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德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00ta腺嘌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12926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洛阳德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00ta腺嘌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洛阳德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00ta腺嘌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洛阳德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00ta腺嘌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洛阳德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00ta腺嘌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洛阳德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00ta腺嘌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洛阳德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00ta腺嘌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洛阳德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00ta腺嘌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项目概况洛阳德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定位于高技术生物中间体生产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公司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拟投资6000万元,在新安县产业集聚区建设年产300吨腺嘌呤项目。企业拟建厂址位于新安县产业集聚区西南部,厂址北临工业大道,东距厥山村730m、西距克昌村395m,西南距余村656m。腺嘌呤是学名6-氨基嘌呤磷酸盐白色粉末或针状结晶。是核酸的组成成分,参与遗传物质的合成。同时也是生产B4、腺苷以及DNA药物的关键中间体,利用国内成本优势有很大的出口前景。而且国内外用量有日益增加的趋势。目前国内腺苷生产成本30万/吨,利用自主创新腺嘌呤技术实现工业化生产成本可降至20万/吨,对规模扩大

2、起到促进作用。基于腺嘌呤对未来生物科技的重要性,腺嘌呤自主创新生产工艺技术实现工业化对洛阳医药中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洛阳德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创新腺嘌呤生产技术,利用廉价的工业副产的乙酰次黄嘌呤为原料,经脱乙酰、氨化反应制取腺嘌呤,技术已日益成熟。根据目前腺嘌呤市场前景,企业投资6000万建设一条300吨/年腺嘌呤生产线,建成后可年创收入15000万,利税2450万,并可解决当地80人就业问题。项目建设具有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区域环境质量现状2.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1)PM10:各监测点中,日均浓度在0.163mg/m3-0.265 mg/m3之间;占二级标准的109%-177%,

3、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最大超标倍数0.77倍,超标的主要原因是监测时风速较大,部分时段风速超过5.0m/s,地面扬尘所致。(2)SO2:各监测点中,小时平均浓度在0.037 mg/m3-0.083mg/m3之间,占二级标准的4.7%-16.6%,均不超标;日均浓度在0.050 mg/m3-0.073mg/m3之间,占二级标准的33.3%-48.7%,均不超标。(3)醋酸、醋酸酐、乙醇和NH3:各监测点中,小时浓度均未检出。2.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由监测结果统计可知,对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水质标准,4个监测断面各监测因子均

4、能满足标准要求,表明项目所在地地表水体涧河水质现状良好,可以达到III类水质要求。2.3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由监测结果可以看出,四个监测点地下水总硬度和溶解性总固体均不同程度超标,分析原因可能为区域所在地地质结构造成地下水矿化度较高,其余各项监测因子均可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水质标准的要求。2.4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区域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区标准。现状监测结果显示,各监测点昼、夜声环境质量均可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区标准,项目区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3、污染产生及拟采取的防治措施3.1 生产工艺工艺流程:本

5、项目生产工艺采用肌苷和乙酸酐合成乙酰次黄嘌呤,乙酰次黄嘌呤经过水解、脱色精制在催化剂催化条件下,和液氨一步氨化反应制取腺嘌呤,再经过两次精制制的成品,工程生产工艺分为制乙酰次黄嘌呤、乙酰次黄嘌呤水解精制、催化剂合成、氨化、两次精制、干燥粉碎等6个工序。工程各工序工艺简介如下:制乙酰次黄嘌呤在反应釜内真空吸入肌苷和乙酸酐,反应10h后,冷凝至0,析出乙酰次黄嘌呤晶体经真空抽滤进入水解反应工序,剩余液相为乙酸、四乙酰核糖和过量乙酸酐,液相经蒸馏塔蒸馏后,乙酸为副产品销售,过量的乙酸酐经蒸馏回收后回用,蒸馏后产生蒸馏塔残液主要为四乙酰核糖,含量可达98%以上,可作为副产品销售。此工序化学反应方程式如

6、下:此反应四乙酰核糖收率47%,乙酰次黄嘌呤收率26%。乙酰次黄嘌呤水解和精制工序反应釜内真空吸入水、氢氧化钠和乙酰次黄嘌呤,控制反应釜内压力小于0.05MPa,温度95,搅拌并静止1h后,加入乙酸洗涤调节PH并加入活性炭,在97-100下,保温0.5h后,由真空抽滤出活性炭,过滤母液在结晶罐中25下结晶析出次黄嘌呤,剩余过滤母液在1座20m3专用储罐中暂存并套用后经三效浓缩蒸发器蒸发回收乙酸钠。此工序制得精制后的次黄嘌呤进入氨化工序。此工序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此反应次黄嘌呤收率76%。氨化工序将精制后的次黄嘌呤和催化剂(磷酸三乙酯)、液氨在100条件下反应16h,反应完成后冷却至釜内温度35

7、,釜内物料经真空抽滤出,固相为粗腺嘌呤,加入离心机内水洗至PH7后,进入一、二次精制工序。液相主要为催化剂磷酸三乙酯、乙醇、磷酸铵、水以及催化剂制备工序产生的氯化铵。液相经精馏回收乙醇后,精馏塔底残液主要为氯化铵、磷酸氢二铵和水,可全部做复合肥,催化剂磷酸三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并于过量氨反应生成磷酸氢二铵进入精馏塔底残液。精馏出的乙醇可回用。气相为过量的氨气和磷酸铵受热分解产生的氨气,全部排放。此工序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此反应腺嘌呤收率88%。催化剂制作工序工程氨化工序所需催化剂主要为磷酸三乙酯,工程采用三氯氧磷和乙醇反应制取磷酸三乙酯。在反应釜内真空吸入乙醇,缓缓滴加三氯氧磷, 3h内滴加

8、完毕,并控制釜内温度于25下反应2h,在温度小于35条件下加入液氨反应2h后得到催化剂。此工序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一、二次精制工序一次精制工序为粗腺嘌呤加水在100下溶解,加入活性炭,搅拌45min并经板框压滤脱色后,产生的固相为废活性炭,液相全部输送至结晶罐中,采用冷盐水冷却至4,结晶析出一次精制后的腺嘌呤,二次精制和一次精制工序相同,为一次精制工序的重复,一、二次精制后的母液全部回用至脱色工序,并在2座20m3专用储罐中暂存循环套用3次后去蒸发浓缩工序。此工序产生的活性炭由于含有少量腺嘌呤,工程采用在100下加入水溶解并进一步过滤后,固相作为废活性炭处理,液相由于含有腺嘌呤,可进入冷却结晶

9、工序回收腺嘌呤。干燥粉碎工序一、二次精制工序制得的含水5%腺嘌呤,送入烘干房进行烘干,烘干水分后,送入粉碎工序。工程对腺嘌呤粉碎工艺采用30B全自动粉碎机,此套设备自带袋式收尘器,其收尘效率较高,且整个粉碎和收尘过程均在密闭条件下进行,基本无粉尘产生,成品经粉碎至60-150目后包装入库。工艺流程简图见图1。图1 工程工艺流程图3.2 污染物产生及拟采取措施3.2.1 废气项目废气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a、制乙酰次黄母液蒸馏不凝气G1工程采用肌苷和乙酸酐反应制取乙酰次黄嘌呤,反应后液相为四乙酰核糖、乙酸和过量的乙酸酐,工程采用减压真空蒸馏工艺,利用生成物沸点不同对其分别进行蒸馏回收,冷凝采用一级

10、常温加一级-10冷盐水两级冷凝,冷凝回收效率99.5%,回收后液相组分中的四乙酰核糖、乙酸可作为副产品销售,乙酸酐可全部回用,气相组分作为蒸馏尾气,由真空泵抽出后排放,其主要成分为少量未被冷凝回收的乙酸和乙酸酐,产生量为乙酸1.67t/a,乙酸酐0.05t/a。b、制次黄母液蒸发不凝气G2制次黄嘌呤母液主要成分为乙酸钠、乙酸和水,经三效蒸发器蒸发浓缩处理,蒸发浓缩产生的液相组分为含水40%乙酸钠,可作为副产品销售,气相组分主要为水蒸气和少量乙酸,水蒸气经冷凝后回用至水解工序作为水解原料用水,乙酸作为不凝气由蒸发器排放口直接排放,产生量为0.3t/a。c、精制母液蒸发不凝气G3工程一、二次精制工

11、序产生的母液主要成分为水、磷酸铵、氯化铵和微量腺嘌呤。一、二次精制工序产生的母液由三效蒸发器蒸发浓缩处理后,蒸发出的水分经冷凝后全部回用至脱色工序,少量不凝气主要成分为磷酸铵受热分解产生的氨气,产生量为0.01t/a,由蒸发器排放口直接排放。d、精馏尾气G4工程氨化工序产生的母液主要为乙醇、液氨、水和铵盐,经精馏塔精馏回收乙醇后,塔底残液为铵盐。工程精馏工艺采用减压真空精馏,精馏过程中产生少量的精馏尾气由真空泵抽出后排放,其精馏尾气主要成分为乙醇和氨气,产生量为乙醇2.05t/a,氨气1.36t/a。e、真空泵抽真空尾气G5工程采用真空机组对抽滤工序、蒸馏和精馏工序进行抽真空处理,工程共4套真

12、空泵机组,抽真空尾气中污染物主要为蒸馏尾气中的乙酸1.67t/a,乙酸酐0.05t/a,精馏尾气中的乙醇0.49t/a,氨气1.36t/a,以及抽滤工序产生的氨气0.1t/a。工程真空泵抽真空尾气和蒸发不凝气均属于无组织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为氨气:1.47t/a,乙酸:1.97t/a,乙酸酐:0.05t/a,乙醇:2.05t/a。 f、锅炉烟道气G6工程6t/h燃气锅炉用天然气量为1920t/a,采用西气东输燃气,燃气燃烧后产生的烟道气由4000m3/h引风机抽出后经一座15m排气筒排放。经计算工程锅炉烟道气产生量为2.88107m3/a,其中主要污染物SO2排放浓度、排放速率为0.534

13、mg/m3, 0.0021kg/h,NO2排放浓度、排放速率为180.77mg/m3,0.72kg/h。均可满足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时段、二类区标准由15m烟囱达标排放。表1 工程废气污染源产排情况汇总一览表废气名称排气量排气筒高度(m)污染物名称项目浓度mg/Nm3总量排放标准备 注Nm3/hNm3/akg/ht/amg/m3kg/h锅炉烟道气G64000m3/h2.88107m3/a15SO2产生0.5340.00210.0154采用清洁能源,主要污染物SO2和NO2可满足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时段、二类区标准由15m烟囱达标排放。排放0.

14、5340.00210.0154100治理削减000NO2产生180.770.725.2062排放180.770.725.2062400治理削减000真空泵抽真空尾气G5制乙酰次黄母液蒸发不凝气G1-无组织排放乙酸酐排放-0.010.05-工程总无组织排放量为:氨气1.47t/a,乙酸1.97t/a,乙酸酐0.05t/a,乙醇2.05t/a。乙酸-0.231.67-精馏尾气G4-氨气0.1891.36-乙醇0.282.05-抽滤工序-氨气-0.010.1-制次黄母液蒸发不凝气G2-乙酸-0.040.3-精制母液蒸发不凝气G3-氨气-0.0010.01-3.2.2 废水根据工艺流程可知,工程生产废

15、水主要为外排循环冷却水、车间地面清洗水、板框压滤机滤布清洗水和水解结晶母液等工艺废水,生活废水主要为职工日常洗漱用水。a、工艺废水工程工艺废水为水解结晶母液W1、氨化结晶母液W2、结晶水洗母液W3、离心精制母液W4和滤布清洗废水W6,其治理及排放情况如下:水解结晶母液W1:工程乙酰次黄嘌呤水解和脱色工序产生的母液经套用三次后排出。此部分母液产生量为796.8m3/a,由于主要成分为水和乙酸钠,工程采用三效浓缩蒸发器对此部分母液中乙酸钠进行蒸发回收,蒸发回收含水40%乙酸钠后,产生的水蒸气再经冷凝后,可全部回用至水解工序,作为原料用水使用,此工序冷凝水产生量为427.6m3/a。氨化结晶母液W2

16、:工程氨化反应后产生液相组分经冷却结晶析出腺嘌呤后,剩余组分为催化剂磷酸三乙酯、乙醇、过量氨以及反应生成的铵盐(氯化铵和磷酸铵)。工程将此部分氨化结晶母液输送至精馏塔精馏,利用组分沸点不同,进行精馏回收,精馏后乙醇回收效率可达95%以上,100.23t/a乙醇回用于生产,剩余的塔底残液主要为铵盐,可回收做复合肥。工程氨化结晶母液可通过精馏回收铵盐,不排放。结晶水洗母液W3、离心精制母液W4:工程氨化工序结晶析出的腺嘌呤仍含有少量氯化铵和磷酸铵杂质,工程在离心机内采用新鲜水冲洗结晶析出的腺嘌呤,除去腺嘌呤中含有的铵盐杂质后,产生的结晶水洗母液量为30m3/a。工程将此部分结晶水洗母液和一二次精制

17、工序产生的结晶母液一起输送至三效浓缩工序,蒸发浓缩回收铵盐后,产生的冷凝水作为一、二次精制工序用原料水使用。工程一、二次精制工序工艺为采用新鲜水在加热至90-100条件下溶解腺嘌呤,并加入活性炭进行脱色精制,精制后再冷却结晶析出腺嘌呤,冷却结晶析出腺嘌呤后产生的结晶母液量为5997.6m3/a,由于此部分精制母液中主要成分为水和少量腺嘌呤,可经三次套用并经三效浓缩回收腺嘌呤后,作为补充水回用至一、二次精制工序。另外此工序采用活性炭对腺嘌呤进行脱色,脱色后的活性炭含水30%,其30%水分中会含有少量腺嘌呤。工程将此部分含有腺嘌呤的活性炭放入28.8m3/a新鲜水中,升温溶解滤出的固相为废活性炭,

18、可作为固废处理,液相由于含有腺嘌呤,可回用于一、二次精制工序的离心结晶工段,结晶析出腺嘌呤后,进入一、二次精制母液处理系统,和一、二次精制母液一起经蒸发浓缩后回用。滤布清洗废水W6工程次黄嘌呤脱色抽滤工序所用滤布和腺嘌呤板框压滤工序所用滤布需定期清洗,清洗频率为每天一次,每次总用水量为2m3/d,工程将此部分滤布清洗水收集后分别输送至水解结晶母液三效蒸发工序和结晶水洗母液、离心精制母液三蒸发工序,蒸发浓缩处理后分别回用至乙酰次黄嘌呤水解工序和一、二次精制脱色工序,不外排。为了保证工程母液浓缩蒸发回用稳定运行,工程在乙酰次黄嘌呤乙酰化和精致工序配备1座20m3专用母液储罐,精制工序配套2座20m

19、3专用母液储罐,另设配备3座20m3储罐作为备用,工程母液经储罐暂存套用后再送往三效浓缩蒸发工序。综上所述工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艺废水经浓缩蒸发回收铵盐和有机物后,可全部回用至生产工序,不向外界排放。b、车间地面清洗废水W5工程生产车间地面每三天冲洗一次,用水量为3m3/次,1m3/d,冲洗地面后产生车间地面清洗废水量为0.5m3/d,经类比同类企业车间地面清洗废水水质可知,此部分废水水质中污染物浓度为COD300mg/l, SS200mg/l可全部进入工程污水处理站处理。c、循环冷却系统外排废冷却水W7工程循环冷却水主要包括三效蒸发冷器、反应釜等设备冷却用水,其总用量为45m3/d,经凉水塔

20、冷却后由一座300m3循环水池循环使用少量外排,其外排废循环冷却水量为15m3/d,其水质较好COD50mg/l,SS40mg/l,为清净下水,可直接排放。d、职工生活废水W10工程职工人数为80人,以每人每天0.15m3生活废水产生量计,工程职工生活废水总产生量为12m3/d,其水质中污染物浓度为300mg/l,BOD150mg/l,SS200mg/l,氨氮15mg/l,此部分废水全部进污水处理站处理。g、真空泵外排循环水W11工程每套水环式真空泵机组自带1座1m3循环水池,工程4座真空泵机组抽真空用水在循环使用后少量外排,排放量总量为1m3/d,由于工程抽真空过程中会有少量易挥发且易溶于水

21、的有机物如乙醇、乙酸等进入抽真空用水中,因此此部分外排废水属于有机废水,其中主要污染物浓度为COD2500mg/l,BOD700mg/l,SS100mg/l,氨氮50mg/l(类比企业中试监测数据),此部分废水全部进入工程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工程污水处理站处理废水规模为21m3/d,采用“调节池+生物接触氧化+沉淀池”治理工艺,工程需治理废水水量为13.5m3/d,工程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放情况详见表2,全厂水平衡见图3。图3 工程水平衡图 单位m3/d表2 工程废水产排情况一览表序号废水排放源废水量(m3/d)污染物浓度(mg/L)排水去向PHCODBOD5SS氨氮1车间地面清洗废

22、水0.56-9300-200-污水处理站2外排真空泵循环水16-92500700100503职工生活废水126-9300150200155污水处理站进水水质13.56-946318519317污水处理站处理效率%-75907520污水处理站出水水质13.56-9115.818.548.313.66循环水系统排水15/50/40/直排7工程总外排废水水质28.56-981.28.843.96.4标准6-92204010035由上表可看出,工程废水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主要污染物去除效率为COD75%、BOD90%、SS75%、氨氮20%,经治理后污水处理站出水水质为COD115.8mg/l、BO

23、D18.5mg/l、SS48.3mg/l、氨氮13.6mg/l,可满足河南省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间接排放标准(DB41/756-2012)表1中标准限值要求,污水处理站出水和外排冷却水混合后由总排放口排放,工程总排放口水质为COD81.2mg/l、BOD8.8mg/l、SS43.9mg/l、氨氮6.4mg/l,也可满足河南省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间接排放标准(DB41/756-2012)表1中标准限值要求。工程废水由厂总排放口排入集聚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再次处理并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进入涧河,工程废水在达标排放的基础上,经城市污水处理

24、厂再次处理后,可对纳污河流涧河的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3.2.3固废工程固废包括板框压滤机滤渣S1、精馏塔残液S2,次黄嘌呤离心结晶母液蒸发残液S3,一、二次精制母液蒸发残液S4以及污水处理站污泥S5。表3 工程固废产生及治理情况一览表序号污染源名称主要成分产生量(t/a)固废性质处 置 措 施S1滤渣含水30%活性炭88.4危险固废厂家回收S2精馏塔残液磷酸氢二铵和氯化铵217.14危险固废做复合肥由厂家运走S3次黄嘌呤离心结晶母液蒸发残液40%乙酸钠615.33一般固废做副产品销售S4一、二次精制母液蒸发残液磷酸氢二铵和氯化铵1.62一般固废做复合肥由厂家运走S5污水处理站污泥活性污泥(干基

25、)1.5一般固废新安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共计9243.2.4 噪声本工程高噪声设备较少,主要有风机、空压机和化工泵等,其噪声值为80-90dB(A)之间,部分设备声源值超过了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85 dB(A)的限值,必须采取相应的降噪措施,以减少工程噪声对厂址周围声环境的影响。工程高噪声设备降噪措施及效果见表4。表4 工程高噪声设备降噪措施及效果一览表设备名称位置数量声源值降噪措施治理前dB(A)治理后dB(A)鼓风机锅炉房29585减振、隔声引风机29085减振、隔声真空泵两效浓缩工序18575减振、隔声凉水塔循环冷却工序19085减振鼓风机污水处理站29080减振、隔声空压机空压站1907

26、5减振、隔声、消音各种泵类80-9075-80减振、隔声由表4可以看出,工程高噪声设备经治理后,可以满足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85dB(A)限值的要求。4、环境影响预测4.1 大气环境影响(1)本工程影响各关心点SO2、NO2、乙酸酐、乙酸、氨气和乙醇小时平均浓度均能满足标准要求。本工程SO2、NO2、乙酸酐、乙酸、氨气和乙醇网格点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均满足标准要求。本工程无组织排放氨气在各厂界贡献浓度均不超标,最大影响为东厂界,占标率为40.28%。(2)本工程影响各关心点SO2、NO2、乙酸酐、乙酸和乙醇日均浓度最大值均能满足标准要求。本工程SO2、NO2、乙酸酐、乙酸和乙醇网格点日均浓度最大

27、值均满足标准要求。环境敏感点SO2叠加结果均可达标,最大值出现在绿湾村,占标准的46.67%。(3)长期气象条件下,评价范围内各敏感点SO2和NO2地面年均浓度预测浓度均不超标,各网格点浓度均不超标。(4)根据对无组织乙酸酐、乙酸、氨气和乙醇等废气的大气防护距离及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结果,评价建议本工程应设定200m的防护距离。本工程防护距离为南厂界外184m,西厂界外194m,东厂界外196m,该范围无环境敏感点。(5) 本工程锅炉烟道气采用15m高烟囱排放空气污染物可行。4.2 地表水环境影响工程废水经处理后满足河南省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间接排放标准(DB41/756-2012)表1中标

28、准限值要求。由厂总排放口排入集聚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再次处理并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进入涧河,工程废水在达标排放的基础上,经城市污水处理厂再次处理后,可对纳污河流涧河的影响很小。4.3 地下水影响工程工艺废水经厂区处理后进入集聚区第二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在车间地面、厂区道路、储罐围堰做好“三防”措施的情况下,项目废水在厂区内部不会下渗和侧渗,对区域地下水环境影响很小。4.4 噪声影响经预测工程四厂界昼间噪声预测值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夜间噪声预测值均不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

29、8-2008)3类标准要求。主要原因是厂区范围较小,高噪声设备噪声源强通过距离衰减不明显,对厂界贡献值较大。由于项目最近的敏感度为西北的克昌村,距离395米,因此本项目厂界昼间预测值超标但不会扰民。5、厂址可行性分析项目拟选厂址位于新安县铁门镇庙头村新安县产业集聚区内,项目占地为规划的三类工业用地,符合新安县城市发展规划和新安县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项目厂址交通便利,项目供水、供电由新安县产业集聚区供应,有可靠保证。由于集聚区新安电力集团集中供热管网尚未铺设至企业厂址,因此集聚区管委会同意暂由工程自备的1台6t/h燃气锅炉供给,待工业集聚区热力管网建设完成后,采用集聚区新安电力集团集中供热。厂址

30、周围无名胜古迹、地面文物、自然保护区等。工程产生的废气、废水及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固废可以得到妥善处置,其厂址选择可行。6、环境风险评价根据本工程环境风险分析,本项目风险主要为液氨储罐泄漏和原料包装桶破损后产生乙酸、乙酸酐、乙醇和三氯氧磷挥发对区域空气环境的影响,由于工程涉及到的危险化学品在厂内存储量较小,均不构成重大危险源,且项目所处位置不属于敏感区,因此针对工程事故类型,评价进行初步预测并提出了相关的事故防范及应急措施。经初步预测事故发生后,液氨和三氯氧磷半致死浓度为50m和20m,均在厂区内,周围环境敏感点浓度预测值均低于IDLH和LC50标准,乙酸、乙酸酐和乙醇泄露事故对工程周围

31、环境敏感点浓度预测值均能满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居住区浓度标准要求。工程事故风险对区域空气环境影响较小,经计算工程最大事故风险值为3.6310-5。7、总量控制根据工程分析相关内容,本工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废水:COD0.69t/a,氨氮:0.06t/a;废气:二氧化硫0.0154t/a,二氧化氮5.21t/a。本项目新增总量将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河南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预算管理办法执行,从新安县污染物排放总量预留指标中调剂,使项目建设满足区域总量控制指标及“区域增产不增污”的要求。8、评价结论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清洁生产的要求,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在认真落实评价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后,各项污染物可达标排放,并可满足区域总量控制要求,对区域环境的影响较小,不会改变区域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在落实评价提出的风险防范措施的基础上,工程风险值处于可接受范围。因此,从环保角度分析,工程建设可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