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处理论文废气处理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1271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泥处理论文废气处理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污泥处理论文废气处理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污泥处理论文废气处理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污泥处理论文废气处理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污泥处理论文废气处理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污泥处理论文废气处理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泥处理论文废气处理论文.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污泥处理论文废气处理论文浅谈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异常及处理摘要:活性污泥法是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但由于原料和工艺控制等多种原因,使活性污泥在运行中经常会发生一些异常现象,本文探讨了活性污泥法运行中较常见的异常现象及其防治措施。 关键词:活性污泥法 运行 异常现象 措施 在活性污泥法运行中,有时会出现异常情况,使污泥随二沉池出水流失,处理效果降低。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几种主要异常现象及其防止措施。 1 污泥膨胀 1.1污泥膨胀的含义 正常的活性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含水率一般在99%左右。当污泥变质时,污泥就不易沉降,含水率上升,体积膨胀,澄清液减少,这种现象就是污泥膨胀。活性污泥膨胀时出现的微生物为球衣

2、菌、各种霉菌等,这些丝状微生物引起污泥膨胀,当SVI在200以上时,这些丝状微生物呈丝屑状。膨胀污泥中的微型动物比正常污泥少。大量丝状菌(特别是球衣菌)在污泥内繁殖,使污泥松散、密度降低所致。其次,真菌的繁殖也会引起污泥膨胀,也有由于污泥中结合水异常增多导致污泥膨胀。 1.2污泥膨胀的原因 供氧不足。 活性污泥的主体是菌胶团。溶解氧不足时出现的微生物为贝氏硫黄细菌等。这些微生物适于溶解氧浓度低时生存。这些微生物出现时,活性污泥呈黑色、腐败发臭。 与菌胶团比较,丝状菌和真菌生长时需较多的碳素,对氮、磷的要求则较低。它们对氧的要求也和菌胶团不同,菌胶团要求较多的氧(至少0.5mg/L)才能很好地生

3、长,而真菌和丝菌(如球衣球)在低于0.1mg/L的微氧环境中,才能较好地生长。所以在供氧不足时,菌胶团将减少,丝状菌、真菌则大量繁殖。对于毒物的抵抗力,丝状细菌和菌胶团也有差别,如对氯的抵抗力,丝状菌不及菌胶团。菌胶团生长适宜的pH值范围在6-8,而真菌则在pH值等于4.5-6.5之间生长良好,所以pH值稍低时,菌胶团生长受到抑制,而真菌的数量则可能大大增加。 水温。 丝状菌在高温季节(水温在25摄氏度以上)宜于生长繁殖,可引起污泥膨胀。因此,污水中如碳水化合物较多,溶解氧不足,缺乏氮、磷等养料,水温高或pH值较低情况下,均易引起污泥膨胀。此外,超负荷、污泥龄过长或有机物浓度梯度小等,也会引起

4、污泥膨胀。排泥不畅则引起结合水性污泥膨胀。 由此可见,为防止污泥膨胀后,解决的办法可针对引起膨胀的原因采取措施。如缺氧、水温高等加大曝气量,或降低水温,减轻负荷,或适当降低MLSS值,使需氧量减少等;如污泥负荷率过高,可适当提高MLSS值,以调整负荷,必要时还要停止进水“闷曝”一段时间;如缺氮、磷等养料,可投加硝化污泥或氮、磷等成分;如pH值过低,可投加石灰等调节pH;若污泥大量流失,可投加5-10mg/L氯化铁,促进凝聚,剌激菌胶团生长,也可投加漂白粉或液氯(按干污泥的0。3%-0。6投加),抑制丝状繁殖,特别能控制结合水污泥膨胀。此外,投加石棉粉末、硅藻土、粘土等物质也有一定效果。 2 污

5、泥解体 处理水质浑浊、污泥絮凝体微细化,处理效果变坏等则是污泥解体现象。导致这种异常现象的原因有运行中的问题,也可能由于污水中混入了有毒物质所致。活性污泥分数解体时出现的生物为活跃豆形虫、辐射变形虫等肉足类。这些生物出现数万个以上时絮体变小,使处理水浑浊。当发现这些生物剧增时可通过减少回流污泥量和送气量,能在某种程度上抑制这种现象。原因分析如下: (1)运行不当(如曝气过量),会使活性污泥生物营养的平衡遭到破坏,使微生物量减少且失去活性,吸附能力降低,絮凝体缩小质密,一部分则成为不易沉淀的羽毛状污泥,处理水质混浊,SV%值降低等。 (2)当污水中存在有毒物质或产生冲击负荷时,微生物会受到抑制伤

6、害,净化能力下降,或完全停止,从而使污泥失去活性。可通过观察原生动物的变化情况来看冲击负荷和毒物对活性污泥的影响。原生动物中对冲击负荷和毒物反映最灵敏的楯纤虫,当楯纤虫急剧减少时,说明发生了冲击负荷和流入少量毒物。 3 污泥脱氮(反硝化) 污泥在二沉池呈块状上浮的现象,并不是由于腐败所造成的,而是由于在曝气池内污泥龄过长,硝化过程进行充分(N035mg/L),在沉淀池内产生反硝化,硝酸盐的氧被利用,氮即呈气体脱出附于污泥上,从而比重降低,整块上浮。所谓反硝化是指硝酸盐被反硝化菌还原成氨或氮的作用。反硝化作用一般溶解氧低于0.5mg/L时发生。试验表明,如果让硝酸盐含量高的混合液静止沉淀,在开始

7、的30-90mm左右污泥可以沉淀得很好,但不久就可以看到,由于反硝化作用所产生的氮气,在泥中形成小气泡,使污泥整块地浮至水面。在做污泥沉降比试验,只检查污泥30mm的沉降性能。因此,往往会忽视污泥的反硝化作用。这是在活性污泥法的运行中应当注意的现象,为防止这一异常现象的发生,应采取增加污泥回流量或及时排除剩余污泥,或降低混合液污泥浓度,缩短污泥龄和降低溶解氧浓度等措施,使之不进行到硝化阶段。 4 污泥腐化 在二沉池有可能由于污泥长期滞留而进行厌气发酵,生成气体(H2S、CH4等),从而发生大块污泥上浮的现象。它与污泥脱氮上浮所不同的是,污泥腐败变黑,产生恶臭。此时也不是全部污泥上浮,大部分污泥

8、都是正常地排出或回流,只有沉积在死角长期滞留的污泥才腐化上浮。 防止的措施有:(1)安设不使污泥外溢的浮渣设备;(2)消除沉淀池的死角; (3)加大池底坡度或改进池底刮泥设备,不使污泥滞留于池底。 此外,如曝气池内曝气过度,使污泥搅拌过于激烈,生成大量小气泡附聚于絮凝体上,也容易产生这种现象。防止措施是将供气控制在搅拌所需的限度内,而脂肪和油则应在进入曝气池之前加以去除。 5 泡沫问题 曝气池中产生泡沫的主要原因是,污水中含有大量合成洗涤剂或其他起泡物质。泡沫会生产操作带来一定困难,如影响操作环境,带走大量污泥。当采用机械曝气时,还会影响叶轮的充氧能力。消除泡沫的措施有:分段注水以提高混合液浓度;进行喷水或投加除沫剂等。消泡剂(如机油、煤油等)用量约为0.5-1.5mg/l。过多的油类物质将污染水体,因此,为了节约油的用量和减少油类进入水体污染水质,应尽量少投加油类物质。 6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活性污泥法运行中会经常出现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常观察、勤试验、多积累,不断去研究和探索活性污泥正常状态和非正常状态的综合现象和数据,以指导生产,保证污水处理效果和出水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