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大吉山钨矿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12316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大吉山钨矿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江西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大吉山钨矿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江西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大吉山钨矿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江西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大吉山钨矿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江西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大吉山钨矿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大吉山钨矿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大吉山钨矿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江西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大吉山钨矿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江 西 省 环 境 保 护 科 学 研 究 院JIANXI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国环评证甲字第2303号二一三年七月南昌1、建设项目概况1.1 项目建设地点及背景江西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前身为大吉山钨矿,2004年8月政策性关闭破产后利用原企业有效资产组成,隶属于江西钨业集团有限公司,为国家二级企业,现有员工总人数1319人,下设6部1室,6个二级生产单位。行政区划属于江西省全南县大吉山镇。目前矿山年采选能力为63万t,钨精矿产量1923t/a(折65%钨精矿)。经过50余年的发展,大吉山钨矿形成

2、了集采、运、选为一体的钨矿生产企业,年采选综合生产能力达到63万吨/年。目前,已开采和回收的矿种有黑、白钨精矿、铋精矿、钼精矿、甲级钨细泥等,截止2011年12月31日,江西省全南县大吉山钨矿采矿许可证范围内石英脉型钨矿保有储量为(111b)矿石量43.8kt,WO3金属量786.5t,占总保有量的1.8%;(122b)矿石量1320.4kt,WO3金属量20753.7t,占总保有量的1.57%;(331)矿石量79.7kt,WO3金属量1588.1t,占总保有量的2.0%;(333)矿石量1039.9kt,WO3金属量15722.9t,占总保有量的1.51%,总计(111b+122b+331

3、+333)矿石量2483.8kt,金属量38851.2t,平均品位1.575%。因历史原因,整个矿山未进行环评影响评价工作,仅在2009年10月和2010年6月委托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编制了大吉山矿区管理委员会大吉山钨矿2号尾矿库隐患综合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大吉山矿区管理委员会大吉山钨矿1号尾矿库隐患治理暨闭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矿山采矿证现已到期,为继续对剩余保有资源量进行开发利用,切实做好大吉山钨矿的环境保护工作,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江西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江西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于2012年7月委托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承担该

4、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院接受委托后,随即组织人员到矿山及其周围进行了实地勘查与调研,收集了有关的工程资料,进行了该项目的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结合该项目的特点,同时委托大余县环境监测站进行了监测,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在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江西省环境保护厅、江西省环境保护厅环境工程评估中心、赣州市环境保护局、全南县环境保护局和江西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1.2 建设规模及主要产品(1)建设规模大吉山钨矿目前的采矿能力2100t/d(63万t/a),选矿能力为2460t/d,实际采选规模为日处理原矿2

5、100t。随着开采深度的延深,技改工程采选规模将由现有的2100t/d(63万t/a)降至2000t/d(60万t/a)。(2)产品方案及产量技改前、后的产品方案列于表1.2-1。表1.2-1 技改前后产品方案一览表 (单位:t/a)产品名称技改前产量技改后产量增减量主产品:钨精矿1786(折65%的钨精矿1923)1701(折65%的钨精矿1832)-85副产品:钼精矿47.044.8-2.2副产品:铋精矿391.5372.9-18.61.3 工程内容矿山现有设施和技改工程主要建设内容见表1.3-1。表1.3-1 矿山现有设施和技改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序号设施名称现有主要设施技改工程建设内

6、容1井巷工程历史上共开拓有19个中段,即中组矿脉的842、782、729、662中段,南组矿脉的834、786、732、666中段,北组矿脉的680、632、605中段,以及南中北三组矿脉的625、567、517、467、417、367、317、267中段。目前,517及其以上中段结束采矿,467、417、367为采矿中段,317为采准、切割中段,267为开拓中段。建有1座明副竖井(贯穿567267中段,井口坐标为:X=50390.00m,Y=50130.00m,Z=567.00m)、1盲竖井(贯穿666567中段,井口坐标为:X=49881.00m,Y=50319.00m,已报废)、2盲竖井

7、(为箕斗井,贯穿567267中段,井口坐标为:X=49930.516m,Y=50331.099m,Z=517m)、3盲竖井(贯穿467267中段,井口坐标为:X=49995.328m,Y=50277.279m,Z=467m)。(1)继续317中段的采准、切割工作,267中段的开拓工作,随着井巷工程的推进,逐步将317中段成为采矿中段,267中段成为采准、切割中段和采矿中段。(2)加大深部(367150m标高)探矿工作,为以后开采准备开拓、采准、切割中段(即三级矿量),延长矿山服务年限。2开拓运输系统开拓:采用平窿、溜井、竖井联合开拓方式,目前作业中段有467、417、367、317、267五个

8、中段,主平窿标高为467m。467、417、367、317、267中段与明副井和2盲竖井(箕斗井)相通,467、417、367、317中段与3盲竖井相通。467中段以上为平窿、溜井、竖井开拓,467及以下中段为竖井、溜井开拓,建有1、2、3溜矿井及2个矿石转运溜井。运输:上部中段的矿石通过溜矿井下到467中段(主平窿);深部中段的矿石通过2盲竖井(箕斗井)提升卸矿至467中段(主平窿);井下矿石均由3650m长的主平窿运至选厂。废石由明副竖井提升至地表或从467中段(主平窿)运至窿外废石场,明副竖井、3盲竖井作人员、设备、材料上下之用。467中段主平窿主要采用2m3固定矿车和10t架线式机车运

9、载矿石,其它中段均采用3t架线式机车配0.7m3翻斗式矿车运载矿石。开拓:沿用现有的开拓系统,即平窿(1个主平窿)、溜井(3个溜矿井)、竖井(1个明副井,2个盲竖井)联合开拓方式,根据深部探矿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延伸各竖井。运输:沿用现有的运输系统。3采矿工业场地历史上建有一坑口、二坑口、三坑口、四坑口。一坑口位于大吉山峰西北面,海拔625m,距矿部约3.5km。随着625及其以上中段生产的结束,一坑口于1994年1月撤销。二坑口位于矿部东南面,海拔567m,下设一工区、二工区、运矿队、通设工段、卷扬工段和坑口机关。1998年3月三坑口并入四坑口后,二坑口改为三坑口。三坑口位于矿部东南面,海拔51

10、7m,距矿部约2.5km,下设运矿队、417工区、517工区、综合队、通设工段和坑口机关。1998年3月撤销三坑口,并入四坑口。四坑口位于矿部东面,海拔467m,下设367工区、467工区、大巷运矿队(含存窿出矿)、综合队、通设工段和坑口机关。沿用现有三坑口(过去的二坑口所在地)、四坑口设施。4选矿厂1952年、1956年山上先后建设了一机选厂、二机选厂,均为日处理合格矿石250t,1958年7月,第一机选厂停产,设备调往德兴铜矿,1962年3月,第二机选厂停产,设备调往东乡铜矿。1958年建成大型机选厂,设计日处理原矿量2460t,目前日实际处理原矿2100t,位于矿部正东方向,占地12.4

11、8万m2。选矿厂下设粗选工段、重选工段、精选工段、维修工段、厂机关。主要设施有选矿主厂房、办公大楼、单身职工宿舍、水泵房、材料库房等。沿用现有选矿厂,由于随采矿深度的延深,采矿能力下降,受此影响,实际选矿能力将降为2000t/d。5尾矿库矿山建矿以来建有2座尾矿库,即1号尾矿库和2号尾矿库。1号尾矿库位于选厂北侧约1km处,1956年由原苏联援建,1958年投入使用。原设计堆积坝坝顶标高419m,坝高15m,坝顶长103m,坝顶宽4m,现状堆积坝顶标高430.45m,占地350000m2,储放尾矿量350万m3,该库于1976年停止使用,已经进行了闭库设计和环境评价,安全鉴定表明1号尾矿库整体

12、安全可靠。2号尾矿库位于选厂北侧约1.5km的山谷中,采用均质土坝, 坝高53m,占地230000m2,设计总库容858m3。于1976年投入使用,排洪方式:采用井管井式,尾矿已堆置体积450万m3,尾矿堆积量765万吨,尾矿库设有50m2的值班房和回水泵房。尾矿坝下游设有50m3沉淀池收集尾矿库渗透水,处理达标后排放。沿用2号尾矿库。6废石场矿山建矿以来建有5座废石堆场,分别位于1号尾矿库尾部、选厂东面、原一坑口南平窿口、船底窝附近、三坑口西北面小山沟。1号尾矿库尾部废石堆场占地19600m2,容积19.6万m3,已与1号尾矿库一同封场停用;选厂东面废石场占地182400m2,总容积800万

13、m3,已堆积废石565万m3;原一坑口南平窿口废石场占地12250m2,已堆积废石13.5万m3,与一机选厂配套,随着1958年7月第一机选厂停产,该废石场停用;船底窝附近废石场占地49000m2,已堆积废石21万m3,与二机选厂配套,随着1962年3月第二机选厂停产,该废石场停用;三坑口西北面废石场占地29400m2,已堆积废石1.8万m3。沿用选厂东面选矿废石场、三坑口西北面采矿废石场,对原一坑口南平窿口、船底窝附近废石场进行植被恢复。7炸药库设在距矿部约1500m的二里半山沟内,占地约60000m2,原来矿山自己生产炸药,现在炸药生产设施已拆除,只为炸药储存库,设有炸药库、雷管库、观察哨

14、所、200m3消防水池等设施,炸药一次最大储存量5t。利用现有设施。8供水、排水供水:利用467中段的主储水池循环供应井下用水,467中段以上的用水由467中段的主储水池抽至567m标高储水池供水,467中段以下的用水由467中段的主要储水池自流供水。选矿厂用水来至井下水、无名小溪溪水、选厂浓密机回水和尾矿库回水。矿部和选矿厂生活用水取自水库,坑口生活用水为山泉水。排水:467以上各中段坑内涌水自流至平窿口排出,467m以下坑内涌水通过367、317m中段水泵房扬至467m中段,267m中段巷道涌水自流至副井井底水窝,由潜水泵扬送至317m中段水仓,再通过排水系统将坑内涌水泵送至467m中段,

15、经467m下方约10m的放水平窿自流排出至废水处理站。选矿厂废水、废石场废水直接排放。沿用现有供水、排水系统。9供电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现有一座35kV变电站,内设两台5000kVA主变,两路独立电源,一路为龙南220KV全南110KV大吉山赣州供电局变电站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35KV变电站;一路为全南县供电公司收购地方小水电送来35KV电源作为备用电源。全南县正在建设220KV变电站,在新变电站建好后,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将架线取代地方小水电35KV电源。35kV变电站内由6.3KV母线段912、913、914、915、916、917等6个配电柜输送电至矿山二级变电所。沿用现有的供电系统。10供风

16、采用集中式供风,在三坑口设置空压机房,安装了5台空压机供井下用风,3用2备。沿用现有的供风系统。11道路矿区建有公路10.5km,均为水泥或沥清路面,其中采矿区4.5km,选矿和尾矿库区3.5km,矿部2.5km,宽34m,占地20800m2。沿用现有的道路系统。12行政生活设施位于原大吉山镇,建有矿办公大楼、食堂、宿舍、医院、学校、家属区等办公、生活设施。行政办公设施占地1000m2。利用现有设施。1.4 产业政策相符性和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主要结合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当地工业规划和经济发展状况、环境功能区划、项目选址以及项目平面布置图合理性条件等因素,从环保角度对该项目的产业政策、规划符合

17、性和选址进行分析评价。1.4.1 与国家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1)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的有关规定,新建、扩建钨、钼、锡、锑开采、冶炼项目,稀土开采、选矿、冶炼、分离项目以及氧化锑、铅锡焊料生产项目为限制类,本项目为技改,是在采矿方法和选矿工艺不变,不影响矿山正常生产的前提下,通过对部分地下井巷工程、地表配套设施进行延伸、完善,继续对深部剩余保有资源量进行开采,随着开采深度的加深,采选综合生产能力由目前的2100t/d降至2000t/d。本项目属允许类。(2)根据国土资源部对江西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批准的采矿许可证(见附件2)、江西省国土资源厅下达的开采总量控制指标(见附

18、件3),大吉山钨矿的生产规模为81.2万t/a,含WO3 65%的钨精矿配额指标为2800t/a(附件3中的1400t/a为半年指标)。技改工程的开采能力下降为2000t/d(60万t/a),小于批准的生产规模为81.2万t/a,产出含WO3 65%钨精矿1832t/a,附产45%的钼精矿44.8t/a,铋精矿372.9t/a,钨精矿产量小于开采总量控制指标2800t/a。同时开采规模大于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08号)规定的钨矿最低建设规模(100t/a,3万t/a)。(3)根据江西省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管理条例(2004年11月26日),保护性矿种是指

19、由国务院确定并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国家计划批准开采的钨、锡、锑、离子型稀土、黄金。保护性矿种的管理实行统一规划、总量控制、规范经营、重点保护的原则。开采保护性矿种的矿山企业根据国家和省下达的年度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组织生产,不得超总量控制指标生产,不得将开采总量控制指标转让给他人。根据全南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限采矿种钨、稀土等,实行总量控制。对国家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钨、稀土必须按照统一规划、计划开采,规范经营、限产保值原则进行开采。实行配额制度。按照市政府下达的年度生产配额组织生产,矿企业服从管理,不得超计划生产。本技改工程的钨精矿产量小于配额指标,并且是江西钨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江西大吉山钨

20、业有限公司自行开采。(4)采矿过程中WO3的回采率为85%,选矿过程中WO3的综合回收率为84%,则全矿WO3采选总回收率为71.4%,大于有色金属行业要求的主金属采选综合回收率大于60%的指标。(5)本矿区不处在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区域内,不属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规定的禁止和限制矿产资源开发范围。因此,本项目开发符合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规定要求。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1.4.2 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本节主要结合全南县的发展规划、区域环境功能规划、总量控制要求、区位优势、以及项目建设条件等因素对矿山建设的可行性进行论述。(1)全南

21、县发展规划大吉山钨矿距离全南县41km,属乡村和山区环境,为矿业和农业、林业混合区,未纳入全南县的城市规划范围。(2)区域环境功能规划矿区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小溪和大吉山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类标准、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土壤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三级标准,上述标准已得到赣州市环境保护局确认,详见附件4。从预测结果来看,大吉山钨矿技改项目的建设不会改变区域地表水体、土壤、地下水、环境空气和声环境的功能要求。(3)区域总量控制要求技改后,只要保证本报告书中提出的环保设施正常运行,则污染物可实现达标排放,并且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浓度小于地表

22、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将小于江西省环境保护厅、赣州市环境保护局和全南县环境保护厅批准的总量控制指标,并且实现了废水及其污染物减排的目标,不会使区域环境空气、地表水、土壤、声和地下水环境功能发生变化。(4)区位优势矿区距全南县城41km,矿区有公路通全南、龙南、赣州、广东韶关等地,全南至矿区每日有多次班车往返。交通较便利,与国内大多数位于偏远山区的矿山相比,其区域位置尚可,有利于矿山对外联系和交流,技术人员相对不易流失,对外交通的便利可减少运输成本。(5)项目建设条件大吉山钨矿经过解放后50多年的正规建设,矿区道路及对外交通、供水、供电、生活配套设施等均较完善,并造就了一批技

23、术熟练、管理有方的劳动队伍。(6)公众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的公众中95.3%支持本项目建设,没有反对意见。综上所述,本评价认为技改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1.4.3 总平面布局的合理性分析大吉山钨矿现建有采矿工业场地、选矿厂、废石场、尾矿库、炸药库、机电车间、矿区公路和行政生活设施,将其分成采矿区、选矿区、废石场区、尾矿库区和办公生活区五大部分。各区布置的合理性分析简述如下:(1)采矿工业场地布置的合理性分析主平窿、竖井位置确定后,采矿工业场地一般是布置在主平窿、竖井旁边,目前主要采矿工业场地(三坑口)布置在明副竖井口,便于井下的供水、供电、供气、材料运输,同时通过明副竖井将井下废石运至采矿废石场

24、;次要采矿工业场地(四坑口,即主要是机电车间)布置在467主平窿口,并与选矿厂衔接,主要担负矿石运输、井下废水输排、矿山机电设备维修等任务。技改工程利用现有采矿工业场地,不会造成新的植被破坏和施工扬尘。炸药库位于二里半山沟内,距离矿部和居民大于1500m,有足够的安全距离。(2)选矿工业场地布置的合理性分析选厂位于467主平窿口北面山坡,根据选矿工艺要求,选厂利用地形高差呈阶梯布置厂房和设备,实现物料自流,节省运行成本。技改工程利用现有选厂,不会造成新的植被破坏和施工扬尘。(3)废石场布置的合理性分析废石场尽可能利用矿区地形设置,在满足矿山服务年限内废石堆置要求的同时,减少建设投资和废石运输成

25、本,废石场沿用现有选厂东面选矿废石场和三坑口西北面小山沟采矿废石场分别堆置选矿产生的废石和采矿产生的废石,减少废石运距和运输成本。同时将服务期满的1号尾矿库尾部废石场、原一坑口南平窿口废石场、船底窝附近废石场进行封场整治,恢复植被,减少污染源。(4)尾矿库布置的合理性分析沿用现有2号尾矿库堆置技改工程产生的尾矿,可满足矿山服务年限要求,避免再再建尾矿库增加新的污染源,2号尾矿库位于选厂北面约1500m处,尾矿库属山谷型尾矿库,利用矿区溪沟建设,一面筑坝,单位库容投资较低。其不足之处是尾矿库东、西两侧有杨梅岌和柿树下两个村小组、大吉山矿中学,但尾矿库与村小组、学校之间有山脊和植被阻隔,并且柿树下

26、、大吉山矿中学的标高(430m)大于2号尾矿库尾矿最终堆积标高(421m),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于2009年10月编制了大吉山矿区管理委员会大吉山钨矿2号尾矿库隐患综合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并获得了江西省环境保护厅的批复。(5)行政生活区布置的合理性分析行政生活区位于原大吉山镇,远离采矿工业场地、尾矿库和废石场,与选矿厂之间有山脊和植被阻隔,避免了选矿噪声和粉尘的影响。行政生活区位于矿区各生产设施的侧风向,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办公生活环境。大吉山钨矿已有90多年的开采历史,解放后已正规开采50多年,矿山总体布置以矿业发展为主线逐步形成,上述布置功能分区明确,既能有机联系,又不相互干扰,布置合理

27、。本技改工程沿用现有的总图布置是可行的。1.5 区域总量控制要求本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项目为COD、NH3-N、NOx,本项目建成投产后,通过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其污染物排放总量能够满足江西省环境保护厅总量处对其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1.6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通过统计分析,95.3%被调查者赞同本项目的建设,无人反对。大多数被调查者提出,在进行矿山开发的同时,一定要搞好环境保工作,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减轻水土流失。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2.1.1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全南县大吉山镇境内(东经11422431142333,北纬243359243446),矿区北面距

28、全南县城约41km。2.1.2地形地貌采矿区位于大吉山山峰的西北部,高程 4101047m,相对高差约630m, 属于侵蚀构造中低山丘陵地貌类型,地势东南高向西北倾斜。地形坡度变化较大,东南部山势陡峻,起伏连绵,山坡坡度一般为 3040,区内沟谷发育,沟谷形态多呈“V”字型,水流湍急。基岩出露较好,植被较发育;北部地势低平,山势平缓,山坡坡度一般为 1025,植被发育,基岩出露差,仅局部见零星露头。尾矿库位于矿区西北部约 1km 处一沟内,地势总体南高北低,谷底地形南高北低,自南向北倾斜,坡降率约 36%,两侧山坡坡度 2025;坝位于沟口地形狭窄地段,沟底宽约50m,两侧山坡坡度 2530,

29、构成内腹大、出口小的有利地形,海拔标高多在 400470m 之间。2.1.3气候特征矿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具有山岭型气候特点。矿区多年年平均降雨量1684.1mm,最大年(1975年)降雨量2463.5mm,最小年(1978年)降雨量963mm。46月降雨量718.4mm,占全年降雨量的42.9%,月平均降雨量239.5mm,为丰水期,3、4月为梅雨季节,连绵细雨,持续较长,5、6月多雷阵雨,暴雨时间短,雨量大。79月天气炎热,入夜甚凉;1011月气候凉爽,季节宜人;11月至翌年1月降雨量142.8mm,仅占全年降雨量的8.5%,月平均降雨量47.6mm,为枯

30、水期。2、3、7、8、9、10月降雨量816.1mm,占全年降雨量的48.6%,月平均降雨量136.0mm,为平水期。12月至2月气温较低,偶有小雪或结薄冰,大雪甚为罕见。据历史水文气象资料,矿区平均湿度约80%。常年平均气温18.2,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5.8。矿区季风气候鲜明,常年主导风向为SSW风,夏季为SSW风,静风多,风速小,年平均风速1.1m/s。2.1.4 水系(1)地表水矿区无大的地表水体,主要地表水体为一条自南向北的小溪流经矿区西侧,小溪发源于矿区东南大吉山峰、白石音岽及大如岽一带,全长3.6km,最大流量67271m3/h,最小流量144m3/h,平均流量1200m3/

31、h。小溪在贞女围处汇入大吉山河,再汇入桃江。桃江系赣江一级支流,发源于赣粤交界的九连山脉全南县大庄乡饭池嶂,自西南向东北流经龙南县域,绕转全南县龙下、上江两乡,自南向北穿越信丰县腹地,至赣县大田乡与茅店乡交界的信丰江口注入贡江。桃江河流域面积7864km2,主河道长305.0km,上游河道多呈峡谷状,全南以下地势逐渐开阔,一般在100280m,上游河床多卵石,中下游河床多卵石、沙。 (2)地下水1)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含水岩组的岩性、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力特征等,将区内地下水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构造裂隙水两大类型。富水性等级主要依据区域水文资料中钻孔(井)单井涌水量、地下水迳流模数及泉流

32、量进行划分。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岩组为全新统冲洪积相(Q4al),为亚粘土、亚砂土,含少量围岩砾石和泥沙,水量贫乏,多为潜水,局部微承压水。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位埋深0.72.58m,单井涌水量53.23576.45m3/d。渗透系数13.3124.46m/d。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其次为基岩裂隙水侧向补给。地下水一般向河流方向迳流,排泄于河中。基岩构造裂隙水含水岩组由岩浆岩花岗岩及寒武系、泥盆系砂岩及浅变质岩组成,断裂构造繁多,裂隙发育,充水裂隙以北东向及东西向为主,北西向次之。水量中等,泉水出露较多,出露标高300500m,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泉流量0.0660.133L/s,最大泉流

33、量0.25L/s,迳流模数3.117.92L/s.km2。地下水赋存于构造裂隙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受构造应力的作用和控制,产生大量与主体构造配套的裂隙,为地下水的赋存、运移和富集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和通道;排泄多以泉水流出。2)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矿床充水因素在正常自然条件下为围岩脉构造裂隙水,在空间分布位置与断裂带相一致。由于矿区地形条件有利于地表迳流的自然排泄,仅部份降水通过构造、裂隙部位垂向入渗转为地下迳流,尤其是矿区东南部泥盆系砂、砾岩构造破碎带及不整合接触带为接受大气降水补给的主要有利地段,成为矿区脉状构造裂隙水主要补给区。此外矿区内分布一条北西西向闪长岩脉,长达1200m,其接触带亦

34、为大气降水入渗的有利地段。脉状构造裂隙水,一般水量不大,易于疏干。3)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联系鉴于原脉钨矿开采及居民乱采滥挖造成了崩落型塌陷和沉降区面积已达0.45km2,垂直延伸至567中段南组及中组矿带。大气降水则通过基岩裂隙和塌陷区直接入渗和灌入,致使坑道瞬间大流量的涌水。4)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动态变化规律降雨期间,矿区岩移和塌陷沉降区成为接受地表迳流和降水入渗有利地段,形成对深部坑道充水的又一重要补给源,暴雨期间,将给矿床开采带来威胁。2.2社会经济状况2.2.1 行政区划及人口大吉山镇共设乌桕坝、坪头镇、大岳、马坑、马安、小溪、田背、斜溪村等8个村委会,总人口27130人,总面积125km

35、2。2.2.2 经济发展概况2012年全南县实现生产总值39.91亿元,增长13%,绝对值在全市排位前移2位;财政总收入跨越5亿元台阶,达到5.81亿元,增长35.1%,增速在全市排位前移6位;地方财政收入突破3亿元,增长23.5%。财政支出突破10亿元大关,达到10.58亿元,比上年增加2.4亿元。其它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2.2.3 工业概况工业经济稳中有进,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44亿元,增长14.9%;全县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8.76%。松岩冶金、华星二期、广研光电、晶鑫环保等一批优质项目扎实推进,超颖科技、呈和实业等11个项目竣工投

36、产。稀土、氟化工优势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资源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氟新材料产业基地被批准为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县工业园区被批准为省级民营科技园。2.3环境质量现状(1)环境空气评价范围内各监测点小时及日均的环境空气现状评价因子各项指标均未出现超标情况,TSP、PM10、SO2、NO2污染物日均浓度标准指数均小于1,各项污染物指标均符合所执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2)地表水环境小溪和大吉山河各监测断面处的pH、CODcr、BOD5、NH3N、Cu、Pb、Zn、As、Cd、Cr6+、硫化物、氰化物、SS、F-、石油类现状浓度均小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37、2002)类标准值,SS浓度均小于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水作类标准值。(3)声环境评价范围内各声环境监测点的昼、昼等效连续A声级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要求。(4)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区域内地下水监测点处的pH、高锰酸盐指数、NH3N、硫酸盐、氟化物、Cu、Pb、Zn、As、Cd、Cr6现状浓度均小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值。2.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环境空气本次环境空气评价只做简要分析,评价范围为采场排风井、选矿厂、废石堆场、尾矿库占地及其向外延伸200m区域。(2)地表水本次地表水评价为二级,故本次地表水

38、的评价范围为井下废水流经的小溪评价范围:采矿废水排入小溪上游500m至入大吉山河处,全长约7km;尾矿库废水流经的小溪评价范围:尾矿库废水排入小溪上游500m至入大吉山河处,全长约2km;大吉山河评价范围:采矿废水流经的小溪入大吉山河处上游500m至下游5000m处,全长约5.5km。(3)噪声声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声环境评价范围为采矿工业场地(主要是空压机房、排风井口)和选厂周围200m范围。(4)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为矿山开采引起的地表塌陷范围及其各种工业场地所影响的区域、地表水评价范围内的水域,并向外延伸约200m,总面积约4km2。(5)地下水地下

39、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地下水评价范围为为与本项目存在直接补排关系的区域,包括矿山水文地质单元及周边相关的区域,调查评价工作范围约为 24.63km2。(6)环境风险环境风险评价为二级,水环境风险评价范围与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相同。环境空气风险评价范围为距炸药库3km区域。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主要污染产生排放情况汇总3.1.1 施工期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主要有:废石堆降低高度、整治废石场、废石外运时推土机、挖掘机、汽车运输等产生的扬尘。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主要的施工机械及其噪声强度分别为:推土机7677dB(A)(设备噪声级均为距声源10m处,下同)、挖掘机

40、(电铲、动力铲)76dB(A)、汽车起重机7582dB(A)、打桩机93112dB(A)、铆钉枪8598dB(A)、破碎机8090dB(A)、搅拌机7086dB(A)、电钻98110dB(A)。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3.1.2 营运期技改前、后矿山的污染源相同,其污染源分布详见图3.1-1。图3.1-1 大吉山钨矿产污节点图技改前后大吉山钨矿三废污染物产排情况及削减情况详见表3.1-1。表3.1-1 技改前、后大吉山钨矿“三废”排放量对比表污染物名称单 位技改前技改后增减量废气废气总量万m3/a360386.4358886.4-1500NOxt/a4.5064.29-0.216粉尘t/a14.1

41、7313.476-0.697废水废水总量万m3/a456.138245.97-210.168CODcrt/a65.74527.85-37.895SSt/a104.56548.47-56.095BOD5t/a3.9121.16-2.752NH3-Nt/a0.9780.44-0.538Cukg/a39.9319.8042-20.13 Pbkg/a266.76150.8532-115.91 Znkg/a262.41117.1959-145.21 Askg/a97.8351.3411-46.49 Cdkg/a79.7438.7957-40.94 Cr6+kg/a46.5329.13-17.4固废固体废

42、物总量t/a000尾 矿t/a000废 石t/a000废水处理站污泥t/a000选矿废气净化粉尘、尘泥t/a000选矿木屑t/a000选矿废铁t/a0003.2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距本矿废水排放口最近的生活饮用水取水口为位于桃江的龙南县自来水厂取水口,距离约77km,取水规模2万t/d。矿山建设和生产可能破坏的场地内未发现珍稀动植物资源,划定矿区范围边界距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边界最近距离约100m。炸药库周边1500m范围内无居民点。受移动盆地内地面变形或地面塌陷等影响的有:二号盲竖井、南平窿、东平窿、风井、矿山公路及局部山林等,矿山开采可能引起的地表错动范围内无居民、水体、农田、

43、珍稀保护植物等环境敏感目标。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见表3.2-1。表3.2-1 各环境敏感目标与矿区主要工业场地相对位置一览表主要场地环境要素环境保护对象名称与场地相对方位距离(m)规模环境功能采矿工业场地(三坑口)环境空气和声环境周边3km范围内没有居民,均为林地,主要是次生林,主要为松树、杉树、毛竹及灌木草丛,未发现珍稀保护树种。距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实验区边界最近距离约1500m。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和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水环境小溪W紧邻小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大吉山河N7000(流经)小河采矿工业场地(四坑口)环境空气和声环境矿部(原大吉山镇)W300(其间有山脊

44、阻隔)近1300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和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端龙井NE133017户69人杨武岗NE170015户62人斜溪NW1200349户1200人龙窝塘NW17025户86人柿树下NW156058户204人已空置矿总医院NW945拆迁安置土地庙NW960大吉山中学NW1660师生240人南丰围NE17808户35人水环境小溪N2000小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大吉山河N7000(流经)小河采矿废石场(三坑口)环境空气和声环境周边3km范围内没有居民,均为林地,主要是次生林,主要为松树、杉树、毛竹及灌木草丛,未发现珍稀保护树种。距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实验区边界最近距离约130

45、0m。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和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水环境小溪W紧邻小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大吉山河N7000(流经)小河选矿厂环境空气和声环境矿部(原大吉山镇)W80(其间有山脊阻隔)近1300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和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端龙井NE100017户69人杨武岗NE130015户62人斜溪NW750349户1200人龙窝塘NW130025户86人柿树下NW126058户204人大吉山中学NW1260师生240人已空置矿总医院NW530拆迁安置土地庙NW540南丰围NE14008户35人水环境小溪N2000小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大吉山河N7000(流经)小河选矿新废石场环境空气端龙井NE83017户69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杨武岗NE108015户62人矿部W700近13000斜溪NW780349户1200人柿树下NW105058户204人大吉山中学NW1030师生240人已空置矿总医院NW180拆迁安置土地庙NW190龙窝塘NW143025户86人钟屋NW190012户45人杨梅岌NE1200104户429人庙角头NE160079户286人南丰围NE12008户35人长岗岌NE200023户88人金湘围NE200022户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