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河拓浚整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12290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7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安河拓浚整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永安河拓浚整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永安河拓浚整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永安河拓浚整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永安河拓浚整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永安河拓浚整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安河拓浚整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环评证甲字第1901 号武进区永安河拓浚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常州市武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编制单位:南京国环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二一三年五月本简本内容由南京国环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编制,并经常州市武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确认同意提供给环保主管部门作武进区永安河拓浚整治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受理信息公开。常州市武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南京国环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对简本文本内容的真实性、与评价文件内容的一致性负责。目 录1.建设项目概况- 1 -1.1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 1 -1.2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和工程设计- 3 -1.3建设项目选址方案比选,与法律法规

2、、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 6 -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6 -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6 -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8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8 -3.1主要污染物及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 8 -3.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10 -3.3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 12 -3.4环境敏感区的主要环境影响和预测评价结果- 20 -3.5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标准、达标情况及效果- 20 -3.6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27 -3.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

3、技术、经济论证结果- 28 -3.8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28 -4.公众参与- 31 -5.结论与建议- 31 -6.联系方式- 32 -1.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1.1.1建设项目地点永安河工程共涉及到武进区前黄镇、礼嘉镇、南夏墅镇、湖塘镇共4个镇。工程在充分利用现有河道的基础上,北起京杭运河改道段南1km处(武进区和天宁区交界的南端),利用采菱港拓浚至与永安河处,再利用永安河拓浚,南入太滆运河。具体地理位置及走向见图1.1-1。1.1.2相关背景武澄锡虞区是太湖流域北部的一片低洼平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区域现状防洪能力基本达到20年一遇

4、。但近年来因人类活动影响不断加剧,水情、工情和自然地貌有了较大的变化,为保护太湖水环境,无锡境内入湖口门实行严格控制,导致南排太湖出路受阻,防洪除涝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 区域防洪标准偏低,不能满足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区域防洪减灾体系。针对区域存在的突出水问题,武进区政府以及水利等部门高度重视,提出打造武进区运南片“三横三纵”的骨干水系总体格局,即形成京杭运河、太滆运河、武南河、武宜运河、武进港、永安河等引排水骨干河道。目前区域内部缺乏南北向骨干河道,采菱港永安河是“三横三纵”的水系总体格局中唯一没有全面安排进行拓浚整治的河道,造成区域引排不畅通,与武进区高标准城市

5、建设、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要求不相适应,迫切需要实施永安河拓浚整治工程。工程实施后,将进一步减少区域进入竺山湖、梅梁湖污染负荷,改善太湖水环境,并为太湖水环境调水引流新孟河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工程基础;同时可形成武进区“三横三纵”的区域骨干水系框架,扩大外排出路,提高区域防洪除涝能力,增强河网水体有序流动,改善区域水环境。(1)是落实总体方案改善太湖西北部湖湾水环境、以及形成新孟河“清水通道”奠定良好工程基础的需要;(2)是构建武进区运南片“三纵三横”的引排水骨干水系的需要;(3)是全面适应武进区水利现代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4)是提高武南地区防洪除涝能力的需要;(5)是增强武南地区水体流动,改

6、善工程沿线水环境的需要。图1.1-1 项目总体布局示意图1.2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和工程设计1.2.1主要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永安河拓浚整治工程的总体布局为:在充分利用老河道的基础上,自采菱港京杭运河南1km处(武进区和天宁区交界的南端)利用采菱港进行拓浚,至采菱港与永安河交汇处利用永安河进行拓浚至太滆运河。在河道上新建马杭泵站;新(改)建、加固现有跨河桥梁;对河道整治带来的水系影响进行水系调整和影响处理。1.2.1.1河道工程河道工程在充分利用老河道的基础上,自采菱港京杭运河南1km处(武进区和天宁区交界的南端)利用采菱港进行拓浚,至采菱港与永安河交汇处利用永安河进行拓浚至太滆运河,

7、全长约20km。1.2.1.2马杭泵站马杭泵站位于采菱港与永安河交汇处。泵站规模按照新孟河引水期间基本恢复 永安河地区水体有序流动,改善该地区水质进行考虑。泵站规模为20m3/s。1.2.1.3跨河桥梁根据河道线路布置,沿线涉及现有跨河桥梁众多,共涉及30 (条)跨河桥梁(道 路)。其中现有跨河桥梁总计26座(采菱港4座、永安河22座);现有交通道路3 条, 规划道路 1 条。按照桥梁布置原则,并经与地方有关部门充分协商,规划维持现状加固处理8 座,拆建14座(其中在建1座),新建4座,拆除合并4座。1.2.1.4水系调整及影响处理工程由于永安河拓浚整治以及运行给沿线两岸水系带来一定的影响,为

8、消除上述影响,需进行水系调整和影响处理工程。工程内容包括渠系恢复土方开挖,新建涵、 闸、站等。按照破坏影响程度、灌溉和排涝面积以及现有建筑物规模等,综合确定水系调整和影响处理工程的数量及规模。1.2.2工程设计1.2.2.1工程标准和等别防洪标准:永安河工程位于太湖流域武澄锡虞区,根据太湖流域防洪规划、常州市城市防洪规划,武澄锡虞区规划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其中武南河以北段位于城市防洪规划范围,其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故永安河武南河以北河道两岸堤防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武南河以南河道两岸堤防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马杭泵站位于武澄锡虞区,相应防准为50年一遇。排涝标准:2008年国务院以国函

9、200812号文批复太湖流域防洪规划以及2011年4月江苏省政府批复江苏省防洪规划,地区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根据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直武地区涝水由南排改为北排治理标准为5 年一遇。通航标准:根据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市区航道等级的批复(常政复20036号文),采菱港段航道等级为级。水环境治理标准:根据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以及苏南地区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永安河是确定的区域骨干治理工程,永安河工程实施后,一方面将改善工程沿线环境,关闭污染企业,减少入河污染负荷,并通过马杭泵站合理调度,增强该地区河网水体有序流动,进一步改善河道水环境,从而减少入太湖(竺山湖、梅梁湖

10、)污染负荷。另一方面,在新孟河连续引水期间,可分别通过武南河和永安河往直武地区适当供水,促使水体有序流动,解决该地区排水和水环境,有效缓解了太滆运河北侧支河口门控制对该地区水质的影响。太湖流域的引江调水能力提高,太湖西北部湖湾富营养化趋势得到改善,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70%;远期地区河网水质达到水功能区划水质标准。工程等别: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等规范标准,综合确定工程等别为II等。1.2.2.2河道工程线路布置、内容及规模:工程在充分利用现有河道的基础上,北起京杭运河改道段南1km 处(武进区和天宁区交界的南端),利用

11、采菱港拓浚至与永安河处,再利用永安河拓浚,南入太滆运河。工程总长19.96km,其中采菱港整治段(京杭运河南1km处永安河)长2.92 km,永安河整治段(采菱港武南河)长4.99 km,永安河整治段(武南河太滆运河)长12.05 km。断面设计:采菱港整治段河底宽20m,永安河整治段(采菱港武南河)河底宽15m;永安河整治段(武南河太滆运河)河底宽为12m。河道底高程均为0.0m。根据河道断面整体稳定分析,河道边坡为1:2.5。河道两岸设置堤防,堤防顶高程为6.8m(武南河以北)和6.5m(武南河以南),顶宽7.0m(武南河以北)和5.0m(武南河以南),堤坡1:2。采菱港整治段在高程2.0

12、m处设置宽2.5m平台,平台以上修建钢筋砼悬臂挡墙护岸,护岸上限与堤顶同高为6.8m,下限为2.0m,护岸计长3.65km。永安河整治段在高程4.5m处设置宽3.0m的青坎,在建有宾格网箱直立式生态护岸河段,在高程2.0m处设置宽2.5m的平台。永安河整治段设置护岸19.385km,其中宾格网箱直立式生态护岸12.28km、宾格网箱生态护坡7.105km。护岸下限2.0m,护岸上限4.5m。河道两岸利用堤顶建设沥青砼防汛道路。河道两岸利用护堤地及管理范围设置景观绿化工程,其中武进大道以北一般为设计外堤顶线外13-15m、武进大道以南一般为设计外堤顶线外10m,局部加宽。马杭泵站:泵站为排水泵站

13、,设计流量为20m3/s,根据泵型比选初步拟定泵站采用4台平面S形轴流泵,单机流量为5m3/s,叶轮直径为1.45m,单机配套电机功率250kW,总装机1000kW。泵站站身采用堤身式块基型结构型式,站身直接挡水。站身底板顶面高程-1.30m,厂房楼板面及站身上、下游墩顶高程为6.50m。泵站机组中心距为5m,4台机组布置于一块底板,底板平面尺寸为2024.4m,底板厚1.9m。泵站进出口均设快速闸门,由液压启闭机控制。泵站上、下游连接段均采用直立式翼墙与采菱港节制闸直立式翼墙及采菱港河道挡墙衔接。上、下游翼墙顶高程和泵站墩顶高程一致,为6.50m。跨河桥梁:根据河道线路布置,沿线涉及现有跨河

14、桥梁众多,共涉及30(条)跨河桥梁(道路)。其中现有跨河桥梁总计26 座(采菱港4 座、永安河22 座);现有交通道路3条,规划道路1条。对老河道拓浚段8座跨河桥梁(主要为近期修建的高等级跨河桥梁),因现有跨河桥梁断面较大,基本能满足行水要求,拟对其维持现状,同时考虑到河道拓浚,对现有跨河桥梁河底及边坡进行加固处理。对老河道拓浚段其余18座跨河桥梁,因合理利用现有路网交通进行合并拆除4座,其余14座跨河桥梁拆除重建。平地开河段切断现有交通道路3 条,为维持现有交通,需新建跨河桥梁3座。按规划要求,根据路网规划新建桥梁1座。水系调整及影响处理工程:由于永安河拓浚整治以及运行给沿线两岸水系带来一定

15、的影响,为消除上述影响,需进行水系调整和影响处理工程。主要工程为:新建4 座排涝闸站;新建25座1m穿堤涵洞;新开长215m河道。1.3建设项目选址方案比选,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1.3.1建设项目选址方案比选根据武进区永安河拓浚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本项目无选址方案比选。1.3.2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本工程符合全国主体功能区划(2011)、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环保部,2008)、太湖流域管理条例(国务院令604号,2011年11月1日实施)、太湖流域综合规划(2011年)、太湖流域防洪规划(国函200812号文)、江苏省防洪规划(苏政复【2011】21号

16、)、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总体规划(2012)、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苏南地区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武进区运南片防洪除涝与水系规划等。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2.1.1地表水工程环境影响范围内主要有采菱港、永安河、武南河、武宜运河、太滆运河、武进港、锡溧漕河等河道,根据2012年11月13日-14日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地表水水质监测成果分析永安河及周边河网中河道水质总体较差,各断面水质均为劣类,总氮超标率为100,与功能区规划目标类水质相差甚远。永安河NH3-N、TP、DO均超标,TN超标严重,区域河网的主要超

17、标因子为NH3-N、TP、NH3-N和DO,高锰酸盐指数等指标也偶有超标,河网水质属于营养型超标。2.1.2空气根据2012年11月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现状监测,工程区域空气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2.1.3声环境根据2012年11月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现状监测,工程区域声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沿岸测点声环境质量除1点昼间超标2dB(A)、夜间超标(8.3 dB(A))外,其余27个测点昼夜均可达相应声环境质量标准。现状噪声主要为道路交通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2.1.4地下水根据2012年11月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现状监测结果,工程沿线布置了4个地下

18、水监测点,pH、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和亚硝酸、镉、六价铬、铅、总汞、总砷、铜和总硬度均能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4848-1993)中类标准限值。2.1.5底泥2012年11月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的监测结果表明,河道底泥所有监测因子均符合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要求,说明河道底泥尚未受到明显污染,可用于农业生产。对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对河道底泥进行评价表明,河道底泥中污染物除铜在CS202处为三级外,其余均能达到二级标准或一级标准。2.1.6土壤2012年11月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的监测结果表明,工程沿线土壤环境质量汞、铜在CS02处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三级标准

19、要求,在其它点均能达到二级或一级;砷、锌、铬在所有点均能达到二级或一级标准要求;铅、镉和镍在所有点均能达到一级标准要求。2.1.7生态环境陆生生态:工程区域耕种历史悠久,自然生态类型单一,大面积自然土壤和原生自然植被不复存在,残存的自然植被多系草本植物。在植被的制约下,自然动物群的原来面貌也已大为改观,区域内没有大型野生动物,以小型啮齿动物鼠类为主。工程涉及区域的典型生态系统主要由河流水域生态系统及村落农田生态系统组成,区域生态系统生产力属于中等偏上水平。系统的生态功能组分差异性较低,自然系统的阻抗稳定性不高,恢复稳定性较弱。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较为简单,耕地和居民点为区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区域

20、内景观割裂较为厉害,人为干扰较严重,耕地斑块面积大,斑块数量少,为景观生态系统中的基质。水生生态:根据对区域河网水生生态的调查结果,区域内部分河网水生生态系统结构总体受损明显,挺水植物稀少,基本无沉水植物,已严重制约水体功能的正常发挥;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种类多为耐污种,多样性指数较低;底质情况较差,河道淤积严重,底栖生物和水生植物种类较少。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表2.2-1 评价范围一览表环境要素评价范围依 据大气河道河口线两侧200米范围、施工用地、弃土区边界外200米范围;控制建筑物边界外200米,施工用地边界外200米。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及其项目所在区域主导风向和地

21、形条件等确定。地表水区域河网范围为北起京杭大运河,南至太滆运河,西起武宜运河,东到武进港。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及其项目具体情况确定。声河道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施工进场道路两侧200m、施工用地厂界外200m范围。控制建筑物边界外200m范围、施工用地边界外200m范围。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及其项目具体情况。生态基本同水环境评价范围,重点关注工程实施河道中心线两侧外扩1km,弃土区(排泥场)周边500m;工程永久占地及施工临时占地范围外扩1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及其项目具体情况确定。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主要污染物及

22、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3.1.1主要污染物及其达标排放情况表3.1-1 拟建工程施工期污染物排放汇总表因子污染来源排放量污染物强度排放去向水排泥场尾水162.5万m3SS5000mg/l处理达标后排入工程河道施工泥浆废水7.33万m3SS10000mg/l车辆设备清洗废水3.95万m3石油类1-6mg/l施工人员生活污水34m3/d处理达标后排入河道或接入污水管网/COD300mg/l/BOD150mg/l/NH3-N25mg/l/SS150mg/空气燃油废气/大气/NOX9g/l油/SO23.24g/l油/CO27g/l油扬尘/TSP200-400kg/d噪声挖掘机/噪

23、声102 dB(A)周围环境装载机/噪声104 dB(A)推土机/噪声96 dB(A)混凝土搅拌机/噪声101 dB(A)钻机/噪声105 dB(A)卷扬机/噪声108 dB(A)插入式振捣器/噪声93 dB(A)绞吸式挖泥船/噪声100 dB(A)自卸汽车/噪声102 dB(A)泥浆泵/噪声105 dB(A)轴流式通风机、空压机/噪声120dB(A)固废弃土(底泥)995万m3固废/弃土场/排泥场建筑垃圾、弃渣1.12万m3固废/堤防及枢纽生活垃圾325.8t固废/卫生处置振动钻孔灌注桩/振动100dB(A)周围环境3.1.2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施工期生态影响源于施工期土石方开挖、弃

24、渣、施工占地等施工活动对地表、植被的破坏以及疏浚对水生生态的影响。(1)工程开挖不仅破坏了原植被和土体团粒结构,使地表土层抗蚀能力减弱,从而使河岸坡体稳定性大大降低,若遇到降雨会随雨水的冲刷和入渗,会使土体的抗剪强度降低,容易引起边坡的崩塌,加剧水土流失,使河道泥沙量增加。(2)本项目弃渣量大、占地面积大,在土石方回填与堆放的过程中,将占压原有的植被,破坏自然景观,如不采取有效的拦挡防护措施,雨季将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危害。(3)本项目施工占地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工程占地将破坏植被及表层土,使其固土防冲的能力减弱而造成水土流失。(4)本项目对浮游生物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25、是悬浮疏浚物,施工过程中大量悬殊浮物悬浮于施工区域水体中,造成水体浑浊,透明度下降,光线透射率降低,进而对水生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而栖息于航道疏浚范围内的底栖生物和底上生物因底质开挖、搬运、抛填而有所损失。3.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3.2.1水环境保护目标根据调查分析,评价区域内无饮用水源保护区或取水口。3.2.2大气和声环境 本项目大气和声环境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根据调查分析,大气和声环境重点保护对象见表3.2-1。表3.2-1 大气和声环境保护目标序号名称桩号范围距河道边界(m)规模(人)1蒋塘村CS08/1+600117402王家村CS05/1+000110303

26、沈王村CS02/0+40053004马杭中心小学CS12/2+4009038班1700名学生5杨区新市民小学CS14/2+80801200名学生6鸭船村CS20/4+20028307李家村CS25/5+0020208祝家村CS25/5+0080159弄里村CS27/5+400433010芦庄村CS30/6+0084011汤家村CS32/6+4002015012张家湾CS39/7+800402013殷薛桥CS41/8+200183014白家塘CS45/9+000404015孙家塘CS45/9+000343016新村CS47/9+40062017李家塘CS47/9+400282018陈家村CS48

27、/9+600305019北上CS49/9+800286020新联村CS50/10+0052021下沟沿村CS53/10+600692022大河头村CS55/11+00082023大村上CS55/11+0003010024观音堂ZCS5/1+0001820025张溪中桥ZCS5-1/13+347.15512026蔡家塘ZCS5-1/13+347.15201527沟东ZCS7/1+4001131528横塘村ZCS7/1+400802029张家塘ZCS10-1/2+14454030朱家桥ZCS12/2+400520031场上村ZCS12/2+400103032庄只里ZCS15/3+000104033

28、南码头ZCS16/3+200512034石坝头ZCS18/3+600152035吉家桥ZCS20/4+0003012036东北降ZCS23/4+6001010037徐家塘ZCS22/4+400412038东降上ZCS24/4+800633039舍沟上ZCS24/4+8001161040潘家塘ZCS26/5+200104041东郎坝ZCS27/5+400103042公学新村ZCS29/5+800503043沈家滩ZCS29/5+800502044小桥头ZCS30/6+000901545西花园ZCS33/6+6001702046龚家湾ZCS35/7+0001402047塘庄下ZCS39/7+800

29、152103.2.3生态环境敏感目标对照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本工程永久占地及临时占地均不涉及其中的重要生态功能区,根据调研及资料查阅工程区域内无珍稀保护动植物。3.2.4文物本工程河道(CS61-1/ 12+285.18)处为常州市市级文物港桥。港桥又称大港桥,跨永安河上,是一座东西走向的单孔石拱桥。全长15米,桥面宽 3.3米、桥堍宽4.4米、拱高6.1米。2003年 12月,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3.3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3.3.1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3.3.1.1水环境工程施工期间,将主要产生施工废水、施工机械及车船等的检修冲洗产生的含油废水以

30、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这些施工污废水若直接排放将会对区域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施工对河道底泥的搅动,也可能会造成局部水体混浊和水体中污染物含量的上升。施工废水:工程实施期间,施工时围堰的填筑及拆除、基坑排水、砂石料拌和、排泥场退水等施工活动以及工程范围内的河道拓浚工程施工预计约将产生大量的施工废水。这些施工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悬浮物,若直接排入附近水体将会导致水体中悬浮物含量上升、水质变差。拟通过采取强化沉淀、混凝处理等措施对施工废水进行处理,处理后施工废水对水环境总体影响不大,施工结束后,上述原因造成的水环境影响一般能很快恢复。含油废水:施工机械、车船等检修、冲洗含油废水,如直接排放河道

31、将会加重河道石油类污染,须采取措施进行控制,使其达标排放。扰动:施工期间,工程沿线的河道拓浚作业将对河道原本较为稳定的底质产生搅动,造成河道底泥沉积物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再悬浮,使得底泥中的污染物发生扩散,产生二次污染。但在施工结束后,疏浚作业对区域水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将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生活污水:工程高峰期施工人数400人计,人均用水量取100L,排放系数按0.85计,生活污水最大排放量为34m3/d。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有机物含量高,直接排放河道将会加重河道有机污染,须采取措施进行控制,使其达标排放。3.3.1.2声环境本工程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土方开挖、底泥疏浚、混凝土拌制、浇筑、桩基施打、材料

32、及土方运输等施工活动。类比同类工程,施工中涉及的主要施工机械、车辆的噪声值及影响距离见表3.3-1。表3.3-1 主要施工机械、车辆、船舶噪声级及影响距离设备名称不同距离处的噪声dB(A)场界噪声限值dB声环境质量标准10m50m70m100m200m250m300m400m500m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推土机7662 59 56 50 48 46 44 42 75551类552类604a类701类452类504a类55挖掘机8268 65 62 56 54 52 50 48 起重机7864 61 58 52 50 48 46 44 拖拉机5945 42 39 33 31 29 27 25 挖泥船8

33、066 63 60 54 52 50 48 46 自卸汽车8268 65 62 56 54 52 50 48 混凝土搅拌机8167 64 61 55 53 51 49 47 70插入式振捣器7359 56 53 47 45 43 41 39 由表3.3-1可见,昼间距离施工机械、车辆及船舶(除挖掘机、挖泥船、自卸汽车及混凝土搅拌机)50m外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标准,夜间200m外基本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标准。本工程施工期声环境敏感点主要为工程河道两侧的居民区,由于各声环境敏感点距离施工场界较近,施工期噪声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较大,

34、可能造成各敏感目标声环境不同程度超标。此外,本工程运输车辆及船舶的噪声对行经沿线的声环境也有较大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施工噪声的影响。3.3.1.3空气环境工程施工期间的环境空气影响主要来自工程开挖和填筑、建筑材料运输堆放、混凝土拌和和浇筑、车辆行驶等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以及燃油施工机械、车辆行驶等产生的废气和清淤过程中产生的恶臭。 扬尘:根据同类工程建设情况,混凝土搅拌产生的扬尘影响范围主要在搅拌机周围50m内;在一般气象条件下(平均风速2.5m/s),施工场地扬尘对大气影响的范围主要在工地扬尘点下风向150m内;运输土方的道路扬尘影响的范围为道路两侧60m的区域。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35、施工期间的扬尘污染将对工区附近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点及现场的施工人员造成一定的影响。施工行为给大气环境带来的影响是局部的、短期的,并随着工程竣工而消失,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通过提高施工组织管理水平,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监测,监督施工企业,在保证工程质量与进度的同时,将施工行为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减低到最小。施工机械废气:施工机械作业时产生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等,由于这部分污染物排放强度很小,地势平坦,有利于废气稀释、扩散,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不明显。清淤过程及排泥场恶臭影响:本次工程河道底泥有机物含量在1-7%之间,含量一般。类比其他河道施工经验,河道疏浚开挖本身只有微弱气味,并且随着施工

36、的结束,河道疏浚产生的气味影响也终止。因此,清淤过程中产生的恶臭程度较小,范围有限。根据附近类似河道疏浚底泥排泥场恶臭调查结果,排泥场恶臭影响范围一般在30m左右,30m以外仅有轻微臭味;有风时,下风向影响范围会稍微大一些,但50m之外已基本无气味,并随着排泥场植被的恢复,恶臭气味将逐渐消失。因此,排泥场产生的恶臭程度较小,范围有限。3.3.1.4固体废物工程施工期间将产生大量弃土、施工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若不妥善处置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弃土场环境影响分析:弃土区及排泥场占用了沿河土地,部分改变了原有土地用途。占用土地主要为废沟河、水塘和低洼地,少部分为农田。工程结束后,部分占用地将进行耕作

37、层熟土复盖复耕后,用于农业种植。根据底泥监测结果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标准的对照,大部分点的底泥监测结果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为II类土壤,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本工程排泥场后期恢复为农田和蔬菜地,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工程CS39处底泥监测中铜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三级标准,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III类土壤为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因此该测点附近弃土场在后期复垦时应以园林绿化类为主,不宜作为蔬菜地和一般农田。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产生的施工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拟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置,不会对

38、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3.3.1.5生态环境陆生植被:工程影响区域内主要为人工植被及次生植被,工程建设对其物种的多样性及种群无明显不利影响。工程后通过人工种植绿化树种及防护林,可以有效地弥补工程建设对区域植被的影响,工程建设对区域植被影响较小。陆生动物:据调查,工程河段区域内主要有兽类、两栖类、爬行类等陆生动物。由于人类活动频繁,当地野生动物分布密度较小,且野生动物都具有一定的迁移能力,有较广阔的活动栖息区域。工程开工后,大量施工人员、施工机械和车辆进入以及植被清理等工程活动,改变了区域的生态环境,栖息地丧失,迫使兽类动物迁徙,对活动能力较弱的种类可能造成损失,如蛙类、蛇类等。工程占地将减少当

39、地原有的农田、鱼塘等,这将影响两栖类及爬行类动物的生存环境。因此工程施工对工程区域陆生动物群落结构产生一定影响,数量及物种多样性将会降低。由于工程涉及地区部分区域较小,且时间短,因此在中等和大空间尺度范围内工程施工不会对种群数量及质量产生明显影响。工程完工后,河道两侧的绿化及次生植被恢复后,原本迁出的陆生动物将仍会重新迁回。水生植物:由于本工程需要进行拓浚、新开河道、建设施工坝等工程,这些工程施工时会对河网区域水生生态系统的生境产生一定影响,具体表现为该工程将部分耕地、林地及草地变成了河道,将部分陆域生态变成了水域生态,生境类型发生改变。类比相关河道整治资料,新开、疏浚、施工围堰等活动或将影响

40、到岸边的高等水生植被,进而会间接影响到水体中浮游生物、鱼类、底栖动物。浮游生物:施工期间,将会形成一定范围的悬浮物高密度区域,同时底泥悬浮物边扩散边沉降,使得水体悬浮物浓度增加,降低水体透明度,另一方面,施工期间由于水中悬浮颗粒的摩擦、冲击造成浮游生物的损伤,从造成水体浮游植物种类减少、生产力下降。浮游动物种类减少,密度下降。但是这种影响是暂时的、局部的、可逆的,随着工程的结束,悬浮物浓度的降低,影响随即消除。底栖动物:工程拓浚及护岸施工将造成底栖环境的较大改变,拓浚河段底栖动物将消失。但是目前工程河道底栖动物较少,底栖环境较差,河道整治过程中,污染底泥的去除、底质环境改变及河道水质的改善,为

41、加快底栖动物的恢复,提高底栖动物的多样性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将有利于河道水生生态环境改善。鱼类:工程所在区域河道发现鱼类均为当地常见鱼类。工程施工部分河段采用设围堰断流干挖施工,阻隔鱼类的活动,将破坏原有的鱼类的栖息环境,造成鱼类数量的损失,同时造成周围水体悬浮物剧增,影响周边水体鱼类的生活。因此,工程施工将对鱼类造成一定影响。但工程所影响的鱼类均为当地常见鱼类,无珍稀保护鱼类或固定鱼类“三场”,且工程施工对鱼类的影响是暂时的,对当地鱼类的物种结构不会产生重大影响。3.3.1.6人群健康施工人员大量进入工区,高峰时期施工人员可达400人,造成工区人口密度急剧上升,同时由于施工场地卫生条件相对较

42、差,给各种传染性疾病提供了传播途径,工区是潜在的疾病流行、暴发场地,受影响的主要人群为施工人员,也可能对附近人群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常州市武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资料,武进区自1994年全区达到血吸虫传播阻断标准后,近10余年来均未发现阳性钉螺,也未发现本地血吸虫病例(均为外来输入)。区域历史有螺条块均位于夏溪河、锡溧漕河,不涉及本工程施工场地、弃土场、施工营地等,因此,工程建设施工不会引起钉螺扩散。由于工程所在区周边仍偶有钉螺发现,而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宿主,本工程施工过程可能会引起钉螺随河网水体漂流,具有一定扩散风险。3.3.1.7对防洪排涝、排污和交通采菱港段采用挖泥船水下施工方案,永安

43、河采用打坝断流陆上机械施工方案。为尽量减小工程施工对区域防洪排涝的影响,断流施工的河道安排尽量避开汛期。经采取上述措施后,工程施工对区域防洪排涝的影响不大。工程实施期间,堤防和护岸修筑施工将影响原有沿线排污口排污。建设单位须在工程施工前与排污口单位进行沟通,明确排污口停止排水时限,或对排污口进行分流或截流改道,以尽量避免工程施工对区域排污的影响,避免污染事故的发生。本次工程施工期间,永安河虽采用断流施工,但其河段为未规划和现状通航河道,因此不会航道影响问题。原通航的采菱港工程段采用不断流施工,但工程施工期间,由于挖泥船的作业,将对区域河道的船只通航造成拥挤等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工程施工期间,建

44、材、大量土方及块石需要通过区域内现有道路以及内河航道进行运输,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本地区的水陆交通压力,但除了给施工区船舶航行带来一定的不便外,基本不影响正常航运。3.3.1.8施工占地及移民安置本工程挖压占地影响范围主要涉及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南夏墅、礼嘉、前黄四镇。虽然本工程建设用地总量占区域原用途用地的比例很小,对地区的土地利用总体影响不大。但是由于本区域城市化程度高,用地较为紧张,需妥善解决工程建设用地指标。农业生产已不是本地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征地对农民收入总体影响不大。对于征地迁建和专业设施的搬迁,本工程中已经根据有关政策进行补偿,并与各生产单位进行了有效的协商,做好了妥善安置。对于受

45、本工程影响的居民,本工程在进行各种补偿的同时,与各地方协商后对移民的生产生活进行了初步安置。同时,由于工程位于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地区,就业机会较多,拆迁企业和居民的自主性较大,且各种措施均能保障到位,按相关法规实施拆迁安置后,不会对工程拆迁企业和居民产生大的社会影响。3.3.2运行期环境影响评价3.3.2.1水环境本工程实施后,将进一步减少区域入太湖污染负荷,改善太湖水环境,同时可可形成武进区“三横三纵”的区域骨干水系框架,扩大外排出路,对区域防洪及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采用太湖流域一维河网水动力水质模型对工程实施后区域河网水环境影响进行预测。根据河网预测计算结果,工程实施后,现状污染条件下,1971年型,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