棒等产生噪声;施工扬尘;工业场地平整产生的土方工程。井巷延伸井巷延伸会产生一定量的掘进矸石。施工人员生活环节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b.营运期主要污染工序采煤煤层的采动会引起地表移动变形、塌陷。煤的运输、筛分、储存煤在筛分、转载、运输、储存等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煤尘污染。锅炉运行锅炉排烟、锅炉灰渣、噪声。矿井排水煤的开采过程中会产生矿井
13、排水。选矸工序选矸堆放占用土地,对土壤、植被产生影响,矸石风化物扬尘及矸石自燃污染空气环境。矿井辅助生产环节机修设备噪声、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等。1.3.3物料及能源消耗1.3.4耗煤本矿锅炉用煤为本矿精煤。锅炉耗煤量2000t/a。1.3.5耗电年耗电量13357411.71kWh。1.3.6用水绿化期生活、生产合计用水2151.17m3/d,其中新鲜用水量为1023.96m3/d。矿井涌水300m3/d、回用水622.28 m3/d,生活回用水204.93m3/d。矿井涌水外排量0m3/a,(全部922.28m3/d回用于生产系统降尘洒水、防火灌浆、井下用水等用途,不足部分由处理后的生活污水
14、204.93m3/d,656.19m3/d清水补充。)矿井水回用率100。生活污废水204.93m3/d全部用于防火灌浆。生活水回用率100。非绿化期生活、生产合计用水2076.17m3/d,其中新鲜用水量为948.96m3/d。矿井涌水300m3/d、回用水622.28 m3/d,生活回用水204.93m3/d。矿井涌水外排量0m3/a,(全部922.28m3/d回用于生产系统降尘洒水、防火灌浆、井下用水等用途,不足部分由处理后的生活污水204.93m3/d,656.19m3/d清水补充。)矿井水回用率100。生活污废水204.93m3/d全部用于防火灌浆。生活水回用率100。1.4本项目主
15、要污染源及污染物1.4.1改扩建前后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量(即“三笔帐”)根据原有0.30Mt/a的报告资料,本次改扩建项目前后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量的比较,具体见表1.4-1。表1.4-1 矿井改扩建前后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量单位:t/a污染源类型污染物污染物排放量原有排放量以新带老消减量拟建工程产生量拟建工程消减量拟建工程排放总量排放增减量空气污染源茶浴锅炉烟尘3.213.2137.333.164.14+0.93SO21.321.3249.9239.949.98+8.66NOX2.742.747.340.007.34+4.60水污染源CODcr6.576.57108.73 106.70 2.03
16、 -4.54 氨氮0.730.731.35 0.68 0.68 -0.05 固体废物矸石6000600012000120000.00-6000灰渣16166006000.00-16垃圾882252250.00-8表1.4-1中给出的原有排放量为原0.30Mt/a矿井正常生产时的产生量。由表中可知,本项目由于规模增大,人员增加,资源消耗增加,因此上述污染物排放量也随之有所增加,但由于采取治理措施,氨氮、CODcr、矸石等污染物排放量得到了减少。1.4.2平面布置(1)主要地面建(构)筑本次地面建筑主要有:主斜井、副平硐、立风井、供热锅炉房、坑木加工房、蓄水池、给水泵房、变电所、煤质化验室、办公区
17、、职工宿舍、公厕、油脂库、器材库、消防材料库、矿井修理间、储煤仓、制氮车间、绞车房、配电间、井架、原煤翻车机房、污水处理站。(2)平面布置本矿为一改扩建矿井,行政福利区场地及风井场地均利用原有场地。原有工业场地作为副井工业场地,主要为负责机修、仓储及人员上下井运输任务的辅助生产区场地。为满足本矿的生产需要,在副井工业场地南侧约130m处新建一个主井工业场地,主要为原煤生产及加工的生产区场地。副井工业场地位于井田东北部境界外约250m处;行政福利区场地位于副井工业场地北侧;风井场地位于副井工业场地西南侧约1.0km处;拟选矸石周转场地位于主井工业场地南偏东方向约400m处。具体布置如下:1)主井
18、工业场地(生产区)新建主井工业场地位于副井工业场地南侧约130m处,以主斜井为核心,承担着原煤的提升、加工、储存以及外运任务。主要由井口房、空气加热室、6kV变电所、带式输送机走廊、缓冲仓及预留煤样化验室、准备车间、选煤厂主厂房、浓缩车间、泵房、矸石仓及产品仓等选煤设施组成。主斜井位于场地的西南角;以井口房、带式输送机走廊及缓冲仓等组成的生产系统布置在场地的南部;预留选煤厂布置在场地的北部;空气加热室紧靠井口房东侧布置;6kV变电所靠近主斜井北侧布置。2)副井工业场地(辅助生产区)副井工业场地位于井田东北部境界外约250m处,以原有副平硐为核心,承担着矿井机修、仓储、人员上下井及矸石运输任务。
19、场地现有设施:副平硐位于场地的中西部,场地南部为材料堆场,场地北部有金属网编织间及锻工间、铆焊及矿车液压支柱综合修理间、电修间及工具室、电机车库、油脂库、消防材料库、器材库、坑木加工房等建(构)筑物。灯房、浴室、任务交待室、办公室联合建筑位于副平硐的北侧;空气加热室位于副平硐的东南侧;6kV变电所位于场地的中部。为满足本矿扩建后的需要,副井工业场地内需新建高位翻车机站、制氮车间及空压机房并对原有空气加热室及6kV变电所进行扩建。新建高位翻车机站布置在副井工业场地的中部;新建制氮车间及空压机房布置副平硐的东南侧。3)行政福利区场地行政福利区场地位于副井工业场地北侧,场地内目前主要有办公楼、食堂、
20、单身宿舍、车库、污水处理站、锅炉房、给水系统等建(构)筑物,设计加以利用。为满足本矿救护需要,本矿需设置矿山救护中队,新建矿山救护中队布置行政福利区场地内,主要由矿山救护中队办公楼、氧气充填室、演习训练巷道及训练场地等组成。具体布置见工业场地平面布置图。工业场地占地面积及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4-2。表1.4-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资料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围墙内工业场地占地面积hm23.16其中:(1)矿井工业场地占地面积hm20.66(2)预留选煤厂占地面积hm22.502建(构)筑物占地面积hm20.41含预留建(构)筑物3各种专用场地占地面积hm20.344道路及回车场地占地面积hm20
21、.675排水沟占地面积hm20.036绿化面积hm20.487建(构)筑物占地系数%12.988专用场地占地系数%10.769建筑系数%23.7410道路及回车场地占地系数%21.2011排水沟占地系数%0.9512场地利用系数%45.8913绿化系数%15.0014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其中:挖方m320000填方m342000(3)竖向设计本矿主井工业场地所在区域地形坡度较大,原地面标高在+2563.00+2585.00m之间,总体地势南高北低、东西高中间低。工业场地竖向布置形式采用台阶式,平整场地采用连续式平土方式,平场坡度不小于5。经初步推算,工业场地内最高标高为+2582.00m,最低
22、标高为+2564.00m;最大挖方深度为10.0m,最大填方高度为4.0m,工业场地填方量约4.2万m3,挖方量约2.0万m3。本矿副井工业场地为原有场地,根据竖向设计原则并结合场地内原有建(构)筑物的竖向设计,场内竖向设计采用平坡式,平土采用连续式,竖向设计采用设计标高法。副井工业场地内原有各建(构)筑物四角室外平场标高在+2558.43+2559.73m,新建制氮车间及空压机房四角室外平场标高为+2559.20m,新建高位翻车机站四角室外平场标高为+2558.75m。(4)场内排水本区气侯属于内陆中山亚干旱荒漠气侯带,干旱多风,寒季长,暑季短;年降雨量122.1mm,年蒸发量为2083.7
23、mm。为使场内地表雨水及雪融水迅速排除,在场地内设有矩型排水沟,雨水顺平场坡度,汇集至排水沟内,然后排至场外较低处。排水沟采用浆砌片石矩形明沟,雨水沟宽度为0.40m。从环保角度分析,平面布置基本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井口工业场地和辅助工业场地布置满足生产工艺流程的需要,做到了功能分区明确,既有利于生产又方便生活。充分利用自然地形使场区地面布置紧凑合理,以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量和占地面积。矿区主导风向以西南风为主,办公生活区处在侧风向。工业场地锅炉房、地面生产系统和矸石临时堆放点处在下风向,且周围无环境敏感点。生活办公区与工业场地分开布置,功能分区合理,可有效减轻因矿井开采对办公生活区造成的环
24、境污染。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2.1区域环境现状本矿位于昆仑山北缘,和田市以南90km处。矿区地形复杂,地势总趋势为南高北低,东西高,中间低。自然坡度为5%10%。根据现状调查,矿区工业场地所占地类型为低覆盖度草地,其上地表植被稀少,平均覆盖度小于5%。天然植物为超旱生的肉汁、深根的小半灌木与小灌木,如骆驼蓬、假木贼、木地肤、中麻黄、新疆绢蒿等,产草量约为800kg/hm2,为四等七级草场。咸水沟从井田范围东部自南向北边界流过,为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河水水位标高25502580m,靠泉水和大气降水补给,长年有水。其余均为季节性冲沟。皮西河距井田东界711km,布雅河与皮西河在矿区西北界外7
25、km处汇合,然后注入玉龙喀什河。布雅河与皮西河均属于类水体。经现状监测,除TSP外评价区域SO2、NO2、日平均浓度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说明监测期区域大气环境中NO2、SO2的日均值浓度符合标准, TSP超标主要是由于当地浮尘天气造成的。工业场地四周环境噪声值昼间在46.2dB(A)49.6dB(A)之间,夜间在43.2dB(A)46.1dB(A)之间,昼、夜间噪声值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3类标准。办公区及生活区环境噪声值,昼间为48.3dB(A)和49.2dB(A),夜间为47.5dB(A)和48.2dB(A);昼、夜间噪声值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
26、准中的2类标准。交通干线环境噪声值,昼间为66.9dB(A),夜间为54.6dB(A),昼、夜间噪声值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4a类区标准。2.2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2.2.1生态环境本项目生态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范围为工业场地边界外扩500km,塌陷边界外扩500m的范围。总面积约3.2km2。2.2.2环境空气评价范围以锅炉为点污染源为中心,半径为2.5km的圆形区域。评价范围面积为19.625km2。2.2.3水环境(1)地表水井田范围内咸水沟从东部自南向北边界流过。根据中国新疆水环境功能区划的划分,矿井段咸水沟未列入水环境功能区划,项目区位于玉龙喀什河段的源头区段,本次评价定为II类水
27、体,评价范围为矿区段,即上游500m,下游1000m。(2)地下水根据本地区地下水径流、补给、排泄等条件的初步分析,地下水实际影响的范围。2.2.4噪声本项目噪声评价范围为本矿工业场地边界外1m及运煤公路向外扩展200m的范围。2.2.5环境风险评价范围为工业场地边界外扩3km范围内。2.2.6地表形态变化评价范围为井田开采境界外延500m。3.建设项目环境预测及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污染源分析3.1.1污(废)水矿井涌水量为300m3/d,主要污染物为:SS,CODcr;生活污水量为204.93m3/d,主要污染物为:SS、CODcr;NH3-N。3.1.2废气空气污染物:锅炉烟囱排放的
28、废气,场区内的煤尘等。烟尘:4.14t/a;SO2:9.98t/a;NOx:7.34t/a。3.1.3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排放量:225t/a;锅炉灰渣排放量:600t/a;煤矸石排放量:1.2万t/a;脱硫渣:4.5t/a。3.1.4噪声井口轴流风机(2台)、提升噪声等。声值一般在85dB(A)98dB(A)之间,交通运输噪声在6585dB(A)之间。3.2 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分布情况根据项目污染物排放和环境影响的特点,对矿部及其周围环境进行现场踏勘和调查,确定了本次评价的生态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及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2-1。表3.2-1 工程环境保护目标统计表环境要素环境保护目标方
29、位保护级别地表水环境咸水沟井田范围内满足GB38382002中II类标准要求。地下水环境地下潜水矿井井田范围满足GB/T14848-93类标准质量要求空气环境矿井及本矿生活区满足GB3095-1996二级标准声环境矿井及本矿生活区不超过GB3096-2008中2、3类标准生态环境井田内及扰动周边范围的土壤、植被、少量林地工业场地边界外延500m满足相应专业标准职工宿舍,职工工业场地北侧宿舍保护不受煤炭开采造成的空气、噪声等环境的影响。3.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3.3.1大气环境影响(1)点源分析工业场地锅炉房内共布置了2台SZL2.8-1.25/130/80-A2型热水锅炉,鼓风、引风、除尘
30、等辅机随锅炉配套,2台锅炉共用1座=1.2m、H=45m砖烟囱,其锅炉参数及污染物排放状况见表3.3-1。表3.3-1 大气污染物排放参数表排放源主要污染物小时浓度限值(mg/m3)排放量(kg/h)烟气出口流量(m3/s)烟囱参数H(m)内径(m)烟气出口温度工业场地锅炉烟囱SO20.51.260.7267451.0120TSP0.900.24NO20.240.93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距离在200m附近。SO2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为:7.9%,最大落地浓度为0.0395mg/m3,TSP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为:0.73%,最大落地浓度为0.0066mg/m3,NO2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为:9.91%
31、,最大落地浓度为0.0238mg/m3。本矿锅炉房排烟小时浓度贡献值占标准份额较小,在落实本报告提出的环保措施后,不会改变当地的空气环境功能,不会对评价范围内的敏感目标造成大的影响,故对空气环境影响较小。(2)面源污染物大气环境影响分析煤炭、灰渣及矸石在装、运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和运煤车辆碾轧路面产生的扬尘也是影响矿区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源,这些均为无组织排放,由于其源强不好确定,所以无法进行定量评价,根据类比调查,这类无组织排放产生的扬尘对矿区环境空气污染较大,因此应重点防范。因此在转载点、装车点、地磅房设置洒水降尘系统;硬化运煤车辆进出道路,控制运煤车的装载高度,并采用帆布覆盖。根据经验,在
32、生产系统、矸石堆放场等易起尘点安装洒水喷头,使煤、煤矸石的表层含水率保持在8以上,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远低于无组织排放限值1.0mg/Nm3的要求,基本不会因煤堆起尘对敏感点造成污染。3.3.2水环境影响3.3.2.1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1)煤炭开采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分析由于煤炭的大量开采,煤矿井下水的大量外排,从而引起地下水位的持续降低,以致产生了较强烈的水文地质化学效应。首先,破坏了地下水的“补给抽取”平衡,使“水岩”系统的物理化学动力均衡产生变化。局部疏干带的产生扩大了固、液相的比例而使系统中相互作用效应加剧,特别是氧化作用加强,促使更多的元素、极少量放射性元素转入水中,造成地下水
33、中硬度、矿化度、放射性的增高(但低于全疆本底水平、并在国家标准限值标准以下)。其次,由于水位下降改变了地下水径流条件,使原先物理化学环境中平衡额定组分期迁移规律发生变化,特别是能使具可变化合价元素的络合生成物在水中迁移活化起来。这些物质的氧化不断消耗着地下水中的氧,使水中的厌氧细菌增多,并降低了地下水的氧化还原电位,致使水中聚集和保持了可在无氧环境下运移的大量元素。由于采取了禁止开采区圈定。故这种波动和变化不会对煤矿的工业生产和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只需及时根据矿井涌水的水质波动或水质变化适当调整矿井水资源化的处理工艺,就能保证矿井水复用的水质需求及实现达标综合利用。(2)煤矸石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34、本项目预设洗选煤工艺,产出的煤全部运至和田地区生产、生活用煤。掘进矸石可以先运至临时排矸场堆存,最终和选煤厂煤矸石一起运至自选露天坑堆埋。不露天贮存,由于临时排矸场地面硬化,煤矸石淋溶水下渗影响地下水体的可能性较微弱。根据GB8703-88辐射防护规定中4.5.4规定,含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尾矿砂和废矿石,当此活度处于(2-7)104bq/kg(0.5 2)10-6CI/kgJ时为放射性固体废物,应建坝存放;退役时应妥善管理,要防止污染物再悬浮和扩散。当比活度大于7104bq/kg时,应按放射性废物的规定GB14500-93中16铀、钍、废石和尾矿的管理内容进行处置。1号井开采出的煤矸石放射性的活
35、度处于(2-7)104bq/kg(0.5 2)10-6Ci/kgJ时,煤矸石可以先运至临时排矸场堆存,最终和选煤厂煤矸石一起运至自选露天坑堆埋。放射性比活度大于T104bq/kg(210-6Ci/kg),煤矸石要求不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直接运至首选露天坑堆埋,退役时必须进行稳定化处理,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复土植被等,防止放射性核素向周围环境迁移,并保证其表面氡折出率和辐射率低于管理部门规定的限值。燃烧后的灰渣直接运至首选露天坑堆埋。布雅一号井投产后,本矿积存煤矸石的地点有两个,一个是临时排矸场,一个是最终煤矸石的排放点露天坑内,临时排矸场、煤矸石经雨水淋洗后部分物质溶解,并随雨水形成地表迳流
36、,顺明渠、流入咸水沟内。根据布雅地区的降水情况通过类比矸石浸泡试验得出结论,没有对河水水质造成污染的溶出物溶出。及煤矸石自然淋溶水外排也不会对河水水质造成污水。露天坑内煤矸石即时覆土掩埋,理论上讲了存在矸石淋溶水,若没即时覆土,少量的矸石淋溶水不外排,在布雅地区的气候条件下,靠自然蒸发消失。(3)煤炭开采对居民饮用水源影响分析a.矿井周围水源情况据现场调研可知,本矿区现在及将来都没有以本矿排水涉及的含水层水为水源的取水井,因此不存在此方面的影响。b.对矿区附近居民饮用水源影响分析从预测结果可知,本矿开采后,矿井排水最终形成的降落漏斗影响半径为855.32m。影响范围内无居民饮用水源取水井分布。
37、矿井开采对其无影响。(4)煤矿开采对地表天然植被的影响矿区分布的的天然植被属干旱类型,靠大气降水、咸水沟第四系冲洪积砂砾石潜水含水层维持生机,其生长情况与天然降水量、咸水沟水量密切相关及地形地貌有关,这些植被的根系靠吸收第四系地层表层0100cm范围内包气带土粒中的不能自流移动的薄膜水及冲洪积砂砾石潜水含水层的水为生,与深层地下水动水位关联度不大,矿井开采导致的地下水水位在现状基础上的下降对地表植被和生态用水基本无影响。根据本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本矿工业场地及周边场前区采用处理后的生活污废水浇水绿化,还可有效改善区内生态环境。因此,项目建设后不会因区内井下排水造成生态环境发生明显改变。同时从水
38、文地质角度分析,水在地下存在的状态可分气态水、吸着水、薄膜水、毛细水、重力水、固态水等六大种状态。而真正能被植物(除喜水植物外)根系吸收的只有薄膜水及毛细水。煤层开采只能影响重力水,这种水就是常称的地下水。从地表至重力水自由水面之间的地层称为包气带。植被根系吸收的水分主要是存在于包气带中的薄膜水及毛细水。由于井田分布的第四系透水不含水(除咸水沟第四系冲洪积砂砾石潜水含水层),井下排水不会直接影响包气带内薄膜水及毛细水,因此井下排水不会对项目区地表植被产生明显影响。(5)生活污水部分外排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本项目排水对地下水的影响途径主要为生活污水处理后用于地面降尘洒水及绿化过程中的下渗引起的。由
39、项目的水文地质特征可知,井田内除咸水沟分布有第四系冲洪积砂砾石潜水含水层外,其它地区均为第四系透水不含水层。地面降尘洒水及绿化灌溉用水的活动场地全在无第四系含水层分布区,因而不存在对含水层水质的影响问题。又由于这层地层的过滤吸附等作用可很好阻留水中污染物,使其不对下伏基岩裂隙水产生污染。(6)煤矿井下疏排水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分析由前面导水裂缝带对地下各含水层影响分析可知,矿区煤炭开采所形成的导水裂缝带将全部导通煤系地层侏罗系裂隙孔隙承压含水岩组和部分导通煤系上覆下第三系,白垩系下统裂隙孔隙承压含水层岩组、下覆二叠系裂隙孔隙承压含水岩组,从而使煤系地层含水层和煤系上覆、下伏含水层受到疏干影响,上
40、述含水层中地下水将以矿井水的形式疏排至地面。煤系地层含水层及煤系上覆、下伏含水层的疏干影响,将对煤矿甚至矿区内地下水资源产生一定的影响。据井田煤炭勘探报告及可研设计,矿区煤炭开采导致矿井疏排水量为300m3/d(10.95万m3/a)。据和田县水利局提供的资料,全县地下水开采量1.064亿m3/a。本矿项目实施后,通过矿井排水10.95万m3/a占地下水可采量1.064亿m3/a的0.1029%。本矿实施后若按可采地下水资源量1.064亿m3/a算,还有1.063亿m3/a的剩余资源量。这些剩余资源量可供其它各业用水增长用水的开发水资源。由上述预测结果可知,本矿井实施后,矿井排水对地下水资源的
41、影响可控制在当地地下水资源量允许可采的范围内,不会引起地下水资源超采情况发生。(7)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1)矿区严禁污废水不经处理外排并禁止渗坑排污。2)增加矿井涌水、生活污废水的回收利用率。减少污染物进入地下含水层的机会和数量。3)严禁污废水外排咸水沟及布雅河,全部综合利用。4)严格执行禁止开采区圈定的政策,使矿井涌水中的放射性水平低于全疆本底水平、并在国家标准限值标准以下。3.3.2.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1)用水概况本项目用水包括工业场地用水和井下用水,用水情况见表3.3-2,表3.3-3、表3.3-4。表3.3-2 项目水量平衡计算表(绿化期)序号项目名称用水量回收水量(排水量)损耗水量
42、耗水率供水水源m3/dm3/dm3/d%1生活用水225.77198.2327.54/职工日常生活10.869.2311.62915新水食堂31.7426.9794.76115新水浴室97.287.489.7210新水洗衣29.326.372.9310新水单身职工公寓生活56.6748.178.515新水2锅炉67.06.760.390新水总计292.77204.9387.84/3生产系统用水1045.4400.88644.52/生产系统降尘洒水86.417.2869.1280矿井涌水300m3/d+回用水383.6m3/d全部用于防火灌浆,防火灌浆所缺275.4m3/d由处理后的生活污水20
43、4.93m3/d及70.47m3/d新水补充。生产系统降尘洒水除回用水17.28m3/d外,不足69.12m3/d由新水补充井下用水除回用水221.4m3/d外,不足516.6m3/d由新水补充防火灌浆959383.6575.4604井下用水738221.4516.6705绿化用水45045100新水6浇洒道路30030100合计 2151.17(其中新水1023.96,矿井涌水300、回用水622.28生活污水204.93)827.21(其中生活排水204.93、生产系统排水400.88、井下排水221.4)1323.96/7再生水利用系统1127.21622.28504.93矿井排水处理站
44、922.28622.28(生产、井下系统回用)300(矿井涌水)废污水处理站用水204.930204.93204.93全部回用防火灌浆8工业场地及行政福利区一次性消防用水126m3新水表.3-3 项目水量平衡计算表(非绿化期114d)序号项目名称用水量回收水量(排水量)损耗水量耗水率供水水源m3/dm3/dm3/d%1生活用水225.77198.2327.54/职工日常生活10.869.2311.62915新水食堂31.7426.9794.76115新水浴室97.287.489.7210新水洗衣29.326.372.9310新水单身职工公寓生活56.6748.178.515新水2锅炉67.06.760.390新水总计292.77204.9387.843生产系统用水1045.4400.88644.52/生产系统降尘洒水86.417.2869.1280矿井涌水300m3/d+回用水383.6m3/d全部用于防火灌浆,防火灌浆所缺275.4m3/d由处理后的生活污水204.93m3/d及70.47m3/d新水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