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新城回昌路(于善街高教园南三街)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11045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昌平新城回昌路(于善街高教园南三街)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昌平新城回昌路(于善街高教园南三街)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昌平新城回昌路(于善街高教园南三街)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昌平新城回昌路(于善街高教园南三街)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昌平新城回昌路(于善街高教园南三街)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昌平新城回昌路(于善街高教园南三街)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昌平新城回昌路(于善街高教园南三街)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 建设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昌平新城回昌路(于善街-高教园南三街)道路工程1.2 项目选址位置本工程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境内,路线总长939.17m。道路起点为于善街,终点为高教园南三街。本工程地理位置见图1。图1 本工程地理位置图1.3 项目背景为加强昌平组团和沙河组团间的联系,给道路沿线各功能用地出行提供良好条件,推进项目所在区域的城市建设,拓展整个城市的发展空间,北京市昌平区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决定建设昌平新城回昌路(于善街-高教园南三街)道路,沿线同步配套建设给水、雨水、污水、再生水、燃气等市政管线。2012年5月,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以“京规函20102173号”(见附件2)同意本工

2、程工程设计方案。2011年6月,博拓投资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昌平新城回昌路(于善街-高教园南三街)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本项目的建设实施,是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实现北京市和昌平区空间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是完善区域基础路网、改善区域交通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完善城市地下管网,改善城市行洪条件,美化城市居住环境的需要。1.4 路线方案与主要控制点本工程设计起点为于善街(设计桩号K0+000),沿现状松兰堡村内道路北向布线,于K0+250K0+300段与现状顺沙路相交;自K0+300处继续北向延行,直至本工程终点高教园南三街(设计桩号K0+939.17)。本工程沿线主要控制点

3、为于善街(设计桩号K0+000)、现状松兰堡村、现状于辛庄新村、北京市昌平区职业技术学校、高教园南三街(设计桩号K0+939.17)。1.5 预测交通量根据道路运输及附近城镇发展实际情况,本工程绝对小时交通量见表2。表2 本工程绝对小时交通量预测结果统计表道路名称各预测特征年预测时段各型车绝对小时交通量(辆/h)各型车绝对车型比(%)大型车中型车小型车小计大型车中型车小型车小计回昌路(于善街顺沙路)2015年昼 间17533223924.2413.5482.22100夜 间9281712084.2413.5482.22100高峰小时30975877154.2413.5482.221002020

4、年昼 间23724385334.2413.5482.22100夜 间12382332844.2413.5482.22100高峰小时411327999724.2413.5482.221002026年昼 间29945726964.2413.5482.22100夜 间16503043704.2413.5482.22100高峰小时54172104212684.2413.5482.22100回昌路(顺沙路高教园南三街)2015年昼 间22694175074.2413.5482.22100夜 间11372222704.2413.5482.22100高峰小时391257619254.2413.5482.22

5、1002020年昼 间29925586784.2413.5482.22100夜 间15492963614.2413.5482.22100高峰小时52167101612364.2413.5482.221002026年昼 间381207318894.2413.5482.22100夜 间20643894734.2413.5482.22100高峰小时69220133316214.2413.5482.22100注:小型车主要为小客、小货、出租车;中型车主要为大客货、中货;其他为大型车1.6 建设规模及主要经济指标1、建设规模本工程全长939.17m,道路红线宽50m,规划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同步实施交

6、通、绿化、照明、雨水、污水、给水、再生水以及电力、电信、燃气、有线等其他配套市政专业管线工程。2、主要技术指标本工程主要技术指标见表3。表3 本工程主要技术指标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单 位数 值备 注工程指标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设计车速km/h50路基宽度m50路面宽度于善街顺沙路段m21机动车道双向4道顺沙路高教园南三街段m23机动车道双向6道设计交通量于善街顺沙路段puc/d181442026年顺沙路高教园南三街段puc/d23199路线长度m939.17工程占地小 计hm25.04永久工程用地原有道路hm20.59规划交通用地hm24.45土石方工程挖 方m389370填 方m344017由工程

7、自身挖方解决废 方m348218原建筑废渣土路 面沥青混凝土路面m240266含人行道路面绿化工程m29052交叉工程平面交叉处6附属工程雨水工程m1832.27钢筋砼方沟污水工程m2006.27钢筋砼管给水工程m939.17球墨铸铁管再生水工程m939.17球墨铸铁管燃气工程m939.17拆迁工程拆除建筑物m221425用地红线范围内移挖树木棵336工程总投资万元74210含环保拆迁费用23000万元1.7 工程投资本工程总投资额为74210万元(含环保拆迁费用23000万元)。拟申请北京市昌平区政府基础设施资金解决。1.8 施工进度与施工计划本工程计划2013年3月(根据立项批复时间顺延)

8、开工建设,2013年6月建成营运,建设期为4个月。1.9 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相符性1、与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知道目录(2011年本),公路及道路运输属于鼓励类项目,因此,本项目属于鼓励类项目。2、与发展规划符合性分析根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昌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昌平新城规划(2005-2020)等资料,昌平新城是北京市规划的11个新城之一,主要功能是承担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聚集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具有相对独立性。昌平新城包括昌平组团和沙河组团。其中昌平组团含昌平

9、老城、东扩、埝头-马池口三个片区;沙河组团包括沙河北、沙河南和百善三个片区。昌平组团和沙河组团之间由绿化隔离带相隔。本项目的建设实施,有利于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实现北京市和昌平区空间发展战略目标;有利于完善区域基础路网、改善区域交通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3、与交通规划符合性分析根据昌平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昌平区综合交通规划,项目交通影响范围内主要规划道路有33条,包括高速道路2条,即京藏高速道路(原八达岭高速道路)、六环路;城市次干路5条,即高教园北三街、高教园中街、南丰路、北沙河中路、顺沙路;城市次干路9条,即顺沙路、高教园南三街、北沙河西四路、北沙河西三路、回昌路、北

10、沙河东三路、沙河西区二十号路、规划一路、规划四路;城市支路17条,即高教园八号路、高教园北二街、高教园北一街、高教园南一街、高教园南二街、高教园南小街、高教园一号路、高教园二号路、高教园北小街、北沙河西五路、北沙河西二路、北沙河西一路、北沙河东一路、北沙河东二路、北沙河东四路、规划二路和规划三路。本工程西侧为昌平沙河高教园区和回迁房项目,高教园区位于北六环、八达岭高速、于善南三街、回昌东路围成的区域,沙河镇农民回迁及劳动力安置、居民回迁安置项目位于北环北路(于善南三街)、北沙河、北沙河西三路、北沙河东三路围成的区域。本项目的建设实施,为高教园区和回迁房项目提供重要的对外交通通道。2 建设项目周

11、围环境现状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2.1.1 声环境除邻近顺沙路第一排建筑外,本工程沿线其他各监测点声环境质量均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限值。目前,顺沙路过境大型车交通量较多,受其交通噪声影响,邻近顺沙路第一排建筑噪声超标。2.1.2 大气环境本工程周边居民区常规污染物SO2、NO2、CO和NOx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的要求;PM10和TSP受项目区植被盖度、气象条件以及人为活动影响,有超标现象。2.1.3 地表水环境项目区北沙河、东沙河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的要求。2.

12、1.4 地下水环境项目区地下水环境基本满足GB/T14848-93类标准。项目区地下水水质较好。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声环境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2、大气环境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3、生态环境道路中心线两侧各100m区域。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主要污染物类型及排放情况1、噪声(1)施工期主要为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压路机等施工机械或设备噪声。(2)营运期本工程营运期车流量增加,噪声源主要是交通噪声。2、废气(1)施工期主要为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作业排放的烟气,筑路材料运输及地面开挖产生的扬尘,沥青摊铺作业产生的沥青烟。(2

13、)营运期本工程建成营运后,废气污染物主要为汽车尾气中的NOx。3、废水(1)施工期本工程施工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在施工中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Cr和SS。施工期间生活污水排放总量约为256t,其中CODCr排放量约为0.096t,NH3-N排放量约为0.0128t。施工人员生活废水预处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至沙河再水厂。(2)营运期本工程全线不设收费站等交通设施,营运后沿线无经营性生活废水排放。4、固体废物(1)施工期本工程废方量为48218m3,其中建筑物废渣土46618m3,现状池塘淤泥1600m3,由建设单位委托地方环卫部门清运至北京利昌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小汤山阿苏卫渣土消

14、纳场;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8t,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2)营运期本工程全线不设收费站等交通设施,营运后沿线无经营性生活垃圾排放。3.2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及松兰堡村(规划为农业用地)、于辛庄新村(规划为农业用地)。沿线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见图3。图3 本工程沿线环境保护目标分布示意图3.3 环境影响评价分析3.3.1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1、声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夜间不施工。昼间施工将对松兰堡村、于辛庄新村、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声环境产生短期性影响,施工结束后噪声影响消失。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沿施工作业中对环境空气质量影

15、响主要表为地表开挖、物料运输装卸中产生的扬尘,其次为沥青摊铺作业中产生的沥青烟。此外,施工机械(柴油机)排放的烟气,主要污染物为CO、NOx等,对沿线有限范围内的大气环境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上述废气污染源具有短期性、间歇性和流动性,工结束后影响随之消失。3、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占地主要为现状道路及规划交通用地,工程占地与项目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符,对沿线土地资源影响相对较小。本工程沿线原有植被主要为道路绿化带及一般性人工林地,原有道路尚未实施绿化工程。本工程场地整理、表土开挖、路基填筑等施工作业对沿线原有植被的破坏具有不可恢复性,但随着后期沿线绿化工程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项目区路网绿化

16、,有效降低了施工作业对沿线植被的不利影响。4、水土流失影响分析本工程水土流失量主要发生在沿线工程扰动区内,沿线呈分散性,就某一具体地段而言,新增水土流失量较小。此外,本工程在施工进度与施工计划中,路基工程仅在非雨季实施,且采取连续集中施工方案,因此本工程建设对沿线水土流失影响较小。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处理,工程废土由建设单位委托地方环卫部门清运至北京利昌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小汤山阿苏卫渣土消纳场。因此,本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对当地环境影响较小。6、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施工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在施工中产生的生活污水及车辆冲洗废水。本项目

17、施工区内设置化粪池,生活废水经处理后,定期清运至沙河再生水厂,严禁将生活废水直接排入东沙河。因此,在采取上述环保措施后,本工程施工生活废水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7、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施工期无工程降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生活废水经处理后,定期清运至沙河再生水厂。因此,本工程施工期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8、社会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施工噪声和施工扬尘可能短期内对沿线近村庄或城镇路段的居民生活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将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尽可能将道路建设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本工程用地为交通用地及规划交通用地,不占用耕地,符合昌平区土地利用规划;本工程建设符合项目

18、所在地交通建设规划。3.3.2 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1、声环境影响分析(1)交通噪声达标分析 营运期各预测特征年用地红线外侧50m以内区域,昼间、夜间及高峰小时交通噪声贡献值均能满足“GB3096-2008”中的“4a类”相应标准限值,交通噪声达标。 营运期各预测特征年用地红线外侧50m以外区域:昼间、夜间及高峰小时交通噪声贡献值均能满足“GB3096-2008”中的“1类”相应标准限值。各预测特征年用地红线外侧50m以外区域昼间、夜间及高峰小时交通噪声排放达标。(2)环境敏感点声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沿线于辛庄新村、松兰堡村邻近第一排建筑外窗在采取本项目提出的隔声窗等降噪措施后,交通噪声对上述环境

19、敏感点室内声环境质量影响较小。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营运后,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对沿线大气环境影响较小。随着道路两侧边坡绿化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进一步减轻汽车尾气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3、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建成营运后,环境干扰主要集中在道路两侧有限的范围内,且本工程基本是基于原有道路路网所进行的优化调整,一定程度上对区域景观生态切割作用并不明显。本工程建成后对项目区生态环境影响较小。4、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沿线不设服务管理用房设施,营运期不产生生活废水。本工程建成营运后,有利于改善项目区沿线排水系统,减小了雨季地表漫流对项目区水体环境的不利影响。因此,本项目对项目区地表水环境影响较

20、小。5、社会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建设与营运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当地产业结构和劳动力构成也产生一定影响。3.4 交通运输风险分析、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1、风险分析本工程建成营运后各预测特征年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交通事故概率较小,一般来说,交通事故中一般事故和轻微事故占交通事故中的大多数,重大事故和特大恶性事故较小。就危险货物运输的交通事故而言,由于交通事故引起的爆炸、火灾之类的事故发生概率较小。2、防范措施(1)交通管理部门应采取合理的通行管理措施,严格各类运输有害物品的车辆通行管理,合理限制该类车辆的通行时间。(2)在邻近村庄路段设置醒目的交通安全标志,提醒货物运输车辆驾驶

21、人员注意安全驾驶。(3)加强雾、雨、雪等不良天气状况下的危险品运输车辆通行监管工作,必要时可通过路网信息提示系统,采取临时限行措施。(4)加强项目区危险品供应企业交通运输风险联动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危险品运输车辆的“准运证”、“驾驶员证”、“押运员证”和危险品运输行车路单(“三证一单”)检查工作;危险品供应企业仅对“三证一单”齐全的运输单位供货,从“源头”上控制违规或“三证一单”不全的危险品运输车辆通行。(5)危险品供应或运输企业应经常开展危险品生产、运输单位和车主及驾驶员的教育,提高危险品生产、运输单位和车主的安全意识,提高驾驶员安全行车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6)建议采取合理的交通风险隐患报告

22、奖励制度,提高项目区群众参与项目区交通运输风险管理监督的主动性,群策群力降低风险。3、应急预案(1)本项目事故风险管理纳入昌平区整体路网风险管理体系,定期进行应急教育、培训及演习。(2)交通事故发生,任何发现人员有义务及时通知城市道路管理部门或公安、消防、环保等管理部门。(3)城市道路管理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通知就近的道路巡警前往事故地点控制现场;同时通知就近的地方消防部门派消防车辆和人员前往救援;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同时通知当地环保部门进行现场事故环境监测,环保部门应协助性采取相应的环境染污控制措施。(4)如果危险品为固态,可清扫处置,并对事故记录备案。(5)如果危险品为气态且有剧毒,

23、除道路巡警前往事故地点控制现场外,消防人员及时进行现场事故处理,同时环保部门进行现场应急监测,必要时应通知当地医疗救护部门,对沿线处于污染范围内的人员进行疏离,避免发生人员中毒伤亡事故。(6)如果危险品为液态,并已进入水体,应立即通知环保部门;环保部门接报后,立即派环保专家和监测人员到现场进行监测分析,协助消防、公安应急处理工作。4、突发性交通环境污染事故控制指挥系统结合项目区城市路网应急监控系统规划建设工作,为有效控制及处置突发性交通环境污染事故,合理加强本工程沿线交通监控通信系统设计,同时加强与项目区干性公路管理部门的联动机制,增加交通环境风险管理的协调、指挥功能。在采取上述交通风险防范措

24、施及事故应急预案的前提下,本项目交通运输风险发生的概率将有效进一步降低,对项目区环境影响较小。3.5 环境保护措施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3.5.1 施工期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结束后尽快在工程用地红线范围内可实施绿化的地段实施绿化工程,尽可能降低对沿线环境的影响。(2)施工结束后要及时对工程用地范围内进行绿化工作。(3)施工中加强对外来木质包装器具的生物检疫工作,避免有害生物危害当地生态环境系统。(4)征用土地按当地政策和有关规定做好占地补偿工作。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具和运输车辆,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

25、工艺,振动较大的固定机械设备应加装减振机座,同时加强各类施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其良好的工况,以便从根本上降低噪声源强。(2)为保护施工人员身心健康,在高噪施工作业中,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人员轮流操作辐射高强噪声的施工机械,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穿插安排高噪和低噪施工作业;对距辐射高强噪声源较近的施工人员,除采取戴保护耳塞或头盔等劳保措施外,还应适当缩短其工作时间。(3)在近松兰堡村、于辛庄新村、北京市昌平职业技术学校等路段,应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时间;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尽量压缩工区汽车数量和行车密度,运输车辆尽可能的少鸣笛,特别是在教学时间。(4)对施工场地噪声除采取以上减噪措施以外,

26、还应对受施工干扰的单位应在作业前予以通知,并随时向他们汇报施工进度及施工中对降低噪声采取的措施,争取公众的理解。(5)在本工程沿线施工作业区边界设置彩钢围挡,围挡设置高度不应低于2.5m。(6)施工期间设置热线投诉电话,接受噪声扰民的投诉,并对投诉情况进行积极治理。3、废气污染防治措施(1)土方等散装物料运输、装卸或临时存放作业,应采取防护措施,如加盖保护网、喷淋保湿等,防止扬尘污染,禁止在大风天进行上述施工作业;进场道路应经常洒水,使路面保持湿润,并铺设竹笆、草垫及设置围挡等,以减少道路扬尘。(2)路基填料摊铺及土方作业时,应随时洒水,严防扬尘污染环境,应避开在居民区很近的施工点处施工。(3

27、)施工作业区内的道路应经常洒水,使路面保持湿润,进行定期养护、清扫,以减少道路扬尘。(4)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卫生防护标准的施工机械设备和运输工具,确保其废气排放符合国家有关标准。(5)近松兰堡村、于辛庄新村、北京市昌平职业技术学校路段地表开挖施工时,对作业面和临时堆放土方适当喷水,使其保持一定湿度,以减少扬尘量;同时开挖的泥土和建筑垃圾要及时清运,避免长期堆放表面干燥而起尘或被雨水冲刷;运输车辆进入北京市昌平职业技术学校施工段应低速或限速行驶,以减少扬尘。(6)路基施工时,应及时分层压实,并注意洒水降尘;施工场地配备洒水车,每天定期洒水,防止浮尘产生,同时视天气情况适当增加洒水次数,如在

28、大风日加大洒水量及洒水次数。4、废水污染防治措施(1)工程承包合同中应明确筑路材料(如油料、石灰等)的运输过程中防止洒漏条款;施工材料如水泥、油料等有害物质堆放场地应设蓬盖,避免雨水冲刷造成污染。(2)严格在施工作业区内指定的位置堆放临时土方,并采取必要的遮挡覆盖措施,避免发生风蚀、水蚀危害。(3)对工地清洗废水等应尽量收集,经沉淀后二次使用。(4)对于施工车辆和设备,必须严格管理,防止发生漏油等污染事故,特别是在路基开挖阶段,要防止污染物滞留在基坑底部。(5)施工期间应充分利用沿线现有社会生活设施;施工生活营地设置化粪池,施工人员生活废水预处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至沙河再水厂。(6)施

29、工期间,施工区设置简易生活垃圾收集桶,垃圾桶定时清运。5、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临时施工场地,尽快恢复原有地貌、植被景观,减小施工迹地对沿线景观环境的影响。(2)施工生活垃圾应装入临时设置的垃圾桶内定时清运。(3)严禁将废方随意弃置,施工单位应及时废方清运至北京利昌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小汤山阿苏卫渣土消纳场。6、社会环境保护措施(1)进一步对沿线群众宣传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及有关征地补偿政策和相关规定,使项目区群众理解并支持本工程建设。(2)积极协助当地政府做好征地工作。按照有关政策和补偿标准,及时支付相关补偿费用;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使被征用土地居民户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30、3)沿线地方政府应做好沿线被征地受影响户和居民的重新安置工作。(4)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应在后续设计工作中,切实落实本报告书中提出的环保拆迁措施实施费用;环保拆迁措施实施应在项目正式营运前完成。3.5.2 营运期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在充分研究土地适宜性的基础上,选择道路绿化植物种,严禁引进危及当地生态安全的外来物种进行绿化。(2)绿化植物应优先选择当地适用的绿化物种,保证绿化植被不仅有利于道路主体工程本身及边坡防护,同时建植后能尽快地发挥其生态效益。(3)绿化工程设计应在主体工程施工图设计后立即招标进行,以保证合理的设计周期;绿化工程施工应实行招标制,建设过程中施行监理制,确保工程质量。2

31、、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加强近现状松兰堡村、于辛庄新村及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路段交通管理,严格执行限速等交通管理制度,并设置减速坎或减速带及标识牌,提醒司机注意通行安全的同时,降低行驶车速,进而降低通行机械车辆的辐射声级强度;设置禁鸣标志,并尽量采用先进的路面材料以降低噪声影响。(2)在近现状松兰堡村、于辛庄新村及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路段,加强对道路环境的管理,定期养护路面,保证拟建道路的良好路况,以减少交通噪声的影响。(3)临近北京市昌平职业技术学校、于辛庄新村噪声防治措施根据营运期交通噪声影响预测分析结果,同时考虑到沿线区域自然环境条件及沿线规划情况,本工程邻近北京市昌平职业技术学校、于辛庄新

32、村路段噪声防治措施主要如下: 设计单位加强降噪路面设计工作在确保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在本工程临近北京市昌平职业技术学校、于辛庄新村路段合理设置限速、限鸣等交通环保标牌。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加强沿线绿化设计工作,尽量加宽绿化带宽度;同时建议地方规划管理部门日后应加强对邻近本工程的规划居住建设用地的绿化带审查工作。 营运期于辛庄新村邻近本工程第一排居住建筑外窗,设置隔声量应不低于建筑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检测方法(GB/T8485-2008)中“外门、外窗”的3级标准(30dB(A)RWCtr35dB(A)的隔声窗。(4)松兰堡村段噪声防治措施:由于松兰堡村具体拆迁计划尚未确定,本工程拟对道路用地红

33、线以外两侧各50m范围内的村舍或民房实施拆迁,现状松兰堡村噪声防治措施主要如下: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应采取低噪路面设计方案。本工程邻近现状松兰堡村路段合理设置限速、限鸣等交通环保标牌。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加强沿线绿化设计工作,尽量加宽绿化带宽度;同时建议地方规划管理部门日后应加强对邻近本工程的规划居住建设用地的绿化带审查工作。 本工程拟对道路用地红线以外两侧各50m范围内的松兰堡村民房实施拆迁,拟在项目正式营运前完成拆迁工作,拆迁费用约为2.3亿元。建设单位应积极与地方政府协商,协调解决此范围内的民房拆迁问题,最大程度地减少工程建设对沿线居民的生活影响。 营运期松兰堡村邻近本工程第一排居住建筑外

34、窗,设置隔声量应不低于建筑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检测方法(GB/T8485-2008)中“外门、外窗”的3级标准(30dB(A)RWCtr35dB(A)的隔声窗。 建议地方规划管理部门日后加强对邻近本工程的规划建筑功能、布局的审查工作,邻近道路用地尽量安排商业、公建性质的建筑。3、废气污染防治措施(1)加强运输一般性散体材料的小型车辆管理工作,明确要求其采取加盖蓬布等封闭运输措施。(2)合理制订交通通行制度,限制交通量,控制污染物排放量超标的车辆上路行驶,以减少车辆尾气排放量。4、社会环境保护措施(1)本工程营运管理机构应做好交通运输安全预防和宣传工作,确保道路畅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做

35、好环境工程的建设和维护工作,使道路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消除道路主体工程阻隔及营运对沿线群众心理上产生的压力。(3)加强道路主体工程和附属设施的管理工作,确保通道工程畅通,以提供人民的出行方便、工作方便。(4)为确保本工程建设与沿线城镇建设规划及自然景观的协调性,建议当地规划管理部门加强道路两侧建设规划工作,对沿线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进行严格审批。3.6 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针对本工程建设中可能产生的负面环境影响,提出环境影响防治或减缓措施,旨在工程设计、施工及营运各阶段逐步得以落实,从而实现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符合“三同时”制度的要求;同时为环保措施得以有计划的落实,地方环保部门对其进行监督提供技

36、术依据。1、环境管理计划本工程环境管理计划见下表:阶段潜在的负影响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实施机构负责机构监督机构工程设计影响沿线景观采用工程景观与地形、地貌相协调方案设计单位北京市昌平区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昌平区环保局施工期施工现场的粉尘、噪声污染加强文明施工监理工作,安装责任标牌,定期洒水,在设备上安装和维护消声器施工单位北京市昌平区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昌平区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昌平区环保局施工场地、施工营地废水,生产和生活垃圾对土壤和水体污染加强环境管理和监督,安装污水处理设备并保持正常运行,废油统一存放和处理,提供合适的卫生场所可能的传染病传播定期健康检查,加强卫生监督弃渣、建筑垃圾处置加强监

37、督管理,指定统一存放地点,统一处理营运期生态环境恢复、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结合项目区路网绿化规划及城市路容规划,实施本工程沿线绿化工程北京市昌平区城市道路管理部门北京市昌平区城市道路管理部门北京市昌平区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昌平区环保局公安消防部门危险品运输风险事故制定和执行危险品运输风险事故应急计划并加强管理交通事故制定和执行交通事故处置计划;严格控制大型危险品运输车在城市道路通行路面径流污染采取疏通边沟等措施,不直接排入附近雨水系统2、环境监测计划本工程环境监测计划见下表:监测内容或监测对象监测指标监测位置工作方式监测频率监测单位监督单位监测标准施工噪声Leq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现场监测2次建设单

38、位委托的环境监测单位昌平区环保局GB3096-2008固体废物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现场随机检查2次建设单位委托的环境监理单位昌平区环保局大 气施工扬尘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现场随机检查3次建设单位委托的环境监理单位昌平区环保局(3)监测费用本工程环保监测所需的工作费用总计5万元。但实施费具体监测用,由于在营运期间,监测点位有可能变更,应以负责实施机构与地方环境监测单位签订的正式合同为准。3.7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在建设单位落实环评阶段提出的环保拆迁措施实施费用的前提下,本项目工程总费用为74210万元,其中环境保护投资为24247.11万元(其中新增环保拆迁措施费用约为23000万元,

39、可研阶段环境保护投资为1247.11万元);本项目环境保护投资占工程总费用比例为32.7%。本项目环保投资为本次环评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及工程环保设施的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从而使环保投资产生的环境效益一定程度是能有效减缓项目施工期、营运期对项目区环境的不利影响。4 公众参与4.1 公众参与组织形式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的规定,本项目公众参与调查主要由项目公示和现场调查两部分组成。其中项目公示主要包括第一阶段建设项目环保信息公示和第二阶段建设项目环保信息公示;现场调查主要包括被调查人的基本情况、环境保护关注问题及公众对本工程建设的环保要求和建议。4.2 公众参与开展情况201

40、2年11月28日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第一次环境信息公示材料,并在环评爱好者论坛网站上进行了公示;根据项目可研补充性修改资料及项目区环境现状调查结果,于2013年12月21日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第二次环境信息公示材料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在环评爱好者网站上分别进行了公示,同时到项目所在地现场张贴第二次环境信息公示材料,并以公众意见调查表的形式开展了项目区群众意见的征询工作。同时,建设单位以问卷形式调查项目区主要企(事)业单位群体意见。公示及现场调查情况见图46。图4 本项目第一阶段环保信息网上公示图5 本项目第二阶段环保信息网上公示于辛庄新村超市旁现场公示材料张贴1于辛庄新村超市旁现场公示材料张贴2松兰

41、堡村村南现场公示材料张贴1松兰堡村村南现场公示材料张贴2松兰堡村村北现场公示材料张贴1松兰堡村村北现场公示材料张贴2图6 本项目第二阶段环保信息现场公示4.3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及意见1、环保信息公示调查结果本项目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网上及现场环保信息公示期间,尚未接到项目区公众环境保护投诉、举报、反映意见等的电话或邮件。2、公众意见现场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98份,回收率为98%。其中公众个体意见调查问卷96份,公众群体意见调查问卷2份。本次公众意见调查结果统计情况见表4。表4 公众个体调查统计结果一览表调 查 项 目人数(人)所占比重()备 注您是否了解本工程建设情况很了

42、解1717.7听说过4041.67不了解3940.63本工程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方便出行有利8183.67不利00不知道1516.33您是否了解本工程建设征地搬迁安置办法及政策很了解2121.88听说过1818.75不了解5759.37如果涉及你户征地/拆迁问题,是否服从现行的安置补偿政策服从2627.08有条件服从6971.88不服从11.04本项目建设是否有利于改善环境卫生及居住环境有利6971.87不利22.08不清楚2526.05本工程施工中对您影较大的是(可多选)施工噪声6463.37施工扬尘6160.40施工垃圾5251.49其他(如施工废水、水土流失等)2221.78本工程建成使

43、用后对您影较大的是(可多选)交通噪声6160.40交通尾气5756.44其他(如行车垃圾等)2625.74您认为本工程建设对项目区水土流失有何程度影响严重影响1414.58有影响,但可控制3132.29基本无影响3031.25不清楚2121.88您认为本工程建设期间,可采取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是(可多选)洒水降尘7473.27设置围挡5655.45及时清运垃圾6059.41实施绿化4746.53其他21.98您认为本工程建成营运期间,可采取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是(可多选)限速通行7069.31邻近居民区路段禁鸣笛4948.51设置提示路标4443.56其他10.99您是否支持本工程建设支持9610

44、0不支持00表5 公众群体调查统计结果一览表调 查 项 目人数(人)所占比重()备 注您是否了解本工程建设情况很了解00听说过150不了解150本工程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方便出行有利150不利00不知道150您是否了解本工程建设征地搬迁安置办法及政策很了解00听说过00不了解2100如果涉及你户征地/拆迁问题,是否服从现行的安置补偿政策服从00有条件服从150不服从150本项目建设是否有利于改善环境卫生及居住环境有利150不利00不清楚150本工程施工中对您影较大的是(可多选)施工噪声2100施工扬尘2100施工垃圾150其他(如施工废水、水土流失等)00本工程建成使用后对您影较大的是(可多选)交通噪声2100交通尾气2100其他(如行车垃圾等)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