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新化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尿素装置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1090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9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新化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尿素装置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新疆新化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尿素装置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新疆新化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尿素装置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新疆新化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尿素装置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新疆新化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尿素装置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疆新化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尿素装置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新化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尿素装置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疆新化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尿素装置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新疆新化化肥有限责任公司评价单位:新疆化工设计研究院2014年6月目录1 项目概况11.1 工程概况11.2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简介11.3 生产技术工艺31.4 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82 区域环境概况102.1 项目区环境质量10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22.3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143 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163.1 施工期污染及防治措施163.2 废气治理措施及达标排放163.3 废水治理措施及达标排放173.4 噪声治理措施183.5 环境风险评价183.6 污染物排放及总量控制184

2、 公众参与194.1 目的194.2 公众征求意见范围及组织形式224.3 小结23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245.1 结论245.2 建议246 联系方式256.1 建设单位联系方式256.2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和联系方式25新疆新化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尿素装置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编制说明新疆新化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尿素装置节能技术改造项目于2013年8月委托新疆化工设计研究院承担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014年5月评价单位完成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即将报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按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和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

3、知(环发201298号)的有关规定,现向公众公开其有关环境保护信息。简本内容依照环境保护部“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编制要求的公告”(公告2012年第51号)要求进行编写。1 项目概况1.1 工程概况 1.1.1 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公司现有生产区尿素装置内,不需要另外征收土地。1.1.2 建设项目背景目前节能减排是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点,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更是企业重要的社会责任。新化化肥公司作为“十二五”期间“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的重点企业,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和

4、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万家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实施方案的通知,实现节约15716吨标准煤的节能目标肩负重要责任。为实现该目标,新化化肥公司必须大力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加大投入,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或新建节能装置,降低能源消耗,确保实现“十二五”期间节能的目标。新疆新化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尿素装置采用的是水溶液全循环工艺,装置原设计能力为11万吨/年尿素,经过多次扩能改造后,目前日产尿素可以达到866.67吨,但日产量达866.67吨时,合成塔CO2转化率由65下降到62,预蒸馏塔传质、传热效果不好,加热器温度提不起来,一吸塔超负荷运行,蒸发过料不畅,导致装置运行能耗较高。因此新化化肥公司以技术创新为

5、动力,利用由四川金象化工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尿素工艺,集成创新开发出一种全新的JX节能型尿素生产技术,在保持现有产能不变的前提下对尿素装置进行节能改造。1.2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简介1.2.1 建设内容本项目办公生活设施,水、电、蒸汽等公用工程,外排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储运将充分依托新化公司现有的厂内系统工程,大部分不需新建。本项目组成见表1.1-1。表1.1-1 项目组成一览表项目现有工程技改工程备注主体工程装置尿素合成现有两台氨预热器热源为膨胀蒸汽液氨预热器热源改为经一段蒸发热能回收段来的0.3MPa蒸汽冷凝液降低蒸汽消耗改造一段分解加热器面积(325m2)下部增加一

6、米,面积可增加54m2降低蒸汽消耗改造一段吸收塔径(1600),一段吸收塔下段出液进一甲泵送入外冷器更新一段吸收塔上段(2000),采用板式塔;一段吸收塔下段出液改为进一吸塔循环泵送入外冷器降低循环水消耗改造一段吸收塔出液直接进外冷器氨冷器出液直接进入惰洗器在一吸塔和外冷器之间增设甲胺分离器(2000)在氨冷器和惰洗器之间增设蒸发式氨冷凝器降低氨消耗新增设备现有一段尾气在系统内循环新增氨精洗器降低氨消耗新增设备二段分解塔径(1200/900),二段分解所需热量全由蒸汽供给;更换二段分解塔(1400/1000),增加二段分解塔加热器下部换热段,利用废水装置液相换热降低蒸汽和循环水消耗改造闪蒸加热

7、器利用膨胀蒸汽加热增加降膜式闪蒸预浓缩器(600m2),取消闪蒸分离器、闪蒸加热器等设备降低蒸汽和循环水消耗改造一段蒸发加热器换热段使用一段分解气相换热,上进下出,换热效果极差;二段蒸发分离器(1400);二段蒸发表面冷凝器(188m2)偏小;真空泵都采用蒸汽喷射泵增设降膜式预尿素器后,一段蒸发加热器换热段改用0.3MPa蒸汽冷凝液换热,有利于多回收热量。更换二段蒸发分离器(2400);更换二段蒸发表面冷凝器采用卧式(480m2);更换一段和二段B为水力喷射泵降低蒸汽消耗新增设备配套工程DCS系统尿素装置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工艺参数的检测、报警、记录及控制新增仪表信号全部引至尿素控制室D

8、CS系统,并增加本次改造所必需的DCS硬件。改造公用工程给水公司现有水井供水不变依托循环水新化公司2号循环水系统供给不变依托脱盐水公司动力分厂现有脱盐水站供给。不变依托排水系统由1号排放口(厂东口)排入总排口不变依托供电公司现有一座变电所不变依托供热新化公司动力车间不变依托储运工程包装及运输包括尿包装、成品仓库、汽车装车场、火车装车站不变依托仓库1座不变依托环保工程污水处理采用解吸-水解工艺增加一段,将水解塔改造为单塔水解汽提工艺,停开解吸塔,取消回流,单塔水解气液相热量大部分由低压分解回收改造废气治理无不变依托本次技改项目建设内容为新增构筑物见表1.1-2。表1.1-2 新增构筑物一览表序号

9、设备名称设备重量(T)基础结构形式基础体积,m31一段分解加热器下段3.7钢筋混凝土1.22一吸塔上段5.2钢筋混凝土8.83甲胺分离器8.07钢筋混凝土2.14水力喷射系统5钢筋混凝土25氨精洗器A8.72钢筋混凝土26氨精洗器B8.43钢筋混凝土27氨精洗器C5.01钢筋混凝土1.58二段分解塔6.43钢筋混凝土1.19二段分解加热器下段3.98钢筋混凝土0.810二循二冷4.86钢筋混凝土1.111二段蒸发分离器6.91钢筋混凝土512二段蒸发冷凝器21.21钢筋混凝土513预蒸发器45.8钢筋混凝土8合计:40.61.2.2 项目投资总投资142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413.53万元,

10、流动资金14.46万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本项目环保投资115万元,环保投资占项目总投资的8.05%。1.3 生产技术工艺JX节能型尿素生产技术为合成氨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中鼓励推广的工艺,具体改造内容如下:(1)液氨预热器现有两台氨预热器,分别对应两台尿塔,经过核算,现有的液氨预热器(300m2)可以满足技改后的工艺要求。为节省蒸汽消耗,液氨预热器热源由膨胀蒸汽改为经一段蒸发热能回收段来的0.3MPa蒸汽冷凝液,预热后液氨温度约60,冷凝液温度约65左右。(2)一段分解加热器现有一段分解加热器面积偏小(325m2),壳程侧蒸汽压力高,对设备和消耗都有所影响。在现有一段分解加热

11、器下部增加一米,面积可增加54m2,有利于降低改造投资,降低蒸汽消耗和减轻对设备的腐蚀和减缓加热器的结垢。(3)一段吸收塔现有一段吸收塔径偏小(1600),仅有两段吸收效果差。改造中将现有一段吸收塔作为下段,由板式塔改为填料塔,在布置中尽量向下移,更新一段吸收塔上段(2000)。一段吸收塔上段采用板式塔,来至惰洗器的氨水和回流氨进入更新的上段,洗涤来至下段气相中的CO2后再进入一吸塔下段。一吸塔上段出气入氨冷凝器冷凝回收。一段吸收塔下段出液由原进一甲泵改为进一吸塔循环泵,由一吸塔循环泵送入外冷器。由于流程变动后,一吸塔底部温度仅75左右,比改造前操作更加温和,操作弹性更大,一吸塔上段出口气中C

12、O2含量5ppm。(4)三段吸收-低水碳比-蒸发式氨冷在现有外冷器和一吸塔之间增设甲胺分离器(2000),甲胺分离器的操作温度控制在100102,因而可降低一甲液水碳比,甲胺分离器液相入一甲泵,甲胺分离器气相入下段鼓泡段。在现有氨冷器和惰洗器之间增设蒸发式氨冷凝器,蒸发式氨冷凝器补充水利用废水处理装置外排水(65),蒸发式氨冷凝器回收的液氨入氨缓冲槽,蒸发式氨冷凝器出气入惰洗器。(5)一段尾气氨精洗现有一段尾气在系统内循环,很不经济且不安全。采用氨精洗后,杜绝了氨在系统内循环,废水处理中含氨量降低50%,减少了废水处理负荷和有利于系统水平衡。更新氨精洗器采用三台卧式设备(240m2),来自精洗

13、器给水泵的冷凝液(40)由精洗器C上部吸收塔顶部加入,逆流吸收上升气相中的氨,最后由精洗器A底部经精洗液泵送入惰洗器。来自惰洗器的一段尾气,经一段压力调节阀减压后入精洗器A,其气相中所含氨在上升过程中被逆流吸收,出精洗器C气相中含氨1%直接放空。精洗器操作压力0.6MPa,操作温度40.由于一段尾气的可爆性,在设备结上采取了安全措施。(6)二段分解系统现有二段分解塔径偏小(1200/900),二段分解所需热量全由蒸汽供给。改造中将更换二分塔(1400/1000)。更换后的二分塔将废水气相引入作为部分热源,同时采用CO2汽提,有利于提高分解率。现有二分加热器面积偏小(110 m2),改造中增加下

14、部换热段(80 m2),利用废水装置液相换热。改造后,二分加热器上段改用0.6MPa膨胀蒸汽加热,正常生产时二段分解不耗新鲜蒸汽。二段吸收利用预冷器(180 m2),二循一冷(420 m2)和更换二循二冷(120 m2)以及增加氨水循环泵,由二步吸收改为一步吸收,有利于提高二甲液浓度和系统水平衡。更换的二循二冷采用卧式,二段补加的吸收液由二循二冷上部吸收塔顶部加入,吸收上升气相中的氨。二循二冷出液由氨水循环泵送入预冷器。为降低二段吸收阻力,预冷器采用降膜吸收,来自二段分解塔的气相和二循二冷来的氨水由上部进入,二循二冷来的氨水经喷头雾化后均布在预表冷内,有利于吸收。出预冷器气液混合物温度约85,

15、进入二循一冷继续吸收,二循一冷出液经二甲泵送至一段系统。二循二冷出气中含氨1%,其尾气存在着爆炸的可能,因此更换后的二循二冷在结构上采用了安全措施。为降低改造投资,预冷器利用回流冷凝器改造后使用。(7)闪蒸系统改造现有闪蒸加热器利用膨胀蒸汽加热,这种流程很不合理,有待改进。改造中将增加降膜式闪蒸预浓缩器(600m2)。充分回收一段分解气相热量,预浓缩器出口尿液浓度可达85%以上。改造后将取消闪蒸分离器、闪蒸加热器等。(8)蒸发系统改造现有一段蒸发加热器换热段使用一段分解气相换热,上进下出,换热效果极差。增设降膜式预尿素器后,一段蒸发加热器换热段改用0.3MPa蒸汽冷凝液换热,有利于多回收热量。

16、现有二段蒸发分离器(1400)偏小,气相夹带严重需更换。更换二段蒸发分离器后(2400),气相夹带大幅减少。现有二段蒸发表面冷凝器(188m2)偏小,影响成品质量。更换二段蒸发表面冷凝器采用卧式(480m2)有利于提高真空度降低成品水分。现有真空泵都采用蒸汽喷射泵,拟在改造中更换一段和二段B为水力喷射泵,有利于降低蒸发消耗和氨耗。(9)废水系统改造现有废水系统采用解吸-水解工艺,解吸气相热量全部由循环水移走,热量利用不合理。改造中将增加一段,将水解塔改造为单塔水解汽提工艺,停开解吸塔,取消回流,单塔水解气液相热量大部分由低压分解回收。对尿素装置进行一系列改造后,提高了蒸汽利用率,减少了循环水量

17、,可使蒸汽消耗由1.46吨/吨尿素下降至1.05吨/吨尿素;循环水消耗由194吨/吨尿素下降至90吨/吨尿素;氨耗由0.47吨/吨尿素下降至0.572吨/吨尿素。技改后工艺流程及产物环节见图1。图1 技改后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1.4 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1.4.1 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鼓励类中石化化工行业:氮肥企业节能减排和原料结构调整。(2)工业信息产业化部颁布的关于石化和化学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中2012-2017年石化和化学工业重点研发和推广的节能减排技

18、术包括、氮肥生产污水零排放、废气废水处理及清洁生产综合利用技术和低能耗水溶液全循环尿素生产技术。(3)自治区经信委新疆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承接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1年本)根据自治区经信委2011年4月25日颁布的新疆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承接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1年本),与本项目相关内容包括:新疆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承接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1年本)(试行)第一部分重点承接的产业:四、石油和化工14.资源节约和环保型氮肥装置建设以及原料本地化、经济化改造。本次技改采用由四川金象化工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尿素工艺,集成创新开发出一种全新的JX节能型尿素生产技术,JX工艺已申报2

19、项国家发明专利,并于2010年7月被列为氮肥行业振兴支撑技术。2011年3月23日,荣获2010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技术的创新点主体现在:开发液相逆流换热式尿素合成塔,形成关键物料合成路线,提高合成转化率;发明了一种尿素中压吸收塔;开发一种二次加热-降膜逆流换热的尿素中压分解工艺;开发一种低水碳比-三段吸收-蒸发式空冷的尿素生产中压回收工艺。技改项目实施完成后可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要求。1.4.2 规划相符性分析技改项目符合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乌鲁木齐区

20、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乌鲁木齐市“十二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及2020年长期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要求。技改项目亦符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行业环境准入条件、乌鲁木齐市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理若干规定、关于加强乌鲁木齐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新党办发【2013】10号)等地方行政法规的要求。2 区域环境概况2.1 项目区环境质量2.1.1 自然环境状况新疆新化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地处新疆乌鲁木齐市东南郊乌拉泊地区柴窝堡洼地西部,所属行政区划为乌鲁木齐市达阪城区,距乌鲁木齐市区中心约35km,地处兰新铁路、312国道和吐乌大高速公路交汇处。厂区南临天山(南山)山脉,北临博格达山。评价区位于由

21、博格达山南麓洪积扇与南山(天山)北麓洪积扇构成的山间湖积盆地。本公司厂区地处柴窝堡盆地的西段,位于山前倾斜平原砾质带与土质带的过渡部分,地形由南向北倾斜,厂区标高1130m左右。由新化化肥厂公路(南北向)东南、西北为一缓倾斜的湖积平原,南北两侧向湖积平原倾斜,盆地呈北西向展布。至西、东两侧的乌拉泊水库和柴窝堡湖为最低点。南、北两侧的冲洪积平原在兰新铁路南侧交接,形成近东西向的带状洼地。由于地下水位埋藏浅,形成沼泽地貌。乌鲁木齐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日照充足、蒸发量大,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热而不闷,春季多大风,秋季降温迅速。全年主导风向不明显,频率最高的为SSW风,其次为NE、N风,出现频

22、率分别为15.30%、11.03%、9.90%;冬季ENE风向出现频率最高。近21年最大风速24.8m/s,平均风速2.4m/s。年平均气温7.5,全年中七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3.8;一月和七月为最冷和最热月份,全年极端最低温度-28.5,极端最高温度40.8,冬季最大降雪深度48cm,年均日照时数2524h。评价区属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由于受南北高山阻挡形成的山间盆地,本区呈现多风少雨,年平均气温6.7,极端最高气温37.1,极端最低-30.9,年平均相对湿度50%。本区几乎常年有风,是著名的风区,年大风日数176天,最大风速40.7m/s,厂址区域常见风速6.1m/s。全年主导风

23、向WNW,其中冬季多SE,夏季多NW,年静风频率15%。本区降雨量少,年平均59.7mm,多集中在夏秋季,日最大降雨量可达35.0mm。年平均蒸发量2718.9mm。本项目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评价区位于乌鲁木齐市东南部达坂城区。其南侧为天格尔山,北侧为博格达峰,柴窝铺盆地的西段,地形由南向北倾斜,坡度8.3%,东段是柳树沟,西侧地形呈11.8%的坡度向乌拉泊方向。评价区地下水,无论是单一潜水或多元结构的潜水和承压水,同属一源补给,互有水力联系。本项目厂址位于层间无压水分布地带,拟建场地地层岩性主要由杂填土(1.8-2.3m)、砾砂组成,地下水位在10m以下。新化水源井位于项目区的西方向,相

24、距约1.7km。新疆新化化肥有限责任公司位于乌拉泊-雅马里克山以南,柴窝堡-达坂城谷地两侧草场类型依次为平原荒漠、山地荒漠、平原荒漠草原,这里植被质量很差,产量较低。南山到达坂城一带主要以灌木为主,也是牧业的春、秋、冬季草场。评价区主要以灰棕漠土为主,较为适合植被生长。部分地表为砾质土层或戈壁滩,植物生长条件较差。项目区内没有珍稀野生动植物栖息和生存。本区的地带性植被为荒漠植被,区内土壤质地粗,土层薄,大多呈碱性,植被覆盖率低于25%。但植被种类较多,主要植物有短叶假木贼、芨芨草、小蓬和骆驼刺等。2.1.2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明,评价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一般,各监测点大气环境中SO2、N

25、O2、PM10均未超标,且有一定的环境容量。但由于受到新化公司事故排放的NH3污染物的影响,各监测点NH3一次浓度出现超标现象。根据2009年编制的新疆新化化肥有限责任公司10万t/a硝酸及13.5万t/a硝铵、多孔硝铵、硝基复合肥技改项目中评价区域各监测点NH3浓度值均低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最高容许浓度一次值限值。根据新疆新化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液氨球罐技改及液氨充装站搬迁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新环验【HJY-2014-120】),2014年3月24日和25日,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对新化化肥公司厂界进行无组织排放监测,新化化肥公司厂界各监测点NH3浓度值均低于工

26、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最高容许浓度一次值限值。近10年来新化公司通过采取技术改造等环保措施,使得工艺废气中NH3的排放量有所削减;本项目的实施也将降低NH3的排放量,保证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向更好的方向发展。2.1.3 水环境质量现状(1)地表水区域地表水体是红卫湖,与项目选址距离较近且存在水力联系。红卫湖各项监测项目与标准值对比,各监测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浓度限值。新化水源井和天山锅炉厂水井所有监测分析项目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的 类标准。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水质良好。2005年-2007年三年的监测资料可知,柴西水源地(七水厂)水质

27、较好,所有监测指标三年的监测值均未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类标准值,可以满足饮用水水源水质的要求。2.1.4 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对照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可知,尿素装置厂界各监测点的昼夜噪声值均超标;主要是由于监测点位于新化化肥厂厂内,周边布置有合成氨等生产装置,是造成噪声超标的主要原因。但所有噪声背景值均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表9 工作场所噪声职业接触限值要求。新化公司厂

28、界各监测点昼间及夜间噪声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要求,顾企业生产噪声对周围环境无明显影响。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确定的评价等级和技术导则,结合区域环境特征,确定本次评价范围如下:2.2.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HJ2.2-2008规定采用的筛选模式计算结果表明,本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主要来尿素装置无组织排放的NH3,最大占标率为5.62%;最大占标率Pmax在10%内,占标率为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为0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的要求,本次环评确定大气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为三级。

29、评价范围为以尿素装置造粒塔为中心,边长为5km的矩形区域。2.2.2 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由于项目不新增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不会对厂区周围的地表水环境产生影响,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判定,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对项目厂址北约2.77km的红卫湖水质进行现状调查。本项目用水水源为区域地下水,尿素解吸塔冷凝废液经深度水解工艺处理后排至新化公司污水处理站,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最终排入红卫湖,因此属于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I类项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 610-2011),选取包气带防污性能、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污水排放量与

30、污水水质复杂程度确定本次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610-2011)中表6及表12,判定本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标准为三级。评价范围是厂址所在区域地下水。2.2.3 声环境评价范围本项目位于新化化肥厂生产区内,声环境质量功能区划为三类功能区。按照HJ2.4-2009规定:处在GB30962008规定的3、4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在3dBA以下(不含3dB(A),且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时,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 2.4-2009),确定噪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评价范围是新化化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区厂界外1

31、m。2.2.4 风险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的相关规定,本次技改项目不存在重大危险源,因此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定为二级。项目环境风险评价范围确定为以危险源为中心点半径3km的圆形范围内。2.3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本次技改项目不新增污染物排放量,实施后消减了尿素装置废水和废气中氨的排放量,根据项目区环境特征和本项目特征,确定保护目标为:保护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同时严格防范各类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1)大气环境不新增废气排放量,使本项目实施后评价区域的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

32、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重点保护目标是乌拉泊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的新化生活区、天锅生活区、天塑生活区、国投绿原公司各连队、托里乡乌拉泊村、炮团等人群聚居区,应确保项目实施后评价区域内的大气环境质量不受本项目排放大气污染物的明显影响,并与现状相比有所改善。(2)水环境不新增生产废水排放量,并控制技改项目生产废水治理达到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82013)表1中现有企业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不新增生活污水排放量。保护厂址上游及下游区域地下水水质,保证不因本项目而降低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级别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3)声环境控制厂界噪声满足工业

33、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避免对厂址区域造成噪声污染。保证厂界外1m处的噪声符合声环境质量现状级别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要求。(4)环境风险保护目标降低环境风险发生概率,保证环境风险发生时能够得到及时控制,保护周围企业职工及环境敏感点人群。根据现场调查和实地踏勘结果本项目周围的环境敏感点分布和相应的环境敏感问题如表2.3-1。表2.3-1 区域环境状况及敏感目标统计序号敏感点本项目距离及方位,m与新化生产区边界距离及方位,m人数(估算),人备注1新化生活区N,900N,4507500住宅集中区2新化办公区N,510N,1003

34、00公司办公楼3四十中学N,1050N,550900设小学、初中、高中4新化医院NNW,1250NNW,700805天塑生活区SW,700S,3506006天锅生活区NNE,500NNE,26024007绿原公司4连NE,1600NE,11801508绿原公司3连、5连NW,2230NW,1200350含养牛场等969243部队炮团S,1410S,1040150010托里乡乌拉泊村WSW,1720WSW,1200733170户11绿源公司农田(最近)W、E、S,460W、E、S,160-4连、3连、5连12新化水源井W,600-1700W,1000-共12口井13天山锅炉水源井ENE,200E

35、NE,100-1口水井14红卫湖N,2770N,2500-地表水3 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3.1 施工期污染及防治措施本项目建设期为6个月,由工程分析可知,本项目没有土建施工,施工期的主要活动为在尿素装置内部的设备拆除、改造和安装等施工内容。本项目施工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相对而言不明显,且施工期较短,项目产生的影响范围相对较小,在采取防范措施后,对大气环境质量造成的不利影响是可以接受的。本项目距离新疆化肥厂水源地、柴窝堡湖均较远,且施工期排水量小,不会对区域水环境保护目标水质产生不利影响。施工噪声因不同的施工机械和不同的施工方式影响的范围相差很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多台机械同时在一处作业

36、,则此时施工影响的范围要大。本项目施工区远离居民区,且大部分是在尿素装置内部进行,工程施工噪声对环境影响不大。施工单位应按照国家和当地有关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的规定,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在施工期固体废物的处置过程中采取管理措施。施工期应严格依据乌鲁木齐市发布实施的乌鲁木齐市防治扬尘污染实施方案,建设项目施工期建设应做到“五个百分之百”,即:施工工地周边百分之百围挡、物料堆放百分之百覆盖、出入车辆百分之百冲洗、施工现场地面百分之百硬化、拆迁工地百分之百湿法作业。所以,本项目在施工期应严格执行实施方案中提出的要求,确保将对周围环境的扬尘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3.2 废

37、气治理措施及达标排放改造后吸收塔尾气排放量由425m3/h降低至100.6m3/h,NH3的排放速率约为0.4kg/h,NH3的浓度较高约为3976mg/m3,但由于气量小,因此通过70m高排气筒直接排放,NH3的排放速率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的要求。改造后造粒塔尾气排放量为74.45万Nm3/h,尿素粉尘排放量为301.82t/a、浓度约56.3mg/m3,NH3排放量为142.06t/a,浓度约26mg/m3,直接排入大气。NH3的排放速率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的要求。粉尘的排放浓度及排放速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对于无组织排放,

38、环评类比其在国内已经运行的生产装置的实际运行情况,对本项目NH3的泄漏率按平均0.08计,则尿素装置每年无组织排放的NH3约11.9t。经预测,正常工况尿素装置造粒塔放空气排放的氨和粉尘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在下风向854m处,氨的浓度和占标率分别为0.0233mg/m3、3.88%,粉尘的浓度和占标率分别为0.0494mg/m3、5.49%;工艺废气排放的氨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在下风向248m处,浓度和占标率分别为0.0035mg/m3、0.58%;无组织排放的氨气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出现在污染源下风向554m处,浓度和占标率分别0.0337mg/m3、5.69%。因此,PM10的最大落地浓度远低于环

39、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新污染源二级排放限值;各污染源氨气的最大地面浓度均远低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限值标准限值(0.2mg/m3),无组织排放厂界浓度亦低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厂界标准限值(1.5mg/m3),因此正常工况下本项目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对项目关心点影响甚微。非正常工况尿素装置无组织排放的氨气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出现在污染源下风向554m处,浓度为0.0752mg/m3,最大地面浓度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

40、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限值标准限值(0.2mg/m3),因此非正常工况情况下排放的氨气污染物对厂界及周围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大。根据石油化工企业卫生防护距离(SH3093-1999)、GB11666-89小型氮肥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的要求,确定尿素装置的卫生防护距离为400m。3.3 废水治理措施及达标排放本项目技改完成后,新鲜水用量不变,循环水用量降低了2704t/a;解吸废液排放量为11.62m3/h,其中的氨氮含量从1.152t/a降低至0.576t/a,经过水解-解吸系统处理后,排至厂区污水处理站,有效的降低了废水的污染负荷。本项目废水排放量较小,新化化肥目

41、前有一座5000m3的事故池,可以满足本项目事故废水排放的需要。3.4 噪声治理措施技改前后噪声源强变化不大,且本次技改是在原有尿素装置内进行,技改完成后对外界声环境的影响与现状基本相同,由现状监测结果可知新化公司厂界噪声达标,由于项目选址位于新化公司生产区内,距离居民区及环境敏感点有一定距离,项目建成运行后不会对区域声环境质量造成明显影响,亦不会降低该区域的声环境质量等级。3.5 环境风险评价此次节能技术改造本身并不增加新的危险物质和引入重大风险因素,乌鲁木齐市和新化化肥有限责任的应急预案均较为完善,本次技改项目可以依托现有的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在完善风险防范措施的前提下,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的

42、可能性不大。3.6 污染物排放及总量控制本次技改项目针对尿素装置,消减了尿素装置的污染物排放量,是新化公司为了实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重点控制区域及控制目标(2011年2015年)中的减排目标而建设的项目之一。根据工程分析,本次技改完成后,废气SO2排放量降低了17.88t/a,NOx排放量降低了170.74t/a;废水中氨氮的排放量降低0.47t/a,COD排放量降低了0.276t/a。因此本次及该项目建成后,不需要申请总量,符合总量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重点控制区域及控制目标(2011年2015年)的要求。4 公众参与4.1 目的本次环评公众参与采

43、用网上公示和向调查对象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的形式, (1)环评单位于2013年9月12日在自治区环保厅的网站(2)本工程各方面因素确定后,在自治区环保厅网站上发布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结论,并公告获得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途径的方式进行第二次公示,网址:(3)建设单位采用发布公众参与调查表的形式对可能受工程建设环境影响地区的公众和社会单位进行了公众意见调查。公示截图见图4-1、图4-2。公众参与调查表见表4-1。图4-1 公众参与网络一次公示图4-2 公众参与二次网络公示表4-1 新疆新化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尿素装置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公众参与调查表姓 名性 别A.男 B.女年 龄A.20岁 B.20-4

44、5岁C.46-60岁 D.60岁民 族联系方式文化程度工作单位/住址一、项目名称及概要新化化肥有限公司拟采用四川金象化工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JX节能型尿素生产技术对现有尿素装置进行节能技术改造,装置生产规模保持年产尿素26万吨不变。本次技改项目位于新疆新化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尿素装置内,中心点地理坐标:874237.85E,433447.03N。本项目总投资1428万元,根据工艺流程及设备布置对液氨预热器、一段分解加热器、一段吸收塔、三段吸收-低水碳比-蒸发式氨冷、一段尾气氨精洗、二段分解吸收系统、闪蒸系统、蒸发系统、废水系统九部分进行技术改造。经过改造后可使蒸汽消耗由1.46吨/吨尿素下降至

45、1.05吨/吨尿素;循环水消耗由194吨/吨尿素下降至90吨/吨尿素;氨耗由0.47吨/吨尿素下降至0.572吨/吨尿素。本项目为节能减排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年节约标煤共计17624.22吨,节约合成氨1040吨。二、主要的“三废”排放及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没有土建施工,施工期的主要活动为在尿素装置内部的设备拆除、改造和安装等施工内容。施工场地距离环境敏感目标较远,施工扬尘、噪声、废水、固体废物等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不显著。本次技改主要目的为节能减排,因此技改完成后运营期的废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与废水污染物量均比原来有所降低。根据现状污染源监测数据显示,各污染物均达标排放,因此目前尿素装置的污染防治措施能够达到环保要求。本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加强日常监管,定期巡检设备,降低跑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