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新海物流园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13100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口新海物流园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海口新海物流园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海口新海物流园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海口新海物流园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海口新海物流园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口新海物流园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口新海物流园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海口新海物流园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海口新海物流园开发有限公司编制单位:海口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时间:二一三年十月第1章 建设项目概况本项目包含有新海物流园园区场地平整工程,面积约280公顷,4200亩;园区西北角大潭沟箱涵工程,涵长250m,双孔4m及园区内六条道路工程(分别为新海一横路、新海二纵路、新海二横路、规划一路、规划二路、规划四路)。为新建项目,项目总投资39771.56万元(其中环保投资628.6元,占总投资的1.58%)道路总用地面积为217618 m2,约326.4亩。建设单位为海口新海物流园开发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场地平整工程、道路工程、给排

2、水工程、大潭沟箱涵工程、交通工程、管线综合工程、照明工程、电力沟工程和道路绿化工程等。环评建议各管网建设应尽量采用共同沟方案。各道路起讫点等概况详见下表:表1-1 概况一览表序号建设项目名称道路设计起讫点道路等级路面型式红线宽度(m)设计车速(Km/h)长度(m)占地面积(m2)道路状况1新海二纵路南海大道新海三横路城市次干路单块板2840266774760新建路2新海一横路疏港公路海口市行政边界城市次干路单块板2840170047740新建路3新海二横路疏港公路美安大道城市次干路单块板2840109128818新建路4规划一路疏港公路美安大道城市支路单块板2230145331900新建路5规

3、划二路南海大道新海一横路城市支路单块板162083213280新建路6规划四路疏港公路美安大道城市支路单块板223095821120新建路合计87012176187土地平整平整面积4200亩8大潭河箱涵涵长250m,双孔4m1.2 项目位置本项目位于海口市秀英区西部,西海岸新区南侧,北临南海大道,东临疏港大道。1.3工期安排本工程计划2013年安排施工,初步设想如下:2013年2月-2013年11月,完成前期准备工作;2013年11月-2014年2月,完成勘查、设计工作;2014年3月-2014年11月,完成项目全部建设;具体实施计划,以上级主管部门最后审批意见为准。1.4项目现状(1)园区场

4、地现状新海物流园区地势南部高、北部及中部低,海拔最低8.0m,主要集中在园区用地西北角冲沟处;最高约40-42m,主要集中于园区用地西部及南部地区。场地内地势较平坦,海拔在55米以下,且大部分地区坡度在15度以下,南北向坡度平顺,东西向起伏较大。除去市政设施用地和水域用地不宜建设外,大部分用地都为适宜建设用地。场地地貌单元为火山岩台地,现状地貌基本为荒地,甘蔗地,水田等,并存有一定石方,局部位置石方已露出地表。现状地貌基本为荒地,甘蔗地,水田等。(2)箱涵用地现状 本项目箱涵建设位于项目用地的西南侧的大潭河上。大潭河又名大潭沟,为荣山河支流。规划区西北侧大潭河集雨面积 F=5.04km2,L=

5、2.824km,J=0.0046。根据现场调查,大潭河两侧基本为坡地,水稻田,草地等。大潭河主导功能为农业用水,水质保护目标为类。(3)道路用地现状新海一横路: 拟建道路两侧基本为坡地,水稻田,桉树林,耕地,荒地及甘蔗地,并零星分布有一些坟地(主要位于道路北侧),相交道路方面,除起点处与现状疏港公路相交,还有一条现状6m乡村公路(水泥砼路面)于K0+155处与本项目道路相交,管线方面:现状有一灌溉沟渠于K0+555处横穿过路,沟渠宽1m,深1m左右。并且有高压线从拟建道路与现状疏港公路相交路口处斜交架空过路。新海二纵路:拟建道路两侧基本为坡地,水稻田,桉树林,耕地,荒地及甘蔗地;相交道路方面,

6、除起点处与现状南海大道相交,沿线分别与现状乡村公路(水泥砼路面)相交,公路宽度基本为3.5m;水系方面:现状有部分水系横穿过路,均为灌溉沟渠,其横穿位置分别位于桩号K0+430、K0+650、K1+890、K2+064,沟渠宽0.5-1m不等,深约为0.5-1m;拟建道路局部路段上存在部分水塘,基本位于道路南侧(经过文风村位置);管线方面:现状海文天然气管线于桩号K1+450处横穿过路,现状华长、线于桩号K1+697处架空过路,马永线高压线于桩号K1+767.5处架空过路。新海二横路:拟建道路两侧基本为甘蔗园,水稻田,耕地及荒地,相交道路方面,除起点处与现状疏港公路相交,还有现状乡村公路(水泥

7、砼路面)与本项目道路相交,管线方面:现状有三条灌溉沟渠于K0+428、K0+749及K0+954处横穿过路,沟渠宽0.5m,深0.5m左右。并且有高压线从拟建道路南北边线架空过路(此高压线在规划中已确定迁移至椰海大道,对本工程建设无影响)。规划一路:拟建道路两侧基本为砖厂,采石厂,水稻田,耕地及甘蔗地,相交道路方面,除起点处与现状疏港公路相交,还有现状乡村公路(水泥砼路面)于局部路段与本项目道路相交,管线方面:现状有灌溉沟渠于K0+750,K1+200及K1+392处横穿过路,沟渠宽0.5m-1m,深0.5m-1m左右。并且有高压线从拟建道路桩号K0+877处架空过路。规划二路:拟建道路两侧基

8、本为水稻田,桉树林,耕地,荒地,甘蔗地及砖厂;相交道路方面,除起点处与现状南海大道相交,还有分别与现状乡村公路(水泥砼路面,主要是砖厂内道路)相交;水系方面:现状有一水渠于桩号K0+243处横穿过路,沟渠宽1m;建筑方面:拟建道路于经过采石场,需拆除部分建筑,其结构基本为简易房。规划四路:拟建道路两侧基本为水稻田,耕地及甘蔗地,相交道路方面,除起点处与现状疏港公路相交,还有现状乡村公路(水泥砼路面)于局部路段与本项目道路相交,管线方面:现状有灌溉沟渠于K0+360,K0+562,K0+725,K0+769,K0+840及K0+940处横穿过路,沟渠宽约0.5m-3m,深约0.5m-2.5m。1

9、.5场地平整工程1、土方平整工程设计内容1)、确定规划范围内项目地块2020米网格点的竖向高程设计,明确场地设计形式:平坡式、台阶式或混合式。2)、园区填方量与挖方量的详细计算。3)、明确场地坡度和排水方向。4)、明确场地排水系统:明沟或暗管。2、场地整平设计场地土方平整区域坐标系采用海南海口独立坐标系统,高程采用国家85高程系统。1)、区域场地整平(1)场地清表场地整平前先对现状地基进行清表处理,清除表面杂质土、耕植土等不合格土,厚度按1030cm处理。(2)场地临时排水措施场地清表后,为避免周边地块流水或雨季下雨对场地平整土方造成不利影响,可根据场地现状实际情况,在场地内做好施工临时排水措

10、施,场地平整前可在根据场地现状坡度开挖临时排水土沟,将其引至场地最低洼处。(3)场地平整设计现状场地标高根据园区区域内路网交叉点与道路变坡点作为控制点骨架,并在地块中设置合理的高程控制点,在满足排水要求及场地建筑布置使用要求的基础上,使园区土方基本达至平衡。场地高程控制点基本上高于场地道路0.2m以上,且其坡度基本不大于1.3%(除民用建筑区域坡度较大)。场地填筑顺序须根据场地地势,先填筑上游场地,后填筑下游场地,不可造成场地积水无出路的不利情况。1.6大谭河箱涵工程1、工程概况现状大谭河位于海口市新海物流园区西北角,现状长约为300米,控规根据现状河道走向,规划口宽16米(包含绿化带),规划

11、河道进行裁弯取直,为了充分利用土地,河道断面改为箱涵,箱涵上部设有6-8米的绿化带。本箱涵设计规模为2-4m4m,涵长250m。表1-2 大潭河箱涵 20 年一遇水力计算成果里程设计流量(m3/s)设计坡降()箱涵净宽(m)设计水深(m)设计流速(m/s)临界水深(m)流态类型K0+000K0+25046.32.0082.852.091.5缓流1.7道路工程项目道路规模及技术指标表1-3 道路起讫点序号建设项目名称道路设计起讫点道路等级路面型式红线宽度(m)设计车速(Km/h)长度(m)占地面积(m2)道路状况1新海二纵路南海大道新海三横路城市次干路单块板2840266774760新建路2新海

12、一横路疏港公路海口市行政边界城市次干路单块板2840170047740新建路3新海二横路疏港公路美安大道城市次干路单块板2840109128818新建路4规划一路疏港公路美安大道城市支路单块板2230145331900新建路5规划二路南海大道新海一横路城市支路单块板162083213280新建路6规划四路疏港公路美安大道城市支路单块板223095821120新建路合计8701217618表1-4 项目设计标准表序号项目单位新海一横路、新海二纵路、新海二横路规划一路、规划四路规划二路1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城市支路城市支路2计算行车速度km/h4030203规划红线宽度m2822164设计服务水平三

13、级三级三级5行车道宽度m3.5(3.25)3.53.256机动车道最小净高m5.05.04.507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BZZ-100BZZ-1008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年1515159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年20151510抗震设防度烈度为8.0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烈度为8.0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烈度为8.0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11交通安全及管理设施等级C级D级D级序号项目单位规范计算行车速度km/h4030202不设超高最小圆曲线半径m300150703设超高最小圆曲线半径(一般值)m15085404设超高最小圆

14、曲线半径(极限值)m7040205平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m11080606平曲线最小长度(极限值)m7050407圆曲线最小长度m3525208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3525209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m50010停车视距m403020序号项目单位规范1计算行车速度km/h4030202最大纵坡(一般值)m6783最大纵坡(极限值)m7884最小坡长m11085605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m6004001506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极限值)m4002501007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m7004001508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极限值)m4502501009竖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m

15、90605010竖曲线最小长度(极限值)m352520横断面设计1、设计原则(1)满足使用功能、确定合理建设规模;(2)考虑道路及地下管线建设及后期的管理养护等要求,合理布置断面;(3)设计方案因地制宜,经济合理2、横断面技术指标项目类别规范采用最小宽度(m)本项目采用宽度(m)1机动车道3.5,3.25,3.5,3.252非机动车道2.53.53人行道33,4.53、道路标准横断面设计新海一横路、新海二纵路及新海二横路:28m=3m人行道+3.5m非机动车道+15m行车道+3.5m非机动车道+3m人行道。规划一路、规划四路:22m=3.5m人行道+15m行车道+3.5m人行道。规划二路:16

16、m=4.5m人行道+7m行车道+4.5m人行道。道路车行道横坡坡度为1.5%,坡向人行道;人行道横坡坡度为2%,坡向路中。路面工程1、路面设计原则路面设计本着技术先进、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路面方案的比较论证,并根据道路使用功能要求及沿线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施工条件、材料来源,结合交通特点,参考该地区相邻道路路面施工经验进行路面技术经济综合设计。2、路面结构方案、类型的比选论证本项目路面设计交通等级中等交通。水泥路面使用年限较长,造价较低,大大的降低了工程投资。根据物流园交通特点,园区内道路重型车较多,其行车速度较低,行车噪音较小,其路面对静载要求较

17、高。因此,推荐采用水泥砼路面。3、人行道结构人行道铺装以人为本为原则,尤其注重形式变化,且考虑到户外公共空间性质,形式变化讲究适度。采用人行道水泥混凝土铺装材质。人行道铺装及小型构筑物样式尽量与周边市政路标准统一,避免同一区域内道路外观建设风格不一,杂乱无章,影响道路建成后美观。路基工程1、路基设计原则根据沿线的地质、水文、地形、地貌、植被、气象、地震等自然条件,依据相关规程、规范及有关指导性意见等进行设计。设计原则主要有:路基稳定性原则、路基安全性原则、因地制宜,合理选择路基填料、排水系统性原则、经济性原则、环保的原则。交通工程1、标志显示交通法规及道路信息的图形符号,它使交通法规得到形象、

18、具体、简明表达,其具体作用是提供交通信息,起到指挥控制交通,保障交通安全,指路导向,提高行车效率,是交管部门正确执法的依据。包括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和指路标志。警告标志: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标志;禁令标志: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指路标志:传递道路方向、地点、距离信息的标志。2、标线交通标线:是交通管理设施,起引导交通和保障交通安全的作用,具有强制性、服务性和诱导性。包括各种路面标线、导向箭头、文字、立面标记(尺寸均见交通标线大样图);交通标线详细设计见“交通平面图”。3、交通信号交通信号灯技术要求详见国标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及安装规范技术条件(14886-2006)

19、。本项目拟在与新海一横路及新海二横路相交路口设置电子警察机视频监控。给排水工程1、设计内容设计内容本次市政道路工程的给排水工程设计包括给水工程、雨水工程、污水工程。道路建设长度约8km。本设计项目为新建工程,排水系统采用雨水、污水分流制。2、设计原则(1)、遵照国家对环境保护,城市给排水制定的有关规范,标准及规定进行设计;(2)、工程设计采用近远结合,统一规划,统筹考虑;(3)、根据城市管网改造的急缓,结合工程投资量以及业主单位的财力条件,合理选择可行的、切合实际的管道材料。4、给水工程(1)给水工程设计新海二纵路、新海一横路、新海二横路、规划一路、规划二路、规划四路等道路给水管布置位于人行道

20、上。给水管径均为DN200。 5、雨水工程(1)雨水工程设计原则1、根据地形,道路坡向,雨水干管的位置进行雨水管渠布置,使雨水就近水体排放。做到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分散就近排放,避免径流过分集中,以减少工程投资。2、雨水排放满足环保要求。3、合理设置雨水口。雨水口在直线段2040米路幅宽度采用偏沟式双箅式布置于车行道边缘,路口处设置偏沟式双箅雨水口。雨水口可根椐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设置到最低处。4、根据本地区总体上南高北低的情况以及道路沿程地形高低起伏的特点,结合设计道路路面高程,分路段分系统收集雨水,各自就近排入附近水体。6、污水工程(1)污水管道布置污水管道的布置走向原则上依据污水厂的位置和规

21、划竖向地坪标高进行平面布置。污水管道布置在机动车道下,为方便用户接入,支路路口暂预留井位在规划人行道上,街坊各支管预留检查井布置在道路红线外12米处,预留检查井的位置可依据现场具体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照明工程1、设计范围与设计内容(1)、设计范围本工程设计范围为新海二纵路、新海一横路、新海二横路、规划一路、规划四路、规划二路市政道路工程照明工程。电力沟工程1、设计范围本工程设计范围为新海二纵路、新海二横路、规划一路、规划四路、规划二路市政道路工程电力沟工程。新海一横路不做电力沟。绿化景观设计在绿化工程设计中,设计方案主要突出道路的绿化使用功能、生态效益、表现形式等三个方面,具体如下:1.使用功

22、能:根据各自使用功能,选择适当的本地树种配植,达到防尘、减噪、防眩、遮荫、美化的效果。2.生态效益:遵从植物生长习性(耐荫或喜光)及形姿、色叶等特点,乔木、灌木、地被组合种植,设计植物生长小环境,使之长势良好,充分展现植物自身的形姿美、色彩美及组合图案美。3.表现形式:人行道绿化以行人为出发点,遮荫、美化,营造清凉的树下行走空间。两侧行道树采取1-2公里换一种树种(主要以十字路口为分隔)。人行道绿化隔离带绿化配置设计树种如下:上层:椰子树(行道树)中层:红花鸡蛋花、鸡冠刺桐、狗尾红、小花紫薇下层:蜘蛛兰、紫背竹芋、龟背竹、白蝴蝶等。人行道树池:椰子树(行道树)1.8产业政策相容性分析根据产业结

23、构调整目录(2011年本)修改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属于“鼓励类”中的第二十二大类城市基础设施 。所以本项目的建设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1.9 与土地利用规划相符性分析项目用地性质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为4200亩,征地正在办理中,根据海口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项目用地性质为建设用地,建议建设单位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征地手续,按照国家和地方的规定给予农民合理补偿。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符性从海口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见可知,项目土地利用规划为建设用地,项目现状为一般荒地区、河流水面及现状道路,不涉及基本荒地,详见图7-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建设单位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办理土地预审手续,完善手续之后,本项目用地

24、才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符。1.10 项目与海口市美安科技新城总体规划(2012-2030)的相符性根据海口市美安科技新城总体规划(2012-2030)中规划区交通规划可知:根据对规划区主要交通源分析,本项目属于干路网规划道路,干路网规划主要对规划区区域结构起到连接组团间交通的作用,是规划区骨干路网体系的有效补充,负责规划区骨干路网和支路网直接的连接。干路网主要承担了各组团间及组团内部中短距离出行,以生活性主干道及次干道为主。本项目中的新海一横路、新海二横路、新海二纵路属于干路网规划中的次干路。支路网是规划区对干路网体系的有效补充。规划一路、规划二路、规划四路为规划中的支路。详见图7-2海口市美

25、安科技新城总体规划图.因此,本项目与海口市美安科技新城总体规划(2012-2030)是相符的。1.11 项目与海口市美安科技新城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相符性在海口市美安科技新城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路网规划中:规划区内部路网规划规划区道路网系统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个等级。本项目新海一横路、新海二横路、新海二纵路为规划中的次干道,规划一路、规划二路、规划四路为规划中的支路。根据对规划区主要交通源分析,规划“三纵、五横”骨干路网,构建规划区路网骨干,作为交通性主干道,解决规划区内主要交通源交通需求。次干路在规划区绕城高速南北两大片区根据不同交通需求进行独立规划,分担主干路交通压力,搭建起合

26、理的路网骨架。其中,规划区绕城高速北片区主要满足物流运输需求,为满足大型货车运行安全及畅通,每条车道宽度较宽,满足物流园区内部快速集疏运;规划区绕城高速南片区主要满足人们工作出行、工业区与研发区域之间商务出行及工业区之间货物运输等,次干路作为主干路有效补充,加强生活研发区域与工业区域之间交通联系,使不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更加便捷,并根据生活组团工业组团不同交通需求,设置不同断面形式,满足其不同出行。详见图7-3海口市美安科技新城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因此,本项目与海口市美安科技新城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是相符的。2、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2.1 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2.1.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评价根

27、据海口市美安科技新城总体规划(2012-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2013.3)对项目区域地表水现状进行评价。监测结果可以看出,10#监测断面总氮和粪大肠菌群监测值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大潭河承担着荒地灌溉用水的功能,总氮和粪大肠菌群超标主要是受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2.2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本评价根据类别海口市美安科技新城总体规划(2012-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2013.3)对区域周边的大气现状进行评价。监测点监测值可知,1#监测点位各监测值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2#监测点

28、位各监测值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根据类比,其中2#监测点距离本项目较近,从现状监测结果看,本项目区内环境空气质量较好,环境容量较大。2.3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为了了解项目区域周边的噪声现状,根据本项目特点,海口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委托海口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于2014年1月13、14日对本项目评价范围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监测。从监测结果可看出。各监测点昼夜环境噪声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2.4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4.1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根据海口市美安科技新城总体规划(2012-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海南省环境科学

29、研究院,2013.4)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调查,本项目位于海口市美安科技新城北部,植被类型主要有自然植被与人工植被组成自然植被有灌丛,草地。人工植被有村庄植被、桉树林、甘蔗园和荒地。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无重点保护植物。2.4.2植被类型1、植被类型分类 由于受气候、土壤和地形地貌的影响,评价区范围内的植被类型主要为: (1)以灌草丛、草丛组成自然的次生植被,其中灌草丛为主要类型; (2)人工植被为荒地植被。植被类型分布情况见图。2、植被类型概况(1)自然植被1)灌丛本项目评价范围从北至南均有灌丛群落分布,群落植被覆盖率达70-80%,层次结构比较简单,外貌常绿,高度在1-3m之间,群落常见的植

30、物有厚皮、鹊肾树、麻疯树、菠萝蜜、裸花紫珠、水麻、番石榴、疏刺花椒、粗糠材、桉树、白背桐、重阳木、长白秤钩风、银柴、光滑黄皮、水茄、黑面神、小葡萄、鸦胆子、破布叶等多种;其他常见的草本植物还有芒、牛筋果、光叶藤蕨、掌叶山猪菜、海金沙、蜂果草、丰花草、假甘草、地头胆等,林缘及路边基本是飞机草、假臭草、含羞草、苏门白酒草、银胶菊、鬼针草等外来植物。生物多样性指数约为1.55.生物量为3-5kg/m2。2)草地该群落分布在项目区的荒地上,木本植物零星镶嵌在草地中,植被稀疏,群落以芒草、五节芒、斑茅和飞机草为主,常见的还有厚皮、余甘子、破布叶、牛筋果、马樱丹、含羞草、地毯草、三点金、假臭草、叶下珠、灰

31、叶、假败酱等植物,有该群落分布的地方地表覆盖率约有90-95%,生物量约为1.5-2kg/m2,生物多样性指数为1.01左右。(2)人工植被1)村庄植被村庄植被分布在项目评价范围内的村庄中,处于半野生状态,林相相对较好,群落外貌终年常绿,群路植被覆盖率达70-80%左右。乔木层一般树木高度在6-8m之间,生物量为5.5-6kg./m2,生物多样性指数为1.80左右。2)桉树林桉树林分布在项目评价范围北侧,树体较小,树高约为6-7m,胸径5-7cm,生物量较小,约为4-5kg/m2,树下植物主要为黑面神、假臭草、白茅、马樱丹、银胶菊、芒草等。生物多样性指数约为0.81。3)甘蔗园甘蔗为当地主要农

32、作物,种植面积较大,除了水田外,主要的农用地多种植甘蔗,在甘蔗地中,镶嵌分布少量木薯、番薯等作物。甘蔗园周边为破布叶、黄牛木、麻疯树、鹊肾树、马樱丹、光荚含羞草、海金沙、斑茅、芒草、飞机草、假臭草、含羞草、苏门白酒草、银胶菊、鬼针草等植物。生物量约为1.8-2.5kg/m2,生物多样性指数约为1.21。4)荒地荒地植被主要为周边的狼尾草、露兜、芋、谷精草、马唐、丁香萼、金纽扣、银胶菊等植物。生物量约为1-2kg/m2,生物多样性指数约为0.72。总体上说,评价区范围内的植被类型较为简单,在自然植被中有灌草丛及草丛类型,人工植被仅为水稻。由于所处的演替阶段不同,或不同的用途,不同的植被其质量亦有

33、较大的差别。由于受人为干扰及自然条件的影响,构成优势的中小乔木种类不多,且分布密度小,因此整个生态系统的生物量不大,生物多样性指数较小。3、环境影响预测及主要控制措施3.1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3.1.1污染物类型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类型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3.1.2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1)施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施工扬尘和施工机械尾气污染。(2)运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废气污染源主要为行驶在道路上的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污染等。3.1.3水污染物排放情况(1)施工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施工期产生的废水污染源主要为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2)运营期水

34、污染物排放情况营运期产生的废水污染源主要为路面径流时的悬浮物等。3.1.4噪声污染物排放情况(1)施工期噪声污染排放情况在项目施工建设阶段,主要的噪声源是各类机械的辐射噪声和运输材料车辆的交通噪声,噪声声级为90120dB(A)。(2)运营期噪声排放情况道路建成后营运期噪声源主要是道路行驶的各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交通噪声。3.1.5固体废物污染物排放情况(1)施工期固体废物污染情况项目的实施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垃圾等。(2)运营期固体废物污染情况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沿途会洒落一些物体,如砖块、瓦砾等。行人在行驶时,也会抛弃一些垃圾。3.2环境保护对象

35、和环境保护目标根据项目性质、特点以及项目所在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特征,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确定评价区内的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1。 表3-1 评价区环境保护目标序号保护目标人数与本项目用地红线相对关系距离项目红线(m)保护要求备注1好俗村1600北侧5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2文风村1300南侧203文明村420东侧30文风小学200南侧604富力盈溪谷正在建设东北侧19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一级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

36、标准5大潭河250m西北侧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7马永线高压线迁移至椰海大道新海二纵路桩号K1+450处横穿过路0满足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GB50293-1999)8海文天然气管线新海二纵路桩号K1+767.5处架空过路0满足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003)图2图3图43.3主要污染源分析3.3.1施工期污染分析 (1)噪声源分析在项目施工建设阶段,主要的噪声源是各类机械的辐射噪声和运输材料车辆的交通噪声,噪声声级为90120dB(A)。施工机械都具有高噪声、无规则等特点,施工时如不加以控制,对周围环境会造成不良影响。常用机械作业时噪声A声级范围列

37、于表3-2中。表3-2 常用施工机械噪声A声级范围序号机械类型测点距施工机械距离(m)最大声级LAleq(dB(A))1装载机5902摊铺机5873推土机5864压路机5865挖掘机584 (2)大气污染源施工期间主要大气污染:土方挖掘、土方回填期间作业的扬尘;道路施工时在风力作用下,石灰、泥沙的装卸、运输过程中有大量粉尘散发到周围大气中;施工破坏了原有地表状态,运送物料的车辆极易引起道路扬尘污染;施工机械运行时发动机排出含NOx、CO等污染物的废气等。本项目采用的是商品水泥混凝土。根据类比资料,本工程建设施工现场产生扬尘情况见表3-3。 表3-3 施工现场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下风向距离(m)1

38、255080扬尘(mg/m3)3.7441.6300.7850.496由表2-17可见,施工现场在下风向100m范围内,粉尘污染较严重。(3)固体废物项目的实施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施工过程产生的弃渣建筑垃圾、剩余土石方。本项目施工人员为200人,根据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计算预测方法(CJ/T106)以每天每人1.0kg计,200人每天产生200kg。土石方用于场地内土地平整,高挖低填,场区内处理平衡,不外运。建筑垃圾运往指定地点处置。(4)水污染评价拟建项目施工期水污染源主要为:施工人员日常生活污水,各类施工机械设备产生的含油废水,筑路材料堆弃等产生含渣废水,未完工路面水冲

39、刷而产生的污水及箱涵施工产生的泥浆废水。根据拟建项目的设计文件,全线施工期共需工人为200名,每人每天所需要生活用水按150L/日计,则全线施工期每天可产生的生活污水为30m3/d。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污染物及其水质如下:CODcr:200250mg/L,BOD5:80120 mg/L、SS:120200 mg/L、氨氮:2530mg/L。箱涵施工时挖掘施工过程中,挖掘机跑、冒、滴、漏的污油会对水体产生一定的污染。应对施工机械加强维修管理、保养,维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尽量防止机油泄漏。还有箱涵基础开挖将产生一定量的泥浆废水,其主要污染物为SS(5000mg/L),(5)社会经济环境影响项目的建成对项

40、目周边的社会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发展均有促进作用。(6) 生态环境影响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见下表:表3-4 施工过程中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项目影响特征影响程度影响分析大中小场地平整工程现状切割园区土地整理,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土地被侵占、地表裸露,是该地区生态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裸露的地表被雨水冲刷后将噪声局部范围内的水土流失,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路基工程现状切割路基开挖,直接破坏地表植被和植物种类,使影响区域植被分布面积减少、植被群落覆盖度和植物物种多样性下降;堆土场斑块扩散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改变地形地貌以及自然景观,使部分地段植被覆盖和

41、植被多样性下降,影响生态系统的机构和功能。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箱涵工程斑块扩散通过箱涵工程建设,可改变地形地貌、水文过程和地表植被,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影响对象主要是自然景观、地形地貌、水文过程及地表植被。同时河流水质被污染。生活营地斑块扩散通过场地占用、人员活动等,可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降低生态系统那个功能。其影响范围和程度与施工营地规模、人员数量以及施工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同时产生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环境问题。本项目占地约4200亩,。项目占地主要以灌丛为主。因此场地平整将毁坏大部分植被、造成的植被损失。通过自然恢复及

42、工程竣工后的土地复垦工作,公路造成的植被损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补偿。项目施工前后应保存地表熟土,恢复植被等措施,使工程造成的植被损失得到不同程度的补偿。通过对弃渣场采取设置挡渣墙、截水沟、植树和种草等措施,降低弃临时堆土场造成的损失减到最低。3.3.2营运期污染分析(1)大气污染物机动车尾气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汽车排气管排出的含有CO、HC、NOx 等污染物的内燃机燃烧废气,约占总排放量的60%;二是曲轴箱排出的含CO、CO2气体,约占20%;三是从油箱、气化器燃烧系统蒸发出来的HC 等气体约占20%。机动车尾气所含成分比较复杂,但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CO、HC、NOx 等。这些污染源属于线性流

43、动污染源,对于城市道路而言,汽车尾气对道路20-50m 以内影响较大,50m 以外随着距离的增加影响逐渐减少。另外,道路上行驶汽车的轮胎接触路面,使路面积尘扬起,会产生二次扬尘污染。在运送散装含尘物料时,由于散落、风吹等原因,也会使物料产生扬尘污染。(2)机动车噪声道路建成后营运期噪声源主要是道路行驶的各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交通噪声(包括机动车发动机噪声、排气噪声、车体振动噪声、传动和制动噪声等)其中发动机噪声是主要污染源。其大小与发动机转速、车速等有关。交通噪声的大小与车速、车流量、机动车类型、道路结构、道路表面覆盖物、道路两侧建筑物、地形等多因素有关。各种机动车行驶时噪声当量A 声级与车速之间的关系如下表3-5 表3-5 不同类型车辆的当量A 声级与车速关系类 型当量A声级Li(dB)小型车(3.5t以下)LS=59.3+0.23V中型车(3.5t-12t)LM=62.6+0.32V大型车(12t以上)LS=77.2+0.18V注:适应车速20-80Km/h 表3-6 不同类型车辆的当量Li (dB)A类 型Li(60Km/h)Li(80Km/h)小型车7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