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13162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电国际新能源海南有限公司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建设单位:中电国际新能源海南有限公司评价单位: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2013年8月海口目录1总则11.1项目背景11.2扩建工程概况与分析21.2.1扩建工程基本情况21.2.2建设规模、工程组成及进度安排31.2.3总图布置31.2.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1.2.5主要原辅材料消耗81.2.6生产系统工艺和设备配置81.2.7给排水工程151.2.8 扩建工程与现有工程的依托关系181.3扩建工程污染源分析181.3.1运营期废气污染源分析181.3.2营运期水污染源211.3.3营运期固体废物污染源221.3.4

2、 营运期噪声污染源221.4 产业政策及选址的可行性232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42.1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242.2环境影响评价范围252.3环境保护目标253 环境影响、污染防治措施及效果273.1 环境影响、污染防治措施及效果273.2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范273.2.1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及防范措施273.2.2工程用水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294 环境风险评价304.1事故类型分析304.2尾气净化处理系统故障风险分析304.3二噁英事故风险分析314.4 垃圾贮存风险分析324.5飞灰运输过程影响风险分析324.6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停产导致的环境风险334.7 应急预

3、案334.7.1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组成、职责和分工334.7.2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组成和分工344.7.3报警信号系统344.7.4事故的处置354.7.5有关规定和要求364.8环境风险评价小结365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375.1环境影响经济损益375.1.1 社会和经济效益分析375.1.2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385.2环境管理395.3 环境监测计划405.4环保验收清单416 公众参与436.1公众参与阶段和方式436.2公众参与的对象与内容446.2.1主要调查对象446.2.2主要调查内容446.3问卷调查情况446.4公众参与调查结果统计446.5公众调查结论与建

4、议497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508 联系方式511总则1.1项目背景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批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要求海口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必须承担先锋的角色与义务。为改善海口市环境卫生发展,促进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海口市决定建设海口市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2008年6月,通过招投标,中电国际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获得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的特许经营权。2009年4月7日项目获得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海口市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核准的批复(琼发改投资2009496号文),2009年1月10日,项目获得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关于

5、海口市垃圾焚烧发电厂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琼土环资审字200911号文件)。海口中电新能源环保电力有限公司按照有关文件要求进行设计、建设、安装和调试。建设和安装工程在2011年5月完成,并于2011年7月投入整体试运行。通过一年多的运行,海口市垃圾焚烧厂整体运行状况良好,并先后通过了机组整套启动验收、主设备性能试验、竣工消防验收、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等专项验收,以及政府组织的项目初步验收和最终验收,正式进入商业运行。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1200吨,在规划初期,2008年颜春岭垃圾填埋场进厂垃圾量约为1000吨/日,当时规划建设1200吨/日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是比较适宜的,

6、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各类垃圾也在进一步增加,现有的处理能力已经远远跟不上垃圾增长的速度。而现有焚烧厂设计处理能力为1200吨/日,造成了设备长时间超负荷运行,对设备的使用寿命、磨损、以及焚烧处理效果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而颜春岭垃圾填埋场即将填满,所剩库容只能满足海口市半年的垃圾填埋量,而受限于场地和周边群众的接受程度,已经很难再对填埋场进行扩建。而根据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要求,海口土地资源越显珍贵、稀缺,新建生活垃圾填埋的场地选择越来越困难,垃圾填埋的处理成本也将越来越高。因此需要建设新的垃圾焚烧处理装置,以满足海口市垃圾进一步增长的需要。在此背景下,中电国际新能

7、源海南有限公司决定拟在澄迈县颜春岭填埋场预留地内原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南侧建设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工程,工程占地50610m2,拟配置2条600t/d焚烧线, 日处理规模为1200t,余热用于产汽发电,配套两台12MW的汽轮发电机组。扩建工程的实施能较好的实现海口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可持续发展,缓解海口市和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行压力,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海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要求,本项目开发建设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单位中电

8、国际新能源海南有限公司于2013年3月25日开始委托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以下简称“我院”)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院在接受委托后,认真研究了建设项目的有关资料,进行了实地察看、调研;并在接收委托后7日内在海南日报上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第一次公示,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有关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了本扩建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在报告初稿完成后,于2013年7月2日分别在澄迈县人民政府网站(http/ 网站进行了第二次公示,并在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网站(http/2013年7月22日,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在海口市主持召开了本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专家评审会,根据专家评审意见(详见附件),我们对

9、报告书进行了认真的补充和修改。本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批复之后,将作为本扩建工程环境管理的技术依据之一。1.2扩建工程概况与分析1.2.1扩建工程基本情况(1)工程名称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工程。(2)建设性质生物质发电,扩建。(3)建设单位中电国际新能源海南有限公司。(4)建设地点扩建工程位于海南省澄迈县老城经济开发区海口市颜春岭垃圾填埋场西侧,现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南侧。地理位置见图1.2-1。(5)占地面积扩建工程拟在海口市颜春岭垃圾填埋场西侧的预留地内建设,不新增建设用地,工程总占地面积为50610m2。(6)工程总投资扩建工程总投资43143.50万元。(7)

10、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扩建工程为连续工作制,连续生产岗位按四班制配备、三班制操作,全年生产时间为8000小时。职工定员为60人,本工程服务和后勤人员依托于海口市垃圾焚烧发电厂,不设专门的定员。1.2.2建设规模、工程组成及进度安排(1)建设规模扩建工程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利用垃圾焚烧处理的余热发电。本扩建工程拟设置2台600t/d的焚烧炉与2台蒸发量58.94t/h的余热锅炉,配备2台12MW的汽轮发电机。本扩建工程建成后,日处理生活垃圾1200吨,每年可处理生活垃圾40万吨,年发电量为1.71108kWh,扣除垃圾处理所需的自用电外,额定工况下每年最大可向电网供电约1.39108kWh。(2

11、)工程组成工程主要内容:主厂房(包括垃圾卸料区、垃圾贮存区、垃圾焚烧区、烟气净化区、发电系统区等);供排水工程、烟气处理系统、水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总图运输、绿化及等公用工程等。配套工程主要内容:征地、给水排水管线、输电线路、施工临时用水用电、场地整平和护坡等。扩建工程主要组成见表1.2-1。(3)进度安排扩建工程前期工作为6个月,项目自开工起建设期为18个月。1.2.3总图布置1.2.3.1设计原则(1)满足生产工艺和各设施功能要求;(2)功能分区及布局合理,节约使用土地;(3)道路设置顺畅,满足消防、物料输送及人流通行疏散需求;(4)竖向设计合理,便于场地排水,减少土石方工程量;(5)

12、合理布置厂区管网,力求管网短捷顺畅;(6)妥善处理好本工程与周边环境的适应性,为以后扩建留有余地;(7)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生活绿化,以降低各类污染;(8)满足国家现行的防火、卫生、安全等技术规程及其它技术规范要求。1.2.3.2总平面布置(1)功能分区及车间组成表1.2-1扩建工程主要组成情况主体工程项目单机规模及台数锅炉2600t/d机械炉排炉发电机组212MW余热发电机组辅助工程垃圾运输由中转站直接收集至公司, 不与垃圾收集点直接联系垃圾库房51.5m24m11.5m,容积为14214m3,可储存垃圾处6396t。灰库设置1个直径为9m,高为15m,有效容积为900m3的灰库。渣库炉渣产

13、量每日约350t,渣坑容积按贮存5d的渣量考虑。石灰仓两个石灰仓用来贮存石灰,贮存量可以满足所有焚烧线47天的最大消耗量。公用工程电气系统发电机出口电压为10.5kV,经主变压器升至35kV,并网接入老城变电站35kV系统。电气系统的设计保证2条焚烧线和两台汽轮发电机组均处于额定工况下运行,年运行时间为8,000h。供水系统扩建工程生活给水系统从现有厂区自来水管网引出,管道枝状布置,直埋敷设,埋深1m左右,干管管径DN65,管材为钢塑复合管。生产用水采用地下水,地下水由取水泵加压后经压力输水管输送至厂区,经水表计量,必要时经除铁、除锰及除氟等处理、消毒后,进入生产水池,由工业新水泵供供给焚烧车

14、间、烟气净化车间、汽机间等工业用水及冷却塔循环水补水。排水系统厂区排水采用生产污水、生活污水和雨水分流制排放系统。卫生间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经单独的生活污水排水系统排入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回用。除盐水制备的再生水、化水车间及循环冷却排污水排入生产废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回用于生产;垃圾渗滤液由泵压至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垃圾渗滤液坑考虑贮存消防灭火时消防排水量。生活设施建设厂区职工倒班宿舍,面积3000m2,其它生活设施依托原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生活设施。环保设施2套烟气净化系统(采用半干法+干法烟气净化装置+活性炭吸附喷射+袋式除尘器+SNCR脱硝系统)、灰渣库,飞灰稳定化处理系统及在线监测系统

15、等。由于本项目为扩建项目,因此项目所需的办公设施本期不需要另行建设。同时据生产工艺,气、电输送及功能要求,将整个厂区划分如下两个功能区:生产区及辅助生产区。生产区:主要包括垃圾焚烧间、烟囱及上料坡道。辅助生产区域:主要由物流进口称量、水工设施、油泵房及地下油罐、及职工宿舍等组成;其中水工设施包括综合水泵房、冷却塔、净水池、清水泵房及清水池等。(2)平面布置主厂房是焚烧发电厂的核心设施和主体建筑,考虑垃圾运输顺畅、工艺流程合理及当地盛行风向等因素,将主厂房布置在场地北侧,座北向南布置。生活垃圾经上料坡道进入卸料平台,焚烧工艺流程由东向西方向延伸。负责物料称量的地磅房兼门卫布置在厂区东北侧的物流出

16、入口。运输生活垃圾的车间经地磅称重计量后沿上料坡道进入焚烧车间的卸料大厅内卸料,空车可由原路返回。其它辅助生产设施、水处理设施布置在主厂房西侧;油泵房及地下油罐布置在焚烧主厂房的东侧、卸料平台的北侧。由于本项目为扩建项目,因此,项目所需的办公区利用已建的设施,在本期项目内仅建供职工住宿用的职工宿舍。根据地形条件,厂区竖向设计方式为平破式,采用连续式的平土方式。生产厂区场地平土标高初步确定为62.0m,与现有工程一致。场地整平挖方工程量约220000m3,填方工程量约35000m3。扩建工程总平面布置见图1.2-2。1.2.3.3厂区绿化(1)绿化理念工厂的绿化美化,不仅可以展现企业形象、调节工

17、厂小气候、过滤和滞尘,而且可以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为美化厂容厂貌,减少垃圾处理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设计充分利用厂区内空地栽种抗污染较强的树种和植物。设计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手法,“点”是充分利用车间周围的零星空地种植草坪,“线”是道路两侧及围墙内侧栽种的行道树,“面”是综合楼周围形成集中厂前绿化区。(2)植物配备植物的配备以选择适应当地生长、抗污染能力较强的树种为主,不同的地段选择不同的树种和树形。厂前区栽种一些观赏性较强的树木和花草,减少废气、臭味、噪声、粉尘等的影响和交叉污染。厂区绿地面积12290m2,绿化系数24.28。1.2.3.4道路与运输(1)厂区出入

18、口厂区利用现有工程出口大门及地磅房,不再重复建设。(2)道路设计为满足生产、行政运输和消防的需要,厂区内设置环形道路通向各车间,以满足消防和各种生产及辅助生产物料运输的需求。根据主厂房卸料平台的高度,设置高架引桥通往卸料平台。为充分考虑垃圾运输车的车型及节能,宽度8.0m,转弯半径为15m。厂区设计道路为城市型道路,双车道路面宽6.0m,单车道路面宽4.0m。路面采用C30素混凝土路面厚22cm,道路的基层则采用级配碎石或砾石厚20cm,垫层采用天然砂砾厚15cm。(3)运输组织及交通流向厂区生产和辅助生产运输均以汽车运输为主。垃圾运输车经厂区物流出入口经称量后通过垃圾运输通道及上料坡道进入主

19、厂房卸料大厅,空车亦经原路返回出厂;灰渣车经厂内道路通过物流出入口进出厂,主厂房内设有灰渣通道,灰渣车可在厂房两侧分别进出,形成环形运输。其它辅助生产资料运输均通过人流和物流出入口进厂经厂内道路到各车间;行政管理车辆、生活资料运输及人员由人流出入口进出厂。消防车可经厂区人流、物流出入口进出厂,通过厂区内的环形通道通达到各车间、设施、场地。1.2.3.5主要建构筑物扩建工程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见表1.2-2。表1.2-2 扩建工程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序号名 称建筑面积(m2)占地面积(m2)备 注1焚烧主厂房27013106502综合水泵房153715373职工宿舍300013804清水泵房及清水池

20、-10105油磅房及地下油罐60550迁移6烟囱-807仓库500500合计32110164921.2.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2-3。表1.2-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建设用地面积m2506102绿化面积m212290.03建构筑物占地面积m216492.04建筑系数%32.65道路及场地铺砌面积m211827.56总建筑面积m232110.0容积率0.637稳定运行年发电量108kWh/a1.17其中:年上网电量108kWh/a1.39厂用电率%18.688工业水耗量m3/d2719.59渗滤液产生量m3/d15010炉渣产量t/a11655011尿素t/

21、a30012飞灰量t/a1398613熟石灰消耗量(85%纯度)t/a480014水泥消耗量t/a300015螯合剂消耗量t/a48016活性碳消耗量t/a12017工程总投资万元43143.5017.1工程费用万元33929.3217.2其他费用万元4041.0117.3工程预备费万元3037.6317.4建设期贷款利息万元1768.5017.5铺底流动资金万元1367.0518经济分析18.1垃圾补贴元/吨6518.2上网电价元/kWh0.6518.3年平均总成本万元7310.5818.4年均经营成本万元5022.3718.5单位投资成本万元/(吨/日)35.9518.6年均单位处理总成本

22、元/吨175.7318.7运营期内年均单位经营成本元/吨119.2918.8财务内部收益率%8.90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年11.76所得税前自有资金内部收益率%10.48所得税后投资利润率%8.10投资利税率%8.471.2.5主要原辅材料消耗在工程运行期间,根据工艺流程要求,确定燃料(生活垃圾)、生石灰、活性炭、润滑油、透平油、磷酸三钠、30%盐酸、30%液碱、水泥、螯合剂、轻柴油、尿素等物料及耗材的用量见表1.2-4。表1.2-4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表 耗材名称吨垃圾消耗量单位年消耗量单位生活垃圾-40万t/a外购辅助材料消石灰12kg4800t活性炭0.3 kg120t润滑油0.

23、21g84kg透平油10.20g4.12t磷酸三钠0.011kg4.4t30%盐酸0.94kg376 t30%液碱1.09kg436 t水泥(飞灰固化)0.0075t3000t螯合剂(飞灰固化)1.2kg480t尿素0.75kg300t外购燃料及动力燃油(轻柴油)0.25 L100.000 m3自来水2.26t90.55万t1.2.6生产系统工艺和设备配置1.2.6.1垃圾焚烧处理工艺过程海口市将生活垃圾收集后用专用垃圾车运至本焚烧发电厂内,经称重后,到垃圾卸料平台将垃圾卸入垃圾坑。垃圾由抓斗式吊车投入进料斗后,焚烧过程开始,整个焚烧过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干燥点火、主燃烧和后燃烧。为了防止大

24、气污染,保证除了垃圾充分燃烧以外,炉子内产生的烟气和气化物被完全燃烧。燃烧过程一般不需要添加辅助燃料,但在炉子启动和点火时需添加辅助燃料。焚烧炉燃烧需要的空气,由送风机吸取垃圾仓顶部的空气,经两级空气预热器加热后送入炉膛。吸取垃圾仓顶部的空气,可以使垃圾仓内呈现负压,防止臭气外溢。锅炉二次风从厂房内抽取,加压后吹入炉膛,可以起到加强烟气搅动,使之充分燃烧的目的。焚烧炉焚烧时产生的热量经余热锅炉回收后,过热蒸汽用于汽轮机发电。离开余热锅炉的烟气经烟气净化系统脱酸、除尘、去除二噁英及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后通过烟囱排入大气。在炉排上燃烬的灰渣落入带水封的液压式除渣机内,经冷却后推至输送带送往除渣间。在输

25、送带上部设有磁性分选机,用以选出含铁金属。除铁后灰渣由运输车送到填埋场处置;烟气净化系统收集的飞灰经固化系统处理后运往填埋场卫生填埋。中央控制室对整个系统中的垃圾进料量、焚烧炉运行速度、燃烧空气量、燃烧温度、蒸汽发生量、压力、流量、除尘器效率和烟气浓度等进行控制并自动调节。1.2.6.2垃圾接收、贮存及输送系统(1)垃圾称量垃圾由垃圾车通过厂外现有道路进入厂区物流大门、地磅房、垃圾运输道路及垃圾运输栈桥运入主厂房垃圾卸料大厅,卸入垃圾池,然后垃圾车按原路返回。现有工程在物流出入口处设置2台50吨汽车电子衡及洗车台,以便于垃圾、灰渣及飞灰固化块运输量的计量。扩建工程建设后,据运输量估算,拟增加1

26、台50吨汽车衡汽车衡数量。(2)垃圾卸料平台垃圾卸料厅供垃圾车辆的驶入、倒车、卸料和驶出,以及车辆的临时抢修。卸料厅高于主厂房外地坪7m,与现有工程厂区道路相连;设有上车道和下车道。倾卸区设有明显的控制标志,以指挥车辆进行垃圾的倾卸作业。在垃圾卸料时采取喷射水雾降尘,水冲洗地面等措施。对卸料平台卸料大厅为全封闭结构,门窗为气密设计,防止臭气外泄,设有通道与厂内其它区域相通。为保证垃圾车的回转及交通顺畅,卸料平台宽度设计为45.3m,卸车大厅标高7m,长64m。在卸车大厅两侧设置垃圾吊检修运出垂直通道,使垃圾吊可通过该通道直接由25.5m垃圾抓斗检修平台送至7.0m卸车平台进行检修或由卡车运出。

27、高位卸车方式增加了地表以上垃圾仓有效容积、减少了垃圾仓土建投资费用。(3)垃圾卸料口设置卸料门前装有红绿灯的操作信号,指示垃圾车卸料。设8个垃圾卸料门,该门具有电动和手动二种功能。为使垃圾车司机能准确无误地把车对准垃圾门,将垃圾卸入垃圾坑内而不使车翻到垃圾坑中,在每个门前有白色斑马线标志,靠门处设车挡。并为了防止垃圾渗滤液漏入卸料大厅地面并渗入水泥中,垃圾卸料大厅地面采用防渗措施,防止卸料大厅地面散发臭气。为使垃圾车司机能准确无误地把车对准垃圾卸料门,将垃圾卸入垃圾贮坑内而不使车辆翻到垃圾贮坑中,在每个门前有白色箭头标志。根据国内现有一些焚烧厂的运行经验,在卸料门前设置高度为400mm的车挡以

28、防车辆倒退掉进垃圾贮坑,;垃圾卸料门间设有隔离岛,以避免垃圾车相撞,并给工作人员提供作业空间。垃圾卸料门上贴有编号,以方便司机选择卸料门。垃圾卸料门的尺寸宽高为3500mm5500mm。垃圾卸料门开关由卸料平台手动操作。另外,垃圾卸料门的开关与吊车抓斗位置互锁。垃圾卸料平台专设有多个摄像头引入集中控制室供运行人员随时观察垃圾车的卸料情况。以便集中管理。(4)垃圾贮坑垃圾坑长约51.5m,宽约24m,深约11.5m,其中地上部分7m,地下部分4.5m,本工程垃圾池容积为14214m3,按日处理1200吨规模及垃圾容重0.45t/m3计,可贮存约6396吨生活垃圾,能存储5天以上的垃圾量。通过合理

29、的分区与堆放,可使垃圾坑存放约7天左右的垃圾。针对海口市生活垃圾热值低、含水率高、随季节变化幅度大等特点,本工程对垃圾贮坑进行了以下设计:垃圾在坑内能够充分的脱水、混合,改善焚烧炉的燃烧状况,提高入炉垃圾的热值,延长垃圾在坑内的停放时间,本扩建工程完工后,使其能够存储近6天的垃圾量;同时,还能够使焚烧厂在自身或外界负荷变化下有较强的缓冲能力。为了收集垃圾贮坑渗出的污水,应在坑底保持一定的排水坡度,并在卸料平台底部设置一排拦污栅,为防止垃圾池底部垃圾堵塞拦污栅,拦污栅应有一定的高度。渗沥水通过拦污栅进入污水导排沟内,污水沟坡度为1%,使污水能自流到污水槽,最后汇集在渗滤液收集池。在渗滤液导排不畅

30、的情况下,检修人员可以从两侧身着防护设备进入污水导排沟内进行清理作业。从建筑结构角度考虑,垃圾贮坑底部位于地下4.5m处,除承受土压、水压外,还有支撑贮坑内垃圾、上部房屋与吊车的重量的作用,因此垃圾坑由具有水密性的钢筋混凝土建造,由于坑身较长,不宜设置变形缝,当平面长度大于相应规范的允许值时,设置后浇带以消除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影响。设置一个渗滤液收集池,池内设两台污水泵,由于渗滤液收集池位于地下6.5m处,为减少工程造价和地下水的渗入,收集池不宜设置太大,收集池按120m3设计,收集池约能储存1220h的渗滤液量,当收集池内液位到达一定高度时,污水泵将渗滤液打到地面送往颜春岭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

31、目前海口市垃圾中水分含量较高,尚不具备渗滤液回喷条件,因此渗滤液将送往颜春岭填埋场内的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同时预留垃圾回喷装置,待将来垃圾热值满足回喷要求后进行处理。垃圾在运储期间会变质、腐烂、发酵,成为腐蚀源,将对垃圾卸料平台、垃圾贮坑、垃圾渗滤液汇集沟及渗滤液池产生腐蚀,影响建筑物结构的同时透过建筑渗透到地表中去,造成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因此须对上诉建筑物相应地方进行防腐、防渗处理。通过以上措施,能够做到及时导排渗滤液,大大减少垃圾池内渗滤液的淤积,从而降低入炉垃圾的含水率,提高热值。垃圾贮坑上部设有焚烧炉一次风机的吸风口。风机从垃圾贮坑中抽取空气,用作焚烧炉的助燃空气。这可维持垃圾贮坑中的负

32、压,防止坑内的臭气外溢。同时,在垃圾贮坑上部设有事故风机,在全厂停炉检修或突发事故的情况下,将垃圾坑内的气体送至除臭系统后排出,避免臭气的自由外溢。垃圾贮坑屋顶除设人工采光外,还设置自然采光设施,以增加垃圾坑中的亮度。垃圾贮坑内设消防炮,防止垃圾自燃。垃圾贮坑的两侧固定端留有抓斗的检修场地,可方便起重机抓斗的检修。(5)垃圾提升进料系统垃圾提升进料系统由桥吊抓斗、落料槽、液压挡板及给料平台等组成。垃圾坑上方设置2台垃圾吊车(一用一备),供焚烧炉加料及对垃圾进行搬运、倒垛、并按顺序堆放到预定区域,以保证入炉垃圾组分均匀,燃烧稳定。吊车控制室位于垃圾坑侧上方,储坑和吊车控制室之间采用玻璃分隔,可清

33、晰地看到垃圾坑内的情况。操作室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呈微正压密闭状态,并不断地向室内注入新鲜空气。吊车上安装有称量传感器,称量精度为3%,并通过信号线传送到控制室,由控制室微机计量打印报表,称量系统同样具备超载报警功能。运行时,将垃圾由抓斗送入落料槽内暂时储存,再由滑动平台将垃圾推入炉膛床面上焚烧。落料槽采用水冷结构,可避免垃圾受热自燃。落料槽中间装有液压启闭闸板,可使炉内保持密封状态,避免炉内高温烟气外溢。闸板采用水冷结构,保证不易变形。给料平台主要由给料平台支架、滑动平台、料斗后罩、小滑靴、推料器油缸、连杆机构等部件组成。给料平台的行程分两组,一组900mm行程用于焚烧炉启动及停炉时的推料,

34、通过完成一个全行程可清理掉残留在给料器床面上的垃圾。另一组为正常运行条件下的推料,通常设定在200至400mm范围内(可根据垃圾性质的不同来调节),两组行程开关可在现场或主控室切换。滑动平台分两组,由两支油缸同步推动。给料平台下部设置了收集斗,可将平台上的垃圾渗滤液收集后排出。采用自动进料机构可以避免操作工人与垃圾直接接触造成污染,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改善操作工人劳动条件。1.2.6.3垃圾焚烧系统垃圾焚烧系统由垃圾给料系统、焚烧炉本体、出渣系统、焚烧炉液压传动系统、点火及辅助燃烧系统、燃烧空气系统等组成。(1)垃圾给料系统生活垃圾经给料斗、料槽、给料器进入焚烧炉排,垃圾进料装置包括垃圾料斗、料

35、槽和给料器。垃圾给料斗用于将垃圾吊车投入的垃圾暂时贮存,再连续送入焚烧炉处理,给料斗为漏斗形状,能够贮存约1个小时焚烧量的垃圾,由可更换的加厚防磨板组成,为了观察给料斗和溜槽内的垃圾料位,给料斗安装了摄像头和垃圾料位感应装置,并与吊车控制室内的电脑屏幕相联。料斗内设有避免垃圾搭桥的装置。给料溜槽设计上垂直于给料炉排,这样能够防止垃圾的堵塞,能够有效的防止火焰回窜和外界空气的漏入,也可以存储一定量的垃圾,溜槽顶部设有盖板,停炉时将盖板关闭,使焚烧炉与垃圾贮坑相隔绝。给料炉排位于给料溜槽的底部,保证垃圾均匀、可控制的进入焚烧炉排上。给料炉排由液压杆推动垃圾通过进料平台进入炉膛。炉排可通过控制系统调

36、节,运动的速度和间隔时间能够通过控制系统测量和设置。(2)焚烧炉焚烧炉是垃圾焚烧处理中心极其重要的核心设备,它决定着整个垃圾焚烧处理中心的工艺路线与工程造价,为了长期、稳定、可靠的运行,从长远考虑,本工程应选用技术成熟可靠的炉排炉焚烧方式。本扩建工程拟继续选用机械炉排炉型的焚烧炉炉型。1.2.6.4余热利用系统(1)余热锅炉扩建工程余热锅炉设计参数见表1.2-5。表1.2-5 扩建工程余热锅炉设计参数数量2台型式自然循环式水管锅炉锅炉工作参数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MCR)58.94t/h蒸汽压力(末级过热器出口)4.0MPa(g)蒸汽温度(末级过热器出口)400锅筒工作温度250锅筒工作压力4.

37、5MPa(g)给水温度130排烟气温度190锅炉效率83%(2)汽轮发电系统汽轮机及发电机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2-6和1.2-7。表1.2-6汽轮机主要技术参数数量2台型号N12-3.8/395额定功率12MW额定蒸汽压力3.8MPa(a)额定蒸汽温度395额定转速3000 r/min抽汽级数3级非调整抽汽表1.2-7发电机的主要技术参数数量2台型号QF-12-2额定功率12MW电压10.5kV额定转速3000r/min功率因数0.8频率变化范围48.550.5HZ冷却方式空气冷却发电机效率97.5%1.2.6.5炉渣处理系统炉渣主要为垃圾燃烧后的残余物,扩建工程炉渣产生量约350t/d,其主

38、要成份为MnO、SiO2、Ca(OH)2、Al2O3、Fe2O3以及少量未燃烬的有机物、废金属等。在燃尽炉排上完全燃烧后的炉渣从焚烧炉的后部经落渣管排出,落到排渣机。从炉排间隙中落下的漏渣经过炉排下部渣斗和溜管被引入炉排漏渣输送机,由该输送机送到落渣管溜管、落入排渣机。在各炉排下部渣斗溜管上设置炉排漏渣挡板,合计设置6个2列=12个。在各列的下部设置炉排漏渣输送机。另外,锅炉飞灰输送机运出的锅炉飞灰和省煤器飞灰经锅炉飞灰溜管导入落渣管下溜管,排到排渣机。上述的炉渣和漏渣及锅炉炉灰和省煤器炉灰由内部充满水的出渣机冷却。落渣管也由此分成2路。每座焚烧炉设置2台出渣机。出渣机冷却后的湿炉渣,由出渣机

39、刮板的往复动作,送入振动输送机,排出的炉渣在振动输送机上因振动而均匀分布,其上方设有除铁器,去除炉渣内的废铁,随后被运送到炉渣坑,炉渣坑有效存储容积按可存储5天的炉渣量设计。贮存在炉渣坑中的炉渣被设置在炉渣坑上方的炉渣起重机装入卡车,由卡车运出焚烧厂送到填埋场填埋。1.2.6.6飞灰处理系统(1)飞灰的性质表1.28是我国典型的飞灰组成。可以看出,飞灰中各种重金属的含量各大不相同,由多到少依次是:Fe、Zn、Pb、Cu、Cr、Ni、Hg、Cd。表1.2-8中的重金属的含量(mg/kg)项目HgZnCuPbCdNiCrFe典型值424386313149625.560.811825777(2)处置

40、方法扩建工程产生的飞灰拟利用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现有飞灰处理站。现有工程飞灰处理站采用单班工作制,每天运行时间为8小时,扩建工程建成后,飞灰处理站采用双班工作制,日运行时间为16小时,可以满足扩建工程的需求。飞灰固化系统设施采用高分子螯合剂稳定化技术为主,辅以水泥进行定型化的稳定固化工艺。飞灰稳定固化过程包括飞灰和水泥的储存和输送、螯合剂的配制、物料的配料、捏合和养护等工序,其主要过程如下:烟气净化产生的飞灰通过斗式提升机输送至飞灰仓,散装水泥罐车通过压缩空气将散装水泥吹送至水泥料仓。飞灰稳定化间还设有螯合剂罐、螯合剂注入泵、水槽和水泵。飞灰和水泥按设定比例计量后送至混炼机,混炼机对物料搅

41、拌混合,并按比例均匀加入螯合剂溶液和水。为了使稳定化后的飞灰达到足够的强度,防止重金属类的溶出,混合后的物料通过养护输送机进行养护,再通过斗式提升机和输送机输送至飞灰坑进行暂存。飞灰和水泥的输送均在密闭设备中进行,物料储存和输送设备均设有通风除尘设施。飞灰稳定化系统的所有设备可通过就地控制盘自动连续运行,主要运行信号送至DCS系统,同时每个设备也可以分别就地手动操作。(3)飞灰稳定固化危险废物毒性浸出试验检测制度和检测条件飞灰经高分子螯合剂、水泥等稳定固化后,取样进行浸出毒性检测(一般每年检测二次)。经稳定固化后飞灰若满足以下条件,可送往送颜春岭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单独分区填埋处置。含水率小于3

42、0%;二噁英含量低于3gTEQ/kg;按照HJ/T300制备的浸出液中危害成分浓度低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1的浸出液污染物浓度限值的要求。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1的浸出液污染物浓度限值详见表 1.29所示。表1.29浸出液污染物浓度限值(mg/L)项目汞铜锌铅镉铍钡镍砷总铬六价铬硒浓度mg/L0.05401000.250.150.02250.50.34.51.50.11.2.6.7烟气净化系统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中的污染物可分为颗粒物(粉尘)、酸性气体(HCl、HF、SOx、NOx等)、重金属(Hg、Pb、Cd等)和有机剧毒性污

43、染物(二噁英、呋喃等)四大类。为了防止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必须采取严格的措施,利用烟气净化系统控制垃圾焚烧烟气的排放。本扩建工程烟气净化拟采用半干法(旋转喷雾反应塔)+干法工艺+袋式除尘器相结合的烟气净化基本工艺,并辅以活性炭喷射系统及选择性非催化脱硝工艺(SNCR),配有在线检测装置,以确保各项污染物排放浓度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设一根2筒集束烟囱,烟囱高度80m。净化后的烟气经烟囱排至大气。1.2.7给排水工程1.2.7.1给水工程 (1)水源扩建工程生活用水水源采用城市管网的自来水供应,从现有厂区自来水管网引出。扩建工程工业用水采用地下水。地下水由取水泵加压后经压力输水管

44、输送至厂区,经水表计量,必要时经除铁、除锰及除氟等处理、消毒后,进入生产水池,由工业新水泵供厂区生产用水。(2)用水量生活用水量取最高日用水定额200L/人d,全厂定员60人,生活日用水量12.0t/d。 生产用水量厂区的生产用水主要有循环冷却水和工业新水,此外,还有部分的回用水。1)循环冷却水用水量循环冷却水供水对象为汽轮发电机组、焚烧间、液压站及空压站冷却水等。凝汽器、冷油器、空冷器、空压站、液压装置冷却采用循环冷却水供水:其中空压站和液压装置的冷却回水直接进入冷却塔底集水池,其它冷却回水进入冷却塔。循环水泵总供水量为183672m3/d。循环冷却水的补水情况:主要由工业冷却水回水来补充,补充2244m3/d,由污水站回用水补充358.9m3/d,剩下的315.5m3/d由工业水泵供给。2)工业新水用水量工业新水主要供给焚烧车间、烟气净化车间、汽机间等工业用水及冷却塔循环水补水。料槽冷却水、泵类轴承冷却水、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