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某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13001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161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某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1页
浙江某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1页
浙江某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1页
浙江某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1页
浙江某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某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某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 项目编制11.1.1 项目名称11.1.2 建设单位11.1.3 编制单位11.1.4 项目地点21.1.5 工程内容21.2 编制目的、依据、原则及范围41.2.1 编制目的41.2.2 编制依据及主要资料41.2.3 编制原则41.2.4 编制范围51.3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51.3.1项目建设的重要性51.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1.4 法律背景71.4.1 国家的法律法规71.4.2省、市级法规及其管理81.5 采用的规范和标准9第二章 XX镇概况112.1XX镇城区概况112.2XX镇城镇总体规划概况112.3 XX镇工业区概述112.4 自然条件12

2、2.4.1 气象特征122.4.2 水系、水文122.4.3 地貌与地势132.4.4 地质条件132.5 给水现状与规划132.5.1给水现状132.5.2给水规划132.6 排水现状与规划152.6.1 排水现状152.6.2 排水规划15第三章 污水水质、水量预测163.1建设年限163.2建设规模163.2.1 规划期内污水量预测163.2.2污水收集系统设计183.3污水进厂水质183.3.1污水进网水质管理要求183.3.2污水水质预测203.3.3 进厂水质的确定213.4 处理程度22第四章 污水系统工程234.1 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234.1.1污水处理厂设置原则234.1.

3、2污水处理厂的设置方案234.2处理出水排放口位置244.3污水收集系统244.3.1收集系统工程概述244.3.2设计原则及设计参数244.3.3 污水收集系统及主干管走向254.3.4 管道计算254.3.5 管材比选264.3.6 过河方式比较294.3.7 管道工程量统计33第五章 污水处理厂工艺345.1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原则345.2污水处理程度及重点处理项目345.2.1处理程度及要求345.2.2污水处理重点项目355.2.3水解后污水生化处理工艺论述395.2.4污水处理工艺选择595.2.5推荐方案确定665.3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的确定675.3.1XX镇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的

4、特征及其处理工艺特点675.3.2 工艺流程确定685.4 污泥处置方案695.4.1污泥处理的目的695.4.2污泥处理设计原则705.4.3现有的污泥处置方式705.4.4污泥量715.4.5污泥中污染物预测715.4.4污泥处置方案确定725.5污水消毒方案735.5.1消毒技术简介735.5.2消毒方案比选745.6污水站废气处理方案与中水回用765.6.1废气处理方案765.6.2中水回用79第六章 推荐工艺方案工程设计816.1设计规模及进出水水质816.1.1设计规模816.1.2设计进、出水水质816.2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布置816.2.1处理厂厂址816.2.2处理构筑物分组8

5、16.2.3污水厂平面布置816.3污水处理厂高程设计826.3.1 场地地坪标高826.4主要构筑物工艺设计826.5土建设计956.5.1建筑设计956.5.2结构设计966.6电气设计986.6.1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986.6.2供配电系统986.7仪表和自动化控制设计98第七章 项目的环境影响及对策1017.1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1017.2施工期环境影响的缓解措施1017.2.1工程施工废物的管理1017.2.2噪声防治1017.3工程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1027.3.1工程占地的环境影响1027.3.2对大气环境的影响1027.3.3污泥对环境的影响1067.3.4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6、1067.4 污染防治对策1077.4.1减轻恶臭影响1077.4.2噪声防治1077.4.3污泥出路措施1077.4.4出水排放措施1077.4.5 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的监测手段108第八章 工程风险分析1108.1污水处理厂风险影响预测1108.1.1自然灾害对建筑物的可能影响1108.1.2设备故障对环境的影响1108.2污水处理系统维修风险分析1108.3污水管网的风险事故及对策111第九章 项目的管理及实施计划1129.1 实施原则与步骤1129.2 项目建设的管理机构1129.3项目运行的管理机构1139.3.1管理机构1139.3.2污水处理厂人员编制1149.4 工程进展114

7、9.4.1进展概述1149.4.2厂址的准备1159.4.3排水系统的完善1159.4.4污染源控制1159.5设计施工及安装1159.5.1项目设计及施工1159.5.2设备安装1179.6调试与试运转1179.7运行的技术管理1179.7.1技术管理1179.7.2人员培训118第十章 安全生产11910.1环境保护11910.2劳动保护11910.3防火12010.3.1防火等级12010.3.2防火措施120第十一章 节能12111.1节能的目的12111.2节能措施121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12312.1估算编制说明12312.1.1定额依据12312.1.2其他费用12312.2工程

8、总投资12412.3投资估算表124第十三章 财务评价12913.1编制说明12913.2测算说明12913.3投资计算和资金筹措13013.4总成本费用13013.5损益表13113.6财务盈利能力分析13113.7不确定性分析13213.8清偿能力分析13413.9国民经济评价13413.10经济分析结论134第十四章 运行成本估算14814.1 运营成本14814.2 经济指标148第十五章 结论和建议15015.1 结论15015.2 建议151附图1 XX镇地理位置图附图2 污水厂位置及污水收集系统图附图3 地块污水水量预测图附图4 A2/O工艺流程图附图5 氧化沟工艺流程图附图6

9、DAT-IAT工艺流程图附图7 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图附图8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编制1.1.1 项目名称XX县XX镇城镇污水处理工程1.1.2 建设单位XX县XX镇人民政府1.1.3 编制单位XXX简介XXX创建于1977年,现有职工350多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90,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授级高工7人,高级工程师、工程师200多人。本院是国内最早从事环境污染工程治理的科研设计院所之一,是省内首批获得国家建设厅、环保总局、全国勘察设计评委会多级审查核发的甲级环境工程设计资格单位。近二十年来,已在印染、制药、造纸、皮革、塑料、橡胶、化工及市政生活废水和开发区、工业园区

10、等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对染料废水、制药废水、橡胶(料)废气的治理技术研究已具有一定深度。针对污染治理工程的特殊性,我院开创了大型治理工程项目从设计、施工、调试、运行承包“一条龙”模式和BOT(投资-营运回收)方式先例。实现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目标。本院除了设计、总包建设工程外,对工艺过程的调试具有相当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建设单位的人员培训、操作运行与管理均具有自己的特色。使得工程建设与今后的运行管理达到完满的协调与统一。使污染治理工程建成后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附:我院近几年市政污水处理工程清单1.1.4 项目地点本工程位于XX镇北部,西侧紧邻XX港。1.1.5 工程内容本污

11、水处理工程内容包括XX镇镇区生活污水及工业区生产废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及排放在内的污水处理系统工程以及污废水处理中产生的污泥的处理和处置。附表:XXX近期污水处理工程业绩表(市政污水)序号业主单位治理对象处理规模(万m3/d)处理工艺出水标准实际完成日期承担工作1临安青山开发区污水处理工程工业、生活污水4.0污水初沉A2/O+SBR60mg/l2003.12设计2德清县新市镇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工业、生活污水3.0污水初沉A2/O+SBR60mg/l2004.8设计、调试3德清县城关镇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工业、生活污水5.0污水初沉A2/O+SBR60mg/l2005.12设计4丽水缙云城市污水处理工

12、程工业、生活污水6.0污水初沉A2/O+SBR60mg/l2004.9设计、调试5嘉善西塘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工业、生活污水1.5污水初沉A2/O+SBR60mg/l2005.2设计6舟山定海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工业、生活污水6.0污水初沉A2/O+SBR60mg/l2002.11设计、调试7温州水头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工业废水6.0污水初沉氧化沟100mg/l2004.11设计、调试8XX夹浦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工业废水4.0污水初沉AO+SBR100mg/l2003.11设计、调试9云和县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工业、生活污水3.0污水A2/O+SBR60mg/l2006设计10钟管镇城市污水处理二期工程

13、工业、生活污水1.0污水沉淀水解DAT-IAT60mg/l2006设计1.2 编制目的、依据、原则及范围1.2.1 编制目的(1)论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对项目相关因素进行技术、经济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分析论证,并进行方案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工程建设的可行性方案,为项目决策提高科学依据。1.2.2 编制依据及主要资料(1)XX县XX镇总体规划(20052020年),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太湖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规划(3)其它相关资料1.2.3 编制原则(1)根据XX镇工业区工业用地规划以及当地居民用水情况,结合XX镇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工程规模,最大限度地发挥建设项目的社会

14、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尽快达到提高区域环境质量,保护水体环境的目的。(2)工程建设坚持远近结合、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3)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清洁生产和总量控制的原则。(4)采用工艺先进、稳定可靠、管理方便的污水处理技术,以节约投资,降低运行费用。(5)设备选型做到合理、可靠、先进、高效节能。(6)妥善处理提升泵站以及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沉渣和污泥,避免二次污染,并考虑污泥的综合利用。(7)污水管网的布置和污水处理厂厂址的选择,充分结合规划区内的地形地貌,尽量采用重力流,减少提升次数,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另外,污水处理厂厂址的选择尽量远离环境敏感点。1.2.4 编制范围本污水处理

15、工程可行性研究范围为包括XX镇镇区生活污水及工业区生产废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及排放在内的污水处理系统工程以及污水处理中产生的污泥的处理和处置。具体内容有:污水水质水量的论证、建设规模和处理程度的确定、污水收集系统的管网布置和提升泵站的设置、污水处理方案的分析论证、处理出水的排放、污泥处置、工程投资估算与经济分析等。1.3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3.1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城市的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必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城市各种功能的发挥。排水系统不仅服务于工业,还服务于居民生活,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城市的环境保护也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之一。城市环境不但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生活水平高

16、低的标志。环境质量应与经济发展和小康生活水平相适应。水环境保护是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污水处理工程实施后,新建和改造全镇排污体系使得废水集中处理,大大减少对城区环境污染,有利于城市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随着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的不断增长以及工业企业的进驻,城市的排水量日益增大,因此,加快完善XX镇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太湖中上游水系的水质,促进生态县的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建设符合XX县城市总体规划,必须尽快建设和完善城市的污水管网,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综上所述,本项目实施是城市排水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实施的重要组

17、成部分,是实现水污染控制和保证水环境质量的有效手段,是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本项目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1.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国家政策要求和形势的需要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指出:“2010年全国设市城市和建制镇的污水平均处理率不低于50%,设市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重点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设市城市和重点流域及水资源保护区的建制镇,必须建设二级污水处理厂,可分期分批实施”。而XX县的水系属太湖水系,是浙江的重点水资源控制保护区,为适应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管理的需要,兴建XX镇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是必要的。(2)实现可持续发展

18、的需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镇区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的不断增长,城市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大,因此必须对未经处理的污废水加以处理以确保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健康良性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的严重滞后,给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更为严重的是,目前城镇的大部分污水不加处理直接排入水体,严重污染了水系的水质,污染给XX县人民的健康带来不可忽视的危害,也给下游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完成省政府的限期治理目标,必须尽快建设和完善城市的污水管网,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工程。(3)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本工程的建设可以使XX城镇的工业

19、、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去除大部分有机物和N、P、SS等污染物,净化和保护了太湖水系,XX镇的水环境质量将有明显改善,促进XX城镇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减少与太湖中下游的用水单位的矛盾,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平安浙江”。(4)保护太湖水系水质的需要国务院批复的太湖流域水污染综合“十五”规划,要求在规划期内使太湖水变清,从根本上解决太湖水富营养化、生态系统被破坏和有机污染问题,使太湖和太湖水系的水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而城市污水的治理,是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第三阶段的工作重点。因此本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使XX镇的污水实现达标排放,消除或减轻水体污染的根源,大大改

20、善水系环境质量,有利于保护最终纳污水体太湖的水质。而且对国务院、省、市各级政府关于太湖及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目标的顺利实现起积极作用。(5)深入实施“工业强镇、水产重镇、现代化小城镇”的发展战略需要。随着XX县XX镇经济的迅速崛起和迅猛发展,XX县政府各级领导十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投资环境,拓展招商引资空间,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近几年已累计投入数万元用于改善道路交通、电力通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工业企业和工业园区的迅速扩大,外来务工人口的大量增加,用水量的增加,特别是现有城镇排水系统不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加上周边地区水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XX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

21、因素,为此,XX镇政府决定扩建城市污水处理厂,使污水经过处理达标排放,避免对周围水体和太湖水体造成污染。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对提高XX镇的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改善投资环境,适应对外开放,加速经济发展,保护太湖水系,改善镇域的环境质量,开发利用水资源,保证XX镇人民的健康,促进工农业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1.4 法律背景1.4.1 国家的法律法规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逐步认识到保护环境和控制污染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我国环境保护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受到全社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视,为此中央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法律与法规,以保证这项基本国策的贯彻和执行。由国家所颁布的有

22、关防治水污染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实施细则 (2000年3月)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 (1989年5月)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1989年11月)为具体执行上述法规,国家还颁布了以下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9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94-1985)医院污水排放标准 (GBJ48-83)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082-1999)城镇污水处理

23、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 1989年12月26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各项有关环境保护法规的基础和依据,其要点如下:.环境监督和管理:规定了各级政府在制定环境标准和环境监督大纲方面的职责,由中央政府制定国家环境标准,各省、政府可根据地方条件补充项目和指标。.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各级政府必须制定工业排污程序和制度,并提供各种环境保护措施。.法律责任:授权各级环保部门采取适当的法律程度警告和惩罚污染者。 1.4.2省、市级法规及其管理按照现行管理体制,归中央政府所属的各级部委是通过省级的相应部门来履行其职责的。隶属于省级人民政府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作为行政管理机构

24、,市(县)级政府下属的管理部门作为执行机构则主要负责监督和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和法规。在特殊情况下也可根据需要起草和规定一些有关国家法规的具体实施细则和执行条例,上报(县)市级人民政府和省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1.5 采用的规范和标准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2.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282-983.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318-2000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6.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947.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8.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C

25、J3082-19999.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10.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1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12.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技术标准(修订) 2001年 13.城市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JJ31-89 14.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 CJ3025-9315.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J50191-9316.钢筋砼结构设计规范 GBJ17-8817.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SDJ20-7818.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 GBJ68-841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792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26、22.基坑工程设计规程 DBJ08-61-9723.混凝土水池软弱地基处理设计规范 CECS86:962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2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J108-872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69-20022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3-20012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2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3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31.工业与民用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23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33.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27、50053-9434.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 GB50054-923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36.建筑防雷设计规范(2000版) GB50057-9437.3kV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GB50060-9238.35kV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9-9239.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40.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J65-8341.工业企业照明设计规范 GB50034-9242.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0号第二章 XX镇概况2.1XX镇城区概况XX镇位于XX县南部,湖州市(吴兴区)、

28、XX县和安吉县三市县交界处。镇域东邻湖州市吴兴区妙西镇,南以周坞山与安吉县昆铜乡交界,西与吴山乡接壤,北与虹星桥镇以苕溪港相望。镇区地处东经1195350,北纬3049 50。距离湖州市区27公里,距离XX县城22公里,安吉县城39公里。图1-2 和平镇在湖州市的位置XX镇辖22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3.78万,现有镇区常住人口1.3万人。XX镇所处位置如附图1所示。2.2XX镇城镇总体规划概况XX县XX镇城镇总体规划(20052020)要点如下:1. 城镇性质:XX县域南部山水园林型的工贸中心镇。2. 城镇规模: 2005年0.9万人,总建设用地201.90公顷; 2010年2.4万人

29、建设用地3.03.5平方公里; 2020年5.0万人,建设用地5.06.5平方公里。 3. 发展方向与总体布局结构:城镇的发展将按“周边扩充,南向拓展”模式进行。城镇远景发展用地跨越现有的长和公路与11省道,实现南北向的纵向发展,并完善城镇与西部山体间的部分用地。用地结构为五片区的交错发展,包括商贸区、生活区、综合功能区、东片工业区、西片工业区。2.3 XX镇工业区概述(1)现状XX镇工业由竹木加工、轻纺、特色化工、家具建材和机电五大主要产业组成。镇域内工企业主要沿11省道布置。镇域北部沿苕溪港村庄(石泉、施家、长城等)和镇南存在少量工业。(2)布局原则 工业用地宜集中布局,便于管理。 宜与居

30、住用地分离或以生产防护绿地相分隔。 布置在交通便捷,用地条件良好的地区,具有产业发展基础的区块应优先考虑。(3)规划措施近期对镇区零散工业进行搬迁,集中至工业小区内布置。远期全镇域分散工业全部迁入工业小区。(4)规划布局现状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11省道沿线四小块,分别是老长和公路与11省道交叉口处一块,主要有不锈钢、服装等企业;长和公路与11省道交叉口处一块,主要有特色化工等企业;青石港处一块,主要有电杆电缆等企业;回车岭处一块,主要有竹木加工等企业。近年来,XX政府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努力培育新型建材、机械化工、竹木加工等多元化产业;以镇工业集中区为载体,以招商引资和激

31、活民资为抓手,全镇工业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初步形成特色化工、家居服侍、机械制造、新型建材、竹木制品等五大产业为主体的XX工业集中区。2.4 自然条件2.4.1 气象特征XX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历年平均气温15.7,气温年际间变幅在0.5-0.7之间。南部山区比北部年平均气温低1-2。平均年降水量为1417.6mm。常年夏季总雨量为421 mm,占全年33.9%,冬季最长积雪时间18天,深度33厘米,深达70-80厘米。年蒸发量1292.5mm,春秋多雨,冬夏干旱。2.4.2 水系、水文XX新港从南向北贯穿整XX镇镇域。XX港上游源于XX水库,该水库1

32、959年建成,库容500万立方米。镇域北部河港纵横交错,河深多在2米左右。城山脚下有凉水井泉,水流常年不断。地下水类型多样,水位较高,单井涌水量约100升/秒。2.4.3 地貌与地势XX镇地处XX南部,镇域地貌南高北低,北部为水网平原地区,南部以周坞山与安吉交界,由南向北以山区向丘陵地区、平原地区过渡。镇域内主要有城山支脉和吴山分支脉周坞山等。2.4.4 地质条件XX镇位于扬子淮地台下扬子拗褶皱带的南缘。在地史上受区域大地构造控制,具有阶段性古环境变迁的特点。镇域内大部分地段被第四系沉积物覆盖,与下伏地层均呈角度不整合接触。规划区内地层岩性主要由灰色、棕黄色的粘土、亚粘土、和砂砾、石层组成,其

33、地基承载力约在10-50T/m2之间,是普通建筑良好的持力层。规划区内无冲沟、滑坡、崩塌现象。2.5 给水现状与规划2.5.1给水现状图4-6 区域供水现状图XX镇镇域北部河网密集、水量充沛,但水源一般是地表径流,浊度较高,含杂质较多,且水质污染较重,需进行深度处理。镇域现有自来水厂一座(众益水厂),日供水量能力达10000吨,能满足现状镇区及周边村庄供水要求。11省道以北村庄已经全部完成区域供水管网铺设;11省道以南大部分村庄地势较高,布局的分散,没有铺设给水管网,各村就近水体引水。2.5.2给水规划(1)规划用水量根据XX县XX镇总体规划,供水水量采用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法进行预测,结果

34、如表2.5.2-1所示:表2.5.2-1 镇域用水量预测表项目近期(2010年)远期(2020年)城镇居民综合用水量指标(万吨/万人日)0.500.65农村居民综合用水量指标(万吨/万人日)0.20.35镇区人口(万人)2.45.0农村人口(万人)2.62.6镇区用水量(万吨/日)1.203.25农村用水量(万吨/日)0.520.91合计用水量(万吨/日)1724.16(2)供水系统规划保留原众益水厂供水,规划期末日供水量达1.5万吨。新建水厂,位于XX水库旁,规划近期一期日供水5000吨,之后分阶段逐步扩容,规划期末日供水容量为3.5万吨,服务镇区以南各村庄,同时补充现状水厂供水量。净水工艺

35、主要为混凝、澄清、过滤和消毒四个部分。 (3)水源选择水源是城镇用地选择的重要条件之一,对于地方的发展与建设有着决定作用。城南XX新港现为众益水厂取水水源,该地处于山地过渡平原的缓存地段,水量储备充裕,将取水口周围地带划定为水源保护区,据多年监测资料表明,水质保持在地面水环境质量类标准以上,水质优良。随着XX城镇建设不断发展,人口规模增大,供水需求将不断增加,06年将兴建XX水库水厂,08年之前日供水量达5000吨,之后逐步扩容,由XX水库补给XX镇区用水将成为未来XX主要的取水方式。XX水库,地处XX镇域南部山区,周边环境优美,生态质量高,库内水量充足,水质优良,地面水环境质量达到类标准,水

36、面藻类含量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含藻水给水处理设计规范(CJJ32)的规定。将XX水库周围地带划定为水源保护区,限制工业发展并做好森林植被保护,切实保护好水源水质。2.6 排水现状与规划2.6.1 排水现状现有城区主要道路都铺设污水管道,但由于缺乏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汇总后直接排入XX港。另外,新建工业区内部管道工程仍需进一步完善。2.6.2 排水规划根据规划,排水体制除旧镇区的合流制系统改造为截流式合流制系统,新建城区均采用雨污分流制。旧的排水体制完善的同时逐步完善镇区污水管道系统,近期做到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集中处理,污水收集率达到70左右;远期污水统一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集中排放,污水收集率

37、达到85以上。随着XX镇工业用地的快速发展、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污水产生量也在迅速增加, 规划在北部沿XX港东岸新建污水处理厂一座。第三章 污水水质、水量预测3.1建设年限根据XX县XX镇总体规划,结合规划区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工程建设年限为:近期:建设年限:20052010年远期:建设年限:20112020年3.2建设规模3.2.1 规划期内污水量预测1.城市污水由以下主要部分组成:居民的生活污水;城市公建设施的污水;工业生产废水;管道渗漏水、部分雨水及未预见污水等。污染源现状:(1)工业废水随着XX镇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入驻工业园区的企业数量也会不断增加,工业废水排放量势必会大幅度增加。

38、根据XX县XX镇总体规划(20052020)可知,XX镇现状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11省道沿线四小块,分别是老长和公路与11省道交叉口处一块,主要有不锈钢、服装等企业;长和公路与11省道交叉口处一块,主要有特色化工等企业;青石港处一块,主要有电杆电缆等企业;回车岭处一块,主要有竹木加工等企业。由于园区刚刚建立,入驻企业具体产品类别及生产规模尚未明确。(2)生活污水除了工业给水体带来的污染外,镇区生活污水主要是居民生活和饮食服务等行业的污水,所有生活污水的直排严重污染了地表水甚至地下水。2、污水由给水转化而来(雨季时也包含部分合流雨水)通过对城镇给水情况的分析,可以确定城镇污水量及主要构成。污水量预

39、测:根据XX县XX镇总体规划(20052010)及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和类似地区的经验,采用比例相关法、人口指标法和建设用地指标法预测供水量、污水量,其中水量预测基准参数及指标分别见表3.2-1、3.22。 项目表3.21XX镇镇区水量预测基准参数表年限序号人口(万人)建设用地(km2)201020202010202012.45.03.56.0表3.22XX镇镇区供水规划指标表指标近期远期人均生活用水指标(L/人.d)180220生活用水量/总用水量()3540单位人口供水指标(万t/万人.d)0.500.65单位建设用地供水指标(万t/km2.d)0.450.55由表3.2-1、3.22计算

40、可得供水量及污水量分别如表3.23和表3.24所示: 表3.23XX镇区供水量预测表单位: 万t/d指标近期远期比例相关法1.232.75人口指标法1.203.25建设用地指标法1.582.75平均1.342.91确定值1.503.00表3.24XX镇区污水量预测表近期远期最大日供水量(万m3/d)150300产污系数0.900.90截污系数0.800.85地下水渗入系数1.101.10最大日污水量(万m3/d)127252平均日污水量(万m3/d)091180注:近期日变化系数取1.4,远期取1.4。综上所述,本方案确定污水建设规模见表3.2-5。表3.2-5 建设规模一览表项目近期远期计算

41、平均日污水量(万m3/d)091180设计污水量(万m3/d)1.002.003.2.2污水收集系统设计根据污水量预测结果,预计到2020年XX镇镇区区污水量将达到2万m3/d。老城区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排水体制采用截流式合流体制,并随老城区改造的逐步实现雨污分流制。除旧城区的合流制系统改造为截流式合流制系统,新建城区均采用雨污分流制。本方案按2万m3/d的规模设计铺设城区至污水处理厂的主管道。3.3污水进厂水质3.3.1污水进网水质管理要求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CJ3082-1999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均对排入城市污水系统的污水水质提出要求,结合XX镇实际情况,提

42、出以下实施意见。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第一类有毒、有害污染物一律在厂内处理(或车间处理),必须达标排放。按总量控制和浓度控制相结合的原则,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控制在:CODcr500mg/l;BOD5300 mg/l;SS400 mg/l;NH3-N35 mg/l。并向各排污单位提出允许排放总量,实行总量控制。对可生化性较好的生产污水,可经过适当预处理后进入本污水厂。城市污水系统以接纳可生化的有机废水和生活污水为主,对含无机废物和水质较差的污水应自行处理达标后排放。严禁向城市污水管道排放剧毒物质、易燃易爆物质和有害气体。医院和兽医院等有病原体的污水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执行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