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东方市南港河建筑用砂(一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1301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5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东方市南港河建筑用砂(一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海南省东方市南港河建筑用砂(一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海南省东方市南港河建筑用砂(一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海南省东方市南港河建筑用砂(一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海南省东方市南港河建筑用砂(一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南省东方市南港河建筑用砂(一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东方市南港河建筑用砂(一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海南省东方市南港河建筑用砂(一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广西茂富矿业投资有限公司编制单位:河北鑫旺工程建设服务有限公司编制时间:二一四年六月第1章 建设项目概况41.1 建设项目地点41.1.1 建设项目地点41.2 工程概况51.2.1 范围51.2.2 服务年限、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51.2.3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51.3 项目产业选址合理性分析61.3.1 与政策相符性分析61.3.2 与相关规划的相符性分析61.3.3 开发利用发案的合理性分析71.3.4 小结9第2章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102.1 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概况102.1.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102

2、.1.2 噪声环境质量现状102.1.3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102.1.4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102.2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10第3章 环境影响预测及主要控制措施123.1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123.2 项目评价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133.3 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133.3.1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33.3.2 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43.3.3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63.4 污染防治措施及达标排放情况183.4.1 废气污染防治措施193.4.2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193.4.3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93.4.4 固体废弃物治理方案193.4.5 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措施193.5 项目环境保

3、护措施的技术经济性分析203.6 建设项目的经济损益分析203.7 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213.7.1 环境管理213.7.2 环境监测21第4章 公众参与234.1 公开环境信息情况234.1.1 信息公开234.1.2 信息公开方式234.2 公众意见征求234.2.1 公众意见征求形式234.2.2 公众意见征求次数234.2.3 公众意见征求范围234.3 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244.4 公众意见归纳分析244.4.1 调查问卷244.4.2 网络信息反馈254.5 结论与意见254.5.1 结论的合理性分析254.5.2 调查结果25第5章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75.1 结论275.2 建

4、议27第6章 联系方式28第1章 建设项目概况1.1 建设项目地点1.1.1 建设项目地点该项目矿区位于东方市板桥镇海南西线高速公路东侧约1300m处的南港河下游河段区域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842351084353, 北纬184523184626。1.2 工程概况1.2.1 范围矿区呈不规则长方形,长约600m,宽约250m,面积0.132km2,其中圈定的矿体面积0.084km2。1.2.2 服务年限、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根据开发利用方案,矿山服务年限2年,设计矿山生产能力为开采建筑用砂矿石12104m3/a,产品方案为:建筑用砂矿。1.2.3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3.1.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一览表序号单位指标数量备注一地质部分1矿区圈定面积m2132000折合约198亩2采场面积m284000折合约126亩3矿区保有地质储量万m323.334设计境界内可利用矿石量万m323.335设计资源利用率%100二采矿部分1采剥总量万m3/年122矿石产量万m3/年123剥离量万m3/年04剥采比m3/m305矿山开采方式露天开采6开拓方式反斗挖掘机挖掘汽车开拓运输7采矿回采率%978采矿损失率%09矿石贫化率%010台阶高度(平均高度)m2.9811台阶坡面角度3012最终边坡角度3013矿山工作制度d/a2801.3 项目产业选址合理性分析1.3.1 与政策相符性分析1.3.1.1 与

6、国家产业政策的相符性分析本项目为非金属矿(河砂)开采项目,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订版)中没有关于河砂开采的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的相关条款。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解释说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由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三类目录组成。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为允许类。允许类不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因此,本项目的开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1.3.1.2 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符合性该项目位于位于东方市板桥镇海南西线高速公路东侧约1300m处的南港河下游河段区域内。根据调查的结果,该项目并未处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

7、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湖泊周边、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也并未处于地质灾害危险区内和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因此,该项目并未处于禁采区中。另外,项目开采后将严格按照恢复治理方案对矿区进行复垦和生态,不会影响该区域主导生态功能和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因此,该项目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是相符的。1.3.2 与相关规划的相符性分析1.3.2.1 与海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的符合性根据调查的结果,该项目不在海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中划定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遗迹、风景名

8、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地质遗迹(公园)的一、二级保护区,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重要城镇、铁路、高速公路和重要基础设施、重大工程设施、圩堤及其周围300500m范围内,重点保护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所在地,大中城市规划区,军事禁区等禁采区内;该项目不属于国家或省确定的禁止商业性勘查和禁止开采矿种的矿产地等;该项目也不在省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经营区、地质遗迹保护区三级保护区,重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二级保护区,生态功能区核心区、重点区以外区域,地质灾害易发区,以及矿产资源开采活动可能诱发地质灾害、但通过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可以达到矿产开采要求的区域等

9、限采区内。因此,矿区建设符合海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的要求。1.3.2.2 与东方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1-2020)的相符性分析根据东方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12020)之规划矿种,根据全市经济总量增长和市场需求以及资源条件,对主要矿产资源实行开发总量与目标矿种开发量双重指标控制,规划开发加工利用的矿种为金、建筑用河砂矿、建筑用花岗岩矿、砖瓦用粘土岩、石英砂矿、饰面用花岗岩、热矿水等7种,固体矿产开发总量控制在2000万吨以内,该项目属于建筑用河砂矿类,且根据东方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本项目矿区为允许开采区。因此该项目建设与东方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

10、12020)是符合的。1.3.2.3 与东方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相符性分析该项目矿区范围占地面积面积0.132km2,生活办公、河砂堆放、加工场地占地面积8000 m2。根据东方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矿区范围土地利用规划性质为滩涂和河流水面,生活办公、河砂堆放、加工场地土地利用规划性质为草本园地和木本园地,详见图6.2-1。本项目为河砂开采项目,河道采砂后仍将保持河道功能,生活办公、河砂堆放、加工场地为临时性用地,按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方案,生活办公、河砂堆放、加工场地设施将在采矿作业结束后(服务期2年)进行拆除,并对场地进行生态恢复。因此,本评价认为

11、只要严格按照开发利用方案进行采矿加工作业和严格按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方案对矿区及临时用地进行复垦治理,该项目与东方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并不发生矛盾。1.3.3 开发利用发案的合理性分析1.3.3.1 资源综合利用合理性分析根据开发利用方案,该矿山开采的生产能力确定为12104m3/a。根据地质勘查报告,矿石的细砾含量2%,该部分不能作为建筑用砂,需要筛除,因此,矿山产品的成品率为1-2%=98%,最终成品产量为1298%=11.76104m3/a。根据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方案,采坑30边坡角处需压埋砾石,压实以固定边帮防止边坡崩塌。本项目河沙筛除的杂质(砾石、卵石等约480

12、0 m3)可全部回用于采坑边帮压实,不对外排放和占用土地资源。由此可知,该项目产品率为98%,且剩余土石用于矿坑回填。因此该项目产品方案较为合理,体现了资源的优质优用和综合利用原则。资源的充分利用也大大减小了生产过程的污染物排放。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该开发利用方案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较高,是较为合理的。1.3.3.2 总图运输合理性分析(1)采矿区该项目矿区占地面积0.132km2,根据“6.2.3章节”的分析可知,矿区范围土地利用规划性质为滩涂和河流水面,未占用基本农田和一般耕地等重要敏感土地资源,也未处于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区域内,且与周边居民点等敏感点距离较远(大于1000m,

13、详见图2.5-1)。因此,矿区选址及矿区范围划定较为合理 。(2)生活办公、河沙堆放加工区生活办公、河砂堆放、加工场地占地面积8000 m2。根据“6.2.3章节”的分析可知,生活办公、河砂堆放、加工场地土地利用规划性质为草本园地和木本园地。未占用基本农田和一般耕地等重要敏感土地资源,也未处于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区域内。且与周边居民点等敏感点距离较远(大于1000m,详见图2.5-1)。生活办公、河沙堆放加工区位置设置较为合理。(3)总体布置及运输的合理性根据总平面布置图,该项目生活办公、河沙堆放加工区位于采矿场北面约2km的一处平坦地。其周边1.1km的范围内村庄居民点、学校、医院等

14、敏感目标分布,根据预测分析的结果,其作业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矿区与加工场地间的运输路程约2.5km,运输线路两侧500m范围内没有居民点、学校、医院等敏感目标分布,根据预测分析的结果,矿区运输作业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生活办公、河沙堆放加工区距西线高速公路板桥出入口道路约1200m,河沙产品外运较为便利。根据现场调查和查阅东方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与矿区临近的周边环境现状主要为基本农田,生活办公、河沙堆放加工区并不适合设置于与矿区邻近区域。临时用地需征得土地所有权人的同意和有关主管部门的同意,不易获得。若未能获得临时用地,该项目建设也是不可行的。项目临时场地选址于该处已获得所有权人同意,下一步应

15、办理临时用地手续,征得有关主管部门的同意。综上分析,本评价认为生活办公、河沙堆放加工区设置于采矿场北面约2km处,虽然运距较大,但交通运输较为便利,作业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不需占用耕地等重要土地资源,且临时用地易获得,有利于项目建设。因此,该项目总图布置及运输是较为合理的。1.3.3.3 生产工艺的合理性分析该项目生产主要工艺流程为:挖掘河砂-装车-运输-堆放-筛分加工-河砂产品。这种采矿工艺成熟,生产能力大,管理简单,生产安全高效。本项目不需进行复杂的工业选矿,河砂只经筛分即可满足用户要求。作业过程中也不需使用炸药爆破和其他化学品,不新引入污染源和危险源,环境污染及环境风险问题不明显。因此该

16、项目采选工艺方案是相对合理的。1.3.4 小结综上述分析可知:(1)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该项目建设符合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3)该项目建设符合海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4)该项目建设符合东方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5)该项目建设只要严格按照开发利用方案进行采矿加工作业和严格按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方案对矿区及临时用地进行复垦治理,该项目与东方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并不发生矛盾(6)该项目开发利用方案总体较为合理。第2章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2.1 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概况2.1.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依据监测数据,对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

17、96修改版)中的一级标准浓度限值,可以看出项目拟建地SO2、NO2、TSP的日平均浓度值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版)中的一级标准浓度限值,项目用地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优良。2.1.2 噪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现状监测结果,项目区域声环境现状监测值均满足1类标准:昼间:55 dB(A),夜间45 dB(A)。2.1.3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监测结果和对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可知南港河水质指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水质标准。2.1.4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现场调查,矿区范围内由于水面较小,大部分河床出露,并零散生长有杂

18、草,矿区河岸两侧主要生长有杂草和其他灌丛,对南港河和周边农用地起到阻隔的作用,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较为一般。临时设施用地现状为园地,植被类型主要为人工植被,如玉米、槟榔等,生态系统结构较为单一,生态环境质量较为一般。2.2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根据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特点及当地气象条件、自然环境状况,确定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见表2.5-1。表2.5-1 评价范围表评价内容评价范围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大气评价范围为以作业易引起扬尘的中心区域中心,直径为5km的圆噪声环境影响评价评价范围原则上为作业区向各方向延伸200m范围,并根据适当延伸至周边环境敏感点地表水影响评价矿区河段上游500m至下游2000的范围地下

19、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矿区范围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矿区占地以及其他临时用地范围第3章 环境影响预测及主要控制措施3.1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源汇总情况详见表3.1-1。表3.1-1 污染源汇总情况一览表污染源类型污染物主要分布情况产生量治理措施削减量排放量大气污染源矿区交通运输扬尘矿区道路、以及各作业区域10.69 t/a使用洒水车洒水降尘和抑尘6.74 t/a3.95 t/a运输车辆尾气CO矿区道路、以及各作业区域0.56 t/a-00.56 t/aNO20.92t/a-00.92t/a烃类物0.10 t/a-00.10 t/a水污染源生活洗漱废水生活区1861.5m3/a隔油沉淀处理后,用于

20、矿区外部运输道路浇洒降尘1861.5m3/a0生活冲厕污水生活区547.5m3/a 三级化粪池消化处理后作为农肥供周边园地农作物使用547.5m3/a0选矿(筛分)废水筛分场地10220m3/a沉淀处理后循环回用10220m3/a固体废弃物河沙杂质河沙堆场2400万m3/a治理边帮2400万m3/a0机修废物机修车间0.2t/a集中收集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0.2t/a0生活垃圾生活区1.10t/a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置1.10t/a0噪声污染源Leq(A)采场、选矿场地70-110 dB(A)选择低噪声设备、采取减震降噪、封闭隔离等措施10-30 dB(A)65-85dB(A)3.2

21、项目评价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以及项目所在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特征,提出如下环境保护对象与目标。具体详见表3.2-1。表3.2-1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环境保护对象方位人口规模与矿区或临时用地距离(m)保护目标环境空气、声环境高园村南侧约130户,500人1100m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GB3095-2012),中一级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田头村东侧约110户,450人1200m新园村东侧约120户,480人1400 m抱利村西北侧约230户,1000人1300m地下水环境区域地下水/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

22、3)III类标准地表水环境南港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生态环境矿区河岸两侧树林、灌丛东/西/紧邻不得肆意占用河岸两侧土地,避免破坏矿区河岸植被,以免引起新的水土流失和造成河岸边坡失稳。矿区河岸两侧的农田东/西/100-150m/50-500m不得利用农田堆砂和倾倒废石,避免破坏耕地资源。3.3 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3.3.1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3.1.1 施工期大气环境预测与评价施工期过程中汽车运输扬尘、材料堆置、施工机械产生的粉尘和废气,均属于无组织排放,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较零散,其控制主要靠管理,施工单位须按规定采取扬尘污染防治措施。由于项目远离学校

23、、村庄、居民点等敏感目标,且项目基建施工规模较小,可以预测,只要建设单位按规定采取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3.3.1.2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根据预测的结果,施工期昼间距施工现场200m处可满足声环境1类区的标准(昼间小于55 dB(A),夜间小于45 dB(A),而夜间需要达到500m的距离才能达标。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周边的声环境敏感点距离办公生活、河砂堆放加工场地距离均大于1000m。因此,矿山基建施工噪声对周边声环境敏感点影响较小。3.3.1.3 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由于该项目规模小,一般不需设置施工营地,不在施工场地排放生活污水,其废水主要为水泥混凝土搅拌作业过

24、程中产生的废水。施工过程中若处理不当,则会直接影响南港河水质。尤其在雨季,还会携带大量泥沙、垃圾污染水体。因此,施工期建设单位应对施工单位实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要求施工单位对施工废水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严禁直排、乱排,导致水体污染。3.3.1.4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和少量的维修废物。其中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施工过程的废机油货含机油的废弃零部件,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建筑垃圾尽量回收利用,其他的经统一收集后交由市政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处置,处置率100%,对环境影响较小。3.3.2 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3.2.1

25、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该项目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河沙运输道路扬尘,和运输车辆的汽车尾气。(1)矿区运输道路扬尘影响分析根据类比调查,一般情况下,运输道路扬尘在自然风作用下产生的扬尘所影响的范围在100m以内。如果在施工期间对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可有效地控制施工扬尘,可将TSP的污染距离缩小到2050m范围。根据实地调查,矿区运输道路两侧1000m范围内没有村庄居民点、学校、医院等敏感点。因此该矿区运输道路扬尘基本上不会对周边村庄居民点、学校、医院等敏感点造成大的影响。(2)汽车尾气该项目运输车辆作业产生的CO:0.56t/a,NO2:0.92t/a,烃类物:0.10 t/a。根据调查,项

26、目地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环境空气容量大,该地区地形平坦开阔,空气流动性强。汽车运输来往间隔时间较长,属间断排放,同时露天空旷条件尾气容易扩散,因而本评价认为该项目运输车辆产生的汽车尾气对当地大气环境影响较小。3.3.2.2 运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根据调查,枯水季节矿区范围内南港河河道水面宽度只有210m,水深约0.32.0m,矿体大部分出露。按照开发利用方案,挖掘机、运输汽车可选择水深较浅处(约0.3m)越过水面到达矿区内水面南侧首采位置,对出露的矿床进行采掘,装车和运往河沙堆放和筛分场地。水面南部开采完毕以后,采坑底板标高将由原来的10.013.5m下降至9.0m,略低于水面河底标

27、高,河水将汇入原水面南侧采坑,水面河床出露,然后再以自西往东的推进方式开采水面北部部分。按照该方案,挖掘机采矿作业基本上可做到不在水面下采砂作业,可大大减小对原水面的扰动,减小对南港河水质的影响。3.3.2.3 运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1)河砂杂质根据开发利用方案,该项目设计河砂开采规模为12万m3/a,根据地质勘查报告,矿石中大于4.75mm细砾含量极少,并且主要存在于矿体表面,含量一般2%。以此估算,该项目产生的大于4.75mm砾石等杂质最大量为2400m3/a。按照该项目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方案要求,这些杂质应用于采坑30边坡角处,压实以固定边帮防止边坡崩塌。不需外运处置,对周边环境影

28、响较小。(2)机修产生的固废矿山企业机修过程会产生一定量的机修固废,如废机油、油瓶、油桶、占油的废零件等,根据类比调查,该项目机修产生的固体废物约0.25t/a。这类固废属于危险固体废弃物,业主单位应集中收集后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这样以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3)生活垃圾该项目职工定员30人,生活垃圾产生量按每人1.0kg/d计,则为30kg/d,9.0t/a。该项目应在生活区设置生活垃圾收集设施,生活垃圾应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集中处置。这样以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3.3.2.4 运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根据预测的结果,采矿区噪声源经过1100m的距离衰减,在高园村处的噪声贡献值仅为约1

29、0dB(A),远低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选矿场地噪声源经过1300m0m的距离衰减,在抱利村处的噪声贡献值仅为约15dB(A) 远低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3.3.3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3.3.3.1 河道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河道变化分析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南港河所处的水文地质单元为河流阶地、河漫滩及河床砂体堆积区,地形起伏变化不大,最高标高13.8m,最低标高8.2m。矿区上游河段水面河床标高一般在9-11m的范围,下游河段水面河床标高一般8-10m的范围。矿区河段形态属于斜u形弯曲河段,由于河段形态因素影响的缘故,河沙堆积,地形

30、标高一般在1013.5m的,过水断面较小,水面宽约210m,深约0.32.0m,平均流量约1.5m3/s。根据开发利用方案,采矿终了矿区底板标高为9m。由此可知,采矿终了时,矿区河段河沙被开采清理,河床坡降变大,过水断面增大,有利于过水和泄洪,对矿区河段现状河岸边坡的稳定也能起到积极地作用,矿区河段河流形态、水流方向基本上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因此,本评价认为该项目开采只要严格按照开发利用方圈定的境界和底板进行开采,对于南港河总体河势稳定是起到积极作用的。2、河道变化对地下水位的影响分析根据地质勘察报告,矿区的含水层主要为全新统河床,河流一级阶地、河漫滩、三角洲沉积物中的孔隙潜水含水层,地下水的补

31、给除大气降水外,主要来自南港河的渗透补给。根据河道变化分析可知,矿区范围内沿水面中心地带开采深度较小,约1m左右,而水面两侧沿河岸地带开采深度较大,约3m左右,开采终了后,河床现状发生改变,采场范围内形成水面,局部区域地下水与地表水补给关系将发生一定变化,但南港河常年不枯,矿区河段接受上游水量补给,可以预计该项目开采不会对该区域地下水位造成大的变化。3、河道变化对周边农田的影响分析(1)河道变化对河岸及周边农田稳定性的影响分析根据现场调查,矿区河岸两侧主要分布有种植农用地,多种植玉米、南瓜等经济作物,而现状河岸边坡总体较小,但局部存在高边坡,大于45,不利于于农用地及河岸的稳定。根据以上河道变

32、化分析可知,若严格按照开发利用方案进行开采,采场开采终了后,河床现状发生改变,采场范围内形成水面,采场南北边界将形成30的边坡,属于安全边坡,对河岸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本评价认为项目开采只要严格按照开发利用方案和恢复治理方案进行开采和河岸采边坡进行治理和防护,对河岸及周边农田稳定性将起到积极左右,不会引发河岸和农田崩塌。(2)河道变化对周边农田水分供应的影响分析根据调查,农作物生长对水分的需求主要由根系在包气带吸收水分供应,根系不直接涉及含水层。而包气带水主要受气候控制,季节性明显,变化大,雨季水量多,旱季水量少,甚至干涸。且根据以上河道变化分析可知,项目开采不会对该区域地下水位造成大的

33、变化。由此可知,项目项目开采造成地下水位变化对河岸两侧农作物生长影响较小。根据实地调查,河岸两侧种植用水主要依靠抽水机抽灌,因此可知,项目开采对对周边农田水分供应影响较小。4、河道水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采砂活动将对矿区河段水生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但是南港河属于动态河流水域,水生生态系统具有好的恢复能力,且采砂周期较短,对水生生态影响属短时影响,采砂作业结束一段时间后受影响河段水生生态系统是能够自行恢复的。3.3.3.2 水土流失影响分析根据预测的结果,在采取积极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的情况下,即在矿区开采期采取平整、压实、设置沉砂池和拦土墙等工程措施,并尽可能的在裸露地表(特别是坡度较大的地方)铺

34、设人工覆盖物,水土流失强度和年均水土流失总量均有极大的下降,年均降雨条件下的水土流失程度基本为轻度侵蚀和无明显侵蚀,侵蚀特征不明显。在采取合理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后,水土流失量可减少至1.24t。土壤侵蚀强度属于微度侵蚀。因此,在矿区开采期以及开采结束后都必须采取较为完备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以极大降低项目作业造成的水土流失量和减小环境影响。3.3.3.3 地质环境影响分析1、采矿活动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根据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方案,该项目河砂开采过程中,河床不断加宽、加深,这有利于河道畅通。但是,在开采到沿河床两侧矿体边界后,开采深度达2-3m,改变原有河床,造成矿区地段流量

35、增大,水深增加以及下游河段相对较窄,深度较浅河床,矿区地段水深增加,流速变慢,地表水侧向补给使河岸地下水位上升,加之河流对河岸冲刷、侵蚀,造成河岸崩塌的可能性增大,对采矿活动及河岸边坡地段生产、生活安全造成一定危害。因此,预测采矿活动可能引发边坡崩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危害性中等、危险性中等。2、采矿活动对含水层的影响程度评估根据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方案,该项目由于矿体采用露天开采,矿区位于南港河畔的河漫滩上,开采作业不会引起地表水塘、沟渠的水发生渗漏流失;采矿活动局部地段改变地下水与地表水补给关系,但整体地下水位不会出现大幅下降,未影响到矿区及周围生产生活供水,因此,预测采矿活动对含水层

36、的影响程度较轻。3、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等的影响程度评估根据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方案,、由于该矿开采是露天开采河漫滩砂丘和河床砂层,矿山工程活动对采矿周边植被、动物等生态、地质、地形地貌影响较小。矿区内及矿区附近无二级公路、水利、水电等较重要设施、无省级、县级自然保护区、无旅游景区、无重要的地质遗迹和人文景观。但矿山开采导致河漫滩地貌景观消失,对原生和河床、河漫滩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较大。因此,预测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较严重。4、对土地资源的影响程度评估采矿场占地主要为河漫滩砂丘和河床砂层,预测采矿场对土地资源的影响程度较轻。3.4 污染防治措施及达标排放情

37、况3.4.1 废气污染防治措施(1)限制车速,一般车速在15km/h以下,可有效控制粉尘和尾气的产生;(2)合理选择运输路线。(3)配备洒水车,根据运输道路情况及时进行洒水降尘和抑尘。(4)对运输车辆进行封闭和覆盖,避免沿途撒漏。(5)运输车辆开出运沙点应对轮胎进行冲洗处理,尽量减小二次扬尘。3.4.2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1)在筛分场地设置1-2套分级沉淀池和循环储水池,对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沉淀后使用,避免生产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南港河对南港河造成污染。(2)生活洗漱用水经简单沉淀处后可用于矿区洒水降尘。因此,建设单位应在生活区设置1个生活洗漱用水收集沉淀池,简单处理生活洗漱用水并用做洒

38、水降尘。3.4.3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选用低噪声设备;(2)对于稳态噪声源河沙筛分机除选用低噪声设备外,还应对该设备采取其他减震(如设备底部设置减震垫等)、封闭或半封闭降噪措施。3.4.4 固体废弃物治理方案(1)砾石固体废物主要为采矿时产生的砾石,这些杂质应用于采坑30边坡角处,压实以固定边帮防止边坡崩塌,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2)生活垃圾员工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不外排。(3)危险废物含油零部件收集在废油桶内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3.4.5 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措施(1)采坑安全治理工程A、采坑边帮治理工程依据东方市南港河建筑用砂(一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由于矿区

39、为南港河漫滩,矿体开采完毕后,大部分的矿物被掘出外运,仅余少量砾石,因此,采坑将成为河道的一部分,有利于河道疏通。该采砂场矿区,平均开采深度为3.0m,考虑到采场边坡的稳定性,在采矿时必须按设计规范留足最终边坡角30。在30边坡角处压埋砾石,压实以固定边帮防止边坡崩塌。B、安全警示标志牌:矿山闭坑前,在采坑周边布设安全警示标志牌。C、闭坑后,在采坑外围修建安全防护网,安全防护网由预制水泥立柱和镀锌带刺铁丝围栏组成。在采坑外围每隔3m安装预制水泥柱,规格为2m0.15m0.15m,立柱为钢筋砼预制混凝土柱。主筋规格为8mm、箍筋为5mm(4根主筋间距为0.1m,箍筋绑扎间距为0.3m),立柱埋深

40、0.5m,地表以上1.5m,立柱间横向等距绑扎4排镀锌带刺铁丝,最终形成一个环绕采坑的带刺铁丝护栏。(2)临时建筑物的拆除、场地平整治理工程由于主要的生产、生活设施离矿山较近,砂场一些临时建筑主要为采砂船、筛选设施;加工场地、生活区内的设备及建筑。矿山停采闭坑后对设备设施进行拆除和搬运。平整加工场地及采场地面,以便复绿工程的开展。治理的实施工序:临时构筑物的拆除场地整治复垦绿化植被养护。3.5 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性分析项目总投资249万元,其中环保投资60.1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4.14%。3.6 建设项目的经济损益分析(1)根据财务数据、投资参数进行经济评价(1)根据财务数据、投

41、资参数进行经济评价,评价结果为:矿山开采后,正常生产每年销售收入合计为=352.80万元,年成本费用为144.00万元,年各项税金及附加总额=54.05(万元),年利润=年销售收入-年成本费用-税金及附加=352.80-144.00-54.05=154.75(万元)。项目投资利润率44.39,故本矿山投资效果较好。上述财务指标表明本项目具有很强的赢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因此,项目有较好的经济效益(2)该矿山的开发,使本区的矿产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既增加了当地的财政收入,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周边其它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了部分就业岗位,促进了地方的经济发展。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成,必将产生显著

42、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3.7 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3.7.1 环境管理加强环境管理,有效地保护区域环境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根本目的。因此,根据本项目污染物排放特征,污染物治理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企业的环境保护管理与监测计划是非常必要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是指工程在施工期、运营期执行和遵守国家、省、市的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接受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环境监督,调整和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和目标,把不利影响减免到最低限度,加强项目环境管理,及时调整工程运行方式和环境保护措施,最终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取得更好的综合环境效益。3.7.1.1 环境管理措施(1) 根据国家环保政策、标准及

43、环境监测要求,制定本项目运行期环保管理规章制度、各种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2) 负责本项目内所有环保设施的日常运行管理,保障各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并对环保设施的改进提出积极的建议;(3) 在现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环境档案管理与保密制度、污染防治设施设计技术改进及运行资料、污染源调查技术档案、环境监测及评价资料、项目平面图等;(4) 加强区域环境管理,采用张贴须知,向作业人员宣传等多种方式告知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保持区域内良好环境。3.7.2 环境监测3.7.2.1 环境监测机构设置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是进行污染治理和监督管理的依据。根据该工程污染物排放情况,监测机构应配置监测化

44、验人员23名,负责日常监测工作。不能监测的项目,可委托万宁市环境监测站进行监测。环境监测计划见表3.7-2。表3.7-1 监测计划一览表监测时段污染源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频次开采期废气场界外10m处厂界颗粒物1-2次/月噪声场界等效连续A声级1-2次/季地表水项目开采区域及下游1km处 pH 值、COD、氨氮、SS、高锰酸盐指数等 1-2次/月水土保持监测区、内容及频率见下表。表3.7-2 水土保持监测区、内容及频率情况监测时段监测区域监测内容监测频次服务期临时用地区域、矿区河岸地带(1)水土流失量变化(2)植被生长状况、成活率、覆盖度、防治侵蚀效果(3)防治措施数量和效果(4)临时拦挡防护措

45、施状况(5)植被减少情况(1)水土流失量监测在汛期69月份进行,遇暴雨及时加测(2)植被生产及防治效果每年春、秋季各测1次(3)工程措施防治效果,在工程实施前后各测1 次(4)地表植被破坏情况,每年1 次第4章 公众参与4.1 公开环境信息情况4.1.1 信息公开在实施阶段,分两期发布公众参与信息公示。第一期公示于2013年10月30日在海口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及项目区域附近公布了本项目的概况如项目名称、建设单位、项目概况、环评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公众参与的事项、方式和时间等信息。第二期公示于2013年12月1日12月15日在海口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公布了建设项目的基本概况、本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提出本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